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5集
尊敬的諸位領導、諸位校長、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早安。上一堂課我們談到,人類種種從身心到家庭、社會以及世界的這些衝突、苦難,根源就是他們的思想觀念錯誤了。他們覺得人生的追求應該是利慾,但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家危矣。而且,欲似深淵,應該轉利慾之存心為道義、為勤儉的態度,所以痛苦與幸福很可能是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正確的思想觀念,必然要透過教育。所以大家冷靜思考,現在從身心到家庭、社會問題,您用經濟的方法不一定能解決,您用政治的方法,用外交,用種種這些科學的方法都不一定能解決,而且決定不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你比方說用法律,請問大家,朋友之間、親人之間上法院控告,您聽過哪一個親戚朋友打完官司以後,非常歡喜的說:「太好了,這個案子判得太公平了!」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真正是沒辦法了,上法院,最後彼此內心都還是有怨。「和大怨,必有餘怨」,這是老子給我們的教誨。而且老子又說,「法令滋彰」,哪一個地方法律特別嚴格,「盜賊多有」。你用症狀去解決問題,很難解決根本問題,解決一時,但慢慢的也很難改善社會風氣。美國的法律,我相信在世界當中是數一數二的嚴密,但是美國的犯罪率卻很高。因為你用法律去管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的聰明都用在這些錯誤的地方。
沒有經典的指導,我們冷靜想想,這個時代的人類,花了多少時間在研究制度、在研究法律?都覺得這些方法能夠解決問題,耗了我們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現在感覺,比方說一些政治的制度,費了很多的精神,但事實上制度是其次,根本是人的德行。你制度再好,人無德,不是出了一大堆政客嗎?玩弄這些政治制度。你人好,制度一般,還是可以把國家治理好。就像我們的聖王,他們穿、住都不好,就為了給人民謀福祉。所以什麼是民主?念念把老百姓的幸福擺在第一位,這個才是民主最重要的精神。我們得掌握那個精神才對。
孔子在「為政第二」就講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你用政治手段、你用刑罰來管理人民,「民免而無恥」,他只是免於被受罰,被處罰,但是他內心沒有羞恥心。所以假如是用這樣的方法教育下一代,那父母在跟不在不一樣,老師在跟不在不一樣,領導在跟不在不一樣,那我們教出來的都是裡外不一的孩子,我們這個民族怎麼會有前途?所以要「導之以德」,用道德來引導,建立他的人生觀,「齊之以禮」,用禮教去薰陶他,潛移默化,「有恥且格」,他有羞恥心,而且這個「格」等於是他的心非常的真誠、正直,只要發覺自己有過失,馬上要把它改正。而且這樣的存心一定感得上天的護佑,可以感格上天,因為人是天地人三才。
我的師長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點出了這個世界的問題,說到:東方不重視倫理道德教育,西方不重視宗教教育,沒有教化了,人都不懂道理,才造成現在種種的亂象。東方強調仁愛,西方因為他們是政教合一,受宗教的影響比較大,所以他們也是強調博愛,都是善良的心,所以東西方忽略了這個根本的聖賢教育,才感得今天的問題。就像昨天跟大家提到的,都往利慾去走,所以現在從父母、從領導者、從老師要導正整個思想觀念。有一個孩子讀小一,因為他的父親跟他一個學校,而且他的父親已經是行政人員,行政人員都是等所有的同仁先走,他們是後走。他的兒子知道父親都是後走,所以非常主動的擔任班上的這些服務工作,都是自己親自把門窗關好,歡歡喜喜再到辦公室跟父親一起回家。從這些現象,我們都看得出來「人之初,性本善」。
科學家還有做實驗,還在學走路的這些兒童還走不穩,就讓大人在他前面故意把東西掉下去,被他看到,這個孩子搖搖晃晃的把東西撿起來,然後又走去要還給這個人。這個都是證明「性本善」。孩子的仁愛心確實本有。有一個三歲的女孩子,我們都見過,有一天,有人送她爺爺一條魚,拿了個盆子裝,魚太大,尾巴露在外面,結果就把這個魚尾巴給切掉了,而且應該還是活的。所以那個小女孩看到以後,就一直流眼淚,然後一直說:「牠痛,牠痛。」所以老祖先說「萬物一體,謂之仁」,小孩天性還在,她看到那個動物,她感覺得到牠痛。
大家有沒有曾經見過,兩個小朋友在玩,跑跑跑,突然前面那個孩子不小心,「砰」,跌得很重,摔下去的聲音很響。然後後面那個人哭起來了,前面那個跌下去的還沒哭,為什麼?還沒回過神來,發生什麼事還不知道,還沒回過神來,可是後面那個人先哭了,為什麼?他感同身受,他很痛,他就流淚。結果他的媽媽走過來,「又不是你跌倒,哭什麼哭,是他痛又不是你痛」,他的天性有時候是被折殺了。有一個父親就說到,他的孩子二、三歲的時候,看電視,看到一些殺戮的鏡頭,手捂起來,「媽,好恐怖,他們好可憐」,流眼淚,一個小男孩。結果當他讀小學的時候,他的父親有一天走過去,看到他在看殺戮的場面,邊看邊喊,「殺,殺,殺!」同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所以我們老祖宗的教育,第一個目標就是讓一個人跟父母的天性,跟這個父子有親的天性終身保持;再由這個父子有親的親愛的天性,延伸到愛兄弟、愛家人、愛鄰里鄉黨,愛一切的人,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因為「親親而仁民」,親愛自己的父母,自自然然孝心啟發,去愛一切人,接著「仁民而愛物」,再去愛一切的生命。而一個人跟父母這種親愛終身保持,他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人。我們看一個小孩,二、三歲看到父母的時候,非常高興,「媽」,遠遠的叫得很大聲,然後走過去,抱著母親,您看那孩子的笑容,他等於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你們有沒有回想到自己的孩子那種情景,請問他笑這麼開心花了多少錢?一毛錢都不花。這樣的快樂假如終身保持,那是真樂。
曾子終身保持,跟父母是連心的。所以他的朋友去找他,走了很遠的路,他的母親很厚道,不願意讓他的朋友等,可是曾子又上山去了,母親情急之下咬了一下手指,馬上,曾子的心就痛了,趕緊趕回來看家裡有沒有什麼事。這是我們的天性。我曾經看到一個男孩,給他父親行三跪九叩,這個孩子五歲,結果看他跪下去磕頭,一直流眼淚,我們就事後問他,你哭什麼?他說我看到我爸爸哭了,小孩子的話很直接,他一看到父親哭了,他的心跟父親相應,馬上一起淚水流下來,所以這是孩子對父母的天性。
父母對孩子也是天性。您看孩子,我記得當時我姐姐在我們家坐月子,這個小孩每一次哭,我姐姐都是第一時間發現,我跟我母親還搞不清楚狀況,怎麼了?我姐已經進房間去了,我們連聲音都還沒搞清楚,她已經去了。更明顯的在哪裡?小孩子一歲多學講話,他跟我講老半天,我一句話都聽不懂,他媽媽每一句都聽得很明白,而且還幫他做翻譯工作,你看每一個母親是不是都做過翻譯員?請問大家,那個是言語在溝通還是心在溝通?那言語在溝通,應該大家都聽得懂,我們普通話也不差,所以都是心連心。
我看「天下父母」有一集採訪翟導演,我真的明白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為人家問他,你覺得你人生什麼是幸福,他說,當我推開門(他六十多歲了),我能喊一聲娘,就是我最幸福的。您看這六十幾歲人講的話,跟兩歲孩子一不一樣?「我只要抱著媽媽就是最幸福的」,他根本不會去貪求什麼東西。所以我們老祖宗通達人性,他清楚天性終身保持是最快樂的,然後再延伸這分愛心。
假如我們今天教導孩子,讓他跟父母愈來愈不親,愈來愈隔閡甚至忤逆,那這個教育就反教育了。所以,我們父母也好,領導者也好,對於教育的目的,我們要非常的清楚。而且縱使我們今天是教育工作者,其實我們不一定真的懂教育,甚至於我們所接觸的理論,還有一些是錯誤的,就像前幾天跟大家舉到的,拿狗做實驗、拿貓做實驗。所有的教育理論沒有跟孔老夫子的經典、中華文化的經典去對照,都不能保證是不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學聖教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依法不依人」。要依經典,不是誰說的你很喜歡聽,那就認同他,這是情感用事,要依經典,要依真理才對。
我們在這裡一起共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在另外一個地方,聚集了兩萬個企業家,每個人的門票是多少?兩萬塊錢。學什麼?追利,追慾望。花兩萬塊錢,學錯誤的思想觀念,就在我們的同時。所以我們搞教育的有使命,我們的同胞有多少人現在在被誤導。所以人很可憐,這個時代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那個錯誤的思想,他還拿大把大把的錢去聽他講;然而不收他的錢,老祖宗的教誨免費給我們,我們還把它扔到垃圾筒裡面去。所以最有福的人,福在受諫。能接受誰的勸諫?首先一個人從小的時候,能聽父母的話,這個人有福報;到學校去恭敬的聽老師的教誨,有福報;到社會去能聽領導的經驗教誨,這個人少走很多彎路。尤其身為中華的兒女能接受老祖宗的教誨,這個人的人生他是站在五千年的智慧之上經營人生,他的格局、視野絕對跟一般人不一樣。所以我們從事教育者,張發廳長有一句名言: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我們得是一個好學生,聖賢的好學生,我們才有可能是一個好的老師,這個是根本的基礎。
剛剛跟大家講到的這一位小男孩,他的父親是讀師範學院,接著又升到行政人員,他比較晚走,兒子主動的去付出,這是他的天性。過了一段時間,他日復一日,都是這麼歡喜去幫人,因為助人為樂,為善最樂。其實做的人心裡就有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結果突然有一天,他的孩子把教室都整理好了,走到父親的辦公室,他的父親告訴他:「你怎麼這麼笨,每一次都是你做,你不是吃大虧了嗎?」這個孩子愣住了。我們要了解,小學一年級,尊重父母,尊重老師,父母老師的話,他一聽可能就裝進去了,他還不會分辨對不對。我們今天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又學了經典,比較有判斷力,可能親朋好友講的話,我們還能夠區分,小孩子不懂。結果從那一天開始,他就自我、自私、計較,不願意再主動付出了。
