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前期幾代皇帝和皇后的小事迹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父朱世珍,母陳氏。朱元璋十七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又遇大旱饑荒,貧困至無法幫父母下葬。後來有鄰里劉繼祖送給朱元璋鳳陽陵一地,讓他安葬父母。此後,朱元璋生活更加潦倒無依,於是只好入皇覺寺為僧。
元朝末年,時局不穩,民變四起。至正十二年,郭子興舉事,朱元璋加入郭子興軍,因常打勝仗,所以郭子興很賞識他,把養女馬氏嫁給他,即後來的高皇后。至正十五年,郭子興去世,由朱元璋接收其所有部眾。至正二十三年滅陳友諒, 二十七年滅張士誠、降方國珍。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建立明朝,改元洪武,是為明太祖。
朱元璋生性好猜忌,加上太子標身體羸弱,朱元璋怕日後難以駕馭眾臣,故開始大殺功臣,以胡惟庸、藍玉案為最,株連無辜四萬五千餘人,被殺死的功臣有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藍玉、傅友德、馮勝等,可謂明朝的開國功臣幾乎被消滅殆盡。
明孝慈高皇后,名馬秀英,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是淮西宿州人。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過世了,父親與人結仇而遠走他鄉,將年僅一歲的馬氏託孤給朋友郭子興,從此音訊全無。
馬氏因出身卑微,又正值烽火連天的年代,所以寄養家中的養父母無暇顧及纏足之事,因此馬氏的腳未曾纏足,歷史上有人稱他為「大腳馬皇后」。
馬氏個性仁厚善良,與朱元璋完全不同。剛攻下北京建立明朝時,朱元璋喚馬皇后一起來賞玩宮中的珍奇異寶,不料馬皇后冷冷的說:「元朝就是因為有這些珍奇異寶而亡國的啊。」又說:「臣妾與您同出身於貧賤,今雖有幸貴為帝後,但我們要防範日久驕奢安逸啊。皇上,危亡都起源於細微小事,您不可不謹慎啊。」
馬皇后宅心仁厚,常勸告明太祖勿亂開殺戒、要禮賢下士,因此使一些明朝開國賢士免於被殺的危險。大學士宋濂就是一例。宋濂退隱三年之後,因胡惟庸黨案而被牽連。雖已年過七十,但明太祖仍將他逮捕,押解到京。馬皇后對太祖陳述說:「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般百姓家聘請的老師,都還以禮相待,不敢疏忽,而何況宋先生曾當過太子的老師啊,怎可如此無禮對待他呢?況且以他高齡隱居山中,又能圖什麼謀反之事呢?」見太祖仍執意要處決宋濂,隔天,馬皇后便準備了一桌素食等太祖一起來享用。太祖見滿桌素菜,很是納悶。馬皇后哭泣著說:「我這是為宋先生做送終之事啊。」太祖一聽也心有戚戚焉,後來便赦免宋濂不死。
明太祖不輕易接納大臣們的建言,但對馬皇后的勸諫,卻是用心的「洗耳恭聽」。他曾說:「賢后真可與當年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相媲美啊!」後來,馬皇后染病,臨終前他囑咐朱元璋要:「求賢納諫」,又把後輩子孫叫到床前,對他們說:「生長富貴之中,當知蠶桑耕作之不易,當為天地惜物,且為生民惜福。」說完便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一歲。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名朱允炆。是明太祖的孫子,父親是懿文太子朱標。母親是妃子呂氏。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早逝,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朱允炆自幼精熟儒家思想,個性溫文儒雅,以仁厚寬大著稱。曾參考歷代刑法,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廢除其中七十三條過苛條文。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是為明惠帝。當時政局不穩,諸王擁兵自重,帝位岌岌可危。建文元年,燕王棣舉兵反。建文四年,燕兵攻陷都城,史稱「靖難之變」。熊熊大火之後,明惠帝生死成謎,不知所終。有人說明惠帝由暗道脫逃,隱姓埋名化為僧人,流落民間;也有說他已在事件中遇難。
孝愍讓皇后馬氏
孝愍讓皇后馬氏(-1402年)。明惠帝朱允炆的皇后,父親是光祿少卿馬全。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挑選,冊封為皇太孫妃。建文元年,明惠帝即位,封為皇后。她為皇室生二子,即和簡太子朱文奎和潤懷王朱文圭。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起兵,是為「靖難」。據傳馬皇后在戰火中自焚而死。南明弘光帝即位後,於崇禎十七年上謚為孝愍溫貞哲睿肅烈襄天弼聖讓皇后。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秦王、晉王都已先後去世,朱棣成為諸王之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因實行削藩政策,使諸王備受威脅。朱棣於是在建文元年發動政變,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四年,成功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年)。
