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與禪

一、從心法言:

何謂「禪」?人皆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或曰:「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法融禪師言:「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可謂一語道破矣。拳論云:「打拳心是主。」所謂:「心為令,氣為旗。」「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氣君來,骨肉臣。」「此全在用意,不是用勁。」即明示出:心意是主,而氣、勁等,只是其輔而已。

二、從字源本意言:

「太極者,無極而生。」「無極」,乃寂然不動之時。太極拳《五字訣》一曰:「心靜」、一曰:「神聚」。今就「禪」的字義,以究根源。「禪」者,禪那;意譯「靜慮」。亦即借正思維力,以寂靜的方法,專註一境(某一對向),以開發智慧,袪除忘念、煩惱。《易繫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以旡思、無為,為是天地之本然,必至誠者,乃能感通。《老子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蓋以虛靜才能保持空靈,泯除成見、心機、私慾等。以蓄積能量,開發潛能。禪本為一切修定的泛稱,是凡夫、外道、小乘、大乘所共修者。其為禪宗所專有,乃後期之事。此以大乘禪理,以會通太極拳理。越州大珠慧海和尚答僧問曰:「儒道釋三教同異如何?」師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者執之即異。總從一性上起用,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異。」昔日有言:「圓人觀法,無法不圓。」吾非圓人,乃借他山之石以攻錯耳。德山宣鑒禪師有「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今者自願先甘受三十棒。

三、從禪宗之特性言:

禪者,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卷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有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吳老師《太極拳推手竅正》言及「依訣尋理。」並加引申說:「訣是前人留下來的。依理找法是竅正。法有源頭,理也有。真理是法的源頭,真法是理的落實。理不可變,而法可變。」太極拳的正法眼藏是什麼?就是所謂的「訣」。鄭師爺說:「太極拳的要訣,要是不說出來,就十輩子也不會。」鄙人學了數十年太極拳,自進入師門後,略涉藩籬,深知此理之不可易。所謂「行家一點訣,千金不以易。」即是此意。這也就是太極拳的「正法眼藏」。其次,太極拳與一般拳術迥然不同者。太極拳不用一般拳術的踼、打、摔、拿等技巧。講求者不外乎快、巧、狠、准罷了。此即是拳術的「教外別傳」了。吳師說:「常人多數是讀訣想法,而不知以訣推理,再以理求法。」就「訣」言,自是前所言:太極拳的「正法眼藏」。「法」,則是「微妙法門」矣。而所謂「涅盤妙心」之「理」,乃是「實相無相。」--實相指諸法之本相,原是「無相而無不相」的。換言之,謂諸法之理體,是無在無不在的。而「太極」者,根據朱註:「太極,理也。」「太極無乎不在,物物皆具。」又曰:「無極而太極,正所謂無此形狀,而有此道理耳。」「太者,大無以加之稱。」「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故《太極拳圖解》云:「拳雖小技,皆本太極正理。」「渾身上下是太極。」由是可知太極拳一舉手、一投足,俱具其理;其理之極致,則在「無形無象」。與所謂「實相無相」--禪宗理的本體。試加對堪,豈不相近。吳師又說:「太極拳研究推手,務先有個理的方向,有了這個理的方向就不會在乎是技巧的多寡,而是藝理的掌握。」若不能掌握「理的方向」,則是「南其轅而北其轍」矣。不僅是白練,更且是有害而無益了。

四、有關理悟與事修:

「理悟」者,指對禪的領悟;「事修」者,指禪的事修工夫。故有「理悟」,有「事修」;由理事圓融又有「證悟」之說。「理悟」,只是理上之解悟而已。「證悟」則是理悟與事修的配合一致。此者多需經不斷磨鍊,始克達成。故「理悟」,未必即是「證悟」。但它是「證悟」的先決條件。換言之,既有「證悟」,必當先有「理悟」在先。最當注意者,許多人常將「理悟」錯看成「證悟」;此又不可不知。今依「理悟」、「事修」關係,分下列幾類:

(一)漸修頓悟:「先因漸修功成而豁然頓悟」:「猶如伐木,片片漸斫,一時頓到。」亦如:「遠詣都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以太極拳言:依「法」去練。日積月累,亦能漸由「訣」得「竅」,而終有一日而能「證悟」其理;是名「頓悟」。

(二)頓修漸悟:「因頓修而漸悟」:「如人學射,頓者箭箭直注意在中的,漸者日久方始漸親漸中。」以太極拳言:開始不知其所以然,只知依口授者習練之,方向尚能不失。初時不明其「理」,難以觸類旁通,亦不能深入其中。但只要勿助勿忘,旦旦而習之,而揣摩之,自能漸悟其理。

(三)漸修漸悟:「如登九層,足履漸高,所見漸遠。故有人云:『欲窮千里路,更上一層樓。』」以太極拳言,依「法」漸修,日日修正之,日有進境。久而久之,於拳理之了解,亦能由淺而深,由外形而內涵,愈悟愈透。此為循序漸進之法。