一個人不願意付出了,慢慢變什麼?計較,慢慢變刻薄。這個心性就這樣偏、偏,愈偏愈大。到了四年級,有一天,罵人家同學沒有父親,因為那同學的父親去世了,人家年紀這麼輕喪失父親是很悲痛的,他不能體會人家的痛,還要戳人家的這個痛,那個同學哭得很傷心。他罵人家沒有父親沒多久,他們家遭小偷,他的父親脾氣大,發現小偷,窮追不捨,把那個小偷追到一個死胡同,結果這個小偷可能就亂了方寸,一轉身拿了一把刀刺向他父親,結果一刀刺到要害,就去世了,就死了。這個孩子剛罵人家沒父親沒多久,你看這麼刻薄,結果自己卻變成沒有父親的孩子。這些故事是這個孩子念中學的時候,反思人生,回來講給他的老師聽的。我們冷靜想一想,他的父親雖然是教育工作者,但是他卻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他還是教給他的孩子自私自利,最後孩子變刻薄,他的家庭的命運就這樣毀掉了。假如是教孩子道義,這個家的命運,他們家每個人的命運完全不一樣。所以真的是感覺現在這個時代,把傳統文化送到家家戶戶去刻不容緩,甚至比救火還要著急。
曾經有一個朋友走過來,非常傷心的告訴我,他說他有一個朋友主動跟他要《弟子規》、要傳統文化的光碟,剛好他那個禮拜比較忙,他說「好好好」,雖然應了,但還是沒有馬上給他,結果當他想起來已經隔了很多天,他那個朋友自殺去世了。他可能就已經快要溺死了,就要找一塊浮木,結果沒有送過去,就這樣時節因緣就過去了。包含我們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她有一次講課講到了東漢宋弘,因為非常有夫妻的一種情義,皇上要把他的姐姐許配給宋弘,宋弘拒絕了。那是富貴逼人,婚姻結了以後,他就是皇上的姐夫,但是他婉拒了,告訴漢光武帝:「貧賤之交不可忘」,曾經幫助我,在我貧窮困苦的時候幫助我的朋友,一輩子我都要記住這份情義;「糟糠之妻」,糟糠就是指自己的原配,「不下堂」。原配跟著自己篳路藍縷,胼手胝足,怎麼可以忘了這份同甘共苦的情感?所以決定不能背叛自己的妻子。這一句話講完,皇帝很感動,滿朝文武都感動。那個時代我想沒有人敢對不起自己的妻子,不然會被當時所有的人唾罵。一個人確實可以帶動一方的風氣。
在江蘇有一個官員,在他要到任這個單位的時候,這個單位的離婚率非常的高,可是他到任以後,常常給同仁講五倫關係,尤其講夫婦相處,他的太太又常常煮一些很好吃的東西拿到單位去,同仁看到他們夫妻鶼鰈情深,也受感染,所以他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一對夫妻離婚。所以這個領導者的帶動非常重要。我想可能原來也有一些要離婚,看到這樣榜樣,慢慢感動、反省,所以我感覺這個領導者積了很厚的陰德,本來要離婚的夫妻不離婚,他們家老人跟祖先都感謝他。劉教授講完這個故事,那一堂課下來,就有官員走過來給她鞠躬。「謝謝妳,我本來已經要對不起我的太太,聽完之後覺得自己太慚愧了,太錯了」,趕快回頭。所以現在把傳統文化送到家家戶戶,比救火還急。剛剛這個例子,您看他們家就這樣發生這麼大不幸的事,根源就在他教育錯誤,最後家裡沒有福報。
昨天我們也講勤儉。「勤儉為持家之本」,我們教育下一代,他往後面對婚姻,怎麼找對象,一定要以孝為標準,有孝心的人才有愛心。你看現在年輕人找對象,看什麼?長得好不好看,那就沒智慧了,重色輕德行;或者家裡有沒有錢。那個都是在枝末,「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我看諸位校長,你們的孩子再過幾年,可能也要找對象了,娶一個好的太太,可以旺三代。娶一個不好的太太,一敗就塗地了,就起不來了。所以,這些判斷非常重要,尤其女人要持家,一定要勤儉。
剛好,我前不久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加會議,那次機會也給大眾介紹我們中華文化,還有《群書治要》,唐太宗編的一本治國寶典。他那個「治要」,是治國最精要的智慧,所以叫「治要」。而且他收錄的是什麼?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誨。五十萬字,非常精闢。剛好參加完活動,隔天我們有機會去逛百貨公司,我去開開眼界,聽說逛百貨公司可以鍊自己的定力,這麼多誘惑之下,如如不動。結果我進到一樓,發現了一件事情,一樓全部都是女人的東西,我索性進去,才一進門,看看這個手提包多少錢,換成人民幣差不多七、八萬塊錢,差點沒有昏倒。那個包包七、八萬塊,都可以買台車子了。然後,我覺得也是上天的安排,讓我長見識,都是女人的東西。突然走沒幾步,看到一個女人在弄頭髮,而且梳得好高,在那吹,還有設計師在幫她弄。我評估了一下,她做這個頭髮挺花錢,想當年我到海口去,剪個頭髮三塊錢而已,您看她做個頭髮要多少錢?再來,她做這個頭髮要好幾個小時,而且不是今天做了好幾個小時,回去以後,每天弄頭髮、洗頭髮還要花多少時間?大家現在開始算要花多少錢,算要花多少時間,從頭髮慢慢移下來,這個眉毛要修,眉毛還要畫;再下來,睫毛還要夾,還要修;再來,眼睛還要眼霜擦,臉還要面霜擦;然後這個口紅還要不少支;然後再來,嘴巴還要滋潤;耳朵還要掛耳環,脖子還要掛項鏈。我這麼一算下來,女人脖子以上就不得了了,還要化妝,不知道要花多少錢,花多少時間?我請問大家,還有多少錢跟多少時間來照顧這個家?所以,逛百貨公司會開悟,就知道勤儉真的是持家之本。
尤其現在很多不好的社會風氣,聽說女人還要「白富美」,要擦得白白的,要有錢,還要很妖艷,那個化妝品真的化得很厲害,化好幾層,不小心你往腦袋一拍就掉下來,化得真厚!其中真的貴州有一個很有錢的女子,她丈夫很有錢,她說她交的那些朋友全部是白富美那個階級的,攀比來攀比去,最後內心非常空虛,後來她學傳統文化,開始有警覺性,追求精神的充實。但是已經有流弊出現了,她的女兒很小,四、五歲而已,已經非常清楚化妝的程序,哪一個步驟她完全瞭若指掌,可以自己化。
我們古人有一個精神非常可貴,念念為天下著想,所謂「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經典裡面又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為天下負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確實是如此,比方我就曾經真的聽到旁邊的人講,「做什麼都沒關係,能賺錢就好了」。這個話要負因果責任,敗壞社會風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怎麼是這樣子說話?他這個說話,很多人聽了以後沒判斷,都照他這個說法就完蛋了。
包含我們昨天一直在分析,你要從利轉成義,社會問題就解決了。可是這個社會,本來是很有人情味、很重情義的,什麼時候變成現在唯利是圖?什麼時候變的?誰讓它變的?這個值得思考。我觀察到,很可能是我們社會當中每一個人所想、所說錯誤造成的。我就想起我小的時候,聽到很多長輩們常常都談,「某某兒子一個月收入幾萬,收入多少錢。」「他兒子去考醫學院出來以後,一個月賺十幾萬。」請問講這個話的人有沒有在敗壞社會風氣?當醫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很多長輩們講偏了。「他孩子考上老師,那個收入不錯,金飯碗」,那當老師是去賺錢?當老師是去為民族培養人才的。統統都把利擺在第一位。甚至我考上老師的時候,就有長者說「不錯,一個月收入不少。」我對這個長輩笑一笑。我說,「長者您應該提醒我:你要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你看人家的父母,這個孩子都是他心肝寶貝,信任交給你,你要好好教他,你要對得起家長,對得起社會。」我那個長者說:「對對,你講得有道理。」所以,每一句話不論一身,要論天下。
包含以前的女子她很清楚,自己端莊給孩子、給社會好樣子。現在女子不端莊,穿得非常暴露,這個對社會風氣影響非常的負面。你說一個女子穿得很暴露到辦公室去,這些男同事還能辦公嗎?他假如是正人君子,他連頭放哪都不好放,為什麼?轉一下,又看到這個,這裡又是這樣。頭都不知道往哪裡擺。所以這個時代當正人君子都非常困難。所以《群書治要》告訴我們,「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慢藏」的意思就是你錢財露白,或者是你都藏一些很貴的東西,慢慢的人就會起盜心,或者那個社會一攀比,人都會去盜這些古董,這個也是對社會風氣有影響。你的打扮太過妖艷,就讓人起淫念的心,這個對社會風氣都不好。所以反而勤儉、簡樸,就給這個家、給這個社會帶好樣子。我的母親守禮,她不化這些濃妝,她都是淡妝,所以我兩個姐姐也都不會化這些濃妝。反而愈純樸的人愈不容易老,都化得很厚的人,請你不要到她家裡去,因為她卸完妝之後會判若二人。我現在這個年齡,跟我姐姐走在一起,人家一看到,「哎呀,你妹妹。」因為我姐姐現在把一個行李包背起來,還像個大學生,都四十多歲的人。
我們從勤儉來建立一個人修身的態度,還有治理這個家、持家的態度,再帶動好的社會風氣。而一個勤勞能產生多大的益處?第一身體好,主動勞動付出的人身體好。我自己非常明顯的感悟,我的父親是長子,從小幫忙種田,常常還要施肥,都扛糞便。我父親的體格非常強壯,大家絕對很難想像,我跟我父親體格不大一樣。我父親強壯,為什麼?因為他勤勞,他勞動,他幫父母扛責任。我為什麼瘦?因為三歲就搬到高雄市,連田都沒下過,連鋤頭都沒有拿過,養尊處優,體質就沒有那麼強壯。
所以現在的孩子麻煩,連田地都沒看過的都有。我們曾經帶一團深圳的孩子到鄉下去,然後他們站在水田的旁邊,小孩子在那裡談話:「哎喲,那個下去會不會死?」另外那個同學:「你放心,它底下有水泥地,不會死。」然後那一天,給他們插秧插了一個上午,回去都快癱了。那一天吃飯吃得特別香。吃完飯,老師言教,機會教育點:「你今天插了一個上午,這一碗飯就吃光了。」他一想,忙了這麼一上午才這一碗飯,請問他以後會不會糟蹋糧食?他以後看到農民會不會肅然起敬?會。這個叫體驗的教育。不然孩子都沒有去體驗,寫文章,我曾經還看過,真的,「我回外婆家,外公從樹上拿下來西瓜給我吃」,西瓜怎麼是長在樹上?
