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退行性脊柱炎

退行性炎又稱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脊椎骨關節炎等,是指椎間盤退變狹窄,椎體邊緣退變增生及小關節因退變而形成的骨關節病變。以椎體邊緣增生和小關節肥大性變化為其主要特徵。本病好發於中年以後,男性多於女性,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者易患此病。

【解剖生理】

腰椎椎體因負重關係,在所有椎骨中,體積最大,呈腎形,上下扁平。椎體的橫徑及矢徑自腰1~4逐漸增大,與椎體負重自上而下逐漸增加相一致。但在第5腰椎椎體下部負荷小於部,所以下部橫、矢徑與腰4椎體相應部位相比變小。腰椎椎體前緣高度自腰1~5逐漸遞增,而後緣高度則逐漸遞減。腰1和腰2椎體前低後高,腰3前後高低大致相等。腰4和腰5卻變得前高後低。

腰椎椎體由縱向及橫向略呈弧形的骨小梁構成,交織成網,以抵抗壓應力及抗應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逐漸疏鬆,即單位體積骨量減少,橫行骨小梁變細,甚至消失,而縱行骨小梁增粗,周圍皮質變薄。椎體由於長期負荷,可逐漸壓縮變扁,或呈楔形,髓核也可經軟骨板突向椎體,形成許莫氏結節。椎間盤退變後,椎體邊緣出現骨質增生。

【病因病機】

(一)內因:退行性變是發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椎體邊緣增生與椎間盤退變有著密切的聯繫,也與年齡、壓力及創傷有關。腰椎間盤在人體直立時是負重最大,活動最多的地方,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受到損傷的機會較其他組織為多。加之椎間盤缺乏直接的血液供應,故損傷、退變後修復較慢。椎間盤退變後,失去其固有的彈韌性,厚度變薄,椎間隙變薄,椎間隙變窄,從而減弱了椎體對壓力的抵抗,椎體和小關節不斷受到震蕩、衝擊和磨損,因而漸漸產生了骨刺。

(二)外因:損傷和勞損是導致本病的外部因素。由於腰部長期負重和過度活動,因此,損傷和勞損機會增多,進一步加速椎間盤退變,彈性減弱,同時引起周轉韌帶鬆弛,關節不穩定,導致椎體不斷受到創傷刺激,日久形成骨刺。骨刺發生的部位,多在脊信生理曲度的凹側,這是由於槓桿力學作用。骨刺的產生一般與年齡增長成正比,年齡愈大,增生愈嚴重。所以,壓力和重力對骨刺的產生有密切關係。壓力可能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骨刺則是椎體對於壓力的反應,是骨組織對壓力所產生的代償性產物。

【臨床表現】

(一)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體質肥胖者,有長期從事彎腰勞動和負重的工作史或有外傷史,起病緩慢。

(二)早期癥狀典型,患者感腰背酸痛不適,僵硬板緊,不能久坐久站,晨起或久坐起立時癥狀較重,稍加活動後減輕。但過度活動或勞累後加重。

(三)腰部俯仰活動不利,但被動運動基本達到正常。

(四)急性發作時,腰痛較劇,且可牽掣到臀部及大腿,若骨刺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時,可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感覺障礙等癥狀。

【檢查】

(一)腰椎生理曲度減小或消失,甚或出現反弓。

(二)局部肌肉痙攣,有輕度壓痛,一般無放射痛。

(三)下肢後伸試驗常量陽性。直腿抬高試驗,一般可接近正常。

(四)X線檢查:可見椎體邊緣有不同程序增生,或有椎間隙變窄,生理弧度改變。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患者的年齡、病史、癥狀、體征及X線片所見,一般不難作出診斷。但須與強直性脊柱炎相鑒別: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解痙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腎俞、命門、腰陽關、腰夾脊、氣海俞、關元俞、委中、陽陵泉、承山等。

(三)主要手法:滾、按、揉、點壓、彈撥、扳、擦及被動運動。

(四)操作方法

1、滾揉腰背法:患者俯卧位,醫者用深沉有力的滾法施於腰背兩側骶棘肌,自上而下反覆3~5遍,然後用掌根按揉3~5遍,以緩解肌肉痙攣。

2、彈撥止痛法:醫者用拇指在腰背疼痛的部位上作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的彈撥,以松解粘連,再結合局部痛點接壓腎俞、大腸俞、陽關、居髎等穴,以達解痙止痛之目的。

3、腰椎扳法:患者俯卧位,醫者先行腰椎後伸扳法扳動3~5次,然後用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以滑利關節。

4、活血通絡法:患者俯卧位,醫者以紅花油或冬青膏為介質,在腰部督脈經及兩側膀胱經施擦法,再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能有效地提高血流量和止痛作用。

5、有下肢牽痛者,可用滾法施於大腿後外側和小腿外側,隨後拿委中、承山,按揉陽陵泉、崑崙等穴。

【注意事項】

(一)避風寒,卧硬板床,適當進行腰部功能鍛煉。

(二)勞動時腰部宜用腰圍固定,以保護腰椎的穩定性。

【按語】

退行性脊柱炎以骨質增生為其特點,增生是不可逆的,所以一切治療方法只能是減輕癥狀,緩解病痛,增進友誼加腰脊柱的活動度。推拿治療的目的是增加腰部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增強腰部肌肉的張力,從而控制腰脊柱的穩定性而使腰痛癥狀緩解。


推薦閱讀:

《結構型脊柱側彎合併骨盆旋移所致腰痛》史守良(2017.1.16)
【脊柱側彎】之施羅斯訓練
易筋經與脊柱?!
視頻分享 | 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康復操
扭脊式瑜伽動作 糾正脊柱減小肚腩(圖)

TAG:脊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