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部講稿(四)
第十九集、費 廉在《百家姓》中,費、廉兩姓都不是很大的姓,但是人們對它的誤讀不少,其中費(fèi)姓,有一支應該讀成費(bì),但是現在都讀成了費(fèi)。因廉頗而讓人們熟知的廉姓,其實不是很大的姓,但在人們的印象中,廉姓應該是一個大姓。那麼這兩個姓氏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呢?同時費姓雖然不是一個大姓,但是歷史上名人不少,費姓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費長(zhang)房,他們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廉姓被人們熟知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廉頗,在人們的印象中,廉姓應該是一個大姓,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廉姓是人數不多的小姓。《百家講壇》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費廉》。費姓淵源源於嬴姓,出自遠古帝王顓頊裔孫大費次子若木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顓頊是黃帝孫,有裔孫伯益,伯益曾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費(今山東費縣),他有個裔孫叫大費。大費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繼承爵位而淪為平民,遂以父名為姓氏,稱費氏,以標明自己的血統所出,其後代相傳姓費至今,正確讀音作fèi。源於姒姓,出自夏禹後裔費昌、費仲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纂》、《軒轅黃帝傳》記載:「夏禹,亦黃帝之玄孫也,姒姓。」夏禹的裔孫費昌,在夏王朝末期為卿大夫,他曾多次勸諫夏桀,但夏桀不聽,依然殘暴故我,費昌大失所望,毅然「去桀奔商」。商湯非常歡迎費昌的到來,給他的封國叫作費國(今河南偃師氏緱鎮),其後裔子孫就以國名為姓氏,稱費氏。在費昌的後裔子孫中,有個人叫費仲,是商末紂王身旁著名的的佞臣。在殷商王朝覆滅之時,費仲被周武王姬發所殺,並傳首號令,以為禍國殃民者戒。其後裔子孫則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費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費氏的正確讀音作fèi。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費序父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魯國有大夫費序父,其後裔子孫因他以費(今山東魚台)為食邑,後世子孫遂以封地名為姓,稱為費氏,正確讀音作fèi。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大夫費無極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為氏。姓氏音讀作fèi。據史籍《姓纂》記載,春秋時期,魯懿公姬申的孫子姬無極的封邑在山東費縣西北,時人稱費無極。在費無極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費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費氏正宗。費氏族人大多尊奉費無極為得姓始祖,其正確讀音作fèi。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魯桓公之子季友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為氏。據史料《梁相費泛碑》記載:「魯桓公子季友為大夫,有功封費,因氏焉。」春秋時魯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於費邑,子孫以費為氏。這一支來源比較單一,主要是由春秋時魯桓公之子季友而來,以封邑名稱為姓。魯桓公姬允是周公旦的後代,在周公長子姬伯禽被封於魯國後,傳至第十五代君主就是姬允,擔任魯國國君。後來,魯桓公生子二人,其長子即魯庄公姬同,在魯桓公去世後得以繼承爵位;次子即姬季友,在魯庄公時期以君主胞弟身份成為魯國上卿,執掌朝政。尤其是在魯庄公去世後,季友的權力更為集中,他擁立魯庄公之子姬班為君主,自己獨攬大權。後來,季友的專權引起其他貴族的不滿,一位名叫慶父的人乘機作亂,殺死國君姬班,季友也被迫逃亡陳國。此後,季友在陳國的幫助下回到魯國,繼續任執政,並立姬班的兒子姬申為國君,姬申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魯釐公(魯僖公)。魯釐公執政時期,為表彰季友安定社稷之功,把國中的費邑(今山東魚台)分封給他作為食邑,他及子孫後來也在那一帶發展繁衍,再後來就以封邑的名稱為姓氏,稱費氏,正確讀音作bì。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拓拔部費連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鮮卑族費連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執政時期,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至洛陽(今河南洛陽)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將鮮卑族的多音複姓多改位單字漢姓,其時,費連氏改漢姓為費氏,讀音作fèi。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郭爾羅斯氏,亦稱郭洛羅斯氏,源出元朝時期豁羅剌思氏後裔,內扎薩克氏族中也有此姓,以部為氏,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Gorlos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鄂溫克族郭爾羅斯氏多冠改漢姓為費氏、郭氏、高氏等,其讀音皆作fèi。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費佳氏,滿語為Fei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源出費序父一系,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海西女真,世居訥殷江(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費氏。⑵滿族費莫氏,滿語為Feimo Hala,為滿族老姓,是八大姓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費氏、莫氏、馬氏、麻氏等。⑶滿族費雅氏,亦稱蜚雅氏、富義氏,滿語為Feiya 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後多冠漢姓為費氏、富氏。滿族費氏讀音皆作fèi。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費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Fèi音費氏得姓始祖:費無極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費無極,因受封於費邑,他的子孫以封地名為姓。費無極的後裔「以地為氏」,當時的費邑,就在現在的山東省魚台縣的西南方的「費亭」,相傳就是以前魯國費邑的舊址,是這一支費氏的最早發源地。望族居於江夏郡(今湖北省雲夢縣東南部)。此支Fèi音費氏為江南費氏的得姓始祖支系。Bì音費氏得姓始祖:姬季友春秋時期的魯國魯桓公的兒子、宰相季友,因受封於費邑,其後世子孫以受封邑作為姓氏。根據《姓氏考略》上說,魯桓公子季友為大夫,後代因以為氏。這個費邑(今山東費縣的西南一帶),但與山東魚台縣那支費氏來源有所區別。望族居於琅琊郡(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此支Bì音費氏為山東費氏的得姓始祖。費宣:北宋末以子任宦遊長安,尋避兵東南來桐城,遂家焉。為桐城費氏始祖。費伯祥:明洪武時自無錫遷居常州西盪下,是為西盪下費氏始遷祖。費錦章:明季避兵由桐城遷居合肥東鄉三十里鋪南首。為合肥費氏始祖。費俊齊:明宣德間由吳興遷居江陰。為江陰費氏始祖。費孟綽:字茂叔,先世由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高竹鄉早禾徙茶陵孟家巷,屢積軍功特,封費判官加授光祿大夫。元配:楊氏,孺人以公貴贈夫人。宋宗端平年間,與兄費孟思、費孟當遷安公復徙古塘,基兄弟先繼逝同葬安仁安平司沙坊合江洲,清嘉慶乙亥年公兄弟三人子,姓袁、呂、費,同築祖墳,頃遭安仁豪棍李普詩等,籍伊祖墳排形占興,訟,安邑令賈寧讞斷合江洲祖墳,任袁、呂、費三姓掛掃山,屬山兩造,毋許進葬,詩悍奔衡州道翻案,道批安邑令,侯踏看,亦不離原案讞斷,俱有案存,妣沒葬橋頭順風嶺。生子二:費念周,費念紋。為安平江洲費氏始祖。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九位,人口約五十七萬八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36%左右。據《史記》記載,若木子孫在上古至夏朝時,已「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後裔費昌在夏桀時去夏歸商。此外,商代還有佞臣費仲。春秋時,隨著魯大夫費父、季友、楚大夫費無極分別封於費地,其子孫以邑為氏,費姓隊伍迅速擴大,所居區域也擴展至今山東、湖北境內。兩漢時期,費姓名人有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費直,汝南(今河南平輿)人費長房,犍為南安(今四川東南部)人費貽,吳郡吳興(今浙江吳興)人費鳳。說明費姓在此際除繼續繁衍於今河南、山東、湖北之地外,已有費姓徙居犍為郡、吳興郡,犍為郡地跨今雲貴川三省,吳郡地跨江浙,可見當時費姓分布之廣。三國時,江夏 (今河南羅山西)人費禕因求學入益州(今四川成都),並落籍該地,後貴為蜀國宰相,並與劉禪結為兒女親家,使江夏郡的費姓在蜀地顯赫。兩晉南北朝時,在江夏郡繁衍的費姓依舊興旺,而且名人不斷。隨著北魏費連氏、費莫氏改為費姓,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都有了新的費姓族人。唐末五代時期,中原板蕩,民不聊生,有費姓人隨逃難的隊伍入遷今安徽、江蘇、浙江等地,並有一支進入福建。宋末,隨著江浙之地變為殺人戰場,有費姓繼續南遷於今兩廣之地。明初,山西費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江蘇、天津、河北、河南等地。明清兩代,繁衍於今浙江紹興一帶的費姓由於從事師爺或幕僚的行當,有落籍於今北京的。清中葉以後,費姓人有赴台謀生者,而且此期之費姓已分布於今全國大多數地方。當今,費姓在中國大陸姓氏排行中位於156位,約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07%。廉姓源流源於姬姓,出自黃帝玄孫大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根據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記載:「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黃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為顓頊,顓頊之孫名大廉。其子孫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處在河東,就是現在山西省境內黃河流域以東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後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個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統的黃帝後裔之一。在史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歷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頗,他是戰國時期趙國的神武大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晉陽,拜上卿」。廉頗的一生多采多姿,在司馬遷的筆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頗的精彩表現不但使他的名垂千古朽,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為了一個所有中國人都熟悉的姓氏。廉氏族人大多尊奉大廉為得姓始祖。源於維吾爾族,屬於漢化改姓之以官職名稱為氏。元朝時期,有一個維吾爾族人(畏吾兒)布魯海牙,他與大元朝政府友善,當元朝廷封他為肅政廉訪使的時候,正好他的兒子降生,人們都恭賀他官拜肅政廉訪使(簡稱廉使),布魯海牙遂以官職稱謂為姓氏,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叫廉允中,而且還乾脆也給兒子卜魯凱雅取了個漢名叫廉希元。今回族廉姓多出自此支。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紂王大臣飛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商紂王時期,有個鳥俗氏部落,也是大廉之後,卻稱為子姓。大概是商王所賜予的姓氏,有待進一步考證。鳥俗氏部落族人中有一個人叫飛廉。飛廉是個飛毛腿,他的兒子就是著名的惡來,是個大力士、猛將,父子倆都是商紂王的親信佞臣。周武王姬發滅商紂後,飛廉和惡來都被周武王殺死。飛廉的小兒子叫作季勝,是惡來的弟弟,後來成為趙氏的祖先。這在著名的東漢學者王符所撰著的《潛夫論》中,有比較詳實的記載。在飛廉、惡來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飛廉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廉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貴族斗廉,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日強,在楚國軍隊中,有一名貴族叫斗廉,一直為楚軍副帥。他驍勇善戰,堅毅果敢,非常受楚國上下臣民的尊敬。周桓王姬林十九年(楚武王熊通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為了分化瓦解漢江以東的各諸侯國,特派遣莫敖屈瑕領兵東行,以期與貳、軫兩個附庸國會盟。貳、軫兩國的鄰國鄖國君主聞訊後,認為楚國與貳、軫二國結盟將不利鄖國,於是鄖侯自恃是「漢陽諸姬」之首,為姬姓君主國,便策動了隨國、絞國、州國、蓼國等諸國聯合組軍,以期截擊楚國。後斗廉生的兒子中有位著名的季融,因在楚國不得志而仕於陳國,卻干出了一番事業。在斗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斗廉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姓斗氏、廉氏、季氏等。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福建泉州清真寺主持夏不魯·罕丁,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回族廉氏,出自元朝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皇慶年間(公元1312~1313年)從西域到福建泉州定居,後應聘主持艾蘇哈卜清真寺(清凈寺)的教務。夏不魯·罕丁的教稱,就是被伊斯蘭教民們虔誠推崇的「攝思廉夏」,漢義就是「長老」。在夏不魯·罕丁的後裔子孫以及教民們當中,有以其教稱官職為姓氏者,漢化稱廉氏、夏氏等,世代相傳至今。源於滿族,出自滿族罕扎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罕扎氏,滿語為Hanja Hala,漢義「廉潔、清潔」,世居巴顏和羅地方(今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廉氏、清氏、韓氏等。今土家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廉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廉氏,世代相傳至今。鄂西、湘西的土家族姓廉者頗多。得姓始祖大廉、飛廉、斗廉、廉允中(布魯海牙)、夏不魯·罕丁。廉姓的確是一個十分老資格的中國姓氏,其來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據《姓纂》一書的考證。廉姓的姓源是這樣的:「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換言之,這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正統的黃帝後裔。在《史記》的七十列傳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廉頗,是戰國時代趙國的神武大將,他的一生,多彩多姿,在司馬遷的筆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頗的精彩表現,不但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為了一個中國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時,更證明了廉姓的古老。廉氏後人奉大廉為廉姓的得姓始祖。廉允中:維族姓名布魯海牙;中山人。仕元官廉訪使,其子遂因父官改姓廉氏,八世孫允中始占籍蘇州,十二世孫序為遷無錫始祖。廉氏是一個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九十位,人口約十九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12%左右。廉氏望居河東郡(今山西夏縣)。今天津市的寧河縣、河西區,山東省的費縣、滕州市、平邑縣、臨沂市費縣、文登縣、青島市即墨縣、濟南市平陰縣、菏澤市單縣、濟寧市鄒城市、利津縣,河北省的承德市圍場區、安平縣、淶水縣、武安縣、唐山市遷安市、保定市、石家莊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通河區、尚志市延壽縣、哈爾濱市、綏化市,河南省的鄭州市、盧氏縣、沁陽縣、商丘市睢陽區、南陽市新野縣、洛寧縣、鶴壁市,遼寧省的丹東市、瀋陽市、海城市、大連市、朝陽市、葫蘆島市、本溪市桓仁縣,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海拉爾市、興安盟,山西省的長子縣、永濟市、和順縣、鑲汾縣、朔州市,江蘇省的鹽城市,陝西省的西安市,雲南省的宣威市,湖北省的恩施市,吉林省的長春市、吉林市,江西省的上饒市波陽縣、余干縣,安徽省的明光市,浙江省的長興縣,廣東省的珠海市,湖南省的沅陵縣,福建省的莆田市,韓國等地,均有廉氏族人分布。廉希憲元朝畏兀兒人。父名布魯海牙,曾經做過「廉訪史」的官,便以官職中的「廉」字為姓。他自幼學習漢文化,篤好經史。元朝建國初期,典章制度都不夠完備。廉希憲以中書省重臣的身份,積極推行漢法。當時,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搜刮錢財的大臣阿合馬,遭到了廉希憲的反對。廉希憲多次直言進諫,惹怒了忽必烈,被罷除了宰相。但是,元世祖深知廉希憲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幾年後又重新起用他擔任剛剛設立的荊南行省?穴湖北地區?雪的長官。他到任以後,嚴明法紀,重懲劫掠、侵擾百姓的士兵,戰後混亂的社會秩序得到了治理。廉希憲自己也廉潔自律,清貧自守。一天夜裡,幾個下屬送來了大批珍玩,遭到他的嚴厲斥責:「這些財物如果是你們自己的,我收下就等於拿了不義之財;如果是你們從百姓那裡搜刮來的,我收下就等於是犯罪了。」幾年後,世祖將他調回京師。臨走的時候,當地百姓哭著攔阻道路,久久不讓他啟程。廉希憲最崇拜唐代的魏徵,認為秉忠直言是做臣子的本分。他每次上朝議事,都是直言利弊得失,世祖經常被他頂撞得十分惱火。一次,世祖私下對他說:「以前我是宗王,你指出我的過失,我可以包容。現在我是天子,你是臣下,你怎麼還能那樣直言無忌呢?芽」他回答說:「王府的事是小事,天下的事是大事,我如果不管是非曲直,都一味順從陛下,那麼天下將要受大害了。」1280 年,一代名臣病逝於北京,終年50歲。?郡望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堂號河東堂:以望立堂。第二十集、岑 薛 雷岑姓、薛姓、雷姓由於人口不一,其大小也不一樣,其中,岑姓較小,薛姓和雷姓在全國姓氏排名中,都排進了前100位,算是大姓了,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像。不但如此,岑、薛、雷,這三個姓氏的演變也非常精彩,更是不乏名人,岑毓英、薛素素、雷發達等都是這三個姓氏中的驕傲,他們是歷史上很有影響的人物。在人們的印象中,薛應該是一個小姓,但事實卻不是這樣,薛姓不但人口多,而且名人不少,薛濤箋就是薛姓人的發明。雷姓不是一個常見的姓氏,但是和人們的想像相反,雷姓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姓氏。故宮、頤和園的設計都是雷姓人的功勞。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岑 薛 雷》。岑姓源流出自姬姓,為西周初期周武王堂弟姬渠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上古周朝時,周武王姬發將父王(周文王)異母弟姬耀封為岑子,將其堂弟姬渠封於岑地(今陝西韓城),建立了岑國,其後代以國名為姓,已經有了三千餘年的悠久歷史。關於岑氏源流,見諸於秦國宰相呂不韋所著的《呂氏春秋》,書中記載:「周文王封其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其地也,今梁國岑亭是也。」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周武王封文王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這兩段考據文字,內容上可以說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認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後者認為是周武王所封。到了漢朝時期,岑氏族人相對集中於南陽盆地地區。南陽在春秋時期屬於楚國,秦朝時屬穰縣,西漢初期置縣。該地既是岑氏宗親的祖居地,又是漢室中興的策源地和三國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影響久遠。王莽篡漢之後,劉秀在兵於新野,在岑彭為代表的一批文武英賢輔佐下,建立了那時的東漢政權。岑彭持軍有方,英勇善戰,後來被冊封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漢朝以後的華夏岑氏族人,大多尊奉「舞陰侯征南大將軍」岑彭為得姓始祖。源流二出出自百越族,出自秦、漢之際古百越民族娌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岑,望出南陽,又,兩越娌人多岑氏」。娌人,即古書中多予記載的俚族人,主要分布在今茂名地區。秦、漢之際,粵西、兩陽各縣的古代居民,被稱作「俚族人」,從漢朝到唐末,俚族人居住在該地長達千餘年。他們在開墾粵西大地,維護國家統一,創造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等方面,都作出過重大的貢獻。時移代轉,民族融合,俚族人久已不復存在,他們的史跡亦頗難稽考了。俚族人,是古老百越民族的成員之一,聚居在長江以南,住在廣東、廣西的則稱南越(南粵)。對俚族人活動的記載,最早見於著名南朝宋國史學家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中的記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蠻里張游,率種人慕化內附,封為歸漢里君」。唐朝章懷太子李賢為這條記載作注說:「里,蠻之別號,今呼為俚族人」。到了隋、唐時期,俚族人活動更加活躍,史籍對他們的記載已比較多了,而且指明了俚族人居住的地域範圍。吳國的萬震在《南州異物志》里說:俚族人住在「廣州之南,蒼梧(廣西梧州)、鬱林(廣西貴縣)、合浦(廣西合浦)、寧浦(廣西橫縣)、高涼(廣東陽江)五郡中央,地方數千里。」南北朝、隋、唐時期,俚族人曾經出現過一些傑人,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中,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就是威震嶺南的冼夫人和她的孫子馮盎。唐朝後期,「俚族人」這一族稱已逐漸少見,進入五代十國而至宋王朝,對俚族人的活動的記載就基本沒有了。俚族人逐漸消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數次民族大融合。在與漢族人和其他各民族長期雜處的環境中,俚族人逐漸受了中原漢族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和文化,加之不少俚族人同漢人通婚,久而久之,便與漢人無甚差別。大量漢化了的俚族人,被列入國家戶籍,從而失去了俚族人的身份。另一個原因是被封建王朝驅逐離開原地。在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雷州俚族人首領孟喜等人造反,梁朝派都知司馬陳襄來鎮壓,孟喜等人「率眾遠颺」。此後,雷州半島上基本無俚族人了。在封建王朝的高壓政策下,粵西一帶俚族人紛紛「遠颺」,一部分到了海南島,同原住在那裡的俚族人匯合。在民間,「俚」和「黎」同音,發展成為今天的黎族人。另有一部分俚族人逃往廣西,同住在那裡的俚族人匯合,發展成為今天壯族的一支。另外,在今南方地區,有很多岑氏少數民族,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的西南有一縣名為岑溪,貴州省也有一個叫做岑鞏的地方,可能就是跟當地的眾多岑氏有關。源流三出自壯族,出自宋朝時期古僮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古僮族,就是壯族,是第二個淵源中古俚族人的一個分支。傳說,壯族先民原來有名無姓,於是各部落首領在一個叫江岩(今浙江富陽清泉山)的地方集會,商定各部落的姓氏。因主持人部落勢力最強大,被推為總首領,以「黃」(大王、皇帝)為姓,養黃牛為主的部落首領就以「莫」(黃牛)為姓;會獵鳥的部落首領就以「陸」(大鳥)為姓,牽著狗來的那個部落首領就以「麻」(神犬)為姓。就此,會議圓滿結束,大家都因有了姓氏而歡呼雀躍。