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祖先曾國藩墓
去年初2,我20年第一次中國過年。長沙天空霧很大,一方面冷熱空氣, 陰雨霏霏, 另一方面干萬個衝天炮在空中施放,也增加了霧氣。早上九點平江余牧師來長沙看我。商談信仰與平江扶貧項目,特別是中醫藥診所。他告訴我,CBM己給他支援。我決定有機會去平江看一看。帶有罪人之心與人交往常讓人清楚而不燥。對平江一事我交給神帶領。10:30, 老朋友克非來接我和太太Grace去看我曾外祖父:文正公在坪塘墓。對文正公小時, 因母親被紅衛兵寫大字報:打倒貴族小姐周耀曾後我才知道文正公是我great great外祖父。母親被迫改名為周躍增, 我也因當心受牽累改名叫吳興旺。這些都是40年事, 日子過得真快, 我也過50。才來看文正公墓。心裡很不平靜。出門前老成也來, 順帶一Taxi,剛巧該駕使知道文正公墓, 儘管小雨寒風迎面而來, 又無路標,但初2路上幾乎無車無人, 駕使記憶很好,一下就到新生水泥廠。下車冒雨登上泥濘土路的伏龍山上。遠眺伏龍,樹木雖茂密,但霧蒙蒙充滿神秘感。近看山下,現代樓房數間,斗天英雄大損田園風光。原御碑亭、廬槽門已不存在,墓道旁侍立的一對翁仲只有一個還默默地袖手聳立在隆冬的陰雨中,迎接文正公後代的到來,另一個則斷成兩截倒在糞池叢中,讓人感到凄涼。正在我們冒雨掃墓,大家彙集合照時,突然老天爺開恩,一道陽光射入墓地,雨也停下,眾人都歡呼起來。天助我也!提起曾文正公,我母親不喜歡。雖然她是文正公兒子曾紀鴻七子重孫, 但3歲時就父母喪失,曾家無人救濟只好寄托在連源周家。以後雖曾家多次救濟, 讓她進長沙藝芳曾家辦校讀書成人,也許小時受苦太深。母親仍不願提文正公。解放後, 我大姐考進藝芳那年,我與母親重返藝芳中學, 我記得藝芳非常漂亮,有池塘和亭子。許多人都認識她。文革期間,藝芳女校改成男女生都可進。結果我則進藝芳讀完高中。看來我仍與曾家有緣。改革開放, 人們重新估價文正公。我小姐是文正公追隨者, 我也因她開始接近文正公。文正公家鄉荷花池也請我去過兩次。但掃文正公基這是第一次。 有人這樣寫:文正公墓墓冢原系三合泥拌碎石糯米混澆而成,墓圍直徑約5米,花崗石圍。墓碑三道,主碑題曰:皇清太傅大學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歐陽夫人之墓,附碑均為龍紋浮雕。墓前有拜台、墓坪,拜台約50平方米,經26級台階下接一大墓坪約200平方米,墓坪上東西兩側各立石闕一個,分別刻「曾太傅墓東闕」、「曾太傅墓西闕」。原左側石梯通道沿桐溪寺圍牆的麻石,接墓廬槽門的御碑亭,及通道兩旁有石馬、石獅、石虎及翁仲各一對都因解放後及文革期遭破壞。及乎全部麻石都搬走建橋建房.距文正公墓約60米處原立有「太傅大學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系大學士李鴻章撰,己破砸成兩半,很難看請內刻曾國藩生平功績。墓地正前原有古銀杏、羅漢松各兩株,但古銀杏因有人挖樹皮做葯己弄死一棵。羅漢松在我眼中是長沙城最老,仍健在.墓地下方40米原有桐溪寺古稱興國寺,為唐代振朗禪師創建。據傳該寺掩映於綠樹叢中,建築宏偉,樓閣玲瓏,三道大門,寬敞明亮,為唐代名剎。但經多次損毀,宋代復建,至明末,寺又毀。清代,經天岩應適禪師募緣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後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環境幽雅而得名。文正公建墓地後,還建造守墓靈堂,曾家弟子常從長沙來此停宿數日,當時曾家守墓人僱傭多人與桐溪寺道長共種周圍良田。民國因保蓀,約農留洋回國定居長沙城,常帶洋人來此住宿,桐溪寺有房100餘間。解放以後,寺廟日漸凋零,周圍農戶趁無人管理將寺廟拆磚拆牆,最終除能見羅漢松外,其它都己消失。