身體好。再來,責任心。「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常常勤勞幫忙的孩子一定有責任感。接著,習勞知感恩。其實很多道理,我們真正體會明白了,沒有人不肯做的。只是理還不明白,下不了這個決心。而一個人能知感恩,他自自然然設身處地,他走到單位去,他對其他部門的同仁,都非常的尊重感謝,他不會因為自己這個部門重要就瞧不起另外部門。因為他知道一個團體多少人在付出,一個家庭多少人在付出,所以他會設身處地體諒別人、感謝別人。
再來,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會好。走到哪都是主動付出,誰不歡喜跟他一起生活,一起配合工作?從自身身心的影響,延伸到他的團體的生活。再來,他的能力提升一定比較大。主動付出的人,肯吃虧的人,一來量大福大,有福氣,能力也提升。懂得教育的父母親在孩子第一份工作就交代他,要不怕苦,主動去付出、主動去幫忙。這個慎於始很重要。我們青島劉芳總裁,她出嫁那一天,她父親給她講了三句話。第一,「結婚了該幹活了。」因為在家裡很受疼愛,但是現在出去嫁為人婦了。所以我們古代的婚禮裡面有一個儀式很重要,女子坐在花轎上,要拿一把小扇子,從窗戶扔出去。諸位女同胞,妳們扔過扇子沒有?沒有?回去補扔一下。因為這個表法很重要,代表本來是千金小姐,現在嫁為人婦,為人妻、為人媳,又為人母,這把扇子就代表本來在家裡是大小姐的生活,扇扇子,所以那個扔出去了,就要放下大小姐的生活,更重要的要放下大小姐的脾氣,不能帶過去,不然搞得人家天翻地覆是不行的。所以這個扔出去,表這個意思。
所以她的父親也不簡單。大家要了解,任何一個緣分,你給它最重要的引導,在一開始最有效果,叫慎於始。你等到出狀況了,才叮嚀他,不容易了。他們夫妻都吵得翻天了,你才開始給他引導這個,來不及了。因為他已經全部都看著對方的缺點。所以有太多人生的關鍵因緣,懂教育的人都抓得特別準。首先第一個,胎教。假如從胎裡,一知道懷孕就開始教,慎於始,這個孩子真很乖,我們已經看過好多個了。再來,孩子去上學的第一天,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甚至於大學,要去的時候,父母要引導、教導他。再來,去工作的第一天,出嫁的那一天,或者是要娶妻的那一天。我們老祖先通達教育,所以婚禮非常隆重,新婚夫婦在整個婚禮過程當中,所提起的就是責任、就是道義,影響他的一輩子。所以古人有高度的教育智慧。舉一個例子,夫妻一入門,進了自己的家,喝交杯酒。你們喝過嗎?沒喝過的回去再補喝一下。那個交杯酒的酒杯是葫蘆瓜做的,葫蘆瓜是苦的,而且是一個葫蘆瓜劈成兩半,然後去盛甜酒。代表這一杯喝下去,從此同甘共苦。而且是同一個葫蘆瓜劈成兩半,合起來剛好是完整的一體,所以就不分彼此。您看喝那一杯,對人的那種教育的一種提醒,對他心理的一種建設多麼有幫助。
劉芳總裁她的父親跟她交代第一個,第一個是幹活,沒錯。第二個,「不要給人家添麻煩。」很厚道。去了要懂得忍,不要常常跟人家發脾氣,搞得人家家裡很不愉快。第三,「別讓人家笑話。」「德有傷,貽親羞」。你看雖然只有三句話,在很多境界當中,這三句教誨一提起來,念頭就轉過去了。其實情緒、脾氣是假的,哪是真的?你們覺得一個人的脾氣是真的嗎?你們有沒有發過脾氣?(聽眾答:有)。來,把脾氣拿來我看看。你拿不出來就是假的,瞬間就變化的東西怎麼會是真的?不要認假為真。真的是什麼?本有的本善、明德,隨時都在。只要放下了這些壞的習性,真就顯出來了。我們無量智慧德能就可以在這一生受用,然後去利益別人。
大家剛剛聽的是劉總她父親給她的交代,其實這三句話,再延伸開來,兒子要去工作了,可不可以提這三點?「該幹活了,主動去幹,不要怕吃虧。第二,不要給人家製造麻煩,要懂事,要以大局為重。不要給你父親丟臉,別讓人家笑話。」讓他有羞恥心。
勤勞不只這些,大家舉一反一切,我就不舉了。懶惰呢?整個反過來。非常嚴重,所以老祖宗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一個人一懶惰之後,這些不好的習性全部出來了。為什麼把勤儉放在這麼重要的教育德目?這是有道理的。可是現在的父母都不懂。我還聽說,有高中生早上起床,父母叫起床的。把他抻起來,端水來給他刷牙洗臉,之後又把早餐端到床前給他吃,然後讓他穿好衣服,然後出去。孩子只要做一件事,好好讀書,好好考試,其他的統統父母包了。我去讀大學的時候,還遇過同學沒洗過衣服。他自己想像的,把那個洗衣粉倒三分之一倒下去,然後那個衣服這樣(抖幾下),然後他就走了。隔天來,全部都是泡泡。大學生還沒洗過衣服,真是太誇張了。
一懶惰,身體不好;一懶惰,他不負責任。所以這樣的孩子縱使大學畢業,不找工作,你得幫他找。你擔心一輩子都沒用。你叫他去結婚,結完婚孩子誰養?「媽,給妳。」這種事現在我告訴大家超過一半,不是少數。懶惰了,他不知道感恩,把所有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然後不會設身處地,淨會挑毛病。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年輕人很會挑毛病?挑一挑,你問他,你有沒有好的意見?沒有。很會挑毛病,不會有一些建設性的思考。人際關係不好;能力也差;心量小,沒有福報,而且又懶惰,都給人家伺候,福報就消光了。這是勤。
再來儉。我們一看到儉字,就想到「儉以養廉」。一個人節儉,他物質的生活非常簡單,他根本就不會去貪財,他就是個廉潔的人。而且「儉近仁」,為什麼接近仁德?因為節儉的人把錢省下來之後,他去幫助非常困難的人,所以他的仁慈心就不斷增長。再來,節儉可以福厚,叫量入為出,又懂得儲蓄。他可以應對緊急的狀況,福厚。大家有沒有發現,整個功利社會強調消費,都不懂得儉,都不懂得儲蓄,最後一個變化,一個所謂金融風暴,兵敗如山倒。很多有儲蓄的公司,像稻盛和夫,這是日本經營之神,在世界上好像有四個人被封這樣的封號,其中三個都已經過世了,他是唯一一個還在的,八十多歲了。他說他們公司遇到金融風暴,幾十年都沒有問題,還是可以正常運作,就是走我們傳統的儲蓄,量入為出,而不是一直消費、一直投資,最後出現狀況就倒閉。
儉跟仁義禮智都是相應。節儉去幫助人是仁。節儉的人不貪求就是義,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拿,義。禮,把這個節儉變成自己的家規;然後,不糟蹋食物,不糟蹋物品,這個就是恭敬一切物,「毋不敬」,這就是禮。所以一個人很奢侈,也是無禮,他對整個大自然的資源太無禮。就有一個說法,假如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美國人一樣,那三個地球、四個地球都不夠。所以我們中國人要走回勤儉,才能夠讓這個地球母親恢復正常,不能再走美國那種生活方式了。但是我以前還不懂的時候,好萊塢電影也看很多,都被誤導到那個方向去了。節儉了,然後讓節儉變成你的家道傳下去,這是有智慧的人。那當然要循中庸之道,一個人不能節儉了變吝嗇,他就不仁;節儉以後愈來愈貪心,他就不義;節儉到都不買好吃的給他爸爸媽媽吃了,無禮,對父母太無禮;節儉到留了一堆錢要給子孫,沒智慧。所以古人強調這個中道,非常微妙。
這一些都要透過教學才能夠明白,不然現在整個社會的風氣確實會讓人似是而非。我們重新找回我們東方、我們中國的教育智慧,唯有教育才能根本解決種種的問題。所以在《禮記?學記》就有一句話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昨天講到第三個大點,是人類的苦難,我們把原因找到,思想錯了,被利慾薰心了。轉變他的思想,靠教育。所以我們今天第四個重點:「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在《禮記?學記》當中有講到,一個人處事很嚴謹、謹慎,常常喜歡讀聖賢書,他還會小有名聲,但是還不能感動眾人;他能夠禮賢下士,常常去親近有道德的人,「就賢體遠」,體恤遠方的人民,「就賢體遠」,這樣讓人聽了會很感動,這個人很有愛心,「足以動眾」,感動眾人,不足以化民,不能夠把整個地區的社會風氣扭轉過來。所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要改善整個社會風俗,必然要從教學下手才行。
而我們看到這一句,君子化民成俗,那這句話,我們從家庭延伸到整個國家、天下,這句話都適用。君子要教化人民成為風俗,從家庭來看,誰是君子?父母。誰是民?子女。俗是家風的形成。延伸到班級,君子是誰?班主任老師。民呢?學生。成俗,班風的形成。而且形成風氣之後,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家在我們居美馨這個大家庭好幾天了,有沒有覺得自己吃飯的狀態不大一樣?走路的狀態不大一樣?這就是一個環境的影響。這一生吃的這幾頓飯都先念感恩詞,感覺那個飯吃起來味道一不一樣?不一樣。你念完感恩詞,那個飯的結晶特別美麗,吃下去特別有營養。這個都可以做實驗。
再來,君子是校長,民是誰?老師跟學生,校長是大家長。俗是校風的成就。就像前幾天跟大家舉例,整個松花江中學對孔子禮敬,對學校老師禮敬,學生們就做得非常自然。這個也歸功我們王琦老師,他擔任班主任的時候,這個班風再慢慢推開來,影響到整個校風。這是學校,我們假如延伸到社會的企業團體,那企業主就是君子,民就是他的員工、下屬,俗是他的整個企業文化就出來了。而且,這個俗就是我們所謂的境教,環境每一天給他薰陶,潛移默化的影響。再加上君子的身教,以身作則。所以君子都是以身作則。因為教育的「教」字,就有表這個精神。
我們看這個「教」字,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老祖宗把宇宙天地之間的真理融進字裡面。所以漢字含有高度的智慧,全世界的文字除此一家,別無分號,要把漢字承傳下去。第一個叉是父母、長輩、老師畫的,小孩子模仿力很強,跟著畫,上行下效,身教。右邊是手拿著一隻樹枝,耳提面命,不厭其煩的耐心。
其實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今天面對孩子的問題,只要我們不反省自己,一定是意氣用事。怎麼反省?不複雜,就從這兩點反省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指責孩子,那我有以身作則嗎?我有先教了他嗎?這一反省就知道自己怎麼去提升,怎麼去轉變這樣的情況,一定可以改善,只要自己調整,這是身教。再來,我真的有以身作則了,但還要有耐性。講一次、講二次不聽,每個人孩子的根性不一樣,大家有沒有遇過一個孩子,講一次馬上改過來的?你們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小孩,有的話要通知我,他可能是顏回轉世,不貳過。所以一般沒有顏回這種根性,不可能不貳過,都要很有耐性,一直提醒。但是假如沒有耐性,一下子火就上來了。一發脾氣,孩子記不得你給他講什麼道理,他只會記得老師很兇,脾氣很大。那就沒有效果了。你真的身教也有了,你也很有耐性了,你就放下那一份牽掛,「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如此,學生亦如此,就問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就對了。
