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奉獻
(一)當前,一個深入學習新時期領導幹部優秀代表鄭培民同志的活動在全黨展開。鄭培民同志身居領導崗位,心繫人民群眾,始終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廉潔從政,艱苦奮鬥,盡職盡責,鞠躬盡瘁,真心誠意地為人民謀利益,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和崇高品德,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讚譽,集中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
在我們黨80多年來的奮鬥歷程中,湧現出像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這樣的一批又一批優秀領導幹部和數不勝數的先進模範人物。雖然他們生活的時代不同,具體的先進事迹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他們都具有一種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懷和崇高精神。
(二)奉獻,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奉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光耀人間,永遠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巨大力量。
今天,在全國各族人民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闊步前進的重要時刻,我們更深切地感到,提倡奉獻和奉獻精神,絕不是陳年老調,絕不是空洞高調;奉獻和奉獻精神,不能「封存」,不能「告別」。奉獻和奉獻精神不僅應當是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自覺追求,同時應當是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的時代精神。
(三)社會發展史表明:人類從洪荒時代走入信息社會,歸根結底靠的是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奉獻。如果只有索取,沒有奉獻,就沒有人類社會的今天。
奉獻的表現方式是豐富多彩的,但不論表現方式有多麼不同,奉獻精神是永恆的,也永遠為人們所景仰。人類歷史上,那些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文學藝術家,以他們自己的創造,作出了巨大奉獻,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他們理所當然受到世世代代人們的崇敬。現實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崗位上誠實勞動、合法經營、敬業愛崗、默默奉獻的人,同樣受到人們的尊敬。而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那些損害國家、民族的利益,不講奉獻,只求索取,挖空心思為自己攫取私利的人,都為人們所鄙視。至於那些口頭上大講奉獻,在行動中卻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人;那些為富不仁,不願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人;那些見死不救,見義不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人,同樣為人們所鄙視。
(四)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奉獻精神的民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千古流傳的名句,是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綿延五千多年,為中華民族發展和繁榮作出巨大奉獻的人物層出不窮,史不絕書。魯迅說得好:「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五)「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中國共產黨人把中華民族的奉獻精神發揚光大,推向新的高度。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無私奉獻的歷史。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時期,無數奉獻者以他們的奮鬥實踐鑄就了反映著時代特色、閃耀著奉獻光華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在我國,從來沒有一個政治組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集中了那麼多的優秀兒女和先進分子,為中國人民作出了那麼大的奉獻和犧牲。
在黨的領導下,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影響帶動下,中華兒女不屈不撓,前赴後繼,艱苦奮鬥,默默奉獻。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譜寫了一篇篇氣勢磅礴、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沒有黨和人民的犧牲奉獻,就沒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和美好生活。我們黨和各族人民的偉大奉獻精神,必將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
(六)奉獻精神是偉大而崇高的。但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奉獻是英雄和模範們的事,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奉獻就是只講犧牲,高不可攀,可敬不可為,可羨不可行。這是對奉獻的一種誤解。
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包含著崇高的境界,也蘊含著不同的層次。奉獻既表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慷慨赴義,也融會和滲透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釗為追求真理而捐軀,白求恩為人類正義而殉職,董存瑞為人民解放而犧牲,鄧稼先為科學事業而獻身,是一種奉獻;雷鋒將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徐虎走街串戶解市民之難,吳天祥將萬家憂樂掛在心頭,是一種奉獻;在本職崗位上恪盡職守、愛崗敬業、持之以恆、埋頭苦幹,也是一種奉獻。最近,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線,廣大醫務工作者以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兢兢業業地工作,夜以繼日地奮鬥,表現出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他們的高尚品德贏得了全社會的尊敬。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千千萬萬的人向失學兒童獻一份愛心,向災區群眾捐幾件衣物,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微力,乃至為孕婦和老人讓一次座位,也都體現了奉獻精神。
可以說,奉獻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每個人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在什麼崗位,都能夠盡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獻。奉獻不是痛苦,不是喪失,不是剝奪,而是愛心的流露,善意的升華,美德的弘揚。奉獻使人充實,使人快樂,使人高尚。我國一位科學家在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時說:「為了心中的夢想,18年我沒有休息過節假日。對我來說,科研本身帶來的愉快是最大的報酬,科學奉獻祖國是最大的幸福。」奉獻就在人間,就在身邊。我們在奉獻中生活,在生活中奉獻。
(七)還有一種認識,認為市場經濟就是一切向錢看,現在講奉獻不合時宜。這也是一種誤解。
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的就是要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們不能也不應否認市場經濟是要講利益的,但同時要看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正是為了滿足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特彆強調奉獻。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是一項宏偉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人們作出新的奉獻。市場經濟拓展了人們的活動領域,為人們潛在能力的充分發揮提供了可能。千千萬萬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經營管理者,走向市場的舞台,煥發出巨大的創造活力,在為個人和家庭創造幸福生活的同時,也為社會作出了奉獻。實踐證明,發展市場經濟與提倡奉獻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促進的。
當然,社會生活紛紜複雜,有主流,有支流。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在實現自我價值中做出奉獻。但也有一些人,在兜里有了錢之後一味追求「活得舒適,活得瀟洒,活得滋潤,活得實惠」。對待人生,他們只貪圖酒綠燈紅,紙醉金迷,玩世不恭,「過把癮就死」。這是人格的倒退,意志的消弭,精神的畸變。這種消極現象,在歷史的進程中出現,也必將在歷史的發展中衰亡。
