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審美文化論

民族審美文化論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發布日期:2012-12-22]

楊昌雄

  內容提要:本文探討了「民族審美文化」範疇及其意義。認為:民族審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以民族審美活動及其成果核心的,以及包容於各個文化領域的文化成果之中的,具有審美特性和價值的民族文化觀念和物質產品。「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確立的意義在於,首先它廓清了民族美學研究對象的另一部分,即民族文化中具有審美特性和價值的部分。其次,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概括,實際確立了民族美學理論的方法論框架。以民族審美文化為生長點,建立新的美學範疇、觀念和價值體系。再次,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確立,其現實意義在於發揚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吸收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品質,選擇適合各民族文化發展的道路。

  民族審美文化是民族美學理論的基本範疇,亦為民族美學理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開展民族審美文化研究,首先要廓清其內涵與外延。因此,對民族審美文化定義的界說就十分重要了。本文就民族審美文化定義及其意義提出個人看法。  

  一、民族審美文化及其定義

  本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國美學研究陷入了困境,沸騰近10年的美學熱開始降溫。此間出現的許多新方法和觀點,並沒有使美學研究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人們從躁熱的氛圍中逐漸冷靜下來,不少學者進行反思,尋找新的突破口。人們發現這一時期的美學研究,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各種美學流派被介紹進來。部分學者採用西方的方法論和觀點進行研究,開闊了人們的思路,打開了視野。但也存在著如何將馬克思主義的原則、方法準確地運用到研究之中,並將現代自然科學的方法論正確地吸收,融貫到美學研究的問題。一方面,一些人受「西方文化中心論」的影響,西方工具理性在美學界被一些人極端推崇,甚至鼓吹全盤西化和民族虛無主義。他們把西方美學方法和觀點生吞活剝地照搬過來,在個性和共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理性和本能問題上存在嚴重的問題。他們強調個性而忽視共性;偏重自然性而忽視社會性,強調本能而忽視社會性。在文化觀和美學觀方面持民族虛無主義態度。他們的美學觀自然裹夾著宗教主義、自然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學研究的健康發展。

  另一個問題是,在現有的中國美學史論著中,基本上是以漢族美學思想為主題來論說的。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偏頗和缺失。我國是眾多的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漢族是大家族,人口眾多,歷史文化悠久。但漢族的美學思想曾與周邊的眾多民族發生關係,吸納不少民族的美學精華,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注:參見拙作《論民族審美意識》,《學術論壇》1998年第6期,第34頁。)應該說,中國美學思想史, 僅有漢民族的美學是不夠的,要給少數民族美學思想以足夠的研究。這樣的中國美學史才能稱得上有根有源、有血有肉的、完整的、生動的中國美學思想史。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們一些學者無意中忘卻漢族的祖先,也是由弱小民族與周邊少數民族融合之後逐步發展壯大的,忘卻了少數民族文化對漢族文化發展的貢獻,無意中站到了「漢文化中心論」一邊。難怪,當我們提出開展民族美學研究,建立民族美學學科時,就有人說,少數民族經濟文化落後,他們的美學思想不值得研究。自然,他們也就封閉了自己的理論視野。當然,從客觀上看,由於歷史的原因,少數民族大多無自己的文字。歷代統治者對少數民族文化採取歧視態度,故對他們的文字記載也很少。除了現存遺留的文物、民歌、舞蹈、繪畫、口頭文學等東西之外,少數民族文化挖掘、整理、翻譯還遠遠不夠。客觀上給研究者造成研究的不夠和缺失,造成了目前中國美學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缺陷。

  與此相關的問題也相當突出地表現出來,這就是大批美學著作使用的事例、資料基本上是十九、二十世紀的陳年舊貨,造成脫離時代精神的弊症,嚴重影響理論的深度以及人們對美學的期望。因此,不少有識之士開始了民族美學研究,如,這一時期悄然興起的東西方美學比較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美學思想史研究;民族民間美學思想研究等,取得了大批成果。向人們展現了我國少數民族燦爛的民族審美文化思想史。儘管還不是自覺民族美學研究,但從廣義來說,它是民族美學的一部分,也就是今天我們所提出的民族審美文化研究的一部分。

