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錯失的時代

錯失的時代——風帆時代的海戰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與風帆海戰時代失之交臂,明清時期錯過了輝煌的的大航海時代,在西方大航海時代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我們卻在閉關自守,以至於直到今天仍落後於西方世界,令人扼腕嘆息。今天筆者從風帆時代海戰的技術與戰術入手,把大家帶入那個雪白風帆和艷麗炮火為主題的時代——風帆時代。

風帆海戰的船舶

隨著造船工藝的提高,裝有縱帆設備的高大的船樓淘汰了。軍艦降低了重心,提高了速度,適航性得到了提高,可以在大洋里航行得更遠。不僅如此,船帆也大大改進。艏部縱向三角帆和桅杆之間的支索帆比僅採用橫帆航行起來更能吃風。橫帆的驅動力因增加了翼帆也得到加強,它由原船帆橫桁端向外延伸。滿帆時,一艘大型帆船戰艦可掛36面帆。隨著橫帆和縱帆的結合使用,船已經能夠通過迂迴航線而逆風航行,風帆時代的船舶已經摒棄了人力手划槳,完全憑藉風帆藉助風力運動,所謂風帆時代是指1650年至1850年期間。這個時期船舶只要由木材製成,有時在水線以下包裹銅皮,由索具控制風帆驅動船舶前進,大型戰艦一般採用三桅結構,而較小的艦艇則有單桅、雙桅或三桅。

各種常用帆

海軍長期使用青銅或生鐵鑄成的前裝滑膛炮,用於發射用於摧毀船體的圓形彈丸以及殺傷人員的霰彈、破壞帆具的鏈彈。在這個時期,當時海戰方式為交戰雙方的艦隊在海戰中各自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進行火炮對射。在這種「線式戰術」中,最具威力的是大型的、擁有多層甲板的、裝有眾多火炮的戰艦,這種戰艦被稱作戰列艦(Ships of theLine)。戰列艦的全稱應該是「主戰線戰鬥艦」(Main Line of Battle Ships),或簡稱為「戰艦」(battleship)。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君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隨著時間的推移,線式戰術中的戰列艦底線不斷上升。在1652年英國與荷蘭之間的戰爭都還僱傭大量的武裝商船參戰,到了1672年是結構強度低火力不足的小型戰艦,18世紀50年代,50門炮成為戰列艦的最低火力標準,到18世紀80年代,64門炮就是最小的戰列艦了。1805年以後,74 門炮是最小的戰列艦,結果到了1830年,80門大口徑火炮構成艦隊的基礎。

英國皇家海軍曾按照以下標準對艦船進行分類:

一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100門以上,定員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噸。代表艦船為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海軍上將的旗艦勝利號。

二級艦----三層炮甲板,火炮90-98門,定員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噸以上。

三級艦----二至三層炮甲板,火炮64-80門,定員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噸。這是英國海軍中數量最多的主力艦隻。

四級艦----兩層炮甲板,火炮50-56門,定員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噸以上。

上述四級艦均被稱為戰列艦。規模在此之下的艦船被歸類為護衛艦(Frigate)、巡航艦(Corvette)和單桅縱帆船(Sloop)。

17 世紀90年代英國一級艦的縱剖圖,可在圖中看到三層隱蔽火炮甲板和三個桅杆,這種戰艦是構成線式戰術的主要力量,是奪取制海權的保證

18世紀中期的典型英國四級戰艦,裝備50門火炮,雙層甲板。這種小型戰列艦太小了,難以參加艦隊間

的線形隊列,不過這種小型主力艦卻可以發揮有效的商船隊護航功能,還可以在遠洋艦隊中充當旗艦。

在帆船時代,除了另一艘戰列艦,沒有什麼能威脅到一艘戰列艦的安全,它們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王,最大的那些可以裝載100門以上的火炮,美國在19世紀20年代建造的「賓夕法尼亞」號裝載120門火炮,甚至,人們設法給一些巨型戰艦裝上140門火炮。它們的任務就是在戰鬥中擊敗其他戰列艦,如果在海上遇到其他種類的敵艦,對方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投降,要麼拋掉火炮在內的所有負重全速逃跑,通常情況下只有那些特別敏捷的狹長快速帆船有機會逃掉。

至聖三位一體號戰列艦,西班牙人為

了試圖在火力上壓倒對手,給至聖三位一體號增加了一層甲板,配備火炮多達130門,成為當時獨一無二的四甲板巨艦,是當時海上最大的戰艦之一。所以在聖文森特角和特拉法爾加兩次戰役中成為英皇家海軍的主要攻擊目標。雖然其火炮總眾多,但是英海軍炮組開炮速度極快,所以最終投降。

戰列艦結構強度高,火力強大,成為海上線式作戰的基礎。而速度極快的小型戰艦則被用來進行偵察、封鎖、或者海上破交作戰等輔助性作戰任務,1750年,這些小型戰艦發展成為典型的單甲板戰艦「三桅快船」,這種戰艦被稱為巡洋艦,巡洋艦要具備多種作戰能力,能夠在遠洋活動的大型軍艦,在風帆時代他的基本能力是能夠俘獲一艘商船。除此之外,風帆時代的艦隊總是帶著縱火船,這些縱火船主要由廢舊商船或小船改裝,這對在海戰中受傷失去的動力的大型軍艦是致命的威脅,海戰中還有用於對岸攻擊的臼炮艇、淺水炮艦等等。