但在江岩之地為大家殺牛做飯的那個部落首領,見到大家都有了姓氏,而自己卻未得到,因此大發其怒,不高興地以刀拍擊砧板來表示憤憤不平。會議主持人見狀後靈機一動,就以「岑」(砧板)給他為姓。最終,大家皆大歡喜。從此,壯族的岑氏就誕生了,其族人也都以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從宋朝時期起,其氏族首領皆為岑氏,在其族譜中,始祖就是號稱大將軍狄青屬下的將領、浙江餘姚人岑仲淑,其後世代為江右田州土知府(大土司)。得姓始祖岑子。姬姓,名渠,周文王異母弟姬耀之子,古嶺子國之後。武王克商滅紂後,大封天下,其中將其從弟渠封於岑,為子爵,故渠又稱為岑子,岑子之後,以國為氏,稱岑姓,並尊岑子為其得姓始祖。岑仲叔:北宋浙江人,隨宋大將軍狄青平定儂智高,以功封鎮泗城,宋皇佑年間知永寧軍(今廣西百色),為始遷廣西之壯族岑氏遠祖。岑仲密:一世祖,明朝襲上林峒長官司職,始遷居廣西西林縣西鄉那勞寨。為廣西西林岑氏始遷祖。遷徙分布岑氏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人口約五十七萬八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36%左右。在歷史上,岑氏曾經是一個光彩而神氣的姓氏,尤其是漢、唐兩代,棘陽的岑家人材輩出,出將入相,顯赫萬分,他們的子弟備受朝廷的重視,岑家也儼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漢朝的棘里,就是如今河南省新野縣的東北。棘陽岑家的嶄露頭角,是開始於中興漢室的光武帝之時,而頭一個把這個家族引領上青雲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將岑彭。自岑彭之後,岑氏名望就扶搖直上,歷經南北朝和唐朝,前後差不多一千年間,所享聲譽始終不衰。前清時期,在南方的廣西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營法」大戰法軍的「開花炮」,把來勢洶洶的法軍擊敗於臨洮,其他各省聞風紛紛起而響應的抗法名將岑毓英。中法之役後,他曾高官厚祿,當到清廷的太子太傅,顯赫不可一世。據史籍《岑氏族史》記載:周朝文王的同父異母兄弟姬耀之子「渠」,受封於「岑」,因以為氏,在河南南陽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南陽望」。自是子孫繼繩,萬世一系,迄今已有三千餘年。古岑邑在秦朝以後叫「棘陽」,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的前高廟鄉張樓村。該處為漢時名邑,戰略要地。王莽時期,邑人岑彭任棘陽縣令。及劉秀起兵,攻打棘陽,岑彭退宛投誠,為劉秀所重用,封為歸德侯。在其後的歷次征戰中,屢建功勛,以功受爵。劉秀即帝位後,晉陞岑彭為廷尉,行大將軍事,積功封「舞陰侯征南大將軍」。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殉難於蜀中,謚號為「壯侯」,後在凌雲閣為功臣繪像時,被列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立廟祀之,其後人多襲封。今古棘陽城遺址東一公里處的下廟村,就是岑彭故居所在地,直到如今有二十多戶岑氏族人居住。如今祖居地在廣東、福建以及旅居海外的岑氏族人,大多尊奉岑彭的後人、宋朝名人岑堯俊為世祖,其氏根淵源仍在河南新野。郡望堂號郡望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並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廢,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廢黜,唐朝天寶至德年間 (公元742~758年)又曾改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河南鄧縣)為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堂號南陽堂:以望立堂。薛姓源流源於任姓,出自黃帝之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的封地任,屬於以居邑為氏。相傳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後裔。據史籍《元和姓纂》、《新唐書》、《通志》等記載,黃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為四母所生,成年後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十二個不同的姓族,散居於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於任(今山東濟寧),而為任侯。禹陽之裔孫以邑為氏,形成任姓,其後任姓幾經發展壯大,人才興旺,支系龐雜。禹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大禹因其精工巧思、發明車輛有功,特任命為車正(官名),專門管理天下車轅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視為車的創造者,受後人仰慕。車輛的發明與使用大大加快了中華文明的步伐,大禹賜封奚仲以薛(今山東藤州)為邑,稱薛侯。奚仲家人聞訊都以此為榮,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為氏,表示紀念,是為薛氏之始。後來奚仲曾一度遷居於邳(今山東棗莊薛城官橋鎮,一說微山湖地區)。明朝萬曆年間撰著的《滕縣誌·古迹志》中記載:「薛城,在薛河北、縣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蓋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薛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記的世次為:畛→初→厲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庄侯元→平侯貴→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興→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簡侯文歡→惠侯夷黃→靈侯英→文侯俱→隱侯清→愍侯洪→薛公。到了戰國末期以後,薛地的地位日漸下降,最後變為一個村落。而薛國族人輾轉遷徒,始終不忘先祖列宗,後以國名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稱薛氏。源於媯姓,出自虞舜裔孫齊國丞相田嬰的封地薛,屬於以居邑為氏。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齊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齊國宰相的田嬰,他曾被齊威王田因齊封於薛(今山東滕縣),也就是故薛國之地,因此他也被稱作薛公,號靖郭君(一作靜郭君)。田嬰逝世後,田文襲封,仍以薛地為食邑。後田文病逝,無能的諸子們爭位,亂成一團,結果被齊、魏兩國聯手共滅之。至秦王嬴政滅六國後,薛國故地被秦國設置為薛郡,田文的後裔徹底失卻封地,子孫分散各地。漢朝以後,直至魏、晉時期均設為薛縣,最後到隋朝時期被廢黜,成為滕縣領屬之地。西漢初期,田文之孫田國、田陵遷徙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居住,並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為薛氏。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稱胡。戰國時匈奴開始與中原各政權接觸,其後長期影響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後期,匈奴之名逐漸消失。通過戰爭、和親和關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關於匈奴薛氏來源,因史料不詳,今已無從查考。僅在史籍《魏書·裴慶孫傳》中記載:「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馬牒騰,並自立為王。」吐京,在今山西石樓西北部十五公里處。匈奴最先活動於今蒙古高原一帶,東漢時期因內訌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後來南下附漢,並幾經輾轉最後定居於今山西離石一帶。由於長期與漢族人雜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漸放棄原來的游牧生活轉而農耕定居,出現漢化趨勢,至魏晉時,甚至紛紛改用漢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於這一時期,後逐漸漢化。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中記載:「叱干氏,後改為薛氏。」叱干氏源於鮮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稱薛干氏。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十七年(公元26l~277年)。晉懷帝司馬熾執政時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受晉封為大單于、代公。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復國,並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族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北魏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複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其餘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幹部遂改為薛,成為薛氏成員之一。在史籍《北齊書》中記載:「薛(王叔),字曇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薛延陀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薛延陀國,是隋、唐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鐵勒部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聯合組成。據傳,薛部先祖本是漢族人,後來流落到漠北一帶並在此蕃息發展不斷壯大起來,成為當地的一個游牧部落。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們便以「薛」為部落名稱。以後薛部在與鄰近的延陀部戰爭中獲勝並其部而有其眾,兩部遂合二為一,稱薛延陀。薛延陀國滅亡後,部眾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並於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為氏」,而改姓了漢族的薛氏,分布於營州至平州一線(今遼寧朝陽至河北盧龍)。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國西北部杭愛山脈),至今仍有許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們都是古薛延陀部的突厥族人後裔。唐朝時期的營州、平州,均屬於漢、晉、北魏時期的古遼西郡,這就是南宋著名學者鄭樵在《通志》中所稱的「遼西薛氏」之源。源於冒姓,出自唐朝武則天時期馮氏後裔馮小寶,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自稱周文王后世子孫,鄂人(今陝西雩縣),闖蕩江湖,在同官縣(今陝西銅川)販賣藥材,練就了健壯的身體,粗獷中不失數分英俊。馮小寶發跡後,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後沿襲不改。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⑴.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後裔子孫內附於明王朝,以元朝開國皇帝的蒙古稱號「大蒙古國薛禪汗」為漢姓,稱薛氏,世代相傳至今。⑵.據史籍《明史》中的記載: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賜蒙古貴族托果齊姓薛名台,安置駐紮於平州新昌一帶;又賜瓦剌部首領托歡姓薛名斌,為原駐地甘肅土司。賜姓,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皇帝對臣屬的殊榮,故一人受賜,全族榮耀。內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長獲帝王賜姓,有許多部族人等一時均隨之改漢姓為薛氏,世代相傳至今。⑶.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蘇尼特氏,亦稱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兒帖該之第四子薛尼特所組建的氏族,世居巴顏鄂隆(今內蒙古錫林郭勒西烏珠穆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nit Hala,後多冠漢姓為薛氏、蘇氏等。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朝鮮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奚仲。薛姓出自黃帝的任姓,黃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陽,因被封在任(今山東濟寧市)而得任姓。任姓傳到十二世孫奚仲,奚仲在夏禹時任車正,為車的創造者,居住在薛,稱為薛侯。其後人祖已的七世孫曰成,舉國遷於摯,改號為摯國。商末時,周伯季歷娶摯國女大任為妻,生子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復封為薛侯。春秋時,齊桓公稱霸諸侯,惟有薛侯不從,被黜為伯爵。春秋後期,薛公子登在楚國做官,薛人遷往下邳(今江蘇邳州),楚懷王賜沛地為其食邑。薛國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戰國時亡國,其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薛姓。他們尊奚仲為薛姓的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春秋時期薛姓自春秋戰國得姓以後,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山東是薛姓的發源地,地處中原東部,薛姓人由山東向周邊地區擴散,活動地域大致在趙、宋、楚、齊、秦諸國,相當於今湖北、湖南、江蘇、河南、河北、陝西、山東的部分地區。春秋時有薛邦,兗州人,孔子弟子。戰國至秦,散佈於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躍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戰國末期任姓薛氏裔孫薛倪為楚令尹。戰國時趙國(建都今河北邯鄲)有處士薛公,為寓居趙國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泰國大舉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統兵御秦,信陵君因與魏王有矛盾,不肯應命。經薛公苦心勸說,信陵君無忌才從趙返魏,帶兵遣將擊破秦軍,解救魏國。宋國(建都於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於當時中華文明的中心,主張長幼尊庫皆應有序,被時人奉為道德楷模;秦國(建都於咸陽即今陝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傳他劍術精湛,為一代宗師。秦及兩漢,薛姓經過長期的繁衍發展,人口大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於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擴大。這一時期,黃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黃河中下游,越來越多的薛姓人,或為官,或經商而遷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內為甚,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礎。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反而使社會經濟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終於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後來變成各種軍閥勢力的混戰。這一時期,一部分薛姓為避戰亂,自黃淮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中原烽煙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領薛永的帶領下追隨蜀先主劉備進入四川,薛永父子為蜀漢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紮下根來,蓬勃發展,世號蜀薛。秦漢400多年的歷史時期,薛姓名人頻出,光宗耀祖,永載史冊。楚漢相爭之時,項羽部下有薛公,驍勇善戰。劉邦手下有將軍薛歐,追隨漢王,功成名就。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封薛歐為廣平敬侯,在漢高祖所封的漢初18位侯爵中名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戶。漢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兒子薛山為靖侯,孫子薛澤繼封為平棘侯,曾孫薛穰為平棘節侯,玄孫薛去病在漢宣帝時任大夫。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不記榮辱,正直敢言。西漢末年,齊人薛方,字子容,時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權,陰謀篡奪漢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異己,殘酷打擊忠於漢室、不歸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採取籠絡人心的伎倆,封官許願,加官進爵,還邀請當時通曉禮儀、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虛假偽善的面目,拒絕了王莽的一再征請,居家講經授文,寫詩作賦,保全了自己的清白聲譽。東漢政權建立後,世祖劉秀久聞薛方清高正直,徵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時還有博士薛順。西漢末年,洛陽有富商薛子仲。洛陽是西漢東都,地處中原,物產豐饒,人員輻輳,交通便捷,自先秦即為水陸商業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陽優越的經商條件,穿梭往來於全國各地,擁有家財萬貫,富甲全國。王莽見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請他去商討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西漢時平陵人薛恭,以孝舉為縣令,是為關中薛姓。東漢末年,豪強割據,薛氏一族在社會動蕩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從此,在蠻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蹤跡,並很快發展為蜀地大姓,世號蜀薛。東漢末年,政治日趨腐朽,皇帝幼弱無知,外戚宦官擅權專制,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不堪重壓的農民奮起反抗,爆發了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東漢中央集權勢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卻乘機發展割據勢力。一時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中原逐鹿,生靈塗炭,兵荒馬亂之中,人民流離失所,避難他鄉,紛紛向江南和巴蜀流徙。在龐大的逃難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隨劉備進入蜀地,這支薛姓族人的首領叫薛永。薛永的父親薛蘭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十世孫,曾任兗州別駕,後被曹操所殺。父親慘死後,薛永遂轉而投奔當時佔據徐州一帶的劉備。劉備旋即敗於呂布、曹操,幾經輾轉,被迫到荊州牧劉表手下謀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軍南下,據有荊襄九郡之地,劉備於當陽再次敗於曹軍,最後只得聯合江東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復奪得荊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腳之地。面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壓力,劉備惟有向西發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劉備終於打敗益州牧劉璋,據有西川之地,為以後蜀國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在此過程中,薛永恪盡職守,忠心佑主,始終追隨於劉備左右,南征北戰,立下了卓越功勛。大批薛氏族人也隨著薛永往返遷徙,逐漸進入巴蜀。從歷史記載上看,這或許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規模的移動,儘管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由蜀漢王朝建立後,薛永升受劉備蜀郡太守、其子薛齊官拜巴郡太守的情況來看,他們父子能同時掌管號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說明他們不僅居功至偉,而且足可擔當禦敵戍邊的重責。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響深遠,並留下了不少與薛姓有關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際,屬於劍南道的維州仍有薛城縣的記載,入宋後方改名為保寧。據專家考證,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舊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發兵滅蜀,當時薛氏投降的竟達5000戶之多,勢力之大,亦可窺知薛姓在蜀漢時期佔據相當重要的政治地位。蜀漢滅亡後,為了徹底斷絕劉氏宗族恢復故國的企圖,曹魏決定採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舉將蜀地百姓內遷中原各地。這時,薛齊雖然降魏,受封為光祿大夫,然而也在遷徙之列,隨同薛姓宗族一道遷至河東郡汾陰居住。儘管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於薛永勤政愛民,深得當地蜀人擁戴,因他們遷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謂之「蜀薛」。成為後來河東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薛姓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勢頭,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黃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於今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並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里,就有薛姓人任職。魏國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時官至秘書丞,曹操對他頗為器重.常與之談古論今,並尊稱他為「薛君」。薛靈芸,為魏文帝宮中美人,對裁剪針工有獨到之處,能在沒有燈光的房間里,很快地裁製衣服,宮中稱之為「針神」。蜀國薛姓宗族領袖薛齊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綜至孫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綜至兼,世傳東宮,談者美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東薛姓在魏晉時期形成,並逐漸發展成當地的名門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無論漢族政權,或是少數民族政權,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必須依靠當時的名門望族,於是他們紛紛拉攏、吸收中原望族參加到自己的政權里。河東薛姓,作為關東著姓,也是各個政權積極爭取籠絡的對象,作為統治集團的中堅力量,薛姓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南北朝時,薛姓在各方面則大放異彩。河東汾陰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將領,歸附北魏後被封為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並賜爵河東公。其子薛淵為南朝齊重要軍事將領。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驃騎將軍,薛真度歷任荊州、豫州、揚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能撫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後落籍河南洛陽)人薛豹子,本鮮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薛,於北魏任徐州刺史,剛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其子薛椒,風度翩翩,遵禮行教,舉止得當,拜七兵尚書。