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曹操天時,孫權地利,劉備人和,此話當了真,你就輸了
從此,天時地利人和的分析方法,就成為中國式的博弈論。
天時、地利、人和,只要佔據其一,就能有所作為。
並且,強化了一條鄙視鏈:
人和 > 地利 > 天時
翻譯一下,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說是強化,而不是創新,是因為這句話是孟子說的(《孟子·公孫丑下》),到《三國演義》誕生的年代(1370年左右),已經過了快1700年。
這一千多年裡,這句話並不流行。正是《三國演義》讓其成為流行語。
我們知道,流行的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其實,認真起來,曹操最大的本錢是人和,孫權則是佔了天時,劉備才是得了地利。先看看天時。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東漢末年,天下大勢是什麼?就是分裂。
天下大勢就是天時!天時,就是預示著即將走向大分裂時代,誰有能力據守一方,誰就跟上了大趨勢。
可以說在三國舞台上亮相的,大大小小的牛人們,都在這條趨勢線上跳舞。曹操,孫權,劉備,是其中的頂級大牛而已。
但孫權有特殊性。
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歷史尺度放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放到這四百多年間,你沒發現孫權是第一個開啟南北朝時代的嗎?
三分天下,如果把孫劉聯盟算著一方,曹操算著一方,豈不是地地道道的「南北朝模式」!
孫權劃江而治,引領分裂時代,開啟南北朝模式,豈不是占天時嗎?
中國歷史發展到東漢末年,社會、經濟、文化、人口等諸多因素都在醞釀著大動亂、大分裂的動向(有機會另文分享),其中一條主線就是長江中下游地域的發展,已經可以和中原地帶分庭抗禮。
(赤壁之戰,曹操就是這個口號)
長江超過黃河,這是中國歷史的大勢所趨,這就是天時,孫權正好順了這個大勢。
並且,如果長江經濟帶不與黃河經濟帶緊密聯繫起來,中國歷史就是南北對峙。幸虧隋煬帝舉全國之力開挖運河,打通南北,這是千秋偉業,可惜把國家搞垮了。這是後話。
(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避免了南北朝的再次發生)
所以,站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就能發現,原來孫權才是真正的佔了天時!
再說地利。
都說劉備有人和,那是羅貫中先生「尊劉抑曹」,一定要把劉備塑造成正統才行。
其實,劉備哪來的人和啊?他有的是人望!我們都誤解了人和與人望。
人和,就是願意追隨,願意接受你的統治。
而人望,通俗點說,就是有好名聲!
有好名聲,就意味著我們要追隨他嗎?好像不能劃等號吧。
追隨是利益攸關、性命攸關的,追隨才是人和!
所以,儘管劉備有好名聲,但真正追隨他的人不多,他是人望而非人和。
真正讓他鼎足而立的,是地利,是佔據四川的地利。在冷兵器時代,蜀道難於上青天!
(冷兵器時代,蜀道難於上青天啊)
最後說人和。
不管演義還是正史,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曹操手下謀士眾多,戰將如雲,兵多糧廣,這不是地地道道的人和嗎?人才多,人氣望,是天時?是地利?還是人和?
南宋陳亮《龍川集》說曹操:「公奮身徒歩之中,舉義兵、破黃巾、走奉先、輔帝室、深據根本,號令諸將。於是降張綉、擒呂布、斃袁氏、破烏桓、兵鋒所加,敵人授首,蓋舉無遺策而北方略平矣。」
這些功績,沒有」人和「恐怕是做不到的。
(于和偉飾演的曹操)
所以,三分天下,說曹操占天時,孫權得地利,劉備有人和,此話當了真,你就輸了。
(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就是新鮮事」。
推薦閱讀:
※曹操陣營的智囊團成員個個都不得了
※劉備
※[轉載]從魏延被重用看劉備的用人技巧
※他曾是劉備的謀士,劉備卻不重用,投奔曹操後,終成託孤重臣
※三國演義劉備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