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們控制了我30年」北大高材生的父母真的養了個白眼狼?

01

春節來臨,恰是遊子們歸家的時候,而網上一則關於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6年,12年不歸家的新聞吸引了不少人關注——他寫下萬字長文,來表達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過度關愛」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寫下這篇長文的王猛(化名)有著「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等諸如此類的優秀標籤,是讓很多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可王猛卻說,自己過得很痛苦,主動向心理學方向求學,來解決自己的抑鬱情緒。

王猛也試圖跟父母溝通自己的心結,可他寄回家的心理報告並未得到父母的重視,王猛父母還覺得孩子小題大做,覺得王猛身上出現的問題並非他們過度保護導致。

他母親說:「要說掌控,他17歲以後就不在我們身邊。現在34歲了,人生一半都在外邊,如果前半程我們在掌控他,可問題出在這後面啊。照這樣說,反而是掌控不夠。」

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王猛父母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錯,他們所做的都是為了王猛好。

在新聞下面的評論里,有一撥網友說:「王猛不孝,父母所作所為再過分,那出發點也是為了你好,不然怎麼能把你培養得這麼優秀?」

也有一大批網友表示,理解王猛的心理創傷,自己也有類似的遭遇。

在很多的中國家庭里,「為了你好」,就像是一個擺脫不掉的魔咒。

02

為了你好,用自己的經驗和喜好來決定孩子的路。

王猛提到,他的父母凡事喜歡包辦。

  • 他小時候連穿衣服的選擇也沒有,即使學校需要統一著裝,母親也不管不顧,導致他在學校出醜;

  • 在擇校時,也不給王猛自由選擇的餘地,強迫他留在一所不喜歡的學校;

  • 對於不讓王猛跟外界有太多接觸,老王的說法是:「學校外邊,經常能看到一些學生在抽煙,有時候還打架,我們大院內就單純得多。」

  • 無論是生活中的小事,還是在學業選擇上,王猛父母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替王猛做選擇,不問孩子願不願意。

    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內心裡產生了反抗和叛逆的情緒,但又礙於親情而無法發作,最後轉換成壓抑的情緒。

    之前,在一個心理論壇認識朋友阿楠,他也是家境優渥、生活不愁,可是她也很煩惱,因為她喜歡新聞類專業,報考大學的時候且被父母強制要求改成了金融專業——父母覺得金融專業以後能吃香。可是,阿楠學得很壓抑,而且因為興趣不高,成績也不好,又因此被父母批評說她「讀書不用功」。

    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阿楠的情緒出現問題,為了不讓自己更加深陷,她已經吃了一陣子抗抑鬱藥物。阿楠說,她想過轉專業,可是如果那樣,肯定會跟家裡發生激烈的爭執,她不想那樣。

    阿楠的父母顯然是為了她有更好的前途,才會讓他去念金融。

    可是這種好,卻成了壓在阿楠身上的重擔,很難卸下。

    03

    為了你好,卻從未張開寬容的懷抱。

    有人用「情感的孤兒」來形容王猛——他在向家人尋求愛和保護時,都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和回應。

    小時候,王猛因為不會剝雞蛋而頻繁被人嘲笑,父母也跟著數落他,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一個陰影。

    後來,王猛在學校里被欺凌,被打耳光、被抱摔、被言語羞辱時,父母也未給他情緒上的安撫。反而,當他焦慮難過的時候,父母卻還被批評他心態不好。

    在很多父母看來,打壓式的教育似乎更能培養和鍛煉孩子的抗壓能力,但我們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必須是在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足夠好的情況下,這種打壓方式才是有效的,不然,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在很多學生跳樓的新聞事件中,都能找得到類似打壓式家庭教育的蹤影——因為孩子擔心成績不好會被責罵,更內疚自己完不成父母的期望,所以寧願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也不願面對父母。

