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中醫》推薦藥方——若素整理版

董序:

我於2010年底出版了《選擇中醫》,於書中我附了一些自認為有效的藥方,以方便讀者在遇到小病時可以幫助自己及家人及時康復。

若素把我書中的方子全部做了輯錄,並整理成此篇文章。我詳細地閱讀了一遍,心中感嘆良久。若能人人手中都有這樣一份資料,遇到小病基本上可以無憂了。實在是方便之極。

我與若素商量能否把這樣的資料公開在我的博客里,若素回信說:「這些資料我整理完就發給各群群友以及我的博客上了。現在發給您,就是希望您能用得上,能放在您的博客上去傳播再好不過了,這也是我的榮幸與心愿。」

希望我們每位讀者都能體會到若素的良苦用心,並且感謝若素的辛苦工作。

董洪濤

於2013/10/8

1、 烏梅冰糖湯25頁(以下同)

烏梅15克,冰糖30克,黃豆30克

適應症:厥陰病。肝病。面色略青,面頰不華,鼻樑高聳,身體細瘦而高長。

2、 回陽飲28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乾薑10克,肉桂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症:三陰體質,可補充身體的元氣。

3、 降血脂108

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5克,丹參20克,薏苡仁20克,生山楂20克,白朮10克,澤瀉25克,何首烏15克,車前子15克,桂枝10克。

水煎服,日一劑,連用月余。

4、 民間治癌驗方141

取土雞蛋一個,打開一個小口,放入去頭足四肢的斑蝥一隻,然後於火上燒熟雞蛋。每天吃一隻雞蛋,吃時去掉斑蝥。

5、 保胎止血方子165

炙甘草6克,生地9克,阿膠9克(烊),當歸9克,桂枝9克,白芍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水煎服,日一劑,溫服。連服三劑,極效。

6、 中風愈後不複發方195

防風,獨活,秦艽,生黃芪,白芍,党參,茯神,白朮,川芎,山茱萸,山藥,肉桂,厚朴,升麻,丹參,水牛角,五加皮,防已,牛膝,石斛,地骨皮,生甘草各60克,麻黃,制附片,遠志,橘皮各45克,生薑30克,菊花45克,薏苡仁120克,生石膏90

上藥共研粗粉,每次60克,紗布包,加天門冬5克,麥門冬5克,生地10克。水煎服,日服一次即可。

7、 四逆湯202、238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乾薑10克

水煎,分兩次或三次溫服。

適應症:幫助身體補充元氣。增強機體陽氣,加強防病保健作用。219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症:年過六十歲者。保健康,預防慢性病,有病的可扶助陽氣以治療疾病。238

8、 四逆湯加味204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乾薑10克,烏梅10克,冰糖30克,生龍骨20克,生牡蠣20克

水煎服,日服兩次。

適應症:冬至之時開始,一直服到立春為止。此方助陽氣升發。

9、 引陽氣下歸丹田方205

制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乾薑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白芍20克,山茱萸30克,黃豆1把

水煎服,日服兩次。

適應症:高血壓等陽氣過升不降之人。從夏至一直服到立秋之時。

10、感冒方214

桂枝湯

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薑5片,炙甘草20克,紅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

麻黃湯

麻黃2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打碎),炙甘草2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空腹時服用。

大青龍湯

麻黃20克,杏仁20克(打碎),石膏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生薑5片,大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汗出。

葛根湯

葛根30克,麻黃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薑5片,炙甘草20克,大棗10枚(切)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微汗出。

小青龍湯

麻黃20克,白芍20克,乾薑20克,桂枝20克,五味子20克,炙甘草20克,法半夏20克,細辛10克(後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有汗。

麻黃桂枝各半湯

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黃10克,生薑5片,炙甘草10克,大棗4枚(切),杏仁10克(打碎)。

每服藥加五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家腹喝一碗,服後會有汗。

小柴胡湯

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黃芩15克,党參15克,生薑3片,大棗10枚(切),炙甘草1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早晚餐前空腹時各喝一碗。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20克,細辛20克,後下,制附片20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早晚餐前空腹時喝一碗。

11、虛人感冒220

小柴胡湯合桂枝湯

柴胡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黃芩12克,法半夏15克,生薑3片,大棗6枚(切),炙甘草10克,党參15克。

每服藥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兩碗。每三小時空腹喝一碗,服後會微汗。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生黃芪60克,白朮60克。

