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開課拯救老北京話,其它方言區坐不住了
近日,北京語委辦稱,由於北京話日漸式微,北京市正探索開設方言校本課程,和開展方言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帶動青少年保護和傳承老北京話。
消息一出,許多人都表示很費解,對於來自各大方言區的人來說,本地方言早已遭遇了因普通話普及而日漸式微的窘境,以至於許多地方的學者專家早已站出來呼籲保護本地方言。而對比之下北京話和普通話之間的區別幾乎微不足道,在此大背景之下,不難理解許多網友的疑問:北京方言真的到了需要被保護的地步?
一開始,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於是就去研究了一下中國的方言保護現狀。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在本地語言和普通話差別較大的地區,方言的生存狀況是什麼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普通話為我國的通用語言,漢語方言則通常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
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數最多是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分為多種官話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口的70%以上。官話方言和普通話一樣,都是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定義的(晉語等除外),所以和普通話也較為接近。
那麼和普通話差別比較大的方言,就是剩下的六大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
而在保護方言方面最為突出的,是吳語區和粵語區。
通常因為使用人口眾多,並且缺乏統一標準,各方言區內經常分布著若干次方言和許多種土語,吳語區便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吳語使用人口約一億。不同地區使用吳語的現狀有時會呈現截然相反的情況。
根據一個吳語傳承保護組織的某成員自述言,在江浙一些地區,普通話的普及程度比較高,本地人經常看到的一種情形是,頭髮花白的老人操著一口帶有濃重江浙口音的普通話和孫子孫女說話。而年輕一輩都在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對於當地化通常是會聽不會說。更小的「00後」更是把講地方話看作是一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
然而同樣屬於吳語區,潮汕人如果不和本地人說家鄉話就是「不給面子」。上海地區也以說本地話為傲,不僅成年人的上海話使用率很高,自上而下的方言傳承也相當常見。
從2014年開始,上海市還由市教委和市語委辦牽頭,在幼兒園開展「上海話」課程試點。
總體來說,在吳語區,通常欠發達地區普通話的使用率、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而吳語區之所以在保護本地方言方面比較突出,和上海等地重要的經濟戰略位置和地方政策的重視有關。
相比吳語區,粵語區則具有更為濃厚的母語氛圍。
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國際機場亦稱赤臘角機場,英文為Chek Lap Kok Airport。赤臘角三字均為入聲字。粵語保留了入聲,有9個聲調,音調組合更是達到10620個之多,入門發音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國民初年,曾出現過嘗試以粵語為基礎推出「南北兼顧」的「老國音」。但由於難以解決發音方面的障礙,後來因為推行不利而普及失敗了。
然而,學習粵語的難度並沒有給粵語的傳承和傳播帶來阻礙。
粵語區本地人對於粵語代表的文化和歷史價值認同感非常強,不管官方對粵語的定義為何,在本地人心目中,粵語即母語。
2014年香港教育局網站因為刊登了一篇專欄文章,當中提到廣東話屬「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曾引發網路上的熱烈爭議。最後局方不得不在網站上發文澄清,指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廣東話則是大部分本地人口的母語和中文口語,並就有關「廣東話」的注釋出現含糊、不精準的地方所引起的誤會表示歉意。
粵語區人民對於粵語的保護是自發的。羊城網就曾做過一個視頻,叫做《舌尖上的粵語》,介紹粵語的前世今生,宣傳粵語的魅力。
(Wi-Fi狀態下請點擊視頻,土豪君請隨意……)
除了本地人具有極強的保護意識,粵語歌曲、影視作品還使得粵語具有了廣泛的影響力。
試想一下香港清宮戲如果不用粵語或者普通話發音,換成上海話,是不是分分鐘齣戲的感覺?——
總體來說,粵語區凝聚力較強,客觀上是因為粵語區以廣東省為核心,各個方言片區的音系格局,字詞用法都比較相似且標準較明確。尤其是,粵文還給粵語的使用提供了文字方面的基礎。粵語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移民的主動融入,也給粵語的傳承提供了外部條件。
至於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這4種方言的使用人口均占漢族總人數的5%以下,傳承方式主要靠老一輩口口相傳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年輕一輩人中的使用情況都有收到普通話衝擊的趨勢。
而有政策支持,政府引導的地區方言使用氛圍要好一些,本地保護意識相對來說也更高。比如福建、山東、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區。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推測出一個事實:全國方言在普通話的普及工作當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流失。而方言的流失情況,是受到方言本身特點、地區發達程度、本地政府和民間的保護意識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
那麼回到這次事件的核心:和普通話最為接近的北京話是不是真的日漸式微?
