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師: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
宗性法師: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資料圖 圖源網路)如果你對自己不負責,你的錯誤的語言和行為甚至念頭,將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困擾,而當你對自己的言行負起責任以後,你自然會很坦蕩、光明磊落,所有羈絆都會遠離你。大家都知道寺廟裡的大雄寶殿,什麼是「大雄」,大雄就是承當的意思。沒有對自己的承當,就會有情緒的放縱。高壓力生活下,人做事往往隨意性大,散漫心多,對事業缺乏激情,工作不盡心,佛法就是要告訴我們對工作生活要盡心盡責,很多有怨氣、牢騷的人,他們可以反問下自己,你真的盡心盡責了嗎?有沒有做違反職業道德的事?很多人知道負面情緒不好,但壞心情好像很難控制,常常說來就來。禪的理念就是減少不良情緒,減少負面影響。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感到失落,是因為他老是跟人家比較,看到人家風光,就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其實他不知道,別人風光的背後也有人家的苦處,而他也有自己的優點。絕望也是普遍存在的狀態,很多人感覺生活沒有希望,覺得任何努力都是白費,有一個驚人現象,就是如今自殺率在增高。然而絕望有用嗎?自殺能解決問題嗎?佛法講生命輪迴,輪迴裡面有「六道」。六道輪迴,很多人覺得不理解,其實並不難,六道輪迴就是生命的六種形態,生命在不同條件下,會以不同形式存在,生命是不會消失的。舉個例子,水的固態叫冰,液態就是水,氣態就是水蒸氣,但不管是哪個態,它的組成變化是不變的,都是H2O。我們的生命也一樣,在不同條件下以不同形式存在,今天這個形態結束了,但不會絕滅,它會不斷延續,積德行善決定了生命輪迴的質量。自殺解決暫時痛苦,卻不能解決永遠的痛苦,因為他心裡的結始終沒有解開,永遠與他的生命相伴。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我想說的是絕望沒有用。選擇放棄迴避都沒有用。要快樂就要明白四個字——放下包袱。但放下不等於放棄。放下不太容易,有個人跟我講:「師父,我看透了,我決定放下。」我就問他:「你看透什麼,放下什麼?」他說:「人呀,沒意思,金錢名利都是假的。」我問他:「你有多少錢?」他說:「很少。」我說:「你當過官沒有?」他說:「從來沒當過。」我說:「你沒當過官也沒有錢,你怎麼知道這些東西是假的?」其實沒有錢他是活不下去的。所以這不叫放下,不叫看破。為什麼我們要先放下,比如我手上拿個東西,無論我怎麼努力,都不能再抓住另一個東西。只有我把這個東西先放下,才能拿住第二件東西,要擁有喜悅和快樂,你必須放下原來的枷鎖。但真的放下需要勇氣和智慧。你要是放得不好還會障礙別人,所以放下,不能妨礙別人的快樂。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不但要把原來的東西撤掉,還要有新的東西填補進去。不然會形成真空,又會引來新的空虛和失落。另外,生活中不要天天胡思亂想,妄想太多會讓你的生理機能透支,妄想多的人眼睛容易花,臉上容易長皺紋。佛法認為,體有體能,心有心力。就是說,妄想太多,無謂地耗費了你的心理能量。「放下」總給人消極感。其實不是,佛教真正的精神是什麼?是追求與超越。就是要在有與沒有之間,要與不要之間,善巧地拿捏。佛教主張,在追求的當時,在擁有的當下,能夠從中超越出來,而不是被他束縛。為什麼那麼多人追求生活品位,追求生活質量,但還是不快樂?因為他們被品位束縛了,被藝術束縛了,只有追求,沒有超越。學佛就是為了打破生命怪圈,從而獲得生命自由。佛法強調,重今生、重現在、重當前一念。當前一念是改善人生的起點,而不能什麼都等到將來再說。我們常聽人講,「等我老了、退休了,再來學佛。」這都不對,佛法是重當下的,重今生、重今年還不夠,要重當下一念。生活中有種人,他們因為後悔懊惱常常苦悶自責,看一個人只要他們語言里出現「如果」和「要是」,就表明他很在意過去,過去就壓制著他過日子,過去變成了束縛。但現在多數人都只看眼前、看當下,天天忙碌,這不對嗎?忙字是怎麼寫的?左邊一個「心」,右邊一個「亡」,就是把你的心給丟了。現在上班時間,馬路上無論是騎車的、開車的都跟玩命似的,爭先恐後毫不謙讓,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糟糕情緒相互傳染。大家都認同時間就是生命,但其實他們將時間和金錢畫等號了。如果把時間變成了凝聚金錢的資本,你覺得這樣的人生有意義嗎?很多人忙不是為了讓時間變得有價值、有意義,其實是在為了金錢拚命。說到底,大家都沒有停下來思考生命和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什麼?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在呼吸間」,其實說的是既然人生這麼短暫,我們要珍惜它,要讓它變得更有價值。很多人都說「忙」,好像很珍惜當下,其實用的卻是錯誤的方法,目標也是錯誤的。忙到年過半百,不知道哪件事情是這一生中可圈可點的。