1695年英國的雙桅臼炮艇。這種炮艇載有2 門13 英寸(330毫米)大口徑臼炮。發射的炮彈重達200磅(90公斤),射程為3000碼。臼炮艇經常被用來攻擊有堅強防禦的,大型戰艦難以接近的海岸目標,比如要塞、炮台、港口、海軍基地等。1814年英國海軍曾用臼炮艇轟擊巴爾的摩的麥克亨利堡。弗蘭西斯.斯科特.凱正在一艘英國戰艦上觀戰,他即興寫下的詩句後來成為美國國歌的歌詞。「烈火熊熊,炮聲隆隆」就是描繪當時英國臼炮艇轟擊的真實寫照。

縱火船,這是風帆時代唯一一種對戰列艦有威脅的小艇,經常用於夜間奇襲和焚燒機動性受到毀壞的敵軍戰艦

支撐海上作戰的基礎——造船、基地

戰艦的生命力取決其造船的材料——木材。重炮開火時會對船舶本身的結構強度造成嚴峻的考驗,橡木是最好的造船木料,當時的西方世界都是用橡木做艦殼材料,橡木耐用,抗打擊能力強,木屑小,所以雖然有時也用榆木作水線下厚板,或者用古巴桃心木、印度柚木造船,但是橡木一直都是最好的造船材料而桅杆和甲板部分通常使用冷杉和松樹較軟的木材,所以,雖然有一些海軍擁有橡木供應地,但是往往需要補充製造桅杆甲板的木料。比如荷蘭海軍主要使用波羅的海沿岸的木材造船,而英國、法國海軍的桅杆、甲板目標也來自於波羅的海。

風帆時代的海軍,必須有強大的工業基礎。這是18世紀鍛造鐵錨的場面,戰列艦的鐵錨是當時最大的鍛造零件之一。下圖是一具單錨爪系留錨。

18世紀阿姆斯特丹船廠為東印度公司造船的場景,從波羅的海運來的木材由吃水淺的平底船直接運進

船廠,當場卸下鋸開切割成型,而桅杆、索具、風帆、火炮等其他物資都已經在倉庫里備好。

戰艦要想經久耐用,最關鍵的就是採用充分乾燥的木材,木材中的水分不能超過20%,這往往需要把木材妥善存儲好幾年的時間來乾燥,最理想的狀況就是,利用乾燥的木材慢慢的造船,讓船的框架和外殼自然乾燥,這樣造好一艘船至少要3 年的時間,最理想的是6年,可是在戰時這樣緊急的情況下,不可能保持木材的供應,海軍只能使用乾燥不足的木料和質量較差的木料造船,這樣6個月就可以造好一艘船,但是一旦船體結構封閉,船體內部陰暗、潮濕、溫暖,特別適合木腐菌等細菌的繁殖,會逐漸腐蝕木材,降低船體強度。

船隻在海上長時間航行,船體長時間受到海水侵蝕,經常受到風暴的洗禮,軍艦的結構框架很容易鬆動,水下部分也會腐蝕,所以要定期的把船舶停靠在碼頭上進行大修,否則鬆動腐蝕的無法避免,最終可能會經不起風暴的考驗,整艘船的壽命也會降低。船如果造得好,而且加上定期得維護,它可以輕鬆挺過50年。所以對於一隻艦隊來說,擁有干船塢,用於定期維護自己的軍艦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干船塢進行水線以下的定期檢修,可以保持一支強大的後備艦隊。如果沒有干船塢,要維修船隻,就必須把船拖離水面,或者在水上使船向一側傾斜,這些辦法只能用於較小的船,而且非常危險。

良好的造船工藝與定期維護可以延長戰艦的服役壽命,這對於一隻希望保持強大的海軍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海軍基地往往以船塢為核心展開建設,如果一隻艦隊希望在某個海域進行長期的活動,就必須能夠在附近獲得一個海軍基地,這樣海軍可以在海軍基地內獲得帆布、索具、甲板、桅杆、槍炮、彈藥、食物、淡水和人員的補充,基地可為艦隊提供安全的泊地,為海員提供休整與醫療設施。英國在風帆時代獲得成功與其重視海軍基地不無關係。英國人每擴張到一個新的海域,就會不計成本的建立起新的海軍基地,相比之下,法國人則更偏好遠洋征戰,派遣遠洋艦隊去出事海域,完成任務後在長途跋涉回來。

風帆時代的港口,注意干船塢

火炮、彈藥、炮術

1650年,幾乎所有的海軍炮都用青銅鑄造而成,因為青銅不像生鐵那樣容易炸膛,所以更加輕便耐用,直到18世紀初期,青銅都是最好的鑄炮材料。但是青銅過於昂貴,在艦隊規模擴張之後,除了最小的和最重要的戰艦都採用了廉價的鑄鐵炮。在整個風帆時代,英國海軍的火炮比所有的曾經出現的對手都強大,這主要得益於英國飛利浦.布洛克爵士在英國皇家海軍「香濃」號上提倡的炮組訓練,英國炮手可以用絕對優勢的射速壓倒對手。而與此同時,法國的鑄鐵炮卻經常發生意外爆炸事故。