明成祖生性殘忍多疑,對建文時的功臣大肆屠殺,例如:方孝孺就被株連十族。明成祖也曾因愛妃權賢妃死因可疑,而一次處死宮女近三千人。從永樂三年起,明成祖派太監鄭和七次出使西洋,船隊經歷三十多國,各國使臣來朝,達到宣揚國威、擴大邦交的目的。朱棣曾動員大批人力,編修了《永樂大典》,成為中國類書之冠。
永樂八年至二十二年,明成祖五次親征,對北方外敵進行征討。第五次出征前,戶部尚書夏元吉以國庫空虛,勸他停止戰事,但他不聽勸阻,還將夏元吉關入大牢。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死於征戰途中。後葬於長陵,廟號太宗,嘉靖時改為成祖。
仁孝文皇后 徐氏
仁孝文皇后是明成祖朱棣的皇后,生於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濠州人,父親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洪武九年,17歲的皇子朱棣娶了小他兩歲的徐氏,據說明太祖朱元璋還親自到徐家提親。
徐皇后個性仁孝溫和,連婆婆馬皇后都不只一次稱讚這位兒媳婦。她一共生了三子,分別為太子朱高熾(明仁宗)、漢王朱高煦及趙王朱高燧。永樂五年(1407年),徐皇后卒,享壽46歲。
明仁宗 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1425年),是明成祖長子,母親為仁孝文皇后。雖然自幼即因身體肥胖而行動遲緩,但因個性穩重沉靜,所以很得明太祖欣賞。明成祖即位時,被立為皇太子。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登基,隔年改元為洪熙。明仁宗在位期間,虛懷納諫,從新重用戶部尚書夏元吉,並以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輔政,還減輕刑法,赦免了許多先前被關押或流放的舊臣及官員家屬,諸多措施都得到後世稱善。不過,明仁宗在位僅8個月,洪熙元年(1425年)因病駕崩,享年48歲,廟號仁宗。
誠孝昭 張氏
張氏(?—1442年),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張皇后是河南永城人,洪武二十九年,朱高熾被立為燕王世子,同時封張氏為燕世子妃。永樂二年,又被冊封為皇太子妃。
張皇后所生長子朱瞻基聰穎好學,深得明成祖喜愛;而張皇后個性孝順溫和,侍奉成祖夫婦認真又細心,成祖夫妻對她讚不絕口。所以雖然朱高熾太子寶座曾面臨被廢的危機,但最後都得以安然度過,這都要歸功於張皇后。
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她因重病過世,謚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昭聖昭皇后」,與仁宗合葬於獻陵。
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是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少時曾多次隨成祖征討。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又成功解除了皇叔朱高燧的兵權,奠定了堅實的執政基礎。此外,宣宗還聽從大臣楊士奇、楊榮的建議,改變永樂時期對外征討的政策,從交阯撤回兵員,不但為國家節省了財力,也減輕了人民的勞役,因此在歷史上將他與明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駕崩,時年僅38歲,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
孝恭章皇后 孫氏
孫氏是永城主簿孫忠之女,天生麗質、惹人疼愛,明成祖就讓太子妃張氏(誠孝昭皇后)將孫氏帶回撫育,所以孫氏和朱瞻基可以說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感情相當好。可是,後來明成祖卻屬意讓濟甯女子成為朱瞻基的元配,因此孫氏只能充當妃子。永樂十五年,胡氏以賢聞名,被選為皇太孫妃。無奈朱瞻基並不喜歡胡善祥。後來朱瞻基成為皇帝,胡善祥晉陞為「後」,孫氏只能是「貴妃」。
胡皇后沒有生子,孫貴妃也沒有生子,為了爭取皇后寶座,孫氏假借一位宮女產下的兒子當作自己所生,而這孩子就是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直到孫太后過世之後,英宗才知道自己生母另有其人。宣德三年春,宣宗以皇后無子多病當作理由,將胡皇后廢掉,最終成功把孫氏立為皇后。而胡皇后遭受「無過而廢」的事,百姓皆知,在當時及後世都廣受同情。宣宗晚年也為此後悔,說當時是「少年衝動」才廢后。
