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原因之一:崇禎帝試圖恢復明初的皇帝獨裁

核心提示:崇禎破壞了晚明官僚體制的運行規則和集體決策的趨勢,加劇了政治運作的不透明,壓制了政治參與。所以,在魏陽看來,明亡當然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而崇禎對訪單和公論的抵制不能不說也是明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文摘自:澎湃新聞網,作者:魏陽,原題:《講座︱魏陽:明朝滅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英文原著名是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也就是說,在他看來,晚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最終沒有形成數目字上的管理。但有沒有意義,其實要看你與誰去比較。如果我們回到晚明的歷史脈絡中去,它有著自己的發展邏輯。」

5月24日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Donahue講席教授魏陽在上海季風書園帶領廣大讀者重返晚明的歷史現場,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解讀晚明的制度創新與政治文化,並從中看到了明亡的一個關鍵因素。

晚明史很熱,但我們該如何反思晚明?

明朝滅亡後,對它的反思就開始了。尤其是晚清以來,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一些士大夫突然「重新發現」了晚明,試圖從中獲得本土的思想資源。到了新文化運動,晚明又成了顯學,比如嵇文甫、林語堂等人在晚明歷史中看到了李贄、王陽明等人的思想,從中挖掘出了本土的現代性。而郭沫若於1944年發表的《甲申三百年祭》,直接成了很多人看待晚明的思想底色。

到了當代,在晚明進入現代學術研究的視野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尤其是在華人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魏陽介紹說,這本書在美國的反響與中國大陸不太一樣,至少他就不太同意黃仁宇對晚明的判斷。在他看來,黃仁宇是以韋伯的「工具理性」來判斷晚明的價值與意義,這是一種歐洲中心論。如果我們只以近代歐洲迅猛發展的政治變革、工業化和科學革命為標準,就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晚明或者整個中華帝國晚期的政治文化是停滯的。

但是,如果我們從不同的參照系出發,得出的結論可能是不同的。有時候我們需要與外面比,但有時候我們需要與自己進行比較。這樣來看,其實,中華帝國晚期的歷史有它內在的邏輯。所以,魏陽想從晚明的歷史本身出發,重新思考它在制度上的創新與發展。

晚明如何選官?通過訪單看公論

如果「停滯論」是錯的,那麼晚明在政治制度上有什麼創新呢?魏陽以訪單為例打破了我們對晚明歷史的固有認知。原先朝廷選官注重「堂官考語」,即主要看上司的評價,因此官員想要陞官,就以討好上級為主,並講究資格,在官場中慢慢熬。後來隨著訪單的出現,縱向的「堂官考語」逐漸變成了橫向的「同輩評價」,破格提拔也變多了,而官場的組織原則也愈發複雜,出現了更廣泛的政治參與。

那什麼是訪單呢?據《中國歷史大辭典》介紹,「訪單」是「明代考察、選官時所用匿名文書。凡考察、選官,由吏部主持,密托吏科都給事中、河南道掌道御史共為咨訪,填寫人匿其名。隆慶後改稱訪冊」。

魏陽進一步指出,訪單的使用有著更為複雜的變化,它對晚明政治的影響更是缺乏必要的學術研究。在他看來,訪單的大規模使用深刻反映了以「公論」為代表的新的組織原則的興起,代表著一種對更多的政治參與和政策透明性的訴求。

舉例來說,1595年,吏部尚書孫丕揚在考察官員時向朝廷所有部門發放了訪單,讓大家評議哪個官員做得不好。訪單收回後,他根據數量原則罷黜了得到「差評」最多的官員。此事引發了軒然大波。大學士趙志皋就持反對意見,認為這項改革動搖了朝廷既有的組織原則。孫丕揚則反駁說,訪單代表的是公論,是士大夫的集體表決,無論被罷黜的官員有無違紀,得到「差評」多就必須處理。所以,這是兩種政治原則的衝突:趙志皋代表的是道學的原則,認為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君子手中,不能由投票來決定;孫丕揚的邏輯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誰是君子,所以多數人的投票意見可能更有道理一些。而萬曆皇帝最後支持了孫的意見。

所以,訪單的出現代表著數量原則在集體決策中的興起,而且作為「官意測驗」工具的訪單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並逐步透明化、標準化。後來,除了考察官員,訪單也被廣泛應用到其他政治領域中,比如考選科道和翰林時,考試成績的作用被弱化,訪單代表的公論,即士大夫的集體意見的影響力加劇。再比如,禮部在給官員定謚號時,也使用訪單徵求大家的意見。還有兵部選將時,也通過訪單來定奪。

