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可變與不可變!
淺談命運的可變與不可變 人,到底有沒有命?人的成功失敗是自身作為的結果,還是冥冥之中命運的安排?針對這一敏感問題,觀點不同,會得出截然相反的兩種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成功是99%的汗水﹢1%的靈感」,「有志者事竟成」;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命運由天定,半點不由人」;「該井死,河死不了」。 我認為,上述兩種觀點都有失偏頗。二十年的易學實踐證明,人是存在命運的,人生是有預期軌跡可循的。科長的材料,不管如何努力,也當不了省長;「山河容易該,秉性最難移」。但同時,認為命運就是鐵板一塊,絲毫也改變不了,也是錯誤的。 一、命運的不變性和規律性: 人是存在命運的,命運是有規律可循的。這規律主要表現在: A. 性格特點;B. 學業狀況;C. 財富狀況;D. 職業特點;E. 有無官職;F. 婚姻狀況;G. 主要疾病;H. 有無傷災;I. 子女優劣;J. 父母狀況;K. 人生高潮期。等等。 上述的這些基本特徵「凡人」是不容易出其外的。現舉幾例: 例一、某男八字為:癸 己 戊 乙 未 未 寅 卯 身旺,官煞旺,正官透時上,一看就是當官之人。再結合運程,還當是不小的官(省級)。這種八字,不會沒有官職。 例二、某女八字為:丙 丁 丁 丁 申 酉 酉 未 天干皆火,地支皆財,一看就是財大的八字,怎能不發財?現為房地產開發商。 例二、某男八字為:乙 戊 戊 庚 巳 寅 申 申 地支寅巳申三刑,天干庚合克乙木,八字中顯然木受傷,而木主肝膽。故此八字之人肝膽必有病,就是什麼時候發作的問題。該人35歲進甲戌大運,到了七煞透出階段,肝病嚴重發作。 由上述例證可以看出,人的命運是存在的,確有著客觀的規律性。 二、命運的可變性和局限性: 上述談到了命運的不可變性和規律性,那麼,是不是命運就沒有絲毫的可變性呢?回答又是否定的。命運又確實是可以改變的,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人的吉凶禍福的程度是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得以改變的: 民間有「小富由儉,大富靠天」的民語,從財富的角度形象地說明了人為努力的作用。推而廣之,人生的其它方面的事情也是一樣,主觀努力儘管「質」的問題不易變化,但卻會解決「量」的問題。做生意的,付出不夠,一年可能賺10萬元,加倍的付出,可能就賺到了13萬、15萬元,但想達到100萬元是不可能的。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誰能不生病?生病不要緊,只要重視,及時治療,就不會加重;反之,就會久病不愈,甚至過早死亡。如果不是這樣,有病就沒有必要去醫院了,醫院也該消失了。但是,人的一生會有什麼病,八字還是寫得比較清楚的。 03年見過一位很令我佩服的人,這位1971年生的男士第一學歷是大專。這人最大的特點是不服輸,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一步步經過本科、碩士研究生到今天的博士在讀,說是個奇蹟不為過。 他的八字是:辛 丙 乙 癸 亥 申 酉 未 大運為: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試想一下,沒有他的努力奮鬥,怎會有現在的結果呢? 2.大的格局、自然規律改變個體人的命運: 人是一個小太極,社會、自然、宇宙是一個大太極,這個小太極時時受著大太極的影響,大太極總體左右著每一個小太極的運動變化。舉幾個例子來說,當強烈地震、海嘯、火災、飛機失事以及戰爭等群體災害發生時,同時死亡的人數由數百人到數千人、數萬人,甚至幾十萬,難道他(她)們的八字都該這個時候死嗎?誰都會認為不會的。其實,如果你能研究一下他(她)們的八字,從命理技術的角度也不會是這樣的。這就是大環境決定小環境,人的命運跳出了八字之外的一個例證。 再如,不知道大家想到沒有,我們現在的普通人,從某種角度說,比過去的皇帝還優越。皇帝享受不到的事情,我們現在卻可以享受到。比如,反季蔬菜、水果——這是現代科技的作用;可視電話,可以看著與地球那邊的親人說話,這也是現代文明的結果……,難道我們的八字比過去皇帝的八字還好嗎?從現代來看,八十年代初,我國的萬元戶令人瞠目,手機是富翁的奢侈品,而現在,幾十萬算什麼呢?難道我們現在的八字就比八十年代的八字富有嗎?回答一定又是否定的。實際上,八字沒有變,而時代變了,人的狀況就變了,財富的量級也變了——大太極決定小太極! 再說人的健康與壽命,建國前,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是五十左右歲,去掉戰爭非正常死亡的因素,也不過六十歲而已,真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而現在城市的平均壽命已接近八十歲。是當代人的八字與過去不同了嗎?不是,還是大太極決定小太極,社會發展了,文明進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病看得起了,醫院的治療手段也更高了,壽命怎能不延長!從八字來說,過去的死限現在只是一道「坎兒」了。 由上還可以提示大家,為人看八字,一定不能離開命主的時代,哪個時代說哪個時代的話——與時俱進! 3.後天修為與主動改運,可以一定程度地改變命運: 大家還可以看一個極端的例子,從小就被送到廟上的出家人,該上學時沒有上學,該工作時沒有工作,該戀愛、結婚時也沒有戀愛結婚,大半生都在寺廟的一畝三分地,怎麼給他看八字,儘管此人的八字有出家的傾向,但新中國的三十年就沒有這種八字嗎?強制的修為改變了命運。 世界萬物都是由五行構成的,人也不例外。人的八字無外乎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人的富貴貧賤、生老病死也無外五行的生克制化。哪種五行太衰了或受衝剋,相應的器官就會出毛病,所代表的方面就會出問題。官逢沖,則動官;財逢沖,則破財;日支逢沖,則走動遷移。 改變的方法有兩類:一者,積善修為,可以改變命運,《了凡事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建議都讀一讀;二者,調整人體的五行場,可以改變命運。方法有方位、數字、顏色、器物、行業、姓名等等。這一點,當然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2005年初,遇到了一個易學應用中的難題,一位母親要預測一下孩子的高考情況,這應該不是什麼難題,但當這位母親說明情況後,我有點不知所措了。原來,這位母親求測的是三胞胎兒子,報出出生時間,還都是在一個時辰,也就是說,這三個男孩的八字完全一致,出生地當然也一致,生長環境也一致。但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可能一致,高考狀況不可能一致,考取的大學也不可能一致。……三人的八字是:丁癸己庚 卯 卯 未 午 大運:壬寅 辛丑 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通過八字是沒法區分了,只有用其它方法。