首先要明確的是,北京話並不是普通話,兩者在辭彙、發音、語法等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一民介紹,北京話語法中沒有「進行」「加以」等形式動詞,不用「被」,「差點別vp式」語法也很獨特——北京話「差點兒沒摔一跟頭」和「差點兒摔一跟頭」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
而北京話和普通話在讀音上的區別其實時時刻刻都在體現。比如,普通話的音位描寫抹去了北京話中聲母「圓唇」和「展唇」的兩套區別。「外」字在普通話中只有圓唇的發音「wai」(第四聲),而北京話則念做展唇(音似「vai」)。
再比如「二」字,在普通話中發「er」的捲舌,在北京話中則發「ar」的捲舌。
其次,和北京話一起流失的,還有它背後的歷史。
周一民教授認為,北京話發音的特點看起來很細微,實際上和兒化音一樣,體現著「京味兒」,發音背後時常代表著歷史的傳承感。比如北京的地名「大柵欄」,是因為明永樂年間為街口早晚豎立柵欄而來,北京人念作「dàshilan」是保留古音。
北京話背後的歷史傳承在辭彙方面的體現就更為明顯。周教授說,電影《老炮兒》之所以大熱,和其中「茬架」、「套瓷」等一些北京土話的魅力是分不開的,真實的用語能夠真實地再現一代人的時代印記。
有些北京土話有的還運用到了現代語言辭彙當中,現在人們常說的「你丫」,是來自於北京話「丫頭養的」。有人認為用「丫」來形容小女孩兒的說法,最早來自於希伯來語。周教授覺得這種說法不失為有根據,因為民國時期基督教、天主教到北京傳教時所用的正是希伯來語。
也有人認為古代女孩子十三四歲在頭上梳的兩個髻,形似「丫」字,才是「丫頭」一次的由來。不管是哪種說法,都能夠看出北京話的豐富內涵。
然而現實當中的情況是,隨著老北京人越來越少,年輕一代北京人不愛說「您」,不會念「大柵欄」,誤用「局氣」、「青皮」、「小崽」等北京土話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不識「京片子」,北京人就缺失了本地人的歸屬感,更有很可能錯過通過方言了解北京歷史的一些機會。
周教授認為北京話的的確確已經日漸式微,可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有一種錯覺,相對於粵語和吳語,好像和普通話更為近似的方言,會比較不容易流失呢?
周教授解釋,粵語歷史悠久,曾一度成為唐宋時期的通用語,
而北京話經過元明清不同民族語言融合才形成地方標準,更是在1920年「新國標」出現時,才成為通用語標準的,形成歷史比較短。時間上的流失會轉化成為空間上的距離,因此人們才會產生粵語流失比北京話流失更為嚴重的錯覺。
如此看來,方言的流失在全國來說都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而北京話、北方官話,正是因為和普通話比較近似,方言特色已經在日常使用中先斷檔。
「學習普通話和學習北京話兩者並不相悖」周教授表示,想要學好普通話,其實更應該去學習北京話:如果不學北京話,你就不知道普通話是怎麼來的。」而各地不同的方言,也需要傳承,否則「鄉音」沒有了,將來該用什麼來寄託鄉愁?
可是,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有關推廣普通話的宣傳,有意或者無意地抬高了普通話的地位,貶低了說方言的行為。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這沒有問題;「進入校園,請講普通話」,這是學習需要;「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也是大實話。可是為什麼說普通話的才是文明人呢?為什麼不說普通話,民族文化素質就需要提高了呢?難道只有普通話才代表中國歷史文明?
還有,為什麼有些「家長」總在偏執地認為,給予方言空間就一定是有損於普通話推廣的呢?
語言,本身就是為了溝通而生的。在本地,方言促進了我們和家鄉和親人的感情以及羈絆;走出去,普通話使得我們和不同地區的人溝通無礙。請「家長」不用為我們擔心,同時說好普通話和方言,我們有這個能力。
世界上沒有哪一種語言比其他語言優越,粵語、上海話沒有其他方言更優越,普通話沒有比方言更優越。如果我們都像上海市、北京語委辦和粵語區人民一樣,以自己本土的方言為傲去保護和學習,若干年後,世界上很可能就會減少一種語言的消失。
或許你可以回家問問你的長輩,有哪些有意思的方言是你不知道的,或許它們已經在你沒有覺察的時候,悄無聲息地被遺忘了。
《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
推薦閱讀:
※北京立法嚴查非法客運 將對五種違法車輛進行查處
※「北京是怎樣打敗上海的?」 如何看待這篇文章?
※北京平四 ? 第 1 頁
※有人竟然在北京以外搞閱兵!膽大包天!
※北京(圓明園和頤和園)暖風花兒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