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中國畫收藏及其觀念
幽壑煙雲圖(中國畫)清·髡 殘
竹石圖(中國畫)清·鄭板橋
女媧鍊石圖(中國畫)清·任伯年徐悲鴻先生是一位「寫實主義」繪畫大師和卓越的美術教育家,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中國畫收藏家、鑒賞家。在20世紀西風東漸的藝術變革中,作為「中西融合」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他既不贊同有些人全部採用「歐洲寫實主義」的做法,也不贊同有些人排斥文人畫的優秀傳統,而是以「六朝唐宋」院體畫為本,在中國優秀繪畫傳統的基礎上,汲取「歐洲寫實主義」的長處,融合而成徐氏「寫實主義」。這份藝術理想,既在徐悲鴻的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貫穿在他的中國畫收藏和鑒賞中。在紀念徐悲鴻逝世60周年之際,值得再次回望之、思考之。寫實之道徐悲鴻生前收藏有唐宋元明清的作品1200餘幅,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兼具,現皆陳列於北京的徐悲鴻紀念館。人物畫既有直接取材現實生活的作品,例如清《胡公壽夫人像》,也有表現宗教和神話題材的人物,例如唐《八十七神仙卷》、清《女媧鍊石圖》,還有表現歷史人物題材的作品,例如宋《朱雲折檻圖》。花鳥畫和山水畫工筆、寫意皆備。這些題材和表現形式,在徐悲鴻看來都可以是「寫實主義」的。相對歐洲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模本的寫實主義繪畫,徐悲鴻對「寫實主義」概念的認識是擴展的,並有著自己的理解。「寫實主義」最早是歐洲文藝理論術語,側重對現實生活中真實細節的表現,但徐悲鴻看中的是歐洲「寫實主義」堅持寫生,專「體物之精」、「構境之雅」的精神。他認為這種精神與中國傳統優秀繪畫的精神是一致的——意境、概括能力、畫龍點睛等,這是徐悲鴻最為肯定的中國畫特色。徐悲鴻將其藏品分為「理想派」和「寫實派」兩大類,關於二者之間的異同,他在《美的解剖》一文中說:美術上之兩大派,曰理想、曰寫實。寫實主義重象,理想派則另立意境,惟以當時境物,使其假借使用而已,但所謂假借使用物象,則其不滿所志,非不能工,不求工也,故超然卓絕。徐悲鴻所謂的「寫實派」,反映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對應的是以形寫神、注重形象刻畫、嚴謹工緻的院體畫。徐悲鴻所藏人物畫多為院體畫作品,以工筆設色為主。他還將《八十七神仙卷》和《朱雲折檻圖》視為中國藝術之「二奇」、寫實之典範。清代畫家中,他最為推崇的是寫實功力深厚的任伯年,因此在《徐悲鴻藏畫選集》中,收入的任伯年作品竟達24幅之多。徐悲鴻所說的「理想派」,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對應的是以神寫形、重意境、逸筆草草的文人畫。他認為此類畫作雖以粗筆為主,但並非「不能工」,而是為了充分抒發畫家的情感而「不求工」,這是建立在「寫實」基礎之上的概括表達,與他主張「寫實主義」應把畫家的主觀意圖表達給觀眾的理念是融通的。正因如此,徐悲鴻將中國的山水畫、花鳥畫與西方的「自然主義」風景畫作了觀念上的區分。他認為歐洲的自然主義是客觀現實的再現,是對自然的照抄,沒有創造性,也沒有生命力,是不能把畫家的主觀意圖表達給觀眾的,是對「寫實主義」的反動,在精神上不同於中國山水畫、花鳥畫。由此可見,徐悲鴻的「寫實主義」觀念不在於題材的選擇,不限於技法的表現,而是著眼於生活、造化、藝術、情感,並以「忠誠寫出,且有會心,故能高妙」,「成獨旨」,達「至美」等為評價標準。