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寶玉器詳解(之二)

中國國寶玉器詳解(之二)(2008-03-13 17:11:08)

轉載

標籤: 文化

中國國寶玉器詳解(之二) 玉人獸複合佩,高8.2cm,寬4cm,厚0.6cm。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狀,鏤雕人獸複合圖案。佩上部為人首,較大,頭部飾一周繩索紋並飾雙鳥形冠,長發後披,於兩耳側外卷,耳下有佩環。佩下部為獸首,短而寬,呈橫向的條狀,獸嘴略寬,眼為孔洞形。佩中部為鏤雕的人身與獸身,相互交錯,不易分別。  此佩為傳世文物,原出土地點已不清楚,學者們對其製造年代也有過多種推測。從人物頭部特點看,應屬新石器時代,而佩下部獸頭的形狀、孔洞的鏤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獸頭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確定其為石家河文化玉器。

玉璜,高5.2cm,長10.6cm,厚0.3cm。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  璜玉料材質較好,黃褐色,較薄。近似半圓形,直弦,中部下凹,兩側各有一孔,底部兩角略向外伸。璜的一面有弧形凹槽,是對玉料開片時留下的切割痕,這類切割痕在新石器時代玉器上時有出現,從痕迹上可以看出,玉器加工中採用的是線切割的剖料方法。玉片厚度約0.3cm,表明當時玉料開片技術已達到一定的水平。作品呈不規則的半圓形,兩角外伸,說明此璜並非由圓形玉器切割而成,可能是以長方形或三角形玉片磨成。

夏商周玉龍形"勒玉"(勒上玉下,一個字,下同,樓主注)  玉龍形"勒玉",商,高2.3cm,長6.5cm,寬2.5cm。  (音勒)以青玉制,有白色沁,圓筒形,兩端粗細不等。器表飾龍紋,其龍紋特點是「臣」字眼,並飾有重環紋、鱗紋等。  商代的玉龍,由龍眼的變化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的龍眼為方形或菱形,中、晚期為「臣」字形。重環紋和鱗紋直至西周中晚期才出現在青銅器上,因此本器上的這兩種紋飾對於玉器和青銅器裝飾紋樣的比較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玉弦紋環,商,外徑12.1cm,孔徑6.7cm,厚1.4cm。  環因受沁蝕成雞骨白色,圓形,中心有一圓孔,兩面各飾相同的弦紋3圈,近孔處有一圈環形凸脊。  這類器物最早見於新石器時期,至商代仍有延續。以前曾被定名為乳環,推斷其為女性乳房飾物。近年根據考古發掘,始知它是戴在手腕上的飾物。

玉蟬形出牙環,商,外徑10.5cm,孔徑3.3cm,厚0.4cm。  環玉質較雜,大體為白色。圓片狀,肉、好等徑。外沿有三個順時針方向且等距的蟬形出廓雕。此環造型樸拙,刀法簡練,俗稱璇璣式環。

玉牛形"勒玉" (一個字,勒上玉下,音勒,樓主注,下同) 玉牛形,商,長4.8cm,孔徑0.9cm。  (音勒)玉料青綠色,局部有褐色斑,筒狀,牛形,一端較細,為牛首,另一端較粗,雕牛尾,四肢收於腹下。其橫截面近於方形,兩端間有一通孔,孔壁有螺旋紋。商代玉石器中有一定數量以牛為題材的作品,多為牛頭形,整身的立體造型較少。這件作品較好地表現了牛的全形,藝術手法簡練,外表可分解為上、下、左、右四個面,方圓兼顧。中孔較粗,可穿繩接連其它器物。

玉獸面紋韘,商,高3.2cm,直徑2.8cm。  韘有黃褐色沁,圓筒形,上口斜,下口平。正面凸雕饕餮紋,鼻兩側各有一穿孔,背面近下口處有一凹槽。  《說文》曰「韘,射也」,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穿孔可用來繫繩,縛於腕部,用時套於拇指上,張弓時,將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傷拇指。韘初見於商代,流行於戰國至西漢,但到後期原先的功用逐漸弱化,其演變為一種裝飾品。

玉獸首飾件,商,長4.5cm,寬2.6cm,厚1.5cm。清宮舊藏。  此飾件呈梯形,上部凸雕獸首,大耳,環眼,嘴部向內勾卷,似鳥喙,獸首旁有陰線雕出的鷹翅及爪。飾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紋,底邊略寬,呈多棱狀。  與此玉飾件類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東滕縣前掌大遺址,但凸雕的獸首已失。此件玉獸首飾件是目前發現的同類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發現得較早,對研究此類玉飾的圖案內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藝都有重要意義。

玉龍鳳紋柄形器,西周,長17.1cm,寬3.7cm,厚0.7cm。  器青玉質地,綠色,半透明,局部有少量的土沁斑,器體為長片狀。兩面雕刻,紋飾相同。上部由兩鳳紋對稱構圖,尾下垂,回捲成勾狀,在相對的兩喙及身尾之間鏤空大小兩個桃型孔,一上一下,可穿系。中部是一昂首挺立的高冠長尾鳳,圓眼,尖勾喙,單足利爪踏在下部一夔龍頭頂之上,夔龍身曲屈,臣字眼,眼角線拉長且有勾,下端出一短榫,作扦插用。  玉制柄型器始見於二里頭文化,商到西周繼續沿用,惟西周的紋飾最為精美,雕工手法多樣,刀法有力,線條圓潤,紋飾清晰。其下端一般都有寬榫,可作器之柄或安接它器,確切用途尚需進一步考證。

