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系膽囊管阻塞和細菌感染引起的膽囊急性炎症。臨床特徵為右上腹陣發性絞痛、明顯觸痛和腹肌強直。

本病屬於中醫「脅痛」、「膽脹」等症的範疇。由於飲食不節、蛔蟲上擾、情志刺激等因素引起肝膽氣機不暢,致淤積成塊,再與濕熱搏結致血敗肉腐、藴而成膿而發病。故按其病機發展和演化,結合臨床特點,本病急性發作期正盛邪實,正邪相爭劇烈,故以脅肋疼痛、發熱和黃疸為主要表現;同時由於氣鬱、血淤和實邪結聚,故常伴有胃腸實結之證。治宜採用疏肝理氣、清利濕熱、解毒、理氣活血、通堅攻下等法。

中醫妙方:

1.虎杖二金湯:

方葯:虎杖30克,鬱金15克,金鈴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虎杖可用川大黃代替,量須減半。

功效:清肝利膽。

案例:孫某,女,60歲,1970年10月15日初診。右上腹部疼痛,嘔吐不納,大便不下,舌苔厚膩而干,脈弦濡,經西醫檢查診斷為急性膽囊炎。病者求用中藥治療。此為膽逆犯胃,濕熱蘊結;投以虎杖二金湯,加法半夏10克、生薑3片。服用5劑後,嘔即止,病已減。再囑其連進5劑,服後病獲痊癒。隨訪未見複發。

按語:以虎杖二金湯加減治療20例患者,有的並發有膽結石,且有的見明顯黃疸(另加茵陳、柴胡各10克),均收良效。

2.大柴胡湯加味:

方葯:柴胡12克,黃芩10克,大黃10克,枳實10克,制半夏10克,白芍10克,元胡10克,蒲公英30克,廣木香9克,甘草5克,生薑3片,大棗3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里泄熱。

案例:李某,女,49歲,1978年9月16日初診。患者近3d來右上腹陣發性疼痛,累及胸脅前後,並向肩部放射,最近1d病情加重。經外科檢查確診為急性膽囊炎(單純性),轉本科治療。症見黃疸不明顯,口苦咽干,食欲不振,時有噁心嘔吐,且有惡寒、發熱感覺,大便乾燥,睡眠不佳,舌紅嫩,苔淡黃,脈弦數,左關弦而有力。投以大柴胡湯加味方,服藥3劑後,脅痛減輕,尚有噁心,苔淡黃稍厚,大便正常。仍以上方去大黃、黃芩,加黃連5克、竹茹10克,繼服3劑,服藥後病情進一步轉佳,飲食增進。上方去竹茄、枳實,囑其再進3劑,服後諸症基本消失。再改以逍遙散加減方3劑調治,病獲痊癒。

按語:急性膽囊炎當屬於祖國醫學「脅痛」的範疇。一般熱不明顯者多屬氣鬱,當先應用逍遙散疏肝理氣止痛。此例有惡寒發熱,故先以清膽泄熱和胃,應用大柴胡湯加味治療,又以逍遙散加減方善後,而收全功。

3.茵陳梔子湯:

方葯:綿茵陳18克,黑山梔9克,黃柏9克,生大黃4.5克(後下),赤茯苓9克,豬茯苓9克,焦枳實9克,赤芍9克,硝礬丸4.5克,生地黃12克,黑玄參9克,川石斛9克。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硝礬丸分3次吞服。

功效:清利肝膽,養陰潤燥。

案例:翟某,女,60歲,1964年5月5日初診。主訴發熱、黃疸3d,伴右脅疼痛。右脅疼痛時發時止,已有半年。近3d來,右脅疼痛加劇,伴發黃和黃疸。尿三膽檢查,膽紅質陽性,尿膽原1∶10以下,尿膽素陽性。白細胞總數27.2×109/L,中性粒細胞0.86,淋巴細胞0.12,單核細胞0.01。服上方4劑後,黃疸退清,疼痛不止,大便亦行。白細胞總數9.85×109/L,中性粒細胞0.75,淋巴細胞0.23,單核細胞0.02。

按語:方中茵陳蒿湯、山梔柏皮湯清利肝膽濕熱,用大黃、枳實,可以通大便,用生地黃、玄參有增液湯,在救津潤燥。

4.解熱通腑湯:

方葯:黃芩10克,柴胡10克,元明粉10克,生大黃10克,廣鬱金12克,炒白芍12,木香9克,蒲公英15克,虎杖30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4次溫服,重症每日2劑。

功效:疏肝解郁,利膽清熱。

案例:應用本方加味治療急性膽囊炎52例,其中38例臨床治癒(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血常規恢復正常,超聲波檢查無異常),佔73%;10例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血常規恢復正常,超聲波檢查示膽囊波型粗糙),佔19%;無效4例;總有效率92%。

按語:急性膽囊炎的病理特點是濕熱蘊結,郁而不通。膽為腑,以通為用。本方疏肝膽郁滯,瀉下陽明腑實,利濕熱蘊結,大便通暢,通則不痛。

5.楝子元胡湯:

