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上海兩生花 百年繁華殊途同歸

當我們被問及上海印象,紙醉金迷,是最常用來形容這座城市的詞。上海一貫的傲慢,亦源於此。香港,有過自己最美好的時代。白紙黑字的數據表明她此刻依然是東方的金融中心,只有倫敦和紐約才值得她仰望。滬港雙城之爭,自1997年就已埋下了伏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和財富傳奇,一個個隱沒在時代浪潮中,惟有已然物化的城市氣質在大都會和自由港中對峙、昂揚、彼此牽連。冷暖中,未見低頭。香港與上海,情難了,愛恨亦難解。[我有話說]

1835年到1864年,上海與香港在近代中國的城市演進史上,確立了各自分明的角色。沿海的殖民和港岸開埠使外來血液混入了日後發跡為金融和商貿中心的滬港雙城的近代城市胚胎中。上海開埠地一帶洋樓聳峙、工廠林立、道路交錯縱橫,初次展露出五方雜處、華洋雜居的近代繁榮。在香港,小漁村成為了英國人極力維治的貿易口岸。隨著商貿漸興,大量華人湧入,為「漁民社會」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外來資本撞開了原始小漁村封閉的窄門。「東方明珠」的微弱光華,半掩在歷史的深帷背後,若隱若現。「上海模式」,從開埠說起1843年11月17日,上海依約開埠。以此為起點,曾經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無所表見」的上海開始了魔幻般的變遷。有人說,上海的崛起是一個奇蹟,它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都市類型。它不是由傳統的中心城市逐漸演變成近代大都市,如倫敦、巴黎;不是在主權完整的情況下形成的移民城市,如紐約;也不是完全在殖民主義者控制下發展起來的新型都市,如加爾各答、香港;而是在中西文化衝撞與交匯的過程中由中外移民共同締造的以通商為主要功能的商業巨埠。【詳細】

上海法租界「國中之國」

崛起在小刀會、太平軍戰事中

上海的開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變英國人登香港島 小漁村變貿易港 英國人最早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以鴉片戰爭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在英國佔領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荒島,島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篤和石排灣,東部的阿公岩,水井灣有一些漁民居住。其他黃泥涌、燈第洲、七姊妹等幾處,則有一些小村灣。當時島上的居民約3000人。隨著香港市政建設的發展以及商業、貿易中心地位的逐步確立,越來越多的華人從大陸湧向香港島。以漁民為主體的流動性大的華人社會已逐漸轉變為聚居式的、相對穩定的華人社會。從1842年至19世紀末,香港和上海,是外報出版的兩大中心。【詳細】

晚清英國對華貿易發掘香港口岸

商貿使華人湧入「漁民社會」

香港成為當時的外報中心

調查1.你如何看待上海和香港的未來?上海將超越香港成為東方第一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不會被改變兩座城市並駕齊驅,各有特色2.你對上海趕超香港成東方金融中心的態度是?支持上海,再寫大都會繁華不支持,香港本來已有優勢應鞏固如果香港「沒落」了,會惋惜我對此不關心3.你認為最能左右滬港未來地位的因素是?國家政策兩座城市各自的投資環境宏觀市場和經濟環境國際環境對此無認識香港二十八任港督花名冊香港第廿二任總督葛量洪的回憶錄率直講出:「在這個英國直轄殖民地,總督地位僅次於上帝。他每到一處,人人都要起立,在任何情況下都遵從他的意見———永遠都聽到『是,大人』、『是,閣下』。」如是,港督在香港的地位一百五十五年不變。【詳細】

浪奔,浪流,浪里分不清歡笑悲憂,成功失敗,浪里看不出有未有……在曾經的那個時代,無數個「丁力」和「許文強」的畢生夢想,就是從潦草立命的閘北貧民窟搬到霞飛路上去。霞飛路上晝夜更迭,夜裡幽靜的秘密花園,鎖不住白日商號爭艷,車水馬龍的熙熙攘攘。美人如玉,長劍如虹。上海灘遍地是金子,只要你肯奮鬥,都有可能變成呼風喚雨的老大。這裡是金錢和慾望的斗場。後來,在香港,外國人的資本從海上湧入,開放投資帶來多重惠利。百貨店、船運、航運、房地產……港商的投資在東南亞市場上長驅直入。一批精明勤奮的中國人,創造出叱吒國際的商業傳奇。他們的財富令眾人仰望,「神壇」問鼎之後,再憶舊時模樣,他們曾經一貧如洗。上海灘大富翁:無數「許文強」從白手起家到腰纏萬貫20世紀初,許多人來到上海「掘金」,上海被譽為冒險家的樂園。他們從天南地北匯聚到上海,白手起家,一些人很快成為知名巨賈。說起老上海商界的故事,周祥生從一輛舊車做到出租汽車大王,冼冠生從在劇院門口擺攤頭賣陳皮梅和香港牛肉到後來創立冠生園;朱葆三從小學徒變身上海總商會巨頭……他們的傳奇並非偶然。在那個風雲造物的時代,小人物的群像上,鋪滿了如臨幸運之神寵愛的魔咒般的謎樣光華。而他們,專屬於舊上海。【詳細】

