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三二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三二集) 2012/3/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32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六十九面第六行,從第二句看起:「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盤諸法」。這一個字就是「觀法如化」這法字,佛用這個字做為全宇宙萬事萬物的一個總代名詞。有情,是我們今天講的動物。非情,那就不是有情,我們講的植物、礦物,包括自然現象,都歸在非情這一類;凡是有意識、有念頭的都歸納在有情這一類。另外,生死涅盤是事,所以所有事物都全包了,一樣都不漏,就用這個法字來代表。佛法,佛是覺悟,法就是一切萬事萬物,對一切萬事萬物統統明了,這叫佛法、叫覺法,你完全明白、完全覺悟,不迷惑了。所以佛法無邊,法沒有邊際,你的覺悟也沒有邊際,說的是這個意思。每一個人,不但每一個人,佛說每一個有情眾生都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是本能,你本來覺悟。佛經上講你本來是佛,這個意思是你本來覺悟,你沒有一樣事情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全知道。那現在為什麽不知道?這不知道叫迷了,迷了就不知道。怎麽迷的?佛告訴我們有三種煩惱,現在這三種煩惱你統統具足,你完全都有。第一種叫無明煩惱。無明是什麽?就是不覺,你本來覺,現在不覺了。這是第一個。第二種叫塵沙煩惱。塵沙是形容其多,那是什麽?雜念,我們講心思,妄想、雜念像塵沙那麽多,這很麻煩、很不容易斷。第三大類叫見思煩惱。見是見解,就是你看錯了,許多事情你都沒有看到真相;思是思想,你想錯了。你把一切問題看錯了、想錯了,這都叫迷,把你的本覺失掉了。那怎麽恢復?佛說得很簡單、很扼要,句句是真話,我們只要能夠把見思煩惱放下,把塵沙煩惱放下,把無明煩惱放下,你的本覺就恢復了,那你就沒有一樣不知道,一般就稱你作佛陀,你成佛了。成佛就是你一切覺知恢復正常,這個人叫佛陀。所以佛陀是正常覺悟的人,他不是神,他不是仙,他沒有什麽特別。每一個人都是佛陀,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是。那不放下?這叫凡夫,凡夫是迷而不覺,每一天都生活在錯誤的觀念當中,問題就是你看錯了、想錯了。錯誤當中,生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就叫業。業就是事業,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動作叫身業,這三業都產生錯誤。錯誤不要緊,麻煩是這個錯誤會招來果報。《太上感應篇》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你動一個善念,善言,善行,你招來的是福報,動一個惡念招來的是惡報。這就說明覺太重要了,真正覺悟的人不造業,所以他沒有果報。佛陀教育的宗旨就是教我們這一樁事情,教我們覺悟,教我們對於任何事物都能看清楚、看明白,沒有看錯,自自然然知道問題現前該怎樣處理,都是處理到恰到好處,這叫智慧。所以學佛就是學智慧,有智慧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不會做錯事情。法這一個字,首先要認識它。「如化者,《會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這譬喻,「則是中諦也」。前面我們講過三諦,真諦、俗諦、中諦。這個三諦,真諦是理,是給你講道理;俗諦是講事,是講現象;中諦是講用,我怎樣來用它,這是智慧,這是學問。三諦是一體,有理、有事,知道怎樣活活潑潑的運用這個理事。一切法不能說它空,也不能說它假,但是它確實是空、是假,這就是你把事實真相看出來了。真相看出來之後,我們就知道怎樣去應付它,怎樣去處理這個事情。這個意思是說,「既言如化」,你既然說這個化是夢幻泡影,「則非絕對空無」,不是什麽都沒有,宇宙之間的奧秘就在此地。惠能大師見性,他的報告很簡單,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是自性本自具足,沒有現象,它樣樣都不缺。它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我們用我們的身心接觸不到。我們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可以接觸到物質現象,我們的第六意識,就是思想、想像,能夠接觸到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可是自性它這三種現象都不是,所以我們就接觸不到。今天科學家用精密儀器去觀察,還沒有離開這三種現象,如果離開這三種現象,科學對它沒有辦法,哲學也沒有辦法。所以是科學、哲學探測不到的,這最高峰。能夠探測得到的差不多已經發現了,跟經典上所講的還差一點點,確實差不多,我們估計十年、二十年就跟佛經講的完全相同。阿賴耶邊事,這是科學家的極限。這個極限,是佛在經上說的,它能夠探測到極限。再向上,向上就是心性,明心見性,這個事情科學沒法子。那怎麽辦?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唯證方知」。這個證不能用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做不到。用什麽方法?用禪定,也就是我們經題上講的「清凈平等覺」,用清凈心、用平等心。清凈平等到極處就豁然大悟,這境界就現前,你完全看到了,不是看不到。心亂看不到,心雜看不到,心裏面有妄想看不到,純凈純善到極處,你就見到了。所以它不是沒有,雖然它一無所有,它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它顯現的。在佛法說,這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本性。這是說這一切法不是絕對空無,所以叫「非空」。