方葯:川楝子12克,炒元胡9克,炒山梔子9克,蒲公英15克,生白芍9克,炒枳殼6克,過路黃30克,廣鬱金9克,廣木香6克,制半夏6克,青皮9克,生大黃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膽,理氣降逆。

案例:馮某,女,46歲,飲食業職工,1973年8月19日初診。患者於半年前因上腹部突發劇烈疼痛,伴嘔吐,至某醫院住院2d,痛止出院;半個月後複發,經住院檢查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應用抗生素及阿托品後,痛止出院,其後發作數次。1973年5月行膽囊造影拍X射線示片,有膽囊結石3顆,最大的為1.8cm×1cm,建議擇期手術治療。因畏懼開刀,轉由中醫治療,其間發作2次,均由阿托品及四環素內服控制癥狀,此次經人介紹來診。體格檢查:肝肋下3指、劍突下4指,質中,有壓痛,膽囊未觸及。食後覺脹,大便秘結,每隔2~3d一行,劇痛發作,則形寒並伴泛惡嘔吐,腰背部板滯並呈放射性痛,脈弦細,舌苔白膩。給予上方,內服5劑,服藥後自覺胸悶大減,大便每日1~2次,脈細苔薄白。按上方去大黃加蔞仁12克,服至1973年9月12日因劇痛發作來診。

體溫37℃,脈弦數,舌苔白膩,脹痛自上腹部直至臍周,不覺泛惡,大便2d未行,當即肌內注射山莨菪鹼1支,並口服硫酸鎂10克,處方:川楝子12克,炒元胡9克,生白芍9克,雞內金12克,川厚朴6克,炒枳殼9克,過路黃45克,廣鬱金9克,生甘草9克,銀花12克,青皮9克,生大黃6克。內服5劑,當日服中藥1劑,共瀉下3次,痛即緩解,服至第3天上腹部不覺脹,乃再按方去川厚朴、呈大黃,加蔞仁15克,其後未發劇痛,於1973年11月底自動停葯。患者於1974年9月中旬再次膽囊造影,膽囊功能正常,未見結石。

1976年隨訪未見複發。

按語:本病例經膽囊造影確診為膽結石,就其癥狀表現,每痛則伴泛惡嘔吐,平時食後腹脹,大便秘結,均為脾胃升降失常見症,蓋肝膽以疏泄通降為順,鬱結阻滯則犯胃克脾,胃氣上逆則泛惡嘔吐,脾不健運則食後作脹,濕熱蘊結、膽汁鬱積則大便秘結。

證屬肝膽之氣鬱結、胃失和降所致;治以清熱利膽、理氣降逆為法。

以川楝子、元胡疏肝泄熱、理氣止痛,配炒枳殼、青皮、廣木香、廣鬱金解郁行滯,生白芍益陰養肝,制半夏降逆和胃,炒山梔子、蒲公英清熱瀉火,生大黃通里,過路黃清里熱,而方中與廣鬱金、炒山梔子、生大黃、過路黃均有利膽作用。故服藥後,大便暢行,腑氣得通而諸症悉減,乃去大黃的通里,加蔞仁的潤下通便,使大便能通而不傷正氣,並做長期服藥的打算。至於再次劇痛發作,顯屬排石現象,故以山莨菪鹼肌內注射與硫酸鎂口服使肌擴張而有利於結石的排泄。其後間隔半年,因食高脂肪而引起突然發作,說明尚有殘餘結石存在,仍以鬱金、雞內金(定名為雙金散)研末吞服,並備硫酸鎂以供劇痛發作時服用而達解痙利膽、簡化用藥,便於長期緩緩圖治,歷時5個月經膽囊造影證實結石消失,隨訪未複發。按膽囊結石每多纏綿難愈,常能經過較長的緩解而再次急性發作,故臨床癥狀消失不等於痊癒,宜經過X射線平片或膽囊造影加以證實為妥。通過本病例的體會,認為採用雙金散的長期服用,似較適合於膽囊結石的治療。有些膽囊炎及結石癥狀不典型,易造成誤診。

6.

(1)清膽止痛湯方葯:柴胡12克,黃芩10克,半夏10克,杭白芍12克,大黃12克(後下),枳實12克,元胡10克,木香10克,澤蘭12克,生薑6克,大棗3枚,三七粉5克(分2次沖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必要時可每日2劑,分4次服)。

(2)復方金鈴子散方葯:炒川楝子(金鈴子)30克,元胡30克(醋炙),鬱金60克,蒲公英60克,雞內金30克。

用法:共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每日3~4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忌食刺激性及油膩腥葷食物。