言教、身教、境教,言教就是抓住機會教育點,來引導孩子。大家要了解,尤其現在小朋友比較早熟,很會想東想西的,這個時候你常常給他講道理,他還嫌煩。但是他假如發現一件事情,你就這一件事情把道理給他講清楚,他印象深刻。比方說兩個人衝突了,你馬上跟他講根源出在哪,他一想,原來根源都是自己先動氣了,先發脾氣,而不是別人錯,他就印象很深刻。「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而且老祖宗還留了一個成語跟我們講,「一個巴掌拍不響」。人跟人會吵架,會衝突,叫半斤八兩。以前的父母很懂這個道理,只要孩子跟人家衝突了,都不用問,先打。你跟人家吵架已經動氣了,就是無理了,你還有什麼理可以講?真正有修養,你就不會跟人家衝突。這個是企業團體。
再來,一個國家的國主是君子,民是全國人民,形成的是一個國家的風氣,國風。我們看《詩經》裡面有十五國風,那些詩歌都是記載當時的社會風氣的。所以這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它義理從家庭這個小單位延伸到天下,理都是相通的。家、班級、學校,到企業、團體,到一個國家,最後,天下的話,君子應該是什麼?聖王。我們看在春秋時代,周文王其實他的國土很小,但是幾百諸侯統統依附他,因為他有德行。湯王只有七十里,最後天下都歸心,他王天下。文王只有百里,但是他王天下。所以,影響天下是聖王,人民是天下的人民,風俗是什麼?社會的潮流,就被他帶動起來。所以我們可以預知不久的將來,習主席所做的事情會成為全世界效法的榜樣,這個就由我們中國帶動世界。所以老祖先經典裡面都想著天下天下,有道理!為什麼?天下現在變什麼?地球村。我們不給別人好的影響,就被人家壞的影響了,所以得要趕緊把古聖先賢教誨復興起來。
所以「教學為先」,學就是什麼?是覺,是覺悟的意思。我們得先明理、覺悟,我們才能去教人。所以教學,「教育」,剛剛這個「教」字我們已經體會過。「育」字,「養子使作善也」,這是《說文解字》對於「育」的解釋。在這裡要先給後面的校長、教育界的同道道歉,因為要上台以前,我們郭學長有提醒我,要把字寫大一點,你看我這個慣性沒有轉過來,突然在寫這一句的時候,才想到這句話。所以很抱歉。自己覺得自己要改一個習慣都不容易,就會寬以待人,不會太嚴格去要求別人。所以自己當老師,但是做聖賢的弟子還不合格,要常常自我教育,自我提醒才好。而這句「養子使作善也」,關鍵字在哪裡?不是「養」,是什麼?「善」。讓他成為一個明理、善良的人。所以我們老祖先教育最重要的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倫理,五倫;道德,八德,學了以後,人有羞恥心,恥於作惡,他不願意違背這些道德標準;學習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因果教育,他不敢作惡。
像倫理道德當中,孝為首,所以古人說行孝要及時,而一個人不孝,古代講天打雷劈。在龍游這個地方,有一個徐姓人家,兩個兄弟,結果母親輪流被奉養。這個大哥比較窮,本來要吃五天,第二天第三天斷糧了,所以不得已,就請他的母親先到弟弟那邊,他之後再補回來。結果去到弟弟那裡,弟弟一看是母親,不開門。「時間還沒到,不能讓妳進來。」有時候,我聽現在奉養父母都是這邊住一下,那邊住一下。假如父母歡喜,那就好。但我感覺假如我來住,不好。常常這邊一下,那邊一下,枕頭還要習慣一、二天,睡得也不安穩,常常還舟車勞頓,我這把骨頭都有點受不了。可是這種做法在我父親那個時代,做長子的人不肯的。我是長子,我有責任,所以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陪伴我們幾十年,還照顧我們長大。當大哥的人都很有那種責任的。當然父母歡喜就好,假如這樣反而他生活不便,還是住在老大那裡好。兄弟姐妹需要看,回來看。
結果母親要進去,他不給進去,母親很傷心,但肚子實在太餓了,又聞到那個飯香味,「不然這頓你讓我吃完,我再走。」他弟弟還是不開門,他母親非常傷心,而且聞到那飯香,母親在說的時候,這個兒子還交代他的太太,「妳趕快把飯端到房間,用棉被蓋起來。」有時候我們看這個故事都覺得,他們怎麼這麼狠心。結果這個母親就非常傷心,離開了,走了沒有多久,突然上天雷聲大作,就劈進那個小兒子的家裡面去,把夫妻劈死了。鄰居一看,那個家都燒起來了,趕緊過來幫忙,一看,一個在房間裡面,一個在廳堂,都死了。而且翻開那個棉被,那個飯還熱騰騰的。
結果我們有一一位王老師,他就講這個故事給學生聽,當場有一個學生發抖,就問他:「你怎麼了?」他說:「我有一個同學,十五歲走了,非常不孝,常常忤逆他的父母。有一次下雨的時候,他離我差不多一百五十公尺,我就親眼看到他被雷給劈死。」所以他聽了以後很震撼,因為他是親眼看到,自己同學不孝被雷給劈死。所以這一個故事又是倫理道德,同時告訴我們什麼?因果,不能做不孝的人。
所以人生不能等的兩件事,就是行孝不能等,還有一件事,行善不能等。今天一個人自身跟家人,假如遇到了劫難,請問你拿多少錢可以解決?再多的錢都解決不了,我們都見過財產幾十億、幾百億,太太得了癌症,他可以蓋一家癌症醫院,他也救不了他的太太。所以人生有兩本帳本,一本是存人民幣的存摺,一本是存你積德行善的存摺,你這一本積德行善的存摺積得夠了,再大的災難來,可以逢凶化吉。這個我們都見過,當時二OOO年「九?一一事件」,我的校長他一個同學很有修養,幾十年上班從來沒有遲到過,剛好「九?一一」那天睡過頭。哪有那麼巧的事情?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這樣,就那一天。結果他剛好在那一棟大樓上班,所以等他從地鐵走出來,就看到那兩棟樓垮掉。這幾十年平常的時間,他已經在裡面。所以古人說行善不能等,非常有道理。
明朝有一個商人叫王志仁,他三十歲沒有子嗣,等於是沒有那個福報,然後印堂開始發黑。他的一個好朋友也很會看面相,很有修行,就告訴他,你這一關過不了,趕緊準備後事。他因為做生意,安徽人,他就趕緊把一些帳款都收回來,留給自己的家人。就在這收帳款的過程,到了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剛好發現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小孩跳水自殺,他馬上高喊,「哪一個船夫把她們救起來,給十兩」,船夫就趕快救起來。就問這個女子,「妳幹嘛想不開?」她說,「我們家養了一頭豬,好不容易養大了,我先生不在,剛好有人來買,我把牠賣掉了,收了一些錢,後來發現是假銀子,我先生脾氣大,回來鐵定把我活活打死,我實在太痛苦了,不想活了,就跳水自殺,還把孩子帶著。」所以他一救,把兩條命救起來了。
當天這個女子的丈夫回來了,她就把這個事告訴他,結果她這個丈夫說,天底下沒有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善心?他不大相信,結果就叫他的太太去找這個人,後來找到了,找到他住的客棧。就敲門,已經晚上了,太太就敲門,「這位相公。」結果王志仁,他還是很有涵養,他說:「這位女子,現在是晚上,我們孤男寡女,我不可以幫妳開門,不然到時候人家傳出去,妳的名節就毀掉了。我不能給妳開門,妳趕快回去。」她的丈夫在旁邊聽了很感動,說:「你放心,我跟著我妻子來,你就開門吧。」結果這個門一開,突然間,因為當時在下雨,那個客棧比較老舊,所以整堵牆倒下來,把他的床整個壓碎了。所以假如沒有這一對夫妻來敲門,他的命剛好就會結束在那個時候。可是他因為救了兩條命,然後又這麼有修養、涵養,轉變了他的命運。結果他回去之後,他那個朋友說,你現在印堂發亮,你積了很厚的陰德。後來他連生十一個兒子,三十幾歲活到九十六歲。所以行善不能等,我們感受到這些故事、這些道理,能夠從小就讓孩子建立起來,我想對他一生會非常的受用。
我們講到倫理道德,很重要的是五倫、八德。在《禮記》當中有講到,有夫婦而後有父子,而後有兄弟,再延伸,因為這三個倫常在家庭當中,延伸開來就是整個社會,有君臣,有朋友。人只要明瞭這五倫關係,和睦相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人倫關係處好了,他的人生應該是和諧幸福的。而我們中國人講倫理,不只是家庭的這三個倫理,它一延伸到整個社會都是倫理。他到學校去,老師叫師父,同學叫師兄弟;他到各行各業,比方說他學習剪頭髮,教他的人也是師父,跟他一起學的,也是師兄弟,都是倫理關係,互相愛敬。這個父子一延伸到社會的團體裡面,君父,一個國君,也像父親一樣恭敬他。忠臣出於孝子之門,「移孝作忠」。所以一個人不孝父母,他不可能是忠臣;一個人不友愛兄弟,他不可能真正是真誠交心的朋友,一定還是有目的的朋友而已。
從這個五倫關係,請問大家最核心的是什麼?夫婦。「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而後才能兄友弟恭。夫妻之間吵吵鬧鬧,父子會親嗎?兄弟會友愛嗎?每一個人都想趕快逃出這個家。所以父子之間,下一代人格要健康,最核心的就是夫婦的和諧,是整個五倫關係的核心所在,為什麼我們老祖先這麼重視婚姻、婚禮,就是這個道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不好了,社會決定亂。所以子不教,人心壞了,夫婦就沒有做好榜樣,子女怎麼教得好?家不齊,社會亂了。所以走上婚姻,那是要為家庭、為社會負責任。
請問大家現在我們的孩子都還小,夫婦這個人倫大道應該給誰講?給自己,還有給學生家長。有那個機會跟家長做溝通的時候,就可以舉一些例子。確實我們很多同學,都是在很多的夜裡,父親打母親,或者吵架了,都是躲在棉被裡哭,這樣人格怎麼健康?其實每個晚上也不知道哭到什麼時候,累了才睡著。然後早上起來,還戰戰兢兢觀察父母的眼神,暴風雨到底過去了沒有,這個對他的身心、人格,對他的學習都有影響。
我從小到大統統沒有這些壓力,因為我父母從來沒有吵過架,我母親從來沒有講過一句氣話、傷害人的話,我母親最多就是不講話。所以我很吵吵鬧鬧的時候,我母親就是不理我,她不會罵人。所以我以前耍賴、要東西,在地上打滾,她都如如不動,繼續看她的書。最後我開悟了,打滾挺累的,而且地上又涼,之後知道這樣做沒用,我又不是吃飽撐著,喜歡打滾,以後就不用了,就順著父母的原理原則去跟父母互動。所以小孩的這種是非善惡看誰的標準?我們小的時候到人家裡,長輩拿東西,來來,請吃。「嗯」,才敢吃。來,請吃,一看,「嗯哼」,對呀,父母就是標準。所以其實好人要做到底,真正要把孩子教好,要親師合作,所以教育父母比教育小孩還重要!而教育家長,我們也不是說要指責他們,因為人都沒學過,你就可以把夫婦怎麼相處告訴他。