「若言是有,則只如幻化而已,並非實有」,它不是真有。宇宙之間,現在科學家把它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構成整個宇宙現象,一個是物質現象,一個是信息,一個是能量,歸這三大類。能量是佛經上講的業相,阿賴耶的業相,業就是波動,它是動的意思。現在科學家發現,整個宇宙都是處於一種波動現象,所以他們用了一個名詞叫「弦定律」。像我們彈琴,這根弦撥動它,它就振動,振動就發出音聲,整個宇宙是從振動當中來的。那我們佛法裡面講基本的物質,就是物質裡頭最小的,小到不能再小,它有四個現象。第一個現象,佛經上用地水火風四個字來代表,地就是它確實是個物質現象,很小,非常小,它是個物質現象,這叫地大。第二個火大,火是我們現在講的帶陽電,現在講帶電,再小它都帶電。第三個現象,水大,水大是帶陰電,火大是帶陽電,它帶電體。最後一個現象,風大。風是什麽?風是動的,不動就沒有風了,所以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這是講基本的物質四個現象,它有,你能看得見,有一個體積,就是物質現象。它帶陽電、帶陰電,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這個小的物質構成了整個宇宙,星球是它構成的,我們身體也是它構成的。現在這個最小的東西被我們的量子力學家找出來了,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這是什麽東西?科學的名詞叫微中子,真小,小到我們無法想像。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那個時候認為原子是物質現象裡面最小的,現在發現原子不是最小的,還是相當的龐然大物。原子的組織,有原子核、有中子、有電子,這樣組成的。那一個電子,這是原子裡頭最小的,一個電子。微中子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億個微中子,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這個體積等於一個電子,原子裡頭的一個電子。這個東西,佛在三千年前說出來,被今天科學家證明了,這不可思議。這物質里最小的,佛經上叫極微之微。這個東西再一分析就沒有了。科學家把它分析,這一分析出來是什麽東西?原來是念頭的波動現象。於是乎科學家恍然大悟,物質從哪裡來?物質從念頭來的,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有物質決定有念頭。水是物質。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實驗出來水有見聞覺知,那是念頭,水會看、會聽、會懂得人的意思,我們動什麽念頭它全知道。在實驗室裡面,我們看到水結晶,善念,它的結晶非常美,反應給我們看的;我們的不善念頭,惡念,它反應出來的圖案非常難看,實驗了幾萬次、十幾萬次,絲毫都不差。江本博士告訴我,這個愛、感恩,這是圖案里最美的,他說這個東西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訴他,一點都不錯。我說很可惜,你把它找出來了,你沒用上。他說為什麽?我說你的生活很苦惱,你看到我向我訴苦,身體不好,有疾有病,家庭工作麻煩事情很多,你不快樂。我說我很快樂,我說我用上了。他說你用上了,你用什麽?你實驗那個愛、感恩,我用上了,你沒用上!最可貴的是能把它用在生活當中,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你就沒有白學了。我說很難得,我告訴江本,不但水有見聞覺知,在佛法裡面講,只要是物質現象,統統有見聞覺知,泥沙有,石頭有,花草樹木統統都有,任何一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見聞覺知。我說你好好去做。他原來不敢碰宗教,認為宗教是迷信,他是科學家,怕人家把迷信的帽子給他戴。碰到我,沒有法子。我就告訴他,佛教所說的,你們現在實驗的才只一點點,佛教的奧秘太多了。他聽到之後,這才不忌諱宗教,每一個宗教的經典他都拿去實驗,結果實驗都非常好。拿經書,拿著《聖經》、拿著《古蘭經》、拿著佛經去做實驗,給這個水看,結晶都非常美。他把五個宗教混合在一起,擺在水面前做實驗,還是很美,這宗教團結。現在他不忌諱了。宗教裡頭有最美的東西、有最好的東西,你要是不要它,那你自己受的苦難自己要承當,這都是事實。所以江本跟我就做成好朋友了。都是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你了解它,你可以受用它,但是你不能佔有它,為什麽?它不是真的,叫剎那生滅。波動現象裡面,就像昨天我給你講的,像電影裡面的畫面,你可以欣賞它,你得不到它,你也沒辦法控制它。你可以享受,不要有佔有的念頭,不要有控制的念頭,你就得大自在,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想佔有、想控制,那叫自找苦吃,錯了。所以整個宇宙是一家、是一體。就像中國古時候大家庭一樣,每一個人跟家庭是一體。我是誰?家庭就是我,我就是這個家庭。我點點滴滴的貢獻付出都要為家庭,我的一切困難家庭替我解決。所以從小,你看育幼,教育,家庭負責;年歲大,退休、養老,家庭負責。大家庭比現在小家庭好!那個制度非常優越,讓你真的無後顧之憂,你一切付出到年老的時候由家庭照顧你,你看多自在。小家庭可憐,老了怎麽辦?自己要儲蓄一點錢來養老。儲蓄的錢,錢會貶值,靠不住!萬一丟掉怎麽辦?孤苦伶仃。在古時候,那個家是永遠傳下去的,世世代代傳下去的,它就世世代代照顧你,你有保障。所以古人不會為非作歹,他沒有這個必要,他生命有保障,生活有保障,他何必!現在為什麽拚命爭?沒有保障。兒子不孝父母,沒有保障。兄弟姊妹各人顧各人的,為了爭財產還要上法庭,在中國講的是倫理道德全完了,人活在這個世間非常非常可憐。這些道理要細心去學習、去觀察,社會已經走到這一步,怎麽解決?要尋求這個道理,過去所結的恩恩怨怨要一筆勾消,不要再提了。提起之後怎麽樣?提起之後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都痛苦,不是一方面受痛苦,雙方都受痛苦,那這又何必!所以以往的不追究,重新好好的學做人,做善人、做賢人、做聖人,這是對的。