其中一法是姓名,老大叫「森」,老二叫「淼」,老三叫「川」,於是我問求測人,「老大最倔,老二最胖,老三最『鬼』,對否?」母親答,完全正確。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八字之外還存在著對人產生作用的東西,比如姓名,對人確實就是有作用的。 三、好命也需要努力,天上不會掉餡餅;狀況不佳的人,多半是自身作為的必然結果: 觀察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勤勤懇懇努力,行動又得法的人,基本狀況都不太差,看看他們的八字,也都不錯;也就是說,事業成功的人士,都是苦心經營的結果,天上從未掉過餡餅。相反,那些命運狀況低劣的人,也多半是放任自己,好逸惡勞,不思進取,很少象成功人士那樣付出過,用心過。人生境界不佳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所以,八字好的人也好,八字不好的人也好,都不要躺在命運上任聽命運的安排,離開了個人奮鬥、主觀努力,黃金也會變白銀。
不變的命理 可變的運程
在祖先留給我們的經驗中,凡事有其必然的內在關係,有因必有果,而且循環往複,永不停息。人生所行的路線也離不開這個規律,它體現在我們的人生命運中,也就是我們人生運程所遭遇的吉凶禍福。
在生活中,吉、凶、禍、福固然是人們希望知道的答案,卻顯然不能滿足大家趨吉避凶、轉禍為福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們將進一步分析揭秘運程的秘碼,找尋轉化凶禍為吉福的鑰匙。
在人生的道路上,願意接受命運的安排的就呈現原有的因果,成為「命定」,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聽天由命,順著原先所定的計劃,絲毫沒有自主性。不願意接受的,就應該以自己堅定的意志力來改變既定的因果,使其產生不同的變化,這就是轉運。
宇宙間萬事萬物一切都是變動的,人的吉凶禍福也就隨著宇宙能量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知命是為了知道並改善自身在宇宙之中的處境,以求在這個大千世界上更好的安身立命。先人造《周易》的目的就是將這種宇宙的造化玄機——天地萬物動變的規律告訴後人。「運程學」理論就是根據現代科學與傳統哲學《周易》理論相結合而提出的新觀點、新認知。
「運程學」強調運程策劃,就是在經過科學的運程分析指導下去主動選擇,路線選對了,再加上人的極積努力,定會達到所要到達的目的。所以運程調整不是在左右人生,不是否定了積極的人生態度,更不是投機取巧,是一種理性的、智慧的、科學的選擇指導。現實中大多數人是蒙著眼睛走,沒有一個精確地指導,各種建議的聲音充斥著耳朵,正確的、錯誤的、好心的、惡意的等等很難分辨,人們往往是撞了牆才回頭,甚至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雖然渴望成功、幸福,看到別人成功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可是如果走錯了路,就會是南轅北轍了。
就比如,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市大,路也多。外地人第一次來,找地方是很難的。可要是在北京住上幾十年的人就很熟悉路況,要到哪裡就輕鬆多了。我們人生在世就象外地人初來咋到,沒有地圖,要到哪裡?怎麼走?哪裡是出口?有沒有捷徑?……等等這些都不知道,心裡一片迷茫。通過運程學原理進行運程規劃,就好象是熱心的北京人給你指路,那麼人生之路就會順暢多了。
下面是曾接受馬浚桐先生調整運程的事例。
一天,一位蔡女士來諮詢。只見她面色枯黃,神態凝滯呆板,頭髮鬆散,一副受苦受難的樣子。一見馬先生,就哭訴她所經受的苦難。
蔡女士是個有想法的人,一直想自己創業。在她大學畢業後的第六年,也就是2004年,她終於攢了一點點創業的資本。於是,她辭了職開始創業生涯。她投資10萬元開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店,開始生意還不錯,可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客人越來越少,結果只能關門大吉,這次錢全賠進去了。不過,第一次失敗並沒有讓她失去信心。後來,一個朋友因雕刻生意發了財,於是他借給她8萬元開了個工藝品廠。她聘請了幾個會雕刻的員工,自己負責銷售。她到處跑聯繫客戶,天天累得筋疲力盡,茶不思飯不想,可是最後客戶都不認可,產品推銷不出去。儘管朋友也幫了不少忙,可是還是改變不了失敗的結局。
一次次的失敗打擊,撲滅了她再創業的夢想,失敗的創傷令她一蹶不振,苦惱、消沉、無奈、抑鬱一直折磨著她,甚至想到要死。朋友的勸說也無濟於事,所以才來找馬浚桐先生,希望能救救她。
後來馬先生為她分析調整了運程,讓她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缺點,提出發展方向。在2007年7月的時候,蔡女士又來見馬先生,整個人完全變了個樣子,精神煥發,面色紅潤,滿臉笑容。她說她現在心態特別好,自從上次調運之後,她開始轉運,她又做生意而且賺了大錢,事事順心,所以現在變得漂亮了,也健康了。
可見,人逢喜事精神爽。改變了運程,心態自然會好起來。就是下面這個線路:
運程→刺激→情緒→心態→態度→行為→成功
在這個路線圖中,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運程,運程是所有環節的起點,調節了運程一切都可隨之改變,尤其是心態變得積極向上了,樂觀豁達了,寬宏容人了,誠實守信了,具有這樣心態的人,無形中就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就會吸引更多的人氣,就會成就大事,結果定會成功。
所以,人生的成功首先在於策劃的成功,有了科學的全方位的人生策劃、目標定位,人生就有強大的動力,就會產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從而把握機遇,開闢人生的新天地。
人們都盼望自己好運常在、美夢成真、成功幸福。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好運和成功並非虛無縹緲,不可捉摸,只要你調整運程,重新選擇前進的路線,你就會走上帶給你幸福和成功的康庄大道。
可變的性格與命運的博弈
性格的模式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是無意識的,主要有三種模式,即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和反應模式,這三種模式和人的命運密切相關,而且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我們對模式有了深入的剖析和認知後,就知道順著模式的脈絡,去尋求我們希望的命運,我們不會再迷茫而不知所措,也不會再猶豫是否向前向後,並可以看到如果因為我們自己的原因而停滯的話,是無法再製造什麼借口,「我們的命運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模式的種類非常多,因為篇幅所限,我們從三類模式中分別抽出一些常見的模式闡述,達到對模式有個形象的認知。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模式的脈絡世界中。