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464年),是明宣宗長子,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史?后妃傳》說宣宗的生母為身份不詳的宮人,但孫貴妃對外稱宣宗為自己所生。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崩,年僅9歲的朱祁鎮即位,是為英宗。由於年紀太小,所以由太皇太后張氏輔政,內閣以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主持。
正統七年之後,張太后卒,三楊相繼淡出政壇,大權開始由宦官王振把持,朝政紊亂。正統十四年(1449年),王振勸英宗親征瓦剌,但卻沿途鋪張,行至土木堡時,被瓦剌大肆進攻,明軍死者數十萬,王振被殺,英宗也被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
孝庄睿皇后 錢氏
孝庄睿皇后,海州人,明英宗的皇后。錢皇后頗有賢淑美德,當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俘消息傳回後,錢皇后每晚跪地磕頭祈禱,淚流滿面,倦而席地而卧,導致一腿一眼皆廢。後來英宗被迎回,雖名為太上皇,但實則被軟禁,生活困窘。錢皇后一方面親率眾妃子織布賣錢,另一方面則開導安慰英宗,使其心情舒暢。英宗感念錢皇后如此真情相待,所以在英宗復辟後,並沒有立太子生母周貴妃為後,而是依舊以殘疾且無子嗣的錢氏為後。英宗臨死前,遺命中只願與錢皇后同葬。
明代宗
明代宗是明宣宗的次子,名叫朱祁鈺,他是明朝第7位皇帝。明英宗即位時,朱祁鈺被封為郕王。「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明英宗被俘,郕王被擁立為帝,是為代宗(即景帝)。後來英宗被放回,但是代宗懼怕英宗復辟,把他軟禁在宮中。景泰八年(1457),大臣石亨、徐有貞等人聯合太監一起迎回英宗,是為「奪門之變」,把病重的代宗軟禁起來,降為郕王。一個月後,代宗去世,享年僅30歲。
廢后 汪氏
正統十年,汪氏被冊封為郕王妃。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被俘,由郕王朱祁鈺登基為帝,汪氏被冊封為後。汪皇后後來生有二女,但無子。據說汪氏心地溫和善良,見有老弱或亡故者曝屍郊野,令左右予以安葬掩埋。景泰三年,景帝想要廢掉太子朱見深,改立杭妃所生子朱見濟為太子。汪皇后認為廢太子茲事體大,不表贊同,因此激怒景帝,遭致被廢后的命運。
肅孝皇后 杭氏
皇后杭氏,是明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景泰三年,景帝廢掉皇后汪氏之後,改立杭氏為皇后。杭氏即太子朱見濟的生母。天順年間,明英宗恢復帝位,時杭皇后已死,但仍被削去皇后的稱號,並盡毀其陵墓。
明憲宗
明憲宗朱見深(1447年-1487年)明英宗的長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土木之變,英宗被俘,改由代宗即位。代宗即位後,廢朱見深為沂王,到天順年間英宗復辟之後,才又恢復皇太子身份。憲宗在位期間,留心政治、體察民情,百姓生活安定,外邦也紛紛入貢。此外,憲宗還有繪畫專才,他最擅長畫神像,據傳曾為張三丰作畫,栩栩如生。可惜憲宗晚年寵愛萬貴妃,並聽信宦官汪直等人,以至小人當道,朝政敗壞。成化23年,萬貴妃去世不久,憲宗也駕崩,享年41歲。
廢后 吳氏
吳氏是明憲宗的第一任皇后,天順八年被冊封為後。當憲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有寵妃萬貞兒,所以吳氏不得憲宗的疼愛。即使後來當了皇后,憲宗最愛的依然是萬貴妃。吳皇后對萬貴妃的恃寵而驕難以忍受,加以萬貴妃對皇后有不敬舉動,因此,吳皇后對萬貴妃施以杖責。此事觸怒了憲宗,於是廢吳皇后,令其別居側宮。
孝貞純皇后 王氏
王氏,明憲宗的第二任皇后。憲宗廢黜吳皇后之後,雖然縣宗想立萬貴妃為後,但萬貴妃出身低賤,於是只好作罷,冊立王氏為皇后。王皇后有了吳氏的前車之鑒,因此對萬貴妃的專寵視若無睹,不爭不妒,憲宗也因此找不到廢后的理由,使得王皇后雖不得寵卻能穩坐寶位二十多年而屹立不搖。
孝穆皇后 紀氏
紀氏,原是蠻族土官的女兒,成化年間,憲宗討伐蠻族,俘虜一批蠻族女子入宮,成為女史,守內藏。一日,憲宗偶遇紀氏,贊其才華,臨幸之後,紀氏便有身孕。當時後宮皆懼萬貴妃,只要有孕者都會被萬貴妃殘害,因此紀氏有孕之後,便謹慎沒有走漏消息,只騙說是生病。後來,秘密產下皇子朱祐樘,原本要叫門監張敏溺死皇子,但張敏挂念憲宗無子,捨不得溺斃,於是張敏等人偷偷扶養皇子,當時的廢后吳氏別居西內,也參與哺育皇子一事,唯獨萬貴妃被蒙在鼓裡,毫不知情,如此達五、六年。
憲宗一日召張敏,因無子而感嘆,張敏伏地將小皇子一事告知,憲宗驚喜。憲宗見到小皇子之後,喜極而泣,紀氏也因此被憲宗數度召見,並安排移居到永壽宮。萬貴妃知此事後,甚為不滿。沒多久,紀妃就忽然死去。據說是萬貴妃逼迫致死,但也有人說是自縊而死,不得而知。小皇子後來長大即位,是為明孝宗,追尊生母紀氏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聖純皇后。
推薦閱讀:
※大明王朝最後一年,崇禎是怎樣親自逼死大明的.....
※正說大明王朝十六帝
※明明是一次好的改革,卻直接導致大明王朝的覆滅
※[明朝]一位郵遞員被朝廷裁撤,一怒之下造反,推翻大明王朝
※從「空即是色「到「色即是空」:大明王朝的命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