  上述中國美學研究的積弊,產生了建立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新美學的客觀要求,即建立一個既能把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具體化,並與現代自然科學相統一,從嶄新的角度全方位俯瞰,結合新審美資料來豐富美學研究,擯棄「西方文化中心論」和「漢文化中心論」的觀念傾向,吸收文化學、人類學、民族學等多學科方法和營養的新美學體系。在此背景下,1989年,建立民族美學學科和流派被廣西美學界提出來。(注:參見拙作《民族美學理論性質及其意義》,《廣西美學通訊》1990年12月版。)隨後,民族審美文化概念也被提了出來。(注:參見拙作《開展民族美學研究 弘揚民族審美文化》,《廣西社會科學》1991年2期。)

  那麼,民族審美文化的內涵及外延是什麼?何以稱得上民族美學理論的重要範疇和民族美學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呢?以下從幾個方面加以探討。  

  1.文化與民族審美文化

  我們說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總和,即廣義的文化。中國古代雖然沒有文化的定義,但與文化緊密聯繫的論述相當豐富,僅從《禮·樂記》中就有不少的論述:「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即禮,易令人厭煩的東西,鼓勵人行禮,就是文;樂,人所喜歡的東西,常使人樂而忘返,對此加以抑止即文。實踐「文」的過程即文化的過程和審美的過程。因此,先人們認為:「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史記·謚法解》)。把「文」看作人創造物質與精神的結果。顯然,與現代文化定義相吻合。

  西方哲學家謝林說過:美學是哲學大廈的拱頂石。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所包容的,也意味著審美所包容的,且是人類文化的精華部分。也可以說,高層次的優秀文化是以審美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文化創造的過程與審美過程緊密聯繫。廣義來說,美即創造,創造即美。從審美髮生學角度看,民族審美文化是人類文化創造的最高表現形式,亦最充滿魅力的部分,是人類自我價值實現的最高體驗。因此,民族審美文化必然在最大限度內顯現出一個時代文化創造的最高的價值和意義。各民族的審美創造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同民族的各種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審美創造都具有一種共同的審美理想貫穿其中,即人類的審美創造是對人自身本質的全部豐富性的佔有。人的本質的豐富性必然是通過人的各種文化形式表現的,人的各種文化就其終極價值取向都表徵著的目的性和自由的追求。因此,各民族審美文化創造的理想與人類文化創造的目的性是一致的。各民族的文化創造都包容著美的創造,換句話說,各民族的各種文化成果都包容著審美的內涵。民族審美文化不僅僅存在於民族文藝的審美活動中,且包容於民族各種文化活動及其成果之中。就此,我們說民族審美文化普遍存在於民族社會文化的多種領域,且是各種文化的高級的、優秀的成果。這從質的意義上規定了民族審美文化不僅僅是「西方文化中心論」者想像的那樣,工具理性絕對精神是人類的終極價值。也不是民族虛無主義者認為的那樣,只有那些工業化的民族才有優秀的審美文化。「漢文化中心論」也就不攻自破了,是華夏各民族創造了包括主體民族漢族在內的中華民族審美文化。漢族審美文化包容了各少數民族審美文化,少數民族也吸納了漢族的審美文化。顯然,民族審美文化與文化普遍的聯繫性,是民族審美文化所包容的內涵之一。  