人性本善,老祖宗說的,不是孔子說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都是上古時代傳下來的。沒有文字,不能說沒有文化,不能說沒有道德。我跟宗教接觸得多,宗教裡面婆羅門教歷史最久,就是現在的興都教。他們的長老告訴我,他們至少有一萬三千年的歷史。那換句話說,佛教才三千年,它比佛教多一萬年。我相信我們中國這些古聖先賢、老祖宗不在他們之下,至少也有一萬三千年。中國有文字、發明文字到現在四千五百年,四千五百年之前沒有文字,不能說老祖宗沒有智慧,不能說他沒有道德。所以我非常佩服孔子,孔子說他一生述而不作,他沒有創造,他沒有發明,他所學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全部都是老祖宗東西,「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對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一點都不懷疑,完全相信,完全接受,非常歡喜。這是夫子一生學、教的心態,我們要了解。《論語》上的話,絕大多數都是古人傳下來的,他用文字記載下來,流傳給後世。所以他是集大成者,不是自己說的,集大成古聖先王他們的教誨。古聖先王教給我們什麽東西?實在講只有四個科目。五倫,我相信傳個十萬年、傳一百萬年都不會傳錯,它簡單,只有二十個字!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說這二十個字能傳錯嗎?上一代傳給我,我再傳給下一代,一代一代傳下去,不會傳錯,二十個字。五常只有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五個字。四維是四個字,禮義廉恥。八德就八個字,孝悌忠信,仁愛和平。怎麽會傳錯!中國從一萬多年前,一直到滿清這個時代,都尊崇這四科的教育,沒有人反對,人人都學。他要不學這個,他就家破人亡。他一家幾百個人,每一個人心都不一樣,那家就不成家了。中國之長治久安靠什麽?全靠家庭。家庭造成中國的文化,造成中國長治久安的盛世。但是家庭沒有了,抗戰之前有,抗戰之後沒有了。這個家庭能不能恢復?不可能了,沒有法子再恢復。老祖宗的方法太好了,沒人知道。中國過去的社會,這種封建,封建你不了解它,你真正去研究、了解它,你覺得封建非常可愛。封建裡頭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國家領導人沒有人爭。你看現在選總統多少人拚命在爭,它沒有人爭。帝王,帝王不是專制,專制的帝王立刻就被人推翻了。細細讀中國歷史,你不能不佩服這些人智慧。所以政治制度,實在講差別不大,問題是在人。不好的制度,是好人,他一樣做好事;他不是好人,再好的制度,他一樣幹壞事。所以中國古人說,法,這國家的法,憲法,是治之本也,治國的大本。但是後頭有一句,人是法之源也,人是法的根源,如果不是好人,再好的法沒用。 我年輕的時候,方老師給我講了好幾遍,所以我印象很深刻,他要我看《周禮》,我始終沒有看過這個書。我學過《禮記》,我沒有學過《周禮》。《周禮》是什麽?周朝的憲法,周公定的。方東美先生對這部書佩服到極處,他告訴我,如果周家它的後代世世代代都遵照這一部法典去做,不違背的話,今天還是周朝。在全世界法典裡頭,沒有超過它的。中國的寶很多,現在沒有人認識。現在人立法是為自私自利,周公立這個法沒有為自己、沒有為家庭,為天下人民幸福著想,所以才有這麽完美的法。不是為朝廷、為他皇族,不是的,為天下人民,所以他得人心。我們老祖宗東西教導我們的,你看看這四科,五倫是道,這是自然法則。夫妻是誰發明的?是誰創造的?沒有,這天然的。連禽獸牠都有婚配、都有配偶,這是自然的,自然就叫道。君臣,領導跟被領導這是道,不是哪個創造發明的。父子這是道,兄弟這是道,朋友這是道。這是道!怎麽樣來處理這個道,那叫德。道是講關係,這個關係是我們是一體的關係。怎樣把這個道來落實?父子是親,這親愛。中國的教育核心就是這個,就是親愛。所以江本博士實驗,愛這個水結晶是最美的。這個愛不是別的愛,是父子之親,親愛,這是天性,不是人教的,沒人教他。連畜生,你去看,都有父子之愛。你看那小動物剛剛生下來,牠母親保護牠、愛護牠、照顧牠,你能看得出來。那有人教牠嗎?沒人教牠。所以中國的教育,根從哪裡來的?就從父子有親來的。中國教育的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這種親愛如何保持一生不會變,這是中國教育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這個愛把它擴大,知道愛你的家,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居(鄰里鄉黨)、愛社會、愛族群、愛國家、愛天下人,它一層一層往外擴大,愛的教育。中國古代帝王統統是推行這個教育,他才能長治久安,他才能傳幾十代。末代皇帝不遵守,荒淫無道就被人推翻了。這制度不壞,真正負責任,不負責任的這個帝王,他活不長久,他的國家會被人消滅掉。兢兢業業,他不是為家族,是為人民服務,是為一切大眾著想,沒有想到自己。我們現在很多言論跟思想都發生錯誤,都毀謗它、侮辱它,這不是好事情。你要毀謗它、要侮辱它,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它是不是你所想的那麽壞?如果它不是的話,那叫冤枉,良心怎麽能過去?讚歎一個人,搞清楚,毀謗一個人也要搞清楚;不真正搞清楚,隨便說話,冤枉人,這個冤枉人也要背因果責任。了解所有一切現象不是真有,稱為如化。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全是一個波動現象,而且波動頻率非常高,高到我們無法想像。科學家發現這個物質是意念波動產生的幻相,它不是真的。這個波動現象非常快,沒有說出數字。佛經上說出數字,佛說快到什麽程度?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一彈指,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一彈指三百二十兆。那我們現在時間單位算秒,一秒鐘我們彈得快,我能彈四次,大概有比我彈得快的,年輕的、力氣比我大的,如果能彈五次,那一秒鐘多少次?一千六百兆。你看,佛經上把數字說出來了,科學家沒有說出數字,只是說太快了,速度太快了。