下一節課可能也談不了夫婦關係,因為這一談要談很久,這個以後有專題匯報再來講,只是讓大家知道這個五倫重要。明天我們從八德來談,這個是教學的核心,五倫八德。明天我們再談談我們共同的天職,「振興師道」。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兩股力量,孝道跟師道,現在師道衰了,我們有責任把它振興起來。我們要振興師道從哪裡下手?自我的教育,自我的提升。人因為做出來的事情,才贏得別人的尊重,尊重不是要來的。然後我們再談一個主題,我們如何做好老師,最好的榜樣是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怎麼做學生的、孔老夫子怎麼做老師的。
我們明天再跟大家交流一下,好。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領導、諸位校長、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早安。上一堂課我們談到,人類種種從身心到家庭、社會以及世界的這些衝突、苦難,根源就是他們的思想觀念錯誤了。他們覺得人生的追求應該是利慾,但是「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家危矣。而且,欲似深淵,應該轉利慾之存心為道義、為勤儉的態度,所以痛苦與幸福很可能是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正確的思想觀念,必然要透過教育。所以大家冷靜思考,現在從身心到家庭、社會問題,您用經濟的方法不一定能解決,您用政治的方法,用外交,用種種這些科學的方法都不一定能解決,而且決定不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你比方說用法律,請問大家,朋友之間、親人之間上法院控告,您聽過哪一個親戚朋友打完官司以後,非常歡喜的說:「太好了,這個案子判得太公平了!」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真正是沒辦法了,上法院,最後彼此內心都還是有怨。「和大怨,必有餘怨」,這是老子給我們的教誨。而且老子又說,「法令滋彰」,哪一個地方法律特別嚴格,「盜賊多有」。你用症狀去解決問題,很難解決根本問題,解決一時,但慢慢的也很難改善社會風氣。美國的法律,我相信在世界當中是數一數二的嚴密,但是美國的犯罪率卻很高。因為你用法律去管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的聰明都用在這些錯誤的地方。
沒有經典的指導,我們冷靜想想,這個時代的人類,花了多少時間在研究制度、在研究法律?都覺得這些方法能夠解決問題,耗了我們不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現在感覺,比方說一些政治的制度,費了很多的精神,但事實上制度是其次,根本是人的德行。你制度再好,人無德,不是出了一大堆政客嗎?玩弄這些政治制度。你人好,制度一般,還是可以把國家治理好。就像我們的聖王,他們穿、住都不好,就為了給人民謀福祉。所以什麼是民主?念念把老百姓的幸福擺在第一位,這個才是民主最重要的精神。我們得掌握那個精神才對。
孔子在「為政第二」就講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你用政治手段、你用刑罰來管理人民,「民免而無恥」,他只是免於被受罰,被處罰,但是他內心沒有羞恥心。所以假如是用這樣的方法教育下一代,那父母在跟不在不一樣,老師在跟不在不一樣,領導在跟不在不一樣,那我們教出來的都是裡外不一的孩子,我們這個民族怎麼會有前途?所以要「導之以德」,用道德來引導,建立他的人生觀,「齊之以禮」,用禮教去薰陶他,潛移默化,「有恥且格」,他有羞恥心,而且這個「格」等於是他的心非常的真誠、正直,只要發覺自己有過失,馬上要把它改正。而且這樣的存心一定感得上天的護佑,可以感格上天,因為人是天地人三才。
我的師長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點出了這個世界的問題,說到:東方不重視倫理道德教育,西方不重視宗教教育,沒有教化了,人都不懂道理,才造成現在種種的亂象。東方強調仁愛,西方因為他們是政教合一,受宗教的影響比較大,所以他們也是強調博愛,都是善良的心,所以東西方忽略了這個根本的聖賢教育,才感得今天的問題。就像昨天跟大家提到的,都往利慾去走,所以現在從父母、從領導者、從老師要導正整個思想觀念。有一個孩子讀小一,因為他的父親跟他一個學校,而且他的父親已經是行政人員,行政人員都是等所有的同仁先走,他們是後走。他的兒子知道父親都是後走,所以非常主動的擔任班上的這些服務工作,都是自己親自把門窗關好,歡歡喜喜再到辦公室跟父親一起回家。從這些現象,我們都看得出來「人之初,性本善」。
科學家還有做實驗,還在學走路的這些兒童還走不穩,就讓大人在他前面故意把東西掉下去,被他看到,這個孩子搖搖晃晃的把東西撿起來,然後又走去要還給這個人。這個都是證明「性本善」。孩子的仁愛心確實本有。有一個三歲的女孩子,我們都見過,有一天,有人送她爺爺一條魚,拿了個盆子裝,魚太大,尾巴露在外面,結果就把這個魚尾巴給切掉了,而且應該還是活的。所以那個小女孩看到以後,就一直流眼淚,然後一直說:「牠痛,牠痛。」所以老祖先說「萬物一體,謂之仁」,小孩天性還在,她看到那個動物,她感覺得到牠痛。
大家有沒有曾經見過,兩個小朋友在玩,跑跑跑,突然前面那個孩子不小心,「砰」,跌得很重,摔下去的聲音很響。然後後面那個人哭起來了,前面那個跌下去的還沒哭,為什麼?還沒回過神來,發生什麼事還不知道,還沒回過神來,可是後面那個人先哭了,為什麼?他感同身受,他很痛,他就流淚。結果他的媽媽走過來,「又不是你跌倒,哭什麼哭,是他痛又不是你痛」,他的天性有時候是被折殺了。有一個父親就說到,他的孩子二、三歲的時候,看電視,看到一些殺戮的鏡頭,手捂起來,「媽,好恐怖,他們好可憐」,流眼淚,一個小男孩。結果當他讀小學的時候,他的父親有一天走過去,看到他在看殺戮的場面,邊看邊喊,「殺,殺,殺!」同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所以我們老祖宗的教育,第一個目標就是讓一個人跟父母的天性,跟這個父子有親的天性終身保持;再由這個父子有親的親愛的天性,延伸到愛兄弟、愛家人、愛鄰里鄉黨,愛一切的人,最後「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因為「親親而仁民」,親愛自己的父母,自自然然孝心啟發,去愛一切人,接著「仁民而愛物」,再去愛一切的生命。而一個人跟父母這種親愛終身保持,他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人。我們看一個小孩,二、三歲看到父母的時候,非常高興,「媽」,遠遠的叫得很大聲,然後走過去,抱著母親,您看那孩子的笑容,他等於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你們有沒有回想到自己的孩子那種情景,請問他笑這麼開心花了多少錢?一毛錢都不花。這樣的快樂假如終身保持,那是真樂。
曾子終身保持,跟父母是連心的。所以他的朋友去找他,走了很遠的路,他的母親很厚道,不願意讓他的朋友等,可是曾子又上山去了,母親情急之下咬了一下手指,馬上,曾子的心就痛了,趕緊趕回來看家裡有沒有什麼事。這是我們的天性。我曾經看到一個男孩,給他父親行三跪九叩,這個孩子五歲,結果看他跪下去磕頭,一直流眼淚,我們就事後問他,你哭什麼?他說我看到我爸爸哭了,小孩子的話很直接,他一看到父親哭了,他的心跟父親相應,馬上一起淚水流下來,所以這是孩子對父母的天性。
父母對孩子也是天性。您看孩子,我記得當時我姐姐在我們家坐月子,這個小孩每一次哭,我姐姐都是第一時間發現,我跟我母親還搞不清楚狀況,怎麼了?我姐已經進房間去了,我們連聲音都還沒搞清楚,她已經去了。更明顯的在哪裡?小孩子一歲多學講話,他跟我講老半天,我一句話都聽不懂,他媽媽每一句都聽得很明白,而且還幫他做翻譯工作,你看每一個母親是不是都做過翻譯員?請問大家,那個是言語在溝通還是心在溝通?那言語在溝通,應該大家都聽得懂,我們普通話也不差,所以都是心連心。
我看「天下父母」有一集採訪翟導演,我真的明白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為人家問他,你覺得你人生什麼是幸福,他說,當我推開門(他六十多歲了),我能喊一聲娘,就是我最幸福的。您看這六十幾歲人講的話,跟兩歲孩子一不一樣?「我只要抱著媽媽就是最幸福的」,他根本不會去貪求什麼東西。所以我們老祖宗通達人性,他清楚天性終身保持是最快樂的,然後再延伸這分愛心。
假如我們今天教導孩子,讓他跟父母愈來愈不親,愈來愈隔閡甚至忤逆,那這個教育就反教育了。所以,我們父母也好,領導者也好,對於教育的目的,我們要非常的清楚。而且縱使我們今天是教育工作者,其實我們不一定真的懂教育,甚至於我們所接觸的理論,還有一些是錯誤的,就像前幾天跟大家舉到的,拿狗做實驗、拿貓做實驗。所有的教育理論沒有跟孔老夫子的經典、中華文化的經典去對照,都不能保證是不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學聖教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態度:「依法不依人」。要依經典,不是誰說的你很喜歡聽,那就認同他,這是情感用事,要依經典,要依真理才對。
我們在這裡一起共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在另外一個地方,聚集了兩萬個企業家,每個人的門票是多少?兩萬塊錢。學什麼?追利,追慾望。花兩萬塊錢,學錯誤的思想觀念,就在我們的同時。所以我們搞教育的有使命,我們的同胞有多少人現在在被誤導。所以人很可憐,這個時代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那個錯誤的思想,他還拿大把大把的錢去聽他講;然而不收他的錢,老祖宗的教誨免費給我們,我們還把它扔到垃圾筒裡面去。所以最有福的人,福在受諫。能接受誰的勸諫?首先一個人從小的時候,能聽父母的話,這個人有福報;到學校去恭敬的聽老師的教誨,有福報;到社會去能聽領導的經驗教誨,這個人少走很多彎路。尤其身為中華的兒女能接受老祖宗的教誨,這個人的人生他是站在五千年的智慧之上經營人生,他的格局、視野絕對跟一般人不一樣。所以我們從事教育者,張發廳長有一句名言:教育者首先受教育。我們得是一個好學生,聖賢的好學生,我們才有可能是一個好的老師,這個是根本的基礎。