說到底我感覺今天人的價值觀是顛倒的,很多人的價值觀是靠虛偽和虛榮支撐起來的。在今天社會很多人認為名利比別人擁有得多,就體現出真正的人生價值。如果事業沒成就就覺得自己沒價值。可是所謂成就,就真有價值嗎?按照傳統文化和佛教觀念來講,一個人的富有,不在於財富的多少。如果接受這個觀點,我相信很多人心態會平和不少,也能看到除財富之外,更多有價值的事。放慢腳步,剎下車,減少一些對物質的依賴,用欣賞品味的心態看待生活。內心沉靜下來,禪意的生活其實很有幸福感。您剛才提到了幸福感,幸福感確實是稀缺物,人們常說奉獻能讓人幸福,您是怎麼看待奉獻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奉獻,更多的是佔有、索取和貪婪。要消除這些就要培養奉獻精神。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佔有、索取和貪婪讓我們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有人會想,都不貪婪,都不索取,我們這個世界哪來的創造力。我要告訴大家,佛教講對治貪慾,不等於放棄,不等於沒有創造力,相反佛法鼓勵人們不但要創造,還要勇敢地創造更多財富和快樂。佛教講對治貪慾就是說不要把一切都作為私有產品,什麼都想據為己有。佛法的斷貪慾,不是放棄而是超越。名利不是壞事,當你擁有名利的時候,能不為名利所累;當你擁有財產的時候,能不為財產所累。如果你什麼都沒有,能貪什麼?所以「貪」字就是:今天有寶貝。現在有財物而不在乎財物,你才是英雄。但要注意奉獻也有誤區。我們生活中,奉獻不是只要拿錢,奉獻的方式有很多,給對方希望、鼓勵、信心、方便和快樂,只要是利益別人,幫助別人,都是奉獻。還有人跟我講,「好人沒法干,我那麼幫他他反而恩將仇報。」我告誡大家,奉獻心態很重要,好人難當背後有一種心態,因為他老是希望:我對別人好,別人就要對我好,你看他對人好是有前提,是一種交換,其實他是給自己設定的圈子套住了。要奉獻就要有真愛,真愛就是觀音菩薩的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說,我們幫助別人不要講條件,奉獻別人時也不要講條件;要把別人的痛苦與自身痛苦聯繫起來,站在人家的角度想問題,才能真正及人之痛。奉獻是幸福喜悅的源泉。佛法提倡行善積德,要獲得歡喜就要有感恩、結緣、分享、包容的心態,但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關鍵是要有歡喜心,看到別人成就時一定要歡喜,比如看到別人陞官,心裡要覺得,好啊,他通過努力終於有結果了。看到人家賺錢,心裡要覺得,他的腦子真聰明,我要跟他學習。只有這樣,歡喜心才生得起來,不良的情緒慢慢就會消失。要獲得長久喜悅,就要有包容心,包容不等於忍氣吞聲,而是不要挑剔、不要苛刻。生活中有些人為什麼總是愛挑剔?因為他總是看著別人的缺點,而不是看別人的整個人,難道人家真的一無是處,就沒有一點點優點?要包容,就必須學會整體看、全面看人和事。佛法講,每天都用慈悲的心腸對待任何人,你就能天天快樂,每天的生活就有質量。早晨起來,看到家人的第一反應就要想:她今天這麼辛苦,給我做了那麼多好吃的,真是好幸福,這就是菩薩的精神——想著別人。除了慈悲,還要有智慧。學會吃虧就是最大的智慧。過去人常講「吃虧是福」,吃虧不僅是福,更是智慧。常有人問我:「師父,那個乞丐是騙子,我給不給他錢呀?」佛法里有個觀念,不管他多富有,只要向你伸手,他就是乞丐。因為他的內心和精神是貧窮的。儘管我們被騙了,但我們心是快樂的,我們是精神的富有者。佛法改善人內心,提高生活質量,但能改變環境的惡化嗎?一直以來適者生存這個說法很流行。這個觀點表面上有道理實際上卻有問題,如果我們適應環境,自然就能生存,可現在人把這個理論用歪了,與天斗,與地斗,把它當成了一個倚強凌弱、以大欺小的理由。本來,人應當去適應自然,但現在是讓自然配合人類,我們把這服藥用反了。求生是人的本能,想要生存空間大一點,生存好一點都是對的。但今天很多人的想法已超越了生存本能,打破了人與動植物之間生態的平衡。既然動物與我們有關聯,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彼此關係呢?有人問我「蒼蠅蚊子太討厭,打死它們可不可以?」大家之所以同意把蚊蠅打死,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覺得蚊蠅是害蟲,會傳播疾病。那人傳不傳播疾病,難道也要把得了病的人殺死嗎?你認為它是害蟲是因為你太自私,當你站在蚊子的立場上,就會想,這個大傢伙真小氣,我叮他一口,他就要打死我,我總有一天也要把他弄死,因為他覺得你也是害蟲。由於總是站在自身的立場考慮問題,人類就會輕視其他生命。佛法就是要打破自己比其他生物更尊貴的觀念,眾生平等,大家相互依存。大家常常提到科學是第一推動力,其實真正的第一推動力是慾望,慾望讓我們今天的生態環境惡化,佛法認為真正的生存之道就是尊重自然,慾望少些,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自然也就小了。(文:宗性法師)
推薦閱讀:
※佛法有教人如何面對被批評嗎?
※中道佛教
※基督教和佛教對比哪個好——論基督教和佛教的差別
※遇寺廟不拜佛是不是不好,不懂怎麼拜佛。求拜佛指導?
※只有成為菩薩才能渡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