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績,遷晉兵將軍、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東汾陰人薛強原為後秦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公,其子薛辯為北魏平西將軍、東雍州刺史,賜爵汾陰侯。薛辯子薛謹為北魏河東太守,襲爵汾陽侯。薛辯長子初古拔,因功任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河東公。學者薛憕,曾為北魏徵虜將軍、中散大夫,西魏時進爵為伯,升任中書侍郎、安東將軍。汾陰人薛實,西魏時領著作佐郎,修國史,遷中書令,北周時因功進爵為侯,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一些在北朝任職的薛姓人,在隨後的隋唐時期繼續擔任官職。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時任兗州刺史。義興(治所在今江蘇宜興)人薛士通為隋膺揚郎將,唐初歸降,授東武州刺史、平輔公祏,後改任泉州刺史。長期主持中樞的河東汾陰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個兒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職,且委以重任。隋代河東汾陰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發跡,成為聞名全國的望族。隋唐時期隋唐時薛姓除在黃淮流域中下游繼續發展外,更稱盛於中國西北部。南北朝時,薛姓族人主要沿自東向西北的路線傳播,三國時魏有天水(今屬甘肅省)人薛夏,說明此時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肅省。至隋唐時,甘肅省薛姓已形成壯大之勢,金城(今甘肅蘭州)人薛舉家財萬貫,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後一度稱帝。及至唐代,薛氏家族達到了空前繁榮。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因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遷居關中,今陝西關中地區成為薛姓一個重要繁 衍地,從而躋身關中望族。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嫁給出自河東薛氏家族的薛紹,既是恩寵,也是唐王朝對薛氏家族的拉攏。宋元明清時期五代時期有薛懷讓,其先世為戎人,說明他是由少數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後唐庄宗時任軍職,唐明宗時任神武廂都校、州刺史。後晉時歷任宿州團練使。後漢時安國軍節度使,後移鎮同州。後周時加同平章事銜,任左屯衛上將軍、左武衛上將軍。宋朝建立後,國家重新統一,人民又得以過上較為安定平穩的生活。這一時期,薛姓散居於全國各地,發展相對穩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較顯赫。明清時期明清時期薛姓規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遷徙的進度更快、規模更龐大了。自南宋開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廣東海陽、五華、興寧、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寧化轉徙粵之平遠,其後復由平遠轉徙程鄉(今屬福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事迹的家族,這一時期的薛姓人不遜先輩,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遷入台灣自明清起,於東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遷入台灣。清康熙年間,派兵攻滅台灣鄭氏政權,隨即在台駐軍,設置府縣。當時台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地窄人稠的閩粵居民很有吸引力,於是陸續有人從閩、粵兩地入台墾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約 1710年前後,有一個入墾打獵東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粵籍人薛昌貴,定居於淡水。乾隆年間又有薛君隆從廣東到桃園的大桃村開墾,廣東的薛華梅到台中縣的東勢鎮定居。近代以來,特別是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後,大陸與台灣的聯繫一度中斷達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台灣方才回到祖國的懷抱。其間薛姓極少有移居台灣者。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居台灣後,黨、政、軍、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員自大陸遷台,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薛姓人,如國民黨高級將領薛岳,資深報人薛心熔等。遷徙海外薛姓人在清代遷往台灣的同時,也開始有人涉洋過海,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成為當地華僑。進入近代,由於世界奴隸制的廢除,歐美各國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而此時清政府也由於政局不穩,世事多變,且急需外匯彌補巨額貿易赤字。如光緒十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稱,每年需要總數2000萬元(約合1400萬兩白銀)的僑匯,已相當於光緒後期每年關稅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時大力鼓勵華人出洋勞務。這樣又極大刺激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熱情,進一步壯大了華僑的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華裔已達400多萬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當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10萬,是全國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27萬增長到近310萬,增長了11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等同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江蘇、陝西、河南三省,大約佔全孱酵矬慧隊口的39%。其次分布於山西、河北、山東、安徽,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蘇為薛姓第一大省,占薛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東南蘇皖、西北秦晉、北部豫冀三塊薛姓聚集區。在近600年期間,薛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南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的遷移。薛姓在長江以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薛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江蘇、安徽北部、山東南部、陝寧晉豫、甘肅東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0.45%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1.3%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51%的薛姓人群。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內蒙古中西部和東北、河北東部、京津、山東北部、遼寧西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和西北、四川北帶、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廣西中部,薛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6.7%,居住了大約21.6%的薛姓人群。郡望堂號郡望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新蔡郡:原為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為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為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為蔡州。沛 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為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為吾符郡,東漢改為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復為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為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為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為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北平郡:戰國時期燕國始置。秦國滅燕國後沿用,轄地在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部,治所在薊縣,如今北京當時屬廣陽郡,與右北平之間隔著漁陽郡。西漢時期北平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廣居右北平」。三國時期北平屬燕國,右北平北部為東鮮卑(後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狹,漁陽不變。西晉時期,燕國並漁陽郡。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東晉十六國時三郡轄地多有變化,燕國時稱燕國時稱燕郡,漁陽時設時撤,北平較穩定。晉、魏時期,北平郡遷新昌(今河北盧龍)屬平州(州治在遼西郡),今地當時為燕郡,為幽州州治所在。漁陽屬幽州。隋朝時期,撤遼西郡,北平郡治不變。漁陽郡治還至現薊縣。今地屬涿郡,轄地廣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長城與突厥相接,郡治時稱薊縣。唐朝時期北平郡改為平州,公元714~743年為安東都護府,漁陽分為薊州和檀州,北平為幽州治所,轄大約今天京、津兩市,置范陽節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國時,北京稱幽州,置盧龍節度使。後唐依舊。晉朝時期割與契丹。遼國時期,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為南京析津府,屬平州。金國時期,亦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內蒙古赤峰南、寧城西,稱北京大定府。今北京為中都大興府。「北京」第一次出現。北平未出現,原地為平州。元朝時期,今北京為大都路,轄大約京津兩市。北平未出現,原地為永平路。北京未出現。明朝初期,北京稱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現。明成祖遷都前改北平為北京,實行兩京制,遷都後亦稱京師。「北京」出現,「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關,襲用明朝稱法。清帝遜位,袁世凱竊權,拒絕南下,國民政府被迫遷往北京,北京名稱不變,北平未出現。北洋政府倒台後,國民政府駐南京,北京改稱北平。1949年己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復改北平為北京,定都於此。「北平」至此消失。高平郡:原為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七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台、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平高郡(今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堂號河東堂:以望立堂。新蔡堂:以望立堂。沛國堂:以望立堂。高平堂:以望立堂。忠諫堂:漢朝時候,沛人薛廣德為御史大夫,敢於直諫。漢元帝要做樓船供自己玩樂,薛廣德脫帽子諫阻,如果漢元帝不聽,他打算光著頭向皇帝乘輦的車輪上碰。結果皇帝採納了他的諫議。薛氏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八位的大姓,人口約六百七十二萬餘,佔全國人口的0.42%。雷姓源流源於姜姓,出自炎帝裔孫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叫雷。在黃帝率領炎黃部落聯盟戰伐蚩尤時,雙方激戰於涿鹿,雷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佐黃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戰爭勝利後,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今河南葉縣、方城一帶,一說在今河南嵩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團(諸侯國)。其後裔子孫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國為姓氏,複姓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在方雷氏的後裔子孫中,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兩支,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雷氏,也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方氏。該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傳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們共尊方雷為得姓始祖。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殷紂王寵臣雷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在殷商王朝時期,紂王身邊有一個寵臣叫雷開,對紂王忠心耿耿,盡教唆紂王肆意歡樂。周武王姬發滅殷商王朝後,在雷開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為姓氏者,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屬下大臣雷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傳說,遠古時期有個人叫雷公,他精通醫術,是一個名醫,被任命為「巫」,即醫官,掌管天下巫醫。他還曾與黃帝一起討論醫學理論。在雷公的後裔子孫中,有延續其先祖之名為姓氏者,即稱雷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源於南夷,出自東漢時期南郡潳山蠻,屬於以部族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東漢末期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潳山蠻改姓為雷。潳山蠻,是東漢王朝統治者對原戰國時期楚國國人的一種稱謂,其民族成分實際上十分混雜,由若干群體組成,但其聯盟酋長被一致稱作「雷遷」,就是首領的意思。在東漢末期,潳山蠻廣泛居於今湖北省的荊州、安陸、漢陽、武昌、黃州、德安、施南諸府及襄陽府以南境地,即東漢時期的南郡境內,其部族人等多以首領之官稱為姓氏,稱雷氏。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潳山蠻起而反之,隨即被武威將軍劉尚率軍鎮壓,之後徙其族人七千餘口置於沔中(今湖北江夏),因此,潳山蠻在其後被改稱為「沔中蠻」。潳山蠻後逐漸遷徙至嶺南地區,雷氏族人的一部分分別融入了當地的苗族、瑤族、彝族、侗族、畲族、壯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並將姓氏帶入這些民族,世代生息繁衍至今。該支雷氏目前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廣東一帶地區。源於氐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前秦國氐族雷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東漢末期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南安羌改姓為雷。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國苻氏集團中有一部「南安羌」,為前秦國的核心部族之一。實際上,「南安羌」並非羌族,而是氐族部落,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前秦國大司馬雷弱兒。雷,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氐族中一個部落的名稱,早先游游牧於青海、甘肅一帶,後來以部為氏,漢化即稱雷氏,後皆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稱雷氏至今。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⑴.蒙古族雷氏,最早源出「忽雷」演奏者。忽雷,是蒙古語「胡爾」的音譯,是一種創始於北方民族,史載中最早名的弦樂器名稱。在元朝時期的宮延音樂中,忽雷也是主要的樂器種類。在史籍《元史·禮樂志》中記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其中所稱的「胡琴」就是忽雷,是一種弓弦摩以發音的樂器。忽雷上雕刻有精美的龍首,形制不一,其中的「瑪特爾頭」是比較古老的形制,其形似龍,面似猴,猙獰可怖,象徵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後來,人們將忽雷的演奏者稱為忽雷氏,其後裔子孫中有漢化稱單姓雷氏者。⑵.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留佳氏,亦稱劉佳氏,源出南匈奴貴族劉氏集團,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Lingiya Hala,世居李佳和羅(今遼寧新賓李家河)、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松花江等地。蒙古族、滿族留佳氏,在清朝後期多冠漢姓為雷氏、劉氏等。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金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等的記載:⑴.金國時期,就有海西女真阿典部,族人以部為氏,稱阿典氏,滿語為Akjan Hala,漢義「雷」,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來在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嚴詔天下禁止胡姓,阿典氏即改單字漢姓為雷氏、戰氏等。⑵.滿族烏嚕氏,亦稱烏祿魯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斡雷部,滿語為Uru Hala,漢義「寡蛋、松籽殼」,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雷氏、趙氏。得姓始祖方雷。炎帝神農氏的第九代孫名雷,黃帝伐蚩尤時,雙方激戰於涿鹿,雷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佐黃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戰爭勝利後,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大致為今河南省葉縣南、方城縣東北一帶),其族稱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方雷氏的後代有以國為氏者,稱雷姓。他們尊方雷為雷姓的得姓始祖。雷登高:江西吉水縣人,有六子,於明季景泰間遷武陵梁山。遷徙分布雷氏是一個歷代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六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3%左右。歷史上雷姓的遷徙與分布先秦時期,雷姓活動限於河南,但一直不活躍,史書上很少有記載。直到秦漢,雷姓東遷安徽、江西,開始在東部發達起來,形成著名的豫章雷姓大族。魏晉南北朝是雷姓發展的重要時期,西北羌族、氐族以及巴蜀蠻中雷姓的興起和漢化,陝甘寧地區和川鄂地區成為雷姓的重要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馮翊雷氏望族。唐宋時期,雷姓除繼續在西北發展外,向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移民成為主流,到明朝時,雷姓的重心向南和東南移動,南方各地基本都有雷姓,尤盛於贛閩地區。宋朝時期,雷姓大約有17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4%,姓氏排在第七十七位。當時雷姓第一大省是陝西,約佔全國雷姓總人口的53%。雷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陝西、甘肅,這二省雷姓大約佔全國雷姓總人口的68%,其次分布於江西、四川、河南、廣西、湖北、福建,六省的雷姓占雷姓總人口的29%。全國形成了陝甘、江西兩塊雷姓聚集地。明朝時期,雷姓大約有15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雷姓人口的增長率為負值。面應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雷姓一直活動於北方地區,自然遭到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福建,這三省雷姓大約佔雷姓.西、四川、湖北、陝西,這四省的雷姓又集中了27%。江西為雷姓第一大省,占雷姓總人口的30%。宋元明期間,雷姓人口主要由北向東南部、由西北向南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東南贛湘閩、西北晉陝川兩大塊雷姓聚集地,雷姓人口重心由西北向東南移動。當代雷姓分布與圖譜當代雷姓的人口已達到300餘萬,為全國第七十八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雷姓人口由15萬增到300餘萬,增長了20倍,雷姓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雷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目前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陝西三省,大約佔雷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布於湖北、貴州、河南、福建、廣西,這五省區又集中了30%的雷姓人口。四川為當代雷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雷姓總人口的16%。在近600年中,雷姓人口主流是由東南部向西北、西部強勁地回遷,雷姓人口重心由東南向西移動。全國形成了西北陝西、西部川鄂貴湘、南方福建三塊雷姓聚集區域。雷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陝渝、湘黔桂、雲川東部、甘肅東部、晉豫西部、鄂贛粵大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新疆西南,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2%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6%以上,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1.7%,居住了大約56%的雷姓人群。在雲南中部、四川中部、甘肅大部、寧夏、青海東部、內蒙古中部、山西中部、黑龍江西部、豫皖南部、湖北東北、江西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部、廣東東部和南端、台灣北端、新疆西北,雷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8%一0.42%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8.8%,居住了大約20%的雷姓人群。郡望堂號郡望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堂號豫章堂:以望立堂。馮翊堂:以望立堂。謙讓堂:東漢時期的雷義和同郡陳重是好友。太守舉陳重孝廉,陳重要讓給雷義,太守不允。刺史舉雷義茂才,雷義又要讓給陳重,刺史不聽,雷義遂裝瘋披髮而去。第二十一集、賀 倪 湯在賀、倪、湯三個姓氏中,其中賀姓的起源比較多樣,好多少數民族中都有賀姓;倪姓不但是一個古老的姓,而且和曹姓、朱姓關係密切。