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比甲戌本還早的《紅樓夢》

主流紅學沿襲胡適的錯誤觀點,認為《紅樓夢》最早乾隆甲戌年才完成創作。胡適的甲戌本被鼓吹的是最古老的抄本。 「甲戌本」只因胡適藏《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一句話而為胡適命名。在小說的第一回里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胡適在自己的理論中,不斷誇張著抄本的古老,還提出荒唐的創作理論,認為《石頭記》最早就寫成了他收藏的那十六回,他「大膽設想」是作者先寫了1~8回,然後停下來,跳了四回,接著寫第13回,這以後一口氣一直寫到了第16回,接著再發神經,跳過八回寫25~28,這樣第一次創作就這十六回,然後就傳播出來了。他的本子,最初說是曹雪芹原稿,後來自己也發現荒謬,改為「第一次過錄本」,換句話說,他收藏那十六回殘本,就是僅次於曹雪芹原著的第一級別傳出本。

(《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 至於為何能跳躍創作,胡適只能以曹雪芹是「天才」來解釋,天才就是神人,無所不能。當然,他的「跳躍性創作」論調,早已被他所倡導的考證紅學,也就是今天的主流紅學否定,只是仍然繼承並發揮著他另外一半荒謬,堅信《紅樓夢》創作與乾隆甲戌本年(1754)。 本文,不去折騰這個「甲戌」到底是乾隆甲戌,還是康熙甲戌,只就「甲戌」一詞來簡單談談「甲戌本」。 「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句意很簡單,「再評」說明此前早有評本,「至脂硯齋甲戌抄閱」,特別指出的甲戌,說明甲戌之前早已經有了抄本,甚至是有著其他人已經批評過的本子。「重評」存在兩種含義,一是本來就有傳抄的批評本,脂硯齋在甲戌年自抄一份,同時再前人基礎上,繼續添加批語,另外的含義就是,以前脂硯齋就抄過和評過《石頭記》,到了甲戌年再抄評。不管哪重含義,說明在「至脂硯齋甲戌」之前就有《石頭記》本子了。也可以說有更早的《紅樓夢》。 而「仍用《石頭記》」,這句意思比較單一與確定,到了甲戌年,本子花樣比較多,或許有曰《紅樓夢》,或許有叫《金陵十二釵》,甚至有《風月寶鑒》之類,但《石頭記》是曾經流行的名字,正在被主流《紅樓夢》所覆蓋的時節了。 只是仔細揣摩一句文本內容的話,「甲戌本」也不會是最早的《紅樓夢》。 至於紅學否定胡適荒唐的「跳躍創作」理論,紅學家們就沒有思考胡適找了那麼很多證據證明「跳躍」,也不是完全的扯淡,這隻能證明,「曹雪芹」傳出抄本過程,從一開始就有底本,所以他想從哪本潤色,就潤色哪本,古人的書裝成很多冊,不是跳躍創作,而是跳躍增刪而已,這才為什麼80迴文字都傳出了,而第22回「未完」芹逝的道理。 所以,主流紅學,肯定與繼承的是重大錯誤,否定與拋棄的,還是重大錯誤,一句話,紅學是倉頡造字以來,中國文化歷史上最為荒唐的偽學.它不是不配稱為學術,而只可以看做是少數人的飯碗或聚寶盆。 《紅樓夢》成書經歷了近半個世紀漫長時間,從最初吳梅村創作的《風月寶鑒》,被潤飾為《石頭記》後,一直還在被調整與潤色中,最終以《紅樓夢》定型,並在稍後的改編過程中刪除批語,消弱偏激的民族排斥,成為更加藝術的世情小說,到了乾隆末期,程偉元高鶚背著「篡改」的罪名,刊刻發行傳播,自1791年至今日,持續出版,成為中國小說發行量之最。
推薦閱讀:

《紅樓夢》里才貌雙全的薛寶琴,為什麼沒在金陵十二釵正冊?
紅樓夢的金釧是誰的丫鬟?金釧生平簡介
《紅樓夢》萬言詩: 第一回 甄士隱夢識靈通玉 賈雨村暗結連理情(宋德利)
5.蔣勛品讀:細說紅樓夢
紅樓夢大觀園裡的「政治內幕」

TAG: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