(八)倡導奉獻精神,絕不是漠視個人利益。這裡關鍵是處理好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我們不能一說奉獻就不要個人利益,一提個人利益就不講奉獻。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樣:「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
講奉獻不是對個人利益的否定,而是強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有機統一。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決定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係。當個人利益同國家、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同時,國家和集體也要重視和依法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提倡奉獻精神,不是無視個人利益,而是在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充分重視個人利益;不是用集體主義否定和取代個人的正當利益,而是引導人們在實現個人利益的同時,維護和保證國家與集體利益,在保證和發展個人正當利益的基礎上,推動國家和集體利益的實現。
(九)進一步來看,弘揚奉獻精神與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義利問題,是我國傳統道德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義利關係,是道德倫理範疇里的一對基本關係。有的主張重利輕義,有的主張義利兼顧,有的主張義利雙棄,有的主張先義後利。義利之辨為歷代思想家所重視。
堅持把義與利結合起來,樹立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義利觀的基本內涵。它要求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鼓勵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獲取正當的物質利益,引導每個公民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
馬克思主義從來不主張將「義」和「利」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從來不一般地反對功利主義。封建社會中的「存天理,滅人慾」,「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虛偽的、反人性的。毛澤東同志說,這不過是一些唯心的騙人的腐話。我們要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於人民。我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反對的是將個人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那種惟利是圖、見利忘義、不盡義務、不講責任的行為,與社會主義義利觀格格不入,與我們提倡的奉獻精神背道而馳。
(十)還應該看到,倡導奉獻精神與鼓勵個性的發展完善也是協調一致的。
奉獻,既是作為一個合格人的基本品質,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完善個性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完善的個性內含奉獻,奉獻實踐完善著個性。奉獻給他人和社會的越多,自己的精神越充實,個性也就越完善。
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有助於人的個性發展。改革開放20多年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充分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積極鼓勵個人的創新精神,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人們在尋求個性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在展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在為社會多做奉獻。
實踐說明,個體在社會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的程度,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個性豐富完美的人越多,就越具有創造力,越具有活力,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就越快。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一個巨大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功績,就在於為人的全面發展,造就具有豐富完美個性的社會主義新人,提供了適宜的社會環境和廣闊的歷史舞台;就在於將個人價值與奉獻社會統一起來,以制度的方式培育了新的奉獻精神。
(十一)奉獻,大量的、經常的是崗位奉獻。每個人,不論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夠在本職崗位,通過不同的形式為國家和人民做奉獻。敬業是奉獻的基礎,樂業是奉獻的前提,勤業是奉獻的根本。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奉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崗位敬業奉獻。在本職崗位上,有沒有奉獻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樣。人們在本職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忠於職守,盡職盡責,干一行,愛一行,爭一流,創一流。要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實際工作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地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點點滴滴、絲絲縷縷、粒粒顆顆,匯聚起來,灌溉的是良田萬頃,照亮的是錦繡中華,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我們不要輕看了自己這一點、一絲、一粒,我們應該從一點、一絲、一粒的奉獻做起。
(十二)「人生在世,奉獻二字。」在全社會弘揚奉獻精神,需要黨員幹部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決定了黨員幹部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無私奉獻作為行為準則。黨員幹部必須牢記「兩個務必」,發揚優良作風,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必須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江澤民同志根據時代的發展,倡導新時期64字創業精神,其中一條是「無私奉獻」;進入新世紀,又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確立為一種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奮鬥的精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這裡的關鍵一條就是,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廉潔奉公,艱苦奮鬥,無私奉獻,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
(十三)弘揚奉獻精神,必須摒棄形式主義。奉獻需要一定的形式,也需要開展一些活動。奉獻通過一定的形式體現出來,奉獻精神的弘揚也在創造著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形式。但如果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只圖熱鬧,不看實效;只求虛名,不做實事,那就是形式主義,就是「作秀」。自家大院髒亂差,跑到外面掃大街;群眾找上門的事情不給辦,卻把桌子搬到街頭去「辦公」……這些形式主義做法是對奉獻精神的扭曲和褻瀆。
(十四)弘揚奉獻精神,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人人參與,需要經過長期的多方面的努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對個人而言,我們大家都應經常想一想,自己能為他人和社會做些什麼,而不是從他人和社會得到什麼。對社會而言,一定要給奉獻者更多的尊重、愛護、榮譽和報償,絕不能讓英雄流汗流血再流淚。對那些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的醜惡行為,要給予充分的揭露和譴責。扶正祛邪,揚清激濁,獎善懲惡,奉獻精神就能在這種鮮明的導向中得到更好的弘揚。
(十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一項宏偉的事業,也是一個艱巨的歷史進程。這一宏偉事業,呼喚著千千萬萬奉獻者;這一歷史進程,造就著一代又一代奉獻者。時代的車輪在奉獻者推動下前進,事業的藍圖在奉獻者奮鬥中實現,民族的未來因奉獻者的努力而充滿希望。
讓我們唱響奉獻者之歌,共同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推薦閱讀:
※愛是牽掛,愛是奉獻
※姑娘們,我真是替你們捉急呀。。【含淚獨家奉獻一萬多字技術貼,只給...
※(誠意奉獻)教科書上沒教給你的8條職場經驗。
※愛就是奉獻——寫給女人
TAG: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