剛剛跟大家講到的這一位小男孩,他的父親是讀師範學院,接著又升到行政人員,他比較晚走,兒子主動的去付出,這是他的天性。過了一段時間,他日復一日,都是這麼歡喜去幫人,因為助人為樂,為善最樂。其實做的人心裡就有感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結果突然有一天,他的孩子把教室都整理好了,走到父親的辦公室,他的父親告訴他:「你怎麼這麼笨,每一次都是你做,你不是吃大虧了嗎?」這個孩子愣住了。我們要了解,小學一年級,尊重父母,尊重老師,父母老師的話,他一聽可能就裝進去了,他還不會分辨對不對。我們今天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又學了經典,比較有判斷力,可能親朋好友講的話,我們還能夠區分,小孩子不懂。結果從那一天開始,他就自我、自私、計較,不願意再主動付出了。
一個人不願意付出了,慢慢變什麼?計較,慢慢變刻薄。這個心性就這樣偏、偏,愈偏愈大。到了四年級,有一天,罵人家同學沒有父親,因為那同學的父親去世了,人家年紀這麼輕喪失父親是很悲痛的,他不能體會人家的痛,還要戳人家的這個痛,那個同學哭得很傷心。他罵人家沒有父親沒多久,他們家遭小偷,他的父親脾氣大,發現小偷,窮追不捨,把那個小偷追到一個死胡同,結果這個小偷可能就亂了方寸,一轉身拿了一把刀刺向他父親,結果一刀刺到要害,就去世了,就死了。這個孩子剛罵人家沒父親沒多久,你看這麼刻薄,結果自己卻變成沒有父親的孩子。這些故事是這個孩子念中學的時候,反思人生,回來講給他的老師聽的。我們冷靜想一想,他的父親雖然是教育工作者,但是他卻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他還是教給他的孩子自私自利,最後孩子變刻薄,他的家庭的命運就這樣毀掉了。假如是教孩子道義,這個家的命運,他們家每個人的命運完全不一樣。所以真的是感覺現在這個時代,把傳統文化送到家家戶戶去刻不容緩,甚至比救火還要著急。
曾經有一個朋友走過來,非常傷心的告訴我,他說他有一個朋友主動跟他要《弟子規》、要傳統文化的光碟,剛好他那個禮拜比較忙,他說「好好好」,雖然應了,但還是沒有馬上給他,結果當他想起來已經隔了很多天,他那個朋友自殺去世了。他可能就已經快要溺死了,就要找一塊浮木,結果沒有送過去,就這樣時節因緣就過去了。包含我們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她有一次講課講到了東漢宋弘,因為非常有夫妻的一種情義,皇上要把他的姐姐許配給宋弘,宋弘拒絕了。那是富貴逼人,婚姻結了以後,他就是皇上的姐夫,但是他婉拒了,告訴漢光武帝:「貧賤之交不可忘」,曾經幫助我,在我貧窮困苦的時候幫助我的朋友,一輩子我都要記住這份情義;「糟糠之妻」,糟糠就是指自己的原配,「不下堂」。原配跟著自己篳路藍縷,胼手胝足,怎麼可以忘了這份同甘共苦的情感?所以決定不能背叛自己的妻子。這一句話講完,皇帝很感動,滿朝文武都感動。那個時代我想沒有人敢對不起自己的妻子,不然會被當時所有的人唾罵。一個人確實可以帶動一方的風氣。
在江蘇有一個官員,在他要到任這個單位的時候,這個單位的離婚率非常的高,可是他到任以後,常常給同仁講五倫關係,尤其講夫婦相處,他的太太又常常煮一些很好吃的東西拿到單位去,同仁看到他們夫妻鶼鰈情深,也受感染,所以他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一對夫妻離婚。所以這個領導者的帶動非常重要。我想可能原來也有一些要離婚,看到這樣榜樣,慢慢感動、反省,所以我感覺這個領導者積了很厚的陰德,本來要離婚的夫妻不離婚,他們家老人跟祖先都感謝他。劉教授講完這個故事,那一堂課下來,就有官員走過來給她鞠躬。「謝謝妳,我本來已經要對不起我的太太,聽完之後覺得自己太慚愧了,太錯了」,趕快回頭。所以現在把傳統文化送到家家戶戶,比救火還急。剛剛這個例子,您看他們家就這樣發生這麼大不幸的事,根源就在他教育錯誤,最後家裡沒有福報。
昨天我們也講勤儉。「勤儉為持家之本」,我們教育下一代,他往後面對婚姻,怎麼找對象,一定要以孝為標準,有孝心的人才有愛心。你看現在年輕人找對象,看什麼?長得好不好看,那就沒智慧了,重色輕德行;或者家裡有沒有錢。那個都是在枝末,「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我看諸位校長,你們的孩子再過幾年,可能也要找對象了,娶一個好的太太,可以旺三代。娶一個不好的太太,一敗就塗地了,就起不來了。所以,這些判斷非常重要,尤其女人要持家,一定要勤儉。
剛好,我前不久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加會議,那次機會也給大眾介紹我們中華文化,還有《群書治要》,唐太宗編的一本治國寶典。他那個「治要」,是治國最精要的智慧,所以叫「治要」。而且他收錄的是什麼?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誨。五十萬字,非常精闢。剛好參加完活動,隔天我們有機會去逛百貨公司,我去開開眼界,聽說逛百貨公司可以鍊自己的定力,這麼多誘惑之下,如如不動。結果我進到一樓,發現了一件事情,一樓全部都是女人的東西,我索性進去,才一進門,看看這個手提包多少錢,換成人民幣差不多七、八萬塊錢,差點沒有昏倒。那個包包七、八萬塊,都可以買台車子了。然後,我覺得也是上天的安排,讓我長見識,都是女人的東西。突然走沒幾步,看到一個女人在弄頭髮,而且梳得好高,在那吹,還有設計師在幫她弄。我評估了一下,她做這個頭髮挺花錢,想當年我到海口去,剪個頭髮三塊錢而已,您看她做個頭髮要多少錢?再來,她做這個頭髮要好幾個小時,而且不是今天做了好幾個小時,回去以後,每天弄頭髮、洗頭髮還要花多少時間?大家現在開始算要花多少錢,算要花多少時間,從頭髮慢慢移下來,這個眉毛要修,眉毛還要畫;再下來,睫毛還要夾,還要修;再來,眼睛還要眼霜擦,臉還要面霜擦;然後這個口紅還要不少支;然後再來,嘴巴還要滋潤;耳朵還要掛耳環,脖子還要掛項鏈。我這麼一算下來,女人脖子以上就不得了了,還要化妝,不知道要花多少錢,花多少時間?我請問大家,還有多少錢跟多少時間來照顧這個家?所以,逛百貨公司會開悟,就知道勤儉真的是持家之本。
尤其現在很多不好的社會風氣,聽說女人還要「白富美」,要擦得白白的,要有錢,還要很妖艷,那個化妝品真的化得很厲害,化好幾層,不小心你往腦袋一拍就掉下來,化得真厚!其中真的貴州有一個很有錢的女子,她丈夫很有錢,她說她交的那些朋友全部是白富美那個階級的,攀比來攀比去,最後內心非常空虛,後來她學傳統文化,開始有警覺性,追求精神的充實。但是已經有流弊出現了,她的女兒很小,四、五歲而已,已經非常清楚化妝的程序,哪一個步驟她完全瞭若指掌,可以自己化。
我們古人有一個精神非常可貴,念念為天下著想,所謂「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經典裡面又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為天下負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確實是如此,比方我就曾經真的聽到旁邊的人講,「做什麼都沒關係,能賺錢就好了」。這個話要負因果責任,敗壞社會風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怎麼是這樣子說話?他這個說話,很多人聽了以後沒判斷,都照他這個說法就完蛋了。
包含我們昨天一直在分析,你要從利轉成義,社會問題就解決了。可是這個社會,本來是很有人情味、很重情義的,什麼時候變成現在唯利是圖?什麼時候變的?誰讓它變的?這個值得思考。我觀察到,很可能是我們社會當中每一個人所想、所說錯誤造成的。我就想起我小的時候,聽到很多長輩們常常都談,「某某兒子一個月收入幾萬,收入多少錢。」「他兒子去考醫學院出來以後,一個月賺十幾萬。」請問講這個話的人有沒有在敗壞社會風氣?當醫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很多長輩們講偏了。「他孩子考上老師,那個收入不錯,金飯碗」,那當老師是去賺錢?當老師是去為民族培養人才的。統統都把利擺在第一位。甚至我考上老師的時候,就有長者說「不錯,一個月收入不少。」我對這個長輩笑一笑。我說,「長者您應該提醒我:你要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你看人家的父母,這個孩子都是他心肝寶貝,信任交給你,你要好好教他,你要對得起家長,對得起社會。」我那個長者說:「對對,你講得有道理。」所以,每一句話不論一身,要論天下。
包含以前的女子她很清楚,自己端莊給孩子、給社會好樣子。現在女子不端莊,穿得非常暴露,這個對社會風氣影響非常的負面。你說一個女子穿得很暴露到辦公室去,這些男同事還能辦公嗎?他假如是正人君子,他連頭放哪都不好放,為什麼?轉一下,又看到這個,這裡又是這樣。頭都不知道往哪裡擺。所以這個時代當正人君子都非常困難。所以《群書治要》告訴我們,「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慢藏」的意思就是你錢財露白,或者是你都藏一些很貴的東西,慢慢的人就會起盜心,或者那個社會一攀比,人都會去盜這些古董,這個也是對社會風氣有影響。你的打扮太過妖艷,就讓人起淫念的心,這個對社會風氣都不好。所以反而勤儉、簡樸,就給這個家、給這個社會帶好樣子。我的母親守禮,她不化這些濃妝,她都是淡妝,所以我兩個姐姐也都不會化這些濃妝。反而愈純樸的人愈不容易老,都化得很厚的人,請你不要到她家裡去,因為她卸完妝之後會判若二人。我現在這個年齡,跟我姐姐走在一起,人家一看到,「哎呀,你妹妹。」因為我姐姐現在把一個行李包背起來,還像個大學生,都四十多歲的人。
我們從勤儉來建立一個人修身的態度,還有治理這個家、持家的態度,再帶動好的社會風氣。而一個勤勞能產生多大的益處?第一身體好,主動勞動付出的人身體好。我自己非常明顯的感悟,我的父親是長子,從小幫忙種田,常常還要施肥,都扛糞便。我父親的體格非常強壯,大家絕對很難想像,我跟我父親體格不大一樣。我父親強壯,為什麼?因為他勤勞,他勞動,他幫父母扛責任。我為什麼瘦?因為三歲就搬到高雄市,連田都沒下過,連鋤頭都沒有拿過,養尊處優,體質就沒有那麼強壯。
所以現在的孩子麻煩,連田地都沒看過的都有。我們曾經帶一團深圳的孩子到鄉下去,然後他們站在水田的旁邊,小孩子在那裡談話:「哎喲,那個下去會不會死?」另外那個同學:「你放心,它底下有水泥地,不會死。」然後那一天,給他們插秧插了一個上午,回去都快癱了。那一天吃飯吃得特別香。吃完飯,老師言教,機會教育點:「你今天插了一個上午,這一碗飯就吃光了。」他一想,忙了這麼一上午才這一碗飯,請問他以後會不會糟蹋糧食?他以後看到農民會不會肅然起敬?會。這個叫體驗的教育。不然孩子都沒有去體驗,寫文章,我曾經還看過,真的,「我回外婆家,外公從樹上拿下來西瓜給我吃」,西瓜怎麼是長在樹上?