  2.民族審美文化的界定

  八十年代末以來,審美文化一詞從西方引進,近幾年成為美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在西方,科學迅猛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文化分化為諸多門類,藝術與審美同科學、政治、道德以及社會功利活動割裂開來。隨著西方現代化的實現和進入後工業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使人們更多地失去生動的情感和整體而進一步異化。要改變這種由工具理性文化造成的弊病,就要把情感自由的審美藝術活動滲透社會的各領域,重新把人類文化整合為有機整體,把真、善、美重新融為一體。把藝術審美活動與人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反對將理性和感情、現象和本質、社會性和自然性二元對立的體源哲學和美學,把中國文化重視情感、重視整體、追求天人合一來彌補西方文化之不足。從而消解心與物、本質與現象、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狀態,找回人類失去的感情與整體。(注:參見《再談『審美文化』》,《浙江學刊》1997年第5期第44 頁。)在這種背景下,西方人提出審美文化概念。我國引進了審美文化概念以後,不少學者也提出引進此概念是否適合國情,並提出對審美文化定義的不同意見。主要代表性觀點有:一是審美文化是整個文化中具有審美性質的那部分,所謂審美性質即超越功利目的性。二是審美文化是人類文化發展高級產物:社會發展到後工業社會的歷史階段,藝術與審美滲透到文化的各個領域,並起支配作用。三是審美文化是現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高級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悅性原則以及自由創造精神滲透到整個文化領域,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四是審美文化是以文學藝術為核心的,具有一定審美性質和價值的文化形態或產品。(注:參見《再談『審美文化』》,《浙江學刊》1997年第5期第47頁。)

  上述四觀點對我們規約民族審美文化定義有一定的啟發,但不能套用到民族審美文化定義上來。民族審美文化概念,顧名思義即民族的審美文化。是由民族+審美+文化組成的合成詞。民族修飾審美,審美又限定文化。可以說,審美是從民族這個角度來看審美的,與以往美學視角有別。審美限定的文化,即審美的那部分文化。

  從上述第一種觀點看,審美文化當然是指人類文化中具有審美性質的那部分文化。但這裡對審美特性的理解不夠全面,沒有民族審美文化的規定性。

  第二種觀點則完全不能採用,它是指西方後工業社會的審美文化現象。然而,全球進入後工業社會的民族,只佔世界各民族的一小部分,與民族美學所指的民族審美主體對象不符。(注:參見拙作《民族審美主體概念辨析》,《廣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 )世界各民族生存環境的多樣性,從本質上制約了各國各地各民族生活的多樣性,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既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結果,又是民族審美文化多樣性的現實基礎和依託。可以說,沒有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就沒有民族審美文化的繁榮。各民族自然環境的多樣性規約了民族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現實世界是各民族處於後工業社會、工業社會、農業社會甚至處於更低級的社會形態。現階段,不可能有劃一社會形態的人類社會。因此,民族審美文化也就不能僅指工業化社會階段的高級文化了。而只能把「人類文化發展的產物」,理解為特定時代的或說某個歷史階段的高級文化產物。民族審美文化有其鮮明的時代性,一個時期的民族審美文化的高級形式,只能昭示著那個時代的民族審美理想形態和特徵罷了。

  另一個問題是,西方理性工具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民族也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而另一些民族還沒有發展到工業化社會。因此,參差不齊的發展速度和不同社會形態,使這一定義對「民族審美文化」規範變得毫無意義了。

  第三種觀點與第二種觀點相似,也不能採納。它亦把審美文化歸指為後工業化民族社會的審美文化,範圍狹窄,不符合民族審美文化的對象範圍。

  第四種觀點比較接近民族審美文化的內涵,有啟發意義。它把文學藝術作為審美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無可非義的。文學藝術作為人類重要精神產品,是一切文化產品和形態中審美特性最集中最突出,是審美價值最高的部分,是典型的審美文化形態。不過,如果把「文學」作為審美文化藝術美定義來規約的話,勢必會把目前世界上許多前工業化的民族或尚處氏族和部落民族排斥在審美文化之外,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不少氏族、部落的生產生活方式仍停留在原始社會形態之中,他們連文字都沒有,更談不上什麼文學文本。但他們的文化依然延綿至今,特別是他們的民族審美活動異常的豐富和活躍,他們的口頭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還被當今西方後工業社會的人們所推崇,以致摹彷。此外,我們還可看到這種觀點與民族審美文化的磨擦在於它的狹隘性。其根源在於它對民族審美主體對象認識的缺失。我們說,民族審美主體對象不僅僅包括工業化社會的民族,而是包括了「在歷史上形成的在語言、地域、經濟生活、民族名稱、民族意識和民族感情上具有共同性質,在空間中囊括地球上所有主體,在編年上包括從古到今,在民族史上從氏族、部落、部族到民族(資本主義民族和社會主義民族)的各個不同類型的能欣賞美和創造美的人們共同體。」(注:參見拙作《民族審美主體概念辨析》,《廣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從這個意義上看, 民族審美文化的外延對象就不能僅僅理解為現代工業社會的民族群體所創造的審美文化了,而是「各個不同類型的能欣賞美和創造美的人們共同體」所創造的審美文化,都應為民族審美文化的一部分。無庸置疑,由民族審美主體的內觀為邏輯起點,更有利於我們全面地正確把握民族審美文化的定義內涵和外延。