在賀、倪、湯三個姓氏中,要說誰最為古老,非湯姓莫屬,湯姓不但古老,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多淵源的姓氏。那麼這三個姓氏,在歷史都發生過什麼樣的歷史故事?它們是如何得姓的呢?在倪姓的名人中,最有個性的莫屬倪瓚了,倪瓚是元代著名的畫家,除了他的畫作之外,他更著名的是他的潔癖。實在罕見。湯姓是百家姓中最為古老的姓氏,而且淵源很多,得姓比較複雜。那麼湯姓在歷史上如何演變的呢?都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呢?《百家講壇》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賀 倪 湯》。賀姓源流源於姜姓,出自東漢汝陰令慶儀曾孫慶純之後,屬於因避帝王之諱改姓為氏。據史籍《姓纂》記載:「慶姓,齊公族慶公之後。」又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考略》等文獻記載:齊桓公的支庶後代慶封的後代中,皆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慶氏。春秋時期,齊桓公姜小白有個支孫名叫公孫慶克,其子慶封以父名命氏,稱為慶氏,史稱慶父。慶封在齊靈公姜環執政時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齊莊公姜購執政時期(公元前553~前548年)為上卿,執掌國政,後在齊景公姜杵臼繼位之後逃往吳國。到了東漢時期,慶氏後裔傳至汝陰郡令(今安徽合肥、渦陽一帶)、會稽人慶儀時,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在劉祜成為漢安帝之後,為避漢安帝之父清河王劉慶之名諱(追封的漢慶宗、漢孝德皇帝),改姓名為賀純,其後代便相傳為賀氏,史稱賀氏正宗,是為江蘇賀氏。賀氏族人大多尊奉賀純為得姓始祖。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慕容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將鮮卑拓拔部中的賀蘭氏、賀賴氏、賀樓氏、賀敦氏等部落,均改成漢字單姓為賀,稱賀氏。當時,鮮卑族慕容部中的賀若氏未予漢化,但在後來的歷史長河中,也逐漸漢化為漢字單姓賀氏。源於土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吐谷渾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土族,這一民族稱謂源於大部分族人自稱為「土人」,漢、回等兄弟民族也稱他們為「土人、土民、土護家」等;但另一部分族人卻因為長期與蒙古民族生活,一直自稱為「蒙古爾、蒙古爾昆、察漢蒙古爾」等;藏族同胞則稱其為「霍爾」。「土人」在漢語中具有「土著」的意思,其祖先為慕容鮮卑的分支吐谷渾部,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時,將鮮卑吐谷渾部中的賀爾加氏、賀爾基氏、蘇賀氏、賀郳氏等部落,也多改成漢字單姓為賀,稱賀氏。這一部分族人在後來逐漸形成一個集聚的大部落群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這個大部落群體的意願,統一稱為土族。如今,土族主要分布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縣和樂都縣,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還有兩萬多人聚居於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蘭州市永登縣、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等地區。其中,青海省境內的土族約佔全國土族總人口的85%。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忙忽惕氏,亦稱忙古德氏、忙努德氏,源出成吉思汗第八世祖篾年土敦第七子納臣把阿禿兒之子忙忽台,他組織了忙忽惕氏族,其後人以忙忽惕為姓。忙忽惕部起初依附於泰亦赤兀惕,在「十三翼之戰」中同札答蘭等部結盟,曾與孛兒只斤·鐵木真為敵。戰後,忙忽惕人對札木合的殘暴不滿,在首領畏答兒率領下歸附孛兒只斤·鐵木真,跟從孛兒只斤·鐵木真參加了統一蒙古各部之戰。在「哈蘭真沙坨之戰」中,畏答兒與兀魯兀惕人朮赤台同為孛兒只斤·鐵木真的先鋒,衝垮對手五個梯隊,迫其退軍,使孛兒只斤·鐵木真轉危為安。後來,孛兒只斤·鐵木真在統一蒙古、成為成吉思汗並分封諸王時,許多忙忽惕人跟隨帖木格·斡赤斤東行,定居於大興安嶺以東地區,也有一部分忙忽惕部族人生息在哈拉哈河流域,今內蒙古自治區的奈曼、寧城、翁牛特,以及遼寧省的阜新等地都有散居的忙忽惕氏後裔。明、清時期,忙忽惕氏族人中即有改用漢字單姓賀為姓氏者,稱賀氏,世代相傳至今。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赫舍里氏,亦稱何舍里,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唐朝末年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紇石列氏,在金國時期為紇石烈部,屬於以部為姓,滿語為Heseri 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區、多爾濟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黑龍江的色欽及穆理哈村(今吉林東豐小四平鎮一帶)、塔散堡(今遼寧錦縣塔山)等地。清朝中葉以多冠漢姓為賀氏、何氏、高氏、康氏、赫氏、張氏、蘆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桂氏、艾氏等。⑵.滿族赫葉勒氏,亦稱赫葉哷氏、何雅禮氏,滿語為Heyere Hala,世居瀋陽、吉林等地。後有人以諧音漢字「賀」為姓氏,即稱賀氏。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雙城市滿族錫伯族志》記載:⑴.錫伯族何葉爾氏,滿語為Henkire mongu,在遷徙到新疆地區後,有人以諧音漢字單姓賀為姓氏,稱賀氏。⑵.錫伯族賀在爾氏,滿語為Hejair Hala,世居遼寧瀋陽地區的族人中,有以諧音漢字單姓賀為姓氏者,稱賀氏。源於苗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苗族賀氏,出自吉學氏,以部落稱謂為氏,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分別漢化為賀氏、楊氏、歐氏等。源於裕固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裕固族賀氏,出自呼郎嘎特氏,以部落稱謂為氏,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漢化為賀氏。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布依族、撒拉族、傈僳族、俄羅斯族、東鄉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賀氏族人分布,得姓始祖賀純。賀宗國:字東峰,為秦御史大夫,授榮祿大夫,調守徐州沒,葬九里山前,王山丙向。配張氏:封宜人,葬興公共冢。是為江蘇徐州太始祖。賀添民:字燎翁,漢桓帝時江西行省提刑沒,葬吉州太圳上。配陳氏:封宜人葬興公合冢。是為江西泰和始祖。賀應詹:賀應棋、賀應楨、賀應詹兄弟三人,唐荘宗元年由江西太和圳上徙居湖鄉之培塘,賀應楨:居萬秀塘即今五都也。賀應詹:居南岸老六十都今更為永為豐二十二都,自伯景以後俱系詹公一族。是為遷楚南湖鄉祖。賀伯景:承應詹公而居南岸,沒葬南岸東峰沖子山午向。配楊氏:葬南岸東峰沖。是為湖南湘陽賀氏始祖。賀 馮:唐會昌中自會稽以著作郎令永新,秩滿居邑這良坊,沒葬秋山之陰,子孫遠墓面居,是為良坊賀氏始祖。賀應詹、賀友恕:後唐庄宗時自江右遷居湘邑南岸,傳至明朝,有諱宗者生六子,編號日堂,五子友恕為堂五房之祖。是為蓮湘賀氏始祖。賀漢宗:明洪武初由上湘率親屬來湘潭,居城外三十都之黃龍巷。是為湘潭賀氏始祖。賀 禮:明嘉靖間偕弟智自永新壠田徙楚南之攸邑,再由攸隸籍湘潭篁奇林。是為湘潭賀氏始祖。賀崇壽:明永樂間避毛由江右永新遷湘潭。是為中湘賀家段賀氏始祖。賀文亮:明永樂初自長沙移家寧鄉回瀧鋪江家橋。是為鵝山賀氏始祖。賀 質:先祖東漢傅中,原姓慶,汗安帝父清河王祿廩貂以慶字訓賀,賜姓賀,自此世為賀氏生卒葬失考。元配:氏生卒葬失考。賀 及:字仁甫。宋太元年丙子四月初八申時生,元二庚辰三月初六申時沒,葬辰州府後花園。有志。元配:黃氏,宋太平四已卯二月初三戌時生,寶元三年卒已九月初二酉時歿,葬合夫冢。子一:旺。是為益陽祖仁支下始祖。遷徙分布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三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七十萬七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7%左右。賀氏得姓是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從一開始起就是當地一大望族。故族人自改姓為賀氏以後,就以會稽為其堂號、郡望。賀純有孫名賀齊,為三國時吳國大將軍齊之孫賀邵任中書令,邵之子賀修在西晉任太子太傅,由於仕宦周遷等原因,賀氏開始在江浙一帶緩慢遷徙。會稽賀氏在漢、魏六朝時期,他們與同郡的虞、魏、孔三姓並稱為「會稽四姓」。魏、晉、南北朝時期,因北方兵連禍接,各民族不斷大舉南遷,使得南方的賀氏家族分布更廣。出自鮮卑的賀氏,也很快繁衍壯大,後與從江南北上的賀氏不斷地融合發展,逐漸在北方形成兩大郡望,即河南郡、廣平郡。唐朝時期,賀修的十二世孫賀德仁為唐太子中書舍人,賀德仁的侄孫賀默為彭州刺史(今江蘇徐州),賀德仁的侄曾孫賀知章任唐玄宗秘書監,可見此期世居會稽之賀氏已呈大批北上之勢。宋朝詞人賀鑄為賀知章之後,生於今河南汲縣,晚年退居蘇、常。唐宋之際,賀氏已分布於中國東部廣大地區,其中在北方,是以今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分布最為集中。此期又形成山陰(隋朝時期賀德基之族所在)、青州(宋朝時期賀恂之族所在)、忻州(宋朝時期易州刺史賀惟忠之族所在)、陳留(宋朝時期右千牛衛大將軍賀率景之族所在)、蔡州(宋朝時期中散大夫賀應誠之族所在)、濟南(宋時秉議郎賀適中之族所在)、齊州(宋朝時期光祿卿賀志誠之族所在)、密州(宋朝時期賀寬之族所在)等郡望。明初,賀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河南、山東、湖北、河北等地。明、清以後,賀氏遍及全國各地,並有遠播海外者。如今,賀氏分布甚廣,尤以湖南、山西兩省多此姓,這兩省賀氏就佔全國漢族賀氏人口的30%以上。郡望堂號郡望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廣平郡:漢景帝劉啟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併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復置廣平郡,轄境有所擴大。廣平郡在隋朝文帝楊堅開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廢黜。濟南郡:漢朝時期高祖劉邦設有濟南國。荊楚七國亂政後改為濟南郡,治所在東平陵(今山東章丘),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臨淄市一帶。晉朝時期移治歷城(今山東濟南)。北魏時期改為齊州。宋朝政和中期升為濟南府。元朝時期則為路。明、清兩朝均為府。民國時期廢府改為山東省省會市。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青 州:青州得名甚早,在古代是《禹貢》中的「九州」之一,位於今山東半島中部,大體指泰山以東至渤海的廣大區域。《禹貢》中記載:「海岱惟青州」。上古時期為東夷之地。至夏、商王朝時期,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西周初期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國,之後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國所屬。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東漢時期為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在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部,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西晉懷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曹嶷棄廣縣,築廣固,為青州刺史治。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慕容德攻陷廣固,定為南燕國都,這也是山東唯一一個作為朝代首都的地方。後南朝宋武帝劉裕滅南燕政權,夷廣固,築東陽城,置北青州刺史治於此。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己酉,公元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丁酉,公元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丁丑,公元557年)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隋朝時期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宋朝時期為京東東路路治。金國時期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元朝時期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明、清兩朝時期,為青州府治。民國時期為益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州歸昌濰地區(今山東濰坊)管轄,1986年撤縣改為青州市。2003年全市轄六個街道、十五個鎮,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宮街道、東壩街道、雲門山街道、彌河鎮、王墳鎮、五里鎮、廟子鎮、邵庄鎮、普通鎮、東高鎮、高柳鎮、朱良鎮、何官鎮、口埠鎮、東夏鎮、譚坊鎮、鄭母鎮、黃樓鎮;山東青州經濟開發區。忻 州:隋朝時期以漢朝秀容縣(今山西忻縣)置忻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忻州市。民國時期廢府為縣。蔡 州:亦稱蔡郡。秦朝時期把原來的蔡、沈二國之地改置為三川郡。漢朝時期又改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東晉朝時期將治所移至懸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兩朝改為蔡州,一度曾名為豫州;隋朝時期改漢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時期名為上蔡縣,唐朝時期名為汝陰縣,均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汝南縣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陽,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部一帶地區。密 州:隋朝時期改膠州為密州,治所在今山東省諸城。明朝時期廢黜。堂號會稽堂:以望立堂。河南堂:以望立堂。廣平堂:以望立堂。濟南堂:以望立堂。陳留堂:以望立堂。青州堂:以望立堂。忻州堂:以望立堂。蔡州堂:以望立堂。密州堂:以望立堂。四明堂:唐朝時期的光祿大夫賀知章,詩作得最好,書法也漂亮。醉後作詩填詞寫字,毫不費力就成了捲軸。他自號「四明狂客」,後人因以為堂。倪姓源流出自曹姓,黃帝後裔邾武公次子之後,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辭源》所載,春秋時期,邾武公將次子封於郳(故城在今山東滕州境),建立郳國,為邾國附庸。子孫以國名為氏,稱為郳氏。戰國時郳國被楚國所滅,為避仇改氏為兒(念ní,不簡作「兒」),再後又以郳去「阝」加「亻」旁成倪姓。漢初有御史倪寬,其先即為公子肥後裔。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顓頊帝後人邾侯之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在遠古時代,今山東半島上生活著一支氏族。他們因種種說不清的原因而崇拜蜘蛛,認為全氏族成員都是這種神聖的蜘蛛的後裔,並受其庇佑。於是,他們把蜘蛛當作自己氏族的祖神來祭祀,用它來做氏族的圖騰和徽志,而稱呼本氏族為「邾」。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東省鄒縣一帶。他們將自己所居之地也稱為邾,因而在今山東鄒縣一帶留下了邾城(今山東鄒縣)、邾嶧山(又名鄒山、邾山,在鄒縣南十六公里)等地名。周武王姬發執政時期,封顓頊帝的後代曹安(陸終第五子)之後人於邾(擁有今山東費縣、鄒縣、滕縣、濟寧縣、金鄉縣等地),並且挾為附庸,建立起邾國。邾國弱小,依附於周王朝,後又依附於強大的魯國。邾國的名稱,經傳又寫作「邾婁」,戰國時又通稱「鄒」或「騶」。專家學者們研究的結果,認為「邾婁」是當地土語,「邾」是正名,而鄒、騶則是戰國後所用的同音通假字,與偃國稱燕之類相同。邾俠開創的邾國,後來又有較大的變化和發展,並衍生出小邾與濫國。他也因開創之功而被後人尊為朱氏、邾氏、顏氏、鄒氏、婁氏等姓的大始祖。到了漢朝時期,有一位著名的西漢大臣、水利家倪寬,他是千乘郡人(今山東高青),治尚書,歷侍御史、中大夫、左內史等職,後拜御史大夫。倪寬在任期間,十分重視水利建設,調發民工,於鄭國渠上流南岸,開闢六輔渠,使周圍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績卓著,得到朝廷上下的讚揚和人民的擁戴。倪氏到底始以於誰,在姓氏學界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其後裔倪寬則明見史冊,且名聲顯赫,故而後世倪氏族人大多尊奉倪寬為得姓始祖。因此,曹氏、倪氏、朱氏三姓實際上同宗同源,這三氏加起來人口已經超過三千萬,位在目前排名第八位的趙氏之前。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牧童鮮卑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後魏代北複姓賀郳氏改郳姓,後又改為倪氏。賀郳氏,其祖先為慕容鮮卑的分支吐谷渾部,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時,將其多改成漢字單姓,一部分人稱賀氏,亦有一部分人稱郳氏,後隨著融入漢族的歷史過程,改稱倪氏,且人數遠遠多於邾侯後裔,世代相傳至今。出自商諸侯兒伯,商諸侯有兒伯,子孫為倪姓。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乃馬真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倪馬查氏,亦稱尼瑪察氏、專圖尼馬察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乃馬真部,始祖為額合偏武,以姓為氏,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滹野(今烏蘇里江支流俄羅斯境內達鳥河流域)、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喜祿河(今遼河)、琿春(今吉林琿春)、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imaca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倪馬查氏,多冠漢姓為倪氏、楊氏、榆氏、張氏、佳氏、尼氏、魚氏、和氏、障氏等。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盍散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倪沙氏,亦稱尼沙氏、尼察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盍散部,以姓為氏,滿語為Nisa Hala,漢義「結實」,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尼沙(今吉林龍潭山下一帶)、烏蘇里綏分(今綏分河上游地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倪氏。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倪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倪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倪寬。千乘(今山東廣饒縣)人,西漢大臣,水利家。治《尚書》,歷侍御史、中大夫、左內史等職,後拜御史大夫。在任期間,重視水利建設,調發民工,於鄭國渠上流南岸,開闢六輔渠,使周圍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績卓著,得到人民擁護。寬乃顓頊後裔。周武王時,封顓頊後裔於邾,傳到夷父顏時,由於有功於周天子,就將其次子友(一說肥)別封為附庸,居於 阝,因 阝為邾之附庸,所以又稱小邾國。其曾屢次從齊桓公尊王攘夷,所以榮耀一時。戰國時 阝國被楚國所滅,子孫便以國為氏,後由於避仇,去掉「邑」旁成 姓,後又加「人」旁成倪姓。因阝國始封於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其後裔倪寬見諸史冊,名聲顯赫,故後世倪姓尊倪寬為倪姓的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倪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十六位,在台灣省則排在第九十五位,總人口約一百七十二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1%左右。現在,在山東省的滕州和棗莊兩地,俱有叫做兒城的地方,根據考證,這兩處地方正是春秋時兒國的所在地,當然,也正是後世倪姓和 姓的最初發源地。 阝國被楚滅國後,逐漸北移,大多在千乘之地落足,後繁衍昌盛,逐漸成為倪姓千乘郡望。戰國時,有宋國人 說,說明此期已有倪姓人在河南落籍。兩漢時,見諸史冊之倪(郳)姓漸多,除 寬外多為史書散見之人物,如皇妃 女句、兵家 良、揚州刺史諺、九真太守 式、羌主 庫、臨淮(今屬安徽)人 長卿、齊國臨淄人 萌等。可見此際之倪(郳)姓仍主要繁衍于山東境內,並有入安徽北部一帶者。至稍後的南朝,有江陰太守倪啟、尚書左丞同平章事倪曙,說明在漢魏之際, 姓已改成倪姓,並說明此際因社會動蕩已有倪姓播遷江南。兩晉南北朝時,倪姓於史書鮮見。隋唐之際,倪姓在北方的分布漸廣,今河北、河南、山西等境均有倪姓人活動的身影。唐末時,由於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始有倪姓大批遷往江南。兩宋時,倪姓入載史冊之人甚多,從其籍貫來分析,說明此期倪姓已分布今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宋末,由於元世祖大肆圍剿南宋之殘留勢力,江南之江、浙、閩一帶,烽火四起,元兵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百姓聞風而逃,故倪姓漸分衍於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元末,百姓再次遭受劫難,兵火過處,玉石俱焚,華東、中原、中南之地人口銳減。明初,明政府為恢復當地經濟,從山西大量移民,倪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河北等地。倪姓遷台,時在清代,有倪姓從福建渡海而去。此期亦有倪姓人由山東闖關東去東北三省者。如今,倪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湖北、上海等省市為多,上述三地之倪姓約佔全國漢族倪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人口:倪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郡望堂號郡望千乘郡:春秋時期齊國有封邑名為千乘,因齊景狩獵於境內的青田而得名。西漢時期改置為郡,治所在千乘縣,故城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北部,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北部博興、高青、濱縣等一帶地區。東漢時期曾一度改為樂安國。堂號千乘堂:因郡立堂,亦稱樂安堂。自立堂號:經鋤、鋤經、帶經、怡德、世德、承德、合一、貞一、建本、報本、崇本、愛日、寧遠、永思、集義、繼善、樂善、雍睦、遺安、培德、種德、敬業等。湯姓源流源於子姓,出自夏朝成湯之號,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湯氏其得姓始祖為成湯。夏朝末年,居住在黃河下游的商落首領名契,本是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於商(今河南商丘),賜姓子氏。契傳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統治時期。履,字湯,他即位後愛護民眾,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擁護,周圍一些小國也慕名前來歸附,因之勢力迅速擴大。夏朝末期,帝桀為君。夏桀殘暴無道,國內日趨動蕩不安,諸侯們也不聽從他的號令。湯見其形勢,便產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順從民意,不斷積聚力量,開始有計劃地討伐夏桀。在賢臣伊尹的輔佐下,他先滅掉了商過附近的夏王朝死黨葛國,接著經過十一次的出征,逐個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附庸國韋國、顧國、昆吾國,成為了當時最強的諸侯國。湯在徹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後,領軍一舉滅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區)去悔過。之後,成湯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王朝,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始稱商湯。湯逝世後,被後世謚為「成湯」,歷史上尊稱為「帝乙」。在成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湯」為姓氏者,是為河南湯氏,史稱湯氏正宗。