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佛教雕塑藝術簡介

您現在的位置:佛教導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雕塑>>正文內容佛教雕塑藝術簡介       

發布時間:2009年10月09日來源:不詳 作者:不詳644 人關注列印轉發投稿

  佛教雕塑藝術簡介

  佛教雕塑藝術的興起,正值印度與波斯、希臘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時代。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詔令鑿窟建塔。桑奇大塔的塔門雕刻、優美的葯叉女、野鹿苑的獅子柱頭、帕魯德圍欄浮雕;幾乎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精華。波斯藝術的裝飾圖形、希臘藝術的人體性徵表現手法已可以找到傳播的基因。

  貴霜王朝時期(約公元1——3世紀),印度西北部的牛建陀羅與北印度的秣亮羅曾是貴霜王朝時期的兩大雕刻中心。此外,在安達羅王朝統治下的南印度阿默拉沃蒂,佛教雕刻自成一派,與鍵陀羅、秣菟羅鼎足而三,成為這一時期三大藝術中心。

  鍵陀羅國創始者,原為公元1世紀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敦煌附近),後疆域擴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城。這裡曾為希臘人長期佔領,留下希臘風格的雕塑藝術。鍵陀羅人汲取古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的雕刻手法,並加以發展,形成表現美的比例、和諧的幾何形體和真實、煥發生命力的人體雕塑藝術。佛像頂上的肉髻,被希臘雕刻常見的優美自然的波浪式捲髮所覆蓋,佛像通肩式袈裟,類似希臘羅馬雕刻的長袍,襞褶厚重。面部表情平淡、高貴、冷靜,半閉的眼睛流露出沉思內省的神態。

  秣菟羅藝術更強調健壯、華麗、裸露的肉體美和力量感,佛像著偏袒右肩式,薄衣透體,鍵陀羅那種波浪式捲髮,已變成剃光的形式。

  鍵陀羅雕刻藝術的影響極其深廣,主要向西北、東北和東南三個方向傳播。3世紀以後,向西傳入阿富汗東、中部地區,著名的巴米羊石窟,被認為是後期鍵陀羅藝術的巨制。印度佛教藝術的向西進發僅僅到達中亞的部分地區,止於巴米羊就返折向遠東傳播了。

  東北一支沿著絲綢之路進入新疆及內地。佛教藝術在中國內地的深入是沿著三條路線發展的:雲岡、龍門和響堂山。雲岡巨大的佛主像從岩百上直接雕出來,這種手法完全是印度式的,衣飾的旋狀紋和巴米羊佛像有一致之處,且帶有鍵陀羅風格的剛硬。但到達河南的龍門石窟後,中國的藝術家已經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亞風格的能力,龍門石窟異於雲岡之處就是造像更富於東方民族氣質。響堂山百窟則是另一種富於特色的形式:柱狀的人物顯示出一種建築學品格,也增加了些寶珠的裝飾。這三種類型迸一步融合,便發展出偉大的唐代風格。唐以後,復由中國東向而流入高麗、日本。高麗的許多重要寺院和佛像,如恤粟寺和眾生寺,朝鮮文獻上說是唐朝派出的「中國之神匠」完成的。佛像雕塑亦受「六朝風格:和」隋唐制「影響。日本最重要的寺院是奈良的法隆寺,大約建於公元610年。這座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結構佛寺完全是按照中國六朝時期廟宇規模建造的。法隆寺的木佛像至今為日本佛像中最優美的一尊,佛的火焰形服式雖帶有六朝特徵但仍可見到鍵陀羅的流風餘韻。金堂(佛堂)四壁的凈土變相圖及四大天王像等,為公元712年高麗人所繪,其風格極似印度有名的阿真特的壁畫。

  向東南,鍵陀羅藝術與北印度的秣菟羅雕刻並行發展,成為印度笈多時代佛教藝術的先驅。

  印度及多王朝(約公元320一535年)被譽為印度藝術的黃金時代。笈多時代秣菟羅樣式和薩拉那特樣式的佛像雕刻是從貴霜王朝的鍵陀羅佛像和初期秣菟羅佛像演變而來,其特點是:佛像彎曲的頭髮變為珠寶帽式,腰部由粗壯變為苗條,眼瞼下垂,表現安詳靜謐的氣氛。衣服由寬敞變為合身,由多層變為單層,衣紋變為新月形,富律動美。笈多樣式的佛像,伴隨著佛教的傳播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東南亞、中亞、中國、朝鮮和日本等地的佛教造型藝術,甚至比鍵陀羅佛僅的影響更為深遠。

