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學習筆記之思維和溝通

導讀

這篇文章應該算是這份學習筆記裡面我最為注重的一篇文章,有自己的一些學習體會以及工作經歷中的一些思考。也許對成熟的產品經理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但是對於想要入門的同學應該還有不小的幫助。如果說現在讓我論述產品經理的思維,我肯定是講不好的;畢竟經驗還是太少了,所以這篇文章更多的是讀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在這裡只講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思考,而非系統化論述產品經理的思維體系。

(一)什麼是產品經理

知乎上有人吐槽「為何產品經理這個職位這麼火」:每個小區門口,都會有幾個下棋的大爺。這個機靈抖的極為有趣,不然產品人員也不會自嘲是產品狗。

根據實習的經驗以及學習的一些知識,感覺「畫原型/寫文檔/溝通」只是產品經理工作的一種方式;我沒有足夠的經驗給出自己對於產品經理的定義,不過我對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看法是:找到真正的需求,做出正確的產品。

找出真正的需求:不管是利用數據分析還是用戶調研,都要找到真正的需求,這是一切的起點。舉個新東方的例子,可能說的不對。有不少人都表示自己身邊的人去了新東方之後,英語能力也沒有提升,我也有類似的感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去新東方是為了提高英語能力還是為了提高英語考試能力是兩碼事,英語能力和英語考試能力顯然是兩個不同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講,提高英語考試能力才是學員真正的需求。恰好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了另一個回答:新浪微博是怎麼一步步衰退的?

核心上講,類推產品有一個關鍵的死穴,就是其產品願景的平民化和發展必然的「精英」化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人人都是自媒體」從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媒體」的本質就是對話語權的壟斷。而話語權自然不可能被每個人壟斷。(推薦看完整回答)

新浪微博一直都被貼上「媒體」的標籤,那麼從需求的角度上來看,用戶需要的微博是「媒體」還是「社交」?我個人傾向於社交。這個話題比較大,只是今天恰巧看到所以提出來,未經嚴謹思考。

數據分析、用戶調研、場景分析等等以及類似的說法或方法都是為了找到真正的用戶需求。

做出正確的產品:有了真正的需求作為起點,接下來就是要滿足這一需求。如果說找到需求還是比較實在的說法,做出正確的產品就屬於非常務虛的說法。關於這一點我希望通過細節性的描述來表達。先舉一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APP的第三方登陸。

現在很多APP以及網站都擁有第三方登陸功能,較為普遍的有QQ/微信/新浪微博三個,除外還有豆瓣/人人/騰訊微博等。「能夠非常方便地享受註冊用戶的功能」是用戶的一個真正需求(我的想法,降低用戶進入門檻/提高轉化率是從公司的角度出發),所以需要讓用戶很方便地註冊/登陸,第三方登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免去或簡化了註冊這一過程;但是,要想做出正確的產品就需要作出選擇:使用哪些第三方登陸,不使用哪些第三方登陸。我入職時候團隊做的DEMO選擇的四個第三方登陸,分別是「QQ/微信/新浪微博/人人網」,QQ/微信/新浪微博在第一頁,右滑後第二頁是人人網;在內測版開發接近尾聲的時候,一致決定砍掉人人網,一是為了簡潔,與其第二頁只放一個人人網的登陸按鈕不如砍掉,二是人人網的影響率每況愈下,甚至流量被知乎超越,砍掉之後應該不會對登陸的便捷性產生較大的影響。

類似的,按鈕、表單、交互等細節都是「做出正確的產品」需要注意的事情。這些細節都屬於《用戶體驗要素》一書中提到的「框架層」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表現層、結構層、範圍層和戰略層需要考慮。「做出正確的產品」是一個務虛的說法,但是「如何做出正確的產品」就是一個比較實在的問題。可用性設計、用戶體驗設計這些也都是為了「做出正確的產品」提出的說法。

我的想法中理想的產品經理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思維——用戶、需求、功能、流程——溝通。

思維:批判性思維

用戶:產品目標用戶

需求:產品的方向、目標用戶的動機

功能:需求文檔——產品功能點

流程:產品開發流程

溝通:與團隊其他成員的溝通

以批判性思維為起點,通過用戶調研和數據分析,找到真正的需求;攥寫產品需求文檔明確產品功能點,掌握產品開發流程,通過與BOSS/設計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市場營銷人員的溝通保證產品的最終成型及後續迭代。前半部分屬於「找到真正的需求」,後半部分屬於「作出真正的產品」;思維和溝通穿插在整個流程當中。