功效:疏肝利膽、化淤止痛(急性期),理氣和血、健胃消滯(慢性期)。清膽止痛湯,適用於急性期;復方金鈴子散,適用於慢性期。

案例:王某,女,50歲。患者素有「心口痛」病,時發時愈,每個月發作2~3次,已有10年之久。每次發作時疼痛劇烈,彎腰捧腹,輾轉翻滾,痛引肩背,嘔吐噁心,冷汗淋漓。曾在某醫院經超聲波檢查、造影等診斷為慢性膽囊炎並膽石症。常用抗生素、阿托品等藥物而效果不佳。患者來診時值急性發作,主症同前,大便乾燥,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厚,脈弦緊,鞏膜輕度黃染。證系肝膽郁滯。給以清膽止痛湯服用,服藥1劑痛減,3劑諸症平復。然後改服復方金鈴子散,服第1個療程期間僅發作2次,且程度較前減輕;又服藥1個療程,患者感覺脘腹已無不適,消化功能良好,以前之病症未再出現。停葯至今已3個月余,未見複發。

按語:應用以上二方配合治療患者100餘例,獲得較滿意的療效。一般急性期用清膽止痛湯3劑左右可控制癥狀,然後改用復方金鈴子散,服藥1~3個療程,可使患者癥狀減輕或痊癒。

7.柔肝養肝湯:

方葯:沙參15克,麥門冬12克,生地黃12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12克,楮實子24克,地骨皮15克,百合30克,知母9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柔肝養肝。

案例:馬某,女,49歲,教師,1977年9月3日初診。患者於1個月前食生冷後,右上腹持續疼痛拒按,伴嘔吐不止,痛引脘腹及肩背,嘔吐苦水,不能支持,由愛人抬到某醫院急診室以急性膽囊炎為診斷收入住院。經抗菌、輸液等治療1周後,病情好轉出院。出院後疼痛又作,改服中藥治療,多系清熱利濕之品,葯後效果不顯,故到本院門診求治。就診時仍常見脅下隱隱作痛,夜更甚;口乾不思飲,盜汗,雙目乾澀,心煩少寐,大便乾結;脈弦細,舌質紅,苔少。此乃熱病傷陰之象,擬予柔肝養陰法。上方連服10劑,諸症趨愈。

按語:本例患者因熱病之後,過服清熱利濕、理氣行氣之品,耗傷肝陰,故擬柔肝養陰法為內治。用一貫煎柔肝養血以疏郁,用二至丸滋補腎陰以生木,用地骨皮退虛熱以止盜汗,百合、知母清餘熱。諸葯合用使肝體得養,肝氣條達而諸症趨愈。

8.清熱利膽方:

方葯:茵陳30克,梔子10克,大黃(後下)10克,雞內金30克,元胡12克,柴胡15克,枳實15克,澤瀉20克,車前草30克,川楝子15克,赤、白芍各15克,海金沙30克,金錢草30克,生地黃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劑為一個療程。

功效:清利肝膽濕熱,理氣止痛。

案例:史某,女,67歲,2003年10月15日入院。因外出進食油膩食物,回家途中顛簸後出現右上腹劇烈疼痛,向右後肩背部放射,伴噁心、嘔吐、發熱、身冷,體溫37.8℃,當地診治效差入院。患者精神不振,面目微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血壓70/120mmHg,心率88次/min,律齊,腹肌稍緊,莫菲征(+),麥氏點無壓痛,B型超聲示:膽囊炎、膽結石。中醫診斷:脅痛;辨證屬肝膽濕熱;西醫診斷:膽石症(急性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願手術,要求內科治療。予氨苄西林5.0mg、替硝唑0.8mg、能量合劑靜脈滴注,每日1次,對症支持治療。中藥處方:清熱利膽方,每日1劑,服藥3劑,發熱基本消失,疼痛不明顯;繼服4劑,發熱消失,疼痛基本消失,飲食正常,停輸液;繼服7劑鞏固療效,癥狀、體征均無異常。隨診3年未複發。

按語:根據急性膽囊炎、膽石症的癥狀、體征,其當屬中醫「脅痛」、「黃疸」範圍,以脅痛為多見。《靈樞·五邪篇》曰:「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熱論》曰:「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素問·刺熱論》曰:「肝熱病者,脅滿痛。」膽石症主因飲食不節,或過食肥甘,濕熱蘊結於肝膽,濕熱煎熬,結為砂石,阻滯膽道,致肝絡失和、膽不疏泄,故脅痛、口苦;濕熱中阻,則納呆、噁心、嘔吐;邪熱久羈,則發熱、惡寒。濕熱交蒸,膽液不循常道而外溢,則可見身目、小便黃。本方茵陳、梔子、大黃清利肝膽濕熱,元胡、枳實、川楝子理氣止痛,柴胡、澤瀉、車前草、三金疏肝利膽消石,生地黃、赤、白芍滋陰柔肝,諸葯合用,共奏清利肝膽濕熱、理氣止痛之功,故獲良效。


推薦閱讀:

腦卒中後肩痛的康復治療進展
治療跖疣經歷(三禮拜無痛漸變式)
卵巢癌可否採用絕經激素治療
中西醫結合長療程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

TAG: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