玉虺龍紋沖牙,春秋,長7.4cm,端寬1.5cm,厚0.3cm。  玉沖牙為新疆和田玉制,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器片狀,形似弧形長牙,上端寬而方,下端略尖,中上部有孔,可穿繩懸掛。沖牙表面飾陰線刻出的花紋,線條呈方折狀,圖案中隱有多個虺龍紋。此種方折的陰線紋圖案在陝西地區發現的一些春秋時期的玉器上也可見到,據此推測這件玉沖牙為春秋時期我國西部地區的作品。  此件作品造型簡練而凝重,代表了春秋時期關中地區佩玉的風格。

玉飾紋卧虎,春秋中期,長7.7cm,寬2.2cm,厚0.3cm。清宮舊藏。  玉虎用青白色玉料,片狀,有因埋藏而產生的褐色色變。虎伏狀,整體呈「弓」字形,頭部刻畫精細,張口,上唇上卷與鼻相連,前後足皆呈卧狀,尾大而上卷,虎身飾「人」字形陰線虎皮紋,四肢飾勾雲紋。  在春秋及戰國早期墓葬中曾多次發現玉虎,其往往被成雙使用,可能具有合符的功用。春秋時期的玉虎一般比此件更寬,且飾紋更複雜,而這件作品的造型較一般作品更為生動,形態準確。「人」字形虎皮紋繼承了商、周玉器的某些裝飾風格。作品中部有孔,虎尾及口部亦呈旋孔狀,皆可穿繩懸掛。此玉虎可能是成組玉佩中用於中部的玉件,較一般玉虎更為珍貴。

玉龍紋璜,春秋晚期,長9.3cm,璜面最寬6.3cm,厚0.3cm。  此玉璜為新疆和田青玉制,表面有因埋藏而產生的色變,局部呈黃褐色。體扁平,扇面形,弧度超過半圓,此形制在春秋時期的玉璜中非常少見。璜兩面滿飾隱起的勾雲紋,紋飾密集,局部組成側面的獸面形。璜兩端為側面龍首形,邊緣沿龍首之形呈凸凹變化。  璜類玉器產生於新石器時代,用作禮器與佩玉。西周時期盛行以璜作雜佩,一套佩玉中出現多重玉璜,自上而下排列,這一時俗影響一直延至春秋、戰國時期,因此璜形玉佩在玉器中所佔比例較大。這件玉璜僅上部有一孔,兩端無孔,下方不能再掛物,應為懸置在成組佩玉最下端的玉件。

玉勾雲紋燈,戰國,高12.8cm,盤徑10.2cm,足徑5.9cm。  燈白玉質,有赭色沁。燈盤中心凸雕一五瓣團花為燈芯座。盤外壁和燈柱上部飾勾雲紋,內壁及燈柱下部飾勾連雲紋,底座飾柿蒂紋。  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新形勢,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玉雕作品的風格也為之一新,新穎的造型和先進的工藝成為創作的主流,開創了玉雕史上新的藝術流派。本器的座、柱、盤分別由三塊玉雕成,嵌粘密實,紋飾精美,富有層次感,顯示出精湛的雕刻技術。造型設計獨具匠心,燈柱上部處理成三棱形,下部為圓柱形並收腰,於簡單流暢的造型中又顯露出豐富的變化。目前所知,此燈為孤品。

玉鏤雕龍形佩,戰國,長21.4cm,寬10.9cm,厚0.9cm。  玉料呈青色,有深淺不同的灰白和褐色沁斑。佩體片狀,龍形,兩面鏤雕相同紋飾。龍張口回首,龍身滿飾谷紋,尾上雕一大鳥,龍頭內外側及尾部又各凸雕一小鳥。於龍身中部有一圓形鑽孔。  此器1977年於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墓為戰國晚期的楚墓群,距楚國都城壽春僅20公里。同此形制的玉佩,該墓共出土兩件,出土時分別置於人體盆骨的左右,顯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組玉佩之一。此種龍鳳佩是戰國時期特有的造型,手法誇張,圖紋精美,線條捲曲相連,龍鳳組合渾然一體,體現了製作者豐富的想像力。此器體大且完好精美,實屬罕見,顯示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

玉扭絲紋瑗,戰國,直徑8.3cm,厚0.3cm。清宮舊藏。  瑗呈內、外雙重環狀,環面飾扭絲狀紋飾,兩環相連之6處,其中3處飾橫向的扭絲紋。兩環間有細長的透孔相隔,共6處,其中3條透孔中部開圓形小孔,應為穿繩懸掛所備。  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遺址中就已出現內、外雙重的環形玉,可見這類玉環源遠流長,但在戰國玉器中這類器物並不多見,尤其是扭絲紋環形玉多為單層,所以此雙重玉瑗更顯珍貴。

玉鏤雕螭龍合璧,戰國,直徑11cm。清宮舊藏。  此璧為新疆和田青白玉制,局部有色變,圓形,內、外邊沿略平。璧兩面皆飾凸起的谷紋,作交錯的斜線排列,穀粒呈旋狀。璧孔內鏤雕一螭龍。  谷紋璧是戰國時期常見的玉器,此件玉璧較一般的戰國谷紋璧更為精緻,穀粒圓旋高聳,其精緻整齊超乎一般。所雕螭龍細頸粗身,肌肉微隆,挺胸似直立,尾自身後上沖貼於頸,形似猛獸,表現出蓄勢待發之狀。商、周以來,對於兇猛動物的表現多集中於頭部,而對體形的表現則有所不足。此件戰國璧之螭龍身體態勢的刻畫極為生動,在造型藝術表現上是一重大進步。作品自中部對半剖開,成一對合璧,從剖口看,並非原設計,應是重大事件發生時臨時所致。


推薦閱讀:

【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的玉器象牙
玉器加工痕迹的表現系列
玉器的歷史
最全玉器寓意大全,玉器店銷售都用它
佩戴玉器有講究

TAG:中國 | 國寶 | 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