無形的思維模式
思維是內在的、看不到的、無形的,但可以通過人的言談舉止探究到內在的思維軌跡。
第一種模式是「想當然模式」
這個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人的思維的隨意性和無驗證性,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人因為自己讀不懂真實的現實世界,判斷不清眼前的事情真相,但又害怕暴露出自己的不能看懂而且不會判斷,就用學來的觀念做文字遊戲,把一切事物貼上標籤,然後用邏輯的膠水把那些標籤沾起來,又加入過去早年無意識積累的經驗,經加工形成了他的虛幻世界,於是原始的虛幻者的價值體系內核形成。比如說,這個人自己感到自己能夠讀透別人的內心,而他從來沒有與人深層交往的真實感受,於是就曲解他接觸的每一個人,自以為自己知道別人是如何想的,只假設而不驗證,所以他永遠是對的。在他的世界裡,就如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一樣「一切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一個人為什麼如此著迷「想當然模式」呢?因為它實現了人們無法實現的夢想,在想像的空間里,跨越時空而夢想成真是它真實的原因。
別人問大衛?科波菲爾:「觀眾們總想知道魔幻的真相」 ,大衛?科波菲爾回答(也是對想當然的虛幻者說的):「我不認為他們真想知道,他們是很好奇,好象一直在想:這是怎麼回事,我希望知道。其實在心底里他們並不想知道。他們想要驚奇,他們需要夢想,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現實,太多艱難,很少有東西使我們快樂。」所以因為太多的艱難,人們選擇了這個模式,就如同人們選擇了輕鬆。
那麼想當然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是由於我們的願望和現實的我們相差太遠,這種自我差距導致的逃避現實,而且沒有真實體驗的積累,人以觀念構建現實世界並形成自己看世界的一種習慣方式。這種模式的目的,就是旨在掩飾自己的無知無能、不會判斷和驗證,只會圖輕巧而想當然地認定世界,並且還可彰顯自己卓越的虛幻手法,所以從模式功用上來看,以自己的主觀判斷代替真正的判斷。一個人不去判斷,想著人或事情是怎樣的,而且又無需去驗證的話,那是輕鬆、隨意、不用費力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人扭曲現實和自我來求取,為想當然,人們就省略了去驗證的功用,因為驗證細碎而麻煩,也正是因此才得以孕育出判斷的能力,不去驗證,其實是犧牲了判斷能力的形成。
比如有一個年輕的女人,她不放心她的情侶,總想用電話探知他在哪裡,在做什麼,於是她就想當然地認為:「我覺著不天天見個面或打電話聯繫,人就會疏遠了,就會不相愛了,所以,我要天天打電話和見面……」,這種看似很正確想當然的觀念給這個年輕女人控制他人創造了個很恰當的理由,而且隨時隨地、任性地控制別人,因為自己的動機是好的,而她的情侶並不喜歡她如此的對待,當這種反饋回來後,這個女人卻不理睬,還覺得別人不可理喻,「不做虧心事,何必怕打電話啊」。但這個女人私下承認:「我要不打電話,我就感到心神不寧。」這是一種為緩解自己的焦慮而製造出來的想當然理由,自認為應該打電話給人家,而不管人家希不希望接聽,這是用自己製造或感觸到的感受而形成的想當然觀念。「我控制不住地想對男人好。」這個觀念可能更直接吧,完全以自己的自驅為由,而進行緩解焦慮的行動,至於別人要不要自己就不管了,但別人無論怎麼反應,自己的假設就是自己對人家的好是人家所要的。「我覺得愛情就要隨叫隨到……」「我覺得我的做法根深蒂固了,根本改變不了。」沒有去改,就說改變不了,這是深一層的防禦。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個想當然模式的人,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製造出來許多和現實不符合,和他人的心理不吻合以及脫離現實的扭曲的感受,而讓自己瞎折騰。
第二種模式是「外歸因模式」
這個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借口,借口所指向的一切都是外部世界的錯,而從來想不到也歸不到可能是自己的錯。這種模式的形成第一個原因是由於個體的屏蔽不自知而形成的,所謂的不自知是個體通過建立信息屏障,屏蔽掉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屏蔽的手段包括忽略或看不見信息,或者看見信息而將其扭曲變形,合乎自己的需要,從而讓自己什麼都不做時可以心安理得;第二個原因是斷章取義的緣故,對於一個整體,只取問題的一部分,而抹去另一部分自己不想要的,無法解釋的。比如說當很多人了解到精神分析中的一個觀點,早年時期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很大,就藉機擴大這種影響,把精力都用在怨責父母身上,從而讓被怨責的父母因內疚而更加寵愛自己;第三個原因是扭曲強化的手段的運用,這是一種割裂整體而讓矛盾消失的好辦法,很多大學生學習不好的時候,把自己的不好成績,歸結到社會體制、教育系統以及老師和家長,唯獨不說自身的問題,比如從中學升入大學後,因為大學沒有了指導式的學習,一下子放鬆了,自己也不知道如何主動自學,於是就開始迷茫和放縱自己,最後埋怨沒人教會自己適應不同節奏的生活。
綜合上述模式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出此模式的目的,就是不用面對自己,並且刻意維護自己正確優秀的最好防禦,一切不良的結果自己可以不承擔。模式的功用,是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用在了這種歸因的巧辯上,關鍵是用來說服自己和別人。
比如說現在己經進到職場和社會上的80後,所有的事情都想要走捷徑,把中間的環節最好全部省略掉,做生意要馬上賺錢,進貨以後要馬上火起來,錢要馬上賺到手裡。所有事情必須按照自己的思維發展和邏輯進行,不能有半點差錯,如果有就會讓自己失控而馬上爆發戰爭,並且怨天尤人,埋怨所有的人,覺得天下的人都對不起自己。
80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嬌生慣養不能吃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玩世不恭對事情漠不關心,心理脆弱無法經受困難挫折非常容易走極端。出現問題從來不總結原因分析問題本質,不考慮事物發展的規律,也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對他們而言自己的利益是天大的事情,除此之外絕對沒有大事情也不存在原則,哪怕是死人的事情也無所謂,他們也會輕描淡寫的處理,是氣死人不償命恨死人更不用承擔責任的主,他們絕對不會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與80後的人做生意費心傷神累死人,你對他的付出絕對應該,他對你付出就要問個憑什麼啊?因為在他的意識中,自己是尊貴的,所以有什麼不對都是別人的事情了。
