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同性戀者來說,結婚也意味著創造
中國越來越多的男同性戀者正在通過新的方式適應傳統的社會規範——與女同性戀者結婚。
每當BenjaminZhang說起婚姻,他就會提到這樣一些關鍵詞:「工作」、「責任」、「父母」、「問題」和「著急」。
「現在對我來說最緊要的事兒莫過於找一個對象。我已經不年輕了。我身邊的同齡人已經一個接著一個都結婚生子了,而我還是一無所有。我總感覺有一點兒灰心喪氣,」這位來自中國東北城市哈爾濱的31歲的本地人如是說,他承認自己很喜歡孩子,而且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小孩。「當我結了婚有了孩子以後,我作為我父母的兒子的使命就結束了。這件事對我來說最為重要。」
和Benjamin一樣,中國國內上百萬的大學本科生都面臨這個緊要的問題。對中國人來說,到了結婚年齡就意味著要組建一個家庭。
但是和其他人不一樣,Benjamin在尋找一位女同性戀者作為妻子。
Benjamin是一位男同性戀者,他正努力進行一場「形婚」——為形容男同和女同之間的「合作婚姻」而新創造的一個漢語辭彙。這種婚姻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假象:丈夫和妻子都會繼續和他們的同性伴侶交往,他們甚至不會過同居生活。
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LGBT)團體的專家以及成員表示,這一類人群仍舊會感到社會準則的壓力,只有與異性結婚生子才能證明他們正在使他們適應並改變傳統社會的觀念和人們對於同性戀的歧視。
***
若干年來,男同性戀者一直通過與普通女性結婚來隱藏自己的同性戀的取向。研究男同性戀問題的青島大學醫學院的教授ZhangBaichuan預計,在中國有兩千萬男同性戀和雙性戀,而其中百分之八十都已經與正常女性結婚。這意味著在中國有將近一千六百萬異性戀女性嫁給了男同性戀。這個問題一直隱於人們的視線之外,直到去年六月,四川省一位31歲的新娘在發現其丈夫是一位男同性戀者後跳樓身亡。也正是這件事,將這個問題推到了公眾的聚光燈下。
並不是所有的男同性戀都對滿意這種安排。「當你知道你不能與一個正常女性保持性關係時仍與她結婚,你就是在傷害她,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Benjamin說。他的父母以及同事在不知道他的性取向的情況下,在過去的一年裡安排他與將近20個女孩子相親。
「我同意去相親,然後我回家告訴家人她並不適合我。每當我拒絕一位女孩時,我感到我是在拯救她,因為我……我沒有其他能夠幫助她的。」他感嘆道。
人們認為「形婚」會造成更小的傷害,它也正在成為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群體處理社會與家庭期待他們與正常性向人結婚的主流方式。作為中國最早的,也是規模最大的LGBT在線「形婚」相親平台之一,Chinagayles.com擁有超過十六萬的註冊成員,這個網站稱從2005年成立起,他們已經成功配對了將近兩萬次「形婚」。像其他社交網路一樣,人們可以上載關於他們職業、月收入、教育情況以及戶口情況的個人資料。
「如果你問我是否會感覺無助,我會回答,是的,我當然有這種感覺。但是我又能做什麼呢?當我和我的同性伴侶在一起時,我的父母會做什麼?他們非常傳統。他們肯定不會接受的。」Benjamin承認。「我也希望他們能對他們的朋友說,他們的兒子是一個正常人,結了婚,有自己的家庭。」
來自家庭的壓力逐漸難以承受,Benjamin最終移居到了馬來西亞。
***
「一脈相承」這個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古代哲學家孟子曾經就孝道進行過討論,「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其中,沒有子嗣是最不孝的;在漢語中,詛咒一個人斷子絕孫依舊是很惡毒的說法。
而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使這個問題變得更為複雜。
「我是家裡的獨子。我必須承擔起延續家族的責任。我對家裡必須有一個交待。」Benjamin說。「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的父母有兩個孩子的話會怎麼樣。但正是因為他們只有我,如果我自私地堅持我作為男同的生活方式並且拒絕結婚,我感覺我會使他們失望,我是在傷害他們。」
「我也希望他們能對他們的朋友說,他們的兒子是一個正常人,結了婚,有自己的家庭。」
27歲的PatrickCai仍對兩年前他對父母坦白時他們經歷的痛苦記憶猶新。
「他們不願意相信這件事。他們崩潰了,放聲大哭,歇斯底里並且十分激動,彷彿他們聽說了他們所愛的人正在經受一場巨大的災難。」這位已經和男友相處了三年的浙江小夥子說。「他們現在已經恢復了,但是那時他們如此劇烈的反應確實出乎我的意料。」
