標籤:

吳興與電話訪談錄

鄭懷賢

問:吳先生是哪年生人?何時開始跟隨鄭懷賢大師練習拳術的?吳興與答:我是1931年農曆8月25日出生。1943年秋我在成都成西北路青年會內開始從學於鄭懷賢先生。此前練過四川孫門。跟鄭老師最初學習中央國術館創編的初級拳、中級拳和八極拳,以後又練習劈劍。14歲後開始學習孫派形意拳,以後又學孫派八卦拳和孫氏太極拳。直到1951年。

問:您跟鄭老師學拳的同時,還得到過其他人的指導嗎?答:得到過張英振先生和朱國福先生的一些指導。主要是查拳和散打。

問:1951年以後,您去了哪裡?答:1951年我考上了川北大學化工系,1952年初轉到四川大學化工系。1952年秋院校合併時化工系遷到瀘州改為四川化工學院。快畢業時我們化學系又遷回到成都,合併為成都工學院。1955年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山西太原製革廠工作,從技術員、工程師、科長、直到主管生產副廠長,1979年調到成都,在第二輕工業局任科技處處長。

問:你這麼多年一直都在練拳嗎?答:一直在練。另外我還利用工作之便,每到一處都拜訪當地有名的拳家,廣泛交流,我接觸過的拳家很多,其中申子榮、張錫太、張世林是除了鄭老師之外,在拳術上對我幫助比較大的三位。

問:除了這三位,您還走訪過哪些名家?答:很多。過去在成都時象張英振、朱國福、李雅軒等,我都見過他們練拳。張英振的腿法很好,大槍也很好,愛真打。李雅軒身體的柔韌性比較好。朱國福的衝勁大,練拳時如猛虎下山,勢如亡命,一般人看著那股氣勢,就不敢跟他動手。1957年我去北京開會,在太廟見過王薌齋示範彈抖發力,勁很短,約有兩三寸,很脆。在上海復興公園見盧嵩高打拳,八十多的人了,身法仍然輕快,勁很脆。以後在北京東單公園見過兩位練梁派八卦掌的,很有功夫。後在天安門前的小樹林里與一位劉鳳春派的傳人交流過八卦掌。在西安見識過一位練趙堡太極拳的高手。此外與山西各派形意拳的傳人都有過交往,如與車派的,宋派的,戴家的傳人都有過長期的交往,對山西的摔交,我也研究學習過。

問:您見過的這些名家、高手,他們的造詣與鄭懷賢老師有何不同?答:其中大部分人雖有自己獨到心得,但是他們的功夫實力是不能與鄭懷賢老師相提並論的。少數幾位名家高手與鄭老師比較,也是各有千秋。但從綜合技擊實力上看,我個人感覺鄭懷賢老師不在他們之下。鄭老師的技術太全面了,其手法獨到,技法全面,身法精妙,是我見過的人中沒有誰能比的。

問:您跟這些名家、高手都實際交流、切磋過嗎?答:大部分都切磋、交流過。對少數前輩名家,我不能與人家切磋交流。只能是見識見識。至於勝負,談不上,我向人家請教,只能承受,也就是挨打,一般不主動反擊。當然如果你自己沒有點兒真東西,人家是不會跟你交流的。我輸的最慘的一次,是輸給了西安的那位練趙堡太極拳的老頭兒,那時我年輕,比較冒失,結果自己摔出去,都不知道他是用什麼方法把我打倒的。後來我又去找過他,找不到他了。我與其他一些練趙堡太極拳的人也交流過很多次,不過他們都打不了我,比這個老頭兒差的遠。另外我與天安門前小樹林里練劉派八卦掌的老頭兒交流時,他的身法比較熟,我打不著他,但他能打著我,但是他打不動我。這也讓他很吃驚。自七十年代中期以後,我與人切磋交流武技就幾乎沒有被人打動過。