第三種模式是「負面纏繞模式」
這個模式的關鍵詞就是一個負面意念,它包括了兩個內涵,一個是負面想法,是一種以四兩撥千斤的極巧妙的瞞天過海方法,一種極富創意的自欺和他欺的絕唱,是一種無意識的直覺創新,如果不從根本上認知,你很難真正地解除一個人的負面思維;另一個是負面情緒,因為負面情緒有很大的用處,可以讓別人內疚,人常說「一人向偶,舉座不歡」,這樣就可以勾起大家的負疚念頭,而來幫助自己,這也是一種控制他人的方法和手段。另外負面情緒可以讓他自覺和別人不一樣,有種憂鬱的深沉感,還可以讓別人害怕或不來煩自己或不會反饋自己不想知道的信息。
那麼這種讓負面纏繞自身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先來分析一個人為什麼總喜歡以負面纏繞自己呢?為什麼他不以正面想法纏繞自己呢?這關係到一個人的自我預示,負面的預示往往是失敗的結果,那麼既然會失敗,又何必去做呢?於是一個負面的想法就可以讓人只需要想想而不需要去做,而正面的預示說一件事可以成功,那就得去做策劃、儲備、實施、組織、調整等一系列的事情,而且還未必真得能成功,所以一般的人都喜歡用負面想法代替正面的想法。
自我預示之後必然連結著自我預設,比如一個人因不同的原因而自我預設「我不行」,事實上他就真地變得不行了;如果自我預設是「我行」,但實際操作起來失敗了,證明自己並不是真正得行,因此映照出了自己的無能,所以自我預設也是向負面處進行了,這就是人的一種防禦,保護自己不受衝擊,久而久之,人因此而變得無能,因無能而更不敢面對挑戰,從而更加強化了負面的想法。另外一個喜歡用情緒控制他人的人,必定是個弱能者,因為只有弱能才會用負面的情緒,控制比較親近的人來幫助自己,比如說親人和朋友,自己當做之事也可由別人來完成。
此模式的目的,第一是自我陶醉,因為自己做的負面預設很準確,這種人最怕別人做成功,所以當有人做了自己沒有做的事情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破壞和打擊,直到把事情攪黃而後快,因為預言失敗而自感料事如神;第二個目的是自己能夠心安理得地逃避做事;第三個潛隱的目的就是巧妙而不自覺地遮掩自己的無能,加強負面設想的難度性,這個時候特別恨一些勇於實踐的人,這些人會打破自己的負面思維定式,於是總是打擊敢於面對的人,知道這個原理,聰明的實踐者應當低調保密而行;第四個目的是讓自己有種自我憂傷的感覺,憂鬱氣質總讓人感到深沉和超然不一般。
從模式的目的可以看到這個模式最大的功用,就是自暴自棄又自憐自欺。當自己自暴自棄,自我貶低時,又用外歸因式的麻醉給自己減壓,並保持憂鬱而調節內心的「不為」讓自己感到平衡,總是高唱著「我討厭勾心鬥角」「我厭惡虛偽」「我不願結交那些有道德問題的人,」「時機還不成熟」「沒有人能夠做到的,除非上面有人支持他。」……諸多的借口之下有種自我憐憫。
有形的行為模式
在人們可觸及的視野里和意識里,行為的模式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也是一個變動的參照點,「聽其言觀其行」就是這個意思,並且正因為行為的模式是看得見的模式,是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也是一個人向外展現自己的身體語言,所以對行為模式的組合和解讀就出現了千奇百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行為模式的客觀只有一條,主觀解讀卻有萬千,因此對模式的深層理解對於客觀解讀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種行為模式是「逃避模式」
這種模式是人們行為中最常見的一種,因為逃避而讓自己心安,人們又衍生出更多的借口和自欺,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是一種以無效重複的行為表現而不自知。其本質是先選擇了一條逃離走向真實自我、獲得真實體驗、擁有真實人生的路途,因選擇這條臨時無荊棘的路,卻擁有了一生的荊棘。俗話說「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不是不報,時機不到」逃避者就是這樣被自己的自作聰明的逃避給害掉了。
該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當一個人擁在很高的理想,但又害怕失敗,並且受不了挫折,於是這個人自然會遵循避苦的原則,而選擇在順境和溫室中生存,使得自己以後更懼風雨。在他看來人生為何要有風雨呢?不如意時總會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來回應人生,久而久之,就會在逃避和感嘆中形成了這種逃避而不自知的模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模式潛隱的目的就是怕顯露出理想自我形象背後真實的本相,比如人人都有的自然本性、自己在現實中的無能以及精巧自欺的醜陋等。
這個模式的功用是什麼呢?它會讓一個人借口不做或不屑、不願做他本該做的事情,或者讓他變相地找一個代替的目標而避開原本當做的事情。正如木桶理論中所指出的,有逃避模式的人永遠都會迴避自身的短板,從而形成一種永久的衝突,因為永遠避開自己的短板,但也永遠埋怨世界的不公平,因為自己的水桶里總是沒有自己想要的水。逃避模式中表面層的逃避,其實隱含著深層的逃避,表面層就是為了逃避臨時而來的焦慮,但最後導致的深層逃避,讓自己最終避開自己的成長,因為成長意味著自己對自己的過去的否定,對自己過度執著的自我觀念的否定,這種模式最終會讓逃避者陷入一種自相矛盾而無希望的沼澤之中。
第二種模式是「應該模式」
這種模式的核心是一個人被無形的一種力量推動而做了大量的讓自己心安的事情,但是並不是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從而最終讓自己成為一個苛求的機械人。這種無形的力量名字叫做「自驅」,它讓人被無名的理念所驅動,虛耗著不多的能量,最後衰弱而亡。「應該……」是一種機械的教條,無變化的強迫,違背這種應該的教條時人會感到焦慮,而因不能承受焦慮從而讓自己變形成奴隸,還自欺自己是一個道德的衛士。
應該模式的形成是由於大量的衝突理念折磨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夠化解這種理念的衝擊,就會把自己認不清的理念肢解而機械分割,從中找到可以做到的,或者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做自己當做的事情,所以這個人就會機巧地選擇社會上流行的規則和道德標準,讓自己避開挑戰的事情,把「不應該」變為「應該」,故而又做了大量的不應該之事,而遺棄了應該做的事,這種機巧最後形成一種習慣,表現為:「應該如何但是…….」的圓圈圈模式就是應該模式。此模式的潛在目的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個被支配的「奴隸」,可以不擔負決策之壓和責任的重擔。