  斯里蘭卡與印度毗鄰,佛教文化藝術始終是斯里蘭卡的主流,尤其是佛教雕塑藝術受印度影響最深。悉祗利耶巨岩上的岩畫中散花的天女;是真正的籠多時期的阿旗陀風格。阿努拉德普勒後期的佛像雕刻,手作禪定印,衣紋全楚明,造型亦接近笈多時代的薩拉那特樣式的佛像、十分精美。斯里蘭卡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從那裡的港口,可以迅速通向緬甸和泰國,與斯里蘭卡一樣,這兩個國家也是小乘佛教國。至今發現的許多雕刻、銅器的形制以及佛像主尊薄紗透體的服飾顯示由與印度笈多王朝晚期風格的淵源關係。

  笈多時代以後,佛教在即度本土日益衰微,逐漸被印度教同化,衍變為密宗。在古印度的另一端的孟加拉國,佛教藝術滲入了大量印度教的因素。佛教密家的雕刻,打破笈多時期的古典藝術準則,佛像造型高程式化,動作姿勢誇張,講究更繁瑣迷惑的「手印」;裝飾崇尚纖麗繁褥,大量採用尖拱、火焰等紋樣,孟加拉的這種風格,形成了笈多樣式的藝術和尼泊爾及西藏藝術向的過渡階段。尤其是西藏的佛教藝術,所受影響最深,成為佛教藝術中一種晚出的形式。

  從印度的阿旃陀、阿富汗的巴米揚,到印尼的婆羅浮圖、柬埔寨的吳哥寺;再到中國的克孜爾、伯孜克里克、敦煌、炳靈寺、雲岡、龍門,再東向流入朝鮮、日本;這些佛教藝術的奇葩宛如一串璀璨的寶珠,點綴在亞洲大陸,放射著藝術的光芒,它記錄著人類交流的歷史,成為全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中國漢傳佛教雕塑與佛教傳播雕塑是一種以立體的形式在空間表現人類思想和生活的藝術,它具有視覺感知性和觸覺感知性。中國雕塑藝術有著久遠的歷史和高度的藝術價值,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商周時代的青銅器、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陶塑、世界聞名的樂山大佛石雕、遍布大江南北的寺廟、石窟中一尊尊栩栩如生、造型精妙的雕塑,一座座的佛塔、經幢上精美的浮雕……這些中國雕塑的藝術成就,受到當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視。如當代英國藝術理論家克萊夫·貝爾在《藝術》一書中說:中國雕塑藝術成就,處於世界的高峰,是「遷想妙得」的「有意味的形式」。著名雕塑史論家謝爾登·切尼在他的《世界雕塑史》中云:「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中國現存雕塑依然稱得上是世界雕塑中成就最為輝煌的一個組成部分。」

  佛教雕塑是廣泛傳播佛教、實現佛門慈悲普度眾生理想的重要方式。佛教雕塑藝術起源於古印度,早期漢譯佛經《增一阿含經》和《大方便佛報恩經》中都有記述,釋迦牟尼佛上三十三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講經說法,三月未還,跋耆國優填王因思慕如來,遂與群臣發願,造佛形像:「是時王即敕國界之內諸奇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佛像。巧匠對曰:如是大王。是時優填王即以牛頭旃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增一阿含經》)可見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就已有了佛像。佛教經典中多處記載,如法地恭敬塑造佛像菩薩聖像,利用雕塑藝術來傳播弘揚佛教,恭敬供養、禮拜、讚歎佛菩薩雕塑聖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如《妙法蓮華經·方便品》云:「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寶成,鍮石赤白銅,白蠟及鉛錫,鐵木及與泥,或以膠漆布,嚴飾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云:「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縛,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言:「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嘆,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等等。還有《佛說作佛形像經》、《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大乘造像功德經》、《造像度量經》等不少經典中,詳細地述說了塑造佛像的功德利益及有關細節規定等。依據佛教經典中佛的言教,歷代佛教信眾們都很樂意於雕塑佛菩薩聖像,利用雕塑藝術來弘揚傳播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漢地之後,對中國雕塑藝術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近幾十年來發現的多處漢代佛教雕塑,著名的如四川省樂山麻浩亭堂橫樑上所刻的一尊手施無畏印的佛像,彭山出土的佛像陶器座,什邡出土的佛塔畫像磚,在江蘇連雲港孔望山發現的漢代摩崖石刻立佛像等,足以證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漢地,最遲在漢代,佛教雕塑藝術已經在我國一些地區流傳。據《三國志·吳志·劉繇傳》中載,丹陽人笮融於獻帝初平四年任下邳相,督三郡漕運,「乃大起浮屠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垂銅盤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這是正史上第一次出現供奉金銅佛像的記載。三國時期,佛教在各地的傳播日益廣泛。吳赤烏十年,康僧會攜經像到建業(今南京),孫權為之建塔,號建初寺,設像傳教,為江南地區建寺造像之始。以後歷代不少統治者都大力地推尊佛教,有的還定佛教為國教,尊高僧為國師,積極利用各種弘揚佛法的手段,廣泛推廣傳播佛教,一方面個人積累很大的功德福報,另一方面也可借佛教的力量來安邦定民。有很多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士人平民、善男信女、出家僧尼都非常地樂意於如法製造佛教雕塑等功德善事,為佛教的傳播和佛教雕塑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漢傳佛教雕塑的內容十分豐富。在各地的佛寺、石窟、佛塔中,雕塑得最多的,是深受漢地人民喜愛的觀世音菩薩的各地應化之身。觀世音菩薩為諸佛慈悲心的體現,《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地藏菩薩本願經》云:「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諸多經典中都詳細地述說了觀世音菩薩如何應眾生種種不同的根器機緣,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普度眾生的種種方便示現。觀世音菩薩普施無畏,有求必應,救苦救難的崇高品德,深受歷代民眾的崇敬與愛戴。人們懷著誠摯的心情、美好的願望,雕塑了一尊尊聖潔美好、莊嚴慈祥的觀音菩薩聖像:聖觀音、水月觀音、楊柳觀音、舒展觀音、南海觀音、日月觀音、魚籃觀音、送子觀音、如意輪觀音、不空絹索觀音、數珠手觀音、持印觀音、千手千眼觀音、……一些佛教石刻和浮雕中,還可見到觀音菩薩救度眾生苦厄的靈感事迹圖。這些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精巧美妙、栩栩如生的觀世音菩薩雕塑,有力地推動了觀音信仰深入民間,而佛教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之苦厄的精神,也隨之深入人心。