文正公後人雖儘管將墓放在伏龍山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墓廬,東南方阡陌縱橫一方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按儒家易經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稱為四靈,為四方之守護神。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所處的地形也是北、東、西三面環山,南面開敞,天壽山陵前神道兩側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西為「虎山」,符合東青龍、西白虎的四靈方位格局,被認為「龍脈」旺盛。但我仔佃聽取守墓人後代,周新明先生追述後,不認為文正公墓位完全由文正身前即定。文正公是儒家代表,但身前有習慣登高拜天。從墓碎片中,我也看不到佛家痕迹。傳說文正公在創辦湘軍時曾造訪桐溪寺,與寺中住持寶月方丈談天論道,相談甚歡。據云,當時文正公已屬意桐溪伏龍山陽作為身後歸葬之地,但寶月方丈並不首肯,言及佛門近地非常人所能用也。我持否定。若文正公如此即定,不會先停長沙城金盒嶺,再移此處。至如不回老家還有一原因,就是文正公不願回雙峰福厚堂去與家人爭奪土地。這點文正公後人都照辦。文正公墓還有一特點就是與歐陽夫人合葬一墓。文正公重末有多房,只隨歐陽夫人一人。其事業靠歐陽,這顯明,儒家云:君子之道, 造端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禮經)。 守墓人周家後代領我們來到他家。即見酷似海龜狀的贔屓(音bìxì)趴在地上。贔屓為古代傳說中的動物,為龍之三子,力大無窮,極善負重。古來習慣相沿,各種石碑下之石座均雕成贔屓之狀,就是取其力大能負重之意。斷成兩段的曾墓神道碑側靠在贔屓的兩邊,碑的首部亦已斷落,立在贔屓的後面。神道碑上段的上方用篆體刻有「太傅大學士毅勇侯曾文正公神道碑」的字樣,清晰可辨。碑文字字楷書,除斷裂處外,其餘部分尚能辯認。此神道碑以及贔屓均系原物,周家保護至今,功不可沒。據主人談及,其曾祖周培湖當年就住在附近,常幫桐溪寺打些短工。曾墓落成後,寶月方丈即將其薦給曾府,耕種墓田並為文正公守墓,代代相傳。眼下的主人,當然不用再負守墓之責,因周先生常用摩托車帶人賺錢,生活尚稱可以。又因怕鄉人紅眼他家身世,不敢在外立碑立名。但盡心盡責照管文正公墓。至今雖有人多次破壞,墓桌被移走,墓冢被打開,但未動遺骨。這一點也許歸功風水,但周家遷居墓地60米內,任何盜墓者都無法得逞。周家大功不可忘。雖當地政府有資金百萬修復文正公墓,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資金己被人亂用,並末發在修建。在周新民家吃飯中,周先生還搬出大量古書和儒家經典,文正公傳。一本書己閱讀數干次,書頁己黃並己股線。周夫人特別客氣,又是山珍海味,還將昨日剛打上鮮魚上桌讓我們歡享。也是天老爺開恩,太陽出來,我們這群城裡客全坐在坪外一面聽周先生講儒家,文正公,一面則大吃大喝。我是來中國意想不到過年了。席間,桐溪村許多人都進院拜年。個個都愉快。一個農民對我說現在農民比城裡人好過。村民都很重視這塊墓。走前我執意付幾百元表示謝意。其實此行我受益非淺,除對文正公更了解,同時儒家思想正衝擊我心靈。我從周先生書中找到一本李安綱編著:儒教三經,見書他剛買幾天,就用同價從他手中購走。從禮經,論經還有易經看儒家才知自己祖先。信望
推薦閱讀:
※曾國藩相術實踐&《冰鑒》全文
※[薦讀] 為什麼說曾國藩的一生都在實踐「耐煩」兩字?
※張宏傑講解曾國藩鮮為人知的一面
※小編髮問 | 老賬本里的曾國藩
※古人,選墓都要風水寶地,曾國藩恰恰相反,原因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