一服,共研成極細末,每日2次,每次6克,開水送服。

參蘇飲

蘇葉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陳皮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殼10克,生薑3片,大棗5枚(切),党參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

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

12、中風224

急性期

生半夏15克(打),生南星15克(打),生附子15克(打),木香10克,蜂蜜150克,三七10克,桃仁10克(打),生薑30克(切),紅花10克,全瓜蔞10克,薤白10克,黃酒30毫升,石菖蒲30克。

水煎服,日一劑。同時每天用麝香0.5克,分兩次用藥液沖服。一服藥煎兩次合一起,分三次喂下。

恢復期:續命煮散

麻黃45克,川芎45克,獨活45克,防已45克,生甘草45克,杏仁45克,肉桂30克,生附子30克,茯苓30克,升麻30克,細辛30克,紅參30克,防風30克,生石膏75克,白朮60克。

上藥共研細末,每天取14克,紗布包,加生薑50克,再加1000毫升水,煮成500毫升,分3次服。日日不斷,至少連服十日。

恢復期:培元固本散加減方

三七10克,琥珀10克,細辛10克,五靈脂10克,水蛭10克,全蟲10克,蜈蚣2條,地鱉蟲10克,血蠍1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5克,溫水沖服,日兩次。

13、肝鬱脾虛方228

先用炮姜20克,炙甘草2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

五服後,用制附片20克,乾薑20克,炙甘草30克,水煎服,服至病好為止。

適應症:女性月經病、更年期綜合症等。

14、使人聰明方:孔聖枕中丹229

九節菖蒲30克,炙龜板30克,遠志30克,生龍骨30克

上藥共研極細末,每次取3克,用黃酒沖服,學生可以溫水沖服,日三次。作湯劑時,龜板和龍骨可各用15-30克(先煎),其他兩味可各用10克左右。並可隨症加味。

15、便秘方231

肉蓯蓉10克,當歸40克,制附片50克,厚朴40克,枳實20克,生大黃20克,炒萊菔子90克,桃仁10克,陳皮20克,柏子仁10克,杏仁10克,火麻仁10克,党參30克,升麻10克,乾薑10克,生甘草10克,細辛10克,烏梅20克,芒銷20克,白朮40克

上藥一料,共研粗末,每次取20克,加生薑3片,水煎服。只煎一次即可,分兩次服。並常服附子理中丸以扶脾氣。

適應症:便秘、降血脂、降血壓。無便秘的可減少生大黃和芒硝用量。

16、痛經方232

小茴香15克,炮姜30克,元胡30克,五靈脂60克,川芎60克,蒲黃90克,肉桂30克,赤芍60克,丹參90克,制附子30克,香附60克,當歸90克,益母草90克

上藥共研粗末,每次取50克,加米酒100毫升,水適量煎服,日兩次。經前一周開始服藥至經來停葯。下個周期亦如此。

17、不孕不育藥酒 234

生黃芪15克,党參15克,當歸9克,枸杞15克,川芎9克,白菊花9克,女貞子9克,仙靈脾9克,首烏9克,熟地9構,牛膝9克,杜仲9克,巴戟天9克,鎖陽9克,制附片9克,茯苓9克,肉蓯蓉9克,木瓜9克,桑螵蛸9克,白朮9克,黃精30克,桂圓肉30克,紅棗120克,黑棗120克,遠志9克。

用法:米酒10斤,浸10天後開始服用。每次一小杯,日兩次。夫妻同服。

18、溫經湯235

是治療女子不孕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子。可溫暖子宮,治宮寒不孕,月經後期,經量偏少為主要適應症。

吳茱萸5克(開水沖洗七次),紅參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阿膠10克(烊),生半夏10克(開水沖洗七次),生薑3片,麥冬12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白芍12克,丹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日一劑,分三次服。必須在行經期服藥,三五劑後,經凈而止,以後每月皆如此照服。

19、排毒散236

川芎30克,白芷30克,生甘草30克,茯苓30克,當歸30克,肉桂30克,白芍30克,生半夏30克(先開水沖洗7次,再晒乾備用),陳皮60克,枳殼60克(炒),麻黃60克,蒼朮240克,乾薑40克(炒),桔梗120克,厚朴40克,生附子30克。