該支湯氏正確讀音亦作yáng(ㄧㄤˊ),湯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湯(子履、成湯)為得姓始祖。源流二源於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國國王湯子偃,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湯子偃:子姓;陝西始平人。著名西周初期亳國國王,生卒年與具體在位時間待考,諸羌始祖、湯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鎮壓武庚反叛)之後,封殷商遺賢微子啟於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國,負責治理部分商商遺民。微子啟逝世後,傳位於弟弟宋微子仲,再傳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時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厲公嬴利執政時期(公元前476~443年),大舉出兵伐渭首,震動湟中,當時唐旄羌、發(亳)羌隨羌王卯被迫南出賜支河(今青海境內黃河河曲),西徙數千里進入西藏高原,之後唐旄羌駐牧於藏北羌塘,成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謂發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稱「亳羌」,入藏後定居於雅隆地區,建有「大蕃國」,漢音譯為「大亳國」,就是後來在唐朝時期強盛一時的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國王松贊干布移都拉薩城,並尊偒人之俗,立國於山巔,建立西藏第一個統一國家「吐蕃」,漢史音譯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薩,在藏語中讀「惹薩」,「惹」的藏譯為「羊」,「薩」的藏譯為「土」,全譯就是「羊土」。而羊與湯可通用,土與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薩又稱「湯杜」,顯然大亳國之都拉薩之名,源自於陝西杜亳國的唐(湯)杜氏,而湯(唐)氏則成為吐蕃國貴族,吐蕃贊普即稱「湯(唐)」。湯(唐)在藏語中譯為「千里之王」;而蒙古語稱藏族為「湯(唐)古特」,或「湯(唐)兀」、「湯(唐)兀惕」等。因唐與湯同音同義,所以吐蕃唐氏音譯即為湯氏。到了隋、唐之時,吐蕃將帥中有著名的湯乞髯、湯忠義、湯沒藏等歷史名人;在明朝時期的史籍記載中,藏民族中就有湯湯部族,因而湯氏一直為後來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則大多通譯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壓政策所至,只有少數族人一直沿用湯氏至今。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稱湯氏、唐氏者,讀音皆作tāng。出源於盪氏,出自春秋時宋國盪姓家族,屬於簡改姓字為氏。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春秋時期,宋國有盪姓,後去掉草字頭成湯氏。周武王滅殷商後,封商紂王之庶兄微子啟於宋,以奉湯祀。至春秋宋國大臣盪原,任司城,其子公孫壽不願繼父位,由其子子盪意諸繼任,後子孫去草頭稱湯氏。盪侯的子孫為避禍,便去掉「盪」字的「草」字頭,而改為遠祖共工氏的湯姓。對此,在江蘇省蘇州《湯氏家譜》中記載道:「吾祖宋公子意諸,以祖封邑為盪氏,其子孫因避禍,去草字頭為湯氏。」唐朝時期,湯姓族人為避唐太宗的廟號(大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多改為陽氏。例如吐蕃的大將盪沒藏降唐軍後,亦改稱陽沒藏。實際上,湯姓族人實在聰明,因為古陽字「陽」與湯字「湯」是同義字。至於盪氏一族,今已經成為極其罕見的姓氏,除在河南、河北、陝西、福建等省發現有極少幾戶盪氏族人還在頑強續承古姓以外,其餘的盪氏族人均已回復成為湯氏。該支湯氏正確讀音作yáng,今讀作tāng亦可。源於風姓,出自遠古太暤(昊)伏羲氏的十個兒子湯,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神人腳印,好奇的華胥就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三國時期學者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氏也,燧人氏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東晉學者王嘉在《拾遺記》中記載:「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氏,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伏羲當年帶領族人的主要活動範圍,在中國的河南淮陽和山東濟寧、曲阜一帶,所以在山東濟寧至今仍存有伏羲陵。每年農曆的3月3日,四面八方的華人都集中在那裡舉行古會,祭祀這位中華民族的文明肇始之祖。傳說,當時洪荒,伏羲與妹妹女媧成婚,育有十子。伏羲崇尚太陽,將十子稱「旪」,後史也記載為「暘」、「陽」等,分居於湯山(杜縣、杜陵,今陝西西安一帶),其後裔子孫多以居邑名稱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該支湯氏正確讀音作yáng,湯氏族人中至今仍有尊奉伏羲、女媧為得姓始祖者,且不與子姓湯氏合譜。源於子姓,出自秦朝時期商紂王庶兄微子啟之後裔,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後,把商的舊都周圍地區分封給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建立了宋國。傳至宋國君主偃,自立為王,建都於亳(今河南商丘),佔有今河南省東部和山東、江蘇、安徽省間地。傳至未代君主子偃,宋國於周郝王姬延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被齊國聯合了魏、楚兩國攻滅。子偃有個弟弟叫子昌。到了秦始皇贏政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子昌有個兒子叫子隆,據說他學識雅博,後因秦始皇為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封建體制,大興「焚書坑儒」,乘機剿滅舊諸侯國的殘餘勢力,子隆在其時畏其禍及,遂改子姓為湯氏,其後裔子孫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湯氏正確讀音亦作yáng。源於官位,出自秦朝時期官吏湯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秦、漢時期,宮廷少府設置有湯官令、湯官丞,負責掌管帝王君主的御用糕點。在史籍《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記載:「太官主膳食,湯官主餅餌。」到了東漢時期,廢黜了湯官令,僅保留了湯官丞。後該官職併入「尚食府」。在湯官令、湯官丞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湯官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湯氏,正確讀音作tāng。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時期官吏湯沐食侯,屬於以官爵稱號為氏。湯沐食侯,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國高祖武皇帝陳霸先設置的一種爵位,其地位在開國男爵之下,又在鄉亭侯之上,官秩為正七品,相當於今天的市局級幹部待遇,主要封賜於王族。在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南朝陳國被隋文帝楊堅所滅後,有湯沐食侯的後裔子孫不敢稱陳氏,便以爵號為姓氏,稱湯沐氏,後省文分稱湯氏、沐氏。當時隋軍士兵雖然殘暴,但都不敢對楊氏族人怎麼樣,因為湯氏的讀音就作yáng,隋軍將士不分,因此其族人輕易就避過大難。該支湯氏世代相傳至今。源於改姓,出自南唐時期大司空殷崇義,屬於避諱改姓為氏。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宋朝時期有人叫湯悅,他本來姓殷。湯悅,原來的姓名叫殷崇義,池州青陽人(今安徽池州青陽)。殷文圭之子。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進士,官至司空,知左右內史事。南唐政權被北宋王朝滅亡之後,殷崇義繼續在宋朝為官。到了宋建隆初年(公元960年),為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名諱,改姓名為湯悅,其子孫後代皆以湯氏相傳至今。湯悅後來參與了著名史籍《太平御覽》的編修工作。該支湯氏讀音作yáng,今讀作tāng亦可。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湯務氏,亦稱唐古氏、陶古渾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唐括部,以部為氏,滿語為Tanggu Hala,漢義「百」,世居哈達(今遼寧省西豐縣小清河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前就多冠漢姓為湯氏、唐氏、陶氏等。⑵.滿族湯佳氏,亦稱唐佳氏,滿語為Ta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長白山區、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大夥房水庫)、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湯氏、唐氏。滿族、蒙古族湯氏讀音皆作tāng。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侗族、瑤族、黎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湯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湯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商湯(子履、成湯)、湯子偃(子偃)、子盪意諸、殷崇義。皇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為正妃,生二子:長玄囂,次昌意。皇帝崩,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厹帝。厹帝崩,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帝嚳娶簡狄為妻,生契。契佐夏禹治水有功被任司徒封於商,並賜姓,是為成湯始祖。迨契十四世孫,子姓名履,又名天乙,乃夏朝方伯。夏末時,帝桀為君,殘暴無道,國內日趨動蕩不安,他見其形勢,便產生了代夏的雄心。於是開始實行滅夏的計劃。他先滅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國葛國,接著不久,經過11次的出征,滅掉了夏王朝的三個重要同盟國家豕韋、顧、昆吾,之後再一舉滅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這樣,履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朝,定都於毫,定國號曰商。及薨,廟號成湯。其後子孫中有一支以謚號命氏,成為湯氏。是為河南湯氏。商湯乃殷商開國之君,即成湯擁有天下後之號。商湯(公元前1766年)傳位至帝辛時,朝政日衰,終被周武王所滅,至此傳十七代三十一王(約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遷徙分布湯氏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一位,實際上有即將進位於第一百位的趨勢,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四十六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5%左右。歷史上湯姓的分布與遷徙先秦時期,湯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漢朝時,湯姓已經東移江蘇、南涉越南北部。唐朝時期,湯姓隨中原二次南下移民分布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明朝時湯姓南遷兩廣地區。清初湯姓進人台灣。宋朝時期,湯姓大約有12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6%,排在第九十八位。湯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湯姓總人口的36.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江蘇、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福建、河南。全國形成了東部贛蘇為中心的湯姓聚集區。明朝時期,湯姓大約有1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一位。明朝時期,江西為湯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湯姓總人口的2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江蘇、浙江、安徽,這四省湯姓大約佔湯姓總人口的72%,其次分布於湖南、湖北、四川,這三省的湯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間,湯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全國仍以贛、蘇、浙、皖為湯姓的聚集地。當代湯姓的分布與圖譜當代漢族湯姓的人口200萬,為全國第一百零一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湯姓人口由19萬增到200餘萬,近11倍,湯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湯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湯姓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湖南、江蘇、福建、湖北四省,大約佔全國湯姓總人口的45%,其次分布於四川、浙江、安徽、廣東、江西,這五省的湯姓又集中了27%。湖南為湯姓第一大省,占湯姓總人口的17%。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湯姓分布帶。在近600年間,湯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向華中和四川的移動成為湯姓遷移的主流。湯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湯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湘贛浙滬、閩台、皖蘇南部、湖北大部、廣東大部、雲南大部、黑龍江西北、內蒙古東北,湯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7%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7%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63%的湯姓人群。在皖蘇北部、山東東部、北、川渝貴、雲南西部、廣西、廣東西部、海部,湯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09%一0.2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2%的湯姓人群。郡望堂號郡望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①戰國時期原為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為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巨鹿郡。②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為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國置郡。③宋朝時期以定州為中山府,治所為安喜(今河北定縣)。④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為中山縣,今為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范陽郡:秦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魏文帝黃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改涿郡置范陽郡,其治所在薊(今河北薊縣),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區、房山區及河北省涿州市一帶。西晉時期改為范陽國,北魏時期復改回范陽郡。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唐朝時期的幽州范陽郡,本是幽州涿郡,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置,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又名為方鎮。唐朝寶應元年(壬寅,公元762年)改幽州,併兼盧龍。唐朝大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堂號中山堂:以望立堂。范陽堂:以望立堂。掬星堂:湯悅,安徽貴池人,夢見飛星入盤,後來文思日進,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為正一品光祿大夫、上柱國,封陳縣男,食邑三百戶。因而湯悅的堂號為掬星堂。吞星堂:同掬星堂。玉茗堂:都是因為明朝湯顯祖命名的。湯顯祖是臨川人,所以叫玉茗堂。他的書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湯氏的堂號。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採納忠臣的諫議,還往往把提意見的人治罪,於是決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議,於是被罷了官。他回到家裡,一方面繼續奏本抗議,一方面編寫劇本,著有《玉茗堂集》。第二十二集、滕 殷 羅滕、殷、羅是三個比較有意思的姓氏,分別有一段精彩紛呈的故事。滕姓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十二個姓之一,源於黃帝最小的兒子,是黃帝之後。殷作為姓本來有三個讀音,讀音不同,起源也就不同。更為有趣的是,羅姓有一支竟然來自古代一個管抓鳥的官位。那麼這三個姓氏後來如何演變的呢?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滕姓也是名人輩出,湖南的岳陽樓就是滕姓名人滕子京修建的,岳陽樓建造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殷作為姓氏,原本有三個讀音,它的起源不同,讀音也就不一樣,但是現在人們都把它讀成一個音了,那麼殷姓是如何起源演變的呢?《百家講壇》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滕 殷 羅》。滕姓源流源於姬姓,出自黃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屬於帝王賜姓為氏。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國語》中記載了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據史籍《萬姓統譜》上的記載,相傳四千年前的黃帝時代,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為四母所生,黃帝分封給他們十四個姓氏,分化成十二個胞族,分別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為「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與「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為「滕」,取泉水騰涌、水足田廣的膏腴之義。該支滕氏是黃帝後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與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於古滕州一帶。古代滕州(今山東滕縣)歷史久遠,七千二百年前就有東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仍可見新石器時代的「北辛文化」遺址,成為中華文明最古老的發祥地之一。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繡的封地滕國,屬於以國名為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東滕縣)成為商朝氏族的搖籃,史載商朝始祖契的母親簡狄蠶玄鳥(烏鴉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詩經》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故事就發生在該處。據史籍《萬姓統譜》、《廣韻》等的記載,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滅商後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發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綉(字錯,史稱錯叔綉)於滕(今山東滕縣),建立了滕國,錯叔綉成為滕國的第一代國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歷史文獻《滕縣誌》中對此有詳細記載。直到戰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將兄長驅趕到齊國,以武力取得宋國君主之位,自稱宋王偃。周慎靚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為王,稱宋康王,史稱宋末君。這位宋康王十分好戰,當時號稱「五千乘之勁宋」,他四處用兵,八方征討,在期間一舉滅了滕國。在史籍《史記》中記載:「宋康王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有其地。」滕國滅亡的具體時間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期望考古的新發現。末代滕國君主稱滕伯,名叫姬文。滕國滅亡後,其王室後裔紛紛外逃,為了不忘國恥,永懷故土,遂以國為姓,改姓為滕氏,從此四處遷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後來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為複姓滕叔氏,也有的改為滕氏。滕叔氏後來仍舊省文簡化為單姓滕氏。該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周大司空陸騰,主語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陸騰,為北周政權的大司空,祖籍為代北鮮卑拓拔部人,高祖為拓拔·俟,是北魏王朝的東平王。陸騰就是拓拔·俟的玄孫,以漢姓陸為姓氏。在陸騰的後世子嗣世系中,在隋、唐之際多有人改以先祖名字為姓氏,分稱騰氏、滕氏兩支,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姓氏字經常混用。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西燕慕容部叱羅氏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公元385年,前秦皇帝符堅被殺,而原來前秦統治的區域也劃分為了很多個小國家。慕容垂反叛後率軍攻打鄴城,符堅的兒子符丕抵抗了很長時間後終於不支,率部退往并州。而慕容垂也佔領了鄴城,但是此時的鄴城已經被打的稀八爛了,慕容垂覺得繼續留在鄴城還不如退往北方。因此率部北上,在擊敗了其它的鮮卑人後佔領了龍城,定都於此。恢復了「燕」的國號,歷史上稱為「後燕」,而他的世敵符丕退往并州後宣布繼承大統,成為了前秦國的新一任皇帝。叱羅·悉羅滕歸附慕容垂之後,被後燕國主慕容垂任命為尚書郎。叱羅·悉羅滕的後裔子孫,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推行的漢化改革浪潮中,有取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漢姓者,稱滕氏、騰氏,逐漸漢化,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沙喇圖魯騰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沙喇圖魯滕氏,亦稱沙喇圖魯騰氏,世居克魯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latuluteng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沙喇圖魯滕氏多冠漢姓為滕氏、騰氏、魯氏、陸氏等。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齊克滕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齊克滕氏,亦稱齊克騰氏,滿語為Cikteng Hala,漢義「箭桿」,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齊克滕氏多冠漢姓為滕氏、騰氏、齊氏等。得姓始祖錯叔綉。根據《廣韻》上的記載,滕姓是滕侯的後代,滕侯的子孫後代以國為氏,稱為滕氏。因此,天下的滕姓中國人,追源溯本,統統都是3000年前被封於滕國的周文王之子錯叔繡的後代,古代的滕國就在今天的山東省的滕州市,這裡是滕姓的最早發源地。故滕氏後人奉錯叔綉為滕姓的得姓始祖。滕文公。滕氏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后裔、戰國中期滕國國君滕文公之後。滕文公執政時,「以區區五十里」的小國,在「八百諸侯並立、戰國七雄爭霸」的情況下,不但沒有被大國吞併,反而「疆為善國,卓然於泗上十二諸侯之上」,被譽為「善國」。