在中國,電影、網站中關於同性戀的內容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刪除。然後中國最大的男同性戀網站danlan.org的CEO Geng Le認為,因為國家對網路控制要弱於對於新聞報紙的控制,比起以前,現在在網上對於LGBT問題以及同性婚姻的討論已經有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廣的角度。今年二月新浪——一個中國主流新聞媒體,同時運行著weibo服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人支持同性婚姻。經營即時通訊的QQ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查,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也支持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然而,在LGBT運動中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即使受過教育、精通網路、對同性戀表示理解的都市人,在事實上也並不能對此完全接受。
「很多家長認為那是那些人的個人選擇,但是當這種情況降臨到他們的孩子身上時,他們會馬上表示制止。一位在香港學習,並在一家地處北京的女性LGBT權利組織CommonLanguage進行志願者工作的大學生DianDian如是說。
「對於LGBT家庭來說,與異性結婚是天經地義的。因此,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與異性結婚來給他們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庇護』。」紐約大學研究東亞地區的教授RebeccaKarl說。
「我認識的大部分男同家庭都受到過來自與異性維持正常婚姻的壓力,儘管他們的父母知道他們是男同性戀,並且認為這並無大礙。他們的壓力都來自於『孩子』。」Karl進一步解釋說。
「很多家長認為那是那些人的個人選擇,但是當這種情況降臨到他們的孩子身上時,他們會馬上表示制止。」
DianDian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我的叔叔相信早晚有一天我會『變回來』。他非常明確地告訴我,我可以和女孩子約會,但是早晚有一天,我必須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說是正常的異性婚姻。」這個24歲的女孩說。
而另一方面,DianDian的母親則不反對她女兒的同性戀愛。但是她同時也認為,同性戀根本不需要結婚。
「她可能更重視傳統價值中的婚姻,因為自古以來,我們就有『成家立業』的說法,而且組建一個家庭就自然而然需要一個男性和一個女性。」DianDian解釋。
LGBT的成員表示,在他們工作的地方存在對同性戀的隱性歧視——包括無法得到晉陞機會——這對於社會對同性戀態度的轉變無疑是一大阻礙。
「在公眾勞動中,如果你希望得到升遷,你必須擁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家庭。超過30歲的單身男性以及27、28歲的單身女性會被視為不正常的人。人們之間會有各種各樣的謠言。」23歲的LilyChen說。她是一名大學生,同時也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同性戀者。Lily說,如果她向父母坦白,她會被送到醫院,或者鎖在屋裡,或者強迫她與男性結婚。
***
LGBT群體正在集中支持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這將會成為終結人們對同性戀的好奇,增強人們對同性戀的理解,同時也會抵制在社會上已經廣泛傳播、根深蒂固的反對同性戀的思想。
「中國很強調家庭的重要性,所以同性婚姻是讓人們能更簡單對同性戀表示認同的方式。」北京紀安德諮詢中心的執行董事Wei Xiaogang說,他也是中國唯一的非盈利LGBT網站「同志亦凡人」的創始人。
35歲的StijnDeklerck——「同志亦凡人」的製作人解釋說,對於中國的父母,「婚姻」是個神奇的詞語。「這個詞能夠和社會產生共鳴,因此主張同性婚姻的活動在中國得到了大肆地宣傳。很多LGBTNGO通過在他們的出版物中使用同性婚姻的標語來在媒體和社會上造成反響。」
上個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李銀河致信全國人大——中國最高立法機關——的代表,勸說他們支持重新修訂婚姻法的提議。李銀河從2003年起就致力於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然而事件一直在發生。中國第一場公開的同性婚禮在西南的城市成都舉行——這場婚禮並不受法律的保護。今年一月,在北京郊區舉行的一場老年男同的婚禮更是引發了中國關於男同權利的廣泛討論。
