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堂開課了,紅茶審評的二三事。
近日,小堂看到了公司培訓部的老師在積極地培訓新人,其中的課程內容便有涉及到「紅茶的審評知識」。想必各位茶友還是想多了解一些關於茶葉審評的專業知識,以便自己在挑選茶葉和品鑒茶葉的時候,懂得一二。
茶葉品質的好壞,等級的劃分,價值的高低,主要根據茶葉審評項目,通過感官審評來決定。感官審評分為干茶審評和開湯審評,俗稱干看和濕看,即干評和濕評。一般說,感官審評品質的結果應以濕評內質為主要根據,但因產銷要求不同,也有以干評外形為主作為審評結果的。而且同類茶的外形內質不平衡不一致是常有的現象,如有的內質好、外形不好,或者外形好、色香味未必全好,所以,審評茶葉品質應外形內質兼評。
審評用具(常用):審評盤、審評杯、審評碗、葉底盤、樣茶秤、砂時計、網匙、茶匙、湯杯、吐茶筒、燒水壺等。
審評過程:把盤→開湯→嗅香氣→看湯色→嘗滋味→評葉底
(把盤,俗稱搖樣匾或搖樣盤,是審評干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驟,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干茶的外形因子;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為濕評內質重要步驟;嗅香氣,就是通過聞茶的香氣來評茶,可以通過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進行;看湯色,就是以視覺來審評茶湯,同時要注意天氣會影響到茶湯色澤的變化;嘗滋味,應在評湯色後立即進行,茶湯溫度要適宜,一般以50℃左右;評葉底,主要靠視覺和觸覺來判別,根據葉底的老嫩、勻雜、整碎、色澤和開展與否等來評定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茶葉品質審評一般通過干茶外形和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個項目的綜合觀察,才能正確評定品質優次和等級價格的高低。實踐證明,每一項目的審評不能單獨反映出整個品質,需綜合審評,每個審評項目之間,應作仔細的比較參證,然後再下結論。
所謂「術業有專攻」。茶葉審評過程中每一個步驟的執行、細節的拿捏、注意點的把控都會影響到一位專業評茶師的審評結果。而對於我們這些喜歡茶的人來說,通過了解以下「紅茶審評項目」的內容,大致可以為我們在今後的選茶、品茶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參考,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品茶與選茶。
紅茶審評項目:
確定茶葉品質高低,一般分干評外形和濕評內質。紅茶成品茶外形審評分鬆緊、老嫩、整碎、凈雜四項因子,有的分條索、色澤、整碎、凈度或分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凈度五個因子,結合嗅干茶香氣,手測水分。內質審評包括香氣、湯色、滋味、葉底四個項目。這樣外形、內質共五個項目(外形、湯色、香氣、滋味和葉底,習慣上又稱八項因子)。評茶時必須內外乾濕兼評,深入了解各個審評因子的內容,熟練地掌握審評方法,進行細緻的綜合分析、比較,以求得正確的審評結果。
一、外形審評
(1)嫩度
嫩度是決定茶葉品質的基本條件,是外形審評的重點因子。審評茶葉嫩度時應因茶而異,在普遍性中注意特殊性,嫩度主要看芽葉比例與葉質老嫩,有無鋒苗和毫毛及條索的光糙度。
A、嫩度好:好茶的芽及嫩葉比例大,含量多。
B、鋒苗:指芽葉緊卷做成條的銳度。
C、光糙度:嫩葉細胞組織柔軟且果膠質多,容易揉成條,條索光滑平伏;老葉質地硬,條索不易揉緊,條索表面凸凹起皺,干茶外形較粗糙。
(2)條索
葉片卷轉成條稱為「條索」。各類茶應具有一定的外形規格,這是區別商品茶種類和等級的依據。長條形茶的條索比鬆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
A、鬆緊條細空隙度小,體積小,條緊為好。條粗空隙度大,體積粗大,條松為差。
B、彎直條索圓渾、緊直的好,彎曲、鉤曲為差。
C、壯瘦芽葉肥壯、葉肉厚的鮮葉有效成分含量多,製成的茶葉條索緊結壯實、身骨重、品質好。反之瘦薄為次。
D、圓扁指長度比寬度大若干倍的條形其橫切面近圓形的稱為「圓」,如炒青綠茶的條索要圓渾,圓而帶扁的為次。
E、輕重指身骨輕重。嫩度好的茶,葉肉肥厚條緊結而沉重;嫩度差,葉張薄,條粗松而輕飄。
(3)色澤
干茶色澤主要從色度和光澤度兩方面去看。色度即指茶葉的顏色及色的深淺程度,光澤度指茶葉色面的亮暗程度。紅茶以烏黑油潤為好,黑褐、紅褐次之,棕紅更次。干茶的色度比顏色的深淺,光澤度可從潤枯、鮮暗、勻雜等方面去評比。
A、深淺首先看色澤是否符合該茶類應有的色澤要求,對正常的干茶而言,原料細嫩的高級茶顏色深,隨著級別下降顏色漸淺。
B、潤枯「潤」表示茶葉色面油潤光滑,「枯」是有色而無光澤或光澤差。
C、鮮暗「鮮」為色澤鮮艷、鮮活,給人以新鮮感,表示成品新鮮度,「暗」表現為茶色深且無光澤