所以現在人想,科學搞這麽多年,四百多年,這麽多人研究,才發現這個事實真相,釋迦牟尼佛憑什麽知道?所以科學家從這裡也就省悟過來,不敢再說古人不懂科學、愚痴,不敢講了,他們相信古人有一種本能,我們的本能喪失掉了,古人那個本能在,他有本能,他知道。這個話也沒講錯。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本能,本能是什麽?就是清凈心,你心裡頭什麽都沒有的話,你的能量就出來了。你心愈複雜,你的本能就愈小。複雜到極處,本能幾乎不見了。一分清凈就恢復一分本能,十分清凈就恢復十分本能。所以佛法的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清凈心、平等心。真正到清凈心,這就是阿羅漢。我們講阿羅漢有神通,神通是本能,一點都不稀奇,人人都有,我們只是被雜念困擾了。佛講的這三大類的煩惱,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三種都放下,你的本能圓滿恢復。三種都放下,就叫成佛。所以你本來是佛,你現在把這三樣放下,你就是佛,你的智慧、你的能力跟佛一樣,超過科學家,超過哲學家。所以佛法修行,實在講很簡單。我二十六歲親近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就教我。我向他請教,我說佛教這麽好,有沒有方法能夠很快的契入?他就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之後你自然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不分別就叫做放下。所以放下不是事,放下是在心,恢復到清凈心,恢復到平等心。我們這經題上五個字「清凈平等覺」,那是修行的綱領。清凈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覺是佛,這是三個學位的名稱,三個階梯的標準。佛陀在佛教育裡面是最高的學位,像現在學校的博士一樣。菩薩是第二個學位,碩士。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學士。拿到這個學位的,才算你修學真有成績;學位沒拿到,不算,你還沒有成就,不算你有成就。這三個學位統統要放下。放下見思煩惱,阿羅漢。見思煩惱,見是見解,看錯了,思是思想,你對於整個宇宙的問題看錯了、想錯了,這叫凡夫。把這些錯誤放下,你的清凈心現前。清凈心,你才有正知正見,你的見解思想是正確的,沒有錯誤。這拿到第一個學位。再往上去,第二個學位,平等心。真正無我才平等,有我就不平等。我總比別人高一點,我裡頭帶著有慢(傲慢)。傲慢是天生的,不是哪裡學來的,叫俱生煩惱,有我,我總比別人高一等。乞丐,這是貧賤到極處了,沒有地位,又沒有財富,天天在外面討飯吃。躺在馬路上,看到一個有錢人走過去,坐著車子耀武揚威,他在旁邊還哼一聲,有什麽了不起,不過有幾個臭銅錢而已!他還瞧不起別人。這就是傲慢很難斷,人皆有之,你自己不知道。儒,它不斷,因為儒家的境界在人天,所以它教你傲慢要控制住。你看《禮記》裡面所說的,「傲不可長」,到這就好了,不要再增長了,它用這個方法。佛不行,佛要斷掉。為什麽?佛不斷的時候,你不能提升,一定要無我才能達到平等,平等是菩薩。阿羅漢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菩薩達到境界,完全平等,所以心地柔和善良,沒有恩怨。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你受人家的冤枉,他那個氣咽不下,生生世世都想報復,這個不好。報復不是一面痛苦,是雙方痛苦。你的家人,冤枉被人家殺掉了,害你的人,你又恨他一輩子。如果是菩薩,這個結就化解了,不再怨恨他,知道有前因後果。為什麽他害你、不害別人家?這一定有因,這個因要找到前世,前世再前世,你能夠追溯到過去,心就平了。過去我是這樣對他的,這一生碰到,他這樣對我,這一報還一報,帳了了、清了,歡歡喜喜,不再有怨恨。如果還有怨恨,來生還要報,真的是生生世世沒完沒了,玩這種遊戲太痛苦了。所以佛法能把這個怨結統統給你化解掉,你能夠寬宏大量原諒一切人,心平氣和,大家一起來學聖賢教誨,這個好!我們才真正有救。眾生是平等的,中國老祖宗說「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做錯事情是一時糊塗、一時迷惑。今天這個社會做錯事情人多,要原諒。為什麽?他沒有受過聖賢教誨,他不懂。他沒有看到聖賢人,沒有人教他聖賢的道理。所以今天小孩不孝父母,不能怪他,他從小沒有看到有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樣子沒有看到,也沒有聽說過,你怎麽可以怪他?中國古時候教孝,你看古諺語所說的,「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嬰孩什麽?小孩出生就教他。出生他還不會說話,什麽都不懂?那你就搞錯了,他什麽都懂,就是不會說話,什麽都懂,他頭腦可靈光了,所以他會看、他會聽。中國在過去,養蒙的教育是母親的責任,所以母親是最偉大的。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女子在中國古社會裡沒有地位,完全錯誤。聖賢從哪裡來的?母親教的;沒有聖賢的母親,沒有聖賢的兒子。所以做母親的,先生叫她太太,太太從哪裡來的?你要知道太太兩個字的話,婦女地位多高!太太是聖人的母親。就是周文王,周文王的母親叫太任,他的祖母叫太姜,他自己的妃子叫太姒,這三個人都叫太,所以太太從這來的。你看她們教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大聖人。孔子一生最佩服的周公,就想學周公。大聖大賢,母親教出來的。所以希望太太都像周家的三太,把兒女都教成聖賢。她們懂得胎教。懷孕的這十個月,你看歷史上記載的,文王的母親太任,「目不視惡色」,眼睛不看不好的東西,「耳不聞淫聲,口不出傲言」,你看身口意她都攝受,就是一舉一動都是端莊,沒有邪惡,她小孩受這個氣分,所以小孩生出來之後好教、聽話,純正沒有邪。這母親比什麽都偉大,沒有人能做得到,沒有人能代替。小孩出生之後,自己跟丈夫孝順父母,小孩在旁邊看,他就學會了。