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與德彪西《月光》分析比較
威廉·肯普夫演奏《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與德彪西《月光》分析比較
導讀: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彪西是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和以德彪西的《月光》進行分析和比較,通過研究兩個作曲家和兩首作品的背景,對其形成時期、音樂風格、和聲、曲式結構等的不同進行闡述,以提高學生音樂鑒賞水平。
兩首《月光》都是古典音樂中流芳千古的經典名曲,雖都以月光為主題(編者按:關於貝多芬「月光」標題的糾正,我們會在明天的【每晚古典音樂會】發一篇文章來解釋其來龍去脈),但是由於作曲家所處的時期、樂派、背景、內心世界和審美思想的不同,使得以不同的創作表現方式,描繪出不同的精彩。一首《月光》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作曲家貝多芬的作品,另一首是印象樂派大師德彪西的作品,原屬《貝加莫組曲》第三樂章。兩首作品,突出地體現了作曲家所處的不同時期樂派的特點。
一、貝多芬的《月光》
隨著啟蒙運動的發展影響,使得貝多芬所處的維也納古典音樂時期,在思想上作曲家們創作的核心更多是對人文精神和自然界的歌頌,呼籲自由、平等和博愛;在音樂風格上,音樂體裁重大,結構較為嚴謹,音樂從教堂步入社會,並以主調和聲風格為主;在音樂體裁上,確定並規範了近代奏鳴曲式結構,確立了主調音樂形式的主導地位,曲式結構明晰,和聲織體明朗。這一時期典型代表貝多芬,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複雜宏達,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社會意義。
巴倫博伊姆演奏《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描寫的是月光下面的一段故事,其旋律優美動聽,不僅有著古典主義風格中的平穩,而且有著浪漫主義風格中的絲絲憂傷,這更加確立了貝多芬在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中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該曲節拍規整,和聲按照傳統和聲中的規範格式進行;典型的歌唱性的旋律在這首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左手低音聲部和次中音聲部大多數都是長音的持續,橫向是旋律細小的波動,縱向是對和聲功能的支撐,右手中音聲部三連音的織體統一,不僅營造了氣氛,而且確立了調性,同時推動了音樂的發展。從第五小節開始,優美動聽的旋律由高聲部緩緩奏出。整首作品是一個有著引子和結尾的變化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其引子(1~4)小節,三連音的連續進行奠定了全曲的風格,最後結束在屬和聲上,引出了高聲部的主題旋律。第一部分是由四句按呼應原則構成的,並包含有起承轉合的結構原則。第二部分的材料來源於第一部分,是一個展開性質的中段。這個部分其內部材料又可以分為三塊,其中,第二小塊的材料取自第一部分材料,以原樣移調的方式出現。第三部分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材料,既強調了主題材料,又有一定程度的推陳出新,調性回歸到主調。其後是一個10小節的尾聲,尾聲的材料具有總結性和收束全曲的作用。作品在結構布局上體現了大結構有大對比,小結構有小對比,同者分,異者分的特點,是一首典型的單三部曲式。
二、德彪西的《月光》
德彪西是二十世紀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印象主義音樂是在繪畫和文學領域所帶動的印象主義潮流中產生的。常利用配器、和聲等製造出特別的音效,突破了傳統的歐洲大小調體系,增強和弦結構並大量使用變化音來減弱和聲功能以此來模糊調性,從而營造出一種朦朧、神秘的氛圍以此來描述和表達客觀事物片刻的印象。《月光》作為德彪西主要代表作品,已沒有古典主義音樂中深刻的哲理性思考和貝多芬式的革命主義精神,而是藉助標題和豐富的色彩變化引起人們的聯想,直接訴諸人們的感官。減弱了調式、和聲的功能性、旋律線條的明顯性、曲式結構的清晰性,形成了一種清新、自然的音樂風格。作品從一開始就讓人進入了一種朦朧的意境,高聲部的主題旋律由高音區向低音區以下行級進的方式娓娓道來,這種具有典型性的級進方式的旋律走向彷彿造就了一幅優美的畫卷,就似人在月夜下佇立,淡淡的月光由高處照射下來,籠罩著大地和人,其以靜為主的畫面下又有著絲絲光與影,音樂與色彩的融合,從而具有印象主義的典型風格。
德彪西筆下的《月光》,像是一組圖,把月光的各種形態勾勒出來了,運用獨特的和聲,使得月光悄悄爬上,又恰似披著紗衣的朦朧形象,在音樂中流淌出一種淡淡的思緒。該曲以詩歌為題材,使用了複合型節拍9/8拍,大量使用了弱化強拍的手法,如延留音、強拍休止等使得音樂散漫並富於幻想;在旋律創作上,德彪西運用動機化的樂句組合方式,其旋律時斷時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浪漫主義時期歌唱性的旋律特點;在織體的層次上,大量使用傳統織體的表現手法,如雙音持續、分解和弦、多層織體等。多層織體的運用使得旋律抽象概念更強。德彪西的月光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刻畫出夜色茫茫、萬籟俱寂、月色傾瀉大地的意境。
三、《月光》之異同
古典主義具有典型的素描風格,印象主義具有典型的油畫風格,兩首《月光》正是很好地體現了兩個時期的典型特點。貝多芬的月光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對愛情,對生活的感受的宣洩,而德彪西的月光則更多以客觀的方式來描寫月光的本身。同時,兩首都以月光為題的作品又具有某些相同的地方。德彪西的月光按照三拍子的節拍規律進行,而貝多芬的月光雖然不是三拍子的節奏,可是連續的三連音的使用,似乎存在著某種相似性。兩首月光都成為了古典音樂中流芳百世的精品,都是在作曲家早年時期創作的。從作曲家本身來看,貝多芬的作品具有他個人的典型特點,作品表現其內心的真實寫照,他在古典主義時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作品既是對古典主義時期音樂的總結,又對浪漫主義音樂有著啟迪性的意義。德彪西的作品體現了20世紀音樂的突出特點,無調性或多調性,旋律不清晰,多層織體進行,每一層都有自己的旋律和節奏。他又將印象主義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朦朧而模糊,夢幻。像畫卷一樣的音樂,既是對20世紀音樂的進一步總結與概述,又對其後的音樂發展有著啟發性的作用。總的來說,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兩首作品,就以「靜」作為貝多芬月光的特點,以「動」作為德彪西月光的特點。
編者按:本文作者舒倩、魏小平,原載《成才之路》, 2014。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德彪西的音樂被認為是爵士樂的先驅?
※【經典】《大海》德彪西
※德彪西的作品中你最喜歡哪些?
※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及他的「牧神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