本段屬於思維發散之後寫的,跑的比較遠,看後不要用心思考。

(二)兩個概念:場景分析和關鍵路徑

在《書籍篇》里提到,場景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法。對這個概念我之前只知道有這樣一個名詞出現,不懂內涵。純銀V推薦了一篇博文:用戶動機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方法論,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沒有實踐過無從評判。

此外,在閱讀胡澈博客的時候注意到一個詞:關鍵路徑。

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術語叫做「關鍵路徑」。用戶的行為並不是理性的,並不是像個證明題一樣一步一步下去,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使用習慣。比如早些年有個段子就說了這樣一件事情:用google 查找百度,然後用百度去找自己想要的內容。我自己也遭遇了這樣的問題。今年9月份我自駕去了一趟陽朔。當時我從陽朔出發,先去了灕江風景區,然後再去桂林市。最後某個導航app把我帶到了山溝溝裡面,偏執地要我把車開到山上。最後我放棄了導航,走原路回到陽朔重新走高速去到了桂林。對於app來說,如何規劃路線其實就是一個數學題,但對於用戶來說,如何規劃路線並不是兩點之間取最短。via:產品經理在想什麼?

實習初期經常以用戶的身份發表自己的看法,Leader一直告誡要學會帶入用戶的角度思考,不要錯把自己的想法當做用戶的想法。換個詞語就是學會「換位思考」。場景分析(從用戶動機出發)和關鍵路徑(找到用戶的行為模式)兩種方法都有利於更好地帶入用戶的角色,進行換位思考。

(三)可用性設計(以及用戶體驗設計)

實習期間的討論會上,講到用戶體驗設計的時候,leader用了三個層次來表達:可用性——易用性——用戶體驗。當時對可用性設計/用戶體驗設計了解不深,簡單做了一個對應:功能——可用性;交互——易用性;設計——體驗。這當然是不那麼準確的。

User Experience

在《點石成金》一書的導讀中,作者將可用性的定義,分解為以下幾個方面:

有用:能否幫助人們完成一些必須的事務?

可學習:人們能否明白如何使用它?

可記憶:人們每次使用的時候,是否都需要重新學習?

有效:它們能完成任務嗎?

高效:它們是否只需花費適當的時間和努力就能完成任務?

合乎期望:是人們想要的嗎?

最近甚至又有了

令人愉悅:人們使用的時候覺得有意思甚至好玩嗎?

此外還有一本非常棒的書——《用戶體驗要素》,這本書還沒有閱讀完畢,所以不在贅述。不過書中的一些例子讓我想起一件事,產品經理並非互聯網產品的獨特產物,傳統行業也有這種職業,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提升用戶體驗:罐裝飲料的拉環、瓶裝水的瓶蓋,都在為提升用戶體驗/可用性而努力。(用戶體驗設計/可用性設計應該不是一個概念)從這個角度上看,除去用戶體驗設計/可用性設計的知識,傳統行業領域的商業策劃也值得涉獵。

(四)批判性思維

當我們在講邏輯的時候,我們在講些什麼。從學術意義上講,邏輯是一門關於一切一般思維的學科。(臨時借來的康德《邏輯學講義》一書中的說法)不過我並非哲學科班出身,所以這部分不會講邏輯,而轉向另一個名詞:批判性思維。法學專業里的「批判性思維」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本來「法律邏輯」這門課也非常具有價值,不過當時過於憊懶,沒有認真學習,有些遺憾。

在講批判性思維之前,先提另外一個名詞:元認知。

元認知能力,就是「對於認知的認知」和「關於知識的知識」,簡單來說就是對於自我的認知過程的思考。關於元認知,網上有不少資料,大家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找一下通俗的材料,感興趣的也可以找相關的心理學文獻讀一下。

具有強元認知能力的人,通常表現是學習能力很強,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認知和學習過程很了解,能夠在快速的自我思考和自省後產生出優化過的學習策略。

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能力有較強的管控能力,懂得利用自己的認知能力的優勢和已有知識框架來調節和評估新知識的攝入,這些人能夠很快的把新知識融入到已有的知識當中。用喬布斯的話說,就是把已經划出的點連起來,而元認知能力高的人連得特別快 ——via:知乎@謝熊貓君

然後說一下批判性思維:

存在著一種思維:他讓我們形成意見、做出判斷、做出決定、形成結論。同時,存在著另一種思維——批判性思維:它批判前一種思維,讓前述思考過程接受理性評估。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via:《批判性思維》