「在中國法律中,同性戀並不違法。同性戀者享有其他中國公民的權利。他們結婚的權利也不予他們的公民權利相衝突,這一點值得被關注。」李銀河的提議中寫道。這份文件必須首先由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提交,之後在正式發表前由30名代表推薦,但儘管有近3000位代表,李銀河的提議仍然被拒絕了。直到那天,沒有政府官員和人大代表做過關於同性婚姻的陳述。
***
北京LGBT中心的項目總監XinYing說,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關係到很多由與婚姻有關的特權,例如財產的所有權,繼承權,贍養的權利,以及醫療的權利。今年二月她曾嘗試以Mayuyu的假名與她的女同伴侶在北京註冊登記結婚,但是她被拒絕了。
在熱衷於結婚的LGBT團體的成員中,這種呼籲很有效。
在毛澤東時代,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神經病和一種流氓行為,並曾經有一場掃除同性戀的運動。
「我本來並不贊成結婚,」37歲的Jianping說,他要求使用假名因為他還沒有坦白她是同性戀。「但是對於LGBT團體來說,同性婚姻十分必要,因為這標誌著權利的平等——你需要做出選擇,不管人們是否想要行使這種權利。同性婚姻同時也會促進這個國家人們對同性戀的理解和接受。」
另一些人正在爭取像傳統婚姻一樣的選擇權。
Xin Ying說:「我很贊成伴侶法,這種法律更有涵蓋性和前瞻性。」她很推崇台灣近幾年出台的伴侶法,並認為這部法案值得關注和借鑒學習。「對於『家庭』的定義不能僅限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而應該允許沒有性別限制的單身或多個人組成家庭。我們希望看到這種多樣性。」
儘管這些改革方案存在的問題,但都可以歸於中國法律的不夠成熟,中國一家男同社交網路feizan.com的主管LingJueding如是說。
「如果我問一個美國人如何使同性婚姻合法化,他會告訴我在國家法律、州法律、地區法律中的明確條款,」Ling解釋說。但是中國的法律體系並不透明,甚至一些LGBT激進分子也只能一邊呼籲中國同性婚姻合法化,一邊茫然不知如何將其實現。
目前一個更好達到的目標則是公共教育——中國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毛澤東時代,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神經病和一種流氓行為,並曾經有一場掃除同性戀的運動。同性戀行為在1997年被合法化,並在2001年被解釋為精神疾病的一種。
「人們需要認識到,同性戀只是一種社會上少數人存在的正常現象。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不論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我們都是正常人,我們生而平等。」青島大學醫學院的Zhang Beichuan教授說。
「或許我們需要一到任的努力才能帶來這一場觀念的轉變。只有觀念轉變之後針對這類問題我們才能運用我們的權利。」
***
在這些目標達到之前,儘管有人提出強烈反對,「形婚」——同性戀男性和同性戀女性的婚姻——依舊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我不幹。這不可能。」來自東南省份福建的21歲男子ZhengLilin一口咬定。他已經與男朋友交往了七年。「這就像我為了滿足其他人而必須和一個人在一起。我需要假裝,這違反我的原則。即使我不能(在法律上)屬於我的伴侶,至少我希望我能對他忠誠。」
另一些人則認為他們很實際。
「我認為,在人生中一個特定的時間點,你會開始期望你有一個孩子,這種需求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日趨強烈,」JianPing說,「如果中國不能像其他國家一樣,讓單身的人也可以不結婚而生孩子,那麼我就不需要『形婚』了。但是在中國,這就是現實,如果你不結婚,你就不能生孩子,未婚而生的孩子沒有辦法上戶口。很麻煩。」同時,對於單身領養孩子也有許多限制,包括如果一個單身男性希望領養一個女童,他必須超過40歲。
Benjamin Zhang也意識到了「形婚」的問題,包括在一個非傳統意義的家庭里撫養孩子、離婚時財產的分割,但是他仍然有自信能處理這些問題。
「我認為我們應該在結婚之前達成協議,如果她有房產,她可以在結婚以後繼續擁有這個房產。至於其他的小問題,我不認為我們會太過計較。」
「當我有了孩子以後,我會盡我所有的努力來讓她健康成長。我的意思是,許多異性婚姻中夫妻會虐待他們的孩子,難道孩子跟著經濟狀況可觀並且愛他的同性家長就不好嗎?」他質疑,「即使孩子將來可能會厭惡我們,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是我會盡我所能讓他得到快樂。」
推薦閱讀:
※吸引來你想要的事物——《創造金錢》第四章
※認識創造
※他用生命創造了34個成語,只有蘇軾能與他比肩
※毛澤東說:陳獨秀創造了黨
※真摯與無私 母愛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