用法:肉桂、枳殼另研粗末,其他藥物共為粗末,用慢火炒一遍,等藥粉的顏色稍變化即可出鍋。冷後加入肉桂、枳殼末拌勻。每次取20克,用紗布包好,加生薑3片,加1000毫升涼水,慢火煎成400毫升。日服2次,早晚飯後各服一次。

適應症:排出陽明表裡的毒素。祛濕濁,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防中風以心腦血管疾病。有解表、溫中、除濕、祛痰、消痞、調經功效。氣候變化比較大時,周圍有人感冒時,先服此方預防。

外感風寒或內傷生冷,胃中積冷,痰濕內停,氣機不暢,出現發熱無汗,頭痛身痛,畏寒畏風,項背拘緊,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婦女月經不調、氣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經、經來乳脹、頭痛身重等癥狀都可服之。

20、冬天補腎膏方244

開路葯:

党參20克,白朮15克,炙甘草10克,肉豆蔻10克(打),砂仁10克(打,後),生山楂30克,神曲30克,炒麥芽30克,木香10克,生薑5片,陳皮10克。

用法:五服,水煎服,日一劑。吃完後胃口大開,即服膏方。

膏方:

黃芪150克,党參125克,仙茅100克,鎖陽75克,桑寄生75克,白朮150克,牛膝75克,制附片12克,肉桂45克,杜仲75克,狗脊75克,核桃(打碎)75克,覆盆子75克,菟絲子75克,五味子45克,仙靈脾75克,蛇床子75克,韭菜子60克,川續斷75克,桑螵蛸75克,制香附75克,沉香30克,當歸75克,陳皮75克,女貞子75克,枸杞子75克,炒谷芽120克,生龍骨120克,炒麥芽120克,神曲120克,川芎75克,桂枝60克,吳茱萸25克,薏以仁120克,金櫻子75克,芡實75克,麥冬120克,玉竹180克,生牡蠣120克,龜板100克,鹿茸25克。

做法、用法、禁忌見書。

21、九火湯(因天氣變化而服保健方)247

烏梅10克,冰糖20克,黑豆10克,黃豆10克,綠豆10克,紅小豆10克,白扁豆10克,薏以仁10克,白豆蔻5克,杏仁10克。

水煎服,日一劑。多加水,久煮成稀粥。

適應症:暑月三伏常服方。也可熱極則木氣疏泄失根,易致嘔吐、噁心、食慾下降,小便不利,神昏而中暑等癥狀時服用。

22、加味麻黃湯(夏季當熱反寒之保健方、夏季感冒風寒之方)249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麻黃10克,生薑30片(切),大棗10枚(切),白扁豆10克,制附片10克,杏仁10克。

水煎服,日一劑。

適應症:預防夏季天熱而突然變冷而生病。

禁忌:感受濕邪或熱邪,舌苔黃厚,高熱不退,則此方萬萬不可濫用。

23、烏梅固本湯(冬季打雷或大風或起霧或天暖之保健方)250

烏梅15克,黑豆20克,綠豆20克,黃豆2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

三服,水煎服,日一劑。

24、膽固醇偏高

生山楂20克,葛根20克,決明子30克。

如有寒證,加制附片10克,乾薑10克,桂枝15克。可扶陽而不傷正。

水煎服,日一劑。服用一月余。

25、附子中毒解毒方302

能解附子毒的中藥包括甘草、蜂蜜、綠豆、防風等。

○溫水沖服兩小勺蜂蜜,數分鐘至3小時內即可化解。

○李可解毒方,可任選其一

生大黃30克,防風30克,黑豆30克,甘草30克,蜂蜜150克,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克。