網路論辯中,公知大開嘲諷的一句話就是:噴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評判的標準。從這一角度講,批判性思維提供了一個評價/判斷一種思維是否正確(符合邏輯)的方法。上面提到的那本《批判性思維》後半部分關於邏輯相關的內容非常多,不是很適合入門閱讀。所以推薦閱讀另一本書——《Beyond Feelings》,推薦閱讀英文原版,中譯本翻譯質量實在太差;如果英文能力較差的話,可以參考中譯本《超越感覺》來閱讀。這本書相對來邏輯學相關的內容較少,不會太抽象;案例非常多,並且用很大的篇幅來講述阻礙思考的各種錯誤,非常值得一看。

如果無法確定自己的思維是否「自洽」,可以翻一翻《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裡面給出一些題目用來測試「思考清晰度」,不過整體上學術價值不高,對批判性思維不了解的可以讀讀這本書找到自己的不足;考過公務員行測或者邏輯課考試的人可以忽略這本書。另外,有很多人推薦《提問的藝術》一書,準備找時間補檔學習。

最後提一句我並不是很喜歡但是又不甚了解的辯證法:哲學意義上的辨證法的目的在於認識事物而非價值判斷,而詭辯術中對事物的分析只是手段,它的目的總是影響價值判斷。(via:知乎@陳甫鵃)我在這裡提到「批判性思維」主要是希望通過學習批判性思維形成良好的思考方式,重點在於評價而非認識。至於辯論(詭辯)屬於修辭學的範圍,不在討論。

(五)溝通

實習期間有一次畫的原型被BOSS批評的一文不值,心裡很是鬱悶,感覺自己的想法不被BOSS理解;於是第二天完全按照BOSS的說法做了新的一版原型,給Leader提交的時候,卻再次被Leader批評,不過Leader給了我一些建議讓我非常受用。在工作成果被BOSS否定之後,不要完全否定自己,一定要搞明白是哪裡除了問題。這在一方面是對自己的想法有所堅持,另一方面又考驗了一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抗壓能力,這時候一定要在壓力之下嘗試理解BOSS的準確意思,搞明白為什麼批評你,批評的點在哪裡。我後來感覺當時自己就是在壓力下完全亂了分寸,沒有仔細思考。就像Leader跟我說的,這種情況下完全推翻自己的工作成果,就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為人的問題。非常感謝Leader給我的建議。簡言之,有時在溝通過程中,BOSS急了亂了自己也不能急不能亂,一定要搞清楚問題所在!然後解決掉。

除此之外,與BOSS交流,盡量避免大而空泛的問題;關於概念性的/媒體性的/趨勢性的問題,個人的關注點都不同,不是很好談到一個維度上;反過來,盡量言之有物,討論概念不如溝通細節,將大而寬泛的問題留到閑談的時候聊聊放鬆心情。不然,若得到合適的回應還好,但如果問得方式和時機不對很容易尷尬。

此外,很多公司還不適應把什麼問題都拿到紙面上談的節奏,加上求職者大多處於弱勢地位,所以言行不要太跳脫,這點自己處理的不算太好(這句話可以忽略)。如果自身不是八面玲瓏的人,迴避職場的八卦和潛規則是一個較為明智的選擇,也許會錯過一些機會,不過對自己的原則有所堅守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在《點石成金》第八章《農場主和牧牛人應該是朋友》里對「信仰大戰」的情形有很精彩的描述,CEO/BOSS、開發、產品、設計師、市場/營銷對產品有各自理解的角度,也有各自的期許,容易導致浪費時間的爭論。書中給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測試」,在測試中觀察用戶的「看法和用法」,這樣可以跳出自身的局限,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套在用戶的頭上。從這個角度看,能夠與用戶「換位思考」而不單純按照自己的想法考慮問題的產品經理有很大的優勢。在這一章,作者還簡單講到提問題的方法,例如不要問「大部分人喜歡下拉框嗎」,正確的問題應該是「在這個頁面,這樣的上下文中 ,這個下拉框以及這些下拉項目和措辭會讓可能使用這個網站的大部分人產生一種良好的體驗嗎」。學會正確提問有利於區分「偽需求」和「真需求」。

因為價值觀或者類似互聯網思維的東西爭吵,也類似上段提到的「信仰大戰」,很難通過言語說服對方。這種「信仰大戰」吃飯下班時候閑聊就好,切忌不要把自己閱讀過沒消化的知識拿到實際中生搬硬套。還有產品方向的問題,記得知乎上的某個回答,作為員工一天上班才八九個小時,而作為老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在思考,相對來說最後的決定更為可靠,不應該因為類似的問題生出抵觸情緒。一旦決定,就去執行,不能帶著一肚子氣去工作。當然,這點不適用天才。

