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

1872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為《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撰寫德文版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時光荏苒,時代的腳步已經跨入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撫今追昔,170年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在曲折中頑強奮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結出累累碩果,煥發出勃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仍然是任何力量擊不倒、摧不垮的科學真理,是指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推進「四個偉大」實踐中的行動指南,也是指引世界人民正義鬥爭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光輝燈塔。

《宣言》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規律,科學論述了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

《宣言》的一大理論貢獻,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指出人類的全部歷史(原始社會以後)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宣言》指出了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深刻揭示了資產階級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科學闡釋了現代無產階級產生、發展壯大及其歷史使命,鄭重宣告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歷史規律。資產階級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人類最終走向共產主義,是《宣言》的基本思想,也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這一規律的發現,不是出於人的主觀臆想,而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要求的基本原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問題得出的科學結論。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的積聚和集中使得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的性質,許多分散的生產過程融合成為社會的生產過程,整個國民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各種生產密切聯繫、相互依賴的整體,每個生產單位都成為整個社會生產網路的一個紐結。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資源、技術與人員的國際流動,國際壟斷組織及跨國公司的大發展,使得生產規模不斷升級,生產地域越出一國範圍。而各國經濟技術水平發展的不平衡、優勢互補的內在動力,促進了國際分工與協作的迅猛發展。有越來越多的生產部門、交換部門、流通部門和消費部門都在組織全球性的大協作。資本不斷增值與擴張的本性,全球市場體系的形成與完善,現代交通、通訊、網路技術的發達,使資本主義生產由一國範圍的社會化,逐漸發展到國際範圍乃至全球範圍的社會化。「各國人民日益被捲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

勞動產品成為社會化的勞動產品,生產力的這種性質客觀上要求由社會來佔有生產資料和調節國民經濟。然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資料是歸資本家私人佔有的,生產經營是由資本家自行決定的,以資本家個人的意願為轉移,社會產品也歸資本家個人所有。於是,生產形式就與佔有形式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生產形式起來反抗佔有形式,生產社會性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構成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一矛盾首先造成個別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其次造成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在這些矛盾的相互作用、共同促進下,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爆發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它像社會瘟疫一樣,使社會的產品和生產力遭到嚴重的破壞,使國家的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當然,危機不會持續發展下去。在市場規律自發調節下,資本家會縮減生產規模,裁減僱員,降低產品價格,以減少損失。政府也會採取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危機經過短暫的蕭條就開始轉為復甦。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經濟發展逐漸加快,逐漸超過危機前的最高點,進入高漲階段,資本主義呈現繁榮景象。然而這只是暫時的,隨著生產的持續擴大,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和各種矛盾開始發展。當矛盾積累到尖銳程度時,危機就再次爆發,資本主義進入新的經濟周期。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再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如此反覆交替,構成資本主義經濟無法跳出的「怪圈」。因此,社會主義公有製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由社會佔有生產資料並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只有資本主義制度被社會主義制度所代替,才能徹底消滅經濟危機。

不僅如此,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在摧毀了封建制度的基礎的同時,也在鍛造著埋葬自己的掘墓人,即現代無產階級。無產階級是和資產階級一同產生的,在同資產階級的鬥爭中發展壯大起來,在馬克思主義武裝下逐漸由自在階級轉為自為階級。無產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因為它是現代大工業的產物,這就決定了無產階級是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反抗資本主義最革命的階級。無產階級一無所有的經濟地位和被資本剝削壓迫的境遇,使它肩負著「消滅私有制」、「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一切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差別和階級鬥爭」、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在埋葬資產階級的偉大革命中,無產階級「失去的只是鎖鏈」,「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資產階級不會拱手讓出自己的統治,自願退出歷史舞台。無產階級只有「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使自己「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然後「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才能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自由人聯合體」新社會。

《宣言》正是以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為指導,以鐵的事實為根據,通過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科學說明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命運,指明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正道和歸宿。