    這種打壓式教育,看似為了你好的名義來鍛煉孩子的能力,實則是殘忍地剝奪孩子向父母尋求愛和溫暖的權利,更無法得到安全感。

    04

    以「為了你好」的名義,掌握孩子的所有動向,不讓孩子擁有自由。

    王猛提到,他高中最大的焦慮就是:如果成績不足以考到遠離家的大學,他在成年的門檻上會受到怎樣的操控。他害怕以後的自己沒有自由的生活。

    可即便到了大學,他還是被要求,跟北京的大姨保持溝通和聯繫,這樣,父母就可以從大姨那邊了解他們想要的消息。

    這樣的行為,已經混淆了關心和控制的界限。於是,一邊是父母毫無邊界意識入侵孩子的個人空間,一邊是孩子超強的自我防禦,這樣的相處模式很容易產生矛盾。

    明星徐靜蕾也有一個超級強勢的父親,她也在採訪里表露過曾經對自由的渴望:「家長太強勢,但我心裡絕對是埋下了渴望自由的種子,所以我現在很自由,而且甚至矯枉過正地要求自由。」

    曾經有多被壓抑,就有多渴望自由。

    05

    為了你好的背後,是父母將孩子私有化的心態。

    其實從王猛的生活細節來看,王猛父母幾乎替孩子做了很多決定,這種一手包辦的家庭教育方式,看似是為了孩子好,掃清成長道路障礙,實質上卻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物——覺得孩子所有的事物,做家長的都有決定權。

    在最近熱映的電影《神秘巨星》里,尹希婭的爸爸也一點都不重視女兒的選擇,無論是她對音樂的喜愛和追求,還是她未來的人生,甚至不經過她的同意,就把她嫁給了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她爸爸純粹把尹希婭當成私有物品任由自己處置,所幸尹希婭媽媽尊重孩子,而且願意為孩子抗爭,才沒讓尹希婭走上悲劇人生。

    紀伯倫在詩中寫道: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方向盤應該把握在孩子自己手上,父母能做的,只能是遭遇岔路口的時候,提供一些引導和建議,而不是搶過方向盤替孩子開。

    為了你好背後,是父母要面子,彰顯權威的心理需求。

    王猛的父母經常當著他的面炫耀:出去旅行的時候,不停地向別人介紹他如何優秀和「培養」他的經驗;親戚家開的酒店,想掛王猛的「北大學子」名頭招攬生意,王猛父親也不反感……然而,這些炫耀的行為在王猛看來,是很難適應,甚至是很尷尬的。

    王猛父母的確把他打造成了北大高材生,可是拿這種人設出去炫耀,無形之中會對被炫耀的孩子產生超大的壓力——炫耀越多,期望也就越多,萬一達不到期望,心裡就會覺得愧對父母,產生自責的情緒。

    為了你好的同時,也容易忽視孩子的努力。

    起初,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自然是無條件的,可如果一次次的信任換來的是不被尊重,那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傷害。

    其實,一開始王猛也是不想跟家庭決裂的,可是當他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並嘗試與父母溝通,希望父母也能認識到他們之間存在的問題時,他們卻並沒有重視,反而覺得是孩子放不下。

    這時,親子矛盾激化了。就像網上那句非常戳人心的評論:「孩子在等父母道歉,父母在等孩子說謝謝。這就像一個死結,很難再被打開了。」

    父母覺得他們做得完全沒有錯,自然不會去反思;王猛也覺得自己努力過了,已經不願再信任。

    最後,很想對爸爸媽媽們說一句:

    如果真的為了孩子好,就別再給孩子過「定製人生」了,也別再用「為了你好」的名義去框定他的生活,不要自己親手摺斷了孩子的翅膀,卻埋怨他們不會飛。

    也願每個孩子,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無論是優秀還是平凡,都能踏踏實實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就算有過不如意的過去,也別擰巴在裡面不出來,唯有與自己和解,才能親手塑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


    推薦閱讀:

    父母們,請吝惜你們的獎勵和表揚
    父輩的家暴會否延續到孫輩?
    父母恩情永難報!再忙,再苦,再累,一定要打開看看,寫的很好!
    風生水起命理風水閣:金鎖玉關與四柱合參斷六親,斷父母吉凶2

    TAG:父母 | 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