探秘許文強原型杜月笙

雄霸舊上海大亨發跡之謎

老上海商界大王豪宅地圖香港搶灘 揭港富豪李兆基和李嘉誠家族地產發家秘史趙錢孫李,李是百家姓中的大姓,而李姓對於香港來說,似乎又偏重了幾分貴氣,香港兩大富豪,李嘉誠,李兆基,都姓李,而他們之間,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李兆基的次子李家誠與李嘉誠重名,李嘉誠的次子又與李兆基的次子分別迎娶了著名的港星梁洛施和徐子淇。真正是剪不斷理還亂。說起李嘉誠這位華人首富的婚姻生活,至今也算是鳳毛麟角而較為少見,然而深埋在李嘉誠內心的事業與婚姻風雨,無時不在影響著李嘉誠的人生情感。【詳細】

世界船王白手起家(視頻)

霍英東的真實發家史

領帶大王的金利來神話30年代上海灘名媛圖賞

上海灘歲月 青幫三大亨明爭暗鬥民國時,三鑫公司使上海成為近代中國最大的鴉片集散地,它的三位「老大」各司其職、各有「專長」,有過長達10多年的順利合作。法租界里黑白通吃的黃金榮、軍界上下通透的張嘯林和精明的幫會生意人杜月笙形成三人組合後,這個警匪合一、集黃賭毒一身的黑社會就騰達於上海灘了。上海灘當年流傳著黃金榮太愛財、張嘯林很能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詳細】揭密香港富豪群落 21至29歲富翁最多港島區再度成為香港富翁人數佔比最高的地區,以21至79歲的成年人計,每7人就有一人是百萬富翁,而港島區又以中西區富翁最為密集,每5人就有一人是百萬富翁。大量內地人士成為香港富翁,從側面反映出香港的經濟活躍,投資環境良好,加上稅率低,使得人們有更多機會致富。【詳細】

回首1970及1980年代,那個時候正是香港經濟起飛,股市暢旺的黃金時期。經濟向榮,連帶著人人都金光燦爛,餐餐都要魚翅撈飯伴干邑——把昂貴的魚翅用來撈飯撈麵吃,可見當時香港經濟的繁榮程度,香港人的意氣風發,不可一世,就此到了極點。財氣之下,難免於無形間滋生出很多的傲氣與優越感。這一點和上海人在內地的情緒很相似。1949年建國後,國共兩黨在上海城內展開了激烈的資本爭奪戰。上海是作為一場「經濟」戰役的交鋒戰場被政府拿下的。改革開放後,上海在內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挺立:這裡是「國家的經濟中心」,是「全中國最繁華的地方」。陳毅 「三把火」整治大上海 引爆建國經濟戰首役上海解放。一個叫范因克(Finch)的美國記者報道了他看到的景象:法租界內的大世界歌舞廳,本城最大的娛樂場所,豎起了一幅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建築物頂上出現了紅旗,並在店鋪門外飄揚。「整個景象就如同帶有馬克思主義烙印的好萊塢電影翻版。」而在22年前,這座城市同樣熱情洋溢地懸掛著的是國民黨的旗幟。三天後,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到上海。這位比蔣經國年長十歲的大將軍被任命為上海市市長,將承擔安定中國最大工商業城市的重責。毛澤東將陳雲從東北調進北京,出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主管全國經濟的重振與規劃。兩陳並肩,開打新中國的第一場經濟戰役。【詳細】

60年代榮氏家族在上海開英國跑車

上海,猶在改革開放之初

上海巨變的財富之路香港百年 國際金融中心路滄桑香港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也是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從1843年英國割佔香港島開始,香港就走上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成為英美等外國商業、金融資本聚集的地區。但是,香港成為國際性金融中心並不是一蹴而就的。1950年以前,香港的金融地位遠不如上海,當時上海不僅是中國的經濟中心,更號稱遠東的金融中心。不過,此後時勢逆轉,香港抓住機會,到1970年代前後,在時勢、經濟發展與金融制度的綜合作用下,一躍而起取代上海,成為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實現這個目標,從開埠算來經歷了約130年。【詳細】