故滕氏後人奉滕文公為滕姓的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滕氏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約九十六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6%左右。滕州歷史久遠,七千二百年前就有東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境內有「北辛文化」遺址,成為中華文明最古老的發祥地之一。滕立國約一千年,當中史冊有記載的國君有「滕昭公」、「滕定公」及其子「滕文公」。滕國為齊所滅,子孫紛紛離開得姓的原居地 — 今山東滕州,而散居于山東、河南等地。據《廣韻》載:「周文王子叔綉封於滕,子孫以國為氏。」又據《吳門滕氏世略抄》載:「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綉封於滕,即今山東滕縣也。滕之有國始武王十三年乙卯,終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凡六百三十九年。《孟子》七篇中頗著其行,然世次已弗能詳矣。子孫繁衍,以國為氏,秦漢之間氏族未著,源流亦弗甚彰,至後漢順帝時中郎將(滕)撫始以北海人顯,厥後文章功業炳耀史冊者代有其人,雖南北播遷,郡系不一,而淵源固未嘗稍異也。今天下之滕可考者凡三:一曰北海之滕,始於中郎將(滕)撫……二曰南陽之滕……三曰東陽之滕,始於司業公(滕)令琮,起婺州之東陽,累葉同居,六傳後分三支,遞相遷徙,北抵青齊,西極巴蜀,東流吳會,雖派系不一,而皆導源於東陽。吾吳郡滕數典言祖,蓋亦始自東陽,以司業公為鼻祖,世系具載,譜牒歷歷可稽……」根據《廣韻》上的記載,滕姓望族居於南陽郡,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南陽縣附近。郡望堂號郡望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清河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堂號南陽堂:以望立堂。清河堂:以望立堂。殷姓源流源於子姓,出自帝嚳子殷契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記載,商代的第十代君王盤庚將國都從奄(今山東曲阜)遷到中原大地的殷(今河南安陽)。華夏子孫在古代以「殷」為中央正統之義,就是「萬邦中央之國」的意思,故又稱「殷商」。殷商王朝共傳國二十二代,四十四王,六百十九年。由於末代君主商帝辛(紂王)荒淫無道,暴虐天下,被崛起的周族領袖周武王姬發所滅。周武王滅商紂後,建立的西周王朝,不久即病逝,傳位於兒子姬誦,是為周成王。周成王繼位是年齡太小,只有十二歲,於是由叔叔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在朝輔政,地分東、西攝政。這引起了另幾位叔叔的不滿,結果周武王逝世前任命的三位監國管叔姬鮮、蔡叔姬度、霍叔姬祿父等人勾結商紂王之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叛亂髮生後,召公奭內守鎮國攝政,周公旦外征率軍平叛,用了三年之久方將叛亂鎮壓下去。之後,周公旦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宋國,以管理故殷商之遺民。後來,微子啟的子孫後代中凡不得封賞者,多以故國名為姓氏,稱殷氏,世代相傳至今。周武王滅商紂是在公元前1122年左右,該支殷氏在距今三千一百餘年前就出現了,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該支殷氏早期讀音作yī(ㄧ),春秋末期亦改作yān(ㄧㄢ),到了唐朝以後亦皆改姓氏讀音作yīn(ㄧㄣ)。到了宋朝時期,因避宋宣祖(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名弘殷)的名諱,在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許多殷氏族人皆改姓氏為湯氏、商氏、戴氏、林氏等等。殷氏族人大多尊奉子姓一族的鼻祖契為得姓始祖。源於地名,出自發源於河南境內穎川的殷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記載,禹州(今河南潁川)自古就有殷水,原居者有以水名為姓氏者,形成河南中部殷氏一族,族人皆稱殷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殷水,古稱「溵水」,亦稱隱水,或稱大殷河。殷水為北汝河的下遊河段,民間俗稱其為「沙河」,發自河南許昌,向東南歷郾城、西華、商水諸縣,匯入穎河。該支殷氏正確讀音作yān(ㄧㄢ)。到了唐朝時期,有個「磤」字被簡筆為「殷」,此後殷氏族人大多隨之改用「磤」字讀音,其姓氏讀音亦隨改作yīn(ㄧㄣ)。源於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北殷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北殷氏出子姓,即北髦氏,亦稱北旄氏。商王朝時期,有一支崆峒族,所在的方國即為崆峒國(今甘肅隴東平涼),曾為商契的後代所統治,臣服朝貢於殷商王朝。這在典籍《詩經·商頌·殷武》中記載:「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日商是常。」商人是東來的民族,出東夷族一系。商族先世與戎族聯姻,所以在歷史上被稱為殷戎、戎殷、戎商。商族進入中原後,與周圍的土方、犬侯、虎方、羌方、風方等諸多方國交往。所以,歷史上記載的商族,是在夷、戎基礎上吸收其他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商族。很明顯,崆峒族參與了這種民族的融合。北殷氏,就是在周武王姬發滅殷商王朝之後,回遷至崆峒山區與原崆峒族合併的一部分遺民,他們後來成為崆峒十二部族聯盟中的一部,後被周王朝視為「蠻人」,因居北方,稱之為北髦、北旄,但其族民皆自稱為北殷氏,以懷念殷商故國。他們在人類史學界視為是氐族、羌族的祖先。這在史籍《史記·殷本紀》中也有記載:「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崆峒氏、稚氏、北磤氏、目夷氏。」北殷氏的後裔子孫在秦、漢時期,都逐漸省文簡化為單姓殷氏、北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殷氏正確讀音作yān(ㄧㄢ),在唐朝以後亦改姓氏讀音作yīn(ㄧㄣ)。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⑴.滿族完顏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完顏部,金太祖建國時為金國國姓,分宗室和非宗室兩支,明朝時期稱之為王甲部,以部為氏,為滿族著姓之一,滿文為Wanggiya Hala,世居完顏(今吉林通化)、訥圖村(今俄羅斯境內能圖河)、喀拉沁(今內蒙古赤峰喀拉沁)、英額(今遼寧清原)、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新京(今遼寧新賓永陵鎮)等地。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為姓氏,乃女真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從元朝時期起,即逐漸冠漢姓為汪氏、王氏、鄢氏、張氏、完氏、顏氏、趙氏、顧氏、瀛氏、魁氏、殷氏等。在女真完顏氏族人中,有著名的管旗十六大臣之一完顏·殷達呼齊,其後裔子孫皆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漢化為姓氏,稱殷氏。⑵.滿族殷佳氏,亦稱音佳氏,滿文為Yn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嘉木湖地區(今遼寧新賓),後多冠漢姓為殷氏。滿族殷氏讀音皆作yīn(ㄧㄣ)。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回族、瑤族、土家族、侗族、佤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殷氏族人分布,除了彝族殷氏自稱傳承上古之源外,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殷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殷契、完顏·殷達呼齊。乃帝嚳之子,商部族傳說中的始祖。契為其母簡狄吞燕卵而孕所生,故被賜為子姓。契在舜帝時任司徒,掌管教化,後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其裔孫成湯建立商王朝。其間曾五次遷都,十傳至盤庚時,又由奄遷到殷(在今河南省安陽市一帶),故名殷商,契又被後人稱為殷契。商下傳至紂時被周所滅。後周武王封紂王庶兄微子啟於宋(今河南省商丘),以奉湯王之祀。除此以外的殷商後裔大多沒有封賞,便以原國名為氏,稱殷姓,他們尊殷契為其得姓始祖。殷 暉:宋末靖康之亂時,殷暉護駕戰死揚州,封崇武侯,賜鎮江潤東丁崗四百頃以為子孫食邑,其子殷文式遂定居於此。殷文式之曾孫廷仁徙居於圌山東南孫家岸。殷秉常:諱秩,字秉常,行初一,世居揚之泰州,宋誥授右武大夫,以西上闔門使官於汴都,建炎己酉二月車駕南征越州,殷秉常挈眷屬遷徙渡江庚戌四月癸未,奉駕越州,隆興末,因病乞休,時泰遭金人兵燹弗克北,旋遂家於潤之大港鎮;宋元符己卯八月初二生,乾道丁亥四月初五日卒,壽六十九,娶泰州張氏誥封誼人,宋崇甯壬午生,月日未詳,隆興甲申十一月十二卒,壽六十三,合葬大港鎮殷巷趙家花園邊奎竹園後,明萬曆二十年,遷葬經山泉水灣,生子二:殷英、殷華。後裔至今延續七百多年,從丹徒華墅、麒麟、黃墟、留村等往省內外呈放射性繁衍,如今丹陽東茆壙、堯巷、常卅武進禮加鎮趙岸里、殷家壙、殷家巷、浦岸里。橫山橋鎮的殷家巷。魏村的高墅橋、薛家鎮的王下村。寨橋夏坊村、靈台、運村殷墅橋。江陰申港鎮。無錫洪庄,蘇卅橫涇鎮。宜興易村、安定圩、北庄、鎮龍橋、荊溪徐舍。溧陽水北。安徽歙縣上里,再有一支從安微上里因避水災遷吳江。以上是殷秉常長子殷英的後裔。殷秉常次子殷華後裔從黃墟、華墅、留村、大闕遷往四方的。是為宋朝南渡遷南殷氏始祖。遷徙分布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十一位,在台灣省則名列一百三十六位,人口約二百零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3%左右。歷史上殷姓的分布與遷徙先秦時期,殷姓活動比較廣泛,戰國時期的河南的魏國、冀魯地區的衛國、陝川一帶的秦國都有殷人的足跡,但是河南地區一直是殷姓的主要活動地。到秦朝末,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內野王,即今河南的沁陽市。秦漢時期浙江的會稽地區已經有殷姓。西漢初期,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西華一帶,形成著名的殷氏汝南望族。三國兩晉時,殷姓由淮河地區向東南遷移,過長江全面進入江南地區。到唐宋時期,殷姓在江蘇形成了大族。明朝時殷姓已散播到全國各地。宋朝時期,殷姓主要集中於江蘇和河南一帶。明朝時期,殷姓約有12萬人,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三十位。江蘇為殷姓第一大省,約佔殷姓總人口的36%。全國主要集中於江蘇、山東、江西、浙江,這四省大約佔殷姓總人口的69%。宋、元、明600餘年,殷姓人口主要向東南地區遷移,以江蘇為中心的殷姓聚集中心已經形成。當代殷姓的分布與圖譜當代殷姓的人口已近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一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目前殷姓主要分布於雲南、江蘇,這兩省約佔全國殷姓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安徽、山東、湖北、河北,這四省又集中了20%。殷姓的第一大省為雲南,大約佔全國殷姓人口的31%。全國形成了以西南雲南、東部蘇皖為中心的殷姓聚集區。殷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雲南大部、川黔南部、廣西西部、陝鄂渝交匯地區、蘇皖大部、上海、鄂皖贛交匯地區、甘夏大部、甘肅西部,殷姓在人群中的分布頻率約為0.21%,中心地區可以達到1.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1.8%,該地區居住了大約48%的殷姓人群。在山東大部、皖蘇北部、鄂贛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東南、重慶南部、廣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東南、陝寧南部、遼吉大部、黑龍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大約在0.14%一0.21%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5.6%,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1%的殷姓人群。郡望堂號郡望陳 郡:亦稱陳國郡,秦朝時期置郡。西漢朝初期改為淮陽國。東漢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改為陳國,治所在陳縣(今河南淮陽),漢獻帝時改回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太康縣、西華縣、商水縣、淮陽縣、鄲城縣、柘城縣一帶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將其管轄區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華、商水、淮陽、鄲城、柘城等五、六個縣的範圍之內,其中的太康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稱陽夏縣。隋開皇初年(公元581年),陳郡被廢黜,隋、唐兩朝時期皆改為陳州淮陽郡。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至今已千餘年。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谷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為右扶風。東漢初期複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為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複名為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恆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恆農郡為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谷關)。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又復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堂號汝南堂:以望立堂。琅琊堂:以望立堂。東海堂:以望立堂。雁門堂:以望立堂。弘農堂:以望立堂。陳國堂:以望立堂,亦稱陳郡堂。左馮翊堂:以望立堂,亦稱馮翊堂。羅姓源流源於妘姓,出自為顓項帝之孫祝融氏後裔的封地羅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妘姓,是中國最古早的姓氏之一。據典籍《說文通訓定聲》記載:鄢、鄶、路、逼陽、鄅等姓,都是古時的妘姓國,始祖為祝融。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正(掌管民事、火種),後人尊為火神。因其有大功於民,能光融天下,帝嚳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後裔分為八姓,即己、董、彭、禿、妘、曹、斟、羋,諸多史書均稱為「祝融八姓」。到了周王朝時期,祝融的後裔中有子孫被封在宜城(今湖北宜城),稱為羅國。羅國在周莊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被楚武王熊通所滅,於原地另置鄢國。失國後的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枝江(今湖北枝江、宜賓一帶),遂以故國名為姓氏,稱羅氏。至周王朝末期又南遷至今湖南長沙地區。源於官位,出自西周初期官吏羅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羅氏,是兩周時期的一種官職,專職掌管天下鳥、禽的捕捉與飼養,以供王公貴族欣賞和食用。在典籍《周禮·夏官·羅氏》中記載:「羅氏,掌羅烏鳥。」在諸侯國中,亦設置有羅氏之官職。春秋時期「好鶴亡國」的衛懿公姬赤特別喜歡仙鶴,他在宮廷的定昌、朝歌西北鶴嶺、東南鶴城(今山西長垣鶴寨)等處均大養仙鶴,由羅氏照料。衛懿公還給他飼養的仙鶴冠有官位品級俸祿:上等竟食大夫祿,較次者士祿。他外出遊玩時必帶鶴,載於車前,號稱「鶴將軍」。其時,專門為衛懿公飼養鶴照料仙鶴的飼養員就是羅氏。周惠王姬閬十七年(衛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北方翟狄族人趁衛懿公荒淫奢侈、國人多怨的機會,從邢國的夷儀(今山東聊城)進攻衛國,攻擊到滎澤時(今河南鄭州廣武山和大伾山以北、黃河北岸大堤以南一帶地區),衛懿公慌忙發兵抵抗,徵召將帥時手下大夫們都說:「君好鶴,鶴可令擊翟」。衛懿公又向國人「受甲」(徵兵),國人們也都說:「叫鶴去抵抗敵人吧,它們高官厚祿,我們那裡比得上它們能打仗呢!」衛懿公無奈,只得帶少數親信赴滎澤迎敵,結果兵敗被殺。後來宋恆公子御說連夜出兵,才將狄族人的進攻阻止住,並把衛國臣民救過了黃河,在曹邑(今河南滑縣)另立姬申為新衛國君主,是為衛戴公。在為衛懿公飼養鶴照料仙鶴的羅氏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羅氏,世代相傳至今。[1]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羅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方鮮卑族拓跋部落滅北涼建立北魏政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採取漢化政策,下詔改鮮卑姓為漢姓,其中叱羅氏改姓羅,在史籍《魏書》、《廣韻》、《元和姓纂》、《姓解》、《通志》等文獻中均有相同的記載,「叱羅氏後改為羅氏」。據史籍《文苑英華》記載:「夫人諱某,恆州代郡太平縣人。祖某,父協,周大將軍,南陽郡公。」按史籍《周書》中的記載:叱羅·協在唐建德三年(公元574年)被賜爵南陽郡公,那位長孫夫人羅氏,就是叱羅·協之女,代郡羅氏就是複姓叱羅氏所改。源於蒙古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或漢化為氏。⑴.在隋朝、唐朝、明朝這三個朝代中,均有帝王對有功或歸附的臣子賜以羅氏,其子孫世代相傳至今。羅秉忠,蒙古族人,原名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是孛爾只斤·察合台的後裔、沙州衛都督僉事孛爾只斤·昆皆萊(困即來)之子。其兄孛爾只斤·克羅俄喃哥既襲父職,明英宗朱祁鎮命孛爾只斤·克羅俄零佔為指揮使,協理衛事。不久,孛爾只斤·克羅俄喃哥率一千二百餘人內徙,詔居之東昌、平山二衛,給田廬什器,所以撫恤甚厚。到孛爾只斤·克羅俄喃哥病逝後,以孛爾只斤·克羅俄零佔為都指揮使,代領其眾。明英宗北狩時,塞上多警。朝中大臣們恐怕已經投降的蒙古族人乘機為變,朝議欲徙之南方。適逢貴州苗祖早飯,明英宗令大都督毛福壽南征,乘機擢孛爾只斤·克羅俄零佔為都督僉事(相當於專門科室的科長),率所部前往貴州圍剿苗族起義軍。孛爾只斤·克羅俄零佔後來積戰功至左都督,在明天順初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賜其姓名為「羅秉忠」。明成化初年(公元1465年),川南和滇東地區的山都掌蠻(即僰人,行懸棺葬俗的古老民族)反叛不服明朝政府,明憲宗朱見深令尚書程信率十四萬大軍征討,羅秉忠以游擊將軍之職率軍隨行。明軍抵達永寧時兵分六道,羅秉忠率所部由四川金鵝江進攻,大破山都掌蠻,論功晉封為順義伯。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羅秉忠逝世,明憲宗賜謚號為「榮壯」,由其子羅監粲(克羅俄監粲)正式受封為世襲宣慰司指揮使。羅秉忠的後裔子孫,遂世稱羅氏至今。⑵.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①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稱巴樂特氏,以地為氏,世居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西拉木蘭(今河北承德圍場)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yo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羅氏、巴氏、白氏、豐氏、陳氏、聯氏、高氏、包氏等。②蒙古族「黃金家族中」的內蒙古翁牛特旗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溫之後裔,多冠漢姓為羅氏、鮑氏、包氏、寶氏、博氏、奇氏、波氏等。①蒙古族哈榮古德氏,冠漢姓為羅氏。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西突厥阿史那部斛瑟羅可汗,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通志》、《古今姓氏書辯證》中,都記載有唐朝時「斛瑟羅氏,改為羅氏」的記載,在史冀《唐書》中記載:斛瑟羅原為西突厥阿史那部可汗,在唐朝則天皇帝武曌聖歷二年(公元699年),斛瑟羅因被原來游牧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瑪克)一帶的突騎施部首領烏質勒所逼迫,率部眾七萬餘人內遷歸附於大唐王朝,後逝世於長安。在斛瑟羅的後裔子孫中,後逐漸漢化者,取先祖名字為羅氏,這就是西域羅氏的由來。源於苗族,出自明朝時期西南地區苗族,屬於漢族融入苗族化為氏。清雍正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記載:「苗子有九種,黔省最多,正滇則宣威,鎮雄亦有,多是花苗……多田、羅、陳、蔡四姓」;清乾隆時期撰著的《貴州通志》說:「西苗,在平越,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昇平越防禦千戶所置,治所在今貴州福泉,及清平,所屬有謝、馬、何、羅、盧、雷等姓」。這在清朝學者李宗防的《黔記》中也有相同的記載。清朝學者劉人熙在《湖南各縣調查筆記》中記錄瀘溪縣的苗瑤族情況時說:「士人蟠林菁者,為吳、龍、廖、石、麻五大強族,外有彭、羅二姓亦強」;民國時期的學者劉錫藩在《嶺表紀蠻》中,根據滇、黔省志記載,稱西南部各地苗族的姓氏以「楊、韋、陳、羅、田」等十六姓為最多;當代學者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記載,苗族姓氏中以包括羅氏在內的二十一個大姓人數最多。顯然,原本是漢族的羅氏族人在歷史上融入了苗族,後成為苗族大姓羅氏一族。源於布依族,出自春秋時期古羅國後裔,屬於以國名漢化為氏。布依族羅氏為古羅國後裔,羅國被楚武王熊貲強行遷到今湖南汨羅地區,國人以原國名為姓氏,稱羅氏。在汨羅地區那裡定居了一段時間之後,其中一支越過羅霄山脈到達了江西地區。後來,這支羅國族人又從江西輾轉遷徙到廣西地區,成為今天的布依族。唐朝時期,西原蠻首領就姓羅,當時的西原地區在今廣西左、右江流域。源於彝族,出自貴州水西彝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彝族羅氏,據文獻《貴州府志》記載:貴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濟火,本姓羅氏」。據今貴州彝族當地人說,其先為烈顯族源的蘇納、義隴家支,後世子孫由於分遷五個不同的地區,而有了五個姓氏,其中有一支遷到大方城東瓜林而冠漢姓為羅氏。另外,又有彝族俄母氏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改漢姓為羅氏。源於土家族,出自貴州水西彝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楚武王熊通在周莊王姬佗七年(公元前690年)滅羅國時,有一部分羅國人不願臣服於楚國,便和盧國、庸國之遺民一起向西越過神農架,進入川東,定居閬中地區,成為「板楯蠻七姓」之一。板楣蠻為古代巴人的一支,因曾使用「虎皮衣楯」的武器而得名。東晉著名學者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記載:漢高祖「復除民羅、朴、昝、鄂、度、夕、龔七姓不供租賦」。在史籍《後漢書》中,也記載了板楯蠻因為漢高祖劉邦建國立有汗馬功勞,而被免去租賦之事。源於瑤族,出自廣西西部背簍瑤,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居住在廣西西部一帶的背簍瑤族人,認為密洛陀是他們的始祖女神。在他們中流傳著這樣的《創世歌》(《勒俄特依》):「密洛陀讓他們走,密洛陀叫他們結婚。蘭和羅成雙,韋和蒙結對……」這就是背簍瑤蘭、羅、韋、蒙四大姓的起源。據說,瑤族羅氏的始祖叫羅得元。在瑤族蒙姓中還有大蒙、小蒙的區別,據說大蒙的始祖生了七個兒子,分別姓蒙、蘭、韋、羅、潘、袁、盧七姓,是瑤族羅氏的另一個來源。另外,瑤族勒的樓氏,漢姓也為羅氏。宋朝時期郴州有一位著名的黑風峒瑤首領羅世傳,於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農曆2月在桂陽黑風峒起兵反抗官府,不久即投降,宋朝廷授以承節郎。後羅世傳再次起義,率領起義軍經常於邊境一帶活動,還殺死了宋軍的大將飛虎統制邊寧,江西、湖南等地的官府聞訊皆驚恐不安。不久羅世傳再次被朝廷招安。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農曆2月,羅世傳與兄羅世祿再次起事,到農曆9月為部下所殺。如今,瑤族羅氏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巴馬、東蘭、田東、都安、南丹縣大瑤寨等地區。源於滿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稗類鈔》中記載:⑴、滿族波羅軍氏,亦稱博爾津氏,滿語為Borj1n Hala,漢義「波浪」,滿族姓氏,世居阿布海克勒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所冠漢姓待考。⑶、滿族博和羅氏,滿語為Boholo Hala,世居薩哈祿(今黑龍江沿岸),所冠漢姓羅氏。⑶、滿族郭爾羅氏,亦稱郭啰啰氏、郭絡羅氏、郭博羅氏,以地為氏,滿語為Gorolo Hala,漢義「鉤、躬身、放縱」,世居訥殷(今吉林撫鬆鬆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吉林渾江)等地,所冠漢姓為羅氏、郭氏、高氏、國氏。