徐悲鴻也是以這些標準來收藏中國畫的,所以,他對中國傳統文人畫與院體畫兼收並蓄,並對歷代優秀文人畫家予以高度評價,對那些「每畫一筆都有出處」只知臨摹沒有創造的畫家則堅決批判,更談不上收藏這些人的作品。由上可知,徐悲鴻改良中國畫所提倡的「寫實主義」,注重畫者、觀者、繪畫作品、客觀物象之間的情感聯動性,這也是藝術創作、收藏、鑒賞中古今相通的至理。至美之變收藏是分群體的,商人、畫家、鑒賞家等不同的群體對待收藏的態度不盡相同,收藏對其的意義也不同。多數人將名家之作視為珍品,並賞之、敬之、供之,而徐悲鴻在收藏中體悟到,名家之作並不是幅幅完美、十全十美。他認為,一些名家畫作在章法、筆墨、設色、造型等方面,也難免有不佳或未足之處,有的還會因為收藏不善部分受損,因此,他將「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這些改良中國畫的理念,引入到對藏品的「改良」中,在鑒賞的基礎上,對藏品進行「二次創作」,以求藏品達到「惟妙惟肖」之至美,一如他在美術創作中的主張。在《徐悲鴻藏畫選集》中,影印有清初文人畫家髡殘的四幅作品,其中的《幽壑煙雲圖》,在徐悲鴻的兒子徐慶平看來,「沉雄蒼勁,山勢盤旋而上,至重巒疊境,更以淺墨渲染天空,抒寫飄舞之雲,不拘一格,真氣含蘊,正是廣游名山,敏銳記憶的升華與結晶」。在徐悲鴻看來,「此幅飛雲草草,又以重題壓其上,覽之殊不快」。他認為,畫面題款應題寫至天然之處,得之則妙,失之則敗,此作的題跋,未題其天然之處,故傷畫面。於是,他「易其天空並移題於畫外,頓覺氣和而舒暢,神韻滿足」。他又很幽默地說:「此或非石谿所願,但吾志切美備,逕意行之,不計其他一切矣。」意思是,即便是作者不願意,為了從繪畫本身去實現對藝術的完美追求,他也不計一切後果了。這便是徐悲鴻對藏品「不佳者改之」的實踐例證。徐悲鴻還主張「未足者增之」。在他1948年收藏的清鄭板橋的《竹石圖》右側裱邊處,題有「戊子始夏,悲鴻得之,為補六筆,不能自已,罪過」之語。他認為,此作畫面中,竹子主要集中在畫面左側,惟一伸向右側位於山石右上方的竹竿上,竹葉過於稀疏,破壞了畫面的均衡感與節奏感,於是,他在稀疏處補畫了幾片竹葉,以彌補其認為的不足。以宣紙、絲織品作為創作和裝裱材料的中國畫,在收藏、展示的過程中容易褪色、受損。古畫修復是一門精深的技藝。對待褪色受損的藏品,傳統的做法是請技巧高超的裱畫師在重新裝裱時予以修復。徐悲鴻卻常常自己動手修復古畫。1948年春,徐悲鴻購得明文徵明小青綠山水《秋到江南圖》,雖然他認為「此乃衡山先生生平傑構之一」,但「徒以年久,絹黯損失不少」,因此「謹按衡山原意,為染白雲」,並言「對比顯然精彩倍出,歡喜讚歎,不能自已。爰詳志經過以示來者,知我罪,我全不計也。」徐悲鴻在自藏古畫中的這種實踐,在古今繪畫收藏史上是罕見的。雖然中國畫史上曾記載五代蜀國畫家黃筌欲改吳道子《鍾馗圖》中「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為「拇指抉鬼之目」,但黃筌不敢直接在原作上修改,而是另畫一幅《鍾馗》。徐悲鴻這種違背常規的做法,即便主觀願望是好的,在業界還是引起了不少爭議,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雖然對待可以預見的批評之聲,徐悲鴻表示「知我罪,我全不計也」,只為「重先賢之遺迹,而為藝苑葆光也」,但是他的這種做法,今天看來,必須理性待之。對待名家之作不盲目推崇,客觀評價,值得今人學習,但對於古人、古物,後人還需懷一顆敬畏之心。
推薦閱讀:
※【太極入門】二十四式太極拳詳解(趕緊收藏吧!)
※這麼精彩的佛像印,可欣賞,可臨摹,值得收藏!
※褚遂良的行書而且是墨跡絕少見到 學褚者不可不知此帖 收藏學習
※玩收藏:眼力和眼光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