身體好。再來,責任心。「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常常勤勞幫忙的孩子一定有責任感。接著,習勞知感恩。其實很多道理,我們真正體會明白了,沒有人不肯做的。只是理還不明白,下不了這個決心。而一個人能知感恩,他自自然然設身處地,他走到單位去,他對其他部門的同仁,都非常的尊重感謝,他不會因為自己這個部門重要就瞧不起另外部門。因為他知道一個團體多少人在付出,一個家庭多少人在付出,所以他會設身處地體諒別人、感謝別人。
再來,他的人際關係一定會好。走到哪都是主動付出,誰不歡喜跟他一起生活,一起配合工作?從自身身心的影響,延伸到他的團體的生活。再來,他的能力提升一定比較大。主動付出的人,肯吃虧的人,一來量大福大,有福氣,能力也提升。懂得教育的父母親在孩子第一份工作就交代他,要不怕苦,主動去付出、主動去幫忙。這個慎於始很重要。我們青島劉芳總裁,她出嫁那一天,她父親給她講了三句話。第一,「結婚了該幹活了。」因為在家裡很受疼愛,但是現在出去嫁為人婦了。所以我們古代的婚禮裡面有一個儀式很重要,女子坐在花轎上,要拿一把小扇子,從窗戶扔出去。諸位女同胞,妳們扔過扇子沒有?沒有?回去補扔一下。因為這個表法很重要,代表本來是千金小姐,現在嫁為人婦,為人妻、為人媳,又為人母,這把扇子就代表本來在家裡是大小姐的生活,扇扇子,所以那個扔出去了,就要放下大小姐的生活,更重要的要放下大小姐的脾氣,不能帶過去,不然搞得人家天翻地覆是不行的。所以這個扔出去,表這個意思。
所以她的父親也不簡單。大家要了解,任何一個緣分,你給它最重要的引導,在一開始最有效果,叫慎於始。你等到出狀況了,才叮嚀他,不容易了。他們夫妻都吵得翻天了,你才開始給他引導這個,來不及了。因為他已經全部都看著對方的缺點。所以有太多人生的關鍵因緣,懂教育的人都抓得特別準。首先第一個,胎教。假如從胎裡,一知道懷孕就開始教,慎於始,這個孩子真很乖,我們已經看過好多個了。再來,孩子去上學的第一天,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甚至於大學,要去的時候,父母要引導、教導他。再來,去工作的第一天,出嫁的那一天,或者是要娶妻的那一天。我們老祖先通達教育,所以婚禮非常隆重,新婚夫婦在整個婚禮過程當中,所提起的就是責任、就是道義,影響他的一輩子。所以古人有高度的教育智慧。舉一個例子,夫妻一入門,進了自己的家,喝交杯酒。你們喝過嗎?沒喝過的回去再補喝一下。那個交杯酒的酒杯是葫蘆瓜做的,葫蘆瓜是苦的,而且是一個葫蘆瓜劈成兩半,然後去盛甜酒。代表這一杯喝下去,從此同甘共苦。而且是同一個葫蘆瓜劈成兩半,合起來剛好是完整的一體,所以就不分彼此。您看喝那一杯,對人的那種教育的一種提醒,對他心理的一種建設多麼有幫助。
劉芳總裁她的父親跟她交代第一個,第一個是幹活,沒錯。第二個,「不要給人家添麻煩。」很厚道。去了要懂得忍,不要常常跟人家發脾氣,搞得人家家裡很不愉快。第三,「別讓人家笑話。」「德有傷,貽親羞」。你看雖然只有三句話,在很多境界當中,這三句教誨一提起來,念頭就轉過去了。其實情緒、脾氣是假的,哪是真的?你們覺得一個人的脾氣是真的嗎?你們有沒有發過脾氣?(聽眾答:有)。來,把脾氣拿來我看看。你拿不出來就是假的,瞬間就變化的東西怎麼會是真的?不要認假為真。真的是什麼?本有的本善、明德,隨時都在。只要放下了這些壞的習性,真就顯出來了。我們無量智慧德能就可以在這一生受用,然後去利益別人。
大家剛剛聽的是劉總她父親給她的交代,其實這三句話,再延伸開來,兒子要去工作了,可不可以提這三點?「該幹活了,主動去幹,不要怕吃虧。第二,不要給人家製造麻煩,要懂事,要以大局為重。不要給你父親丟臉,別讓人家笑話。」讓他有羞恥心。
勤勞不只這些,大家舉一反一切,我就不舉了。懶惰呢?整個反過來。非常嚴重,所以老祖宗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一個人一懶惰之後,這些不好的習性全部出來了。為什麼把勤儉放在這麼重要的教育德目?這是有道理的。可是現在的父母都不懂。我還聽說,有高中生早上起床,父母叫起床的。把他抻起來,端水來給他刷牙洗臉,之後又把早餐端到床前給他吃,然後讓他穿好衣服,然後出去。孩子只要做一件事,好好讀書,好好考試,其他的統統父母包了。我去讀大學的時候,還遇過同學沒洗過衣服。他自己想像的,把那個洗衣粉倒三分之一倒下去,然後那個衣服這樣(抖幾下),然後他就走了。隔天來,全部都是泡泡。大學生還沒洗過衣服,真是太誇張了。
一懶惰,身體不好;一懶惰,他不負責任。所以這樣的孩子縱使大學畢業,不找工作,你得幫他找。你擔心一輩子都沒用。你叫他去結婚,結完婚孩子誰養?「媽,給妳。」這種事現在我告訴大家超過一半,不是少數。懶惰了,他不知道感恩,把所有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然後不會設身處地,淨會挑毛病。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年輕人很會挑毛病?挑一挑,你問他,你有沒有好的意見?沒有。很會挑毛病,不會有一些建設性的思考。人際關係不好;能力也差;心量小,沒有福報,而且又懶惰,都給人家伺候,福報就消光了。這是勤。
再來儉。我們一看到儉字,就想到「儉以養廉」。一個人節儉,他物質的生活非常簡單,他根本就不會去貪財,他就是個廉潔的人。而且「儉近仁」,為什麼接近仁德?因為節儉的人把錢省下來之後,他去幫助非常困難的人,所以他的仁慈心就不斷增長。再來,節儉可以福厚,叫量入為出,又懂得儲蓄。他可以應對緊急的狀況,福厚。大家有沒有發現,整個功利社會強調消費,都不懂得儉,都不懂得儲蓄,最後一個變化,一個所謂金融風暴,兵敗如山倒。很多有儲蓄的公司,像稻盛和夫,這是日本經營之神,在世界上好像有四個人被封這樣的封號,其中三個都已經過世了,他是唯一一個還在的,八十多歲了。他說他們公司遇到金融風暴,幾十年都沒有問題,還是可以正常運作,就是走我們傳統的儲蓄,量入為出,而不是一直消費、一直投資,最後出現狀況就倒閉。
儉跟仁義禮智都是相應。節儉去幫助人是仁。節儉的人不貪求就是義,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拿,義。禮,把這個節儉變成自己的家規;然後,不糟蹋食物,不糟蹋物品,這個就是恭敬一切物,「毋不敬」,這就是禮。所以一個人很奢侈,也是無禮,他對整個大自然的資源太無禮。就有一個說法,假如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美國人一樣,那三個地球、四個地球都不夠。所以我們中國人要走回勤儉,才能夠讓這個地球母親恢復正常,不能再走美國那種生活方式了。但是我以前還不懂的時候,好萊塢電影也看很多,都被誤導到那個方向去了。節儉了,然後讓節儉變成你的家道傳下去,這是有智慧的人。那當然要循中庸之道,一個人不能節儉了變吝嗇,他就不仁;節儉以後愈來愈貪心,他就不義;節儉到都不買好吃的給他爸爸媽媽吃了,無禮,對父母太無禮;節儉到留了一堆錢要給子孫,沒智慧。所以古人強調這個中道,非常微妙。
這一些都要透過教學才能夠明白,不然現在整個社會的風氣確實會讓人似是而非。我們重新找回我們東方、我們中國的教育智慧,唯有教育才能根本解決種種的問題。所以在《禮記?學記》就有一句話講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昨天講到第三個大點,是人類的苦難,我們把原因找到,思想錯了,被利慾薰心了。轉變他的思想,靠教育。所以我們今天第四個重點:「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在《禮記?學記》當中有講到,一個人處事很嚴謹、謹慎,常常喜歡讀聖賢書,他還會小有名聲,但是還不能感動眾人;他能夠禮賢下士,常常去親近有道德的人,「就賢體遠」,體恤遠方的人民,「就賢體遠」,這樣讓人聽了會很感動,這個人很有愛心,「足以動眾」,感動眾人,不足以化民,不能夠把整個地區的社會風氣扭轉過來。所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要改善整個社會風俗,必然要從教學下手才行。
而我們看到這一句,君子化民成俗,那這句話,我們從家庭延伸到整個國家、天下,這句話都適用。君子要教化人民成為風俗,從家庭來看,誰是君子?父母。誰是民?子女。俗是家風的形成。延伸到班級,君子是誰?班主任老師。民呢?學生。成俗,班風的形成。而且形成風氣之後,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家在我們居美馨這個大家庭好幾天了,有沒有覺得自己吃飯的狀態不大一樣?走路的狀態不大一樣?這就是一個環境的影響。這一生吃的這幾頓飯都先念感恩詞,感覺那個飯吃起來味道一不一樣?不一樣。你念完感恩詞,那個飯的結晶特別美麗,吃下去特別有營養。這個都可以做實驗。
再來,君子是校長,民是誰?老師跟學生,校長是大家長。俗是校風的成就。就像前幾天跟大家舉例,整個松花江中學對孔子禮敬,對學校老師禮敬,學生們就做得非常自然。這個也歸功我們王琦老師,他擔任班主任的時候,這個班風再慢慢推開來,影響到整個校風。這是學校,我們假如延伸到社會的企業團體,那企業主就是君子,民就是他的員工、下屬,俗是他的整個企業文化就出來了。而且,這個俗就是我們所謂的境教,環境每一天給他薰陶,潛移默化的影響。再加上君子的身教,以身作則。所以君子都是以身作則。因為教育的「教」字,就有表這個精神。
我們看這個「教」字,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老祖宗把宇宙天地之間的真理融進字裡面。所以漢字含有高度的智慧,全世界的文字除此一家,別無分號,要把漢字承傳下去。第一個叉是父母、長輩、老師畫的,小孩子模仿力很強,跟著畫,上行下效,身教。右邊是手拿著一隻樹枝,耳提面命,不厭其煩的耐心。
其實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今天面對孩子的問題,只要我們不反省自己,一定是意氣用事。怎麼反省?不複雜,就從這兩點反省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指責孩子,那我有以身作則嗎?我有先教了他嗎?這一反省就知道自己怎麼去提升,怎麼去轉變這樣的情況,一定可以改善,只要自己調整,這是身教。再來,我真的有以身作則了,但還要有耐性。講一次、講二次不聽,每個人孩子的根性不一樣,大家有沒有遇過一個孩子,講一次馬上改過來的?你們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小孩,有的話要通知我,他可能是顏回轉世,不貳過。所以一般沒有顏回這種根性,不可能不貳過,都要很有耐性,一直提醒。但是假如沒有耐性,一下子火就上來了。一發脾氣,孩子記不得你給他講什麼道理,他只會記得老師很兇,脾氣很大。那就沒有效果了。你真的身教也有了,你也很有耐性了,你就放下那一份牽掛,「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如此,學生亦如此,就問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就對了。