(六)互聯網思維和用戶體驗要素

什麼是互聯網思維?這是一個極其虛的概念,有兩種出現互聯網思維較高的狀況:一是炒作概念,二是媒體總結。所以說,互聯網思維並不是產品經理必備的要素。以「互聯網思維是媒體思維」這個角度看,市場和營銷用起來可能會更得心應手,BOSS也可以據此講講戰略上的思路,跟媒體接軌,不過剛入門的產品經理並不一定適合利用這些思維做產品。相對來說剛入門做產品需要關注的是比較微觀和實在的東西,需要關注相當多的細節,做出很多糾結的選擇,這些是互聯網思維裡面的「簡潔至上」等說法無法簡單套用的。並且,「簡潔至上」這一點,不僅僅互聯網思維,Unix編程藝術裡面也有論及,相當多不同領域的思維/準則都有某種共通性,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共通的思維可以非常簡單地套用在產品經理的工作中。

相比較互聯網思維,《用戶體驗要素》一書中提到的「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幾個要素更加值得學習。一直以來我對很多宏觀的概念都比較好奇,反過來並沒有很認真鍛煉手上的功夫,雖說這樣也是一種進步,不過實習期間經常有某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無法得心應手地將自己知道的概念和要做的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究其原因,宏觀的概念太過務虛,這並不是壞事,不過確實對初期瑣碎的工作影響不大;一般而言,剛開始要從事的工作大多是瑣碎而重複的,這需要更加務實的技能而非高大上的思維體系。這也是我為什麼把工具篇放在第一篇的原因(寫作時放在了第一篇,後來發現工具的重要性確實在其次就放到了後面)。總而言之,正如經由Java培訓出來的程序員不如CS科班出身的程序員有優勢是一個道理,技能決定起點,思維決定高度。

(七)馬斯洛金字塔

之前讀過一些博客和文章,提到做產品的時候瞄準人性/慾望這些東西,並舉出陌陌以及微信的搖一搖來說明。這是比較通俗的說法,想要高大上一點就可以祭出「馬斯洛金字塔」這個理論了。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近幾年很多心理/新聞專業的人開始從事產品經理這個行業,跟這也有一定的關係。我對心理專業的知識了解不多,只多附圖一張,不再多做闡述。

利用人性弱點的互聯網服務

(八)其他:虛與實、小與大

互聯網思維也好,產品方法論也好,一概大而寬泛地概括不利於初期的入門,包括讚歎谷歌主頁的簡潔等等,都只是產品的一個方面。在沒有高度去務虛之前,一定要務實,從小處著手鍛煉自己。

有時候甚至感覺一直常說的「痛點」一次也是比較虛的,特別是很多初創公司,沒有明確思路之前妄圖一舉找到「痛點」是得不償失的事情,甚至不如快速上線進而根據反饋實現迭代比較靠譜。縮短一個版本的周期,整理反饋,進而調整方向。這一點有時候不僅需要與開發人員溝通好,還需要跟BOSS溝通好。像蘋果一樣追求完美而後發布只是一種方式。這段只是私人的一些想法,不算乾貨。

實習入職期間,我認為第二版的DEMO已經做的很不錯了,感覺可以很快找一些接近真實用戶的內測用戶獲取一些反饋。(或者向《點石成金》一書中說到的,進行頻繁的可用性測試)一是因為可以快速的推向市場,然後不斷修改甚至重構;二是我認為創業公司在推出正式版之前應當有一定的反饋數據,不能僅僅閉門造車,拍腦袋決定。不過之後又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把產品上線日往後推了一段時間,期間發現DEMO的代碼架構著實糟糕,倒是值得慶幸當初沒有草率地加快開發進度。順便提一下重構/改版,感嘆一下當年騰訊廣研院對QQmail的重構,無愧涅槃重生一說。反面教材就是人人網的歷次不明不白的改版和前段時間豆瓣把「豆郵」改為「私信」再改為「豆郵」的做法。

很久之前跟一個朋友聊天,說到自己的思維不具備體系性,有些不倫不類,最後朋友說不要太過注重體系。雖說如此,最近越來越感覺從事某個行業(不限於產品經理),一定要具備一個大致構成體系的方法論;思維不能無限制發散,一定要能聚焦在某一處,捋順流程。從職業技能這個角度上來講,養成一個良好的思考體系還是比較重要的,畢竟不能老是走野路子。如同文章前面提到的,批判性思維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入口,良好的思維體系能夠給自己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入口,碰到問題時候能夠有目的地思考,而不是單純瞎想。

推薦閱讀:

方案篇(1):家庭智能中心
RPG類日程管理應用:Habitica體驗報告
課程篇(12):產品設計-產品經理的項目管理
Dollar General 會威脅到沃爾瑪么?
PLUB 框架:產品文檔結構 MDVC 框架升級版

TAG:產品 | 學習 | 產品經理 | 思維 | 溝通 | 筆記 | 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