D、勻雜「勻」表示色調和一致。色不一致,茶中多黃片、青條、筋梗、焦片末等謂之「雜」。
(4)整碎
指外形的勻整程度。毛茶基本上要求保持茶葉的自然形態,完整的為好,斷碎的為差。精茶的整碎主要評比各孔茶的拼配比例是否恰當,要求篩檔勻稱不脫檔,面張茶平伏,下盤茶含量不超標,上、中、下三段茶互相銜接。
(5)凈度
指茶葉中含夾雜物的程度。不含夾雜物的凈度好,反之則凈度差。茶葉夾雜物有茶類夾雜物和非茶類夾雜物之分。茶類夾雜物指茶梗、茶籽、茶朴、茶末、毛衣等,非茶類夾雜物指采、制、存、運中混入的雜物,如竹屑、雜草、泥砂、棕毛等。
二、內質審評
(1)湯色
指茶葉沖泡後溶解在熱水中的溶液所呈現的色澤。湯色審評要快,因為溶於熱水中的多酚類物質與空氣接觸後很易氧化變色,湯色審評主要從色度、亮度和清濁度三方面去評比。
A、色度即指茶湯顏色,評比時,主要從正常色、劣變色和陳變色三方面去看。
B、亮度指亮暗程度,茶湯能一眼見底的為明亮,紅茶還可看湯麵沿碗邊的金黃色的圈(稱金圈)的顏色和厚度。
C、清濁度指茶湯清澈或混濁程度。清指湯色純凈透明,無混雜,清澈見底。濁與混或渾含義相同,但在渾湯中有兩種情況要區別對待,其一是紅茶湯的「冷後渾」或稱「乳凝現象」,這是咖啡鹼與多酚類物質氧化產物茶黃素及茶紅素間形成的絡合物,它溶於熱水,而不溶於冷水,茶湯冷卻後即可析出而產生「冷後渾」,這是紅茶品質好的表現。
(2)香氣
香氣是茶葉沖泡後隨水蒸氣揮發出來的氣味。茶葉的香氣受茶樹品種、產地、季節、採制方法等因素影響,使得各類茶具有獨特的香氣風格,如紅茶的甜香,綠茶的清香,青茶的花果香等。即使是同一類茶,也有地域性香氣特點。審評香氣除辨別香型外,主要比較香氣的純異、高低和長短。
A、純異「純指」某茶應有的香氣,「異」指茶香中夾雜有其他氣味。香氣純要區別三種情況,即茶類香、地域香和附加香。異氣指茶香不純或沾染了外來氣味。
B、高低香氣高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區別,即濃、鮮、清、純、平、粗。
C、長短即香氣的持久程度。從熱嗅到冷嗅都能嗅到香氣表明香氣長,反之則短。
香氣以高而長、鮮爽馥郁的好,高而短次之,低而粗為差。凡有煙、焦、酸、餿、霉、陳及其他異氣的為低劣。
(3)滋味
滋味是評茶人的口感反應。茶葉是飲料,其飲用價值取決於滋味的好壞。審評滋味先要區別是否純正,純正的滋味可區別其濃淡、強弱、鮮、爽、醇、和。不純的可區別其苦、澀、粗、異。
A、純正 指品質正常的茶應有的滋味。「濃」指浸出的內含物豐富,有厚的感覺,「淡」指內含物少.淡薄無味;「強」指茶湯吮人口中感到刺激性或收斂性強,吐出茶湯時間內味感增強,「弱」則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湯口中味平淡;「鮮」似食新鮮水果感覺,「爽」指爽口;「醇」表示茶味尚濃,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強,「和」表示茶味平淡正常。
B、不純正指滋味不正或變質有異味。粗:粗老茶湯味在舌面感覺粗糙。異:屬不正常滋味,如酸、餿、霉、焦味等。
茶湯滋味與香氣關係相密切。評茶時凡能嗅到的各種香氣,如花香、熟板栗香、青氣、煙焦氣味等,往往在評滋味時也能感受到。一般說香氣好,滋味也是好的。香氣、滋味鑒別有困難時可以互相輔證。
(4)葉底
即沖泡後剩下的茶渣。干茶沖泡時吸水膨脹,芽葉攤展,葉質老嫩、色澤、勻度及鮮葉加工合理與否,均可在葉底中暴露。看葉底主要依靠視覺和觸覺,審評茶葉的嫩度、色澤和勻度。
A、嫩度以芽及嫩葉含量比例和葉質老嫩來衡量。
B、色澤主要看色度和亮度,其含義與干茶色澤相同。紅茶葉底以紅艷、紅亮為優;紅暗、烏暗花雜者差。
C、勻度主要從老嫩、大小、厚薄、色澤和整碎去看。上述因子都較接近,一致勻稱的為勻度好,反之則差.勻度是評定葉底品質的輔助因子,勻與不勻主要看芽葉組成和鮮葉加工合理與否。
審評葉底時還應注意看葉張舒展情況,是否摻雜等。因為乾燥溫度過高會使葉底縮緊,泡不開的為差,葉底完全攤開也不好,好的葉底應具備亮、嫩、厚、稍卷等幾個或全部因子。次的為暗、老、薄、攤等幾個或全部因子,有焦片、焦葉的更次,變質葉、爛葉為劣變茶。
上述內容便是紅茶感官審評因子。
茶葉的審評主要是藉助於人的感官來判定,對於不同茶類的審評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分門別類,實行針對性的審評方式。各位喜歡喝茶的茶友,通過了解茶葉專業知識、多問、多嘗試,即使作為一位茶葉「門外漢」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式結合茶葉審評專業知識,去發現一款你喜愛的茶。好茶要分享,好方法也要多練習。
推薦閱讀:
※六大類茶的沖泡大全,不論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收藏就是賺到
※3158茶葉網教你如何鑒別金駿眉紅茶的真假
※紅茶的種類有哪些
※飲用紅茶都有哪些禁忌?
※喜歡喝紅茶 教你怎樣選購到優質紅茶
TAG:紅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