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不是教小孩做的,全搞錯了,《弟子規》是做父母的在家裡面就照這樣做,讓小孩看,自然就會了。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這一千天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是這些規矩,他自然學會了。所以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這一千天他學的,八十歲都不會變。這叫童蒙養正,這叫紮根教育,現在沒有了。我這一代沾到一點點邊緣,就得這一點受用。我弟弟就不行,你問他,他什麽都不知道;他小我六歲,他什麽都不知道。我沾一點邊,這一點邊就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你不去學它不知道,你愈學愈歡喜,愈學,這個恭敬心生起來了,孝順心生起來了,你才曉得做人應該怎樣做法。人,在佛法裡面講,佛法里最重要一個概念,告訴你人沒有死亡,人不會死的,我是永存的。生死是什麽?是肉身,這是物質現象。如果說是人死了就沒有了,他怎麽會去投胎?哪有這種道理!那投胎誰去投?可見得那個沒有死的東西他去投胎。這個一定要知道的,決定沒有死亡。因為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人生的大事是什麽?不是榮華富貴,不是現在的這種歡樂,不是的,要提升我們,要提升靈性,要在這一生當中把我們的靈性提升到菩薩、提升到佛、提升到賢人、提升到聖人,這就是這一生沒空過。要知道什麽是真的、什麽是假的,什麽是可以帶得去的、什麽是帶不去的。帶不去的一概不要,不要在這操心;你身體帶不去,你家的金銀財寶帶不去,你家的房地產帶不去,這種帶不去的就不要理會它,不要在這上操一點心。能帶得去的是道德、是智慧,你造作一切不善,那不善你會帶去,給你來生所受的果報,這個重要!做好事能帶過去,能帶得走。做好事要以平等心,不要有分別,不要有界限,平等的布施,平等的供養,不分國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一切都不要分別,跟自己一家人一樣。我們能照顧別人,別人會照顧我們,我們愛他們、尊敬他們,他們也愛我們、也尊敬我們,這就是神仙生活,這多快樂!佛教我們常常修布施供養,跟一切人結善緣。宗教的團結,宗教的和睦,我沒有想到我這一生還能看到,很可能會變成事實,那真是破天荒。我再過幾天要到澳洲去一次,這一次去五天回來。圖文巴這個小城宗教大團結,我回去參加他們團結會議。這些宗教領導人們在一起,跟這個市政府這些官員,他們也都來參加,市長都來參加,大家有個共同的想法,把這個城市做成全世界第一個和諧示範城。這個太理想了,這個要做成功的時候,非常有意義。所以他來邀請我,不能不去。我去年不過是說說而已,他們今年真干,這中國人所謂「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他們真肯干。這個也是有影響,我們在圖文巴十年,十年推動的社會和諧,產生很大的效果。我們把這十幾個宗教聯合起來,前年在圖文巴做了一次聯合全澳洲的宗教,辦了三天的活動,宗教團結的聯誼會議。現在我們想用一個小城做,做榜樣。那個國家太大了,很困難,做個小榜樣,小榜樣做成功了,那就會起很大作用。我想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朋友們都歡迎去參加,我們共襄盛舉。宗教團結的根源是在新加坡,一九九九年我們在新加坡做出來,那是世界上第一個,根。能發展到一個城市,這是真正不可思議,這是每一個宗教神聖的加持,神靈的保佑,這不可能的事情,怎麽會做成功?這個下面說,「又既雲如化,乃非有而現假有。既是幻化,則所現舉體是空」。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對於一切現象自然就能放得下。不了解事實真相,放不下,我憑什麽要放下?現在告訴你,它是一種波動現象,每一個波動現象是一個獨立的,沒有重複的。就跟我們看電影,從前那個幻燈片的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張張不相同,它是一個相似相續,不是真正的相續;真正相續是張張相同,它不是的,它每張不一樣。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也是科學家講的,一秒鐘波動(就是生滅)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次。哪一個現象是你?所以沒有我。如果一個現象是我,我已經不在了。如果每個現象都是我,怎麽會有那麽多我?你就曉得,這個事實現象叫非空非有,這個道理很深。大乘教裡面普通不談這個,為什麽?沒有人懂。提出問題,你給他解答,他還是不懂,很少講。今天可以提出來講,就是配合量子力學家最近的發現,這就好講。這個發現也是我們想像不到的,但是完全是經典上所說的。世間人用思惟、用想像、用觀察,不管用什麽樣的儀器,只能夠看到波動現象,不動的現象看不到。不動是真的,不動是體、是你的自性。動的是假的,動是它的作用。這個動是有緣就動,緣的意思也是深廣無際。所以空是真空,真空不是無,什麽都有,什麽都不缺。有是假有、是幻有,別認真,認真就吃虧,認真就受苦。譬如你身體不好有疾病,你很認真,你受這個身的折磨,苦。你要不認真,若無其事,根本就不想它、不理它,那個病自然就好了、就沒了。為什麽?你不管它了!只要你管它,你想它好也麻煩,你想它不好也麻煩,只要想它就麻煩,不想它,麻煩就沒有了。那人不能不想,換一個方法,教你想阿彌陀佛,你每天想阿彌陀佛,把自己身體忘掉,你的身體決定健康長壽。伊斯蘭教去想真主,基督教去想耶穌,只要把你念頭想到一個,不要想自己,把自己忘掉,自己就恢復正常,很快恢復正常。這個科學最近發現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所以念能改變物質,頭一個,改變我們身體,身體是物質。科學提出了一個論據,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們說這三、四百年的科學,裡面有一個最大的誤會,就是二分法。這最大的錯誤,讓我們走了很多彎路,搞了很多困難。這二分法是什麽?就是把這一切物分做物理跟心理,唯物、唯心。這錯了,心跟物不能分,它是一不是二。分成了二邊,二邊到現在都走不通。