竹葉30克,水煎兩次,合在一起,濃縮成200毫升,放涼服下。

生薑15克,甘草15克,金銀花15克,水煎兩次,合在一起,每6小時服一次。兩次服完。

有人用此方搶救生川烏中毒,12小時完全恢復。中毒輕症直接沖服蜂蜜水。

26、當歸羊肉生薑湯309

羊肉100克,當歸10克,生薑15克。

適應症:適合於各種虛寒性體質的人群。是標準的補陽滋陰好方子。

27、肩周炎312

生薑100克,桑枝50克,透骨草20克,鹿角膠20克,桂枝30克,水煎服。

姜及汁裝入紗袋,敷於患處,臨睡前敷止,每次7-10小時。313

28、地瓜保健方314

○地瓜、糯米、芡實。扶助陽氣,促進腎臟氣化,減少夜尿。

○地瓜300克,蘋果300克,蜂蜜50克。少許水慢煮。斷奶後的嬰兒可經常服用。

29、蔥豉湯320

大蔥白4根,帶根須更好,淡豆豉30克,生薑10片,黃酒30毫升。

用法:蔥白、淡豆豉及生薑加水500毫升煎沸再入黃酒一二沸即可。

適應症:發散風寒,理氣和中。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

30、神仙粥320

大蔥白4根,高粱米100克,生薑10片,白糖適量,食醋少許。

用法:米與生薑煮至米熟,再加蔥白、白糖煮十餘分鐘,入食醋稍煮即可。

適應症:解表散寒,和胃補中。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身熱無汗,面目浮腫,消化不良等症。

風寒、風熱感冒都可用此粥。高粱米可用大米或小米代替。

31、腎炎方320

蘑菇100克,大蔥白4根。

煮至蘑菇熟透,吃蘑菇喝湯。可以溫通腎陽,是腎炎的有效食療方。

經常吃這個食療還可以預防老年性痴呆。

32、和胃補虛的食療方321

蔥白5根,大棗20枚,白糖適量。

適應症:和胃安神,可治療心氣虛弱所致的失眠多夢,胸中煩悶,體虛乏力,健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33、治療胃脘痛的方子321

大蔥白20根,帶根須更好,新鮮橘皮200克,小米兩把,白酒30毫升。加水適量一起煮至水熟,喝湯即可,能快速溫胃止痛。

○常服西藥的人停服西藥後,用200克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劑,先服一兩天,把西藥的毒素可中和一部分。(再用中藥。)84

○素體陽氣不足,或者因病陽虛,或者久耗真陽之體,均可以小劑量四逆湯常服。54

○附子理中丸是非常有效的治療肥胖處方。103

○首烏片對降低血脂效果明顯。109

○腫瘤病人放化療之後,可以服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加附子黃芪,都會有極好的效果。131

○三陰體質的人可以經常灸關元、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扶足正氣,防病於未然。或服用四逆湯、附子湯、或附子理中丸等。150

○按摩一下肝經諸穴,特別是太沖、陰包、期門等穴,對疏通肝經氣血十分有益。150

○芍藥甘草湯可止痛。156

○降壓——一般取四關、鼻尖的素髎、曲池、足三里、風池等穴

陽虛型高血壓灸關元和中脘有奇效。161

○頸椎病——一般常用葛根湯,或者麻黃加葛根湯。其中要重用葛根至少到30克以上。163

○感冒——1服神仙粥2拔罐3針刺合谷、大椎等穴4蔥豉湯164

○妊娠反應——取內關、足三里、印堂、攢竹等穴,一般一兩次即愈。病症比較重的,還可以刺絡風府、啞門諸穴加強止嘔效果。164

○艾灸傷口局部,可以極大地加快傷口的癒合時間,並且能不留傷口愈後的瘙癢不適。165

○溫經湯是治療女子不孕的一個非常實用的方子。235

○食欲不振,飯量很小,身體瘦弱:手指縫的四縫穴,用三棱針刺一下,擠出一兩滴透明的液體即可,往往針一次即有效。一周一次,三五次就可以了。251

○一醫案中患者右腿關節突然疼痛不能彎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熟地,二劑而愈。252

