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被認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先後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雖曾被齊宣王尊之為客卿,但終不見用。晚年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站在儒家的立場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他繼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凡是人力所不及的,孟子都歸結為天的作用。因而,他主張「樂天、畏天、事天」,順從地接受天的安排。他的哲學思想具有客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孟子認為天與人二者是相通的,天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無論是政治制度、道德原則、社會歷史發展還是個人的窮通禍福,都是由天來決定的。人,不僅善性來自天賦,而且人心的思維功能也是天所賜予的。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集中地體現在下面三個哲學命題中:「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政治思想的基點在於「民本」、「仁政」和「王道」。他將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並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同時他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孟子認為,只有達到了這種境界,才是最理想的政治。統治者實行仁政,即可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將會失去民心而被人民推翻。孟子還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謂「民為貴」,是說人民是國家的基礎,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紛紛跑來歸附。如果發生戰爭,人民會奮起抵抗,即使是強國的軍隊也不願去攻打這種象父母一樣仁慈的國君。這樣就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還指出:「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他這裡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這樣每家農戶分有100畝耕地和5畝宅園,種植桑樹,飼養家畜,吃穿自給自足。他說:「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人民只要有了「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才不會去觸犯刑律,社會也才會安定。孟子同時認為,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後,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人們向善,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社會風尚,實現「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的倫理思想和政治緊緊結合在一起,指出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認為,無論是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都應該重視道德修養。他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他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也就有了保證。孟子還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認為,仁義禮智的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孟子主張性善,他認為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其為「四端」;有的人能夠擴充它,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卻自暴自棄,為環境所陷溺,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孟子對於士階層的要求是嚴格的,認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也要奮發向上,惡劣的環境當作磨練自己的手段。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為一個真正的丈夫。如果遇到嚴峻的考驗,應該「捨生取義」,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可放棄道德原則。孟子認為,通過長期的道德實踐,可以培養出一種堅定的無所畏懼的心理狀態,這就是所謂「浩然之氣」。這種「至大至剛」的氣,能夠主動擴張,充塞於天地之間。由於孟子的思想學說既以孔子為旗幟,又相當深刻、全面地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所以被後世封建統治者和儒家學者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孔、孟思想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被糅和為一體,成為儒家學說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與核心。孟子一生的言行由他與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成《孟子》一書。全書共7篇,261章,約3萬5千字。書中集中地記述了孟子遊說各國諸侯及有關學術問題的回答與論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哲學、倫理諸方面的思想,特別是記載了孟子的教育活動和主張,包括教育的作用、目的,道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教與學的方法等。南宋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並列,合稱「四書」,成為封建社會的重要教材,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推薦閱讀:
※儒家——德治、禮(階級)、融合成為主流
※歪批儒家思想之八:儒學與民主政治的關係
※陳立夫:儒家思想之時代精神
※現代人讀懂儒家經典需要具備的學術史知識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和「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這兩句話是否有衝突?
TAG:教育 | 政治 | 人物 | 思想 | 儒家 | 孟子 | 戰國時期 | 想家 | 思想家 | 教育家 | 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