可以說,訪單與它所代表的公論成了晚明的一種政治風氣,得到了士大夫群體的普遍認同。當時有很多對公論的討論,繆昌期就說:「夫天下之論,不過是非兩端而已。一是一非,一非一是謂之異,不謂之公。一是皆是,一非皆非,謂之同,不謂之公。公論出於人心之自然而一似有不得不然。故有天子不能奪之公卿大夫,公卿大夫不能奪之愚夫愚婦。」用大白話來說就是,這些東林派的士大夫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而所有人都自發同意的「公論」必須由士大夫來代表,並且在士大夫的投票表決中體現出來。

由此可見,晚明的政治文化充滿了制度創新與變革,絕不是黃仁宇所說的停滯而已。

明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既然晚明充滿了制度創新,理論上來說應該是充滿活力,那麼它為何就這樣滅亡了呢?套用當下的一個流行詞,這些創新似乎就像「然並卵」一樣。其實,歷來對明亡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財政上的、軍事上的、氣候上的和瘟疫上的種種解釋模式,但在魏陽看來,明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崇禎皇帝對訪單和士大夫公論的抵制。

當然,正如魏陽所指出的那樣,訪單制度也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清人修《明史》時就認為,訪單會使各個主管部門更容易推卸責任,將原本應該由不同部門承擔的責任推給了整個士大夫群體。而且很多時候,訪單的內容是亂七八糟的,沒法嚴格核實,甚至被用來攻擊敵對官員,被用作政治鬥爭的工具。再者,以前陞官只要討好上司,現在為了獲得好的輿論評價,必須結交和賄賂更多的官員。據明末的陳子龍觀察,得到一個縣官要花費數百金,當六年縣官要花兩千金賄賂,而到了考察和考選的時候,則要花三四千金;等縣官終於熬成了台諫,就會再用同樣的方法向下面的縣官索賄。這些錢都是為了賄賂任何有資格填寫訪單意見書的官員。由此,訪單深刻地改變了官場的博弈和操作,甚至是腐敗的方式。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訪單確實擴大了政治參與,特別是讓地方士人都能夠參與到政治決策的過程中來。1632年,董其昌就建議擴大訪單發放的範圍,希望將所有士大夫包含在內。明末的東林派也順著這種擴大政治參與的邏輯,希望讓「地方公論」成為政治決策的依據。黃宗羲則提出讓學校成為地方士人評議、監督政府的機構,顧炎武也認為「庶人之議」應該成為決策的基礎。

然而,崇禎皇帝試圖恢復明初的皇帝獨裁,不接受訪單所代表的公論。1639年,他親自考選翰林,專門挑選為公論所不容的候選人。明末的士人批評崇禎選官喜歡直接由他自己任命,而不看訪單和會推。由此可見,崇禎破壞了晚明官僚體制的運行規則和集體決策的趨勢,加劇了政治運作的不透明,壓制了政治參與。所以,在魏陽看來,明亡當然不是由單一因素造成的,而崇禎對訪單和公論的抵制不能不說也是明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剛去世的漢學家孔飛力認為,明末以來的政治控制與政治參與之間存在著張力,而這種張力是中國現代國家形成過程中重要的結構性矛盾。明末的制度創新和思想遺產所代表的問題,在中國近代歷史中也不斷浮現。魏陽舉了馮桂芬的例子:在思考憲政、地方自治等新的政治文化時,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希望從晚明歷史中尋找本土憲政實踐的思想和制度資源。因此馮桂芬提出的建議完全體現了晚明政治文化中的數量原則。

講座的最後,魏陽總結說,當我們反思晚明時,訪單和類似的制度創新所代表的對政治參與的訴求,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對這些明代的制度遺產和思想資源的重視,標誌著中國歷史研究的一種新的取向,那就是拒絕用單一的歐洲標準來評價中國歷史,而是細緻入微地去觀察中國歷史發展的本土邏輯。


推薦閱讀:

從朱元璋頒布《大明律》和親自編寫《大誥》來看,皇權和法律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給明朝致命一槍的,不是李自成,也不是吳三桂,而是這個亂臣賊子
崇禎通寶 明朝折十母錢大樣100珍 第11號
被瘟疫滅亡的明朝(2)
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1)

TAG:原因 | 明朝 | 皇帝 | 崇禎帝 | 恢復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