問:網上有文章介紹您,說您通過與姚宗勛交流,提高了您的發力質量,並且大大提高了您對拳理的認識。不知是否是事實?答:不是事實。如今我對拳理的認識主要是來自孫祿堂老先生的拳著和鄭懷賢老師的指導,此外申子榮先生對我也有不少幫助和啟發,與姚宗勛先生沒有什麼關係。我學習過很多門派的東西,比如申子榮是楊氏太極拳的名家,張錫太是查拳名家,我向張世林學習的是盧嵩高傳下的心意六合拳,因張先生與盧先生是世交,兩人是把兄弟,雖不是師徒關係,但張先生得到了盧先生的真傳,以後又結合進他自己的形意。我學習了各門各派的武技後,還是把自己歸為孫祿堂老先生的武學傳人,就是因為我認為孫祿堂老先生的拳理是正確的,是我最尊崇的武學理論。博採眾長後還是要歸宗的,我認的這個宗就是孫祿堂老先生的武學。79年我去北京訪問過姚宗勛,因為姚先生年長又是名家,所以交流時我腳下站成個三體式讓姚宗勛先生在我身上發力,我想體會一下姚宗勛的勁。結果姚宗勛先生在我身上試了三次,沒有打動我,最後一次姚先生吼起來發力的。接著姚先生站好樁步要我進他的手,我用了一個左橫拳裹挑,姚先生一驚,但我沒有發力。姚先生說我的勁怪,我也讚佩姚先生的氣度,於是我們坐下來喝酒。就這樣我們成了朋友。後來,姚宗勛的師兄敖碩朋去成都看他的老伴兒。姚先生特意讓他來成都找我進一步交流拳術。後來我與敖碩朋也成為了朋友。

[page]問:聽說您有幾樣心得獨到的發力技術,能介紹一下嗎?答:可以。我這麼多年,摸索出來的幾樣發力技術是劃勁、軟劈拳、零距離發力、轉帶脈。劃勁本是形意拳的傳統技術。我以前聽鄭老師介紹過,但是那時我年紀小,沒有能掌握。去山西後,也沒有發現有人能掌握。這些年我以孫氏拳規矩為基礎,逐步摸索到這個勁。軟劈拳是我看家的本領,我與人交流只要用上軟劈拳,沾上他,就可以把他很輕巧地打出去。這是依靠另外兩個基本技術:零距離發力和轉帶脈。我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研究零距離發力,用了20年左右的時間才摸索到。其內在的根本就是轉帶脈。轉帶脈也是我研究孫氏太極拳的一個結果。為此我編了一個順口溜:「腳似撐桿手似舵,帶脈一轉把人挫。」此外我的三體式也有自己的特點,我站三體式是在孫式三體式的基礎上吸收了宋、車、戴三家的東西,我的下盤吸收了宋家的,身形吸收了車家的,頭頸吸收了戴家的。應該講這是我多年摸索出來的比較適合我的式子。比如宋家的腿,後蹬勁突出,前腿又暗含著八卦的轉身。車家的身形撐命門突出。戴家的頭更突出百會上頂。在孫氏三體式的基礎上我吸收了這三家的特點後,我感覺對我個人來講比較適合。我現在也是按照這個體會這樣教學生的。

問:您認為您自己摸索的這些技術什麼時候比較成熟了?答:藝無止境啊。我的這些技術比較成熟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50多歲的時候吧。

問:根據您的體會傳統武術適用於實戰技擊嗎?答:我認為至少孫式拳是完全試用於實戰技擊,關鍵是要得到真正的傳授並且要善於動腦筋琢磨,把老師的東西、別人的東西變成適合自己的東西,當然還要下功夫去練。要敢於經常試手,不要怕輸手,怕輸就不能進步。把輸贏的問題扔到一邊,多請教、多實踐、多思考。我已經74歲了,不久前又做過大手術,現在找我交流年輕人中有專業散打選手、泰拳選手、跆拳道選手、也有練截拳道的,基本上我只需用孫氏太極拳的一個起式就能把他們放倒。

問:聽說您兩年前做過一次大手術,因為身體的底子好,恢復的比較快?答:是的,當時懷疑是肺癌,切掉了兩片肺葉,結果檢查下來不是肺癌。這是個很大的開胸手術。手術後我的功力大大下降。目前我的功力大概能恢復到手術前的50%或者60%。

問:今年您已經74歲了,您有接班的徒弟嗎?答:我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教了一些學生,但是沒有收過徒弟,沒有正式的弟子。最近我準備通過考察,收幾個弟子,培養他們能夠在武學上接班。孫氏武學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精粹。希望各地的同人加強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繼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問:非常感謝您的回答,謝謝!答:不用客氣,你有問題可以隨時打電話.

點擊圖片進入對應日誌


推薦閱讀:

讓電話真正成為你提高業績的好幫手
如何優雅的掛斷電話?
晚上11點以後男人的電話都跟性有關!
家長打政府電話舉報孩子作業多,你怎麼看? | 家長頭條99期
打電話:「女:你好,請問你家是幾個人??」

TAG:電話 | 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