  綜上所述,從民族審美主體對象與民族審美文化的邏輯關係出發,擯棄狹隘的「西方文化中心論」和「漢文化中心論」的民族文化觀。把民族文化發展歷史與民族審美文化發生機制納入我們的視野,民族審美文化概念之定義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民族審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的各個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以民族審美活動及其成果為核心的,以及包容於各個文化領域的文化成果之中的,具有審美特性和價值的民族文化觀念和物質產品。

  上述定義,即肯定了民族審美文化創造主體的審美文化創造過程的歷史意義,又標示了古代乃至現代文化成果審美部分的特殊性。即肯定了民族審美藝術活動是民族審美文化的核心地位,又肯定了民族審美文化存在於民族文化之中的普遍性。從而較合理地解決了民族文化與民族審美文化的關係,民族審美主體與民族審美文化創造的關係。

  二、民族審美文化範疇建立之意義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範疇。就新學科而言,其基本範疇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現成的一套範疇擺在人們面前。而是隨著人們的認識不斷深化過程中逐步提出來的。民族美學也不例外。前文認為民族審美文化是民族美學的基本範疇和民族美學研究的基礎性工程,這是從學理定義上而言的。民族審美文化定義,實際上已明確指出了民族美學研究對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即蘊含於民族文化之中的具有審美特性部分的審美文化。它的理論意義,首先在於,一方面它進一步廓清了民族美學研究對象的另一個部分,即從民族文化創造中分離出來的具有主體感情的、愉悅的、意象性的審美性質的文化作為自己的對象,這種認識本身就是理論的深化過程。另一方面,把民族審美文化作為民族美學範疇,意義在於把理論視野放在民族文化的社會背景來考察民族審美活動規律,並非僅限於民族審美活動本身。從民族文化客觀性為出發點,意味著我們觀照所有民族審美現象,並在意識和實踐上作為民族文化的特殊現象和存在方式,是民族文化意識和實踐的特定實現。因而,民族文化的客觀性,影響著民族審美活動的客觀性。民族文化心理內容是民族審美意識和民族活動的核心。民族文化心理決定民族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和審美心理活動。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決定了民族審美創造的趣味。可以說,民族審美文化即民族文化心理的可感形式。換言之,民族審美活動就是一種特殊的民族文化活動和民族文化存在方式。這是我們認識民族審美意識和審美實踐形成、發展規律的鑰匙。

  其次,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確立有利於研究方法的更新。

  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概括,實際確立了民族美學理論的方法論框架。民族審美文化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擴大了傳統美學研究方法論的視野,它要求把審美和美學作為文化現象來思考,且在研究對象的確定和方法上作相應的調整。在研究對象上不僅是那些經典文本及其觀念形態的把握與闡述,它從狹窄和自律的領域中解放出來,使民族美學能夠輻射和影響人類廣泛的文化實踐,突破傳統的視界而投向廣闊的民族文化領域。它超越了文本把視野投向民族審美文化所依存的各個民族文化領域,包括民族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一反過去從經典文本尋找觀念來套用於審美實踐的思維方式。以民族審美文化為生長點,建立新的範疇、觀念和價值體系。當然,這並非擯棄現有一切的美學觀念,而是以嶄新的民族審美文化由內到外的反觀研究方式的建立。用傳統的哲學語言表達,即「自下而上」的方式,但其本質的差異在於,傳統的研究是一種從文本至文本的觀念轉換模式。而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概括則是基於一種由現實的文化實體向觀念形式升華的過程,這種方法上的差異,意味著研究結果的迥異,必然是以生動的、恰切的觀念形態反映時代的民族審美文化精神,真正有望做到歷史與邏輯的統一、理論與現實統一的境界。