言教、身教、境教,言教就是抓住機會教育點,來引導孩子。大家要了解,尤其現在小朋友比較早熟,很會想東想西的,這個時候你常常給他講道理,他還嫌煩。但是他假如發現一件事情,你就這一件事情把道理給他講清楚,他印象深刻。比方說兩個人衝突了,你馬上跟他講根源出在哪,他一想,原來根源都是自己先動氣了,先發脾氣,而不是別人錯,他就印象很深刻。「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而且老祖宗還留了一個成語跟我們講,「一個巴掌拍不響」。人跟人會吵架,會衝突,叫半斤八兩。以前的父母很懂這個道理,只要孩子跟人家衝突了,都不用問,先打。你跟人家吵架已經動氣了,就是無理了,你還有什麼理可以講?真正有修養,你就不會跟人家衝突。這個是企業團體。
再來,一個國家的國主是君子,民是全國人民,形成的是一個國家的風氣,國風。我們看《詩經》裡面有十五國風,那些詩歌都是記載當時的社會風氣的。所以這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它義理從家庭這個小單位延伸到天下,理都是相通的。家、班級、學校,到企業、團體,到一個國家,最後,天下的話,君子應該是什麼?聖王。我們看在春秋時代,周文王其實他的國土很小,但是幾百諸侯統統依附他,因為他有德行。湯王只有七十里,最後天下都歸心,他王天下。文王只有百里,但是他王天下。所以,影響天下是聖王,人民是天下的人民,風俗是什麼?社會的潮流,就被他帶動起來。所以我們可以預知不久的將來,習主席所做的事情會成為全世界效法的榜樣,這個就由我們中國帶動世界。所以老祖先經典裡面都想著天下天下,有道理!為什麼?天下現在變什麼?地球村。我們不給別人好的影響,就被人家壞的影響了,所以得要趕緊把古聖先賢教誨復興起來。
所以「教學為先」,學就是什麼?是覺,是覺悟的意思。我們得先明理、覺悟,我們才能去教人。所以教學,「教育」,剛剛這個「教」字我們已經體會過。「育」字,「養子使作善也」,這是《說文解字》對於「育」的解釋。在這裡要先給後面的校長、教育界的同道道歉,因為要上台以前,我們郭學長有提醒我,要把字寫大一點,你看我這個慣性沒有轉過來,突然在寫這一句的時候,才想到這句話。所以很抱歉。自己覺得自己要改一個習慣都不容易,就會寬以待人,不會太嚴格去要求別人。所以自己當老師,但是做聖賢的弟子還不合格,要常常自我教育,自我提醒才好。而這句「養子使作善也」,關鍵字在哪裡?不是「養」,是什麼?「善」。讓他成為一個明理、善良的人。所以我們老祖先教育最重要的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倫理,五倫;道德,八德,學了以後,人有羞恥心,恥於作惡,他不願意違背這些道德標準;學習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因果教育,他不敢作惡。
像倫理道德當中,孝為首,所以古人說行孝要及時,而一個人不孝,古代講天打雷劈。在龍游這個地方,有一個徐姓人家,兩個兄弟,結果母親輪流被奉養。這個大哥比較窮,本來要吃五天,第二天第三天斷糧了,所以不得已,就請他的母親先到弟弟那邊,他之後再補回來。結果去到弟弟那裡,弟弟一看是母親,不開門。「時間還沒到,不能讓妳進來。」有時候,我聽現在奉養父母都是這邊住一下,那邊住一下。假如父母歡喜,那就好。但我感覺假如我來住,不好。常常這邊一下,那邊一下,枕頭還要習慣一、二天,睡得也不安穩,常常還舟車勞頓,我這把骨頭都有點受不了。可是這種做法在我父親那個時代,做長子的人不肯的。我是長子,我有責任,所以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陪伴我們幾十年,還照顧我們長大。當大哥的人都很有那種責任的。當然父母歡喜就好,假如這樣反而他生活不便,還是住在老大那裡好。兄弟姐妹需要看,回來看。
結果母親要進去,他不給進去,母親很傷心,但肚子實在太餓了,又聞到那個飯香味,「不然這頓你讓我吃完,我再走。」他弟弟還是不開門,他母親非常傷心,而且聞到那飯香,母親在說的時候,這個兒子還交代他的太太,「妳趕快把飯端到房間,用棉被蓋起來。」有時候我們看這個故事都覺得,他們怎麼這麼狠心。結果這個母親就非常傷心,離開了,走了沒有多久,突然上天雷聲大作,就劈進那個小兒子的家裡面去,把夫妻劈死了。鄰居一看,那個家都燒起來了,趕緊過來幫忙,一看,一個在房間裡面,一個在廳堂,都死了。而且翻開那個棉被,那個飯還熱騰騰的。
結果我們有一一位王老師,他就講這個故事給學生聽,當場有一個學生發抖,就問他:「你怎麼了?」他說:「我有一個同學,十五歲走了,非常不孝,常常忤逆他的父母。有一次下雨的時候,他離我差不多一百五十公尺,我就親眼看到他被雷給劈死。」所以他聽了以後很震撼,因為他是親眼看到,自己同學不孝被雷給劈死。所以這一個故事又是倫理道德,同時告訴我們什麼?因果,不能做不孝的人。
所以人生不能等的兩件事,就是行孝不能等,還有一件事,行善不能等。今天一個人自身跟家人,假如遇到了劫難,請問你拿多少錢可以解決?再多的錢都解決不了,我們都見過財產幾十億、幾百億,太太得了癌症,他可以蓋一家癌症醫院,他也救不了他的太太。所以人生有兩本帳本,一本是存人民幣的存摺,一本是存你積德行善的存摺,你這一本積德行善的存摺積得夠了,再大的災難來,可以逢凶化吉。這個我們都見過,當時二OOO年「九?一一事件」,我的校長他一個同學很有修養,幾十年上班從來沒有遲到過,剛好「九?一一」那天睡過頭。哪有那麼巧的事情?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這樣,就那一天。結果他剛好在那一棟大樓上班,所以等他從地鐵走出來,就看到那兩棟樓垮掉。這幾十年平常的時間,他已經在裡面。所以古人說行善不能等,非常有道理。
明朝有一個商人叫王志仁,他三十歲沒有子嗣,等於是沒有那個福報,然後印堂開始發黑。他的一個好朋友也很會看面相,很有修行,就告訴他,你這一關過不了,趕緊準備後事。他因為做生意,安徽人,他就趕緊把一些帳款都收回來,留給自己的家人。就在這收帳款的過程,到了一個地方,在那個地方剛好發現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小孩跳水自殺,他馬上高喊,「哪一個船夫把她們救起來,給十兩」,船夫就趕快救起來。就問這個女子,「妳幹嘛想不開?」她說,「我們家養了一頭豬,好不容易養大了,我先生不在,剛好有人來買,我把牠賣掉了,收了一些錢,後來發現是假銀子,我先生脾氣大,回來鐵定把我活活打死,我實在太痛苦了,不想活了,就跳水自殺,還把孩子帶著。」所以他一救,把兩條命救起來了。
當天這個女子的丈夫回來了,她就把這個事告訴他,結果她這個丈夫說,天底下沒有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善心?他不大相信,結果就叫他的太太去找這個人,後來找到了,找到他住的客棧。就敲門,已經晚上了,太太就敲門,「這位相公。」結果王志仁,他還是很有涵養,他說:「這位女子,現在是晚上,我們孤男寡女,我不可以幫妳開門,不然到時候人家傳出去,妳的名節就毀掉了。我不能給妳開門,妳趕快回去。」她的丈夫在旁邊聽了很感動,說:「你放心,我跟著我妻子來,你就開門吧。」結果這個門一開,突然間,因為當時在下雨,那個客棧比較老舊,所以整堵牆倒下來,把他的床整個壓碎了。所以假如沒有這一對夫妻來敲門,他的命剛好就會結束在那個時候。可是他因為救了兩條命,然後又這麼有修養、涵養,轉變了他的命運。結果他回去之後,他那個朋友說,你現在印堂發亮,你積了很厚的陰德。後來他連生十一個兒子,三十幾歲活到九十六歲。所以行善不能等,我們感受到這些故事、這些道理,能夠從小就讓孩子建立起來,我想對他一生會非常的受用。
我們講到倫理道德,很重要的是五倫、八德。在《禮記》當中有講到,有夫婦而後有父子,而後有兄弟,再延伸,因為這三個倫常在家庭當中,延伸開來就是整個社會,有君臣,有朋友。人只要明瞭這五倫關係,和睦相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人倫關係處好了,他的人生應該是和諧幸福的。而我們中國人講倫理,不只是家庭的這三個倫理,它一延伸到整個社會都是倫理。他到學校去,老師叫師父,同學叫師兄弟;他到各行各業,比方說他學習剪頭髮,教他的人也是師父,跟他一起學的,也是師兄弟,都是倫理關係,互相愛敬。這個父子一延伸到社會的團體裡面,君父,一個國君,也像父親一樣恭敬他。忠臣出於孝子之門,「移孝作忠」。所以一個人不孝父母,他不可能是忠臣;一個人不友愛兄弟,他不可能真正是真誠交心的朋友,一定還是有目的的朋友而已。
從這個五倫關係,請問大家最核心的是什麼?夫婦。「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而後才能兄友弟恭。夫妻之間吵吵鬧鬧,父子會親嗎?兄弟會友愛嗎?每一個人都想趕快逃出這個家。所以父子之間,下一代人格要健康,最核心的就是夫婦的和諧,是整個五倫關係的核心所在,為什麼我們老祖先這麼重視婚姻、婚禮,就是這個道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不好了,社會決定亂。所以子不教,人心壞了,夫婦就沒有做好榜樣,子女怎麼教得好?家不齊,社會亂了。所以走上婚姻,那是要為家庭、為社會負責任。
請問大家現在我們的孩子都還小,夫婦這個人倫大道應該給誰講?給自己,還有給學生家長。有那個機會跟家長做溝通的時候,就可以舉一些例子。確實我們很多同學,都是在很多的夜裡,父親打母親,或者吵架了,都是躲在棉被裡哭,這樣人格怎麼健康?其實每個晚上也不知道哭到什麼時候,累了才睡著。然後早上起來,還戰戰兢兢觀察父母的眼神,暴風雨到底過去了沒有,這個對他的身心、人格,對他的學習都有影響。
我從小到大統統沒有這些壓力,因為我父母從來沒有吵過架,我母親從來沒有講過一句氣話、傷害人的話,我母親最多就是不講話。所以我很吵吵鬧鬧的時候,我母親就是不理我,她不會罵人。所以我以前耍賴、要東西,在地上打滾,她都如如不動,繼續看她的書。最後我開悟了,打滾挺累的,而且地上又涼,之後知道這樣做沒用,我又不是吃飽撐著,喜歡打滾,以後就不用了,就順著父母的原理原則去跟父母互動。所以小孩的這種是非善惡看誰的標準?我們小的時候到人家裡,長輩拿東西,來來,請吃。「嗯」,才敢吃。來,請吃,一看,「嗯哼」,對呀,父母就是標準。所以其實好人要做到底,真正要把孩子教好,要親師合作,所以教育父母比教育小孩還重要!而教育家長,我們也不是說要指責他們,因為人都沒學過,你就可以把夫婦怎麼相處告訴他。
下一節課可能也談不了夫婦關係,因為這一談要談很久,這個以後有專題匯報再來講,只是讓大家知道這個五倫重要。明天我們從八德來談,這個是教學的核心,五倫八德。明天我們再談談我們共同的天職,「振興師道」。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兩股力量,孝道跟師道,現在師道衰了,我們有責任把它振興起來。我們要振興師道從哪裡下手?自我的教育,自我的提升。人因為做出來的事情,才贏得別人的尊重,尊重不是要來的。然後我們再談一個主題,我們如何做好老師,最好的榜樣是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怎麼做學生的、孔老夫子怎麼做老師的。
我們明天再跟大家交流一下,好。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這五處長痣的人,更容易發家致富,成為貴人!
※痣長在這些地方的人,命中不缺貴人,一生平安富貴!
※貴人登天時
※2017年貴人運特別旺,心想事成好事多的生肖
※手中有「六秀紋」的人,有財有權有貴人,還有桃花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