模式的功用就是讓一個人遵循著別人的標準而做莫名其妙的事情,然後自己把這種事情賦予意義,從而讓自己停滯在某個段落上自安。這是一種不做當做之事、避開痛苦的心安理得的自慰,一種把決策和選擇交付到隨機的標準上,一旦有錯,那就是世界和社會的錯而不是自己的錯。
在大多數80後的腦子裡,「平等」是不可侵犯的一種意識形態。追溯其根源,這種意識的根源就是80後的「孤立」意識,他們由「孤立」發展出了「平等」。因為80後的任性而形成的人際智障和唯我獨尊的孤立,讓人們錯以為80後的人是很獨立的,其實這種獨立是一種疏離的防禦,一種不得己的強化和特立獨行,而由此衍生出的「平等」就是一種不敢面對或無實力面對人生的「應該」觀,這種機械而近乎強迫的「應該」觀,掩飾了自己不會和現實世界融恰相處、藝術相處、智慧相處,但自己在這種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又要顯得如同兒時一樣的尊貴無比,怎麼辦呢?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自己來改寫世界的規則,那就是我來說是否應該和不應該,彷彿救世主一樣。
80後在這種應該的意識中渴求著平等表現,他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追求著「平等」的待遇,潛意識裡面就有一種「我不比你差」的思想,在言談舉止中,幾乎處處都能表現出這一點。有句話可以說非常幽默地表達出了他們對「平等」的呼喚:「這個世界的不平等就在於:上帝說『我要光明』,於是有了白天;美女說『我要鑽戒』,於是有了鑽戒;富豪說『我要女人』,於是有了女人;我說『我要洗澡』,居然停水了!」這太不公平了。更有特點的是為了追求這種平等,有時候不得不跌入讓自己很尷尬的境地,比如說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平等的,而80後又沒有力量改變這種不平等,比如有錢人穿高檔的名牌自己囊中羞澀買不起,怎麼辦呢?有錢要拽,沒錢創造條件也要拽,於是聰明的他們搞了個「狸貓換太子」的把戲,山寨產品出爐了,說穿了就是「攀比」心態的產物,山寨產品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國際品牌該有的功能、款式和外觀應有盡有,看上去唯一差別就是比它們便宜,這一特點恰好迎合了不少80後追求與有錢人一樣的生活卻財力不夠的尷尬,可以讓它們花「一點」的錢去體驗「不一樣」的享受。其實這種尷尬的背後是讓人看到沒有內在的實力和能力,一種不能支撐的自我之重,和空要面子的可憐和可悲。
波狀的反應模式
每個人在解讀外界信息,和外界發生聯繫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反應模式,這種模式隨著外界信息的變化而曾波狀起伏。
第一種模式是「唯我獨尊模式」
這種模式的本質就是「造作和幼稚」,只有在特定條件的人才會形成這種模式,所以它有兩種表現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以皇帝自居,他的各種心理感受和行為都以自己是皇帝為基礎,所以在現實中給人的感覺是極其造作,處處充高貴,但其本人卻並無王者之相,無意識間,展現出來的是高傲、自大、冷漠和高壓等;第二種方式是以關注自我,突顯自己的天真幼稚,只得到不付出,以孩子狀態博得有父母狀態之人的特別照料。因為其只能獲得和從不付出的方式,以其獨有的唯我獨尊的小霸王和公主的形象出現,在其成人的世界中製造出了很多誤會,自己又不能解讀誤會的真相,於是心想事不成,處處碰壁,逐漸回縮,孤芳自賞,而在自己創造的虛幻世界中自憐感傷、自戀清高。
這種模式的形成得根源於這種人的早年經歷,在早年這種人小有成績,外界就會給予高度的評價,另外長輩對這種人的格外寵愛又讓其有種超人一等的優越,所以會形成豪氣衝天的牛氣,美好感覺的自戀,永遠擁有的強勢,犧牲一切的無所謂……,而且這種表現的苗頭還會引來寵愛之人的喝彩和強化,於是唯我獨尊的形態就會在有意無意間強化成形。有這種模式的人的目的就是不付出而多得,欲取欲求,隨心所欲。有了這種模式的人在行為上表現為和現實角色背離的虛幻感覺,人際關係日趨下滑;在感覺上感到外界俗氣內界清靈。
而現在的80後中大部分的人幾乎就是這樣被培養而成的。很多人都渴望獲得明星般的被關注,這其實是幼時夢幻的繼續,一種永遠不想長大的自戀。他們求取外界的認可是真,他們渴望溝通,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支持和關愛,渴望成名、鮮花、掌聲和萬人矚目的感覺;而他們表現出來的看似獨立,其實是假的,他們的獨立是任性的變形。「平平淡淡才是真」這首歌詞根本不是唱給他們聽的,為了達到這種對自己的證明,他們也可以努力拚搏,可以吃苦耐勞,他們也表現為堅強的一代、勤奮的一代,勇敢的一代,但他們努力的方向錯了,因為他們只是為了出名,前幾年的「超級女聲」、「非常6+1」、「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都是利用他們這種意識的受益者。為了做明星,為了成為焦點人物,似乎無數個「80後」俊男、美女們不計代價、奮不顧身地投入到這場慘烈的「戰鬥」中,有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甚至都到了讓他們的父母傾家蕩產的地步,所以,他們在節目中表達自己的感悟時,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一路走來……」,而且說這些經歷的時候他們往往淚流滿面。
第二種模式是「壓抑轉換模式」
這種模式的根源是由於人內心的變形而導致的變化指向,把內心壓抑通過不同的方式發泄出來。這種模式的形成是由於各種原因,比如說自身的無能、恐懼、害怕等,因為太多的渴望,害怕失去自己擁有的……,於是不得不壓抑自己,積壓的內容在內心中變質,又不能消化掉,於是一種內心的壓抑變形就出現了,因變形而發酵,形成了內心的能量炸藥,只要有機會的火星,馬上會藉機發泄,給人的感覺這種人不值得為一件小事情發這麼大的火,卻不知道其是在排泄自己的積壓;另外這種失控的發作還有另外的一種作用,那就是讓周圍的人害怕,他們會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場合和導火索,一旦發作就勢沖九天,將自己積壓的痛苦的庫存全部噴發出來,這就合乎了火山噴發的原理,發作可以做到震攝人的控制作用,潛在的語言是「別惹我,否則我會和你玩命,不信你試試」。這種模式隱含的目的,就是把內在的壓力外化發泄,從而進一步壓抑而形成不良的循環,直到有一天爆發出來,毀掉自己為止。
這種模式的功用,是讓自己不去正視內在壓力和壓抑的存在,不去正視自己無能和害怕的現實。既讓自己一味地麻醉下去,還可以聚集能量發作讓別人恐懼,這樣自己會有一種控制別人從而使自己感到有力量和存在的感覺。
