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總科普】在所有的防晒攻略里,我最喜歡你

炎炎夏日,夏日炎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把孜然。宅在家裡太煩悶,出門又太曬,所以每天都在單曲循環:出門?不出門?出門?不出門?出門……真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種糾結,今天咱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吧。

小編要敲黑板、劃重點了——出門吧,記得做好防晒。空軍總醫院激光整形醫療中心副主任醫師富秋濤從專業角度介紹說,日光中的紫外線是導致皮膚系列問題的罪魁禍首。紫外線根據波長不同分為長波紫外線(UVA)和中波紫外線(UVB),抵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超過95%為UVA,UVA穿透力較強,可透過薄衣物,穿過皮膚表皮、到達真皮層,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使皮膚晒黑;UVB可引起皮膚晒傷,造成急性炎症反應,如紅斑等。防晒首選是塗抹防晒霜,在選擇防晒霜時,可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物理性VS化學性】

物理性防晒霜又叫紫外線散亂劑,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鈦(TiO2)、氧化鋅(ZnO),塗抹後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將紫外線反射出去。防晒效果穩定,塗抹後可快速發揮防晒作用,對皮膚刺激小,適合嬰幼兒及敏感肌膚;缺點是粘膩厚重且發白,不適合油性肌膚。

化學性防晒霜又叫紫外線吸收劑,主要原理是利用化學物質來吸收紫外線,再以熱能或無害可見光的形式重新釋放出去。質地輕薄,但化學物質容易引起過敏,不建議敏感肌膚使用。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物理化學混合型防晒霜。即既含有二氧化鈦、氧化鋅,又含有其他化學成分的防晒霜,質地較輕薄,不易引起過敏。

【PA和SPF】

在選擇防晒霜時,一般在瓶體上會看到「PA」和「SPF」兩個參數。PA是對UVA的防護力的等級標識體系,用來表示防止皮膚晒黑的指數,PA+為低度防護,PA++為中度防護,PA+++為高度防護;SPF是防晒指數,代表產品對UVB的防禦能力檢測指數,主要保護皮膚被晒傷。

舉個「栗子」,假設一個人不做任何防晒保護20分鐘可被曬紅,塗SPF15的防晒霜,則意味著300分鐘後才會被曬紅。即20(分鐘)*15(SPF)=300(分鐘)。

富主任強調,雖然防晒係數越高,防晒時間越長,但係數高的防晒霜添加劑也較多,對皮膚刺激也更大,所以日常使用選擇SPF15、PA+的產品即可,若長時間戶外活動,推薦防晒係數SPF大於25,PA++~+++的防晒霜。防晒霜應在出門前15分鐘左右塗抹,先給肌膚吸收時間才能發揮作用;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應每兩小時補充一次,每次使用量大概一元硬幣大小,同時建議夏天容易出汗的人選擇有防水效果的防晒霜。

防晒霜需不需要卸妝?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SPF30以上防晒產品,把其擠到水裡不能溶解,或塗抹後濕水出現不連續水滴狀態,就需要深層卸妝清潔。

富主任介紹,除去防晒霜,其他防晒工具也有良好的防晒效果。如:有UPF係數的遮陽傘,UPF數值30以上,基本可過濾95%以上紫外線(地面也會反射紫外線呢,所以即使打傘也要塗防晒霜哦); 防晒墨鏡,覆蓋全部UV的遮陽鏡,鏡面要足夠寬大能完全遮蓋眼睛,鏡片不宜過深,比如太黑的容易讓瞳孔變大,即影響視覺又傷害眼睛;遮陽帽,帽子邊沿大於7.5cm以上才有較好的防晒效果;防晒服,質地輕薄透氣,加有防晒圖層更好。

小編曾有一年夏天去海邊玩,沒有採取任何防晒措施,不到倆小時,就變成了一隻「大龍蝦」,背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全出現了紅斑,火辣辣的疼,那酸爽,永生難忘。所以防晒重要,曬後緊急修復也不能落下。富主任介紹,如果晒傷癥狀較輕微,皮膚沒有破損,可以用乾淨小毛巾沾生理鹽水或冰水,對晒傷部位進行冷濕敷,每次敷20分鐘左右,能夠起到鎮定皮膚、減輕炎症的作用;但若皮膚脫皮或起水皰,則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這下大家放心了吧~明天想不想出去玩呀?
推薦閱讀:

夏天到了......
請問各位夏天都是怎麼防晒的?
寫給直男的護膚攻略(5)——防晒
夏季如何防晒,防晒霜你都用對了嗎

TAG:科普 | 防晒 | 攻略 | 喜歡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