幸虧好,這些人研究物質,物質到底是什麽?把物質研究到最後,物質是念頭的波動產生的幻相,這才真正了解物質的本質。這一個了解發明可不得了,為什麽?我們用意念可以控制物質。頭一個就是治病。無論什麽疾病,與你念頭有關係。貪瞋痴慢疑、怨恨惱怒煩對著你五臟六腑某一部門,你哪一個念頭(錯誤的念頭),它應對是哪個部分有病,你把這個念頭修正過來,你的病就好了。科學在加緊做這個實驗,來找這些證據。所以這個科學在目前叫前衛科學,還沒有得到科學家全體的認同,這是剛剛發現,發現就是念頭可以控制物質,可以改變物質,這剛剛發現。理論就是從物質分析到最後,發現是念頭,念頭造成的物質現象。德國科學家普朗克,他一生干這個事情,他有個很有名的報告,裡面說,根據他一生所做的研究,宇宙之間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說明物質到底是什麽?是意念的一個幻相,就是意念是物質現象的基礎。這些新的科學家就提出「以心控物」,以心控物是什麽?能夠改變地球上這些災難。地球上這都是物質現象,我們意念只要端正,這連美國布萊登都談到,二0一二,這是馬雅災難的預言,我們用意念可以把這個災難化解。他只教人三句話,第一個「棄惡揚善」,就是佛家講的斷惡修善,第二個「改邪歸正」,第三個「端正心念」,只要我們做到這三句話,這地球上災難可以化解。因為災難是不善念頭引起來的,身體疾病也是不善念頭引發的,念頭善,什麽問題都能解決。我們就明白了,極樂世界為什麽好,什麽災難也沒有,這個地球怎麽會有這麽多災難?人心不善。地球上今天災難這麽多,為什麽一百年前沒有這麽多,兩百年前更少?愈往上面去人心愈善,所以他不遭災難。現在的人心,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全部都丟掉了,西方人把宗教丟掉了,東方人把聖賢丟掉了,所以災難就出現了。聖賢跟宗教代表是善,你展開經典,沒有教你做不善事情的。善根,善根能生一切善。善根是什麽?孝親是善根,尊師是善根,誠敬是善根。人要有這三個善根,萬善都會生起來。這三個善根沒有了,那反面就是萬惡,麻煩大!所以今天我們感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麽?就是三善根,我們想教,教經典,沒有這個善根的人,怎麽講,他聽不進去,他聽不懂,這個麻煩大!聖賢東西最重要是恭恭敬敬的接受,不能夠有傲慢。所以我這麽大年歲時候想到,當年章嘉大師教我,問他一句話,第一次請教他的問題,他看我,我看他,看了半個鐘點,一句話不說,到底什麽道理,現在明白了。年輕心浮氣躁,心浮氣躁給你講東西沒用,耳邊風。一定叫你什麽?整個情緒穩定下來,看到你半個鐘點,這定下來了,這才開口。開口說,有。我問他有沒有方法?他說有。一有,我們的精神馬上就抖擻起來,耳朵就豎起來了。他老人家不說話了,為什麽?我們動了。又過了六、七分鐘,再沉澱下來,才告訴你,所以不准你心浮氣躁。心浮氣躁的時候,好像動作很敏捷,那不是敏捷,那妄動。這一種心態學不到東西,沒有誠敬。我們才了解章嘉大師那是繼承古大德的傳統,真正能學,真正想學,他真教你。你沒有這個能力,他不會教你。你不想學,他也不教你。必須這兩個條件具備,真想學,也有能力學,他就真教你。方東美先生亦如是。我跟他學那麽長的時間,沒有繳一分錢學費,完全是義務。我們自己在那個時代,一個人,抗戰期間失學四年,初中畢業,也沒有經歷,到台灣一個人,沒有認識的人,沒有有勢力的人照顧你,也沒有有財富的人照顧你,困難到極處。遇到這些老師,老師慈悲照顧。憑什麽?就那一點尊師重道的心,這從小學來的,對老師那點誠敬的心,老師願意教學、教導。跟章嘉大師三年,也是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我這個緣分,以後的人再都遇不到了,不容易。老師都不在了,常常念著老師的恩德,念著老師的教誨。我們不辜負老師,一定是不斷提升自己境界,這是老師唯一的希望。既然是幻化,整個宇宙我們了解了,則所現舉體是空,證明《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完全正確,那我們的人生觀跟宇宙觀自然跟一般人不一樣。「故《會疏》謂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顯中道之義」。這是菩薩的看法,對整個宇宙的看法,不能說空,也不能說假,它是空也是假,這是最正確的看法。那是空,不執著,在這裡頭不起心、不動念。它是假,我們在假相當中如何幫助這些人(這六道眾生)離苦得樂,如何去幫助他破迷開悟。這個工作應該要做,有意義、有價值,而不執著意義與價值。像佛菩薩一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身心永遠是平靜的,事業永遠是圓滿的。後面總結,「觀法如化者,即觀一切法,皆是中道」。這是結歸到大乘。後面這一句,『三昧常寂』。三昧是梵文音譯過來的,意思是禪定。要照這個梵音來翻,翻作正受。三翻作正,昧翻作受,受是享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禪定,禪定才是正常的享受,裡面沒有苦樂憂喜舍。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這是最正常的享受,有喜樂、有悲哀都不正常。所以喜怒哀樂統統都沒有,這正常享受,這是禪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正定。「常寂者,真體離生滅之相,謂之常」。常是永恆不變,不生不滅,這常寂。離生滅之相,生滅是幻相,怎麽離?不執著就離了,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叫離。相雖然有,有即是無,有即是空,空即是有,這叫常。「絕煩惱之相,謂之寂」。這個寂是寂靜,不動。煩惱,中國人講七情五欲。七情,喜怒哀樂愛惡,下面是個欲,欲是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這些東西都沒有了。這個沒有,不是說都不見了,不是的,事都擺在面前,心裡頭沒有,這叫真功夫,理事無礙。心裡頭確實沒有動五欲七情的念頭,這叫真正入定。不是離開這個境界,不是的。境界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要離它干什麽?你要離它不是找麻煩嗎?它本來寂靜,所以不需要離開。