80後是如何運行這一模式的呢?80後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極度的情緒化,我們不得不承認,情緒化是任何一個人在他的成長經歷中都會有的過程。 80後的情緒化是有它的前因和後果的,它不是青春期的產物,而是他們獨有意識的產物。孤立意識滋長了他們的「做主」心態,而中國文化是奉行集體為上的,恰恰是不太提倡個人的特立獨行,中國文化的根還是「我們大於我」的文化,因此,當他們的「個性」遭遇主流文化的攔截或屏蔽時,不得不情緒化,所以說情緒化是這種展現不了自己挫折的情緒表現。而在消費領域的攀比心理里,攀比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財力,而多數80後的父母還沒有達到富豪級水平,他們自己也沒有發展到這個地步,所以,當財力不足以支撐他們去攀比的時候,不得不用情緒化來讓自己感到好受一點。同理,關注的明星意識滋長了他們的「出名」心態,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為明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受到周圍人的關心和愛護,當他們的這些心態難以得到滿足時,甚至被周圍人所輕視或淡忘時,他們又不得不情緒化。最後還有一種格調和品位的狀態也長期地滋潤了他們的自戀和自憐的心態,但自戀不等於通往社會的保險單,他們對自己的完美假設,到了社會上就不一定能夠完美兌現,因此,當他們的自戀得不到周圍人以及社會的共鳴時,他們不得不情緒化。
從本質上來說,80後沒有別的辦法將自己的問題處理好,只能用情緒化來掩飾自己的無能並展示自己的無原由的怨恨。這種深在的原因其實是一種自恨的投射,一種對自己無能而又難以改變的自恨,所以80後的情緒化是他們這一代人特有的特徵,也是難以迴避的特徵,是一種用幼稚來抗衡成熟的自我執著。當任性成了主旋律,80後從溫室走到現實的冷竣環境中,過去的讓別人照自己的心思轉的慣性還一下子煞不住車,何況又受不了環境的打磨,於是只好採用瘋狂的對抗,但對抗又因沒有實力,只有情緒化的自我發泄了這一招了,這是一種憋得無法言說的痛苦,一種無法控制世界而自我又不甘心的無奈和不服氣的躁動。
第四節:你的命運你做主
世界上最貧窮的人不是身無分文,而是沒有夢想的人……他就像為廣闊海洋定做的航船卻只在水池中行駛。他沒有遙遠的港口需要到達,沒有更高的眼界需要提升,沒有珍貴的貨物需要運送。他的時間全花在了日常瑣碎的發怒上。他若是變得不滿、愛吵架且情緒低落也不足為奇。人生最大的悲劇之一,就是一個擁有強大能力的人卻只擁有微不足道的靈魂。 -----約翰·C·麥克斯韋爾
命運由人格決定,而人格是可以修復的,因此人的命運是自己來決定的。
人格是命運的基礎
人在早年的歲月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在之後的歲月里,儘管有無盡的風風雨雨,也只會引起在人格的基礎上很小範圍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人的以人格基礎為經線、以人生變化為緯線的人生腳本。
人格發展有好幾個階段,處於不同階段,對人的心理健康和人生意義的影響是不同的。我們假設一個人的人格有三個階段,列為橫坐標,而技能和智慧有五個階段,列為縱坐標,就畫出了人格的矩陣。
那麼當人處在人格第一階段的時候,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像冷兵器時代中戰爭的武器,即便是高級別,那個殺傷力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人處在人格的第二階段的時候,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像熱兵器時代中戰爭的火炮,那個殺傷力是不能視而不見的。當人格處在第三階段時,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像核武器時代中戰爭的核彈,即便是低級別,但因為是核武器,不能與第一階段的冷兵器相提並論,那個殺傷力也是毀滅性的。由此可見不同人格的智慧和技能是無法相比的。如果量化來對比一下的話,技能的提高只是算術級別的抬高,而人格的提高可以讓技能呈現幾何級的變化。
藉此我們可以解釋生活中為什麼有些人為了提高某種技能,就拚命地學習技能,但最後卻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因為本末倒置,沒有從人格這個角度提升人的能力。為什麼呢?因為提升人的自我人格是個艱難漫長充滿焦慮的過程。
人格修復就是由外求轉向內求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認同:自己認同自己、他人認同自己,只要不過分,就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過分追求他人認同,過分去追求榮譽、權力、地位、關愛、照顧……力圖將自己凌駕於他人之上,滿足自己的理想化自我,這些行為,稱之為外求。外求,好像不斷地向別人借錢、借糧,以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依賴別人來養活自己。這樣做短時間看起來很輕鬆,可以不勞而獲,而忘記了重要的一條:欠下的債是一定要還的。
向外去求取別人的認可,不但容易上癮,還很容易被別人所利用,被別人所控制。
而通過設立目標,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讓自己在實施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通過吃苦、受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使自己內在充實,自己認可自己,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稱之為內求。內求,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通過大量的經歷和體驗,培養自己的自信。
當一個人外求時,別人幾句讚美的話,就回味無窮,拿來建構自己虛幻的世界,相當於自己給自己建了一座海市蜃樓,這種精神的麻醉能夠持續多久?當不得不回到現實世界時,痛苦會加重,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了,這樣做的結果,自己的內心更空虛,生活更無聊,自己更依賴那些甜言蜜語。短時的輕鬆只是緩解了暫時的焦慮,卻以損傷長時利益為代價。
內求是在自己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知道什麼對自己重要,訂立目標,立刻去做,執著於行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人生的意義,發現自己的價值,提升自己應對問題的能力。一旦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做事和行動上。對他人沒有期待,內心會非常寧靜,可以平和地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完全可以控制自已的行為,也只有我們能夠讓自己真正地快樂!每天的好心情,都給我們的生理和心理層面輸入營養,滋生能量,讓我們內在的自己每天都在成長。
