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黨內不互稱「同志」,還能稱什麼呢?

日前,河南新鄉市政府發文:今後新鄉市國家工作人員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工作人員,相互不稱官職,一律稱「同志」。這意味著,以後在新鄉,「同志」這個稱呼將代替以往的書記、市長、局長、處長、科長等職務。消息一出,瞬間引爆輿論。

黨內不互稱「同志」,還稱什麼呢?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稱謂變了事小,思維方式變了就是大問題。

人民日報曾刊文直指黨內稱謂弱化,是不講規矩。文章稱,黨內稱謂弱化實際上是一種「圈子化」的表現。在有的地方,少數黨員幹部之間的關係呈現幫派化、依附化特徵,形成了以各種私人關係為鏈條的「圈子」。「圈子」里的人互相蔭蔽提攜、結黨營私,罔顧黨紀國法。有的黨員幹部信奉「進不了圈子,就進不了班子」的潛規則,整天琢磨拉關係、找門路。

《學習時報》也曾刊文批評黨內稱呼出現了不太好的四種傾向:一是黨內稱呼官職化;二是黨內稱呼市場化,將市場經濟中對企業老闆或高層管理人員的稱呼用到黨內生活中,如老闆、老總等; 三是黨內稱呼江湖化,像老大、老爺子;四是黨內稱呼親戚化,稱兄道弟。

有人稱「老闆」,有人叫「老大」,這些都是江湖名號,它們破壞了黨風黨紀的嚴肅性,若在如此風氣里久了,黨員幹部墮入違紀、貪腐,甚至都渾然不覺,其危害不言而喻。

黨內互稱「同志」是好傳統

自成立之初,黨就在「一大」黨綱中明確規定:「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並願意成為忠實的黨員者,經黨員一人介紹,不分性別,不分國籍,均可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

1965年,中央就黨內稱呼問題發出通知,要求「今後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

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規定:「在黨內所有黨員儘管工作分工有所不同,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戰友,黨內要互稱同志,不稱官銜。」

1984年,「同志」有一次不同尋常的亮相。當時的《武漢晚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小平同志:我這樣的稱呼,似乎不太禮貌,若有不妥之處,請給予責備。」這是1984年4月武漢一職工向鄧小平寫的申冤信。鄧小平在信上圈閱道,「頭一次看到這樣的稱呼,我很喜歡,酌重處理!」普通群眾稱鄧小平為同志,感覺不尊重,其實在小平眼中就是最大的尊重,因而得到小平同志的認同。

2013年10月,《人民日報》刊文明確指出:互稱「同志」,可以起到一種增強平等觀念、訓練民主意識的作用。它提醒每個黨員,你若是幹部,必須平等待人;你若是普通黨員,應消除卑怯心理,增強擔當意識和主體意識。它提醒每個黨員,任何人不論職務多高,在黨內與其他黨員都是平等的同志關係,誰也不許凌駕於其他黨員之上,更不許凌駕於黨之上。特別是提醒「一把手」,大家都是同志,必須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不能搞個人專斷。

規範和純潔黨內交往從互稱「同志」開始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

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再次明確提出:「黨內一律稱同志」。

「稱同志」當然不只是稱謂字面上的改易,更是對黨員幹部的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的進一步明確。

早在2013年10月,《人民日報》就刊文明確指出,由江湖稱號向「同志」這一稱謂的改變,正是當前強力反腐、從嚴治黨的體現,在稱謂上堅持這一原則,也是加強和改進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需要。

「喊一聲同志近一分」。在黨內互稱「同志」,表明黨員之間都是平等的,誰也不能高人一等,更不能欺侮其他黨員同志。「同志」這一稱謂是神聖的,它豎立起了一面立黨為公的旗幟,排除了立黨為私的朋黨意識和幫會意識,標識著凡是出以公心,有著共同信念,為了一個共同的崇高志向而奮鬥的人,都聚集到了一面旗幟之下。

引領「同志」回歸是責任

黨內為同志,同什麼志呢?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之志,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志,同帶領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志,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志。這些應引為光榮和使命,應當堂堂正正。黨內不以同志相稱,不只把黨內變成官場,而且遮蔽一些人「不同志」的問題,淡化黨作為先進政治組織的意識。

「黨內互稱同志」,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導向,一種提倡,一種新風尚。黨內以同志相稱,有利於營造平等氛圍,有利於增加信任,有利於傳遞正能量,有利於凝聚共識,有利於凝聚力量,有利於凝聚智慧,有利於不忘責任和使命:心想黨的事業、心想人民群眾的利益、心想為人民謀福祉的責任、心想遠大奮鬥目標。

黨內稱同志、國家機關內稱同志,並不等於社會生活中一律稱同志。群眾稱一名村支書為支書或書記,完全可以。一個鎮長在履行職務時被群眾以鎮長相稱,也不必強行要求群眾「改正」。

根本來說,黨內稱同志是政治規矩,黨政率先凈化和端正風氣,引領「同志」回歸是責任。

如果有同事稱你為「同志」而你感覺到突兀而不習慣,那你可得好好糾正一下自己思想中「世俗化」、庸俗化的認識啦。

綜合自人民日報、中青在線、中國網、深圳特區報等


推薦閱讀:

於同志:被害人過錯的認定與裁量
徐慶全/杜明明:我與喬石同志的交往——田紀雲訪談錄
蔡暢同志生平(女,1900-1990)
中國同志:還沒平權,商業先行 | 長報道

TAG: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