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者寒山:人與自然和諧的家園

隱者寒山:人與自然和諧的家園

 「拂水岩」上的石刻:奔泉靜注千尋壑,飛瀑晴回萬仞峰。 季衛秋攝   本報記者高戩  寒山的名氣,早已消散在歷史雲煙中。如今它默默無聞,以致很多蘇州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提起「寒山」或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寒山寺,事實上此山與彼寺並無關聯。  即便在旅遊業高度發達的當下,寒山依然鮮有人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蘇州西部群山中的「隱者」。賦予寒山「隱者」氣質的,是一個名叫趙宧光的明朝人,他大半生以這片山林為家。  天平山之北,支硎山之南——不管你來或不來,寒山就在那裡。觸摸趙宧光留下的那些摩崖石刻,或許能和這位400年前的隱士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神交。  荒山無名,以水名之  2006年3月18日,高新區文聯的「探尋·發現」團隊在法螺寺內一塊被完全被野竹掩蓋的石頭上發現了趙宧光手書的「寒山」二字,這是他們首次找到關於寒山命名的直接物證。  趙宧光,字凡夫,太倉人,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宋太宗趙炅第八子元儼後代,靖康之變宋室南渡,在太倉留下一脈,繁衍生息漸成望族。趙宧光之父趙廷梧,是個名落孫山的飽學之士,曾遍訪吳郡城西諸山。趙廷梧對這片沒有名字的荒山格外鍾情,產生了死後葬身於此的想法,於是,他暫且將其命名為「謝家青山」——謝者,辭別也,「謝家」就是告別家園。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春,趙廷梧去世,臨終遺言:非「謝家青山」不葬。趙廷梧的遺言在家族內引起極大爭議。長子和次子以及趙氏族人都認為,按照禮教宗法,父親必須安葬在太倉的祖塋;惟有三子趙宧光認為,遵從父親的遺願才是最大的孝道。  趙宧光不顧兄長和族人的反對,傾其家產在「謝家青山」買下了200畝山林,為父親和尚在人世的母親營造了合葬墓。萬曆二十三年,趙宧光的母親去世,他打算將父母的靈柩葬入「謝家青山」,再次遭到兄長們的極力反對。此後數年中,趙宧光再三向兄長懇求,並承諾「凡所築造,自備工食,凡所糧差,自行管理,與兄無涉,亦與兄後世子子孫孫永無干涉」。趙宧光的誠心感動了兩位兄長,父母雙親終於在「謝家青山」入土為安。  趙宧光帶著妻子陸卿子、兒子趙靈均進山為父母守墳,在山間搭建了簡陋的土屋棲身。  支硎山上有一泉眼名曰「寒泉」,一脈流入「謝家青山」,據此,趙宧光將此山正式命名為「寒山」。  山不在高,有文則靈  那一年,正值壯年的趙宧光決定把寒山當做自己永遠的家園趙廷梧的墓穴倚靠著一堵巨大的山崖,趙宧光將其命名為「元崖」,並在崖頂題刻巨幅摩崖「無邊雲」,以表先人之志;元崖的西北側有一山峰,石壁上布滿石英結晶體,陽光照耀之下如雪似玉,趙宧光將其命名為「玉雪岑」;玉雪岑下有一深潭,山泉溢出將花崗岩石壁染成紅色,趙宧光遂以「丹井」名之;寒山東側有一危岩聳立的奇峰,彷彿插在山上的一株芙蓉,趙宧光將其命名為「芙蓉峰」;在寒山空谷里有一泉眼,因其發源地是周圍最高的,趙宧光稱之為「雲根泉」……  趙宧光將他為山水取的名字,均刻在了山石上,留存至今。此外,他還為寒山寫下了大量的詩文:「一峰高嵂屼,散雪作瑤岑。疑是司花女,時時此一臨」(《玉雪岑》);「浮雲駐危棧,遊客覓瑤漿。旁有仙人井,疑傳李伯陽」(《丹井》);「一朵青芙蓉,簪簪上凌空。山靈畏花落,瓣瓣蘚泥封」(《菡萏峰》)……  「趙宧光的摩崖石刻,為自然的山水注入了文化之魂。如果沒有趙宧光,寒山就是一座荒山、『死山』,是趙宧光讓這座不起眼的小山,變成了歷史上的名山。」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副部長蘇久華說。  積極隱逸,自得其樂  從進入寒山,直到辭世,趙宧光「三十年不入市」,死後,他也埋骨寒山,與山林永遠融合。  「趙宧光是一位隱士,但他和歷史上絕大多數的隱士不同,他給後世留下了『積極的隱逸文化』。」《趙宧光傳》作者、高新區文聯前主席徐卓人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趙宧光繼承了顏回「簞食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的精神。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中國古代文人,絕大多數是有著「兼濟天下」抱負渴望出將入相的,遁入山林者,或因政治黑暗,或因自身時運不濟。縱觀歷史上的隱士,幾乎都有這樣的精神史,其中蘊含著很強烈的被動色彩。譬如陶淵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表達了他曾經積極「入世」的態度,為了實現抱負,他在官場上沉浮13年,最終絕望,開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生涯。  「但趙宧光不是這樣的,他自覺地選擇了歸隱山林。」徐卓人介紹,趙宧光的父親成為隱者,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些無奈的意味,他是在屢試不第功名難就的情況下才縱情山水的;而趙宧光本來就是一個青年才俊,儀錶出眾,而且名氣很大,族人均以其為榮,認為他能鵬程萬里光耀門庭,「但趙宧光在尚未踏入仕途之時就退出了,他選擇歸隱,不是被動的轉型,而是自覺主動的。所以,我們認為趙宧光是中國積極隱逸文化的奠基人,這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貢獻。」  趙宧光寫過一首小詩「南山不種豆,東陵不種瓜。引泉作何事,一任沒蒹葭」。徐卓人是這樣解讀的:「南山不種豆」,是對陶淵明「種豆南山下」的否定,表明趙宧光絕非「為隱而隱」;「引泉作何事,一任沒蒹葭」,表明趙宧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態度——山裡本來就沒有蘆葦,為什麼非要種蘆葦呢?  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華人德教授表示:「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提倡和諧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趙宧光的生活在這方面對我們有很積極的啟示。」
推薦閱讀:

讓陽光自然灑播:劉善人講病錄(一)
有些人,近了遠了,順其自然!有些情,淡了忘了,莫去強求
[ 自然風光 ] 奇 峰 異 石--震 撼!
何謂「道法自然」
自然之道

TAG:自然 | 人與自然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