通過做事向內求取自己的認可,需要從提高自己的執行力開始練習。因為說到做到是一個人的基礎能力,在不斷地說到做到的過程中,體驗到「我可以」、「我行」,自信就是這樣日積月累形成的。當我們真正自信時,我們就不會再向外求得認可、重視和關愛了,作為一個人來說,我們本身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有價值時,就不會去在意別人的評價,不會敏感,我們就可以用全部的能量去做對自己重要的事,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說到做到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不斷地完成一個又一個計劃的過程中,不斷地從小事的說到做到養成的,這種能力在做事的過程中漸漸在我們心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
心理學認為,所有人在屬於自己的生命歷程中,早已擁有解決困境的豐富資源,只是被自己的消極或者負面的思維所遮蓋。人身上巨大的潛力,被自己所壓抑,它存在那裡積蓄待發,以糾結、不安的方式間接的告訴我們,只要按照目標開始行動,就是釋放潛力的過程,自己一定會在做的過程中開心和自在!
把每一次都當做第一次,刻意將改變的範圍縮小,接著再逐漸增加改變的幅度。把焦點集中在此時此刻,做好當下的事,而不為過往歷史傷神,三分之二的問題必會迎刃而解。既往不咎,必然有能力改變未來。而未來是唯一的希望所在。
當我們從外求轉向內求時,人格就在一步步完善了。
人格修復的地圖指引-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
埃里克森生平
埃里克森(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籍德國兒童精神分析諮詢師,當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的最著名人物。
埃里克森的一生中充滿了自我認同感問題,沒有人在這方面比他的問題更多。他在回憶自已早期的生活經歷時說:「這種早期生活預示著一個人將經歷嚴重的自我認同感危機」。的確,埃里克森對自我認同感危機的抗爭導致他後來出現了許多介於神經症和精神病咨客之間的行為,然而,這種抗爭也使他能夠深入地了解與自我認同感有關的一問題,尤其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面臨的這類問題。
埃里克森出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他的父親是丹麥人,在他去世前就拋棄了他的母親,三年後,他母親與一個叫德奧多爾霍姆伯格的猶太諮詢師結婚,後來的許多年,他母親一直告訴他霍姆伯格諮詢師就是他的親生父親,直到進入青少年期後,他才知道真相——他是一個私生子,埃里克森一直保守著這個秘密,直到68歲才將其公開。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徵,使他的自我認同非常混亂,他生活在一個猶太家庭里,但他保留了他的斯堪那維亞父親的許多生理特點——高個子、金髮、藍眼,埃里克森寫到:「在我父親的教堂里,他們叫我「異邦人」,而在同學中間,他們叫我「猶太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埃里克森正處在青少年前期,大戰造成這個男孩的感情崩潰,他不知道該忠誠於德國還是忠誠於他的祖國丹麥。
到埃里克森從公立學校畢業時,他的尋求自我認同感的需要迸發了,他的繼父建議他上醫學院,但埃里克森感到他的自我認同感不接受這種期望,相反,他決定要做一個藝術家,並在後來的幾年中在歐洲遊歷,他最後到了維也納,並結識了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她也是一個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除了獲得蒙台梭利教學證書外,他從安娜那裡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訓是他離開家鄉後接受的唯一正規教育,在這幾年中,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這明顯反映出他的自我認同感的改變。
1933年,埃里克森為逃避納粹迫害,在美國波士頓定居。他在許多大學任教,包括哈佛、耶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西法尼亞大學等。他的第一部著作《兒童期與社會》一直沒能出版,直到1950年他將近50歲時才出版發行。就像埃里克森描述的成熟的成年人那樣,在後來的年月里,他的人格和專業一直沒有改變。
理論基礎
埃里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人格終生髮展論的意義,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髮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大多是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這個理論也是我們修復人格的理論依據。
修復安全感
人格的第一階段是嬰兒期,年齡在0~1.5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不能有效化解就形成「不安全感」的感覺。
那麼如何在成人的年齡段去修復這種安全感呢?有安全感的人會去主動探索,比如人際間的深層關係、人之間的衝突、把失敗的嘗試當成自然的事情等,而不安全感的人總愛控制別人懷疑別人,從而形成偏執的固著。
成人期間要修復的確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毅力,但正是這種修復才是人格的一種成長,這是一種使人性再豐富的過程,因為有很多人會覺得如果父母在幼時給自己養成了這種人格該多好啊,但不知道的是可能正因為自己的不安全感,自己才變得格外的敏感和細膩,一旦自己修復了安全感,就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人。
修復意志力
人格的第二階段是兒童期,年齡在1.5~3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心理衝突,不能有效化解就不能形成意志力。
如果喪失了這種意志力的時候,在成人階段里,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二天打雨三天曬網,多會成為一個依賴他人的人。只有把形成堅強的意志力做為自己的一個目標,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堅持下去,並在堅持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求取內在目標,並能夠執行達成的能力,才能修復意志力。同理如果我們變成了一個唯我獨尊的人,那麼只有去挑戰事物而讓自己堅持,接受比別人多得多的挫折和失敗,我們才會形成自己的客觀認知,才會執著做自己,而不是固執地做上帝。這種在成年後的努力形成的品質就是成長的內在能力。