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⑷、滿族鄂木綽氏,滿語為Emuco Hala,亦稱鄂穆綽氏,瓦爾喀女真,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佛訥赫村(今黑龍江寧安)等地,後多冠漢姓為羅氏、鄂氏。⑸、滿族羅察氏,源出清康熙年間俄羅斯戰俘內附入滿洲八旗者,訛為鄂溫克姓氏,以族為氏,滿語為Loca Hala,定居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地區),後多冠漢姓為羅氏等。⑹、滿族羅佳氏,滿語為Lo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西克屯(今黑龍江伊春小興安嶺西克林,為薩滿聚居的地方)等地。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後多冠漢姓為羅氏。⑺、滿族羅岳氏,滿語為Loyo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為羅氏等。⑻、滿族薩克達氏,原稱巴雅拉氏,後以地為氏,滿語為Sakda Hala,漢義「蒼老」,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阿扈河(今黑龍江寧安南六十公里處)、葉赫(今吉林梨樹)、薩克達(今遼寧撫順峽河流域)、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德里倭赫(今遼寧撫順東渾河畔)、黑龍江等地,所冠漢姓為多為羅氏、蒼氏、倉氏、麻氏、駱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薩氏、里氏、陳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禮氏、佟氏、陀氏、翁等。⑼、滿族覺羅禪氏,出自清朝宗室與人私生子的專稱姓氏,不得入皇家玉牒,皆被賜姓為覺羅禪氏,滿語為Giolocan Hala,以明確其族皆非正支,後有冠漢姓為羅氏者。源於土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土族羅氏,源出古鮮卑吐谷渾部羅古爾氏,後逐漸成為土族,以地名稱羅古爾·孔(種油菜籽的人)。羅古爾出產油菜籽,後來就成為「油菜地」的稱謂。羅古爾人以擅長種油菜而聞名於遠近,故土族語言譯成漢語,取羅古爾氏第一個字羅為自己的漢姓,世代相傳至今。源於京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京族原稱「越族」,自稱「安南」,其祖先是在四百多年前從越南所塗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陸續遷到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防城各族自治縣的山心、漓尾、巫頭、潭吉諸島上的。據調查,今京族共有包括羅氏在內的三十一個姓氏,羅氏京族居住在漓尾。源於拉祜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拉祜族人到清嘉慶年間開始出現姓氏,但當時只有李、石、張三姓。後采,由於拉祜族與漢族和臨近民族的交往日漸頻繁,他們的姓也增加了,如今拉祜族中有包括羅氏在內的多個姓氏。源於哈尼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明朝初期,雲南臨安知府賜給滇南土官李、趙、陳、錢等漢姓,是哈尼族使用漢姓的開始,後來在與漢族交往過程中,一些哈尼族人也開始使用漢姓了。如今哈尼族中使用的漢姓有包括羅氏在內的多種姓氏。源於黎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據《明史》記載: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瓊州屬縣生黎峒首羅顯、許志廣、陳宗等三十三人來朝」,說明在明朝時黎族中便有了羅氏。如今羅氏黎族人主要居住在海南省的樂東縣。源於白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明、清兩朝時期,雲南蘭州(今雲南蘭坪)白族土知州、土舍官在改土歸流運動中,均流改為漢姓羅氏,世代相傳至今。今白族中有許多羅氏族人。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以漢化改姓為氏。今仡佬族、侗族、東鄉族、回族、壯族、朝鮮族、羌族、布朗族、俄羅斯族、仫佬族、佤族等少數民族及台灣高山族中,均有羅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羅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顓頊、孛爾只斤·克羅俄零占、斛瑟羅。遷徙分布羅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二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一千二百三十六萬七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77%左右。湖北宜城為羅氏之發源地,後再往南遷,先由湖北襄陽遷至枝江,再遷至長沙,最後於漢景帝時在江西南昌繁衍成當地望族。先秦時期,羅氏一直活躍在湖北、河南、甘肅地區。到楚文王時,羅姓族人向南進入湖南的汨羅縣。秦漢時,羅姓已經播遷到江西南昌地區,一直到宋朝,羅姓在江西發展很繁榮,為江西的大姓。隨後羅姓從湖南和江西向南進入兩廣地區,向西進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進入川東、貴州、雲南。到了唐朝以後,尤其在明朝,羅姓已經分布到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清初羅姓進入了台灣。宋朝時期,羅姓大約有3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4%,排在第五十二位。江西為羅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羅姓總人口的38.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四川、安徽、湖南四省,占羅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布於河南、福建、山西、廣西四省,又集中了19%。全國形成了以贛皖湘、四川為中心的兩個羅姓人口聚集區。明朝時期,羅姓大約有7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75%,為明朝第二十四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羅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由於羅姓主體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進入江南地區,中國北方几次戰亂對羅姓的傷害相對要輕。江西仍為羅姓第一大省,約佔羅姓總人口的29.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四川、湖南,這三省羅姓大約佔羅姓總人口的49%,其次分布於福建、浙江、陝西、廣東、甘肅五省,又集中了33%的羅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顯。全國重新形成了湘贛浙、四川兩大塊羅姓人口聚集地區。郡望堂號郡望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長沙郡:周朝即有該地,戰國時期楚國始建郡,秦滅楚後承之,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等地。西漢改郡為長沙國,東漢仍改回為郡。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台,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罷行台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廢都督府。唐朝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襄陽郡。唐朝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禦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復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羅 州:即廣東省湛江市屬廉江市。廉江地處雷州半島北部,粵桂邊界,扼粵桂兩省交通要衝。廉江,古稱羅州。始建前在秦朝時期屬象郡地。漢朝時期屬合浦縣地。晉朝時期屬高涼郡高涼縣地。南朝宋、齊時期為高涼郡羅州縣地。南朝梁、陳時期為羅州高興郡石龍縣地。隋朝時期屬高州高涼郡石龍縣地。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龍縣建石城縣,屬羅州,唐玄宗天寶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為濂江縣。南漢時期屬羅州。宋太祖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廢羅州並廢濂江、干水縣,劃入吳川,屬辯州,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改辯州為化州。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76年),復析吳川西鄉置石城縣,屬化州,元朝時期屬化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屬化州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屬化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屬高州府,清朝時期屬高州府。民國元年~三年(公元1912~1924年)屬高州道;民國三年改石城縣為廉江縣,屬高州道;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廢除道制,屬高州善後處;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屬高雷廉欽瓊崖羅陽八屬聯軍總指揮部;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八屬聯軍全部覆滅後,屬廣東南路行政公署;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公署;民國三十八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公元1949年),屬廣東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1月11日廉江縣城解放,屬廣東南路專員公署;1950年9月屬高雷專區;1952年11月屬廣東粵西行政區;1956年2月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縣合併為雷北縣,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60年11月雷北縣易名為雷州縣,屆廣東湛江專區:1961年3月撤銷雷州縣,恢復廉江、遂溪、海康三縣。按原縣區域分治和歸屬;1978年9月屬廣東省湛江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9月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屬湛江市;1993年12月經國務批准,廉江撤縣設市(二類市),歸廣東省直轄,並委託湛江市代管。堂號豫章堂:以望立堂。尊堯堂:宋朝時候,豫章人羅從彥是大儒陳頤、程顥的再傳弟子。他謹慎地遵守老師的教訓,隱居不願做官,傳朱熹的理學,著有《尊堯錄》。人們稱他「豫章先生」。清朝人廖紹朱在《羅氏族譜序》中云:「羅氏之先系出周之羅國,厥後子孫以國為姓。漢大農令懷漢公(即珠公)肇遷豫章,世為豫章羅氏。」民國學者羅元鯤考證,羅珠「實為羅氏鼻祖,分布天下者皆其後也」,故豫章為羅氏郡望。豫章堂號源此。第二十三集、畢 郝 鄔畢姓雖然不是人口眾多的大姓,但它對人類的貢獻不容小看,畢姓的名人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郝姓名人郝廉,真的是「好廉」,他廉潔到出門喝井水還要往井裡投錢付款。而現在人口不多的鄔姓,它原本與鄢是同一個字,但是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關係了。凡此種種,為這三個姓氏平添了不少了情趣。《百家講壇》系列節目《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為您解讀《畢 郝 鄔》三姓。畢姓源流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關於姬姓畢氏的淵源,許多史籍中記載得都一樣。例如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在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中也記載:「畢公高之後」;在史籍《萬姓統譜》上亦記載:「《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按史籍《通志·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後,他負責處理那些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採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被稱為「周初四聖」之一。後被周武王姬發封於畢地(今陝西長安、咸陽北,渭水南北岸一帶),他建立了畢國,為公爵,故而史書多稱其為「畢公高」。三千多年前的畢國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西周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畢原。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後,他為顧命大臣之一,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畢公高的兒子畢萬後來事仕於晉國,乃封於魏地,其後代中有改姓為魏氏者,在戰國時期成為著名姓氏。仍居於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畢氏。在兩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間,周文王的這支畢氏子孫一直顯赫於世,並且歷代相傳,一直相傳至今。畢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畢公高為得姓始祖。發源於陝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北部一帶,史稱畢氏正宗。到了漢朝時期,有一支畢氏族人遠遷山東的東平郡,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源於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系自任姓所改。」任姓畢氏遠早於姬姓畢氏,為任奚氏同祖。任姓的始祖,許多史籍皆考證位夏王朝時期車正奚仲之後,以王父子字為氏。黃帝少子禺陽受封於任地(今山東濟寧),故為任姓。禺陽的裔孫名仲,食采於夏王朝管轄區的奚地(今河北承德),史稱奚仲,出任夏王朝時期的車正(管理和製作車輿的工匠),後又改封於薛(今山東滕縣),一度還遷於邳(山東徽山)。西周初期,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祝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這十個姓氏,都是任氏後裔的封國,是由任氏分支出來的。又據《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不敢與諸任齒」,其中所謂的「諸任」,指的就是這十個姓氏,為西周貴族大姓,因此不甘與其爭辯,可見當時任氏氏族的顯赫。在史籍《左傳》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在奚仲的後裔子孫中,有分遷居於畢原(今陝西咸陽)者,這個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稱為姓氏,改稱畢氏,世代相傳至今。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南匈奴屠各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西漢元狩二年,霍去病以驃騎將軍率萬騎出隴西,越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千餘里,斬首虜近九百級,繳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季,霍去病再出隴西、北地兩千餘里,越過居延澤,進軍祁連山,捕斬首虜三萬餘級。西漢王朝發動的這次戰役,沉重地打擊了匈奴右部,逼迫得匈奴渾邪王殺休屠王,率部四萬餘人歸漢。漢武帝分徙其眾於邊塞之外,因其故俗置五屬國,又先後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由此溝通了自內地與西域的直接交往,對西漢和匈奴勢力的消長也發生了顯著的影響。東漢初期,原南匈奴休屠王所部分析出屠各部,名出匈奴休屠王子日磾(金日磾),在渾邪王殺休屠王之前,他原先的稱號就是「休屠各王太子」。屠各部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曾一度強大,後世的鐵弗部、高車部、敕勒部、丁零部等等,皆出自屠各部,本部還曾建立其強大一時的前趙政權。前趙政權滅亡後,匈奴屠各部的少部分族人歸附於石勒創建的後趙政權,而大部分則都分崩離析,四散而去。其部族主體後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執政時期歸附於鮮卑拓拔部,成為拓拔部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史書中又稱其為「鮮卑屠各部」。在北魏孝文帝於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所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鮮卑屠各部的族人有改姓氏為單字漢姓畢氏者,後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阿史那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屬於以國名或官爵稱謂為氏。史書記載:西域畢國胡人有畢氏。畢國,為突厥阿史那部族人建立的一個西域小國,在唐朝學者裴矩所撰著的《西域圖記》中有記載:「安國之西百餘里有畢國」,也就是從畢國到安國王治的行程。畢國當時在西突厥阿史那部的掌控之下,為其屬國之一,實際上僅為一城一部落。六年後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爾也病逝了。這位一生飄零的突厥王子終於實現了長伴他最崇敬的唐皇之願:在眾多陪葬的功勛顯赫之大唐開國武將當中,他的墓葬離唐太宗的昭陵最近!從此,阿史那·社爾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之爵號「畢國公」為姓氏者,稱畢氏、國公氏;;亦有稱社氏者。其中的畢氏被史書稱作「西域畢國胡人畢氏」,而國公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國氏,皆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畢氏、國氏、社氏與阿氏、史氏同宗同源,身貌特徵是身材高大,眉骨突高,雙眼瞼紋,瞳孔微黃,鼻樑高聳,男子皆山羊鬍須,十指指紋箕多斗少,甚至十指皆箕。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新巴爾虎畢喇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蒙古族都訥亨氏,亦稱德赫氏,源出蒙古新巴爾虎部畢喇爾部落,世居巴爾古(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部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uneheng Hala。清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都訥亨氏多冠漢姓為畢氏、祁氏等。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畢力揚氏,亦稱別蘭氏、必喇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滿語為Bira Hala,漢義「河川」,世居和悠(今黑龍江與烏蘇里匯合口)、長白山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達斡爾族稱畢力夾氏,赫哲族稱畢拉氏。清朝中葉以後,滿族畢力揚氏、達斡爾族畢力夾氏、赫哲族畢拉氏多冠漢姓為畢氏、何氏、楊氏等。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土家族、苗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畢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畢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奚仲(任仲、姬仲)、畢公高(姬高)、劉曜、阿史那·社爾。周初著名政治家。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後,他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採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為「周初四聖」之一。後被周武王封於畢國,爵位為公。世稱畢公高。武王駕崩後,其為顧命大臣之一,他與周、召二公等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他的後人有一支以國為氏,稱畢姓。他們尊畢公高為畢姓的得姓始祖。遷徙分布畢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八位,人口約一百二十一萬八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76%左右。三千多年前的畢國,是在今陝西長安、咸陽兩地之北,也就是說渭水的南北兩岸乃畢姓之發祥地。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仕晉,因功封於魏,到其曾孫魏文侯時,三家分晉,因此有畢姓改成魏姓者。雖如此,畢姓此際在山西紮根卻是不爭的事實。戰國時,滕國(今山東滕州)有畢戰,說明此際畢姓已進入山東。先秦時期,畢姓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西漢時,南越將軍畢取降漢,被封為侯。並有涿(今河北省涿州)人畢野白,這些史實表明,畢姓在北方已擴展於今河北,南方的廣西也有了畢姓人。此際,一支畢姓遠徙山東省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居於東平郡的畢姓繁衍日盛,可謂族大人眾,名人輩出,此際見諸史冊之畢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緣關係者。另外,畢姓太原郡望、河內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壯大,北魏出連氏改畢姓後,入遷洛陽,使畢姓河南郡望尤為昌盛,並蔭及河內。唐安史之亂後,京兆(今陝西省西安)人畢宏入蜀,偃師人畢構裔孫一支遷居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唐代末年,因避回鶻擄掠和黃巢之亂,有畢姓南及兩湖一帶。北宋時,代州雲中(今山西省大同)人畢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鄭州,其孫畢良史先遷蔡州上蔡,靖康之恥後,避居江東。與此同時,有畢姓因仁宦或避難之故遷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明初,山西畢姓人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年間以後,河南、山東的畢姓人,伴隨闖關東的風潮,通過海路,入遷東北三省。此際亦有沿海之畢姓赴台,或到東南亞和歐美各地者。如今,畢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畢姓約佔全國漢族畢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畢姓是當今較為常見的姓氏,分布很廣,如北京,天清,河北之滄州、尚義、黃驊、阜平,山東之平邑、龍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廣西之田林,廣東之吳川,雲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重慶之雲陽等地均有不少。畢姓在全國漢族人口中約佔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郡望堂號郡望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東平郡:西漢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為東平國。南朝宋改為郡,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轄七縣,包括今山東濟寧、東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廢黜。北宋朝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以鄆州為東平府,治所在須城(今山東東平)。明、清兩朝為州。民國時期廢州改為縣。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堂號扶風堂:以望立堂。東平堂:以望立堂。河南堂:以望立堂。河內堂:以望立堂。太原堂:以望立堂。經訓堂:清朝時期,畢沅在幼年時期就失去了父親,全靠母親張藻培育成人。張藻是當時頗有名氣的才女,不僅能詩,而且學問淵博,還著有《培遠堂集》。畢沅在她的調教下,六歲能讀《詩經》、《離騷》,十歲便通曉聲韻,善作詩文。隨後,張藻又親自把畢沅送到蘇州靈岩山,拜著名學者、詩人沈德潛和經學大師惠棟為師,以進一步拓寬視野。