  另外,常可見到的佛教雕塑有:釋迦牟尼佛聖像,佛本生故事及其八相成道的雕塑;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倡導念佛三昧、念佛求生極樂的大勢至菩薩;代表諸佛智慧的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大行普賢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笑口常開,無憂無慮的彌勒佛化身布袋和尚;十二大願,令諸眾生離一切身心痛苦,所求皆得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富於中國特色,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充滿人情味和親切感,神態動作生動自然的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雕塑;威武雄健的大護法韋馱菩薩、四大天王、金剛力士;美妙莊嚴富麗的凈土經變石雕;《維摩詰所說經》等經變石雕;宣揚持戒行善終有善報,行惡得惡報,六道輪迴可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了斷生死輪迴等思想的佛教故事雕刻;塑造了十幾種可怕的地獄慘相,令人觸目驚心的大型「地獄變」經變組雕,並刻上世人殺盜淫妄酒等惡行與地獄惡報相對照,警醒世人改惡修善,皈依修學佛法,(如寶頂大佛灣第20號摩崖);講述父母養育子女,懷胎守護、臨產受苦、生子忘憂、咽苦吐甘、推干就濕、哺乳養育、洗滌不凈、遠行憶念、深加體恤、究竟憐愍等等艱辛與深厚難報的無量無邊的恩德,「干處兒卧,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作子女的應盡心儘力孝敬父母的《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組雕:「帝後禮佛圖」等關於佛教供養人的雕塑……一尊尊莊重典雅、神聖清凈、慈祥親切的佛教雕塑,體現著佛教慈悲度化一切眾生、福佑生靈的智慧與方便,寄託著信眾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對幸福人生的願望,凈化潤澤著人們的心靈,消除著信眾們對痛苦和死亡的恐懼與不安,具有深入人心的無比魅力。