  另一方面,現代西方美學理論已拋棄黑格爾的思辯哲學美學向審美心理等微觀研究方向發展。這也是現代西方理性主義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雖說有其缺乏整體研究的弊病,但從科學發展本身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國八十年代起也有一些審美心理學論著出版,但整體水平不容樂觀。其原因在於,論者大多借用心理學的範疇來闡述審美心理現象,沒有美學學科的特點,流於表層審美現象,難於深入到審美心理內部的發生機制。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審美文化最核心的內容,民族審美文化創造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可感形式。民族審美文化以民族文化心理為依據,反觀民族審美心理,更便捷地得到理論把握,更有效地解開民族審美心理的奧秘。

  再次,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確立,其現實意義在於發揚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吸收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品質,克服現代化帶來的弊端,選擇適合各民族文化發展的道路。

  在當代,世界各民族文化應有的時代性被劃歸為西方化的現代性。使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原有的統一僅屬於西方文化,處於前工業化的各民族的文化民族性與時代性走向分裂。就是說,西方現代文化所具有的特定民族性就成為世界性范型的「現代性」,非工業化民族要走向現代化,就要學習西方文化的現代化模式(注:參見《從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現代張力看中國文化的未來走向》,《理論與現代化》1998年第6 期、第13頁。)。故西方理性主義便成為非西方民族文化發展的樣板。但隨著西方後現代工業造成人的異化問題的突現,為世人敲響了警鐘。西方理性主義是貫穿西方文化的傳統,從古希臘到現代西方,儘管其中經過多種挫折,但這種理性主義傳統卻頑強地傳承下來,並在當今西方世界發展極至,成為西方文化的特定的表現形式。西方人認為,理性思維是創造一切事物的最後依據,不管是自然和社會都要確立理性的權威。現代工業文明是理性精神的最輝煌成就。從理性主義立場出發的西方文化,強調人的個體存在價值、自由和解放。然而,在西方理性主義的科學精神傳統為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卻也踏入自己的迷潭。以為科學理性無所不能,導致了抑制人類其他文化形態的創造與發揮,由此產生了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的激烈衝突和異化。

  中國古典文化傳統注重體用不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交融。強調感性和理性關係的和諧,而非衝突,追求整體美和完美的人生。然而,人類社會文明史表明,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發展,理性主義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我們當代中國面臨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理性意識和科學精神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當前,我國所進行的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離不開科學理性精神。那麼,是否意味著發展現代工業文明就必須步西方文化發展模式的後塵,能否選擇一條既可避免西方後工業化帶來的異化,又能使民族文化協調發展的道路呢?無疑,民族美學的現實意義就是在民族文化發展道路的選擇上。

  民族美學的宏旨在於探尋各民族審美髮生、發展規律,引導各民族人民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中優秀的部分,擯棄反民族審美文化成份,從而使民族文化在和諧創造中發展。民族審美文化範疇本身即業已將民族文化作為審美文化探究的依託,以民族文化作為整體背景來認識和建構民族審美文化價值體系。這個視學本身就說明民族美學理論充滿一種合力,即把理性與感性粘連的合力。它完全可以在重建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中發揮其舉足輕重作用。

  中華民族文化正處在由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過程中,作為人類文化的主流傳統之一,其某些民族特質更為充分地體出了與現代人類之生存形態的相關性,從而具有融入現代性,為既有的現代性補偏救弊的現實可能性。(注:參見《從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現代張力看中國文化的未來走向》, 《理論與現代化》1998年第6期、第17頁。)基於這個理由,民族審美文化範疇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它含蓋了民族文化內涵的人類文化意識,包容了從低級到高級民族文化形態和觀念形態。更有利於人們在各民族審美文化創造的積極揚棄,把中華民族體用合一、天人合一的文化傳統揉入現代理性文化,從而選擇一條既有理性科學又有人文精神的,適合本民族文化生存和發展的道路。

來源:《廣西民族研究》


推薦閱讀:

大部分維吾爾族人認同中國人身份嗎?
服裝——民族的特質
11課民族團結的教學設計
李從國:「習李大治」衝刺民族復興的歷史拐點

TAG:民族 | 文化 | 審美 | 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