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假即真,這是佛菩薩的心態,佛菩薩對於一切法的看法。所以他全心全力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他破迷生信,第一個階段,你的信心生起來了。信心,佛法也常講信德,五德裡頭這是最後的一個,五德是仁義禮智信,也叫五常,常是永恆不能變。人要把這五個字丟掉,就不像人了,人的標準就這五個字。《左傳》上都講得清楚,「人棄常則妖興」,人如果把仁義禮智信全丟掉了,這個社會上都是妖魔鬼怪,亂了,就一團亂象。信德是最後的一個德,是基礎,沒有信,前面四個都沒有。所以我們學從哪裡?要從信開始,從這奠基礎。那為什麽不信?懷疑。如何能夠斷疑生信,那就得要教。可是教的條件,如果他沒有誠信心、沒有誠敬心,他什麽都學不到。所以今天難,難在這裡,到哪裡去找一個真正孝順父母、尊師重道,誠敬心來學習的?找不到!困難在此地。古時候這種人有,很多,為什麽?家家教,他有家教,有教育。我們今天教育丟掉一百多年了,所以不是現在這一代人的責任,你怪這一代人,那叫冤枉,他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未必知道,總要到高祖父母大概曉得一點影子。難,真難!所以我們只有求三寶加持,求眾神保佑。良好的修學態度沒有了,社會亂,往後更亂,你想它好,不可能。你心裡想想,我們現在比十年前,十年前再比前面十年前,你十年、十年比,你就曉得,一個十年比一個十年亂,往後十年比現在更亂,會出現什麽事情,沒有人能預料到。那了解這種事實真相,我們就高度的警覺心,要認真放下,要提升自己靈性,你才能夠應對得了這個社會的變化。縱然極大的災難來了,我們有去處,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這個自在,這個快樂。前天我看到一封信,天主教的一位神父寫了一封信給我,要想到我這來學習。他請假了五年,他們教會批准了,要到我這來學五年。他聽我講過的《玫瑰經》,他說比他們神父講得好。對的,到佛門來學智慧,不可以改變宗教,改變宗教是錯誤的。每一個宗教都一樣的,佛家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但是佛教各宗派、各法門平等,對所有宗教都一樣的,都要平等。但是互相學習好,互相學習提升自己。就像佛教傳到中國,把儒家提升了,把道家提升了。這互相學習的好處,佛法全是智慧。「《唯識述記》曰」,這部書是窺基大師的著作,在中國也失傳了很久,所以宋元明清關於唯識的研究沒有讀到這部書,有很多錯誤地方。這部書在日本,楊仁山居士,清朝末年他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服務,好像是參事,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在日本看到了,看到很多中國失傳的都在日本,把它再取回來,重新翻印。所以民國年間這一些研究唯識的看到了這部書,這是佛教的心理學,如果在大學課程裡面,這是佛教心理學。它裡頭說,「不生不滅,絕名相於常寂之津」。這個津是渡船的碼頭,我們現在叫碼頭,就是渡口,這個也當作門徑來講,入門的門徑。絕名相於常寂之津。這不生不滅的概念重要,一切法不生不滅,不能說它生,不能說它滅。如果一切法真的不生不滅,要說不生不滅,這個話不叫廢話嗎?一切法真有生滅,有生滅為什麽叫不生不滅?它生滅的時間太短了,你說它生,它滅了;你說它滅,它又生了。就是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這麽短的時間,有三十二億百千生滅,你怎麽能看得出它生滅現象?我們今天把它換算,換成一秒鐘,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個生滅,這一個生滅你能找得到嗎?所以佛說「生滅即是不生滅,不生滅即是生滅」,就講這一樁事情。它太快了!彌勒菩薩後頭還有一句話說,說得好,他說念、識,念就是念頭,識就是分別,「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我們人沒辦法掌握到它,沒有辦法把它看清楚,它速度太快了。你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根本看不見,別說看花了,根本看不見。這個電影,從前的幻燈片的這個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如果單獨一張,我們大概能看到閃了一下。什麽東西不知道,只看到光閃了一下,感覺得會閃了一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那個閃的念頭都沒有,你都不可能有,這叫不生不滅。實在上講,真有生滅,不是假的,太快了,快到我們沒有辦法想像。那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現象是什麽?是許許多多的生滅累積在一起,讓我們看到幻相。就像看電視、看電影一樣,電影你看一秒鐘,我們看到一點樣子,但是一秒鐘是二十四個生滅,二十四個生滅糾纏在一起,讓我們看到現象。那我們就知道,一秒鐘我們所看到的現象,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個生滅糾纏在一起,你才看到,單獨一個決定看不到。所以科學家報告裡頭給我們說,單獨一個念頭,或者是一個物質現象毫無意義,沒有意義。怎麽會看出它的?一定是糾纏在一起。這個糾纏是科學家講的話,真叫無量無數的意念糾纏在一起,我們看到它的現象。這完全講的是宇宙的現象,真相!這個真相,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肯定被所有科學家肯定,那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概念統統改變了,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革命性的動作。過去我們想錯了,我們看錯了,這佛法裡面講見惑、思惑,一點都沒錯,被科學家揭穿了,我們真看錯了,真的想錯了。「是故《凈影疏》」,這是隋朝慧遠法師的著作,說:「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就是定,這個定深!