(四)頓悟漸修:「先說頓悟,方可漸修。」:「約斷障說:如日頓出,霜露漸消。約成德說:如孩子生,即頓具四肢、六根。長即漸成志氣功業。」「故華嚴說:『初發心即成正覺。』若未悟而修,修非真修也。」--此先就解悟言,次依理而漸修之。所謂「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是也。如:溈山靈佑禪師答僧問:「頓悟之人更有修否?」「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凈;須教渠凈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就太極拳言:若能先悟其「理」,由理得「訣」,進而得「竅」,如是依循而習之,雖不中不遠矣。但由有過去習性遽難改,非旦夕所能為功,尚須歲月之磨礪以至成器。並且,又可從聞「理」、思維,念茲在茲而修學之,以證拳理。至此自有「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之一日。

(五)頓悟頓修:「此說上上智根性樂欲俱勝,一聞千悟得大總持。」若一聽聞太極拳之理而習之,即能「依訣尋理,依理找法」。一日千里,進步神速。此等根器,千百萬人而一耳。

總之,以上共有五種學習的情形,屬於何類?可以作為參考。吾人在學習時,拳理固不可不求,但必宜應機;機亦不可失,但不可違拳理。昔人有謂:「契理不契機,是為白說;契機不契理,是為魔說。」故是否能當理應機,則是學習的一大藝術。

五、啐啄同時的教學法:

《碧岩錄第十六則》:〈垂示〉:「法非見聞,言思迥絕。……終日行,未嘗行;終日說,未嘗說。……展啐啄之機,用殺活之劍。……僧問鏡清:『學人啐,請師啄。』」〈評唱〉:「鏡清初見雪峰得旨後,常以啐啄之機開示後學,善能應機說法。示眾云:『大凡行腳人須具啐啄同時眼,有啐啄同時用;方稱衲僧。』」頌曰:「子母不相知,是誰同啐啄?啄覺猶在殼,重遭撲。天下僧徒名邈。」〈評唱〉:

「子母不相知,是誰同啐啄?母雖啄,不能致子之啐,子雖啐不能致母之啄。各不相知。……不見香嚴道:子啐母啄,子覺無殼,子母俱忘,應緣不錯,同道唱和。」

「是誰同啐啄?」吳師常說師爺善藉機而教學,吳師也常借眼見耳聞之事,而教誨之。母在啄時,是否正是子啐時?抑或母已啄爛,而子尚無動靜?否則,即是「母雖啄,不能致子之啐,子雖啐不能致母之啄。各不相知。」二者相應,固亦不出契理契機之原則。

六、佛說與魔說:

溈山問仰山:「《涅盤經》四十卷,多少佛說,多少魔說?」仰山曰:「總是魔說。」師曰:「已後無人奈子何?」經中妙義不得拘守於語言文字,倘執其說,則是膠柱鼓瑟;反失其本旨了。故曰:「魔說」。百丈答僧問曰:「依文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如同魔說。」曰:「固守動靜,三世佛怨;此外別求,即同魔說。」此中道之所以不易守也。拘守文字之過,即是錯解。太極拳若不從理中得其真諦,未有不錯解的。如:以松為軟即是。即不錯解,而拘守外形之似,亦有貌似而實不似的。如:吳師在同門師兄弟爭相以誰的拳最像師爺時,語驚四座地說出:「全像就是全不像。」此語宜是棒喝。反遭譏謗,小根小機,固不足語於祖師禪理也。若不能得之牝牡驪黃之外,何能得其真髓耶?固非言語所能爭者也。

《金剛經》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七、達磨公案,弟子所悟各有不同:

達磨欲西返天竺,乃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門人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阿難)見阿閃佛國,一見更不再見。」師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師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後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

此公案有幾點意義:(一)禪重自悟,故同為一師所授,所悟各有不同。而所悟者俱是各人之心得,當無疑義。(二)道副所言者,雖說不要拘守文字。但仍脫不出文字語言的層次,故僅得其「皮」耳。(三)尼總持之言,「一見更不再見。」前者如:相親時,只聽介紹人之言,男女雙方尚未見面。練拳時,老師、教練即介紹人。老親自示範,並授口訣。此處雙方已親自見面交談,而互相了解。如:練拳能得其要領而學之。故能得其「肉」。(四)道育之言:「無一法可得」。指已心領神會,得之牝牡驪黃之外。不囿於外形矣。故曰得其「骨」。(五)慧可依位而立,一無所言者。蓋天機所在,不僅不可說,亦不可思議。所謂:「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已至超越兩邊,此時說是說非,俱非矣。自禪宗言,就是以心傳心者也。

八、隨時指示心要:

龍潭崇信禪投初悟禪師下服勤左右。一日問曰:「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悟曰:「自汝到來,吾未嘗不指示心要。」師曰:「何處指示?」曰:「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底首。何處不指示」師低頭良久。悟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師當下開解,乃復問:「如何保任。」悟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

吳師拜師後,隨侍師爺。從一舉手、一投足,以至飲食、睡眠、喝茶、泡溫泉,以至迎賓、送客,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俱在心頭,固知道無不在也。禪與太極俱是道,要在善會耳。鄙人不敏,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


推薦閱讀:

太極拳面臨的問題及其思考——讀馬國相先生致全國太極界公開信有感
生於1885年前後的四位太極拳名家
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簡體版(十五)完
如何深入練好太極拳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