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局限何在?
某教授表示,公眾對於季老的了解並不全面,對他的學術價值認識也不夠充分。或許如此。季羨林也的確在學術上頗有所成,比如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關係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譯和研究梵文文學作品。但是上述領域乏人理解,難以通俗化,註定曲高和寡,而且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國學」完全是兩碼事,何談季羨林是「國學大師」?
我們完全肯定季羨林在印度傳統文化研究領域上的成績,但是他在不屬於他擅長的領域的聲音甚至一度超過自己的專長,則不是好兆頭。
季羨林將人類文化分為四個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自古希臘、羅馬至今的歐美文化體系,而前三者共同組成東方文化體系,後一者為西方文化體系。其實,這種劃分方法完全是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理論的翻版,拾人牙慧而已,並非季羨林本人的獨創,他也更沒有將這個理論系統化和專業化。
在已經公開的學術思想來看,如果季羨林的設想成為實踐,並不見得有利於中國和世界的和諧穩定發展。季羨林的本意是要守護真話與良知,但是真話不等於真理,良知不等於真知。
季羨林為東方民族的振興和東方文化的復興吶喊,提出東西方文化的變遷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認為21世紀西方文化將逐步讓位於東方文化,「西方不亮東方亮,唯一的一條拯救之路就是以東方綜合思維模式來濟西方之窮。」季羨林固然表達了對長期以來統治世界的「歐洲中心主義」的積極質疑,但是他過分強調了中國復興的力量,低估了中國面臨的種種困難。
季羨林還認為西方採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他把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新疾病產生、臭氧層出洞等等問題全都歸結於西方的科學發明之中,沒有注意到東方也不能安然其外。其實,西方哲學思想中從來未提到過要征服自然,恰恰相反的是西方哲學思想也尊重自然,環境保護的理念和實踐就都出自西方。
在肯定季羨林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他能獲得那麼多誇大的榮譽和地位也在於他的出身:留學德國,出身清華,北大任教。有了這三個光鮮的經歷,就彷彿有了一句頂一萬句的錦囊妙計,殊不知,外行掛名內行的國情已經見怪不怪。
在一個知識界淺薄、找不到真大師的時代,我們曾經歷了「散文大師」余秋雨「捐款門」事件和被冠以「五百年來一奇才」的「楚辭大師」文懷沙被戳穿真面的局面,也死乞白賴地造就了季羨林無人匹敵的「大師」地位。
比起名不副實的的頭銜和虛榮,我們應該更珍惜季羨林關於「文革」的回憶錄《牛棚雜憶》,不僅檢討了自己的經歷,也為歷史留下了寶貴的記錄。我們還應該珍惜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樸素,尤其是對待後輩的平易近人,也成為從北大校園傳到全社會的佳話。清醒和慶幸的是,對於外界賦予的國寶、大師、泰斗等桂冠,季羨林說「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季羨林不喜歡的事情,為什麼總有人強加於他?
推薦閱讀:
※98歲的大師季羨林留給我們的經典語錄,讀一讀,想一想,用一用會有裨益
※季羨林:大儒無聲
※清塘荷韻——季羨林
※國學大師季羨林名言警句|經典語錄|勵志句子
TAG:季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