後來,畢沅中狀元當官,離開京城到陝西任巡撫,張藻還以母親特有的情懷,作了五十四句二百七十言《訓子詩》,殷切期望兒子「不負平生學,弗存溫飽志;上酬高厚恩,下為家門庇」。當張藻病故後,清乾隆大帝還特賜御書「經訓克家」四字褒揚。畢沅為了銘記母親和皇上的恩賜,特將家族室名稱作「經訓堂」,將自己的詩文集名為《經訓堂集》。培遠堂:同經訓堂,是畢沅的庶支子孫以先祖母張藻所著《培遠堂集》為堂號,與經訓堂並重。郝姓源流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大臣郝骨氏,屬於複姓省文簡改為氏。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相傳,在炎帝神農氏的屬下中有人叫郝骨氏,為太昊(伏羲氏)的輔佐大臣,曾幫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晚期,郝骨氏有個裔孫叫作郝骨期,被商王武乙封在郝邑(今山西太原),於是郝骨期的後代就以封地名為姓氏,亦稱郝氏。到了殷商末期,郝邑被姬姓周族首領古公亶父所佔有,成為周族生息之地。古公亶父,就是周太王。周太王率族人居住在郝邑,周邊的北狄族人常來侵犯,周太王為了避免流血衝突,遂率部離開郝邑,向西南遷徙到歧山腳下(今陝西寶雞歧山一帶),在渭水平原地區開始逐漸壯大起來。傳到周太王之孫姬昌,成為殷商四大諸侯中的西伯侯,最後其子周武王成功地推翻了殷商王朝的統治,建立了西周王朝,到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晉國,郝邑歸晉侯所有。源於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鄉,屬於以居邑名為氏。相傳契為商的始祖,帝嚳(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賜居於商(今河南商丘)。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烏鴉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十四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了子氏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囂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郝鄉(今陝西周至),稱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朝被周武王滅亡之後。亡國後,在郝伯子期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郝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陝西郝氏;另有的則以國名為氏稱商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郝氏被史稱郝氏正宗,族人皆尊奉商康丁、郝伯子期為得姓始祖。源於匈奴族,出自十六國時期胡夏(大夏)武烈帝赫連·勃勃,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史書記載:「上黨、盧水、汾州郝氏出自匈奴。」匈奴族郝氏出自匈奴鐵弗部。在史籍《魏書·鐵弗劉虎傳附屈孑傳》中記載:「劉虎之曾孫屈孑恥原姓鐵弗,改為赫連耳,自雲徽赫與天連;又號其支庶為鐵伐氏,雲其宗族剛銳如鐵,皆堪伐人」。1998年5月,在陝西省延安市延長縣黑家堡鎮瓦村忘台庄,出土了一通隋大業九年(公元613年)的《郝伏願墓誌》。這些長期留居陝北各地的匈奴郝氏部落,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與各民族錯居雜處,不斷接受漢文化的熏陶,最終都融入漢民族中去了。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徙居外地,而另一部分則在陝北繁衍生息,如今已成陝北地區大姓一族。郝氏主要分布在延長、子長、延川、清澗一帶,與北朝至隋朝郝伏願家族的活動區域相吻合。據文獻《延長縣誌》中記載,至1986年,延長縣的郝氏人口達一千九百八十一人,成為延長縣的大姓之一。其族源除了出自三千年前的商湯的後裔郝氏外,出自匈奴的郝氏又是一個重要來源。郝伏願墓誌,是陝北郝氏族人源出匈奴郝氏的歷史佐證。源於鮮卑族,出自東漢時期鮮卑烏恆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東漢時期,古老的鮮卑族人中有一紇石列(紇石烈)氏族部落,是原來世居於遼西地區的烏恆部族中最大的丘力居部落的分支。烏恆部族屬於東胡民族中的一支,由於其主要生活於遼西地區,因此又稱為遼西鮮卑。東漢末期,紇石列氏族所在的烏恆部被曹操大敗,部眾主體被曹操遷徙於內地,逐漸與漢族融合。其殘餘部眾四散,遷往遼東地區。在唐朝末期,紇石列氏族已經成為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到了金國時期,紇石列氏族被稱作紇石烈部。金國被蒙古與南宋聯軍所滅之後,紇石烈氏族返回遼西地區,逐漸分散於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多爾濟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今黑龍江穆理哈村)、塔散堡(今遼寧錦縣塔山)、長白山等地。到了明朝時期,該支民族被稱作何舍里氏,在明末清初則稱為赫舍里氏族,滿語為Heseri Hala,成為建州女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最後成為滿族著姓之一。後有錫伯族人引其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錫伯族赫舍里氏多冠漢姓為郝氏、何氏、高氏、康氏、赫氏、張氏、蘆氏、賀氏、索氏、英氏、黑氏、佟氏、普氏等等。源於西南夷,出自唐朝時期西南地區,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南蠻有郝氏。據史籍《舊唐書·南蠻傳》中記載:「南蠻有郝、楊、劉三姓。」源於党項族,出自宋朝時期西夏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史書記載:「西夏人中有郝氏。」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葉赫(今吉林梨樹)、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等地,為滿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錫伯族伊拉哩氏多冠漢姓為郝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靳氏、李等。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郝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郝氏,世代相傳至今。得姓始祖帝乙。遷徙分布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二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三百三十二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21%左右。始於商末的郝姓,傳了一千多年,至漢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帶為其繁衍地區。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雖說已分布於北方大部分地區,但主要還是以中原地區為其繁衍的中心地帶。至於郝姓南遷,也是比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現 了郝姓人家。這也是導致明、清兩代,郝姓仍以我國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總之,歷史上郝姓著實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始於商末太原郝鄉的郝姓,傳了一千多年,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帶為其繁衍中心。秦漢之際,郝姓人已逐漸向山西其他地方以及陝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內繁衍播遷。晉末,由於官職調遷,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潤州丹揚(今安徽當塗縣東北小丹陽),傳七世有郝回,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又自丹陽徙至安陸(今屬湖北)。兩晉南北朝時,雖社會動蕩,但居山西之郝姓由於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但河北之郝姓有避戰亂而遷山東者,河南之郝姓有遷安徽者。隋唐之際,社會安定,郝姓在陝西京兆一帶繁衍壯大,並形成郝姓歷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並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北宋滅亡後,郝姓有南遷江南者,而世居汾州(今山西汾陽)的著名畫家郝章為避戰亂,兵火後遷居閬州(今四川閬中)並落籍當地。唐宋以前,郝姓主要還是以中原地區為其繁衍的中心地帶,至於郝姓南遷,較他姓要晚,規模也要小的多。唐宋之際,南方的一些地方才出現了較多的郝姓人家。元末時,災疫不斷,農民起義軍四起,後互相攻伐,導致中原、華東、華中人口銳減,明初洪武年間,郝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北、北京、山東、天津等地。明清之際,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漸廣,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載入史冊的郝姓人物;同時在東北的遼寧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點。清代時,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隨走西口的風潮,有遷內蒙、甘肅者;而居於福建的郝姓則有渡海赴台,進而入南洋新加坡等地者,因為戰爭,有部份族人遷徙至四川雅安名山,後有一部份人因生存而遷稈徙到漢源使得四川也有了郝姓的分支。但是,此期郝姓仍是以北方為其分布繁衍的中心。如今,郝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為多,這三省的郝姓約佔全國漢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郡望堂號郡望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堂號太原堂:以望立堂。京兆堂:以望立堂。曬書堂:晉朝時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陽下曬,以防發霉或蟲蛀。郝隆當時為桓溫南蠻參軍,有一天他脫了衣服,跑到太陽下摩著肚皮曬太陽。人家問他幹什麼,他說:「曬書啊!」人家奇怪地問:「書在哪裡?」他拍拍肚子回答:「我的書都在肚子里呢。」豐文堂:源出郝經,字伯常,元朝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詢問經國安民之道,他條陳數十事,元世祖大悅,待繼位後,即任其為翰林侍讀學士。郝經曾充國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歸。在留宋期間,郝經著述甚多,其文豐蔚豪宕。故其族人以「豐文」為堂名,此即郝氏「豐文堂」之由來。鄔姓源流源於妘姓,出自春秋時期陸終四子求言的封地鄔邑,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的記載,鄔氏來源於封地,源於陸終第四子求言。在典籍《國語》中記載:「陸終第四子來言為妘姓,別封鄔,望出南昌,撫州、崇仁。」妘求言,相傳是帝顓項元孫陸終的第四個兒子,封地在鄶(今河南新鄭),當時自稱為會人(鄶人)。妘求言的別支鄶人之後裔中,有子孫在西周時期被封在鄔,稱鄔侯,並建立了鄔國。春秋初期,鄔國即被雄心勃勃的鄭武公姬寤生所吞併,成為了鄭國的一個邑地。在鄭國語言文字中,「鄔」字與周王朝的「鄢」字通假,因此,宋朝學者王應麟在編纂《姓氏急就篇》的時候,就將「鄔」字按周語訛作「鄢」字。此後,諸多姓氏書籍遂皆稱該「鄔」為「鄢」。後來的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楚武王熊通率軍攻鄭國,鄔地被楚國所奪取,並改設為縣。鄔,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腹地許昌市的鄢陵縣,實際上應稱鄔陵縣。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晉、楚兩國在鄔地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鄢陵之戰」。二百九十六年之後的周赧王姬延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國大將白起與楚國之間在鄔地又爆發了著名的「鄢郢之戰」。再五十五年之後的秦王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滅楚國,鄔地最終成為了秦朝之地。在這一歷史時期,有鄢陵之鄔侯的後裔子孫以故國名位姓氏者,稱鄔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鄔氏族人皆尊奉妘求言為得姓始祖,且不與祁姓鄔氏合譜。源於祁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鄔臧的封地鄔邑,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晉大夫鄔臧之後,食邑於鄔,因以為氏。」這位鄔臧,是當年晉國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事由,則源起於史籍《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所記載的:「晉祁勝與鄔臧通室。」「通室」,按著名西晉學者杜預的注釋,就是「易妻」,古稱「易內」,即交換妻妾淫奸,以求新奇刺激,是古代奴隸貴族們彼此之間的無聊遊戲。如今世風日下,國內許多地方又泛濫起數千年前就已有的「換偶俱樂部」之類的淫穢機構。到了農曆6月,晉頃公堂而皇之地殺了祁盈、楊食我、羊舌氏等人,滅了祁氏勢力集團。之後,晉頃公賞賜祁臧的後代食邑於鄔(今山西介休),其後裔子孫世稱其祖先祁臧為鄔臧。在鄔臧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鄔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鄔氏正宗。鄔氏族人大多尊奉鄔臧為得姓始祖。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大夫司馬彌牟之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或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記載:「鄔,鄔郡太守司馬彌牟之後,因以為氏。」在史籍《左傳·昭二十八年》中是這樣記載的:在晉頃公姬棄疾滅了以祁盈為代表的祁氏勢力之後,晉國由魏獻子執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賈辛為祁大夫,司馬烏為平陵大夫,魏戊為梗陽大夫,知徐吾為塗水大夫,韓固為馬首大夫,孟丙為盂大夫,樂霄為銅鞋大夫,趙朝為平陽大夫,僚安為楊氏大夫。司馬彌牟為鄔大夫,當指司馬彌牟被分封於原屬祁氏家族的食邑之一的鄔(今山西介休),亦或是指地為官稱,只是去管理鄔邑,並沒有封予食地,因為鄔邑已經封賞給祁臧的後代了。但無論無何,司馬彌牟被封為鄔大夫是歷史事實。後來,司馬彌牟的後裔子孫中的大部分人仍舊複姓司馬,而另有一部分人則以先祖受職之地名、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鄔氏,世代相傳至今。著名的宋朝史學家鄭譙在所撰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將姓氏按周朝各諸侯國以邑為氏的統計中,便將鄔氏列入晉國邑,屬於以邑為氏。得姓始祖妘求言、鄔臧(祁臧)、司馬彌牟。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曰:「鄔郡太守司馬彌牟之後,因以為氏。」這位司馬彌牟,也曾登名於左丘明所著的偉大史書《左傳》,該書的「昭二十八年」指出:「司馬彌牟為鄔大夫」。可見得鄔姓的這位始祖,曾經是晉國一位相當顯赫的人物。《通志氏·族略》說:「晉大夫鄔臧之後食邑於鄔,因以為氏。」這位鄔臧,也是晉國的重臣,所以才有資格擁有食邑。根據這兩段記載,鄔姓的發源之地相同,但他們的始祖則有兩位,而且得姓的時間也相差了好幾百年,後世的鄔姓人士究竟誰是出於司馬彌牟,誰又傳自鄔臧,真相雖然已不可考,無法確實地追本溯源,然而不管哪一位才是自己的真正始祖,鄔姓人士還是很有資格以自己的姓氏為傲的,因為這兩位鄔姓始祖,都曾經是當年晉國的重要人物。《左傳》上面,還曾提到過「王取鄔、劉、蒍、邘之田於鄭」一事。這個屬於鄭國的鄔地,根據考證跟後世的鄔姓是扯不上什麼關係的,因為這個鄔地,指的是現在河南省偃師市西南的一個地方,與山西省的鄔邑,有著一段不短的距離。鄔氏後人奉司馬彌牟、鄔臧為鄔姓的得姓始祖。鄔子家:諱單,徒祀。孔子廟庭封穎川侯。子一,朝用。按《南縣鄔南亭子家譜》記載,唐太宗贈銅鄡伯,宋徽宗大觀四年加封聊城侯,徒祀聖廟。湖南沅江鄔氏希賢堂始祖。鄔華山:原名菊正,號朝菊,字韞玉,又號翠峰。明正德十年乙亥九月初十戌時生,年五十四,隆慶三年已巳八月初五戌時沒,葬湖廣沅江金盆洲子山午向。公自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由江西南昌府豐城縣勺溪小江口來沅相宅廖保金盆洲。按華字派等豐城袞房譜正字派。元配:陳氏,明嘉靖二年癸未五月二十四未時生,沒未詳,葬江西豐城縣釣船尾楊家田。續配:趙氏,明嘉靖十七年戊戌五月十三寅時生,壽六十三,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十月初三寅時沒,葬金盆洲子山午向。子二:長子西川,次子景川。湖南沅江鄔氏始祖。鄔 爽:遠祖鄔單,生周景王年間,其先受採食邑于山西汾州介休縣,後由介休而後開封而後南陽,單二十九世孫爽,晉元興二年為工部尚書,被尊為一世祖,爽子夢龍,由南陽遷居江西豐城,為遷江西之始祖,歷唐宋元明,裔孫或遷高安,或遷武寧,或遷湖廣,或遷貴州、四川。鄔詵試:始遷祖:元末遷居奉化金溪鄉鎮寶橋。鄔德遠:始遷祖:元明之際遷居奉化停山鎮寶里。鄔省懷、鄔仕賢:始遷祖:省懷,明朝由鎮江丹徒遷錫邑蓉濱,弟仕賢,遷江陰香山之安機,是為錫邑省懷後裔譜。鄔景和、鄔發伍、鄔發賢:始遷祖:鄔景和,始遷祖:鄔發伍、鄔發賢,明隆慶間遷寧邑之西城。鄔金溪:始遷祖:明嘉靖年間人。暨陽十里鋪鄔氏始祖。遷徙分布鄔氏是一個典型的漢族姓氏,歷史悠久,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四位,人口約六十四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4%左右。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曰:「鄔郡太守司馬彌牟之後,因以為氏。」這位司馬彌牟,也曾登名於左丘明所著的偉大史書《左傳》,該書的「昭二十八年」指出:「司馬彌牟為鄔大夫」。可見得鄔姓的這位始祖,曾經是晉國一位相當顯赫的人物。《通志氏族略》說:「晉大夫鄔臧之後食邑於鄔,因以為氏。」這位鄔臧,也是晉國的重臣,所以才有資格擁有食邑。根據這兩段記載,鄔姓的發源之地相同,但他們的始祖則有兩位,而且得姓的時間也相差了好幾百年,後世的鄔姓人士究竟誰是出於司馬彌牟,誰又傳自鄔臧,真相雖然已不可考,無法確實地追本溯源,然而不管哪一位才是自己的真正始祖,鄔姓人士還是很有資格以自己的姓氏為傲的,因為這兩位鄔姓始祖,都曾經是當年晉國的重要人物。《左傳》上面,還曾提到過「王取鄔、劉、蒍、邘之田於鄭」一事。這個屬於鄭國的鄔地,根據考證跟後世的鄔姓是扯不上什麼關係的,因為這個鄔地,指的是現在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一個地方,與山西的鄔邑,有著一段不短的距離。以上是具有確實證據可循的鄔姓姓源。另外,根據《姓氏考略》的說法,則鄔氏的起源還可以遠遠地追溯到帝嚳的孫子陸終。這本姓氏學的專書是這樣記載的:「《國語》曰,陸終第四子來言為妘姓,別封鄔,望出南昌,撫州、崇仁。」原來,帝嚳的兒子是祝融氏,陸終則是祝融之子,陸終是中華民族源流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總共生了六個兒子,依次為昆吾、岑胡、彭祖、來言、安以及季連,後代繁衍甚廣,是中國姓氏的始祖之一,譬如,蘇、顧、溫、董等姓是老大昆吾的後裔;錢、田、彭等姓是傳自老三彭祖;曹姓又傳自老五;春秋時楚國的羋姓,則源自老六季連。而鄔姓,如果真是老四來言的後代,那麼,很顯然跟上面的那些姓氏,都是同一血緣的一家人了。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鄔氏後來主要是繁衍於南昌、撫州和崇仁三個地方。南昌,就是現在江西的省會南昌,撫州和崇仁,也都在江西省的境內,可見得春秋時代發源於山西的鄔氏,到了漢代時,已經播遷到了長江以南的江西各地,並且就在這裡繁榮滋長。在歷史上,鄔姓的名人不甚多見,前清光緒年間所撰的《尚友錄》僅僅列有鄔彤、鄔大昕、鄔栓芳等三位。鄔彤是近代的著名書法家,據傳,他的一手精彩書法之中,又以草書最稱絕妙,被譽為《寒林棲鴉》,少人能及。遠古黃帝時,有位王族叫求言,被封為鄔邑的首領,後來求言的子孫就以地名為姓,形成鄔姓一族。求言的父親叫陸終。陸終的曾祖父叫顓頊,而顓頊的祖父就是黃帝。所以鄔姓是黃帝嫡傳。鄔姓還有另一支,是從司馬姓中轉變來的。春秋時,晉國有個地方叫鄔郡,而晉國朝廷派一個叫司馬彌牟的貴族去治理鄔郡。後來司馬彌牟的後代,一部分人還是姓司馬,另一部分人卻以地名為姓,世代姓鄔。因為古代時人們相互稱呼都習慣以地名作開頭,如鄔地人被稱作鄔伯、鄔叔等,地名很容易演化為姓。同樣,日本人的姓如竹下、田中等,大多是地名。鄔姓先人還有如:「鄔單」孔子的學生。「鄔彤」唐朝大書法家草書寫得好,喝酒後寫草書更好。郡望堂號郡望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鍾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撫 州:江西撫州歷史悠久。夏禹時地處揚州域。春秋時為百越之地。戰國時屬楚。秦時屬揚州九江郡。漢改九江郡為豫章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城縣,屬豫章郡。東漢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臨汝縣,縣治設在今撫州市,仍屬豫章郡。三國時為吳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兩晉、南朝相沿。南朝梁陳時,以今之崇仁、豐城、永豐、新淦等縣增置巴山郡。臨川郡初屬江州,陳武帝時與巴山郡同屬高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擴州,以臨川郡並巴山郡之一部置撫州,隸屬洪州總管府,撫州從此定名。唐朝時期,撫州屬江南西道。五代時期,屬楊吳,升為昭武軍。宋朝時期,分為撫州和建昌軍,屬江南西路。元朝時期改為撫州路、建昌路,另置南豐州,同屬江西行中書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撫州路為臨川府,不久易名撫州府,同年農曆2月升建昌路為肇昌府,農曆9月改為建昌府。明朝洪武初期,仍設撫州府、建昌府,南豐降州為縣,屬建昌府,均隸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東道。清時仍稱撫州府、建昌府,屬南撫建道。辛亥革命後,廢府及直隸州。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全國實行縣制,次年,全省劃四道分領八十一個縣,原撫州府、建昌府境內各縣隸屬豫章道。民國十五年(公元1916年)廢道,各縣直隸省政府。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劃全省為十三個行政區時,原撫州、建昌兩府各縣分屬第五、七、八、十一行政區。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以後,行政區屢有變更,除廣昌縣屬第八區外,域內各縣均為第七區。1930~1934年間,黎川、資溪、廣昌、南豐、宜黃、樂安等縣均先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分屬蘇區閩贛省和江西省。1932年7月,東鄉珀玕一帶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屬蘇區贛東北省。1949年5月9日,人民解放軍解放撫州,7月1日組建撫州分區,江西省撫州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臨川市(今撫州城區)。1950年9月13日,改撫州分區為撫州區。1952年8月,更名為撫州專區。1967年3月,改名為撫州地區。1968年2月,復稱撫州專區。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為撫州地區。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撤銷撫州地區,設立地級撫州市。2000年10月20日,撫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另外,還有一個古撫州,在今河北省張家口。崇仁縣: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廢巴山郡及所領七縣,以舊巴山西寧新建三縣地置崇仁縣,縣域東南抵寧都界一百五十餘公里,西南抵永豐界四十五公里,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素有「撫郡望縣」之稱。1984年5月31日,桃源公社分設桃源鄉、張坊鄉;相山公社分設相山鄉、山斜鄉、港下鄉。1985年3月15日,撤銷相山鄉,設置相山鎮。1993年1月3日,撤銷航埠鄉、禮被鄉、孫坊鄉、河上鄉,設立航埠鎮、禮被鎮、孫坊鎮、河上鎮。2000年,全縣轄六個鎮、十五個鄉:巴山鎮、河上鎮、孫坊鎮、航埠鎮、禮陂鎮、相山鎮、白路鄉、東來鄉、三山鄉、六家橋鄉、白陂鄉、郊西鄉、沙堤鄉、馬鞍鄉、石庄鄉、郭圩鄉、許坊鄉、桃源鄉、張坊鄉、港下鄉、山斜鄉。2001年3月2日,撤銷馬鞍鄉,設立馬鞍鎮。2001年9月6日,撤銷沙堤鄉、郊西鄉,劃歸巴山鎮;撤銷山斜鄉、港下鄉,劃歸相山鎮;撤銷東來鄉,劃歸河上鎮;撤銷張坊鄉,劃歸桃源鄉管轄。2004年底,全縣轄七鎮八鄉。堂號太原堂:以望立堂。豫章堂:以望立堂。撫州堂:以望立堂。崇仁堂:以望立堂。潁川堂:以望立堂。第二十四集、安常
懷舊的感覺歡迎您的光臨 背景音樂:匈牙利第五號舞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