  中國漢傳佛教雕塑,有些為整塊玉雕琢而成,有些用純金、純銀製造,有些用銅、鐵鑄造,有些用漢白玉、石膏、陶瓷或泥土塑造,有些用木頭、石頭或磚頭雕刻,還有摩崖造像,有些佛菩薩聖像雕塑得十分精緻小巧,有的佛菩薩聖像則塑造得十分高大宏偉。如著名的龍門石窟中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像,據銘記稱,是唐朝時皇后武則天施助「脂粉錢二萬貫」,唐高宗李治任命當時著名的凈土宗大德善導法師和法海寺主持惠諫法師為檢校僧,動用不少名工巧匠,用3年多的時間雕塑完成。盧舍那大佛像妙相莊嚴的面容,穩健典雅的體魄,安詳寧靜的神態,顯示著佛陀洞悉宇宙人生的智慧和悲憫關懷眾生的慈悲。盧舍那大佛像驚人的藝術成就,使其具有相當深厚久遠的魅力和佛教影響力。世界著名的樂山凌雲寺彌勒佛坐像位於四川樂山市東凌雲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處。它以凌雲山棲鸞斷崖雕鑿而成,故又稱凌雲大佛,始建於唐開元元年,至唐貞元十九年完成,歷時九十年。樂山大佛慈祥端莊,體魄魁偉,氣勢磅礴,《韋皋筆記》形容他:「趺足成形,蓮華山水,如自天降,如從地涌」,其腳上可圍坐上百人,真正「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也體現了唐代宏偉博大的時代風貌和文化氣質。據新華社1990年10月16日報道,在馳名中外的樂山大佛外圍,也發現了一尊全身長達4000多米,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龜城山組成的「巨型睡佛」,這尊「睡佛」,四肢齊全,體態勻稱,面目神態,凝重肅穆,慈祥靜謐,安詳地漂睡在青衣江上,十分生動逼真。「睡佛」各部分和諧自然,猶如天造地設,毫無人工刀跡斧痕,更令人驚奇的是,樂山大佛竟然不偏不倚地端坐在「巨型睡佛」心胸部位,形成一坐一卧,「佛中有佛,心中有佛,佛在心中」的天下奇觀。千百年來,無數的過往遊客和善男信女,見了這些氣勢宏偉,精美殊妙的大佛像,無不由衷仰慕讚歎,合掌恭敬,乃至誠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從歷代存留的佛教雕塑可以看出,在嚴格遵循佛教經典所規定的造像規則、尺度的基礎上,不同時代的藝術表現風格有一定的差別。因為佛教雕塑所要追求的,決不僅僅是一般形式上的富麗華美,而是如信仰佛教的人們所希望的那樣,是具有圓滿的智慧和慈悲,最高尚偉大的人格、無邊的法力的佛菩薩聖眾的體現,是能引起人們的信仰熱情,讓人們崇敬、信任、寄託和祈願各種美好希望的最慈悲完美的形象。信眾們在塑造佛菩薩聖像時,傾注了自己深厚的信仰熱情,以對佛法的一片虔誠,把心目中最完美、最慈悲、最高尚偉大的形象雕塑成佛菩薩聖像。而不同時代、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審美情趣和標準,因此,佛教雕塑也各有其不同的藝術風格。佛教傳入中國漢地之後,佛教雕塑也由原來的古印度的「梵式」漸漸演變為漢地人民喜聞樂見的「漢式」。

  中國漢地有深厚的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根基,要達到能夠廣泛傳播佛教的目的,佛教雕塑必須要符合漢地人民的道德倫理風尚和審美標準。供養人們在發心塑造佛教雕塑時,懷著對佛法的虔誠崇敬之情,在遵循佛典規定的造像規則和尺度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藝術才能,力圖創造出讓廣大群眾與信眾都能接受、並能生起恭敬心和歡喜心的外部形貌和內心世界都是最美好、最崇高、最聖潔的理想典型。繪畫史中著名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等深受人們喜愛的繪畫藝術風格,對佛教雕塑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至今存留的許多歷代佛教雕塑作品中可看出,佛菩薩的面貌、形態、服裝、衣飾等都有明顯的漢化特徵,還可看出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如魏晉時期的佛教雕塑,很符合當時人們最為推崇欣賞的「秀骨清相」的審美理想,具有一種非常高貴典雅、神氣秀逸、嫻雅自若、沉靜而智慧的氣質,深為當時民眾們喜愛。唐朝時候,經濟文化十分繁榮,當時人們以豐滿健康、富麗華貴為美,當時的佛教雕塑,佛菩薩常常塑造得圓潤健美、雍容典雅、慈祥莊嚴、氣度不凡,服飾也往往華冠美服,裝飾典麗,具有濃厚的人間富貴氣息和人情味,深受唐代人民的喜愛和崇敬。

  中國漢傳佛教雕塑藝術在世界雕塑藝術寶庫中,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厚的中國文化的氣質,是古典藝術中典雅和諧美的理想典範。一尊尊精美絕倫、思想內涵豐富深邃、令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漢傳佛教雕塑,千百年來,引發著人們崇敬信仰的熱情,對佛教的廣泛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標籤
推薦閱讀:

保利2017秋拍精品展|「震古爍今」——從北宋到中國當代藝術
服了,家門口的葉子竟然能後期成大片!
歷代繪畫:愛畫之士何所有 幾幅精品半床書 書畫藝術收藏
藝厘米藝術商店推出年度甄選商品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2018藝術廈門參展機構全攻略

TAG:藝術 | 雕塑 | 佛教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