閑侃香港的「鍍金」時期

香港崛起與亞洲四小龍傳奇

古惑仔與另類香港銅鑼灣三代上海移民的「香港情緣」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上海閑話」時時可聞。上海菜、上海點心、上海「老三陽」隨處可見。香港現在到底有多少「上海移民」已經難以查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今日香港的繁榮也有阿拉「上海人」的一份功勞。記者先後採訪了三代「上海移民」,他們的年齡分別是80歲、60歲和30歲。【詳細】陳冠中 我這一代香港人香港1970年代是一個代的出現,有些反叛的意思。香港的嬰兒潮比美國晚5年,是1949年。49年開始人口膨脹,本來只有50萬人,當年就有100萬人從大陸過去,兩年過去,到51年就有200多萬人。到70年代中,這些小孩出來念大學、做事。【詳細】影像雙城記:上海香港梅開二度在香港電影中,對於另外一座城市的逝去記憶的緬懷,總是通過一個好奇而且「好事」的眼光。本來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在香港影人的影片中,對上海,總有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懷舊」情緒。【詳細】香港精神 化身為歌那時國共兩黨正在打仗,廣東潮陽人、20出頭的劉錦木從家鄉順著海岸線走,一直走到了深圳。他要跟著一群鄉親去香港,以逃避戰亂、保全性命。劉七歲喪父,九歲喪母,離開家鄉沒有什麼牽掛。【詳細】

當中國政府決心捧上海為紐約,香港剩下的優勢已不多,如不能另尋定位,將來難免會如朱鎔基所說,淪落為中國的多倫多。對於香港人來說,這是令人心寒的消息。中國希望打造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已有過同樣的嘗試,但當時內地的金融資本制度還不夠成熟,所以未竟全功。香港的最後一個優勢,是人們始終認同這是一個管治妥當、可以公平競爭的地方。當政府一旦有了主意,香港與上海,將走向何方?上海的貴氣是欽定的,而香港的財氣,或多或少散發著自由主義的氣息。【詳細】上海:欲匹敵香港 從「終結上海模式」見端倪檢視上海這些年的做法,許多人說上海一直有意無意地效法香港,其主要表現是:傳統工業急劇萎縮,房地產迅速成為支柱產業,做大服務業或第三產業,矢志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不能說上海這樣做完全對或完全不對。然而,熟悉世界經濟史的人都曉得,從沒有哪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是由政府或官員事先計劃和安排好的,至少華盛頓或林肯當年沒有計划過讓紐約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英國世代女王也未下達過讓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書。【詳細】

上海香港 錯位競爭(圖)

衝擊國際金融中心加速戰

上海距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多遠滬港之斗:比資本 比開放 比自由香港是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1997年依然是。之前中國沒有世界性的金融中心,但香港回歸後,中國也就有了,但國家還是決定要重新建設「自己的」金融中心,這個「自己的」,就是指上海。中國制定出了長期規劃,只為了有朝一日,上海能取代香港。撒切爾曾提起,「我們的自由主義,徹底輸給鄧小平的執著」。然而,上海要後來居上,趕上或超過香港並非易事。上海離國際金融中心還很遠,由於受資本市場的環境以及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短時間內尚難以圓夢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依然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詳細】

香港不倒:有悲哀,有挑戰

香港是如何咬緊倫敦紐約的

彭定康:告別香港 我很傷感態度場

上海:世界級都市的雄心與現實(圖)一座世界級都市是如何煉成的,除了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這座城市不僅需要龐大的經濟體積,深厚的腹地,優越的交通,資本與人才的自由流通,更需要在在全球化和當代化的城市發展中提煉出自身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與上海爭雄的城市是紐約、倫敦、巴黎、新加坡、香港。【詳細】潘石屹:我們熱愛上海這座城市我們從外地進入上海,看到是上海人在幫助我們,把我們作為朋友來對待,我們熱愛上海這座美麗的城市,用心去與每一人交流。【詳細】歷史抹不去港督的聲音香港已由一個平凡的海港發展為一個龐大而現代化的城市,與世界其他大城市媲美。香港能成為偉大的城市,並不是因地利而幸致,而是因為擁有珍貴無比的資產。在這個健全行政架構和法治社會中,香港市民生活、工作和共享繁榮,他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幹勁,不斷的努力,就是香港彌足珍貴的資產。【詳細】

珍貴老照片:《色戒》時期的上海

上海灘絕世名伶孟小冬秘聞

鏡頭下的90年代上海寫真

揭秘上海價格堅挺的豪華酒店

從弄堂石庫門走入濃情上海

前港督府秘密地道用途

60年代香港絕色女星

深入駐港部隊軍營

滄桑香港:罕見的香港舊影

不容錯過的香港美景

上海要成為東方的國際級金融中心,已經放下了「身段」向香港學習。上海有可能取香港而代之,成為東方頭號金融中心。然而上海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第二個「香港」。香港的珍貴,在於她的豐富、自由、不可複製,在於她在悠悠歲月中沉澱的滄桑與輝煌,她那朱顏半掩的寥落,和縈繞至今身世多舛的哀傷。終有一日,當我們目睹上海作為東方第一金融中心的不可一世的炫目光華,還是禁不住要問,上海上去了,香港在哪裡?
推薦閱讀:

2015TimeOut上海找甜指南TOP11 (15.1.12)
如何看待即將入市的上海怡豐城(vivo city)項目?
中美《上海公報》談判:橫生枝節氣歪尼克松
上海十大商圈排名,看看哪個商圈人氣最高
上海唯一一處薰衣草外景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TAG:香港 |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