不是淺的定,淺的定三昧寂,它常寂,那要是說到究竟處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說的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就是三昧常寂,自性本定。從這個現象當中,我們就了解我們養生,養生,這生命是兩個,心是靜的,身是動的。身要不動就壞了,身要運動,心要定。心定身動,什麽方法最好?拜佛最好。你看拜佛,身在動,心裡頭是定的,心裡頭什麽都不想,或者只想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默念,不要出聲。什麽都不能想,心要靜,身要動,這養生之道,百病不生,長命百歲。佛家有養生法。這裡括弧,念老做了一個小註解,「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處曰止」,這就是禪定的別名。佛法里非常講究這個,要把心止在一處。所以學東西學一樣,不要學太多。學一樣,你的心止在一處,會得定。定久了開智慧,智慧開了才算你真學到。智慧開了是什麽?這一部經通了,一切經全通了。為什麽?一切法不離自性,一切法都是從自性生的,你那個地方搞通了,全都通。真的像一個圓,你找到圓心了。圓心在整個圓的面積上,任何一點跟圓心都有聯繫,你真的把中心點找到了。中國古人的教學法、印度的教學法都著重在這個中心,教你開智慧,智慧開了樣樣都通,沒有一樣不通,不是學來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一個例子,他距離我們太遠了,時間太遠了,地點也太遠了,我們很陌生。但是惠能大師很近,惠能大師是中國人,唐朝時候人,而且生在廣東,在香港講的話,人的印象更深刻,他的老家離此地不遠,他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你想想看,他那年只二十四歲,很年輕,沒有讀過書,不認識字,是個砍柴為業的樵夫。樵夫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抗戰時候有。抗戰時候我們住在城裡,城裡還沒有電燈。大的城市才有電燈,一般小城市沒有電燈,要點油燈,沒有自來水,要燒灶,沒有瓦斯,沒有電,所以有這種行業。鄉下人每天上山砍柴,挑到城裡來賣,叫樵夫。惠能大師從事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是苦力,很辛苦。沒讀過書,父親早過世了,一個老母親。這是孝子,靠自己的勞力賺一點錢回家去養母親,他是這麽一個人。遇到的緣分好,賣柴的時候遇到一個佛教徒,在房間裡面讀經,讀出聲音。他經過,聽了覺得很有味道,就站在窗口聽,一直聽到他把經念完了,他進去敲門,「你念的是什麽?」這個人就很奇怪,就問他:我念的《金剛經》。你聽得懂嗎?他就把他聽的意思講給他聽。這個人感到很驚訝,非常佩服,這人了不起,不認識字,他能聽得懂經的意思。所以他非常慷慨,當時拿出十兩銀子,十兩銀子他一年也賺不到,十兩銀子拿了叫他回家做為安家費,供養他母親,還找了幾個人照顧他媽媽。你到黃梅,到五祖道場去,親近五祖。他說,你是一塊好材料,雖然不認識字,悟性很高。他就真去了。去了到黃梅,五祖分配的工作是他的本行,劈柴、舂米。五祖道場大概也將近一千人,那個吃飯的時候,燒灶,每天劈柴火,是個很辛苦的事情。叫他去破柴、去舂米,幹了八個月。這個道場里講堂一次沒去過,禪堂一支香沒坐過,《壇經》里寫得很清楚。最後五祖傳法,傳給他,而且是秘密的。召見他,叫他半夜三更到方丈室去找他。五祖那個意思,他懂。五祖到碓房去巡視,看到他在舂米,問他,怎麽樣,舂熟了沒有?他說,舂熟了,還沒有篩,還欠篩。五祖用拐杖,在他那個舂米碓上敲了三下,走了。這就是個暗號,別人不知道,他曉得,三更到方丈室去見他。他三更,真的,去的時候門沒有關,一推就進去了。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大意。不認識字,不會用經本。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就提出他的報告,說了二十個字。五祖聽了之後,衣缽就給他,你是第六代祖,叫他趕快走,半夜把他送走了。為什麽?怕嫉妒,嫉妒障礙,人家會傷害他。躲起來、藏起來,等因緣成熟再出來,就躲了十五年。在逃難的期間當中,他遇到一個比丘尼,比丘尼一生受持《大般涅盤經》。《大般涅盤經》經文很長,兩種譯本,一個四十卷,一個三十六卷,都大部頭。他那個時候沒有出家,小夥子,聽這個比丘尼誦經,誦完之後,他把這意思講給她聽。這比丘尼非常驚訝,你怎麽懂得?拿著經本向他請教。我不認識字。不認識字怎麽懂?他說,這個與識字不識字沒關係。這個比丘尼聽他說法開悟了。這就是說明,識字不識字沒關係,關係在哪裡?在誠敬。那個時候傳法,每一個人心裡想到,五祖肯定傳給神秀。神秀是五祖的弟子,而且已經提升到助教了。每一天來向五祖問道的,絕大部分都是神秀接待,神秀那裡就問題解決了。這是大弟子,助教,沒傳給他,怎麽傳給惠能?這出乎人意料之外。我提到這個問題,我就告訴大家,神秀對五祖百分之恭敬,他得到百分;惠能大師不認識字,對五祖是萬分誠敬,所以惠能得到的是萬分,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印光大師講的話一點都不錯,受聖賢教育,沒有那一分誠敬的心,神仙來教你都得不到。你能得多少,你能懂多少,你能悟多少,全是那種恭敬心。一有懷疑,半信半疑,完了。所以今天傳聖賢之道,最大的難關就在此地,到哪裡去找這個誠敬的人。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到此地。
推薦閱讀: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九四集)
※彌陀同我三約定 | 凈土宗弘願寺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0九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八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三六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