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為什麼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

近日,二十四節氣,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一非遺最接近我們的生活,雖然歷經兩千多年的傳承,但仍活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二暑連。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節氣歌,也是我們日常生活、飲食起居的的重要參照。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中國古人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季節變化,進行觀察,完善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戰國,成熟於西漢初期。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最早出現的,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二十四節氣」的完整名單,目前看到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淮南子》中,這意味著最晚到西漢時期,它已成形並被廣泛使用。

古代畫作中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與生活

看似簡單的二十四節氣,其實背後還濃縮著古人對自然的有趣而細緻觀察,古人根據觀察到的氣候特徵尤其是動植物的變化,把每個節氣又分成了「三候」。

驚蟄之日「桃始華」

比如立春二候「魚上冰」、雨水之日「獺祭魚」、驚蟄之日「桃始華」、寒露之日「鴻雁來賓」……比如「獺祭魚」是指一種類似水獺的動物,在雨水節氣開始捕魚,它喜歡將抓來的魚一條條並列在岸邊———在古人眼中,它好像在進行祭祀活動一樣。

節氣還有一個與我們有著天然的粘性,那就是節氣對飲食的影響。比如不久之後的冬至,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立夏時節小學生展示自己手繪的彩蛋

二十四節氣與傳統文化

「二十四節氣」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底蘊,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為什麼要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讓孩子在童年時期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好處?

生命就要消逝

家人就要成為難民

孩子們即將傷殘

為什麼還要關心紀念物?

總有一天衝突會結束

總有一天人們要返回家園

不管生命如何破碎都要被重建

文化遺產代表身份認同

對它們的保護有助於重建破碎的社群

重新樹立他們的身份

並將他們的過去與現在、未來緊密相連

這首曾經刊登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上的小詩。它以詩意的手法讓我們明白,為什麼即便在戰爭這種破壞性最強的行為中,還要致力於文化遺產的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

孩子們在學習美、認識美的過程中,不僅找到了身份認同,也會逐漸形成東方文化審美觀,在國際舞台上也不會自卑,在與非物質物化遺產的接觸中,無形中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文化的種子,這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對於中國孩子來說,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但傳統文化的學習剛剛開始。


推薦閱讀:

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漂亮?
交往論——廉政文化
唯一真理,問我是誰
易經應該怎麼學,才能從新手到精通?
陸志剛:無論如何,醫生到老都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TAG:孩子 | 學習 | 文化 | 成功 | 傳統文化 | 傳統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