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疳積的常見癥狀類型和3個艾灸療法
一、疳積
疳積以神萎、面黃肌瘦、毛髮焦枯、肚大筋露、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兒科病證。多見於1~5歲兒童。疳積多因飲食不節,乳食餵養不當,損傷脾胃,運化失職,營養不足,氣血精微不能濡養臟腑;或因慢性腹瀉、慢性痢疾、腸道寄生蟲等病,經久不愈,損傷脾胃等引起。
二、常見症型
1、乳食壅滯型疳積
證見精神煩躁,夜寐不安,納呆,腹脹形瘦,腹痛,磨牙,毛髮稀疏,手足心熱,大便泄穢,小便混濁,舌苔厚膩,脈滑數。治宜消積導滯,方用保和丸、消乳丸等。
2、脾虛失榮型疳積
證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發稀,厭食,腹大青筋、大便完谷不化,小便如米泔,舌淡苔膩,脈濡。治宜益氣理脾,方用肥兒丸等。
3、氣血兩虧型疳積
證見精神萎靡,睡時露睛,食欲不振,便秘或泄瀉完谷不化,面色白,形瘦羸弱,四肢不溫,啼哭無力,口唇乾燥,舌淡紅少苔,脈沉細。治宜益氣養血,健脾和胃,方用人蔘養榮湯等。
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疳症是指由餵養不當,脾胃受傷,影響生長發育的病症,相當於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積滯是由乳食內積,脾胃受損而引起的腸胃疾病,臨床以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為主要癥狀。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疳之母」的說法。
對於疳證的「疳」的兩種解釋:其一為「疳」就是「甘」,這是因為本病起先多是由於過食甘而致。這是從某個側面,對本病的起始原因加以概括。其二是「疳」有「干」的含義,這是因為本病會出現消瘦,乾癟,氣血津液不足等臨床表現。
三、小兒疳積的艾灸療法
1、技術一
艾灸穴位:脾俞(雙)、胃俞(雙)、中脘、足三里(雙)。
操作規程:
①溫和灸:以細枝艾條迴旋溫和灸法,每穴灸5~10分鐘,每日1次。
②艾炷灸:每穴可灸壯,每曰1次。
③隔葯灸:將丁香、蘇葉、吳茱萸各等份,共研極細末,兌入冰片少許,將葯面敷平於穴位上,然後兩麥粒大艾炷放在葯面上灸之,每穴可灸2~5壯。
主治:形體較痩.面色萎黃,睏倦無力,不思乳食,或食多便多,大便干稀不調,精神不振,好發脾氣,唇舌淡紅,苔白膩,脈細滑。
2、技術二
艾灸穴位:章門(雙)、四縫、膏肓俞(雙)。
操作規程:艾炷灸。取章門、膏肓俞,用小米粒大艾炷灸之,每穴3~5壯,每日1次。隔物灸亦可。以三凌針點刺四縫穴出渾濁稠液為佳。
主治:面色萎黃,形體較瘦,睏倦無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腹滿喜伏卧,大便稀糊,唇舌淡紅,苔白膩,脈細而滑,指紋淡滯。
3、技術三
艾灸穴位:神闕、關元、長強,章門(雙)、脾俞(雙)。
操作規程:
①艾炷灸:上方選取2~3穴,取艾炷如麥粒大,每穴灸5~10壯,間日1次。
②隔鹽灸:取神閣穴,凡脫證急用粗鹽填平肚臍正中,用黃豆粒大艾炷隔鹽灸之,每次20~30壯。
主治:極度消瘦,皮膚乾枯有皺紋,毛髮干祜,精神委靡,目光無彩,啼哭無力,無淚,大便稀溏或清稀,舌紅嫩或光紅少津,苔少,脈弱。
編輯聲明
佛醫堂微信所發布、回復的一切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研討之用,內容僅供參考,不一定代表佛醫堂意見,請各位師兄明辨。另外,如因作品內容、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繫我們:admin@foyitang.com ,我們會及時更正。
佛醫堂公益團隊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推薦閱讀:
※艾灸後的5大徵兆!提示身體在迅速好轉
※艾灸先生文集2
※艾灸,有這些穴位就夠了!
※艾灸好這幾個穴位灸,賽過吃任何牛羊肉
※一刻艾-對症下灸丨神經衰弱的艾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