《宣言》闡釋的社會發展規律至今沒有過時,我們仍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

毋庸諱言,在《宣言》發表之後的歲月里,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地發生變革,資產階級也在自我調整統治方式,資本主義出現了新變化,呈現出新的特徵,《宣言》的某些內容也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後來指出的「可以做一些修改」,《宣言》綱領中的「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但《宣言》闡述的一般原理沒有過時,直到《宣言》發表170年後的今天依然是完全正確的。資本主義不斷遭受其內在矛盾的困擾,周期性危機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不但不能否定《宣言》闡釋的一般原理,反而驗證著《宣言》基本思想的科學性,是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在1900年以前,資本主義大約每隔10年左右就發生一次經濟危機;之後,差不多每隔七八年發生一次。進入20世紀,資本主義世界仍是危機不斷。2007年8月由美國引發逐漸蔓延至歐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是1929~1933年危機之後最嚴重的危機。對於這場西方主要國家至今仍未完全擺脫的危機,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政治家始終不能正確面對造成危機的制度根源,因而不能科學地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他們要麼歸罪於政府政策失誤,如政府監管不力,金融監管政策、金融監管機制滯後,要麼歸結為華爾街金融大鱷們的貪婪,或居民超前過度消費、房地產泡沫、金融衍生品泛濫、新自由主義思想作祟等等。固然,這些因素與危機的發生存在某種關聯,但消除了這些因素資本主義並不能就此徹底消除經濟危機。造成這次危機的總根源,如同歷史上發生的危機一樣,都是生產的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運動的結果,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只是這次的危機表現不一樣而已。事實一再告訴我們,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於資本主義必然消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當然,歷史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最終消亡、共產主義最終勝利,必然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對此我們要辯證理解「兩個必然」。一方面要看到,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是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我們要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充滿必勝信念,不能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暫時還落後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就動搖了乃至喪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必勝信念,從而迷信推崇資本主義的一切,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的「衛道士」。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資本主義必然消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要充分認識這一過程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事實證明,「兩個決不會」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後的100多年間,儘管資本主義不斷發生危機,但仍能通過自我調整,容納其生產力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當今資本主義主要經濟體仍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教育等領域仍佔據著世界的制高點,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鄧小平同志說過:中國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社會主義要在全球範圍戰勝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面臨的任務就更為艱巨複雜,需要更長的時間。我們要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調節能力,充分估計到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軍事方面長期佔據優勢的客觀現實,認真做好兩種社會制度長期合作和鬥爭的各方面準備,認真學習和借鑒資本主義創造的有益文明成果。歷史教訓也告訴我們,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條件下,貿然向更高階段過渡,提前進入共產主義,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要把「兩個必然」與「兩個決不會」統一起來認識。「兩個必然」是就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總的趨勢而言的;「兩個決不會」是就實現這一規律、體現這一趨勢的前提和條件而言的。兩者說的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是內在統一的關係。不能把「兩個決不會」同「兩個必然」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以前者否定後者,或以後者否定前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號召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樑,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報告明確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全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辛萬苦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在我們黨九十多年的歷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反之,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不明白我們乾的是社會主義事業,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精神上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喪失靈魂,迷失方向,就會變成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甚至有腐化墮落、蛻化變質的危險。

在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並存、資本主義仍佔主導的當今時代,堅定理想信念顯得尤為重要。衡量一名黨員是否合格,關鍵看他是否真誠信仰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抱有堅定信念,看他能否堅持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黨員幹部只有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勤奮工作、廉潔奉公,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這也是我們今天紀念《宣言》誕生170周年的一個重要意義之所在。

理想信念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但僅靠理想信念是不夠的,是不能實現既定的目標和任務的。任何事業都是干出來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一人類最崇高事業也不例外,需要我們付出實際的行動,作出艱苦的努力,腳踏實地地工作,一步一步朝著目標和理想攀登。既不能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否則就會失去前進方向;也不能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否則就會脫離實際。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把共產黨的最高理想、最終目標與現實國情、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主要任務有機地統一起來,做最高理想和現實任務的統一論者。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黨的最高理想、最終目標同黨的基本綱領和現階段的主要任務科學地結合統一起來,勝利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始新的偉大革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要完成的根本任務。這就要求我們黨既要堅持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又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成黨在現階段的主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關係,既不能離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民族復興的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就諱言甚至丟掉遠大理想。當前,我們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既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又要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矢志不移貫徹執行黨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

(汪亭友,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推薦閱讀:

第一講 國度真理的重要性
假如社會與真理方向背道而馳(或者偏離真理的方向),你選擇追求真理,還是放棄真理順應社會?
如何理解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
世界因缺乏對超驗真理的信仰而備受折磨(2)

TAG:真理 | 共產黨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