修複目的力
人格的第三階段是學齡初期,年齡在3~5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主動對內疚」的心理衝突,不能有效化解就無法形成目的力。
如果一個人沒有這種目的力,那麼在他成人的時候,他總是追尋很多種目標,也總是淺嘗則止,實際上是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於是一生飄零無所作為,所以在成人的時期學會在人生分叉口處,面對無法逃避的選擇,進行真正目標的選擇,因為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而人生就是由選擇而組成的。這種有目標的選擇和堅持以及全心的投入就是成熟和幼稚的分叉口。主動和被動所帶來的成長效益至少是100倍之上的,因為主動帶來大量的嘗試、人生反饋、機會展現、多層階人員的交往、奇特的閱歷……,這種在主動中反覆地深入探索就給成人帶來目的力的形成和個性上的成熟。
修復動能力
人格的第四階段是學齡期,年齡在6~12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勤奮對自卑」的心理衝突,不能有效化解就無法形成動能力。
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動能力,其所做的事情都要在肯定和讚揚中才能向前爬行一點點,那麼這個人已經失去了動能力,而是在乞求周圍人的關係。人們都需要關注,關鍵看此種關注是如何得到的?是影響吸引而得,還是控制而得?如果是控制別人而得到,從人格的層面來講,這種人漸漸地會演變成表演型人格、自戀型人格,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名叫楊修的人物,就是因為剋制不住地要展現自己的聰明,最後搭進了性命。
所以在成人的修復過程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去達成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在各種干擾的困阻下,克服種種的困難,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動能力。
修復同一力
人格的第五階段是青春期,年齡在12~18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心理衝突,不能有效化解就無法形成同一力
為了形成同一感,一個自我需要接觸正反兩個方面的信息,從而在求取真相的過程中建立起自我的同一性,就如同中國道教的太極圖形一樣,黑和白組成了一個和諧,而不是只有一個色彩的偏頗體。這裡要談一個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從人格的深層上來看,現實中大部分人都有人格的缺陷,特別是那些從心底里極度厭噁心理的人,因為他們恐懼真相。一個成熟的人是對真實自我忠誠的人,所以他會在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中掙扎,學會界定,學會修復,學會適應,從而讓自己獲得了發展和適應世界的和諧能力,他的人生會因此而形成一種自主,這種自主在價值意義的土壤中產生出真實和自我的人生之根,並結出各種自我的果實,比如自信、自立、自我、自強等,它的人生是一種倒三角形的人生,廣闊的天地會讓他自由而快樂。
修復愛能力
人格的第六階段是成年早期,年齡在18~25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親密對孤獨」的心理衝突。
這個時期的人已是一個成人,雖然生理已成熟,但愛的能力未必真得成熟,因為愛的能力從來都不是跟著年齡成長的,有很多人一生都不會愛,不會愛的人自然也嘗不到真正愛的果實。
真愛的定義:「壓制異性間遺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這種愛是多麼得難以獲得,
在現實生活中,愛是自私和排它的,是以對方來滿足自己,所以這樣的愛很難容忍對方的成長。有一個心理學的規律,就是講直線相求的難以得到,而反向相求倒可以真正地擁有,人們的腦際中理解的愛幾乎都是自私而排他性的,如果說相反的話題,很多人會生出太多的非議,他們是無法真正理解的。真正的愛情只可能產生在兩個成熟的人之間,並不是所有成熟者之間必定有真正的愛情,而一方不成熟就很難獲得真正的愛情,所以說,這個世間愛情有不少,大多都是各種情感混合物的愛和貌似愛不是愛的贗品之愛,真愛難求,沒有成長的心就不要奢求真正的愛。
修復創造力
人格的第七階段是成年期,年齡在25~65歲,此時期形成的一種「生育對自我專註」的心理衝突,不能順利化解就失去了創造力。
創造力如同一朵花的綻放「我來過,我痛過,我哭過,我愛過,我擁有過……」,也有不少的人因為沒有內在的目標,沒有真正的完成活出自己的生命,儘管做了很多的事情,但自己仍然是一朵沒有開過的花,而這種感觸在有了歷練的人生之後的人,卻沒有了時間和機會的時候,才深深地感觸到了這樣的原理。
人們可以失去很多,但失去創造性是可怕的,這也是很多進入中年以後的人再沒有了那種向上精神的最大原因之一,用一些這個年齡的人調侃的話來說:「我們現在就是等死隊!」,一句話形象地表明了人生再次危機的核心點,創造是價值的體現,也是感悟的結果。
如何擁有創造的能力呢?有真實的自我,又能為愛他人而付出自己的內在,並在這個付出的過程中感到真實的創造的快樂,這種創造是人心的內在對話,是關乎於心的關懷。同樣的關懷卻涵蓋的不是同一種信息,一個有真實自我的人,去關懷別人就是這種中年的創造力,很多人或者沒有自我或者只會關懷別人,沒有真我的人是關懷不到內心中的。
修復超然力
人格的第八階段是成熟期,年齡在65歲以上,此時期形成的一種「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心理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身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也就是超越死亡,但是這不是一種麻醉式的說法而己,而是真正的超越。
這種超然力並不是非要在這個時候才去達成的,現在在台灣就有一門學科叫做生死學,直接而坦率地討論生和死的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避開人總是要死的這個問題。知死才能知生,一個面對生命將死的人,他活的更真實。而避開生死的人,活得痛苦而焦慮。
關於人格的修復,最後用埃里克森的觀點來結束這一節,他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推薦閱讀:
※男女同一八字的不同命運
※改變命運之前,先改變個性。
※八字十神命運簡論吉凶
※痣與命運
※感嘆命運的句子 故事終究是故事
TAG: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