○帶狀皰疹:取紅蓖麻葉搗爛炒熱外敷百會。262

○急性哮喘發作,取三個耳穴針刺。針入即止。264

○溫中止嘔降氣通腸:蘿蔔籽加生薑數片,煎水喝之。266

○排病反應出疹子桂枝湯加三七。296

○針灸止頭痛:刺合谷、曲池,或配合刺絡放血法。297

○白蘿蔔煎湯可治傷風感冒。310

○黃連、沒藥、白芍、白頭翁等的酒浸或水浸液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344

○四關:合谷與太沖。255

適應症:1、各種痛症;2、各種精神疾患;3、失眠;4、郁證。

四關是調整左右氣機升降平衡的。

○百會穴。261

適應症:補陽,潛陽入陰,降陽,昇陽,祛風散邪。百會穴可配合足三里或崑崙,使亢陽下降。如精神病,失眠,高血壓,中風等。

○關格症265

格症上不通,不能進食;關症下不通,不能大便。所謂天氣不降,地氣不升,內關外格,上下不通所致。六腑以通為順,腸氣不通,不通則痛。

○服藥後汗從手心腳兒透出,是陽氣漸旺,有祛邪外出之象。269

汗出是陽氣通暢的一個標誌。270

○以知為度:270

知就是病人服藥後的感覺。可以是舌尖微麻,或是汗出,或痛減,或感覺通體舒服。

○腎四味:枸杞子,酒泡菟絲子,鹽炒補骨脂,仙靈脾。270

○灸:灸法是回陽助陽補陽的最好的一個方法。從每個月來說,月初的八天最好。273

夏秋之交,一年之中唯此時節是灸關元最好時機。274

灸關元可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養少陰潛藏之陽氣。275

秋天是保健灸的好時節。秋分時節可灸足三里以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275

灸後忌喝茶至少一日。275

不應時的用灸,則可能耗陽傷陰。275

春天就可以開始用灸。春分時了灸曲池還可以預防紅眼病。275

對於久病患者,最好足三里,關元,能有灸瘡,可以永保健康。276

○凡各種過敏病患,如各種皮膚病、哮喘、感冒者,皆當忌喝牛奶。306

○蘿蔔310

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還有順應身體適應自然變化的妙用。

白蘿蔔煎湯可治傷風感冒。310

蘿蔔、生薑、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311

煤氣中毒頭暈、噁心,服白蘿蔔汁。311

白蘿蔔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311

○生薑311

生用發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點赤眼,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痛。

生薑吃法312

1、 晨起含水量薑片;2、喝生薑大棗湯(生薑大棗紅糖);3、生薑粥(生薑大棗大米);4、生薑紅糖雞蛋湯(生薑紅糖雞蛋)。

○中藥忌口331

蔥與蜂蜜相反相剋,二者同食會引起腹部劇痛。322

人蔘、党參忌食蘿蔔、綠豆;

珍珠母、棗仁、貝母、半夏忌飲茶;

滋補品如人蔘、黃芪、首烏、鹿茸、地黃等,忌飲茶和吃水果、海帶等鹼性食物;

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蔔;

甘草忌鰱魚;

白朮忌大蒜、桃、李;

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

薄荷忌食魚、蟹、鱉肉;

茯苓忌醋;

蜂蜜忌生蔥;

荊芥忌魚、蝦、蟹、驢肉;

地龍忌食豆腐;

麥冬、沙參忌鯽魚。

服藥忌食辣椒。332

服中藥忌生冷、辛辣、油膩、煎炸及發物。酒、咖啡、酒釀、茶等。352

服補陽中藥忌大寒大涼,腌制食品,冷性肉類,酸野等酸性食品,辣椒、燒烤、油煎炸、烘烤及油膩,生冷水果,各種海物海鮮產品,帶翅膀的禽及鳥類,菌類少吃,飲酒,生或未熟肉類,綠豆、海帶、豆腐、豆花、蓮藕、芥菜、野菜、胡蘿蔔、涼薯、扁豆、南瓜、魔芋、花椰菜等,甜食及含鹼麵食。352

感冒忌口:鴨肉、豬肉、羊肉、狗肉、甲魚、蚌、醋、柿、豆腐等。335

患者生病服中藥時,不要自己服醋,且要忌醋。344

○服藥時間與方法348

清晨空腹——藥物能迅速入腸中充分發揮藥效。——峻下逐水葯。瀉下藥

飯前——利於藥物吸收。多數葯飯前服用。——驅蟲、攻下及其他治療胃腸道疾病藥物。治下焦葯。

飯後——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消食葯。用附子中藥。補陽葯。治上焦葯。

無論飯前飯後,食物與葯都要間隔1小時左右。

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安神葯。緩下劑。澀精止遺葯。

兩頓飯中間——治中焦葯(脾胃)。

上午九點半服健脾中藥;下午七點半服補腎中藥。

○服藥次數。349

一天通常服兩次或三次。病緩可服兩次,病重病急可隔四小時左右一次晝夜不停;小兒小口頻服。解表葯一天可三次,滋補藥一天兩次。


推薦閱讀:

中醫論
鄙人抑鬱、亞健康的恢復過程。
傳統中醫與亞健康
2月4日播出:經典里的中醫智慧(24)
有關中醫的解釋與胡解釋

TAG:推薦 | 中醫 | 選擇 | 整理 | 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