到了18世紀60年代製造技術得到了提高,這個時期西方的槍炮已經不再是中空鑄造,而是鑄成實心的,然後用水鑽膛,再用蒸汽動力車床光滑內膛,這樣可以製成更為精密的火炮,這樣炮彈與炮膛結合的更加緊密,可以更充分利用火藥推力,增大炮彈出速,射擊也更準確。比如,18世紀70年代,蘇格蘭卡龍公司就利用此技術發展過一種「大口徑短炮(carronade)」,他的射程雖然不如小口徑長炮(也就是所謂的加農炮),但是大口徑短炮更加短小輕便,可以發射更大直徑的實心炮彈,在近距離(150碼以內)作戰的威力大大提升,奠定了英國皇家海軍在近距離作混戰的優勢。

滑動炮架上的大口徑短炮,這種短身管、高射速的火炮是由蘇格蘭科龍公司發明製造,

英國的皇家海軍配備這種大炮之後,在近距離交戰中如虎添翼,這種大口徑短炮在1782年聖徒島海戰中一鳴驚人。

風帆時代火炮使用的主要彈藥是實心鉛彈,當時的火炮也以發射這種實心鉛彈的重量來命名和分類,以區別威力。比如法國人保留到了1820年的36磅炮,美國人在1815採用42磅炮等等。實心鉛彈很像現代體育運動中所使用的鉛球,實心鉛彈密度很大,可以在近距離上可以輕易穿破戰艦的船殼,能對艦內船員造成傷亡,但是對於戰艦來說,如果命中的不是水線附近部位,其對艦船的破壞很小,很容易修補,而且實心彈在遠距離上射擊,即使命中了也很容易被敵人堅固的艦殼彈開。風帆時代的彈藥除了實心炮彈以外,還包括殺傷艦面人員的葡萄彈,用於摧毀桅杆、風帆、索具的杠彈和鏈彈。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灼熱彈,這種炮彈英國皇家海軍經常使用,是用爐火將實心彈燒的通紅,在裝填時需要在火藥和炮彈之間堵上一坨濕泥,以免溫度很高的炮彈引燃火藥。可想而知在擁擠、嘈雜的船艙里往往到處是跑來跑去的水手,堆滿了火藥桶和炮彈物資,所以使用這種灼熱彈必須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事故,所以灼熱彈需要專人來烤和運送,這種灼熱彈雖然用起來很麻煩,但是他的威力也不同反凡響,灼熱彈可以像穿破紙張那樣穿破敵人的堅固的船殼,如果運氣好,灼熱彈命中敵人的火藥桶,就會引起一場大爆炸,所以灼熱彈是炮手的最愛,在作戰中,灼熱彈供不應求,在戰鬥激烈時要灼熱彈的喊聲此起彼伏。

海軍加農炮、彈藥以及配件

而到了風帆時代的木末期,火箭和開花彈也登場了,開花彈是在1830年由法國炮兵專家帕克斯漢斯上校引入的,到了1850年,戰列艦上最多可配屬10門發射開花彈的火炮,其口徑往往大於發射實心彈的火炮。儘管開花彈是現代榴彈鼻祖,但是在實戰中其對戰艦的攻擊力確是不穩定,其主要原因在於不可靠的引線和較低的精度,往往還沒爆炸就被艦殼彈開,但是其對陸攻擊的殺傷力要超過實心彈。風帆時代為了方便裝填彈藥,還發明了火炮滑車,使用滑輪組和粗繩索的阻尼抵消火炮的後坐力,火炮射擊後,通過後坐力退回船艙里,重裝彈藥,然後拉動繩索將火炮推出去開炮。

火炮滑車的俯視圖

線式戰術與集中兵力混戰

風帆時代的帆船,艏艉狹窄,一般只能安裝幾門輕炮,主要的火炮一般裝在戰艦的兩側,與本船龍骨垂直放列,通過兩舷開設的炮孔射擊,在接近敵艦的時候快速開火,用齊射打出大量的炮彈期望命中敵艦。當時的炮彈威力有限,單發射擊即使命中也很難對敵艦造成致命傷害,當時雙方戰艦進行炮擊的距離很近,當時的火炮不需要抬高仰角時,射程只有200碼(一碼等於9.14米)。這種作戰方式造就了風帆時代的海戰戰術:用側面對著敵人,排成一列首尾相接的長隊,利於艦隊發揚火力,這樣每條戰艦都有一半的火炮能對敵射擊。這樣一來較小的軍艦難以投入主要的海上戰鬥,而只能擔任巡邏和偵察這樣的任務,因為艦隊的威力在於戰艦排成連貫的長隊,就象一根鏈子,連接部分如果薄弱,很容易被打斷,線式隊形中小型軍艦一旦被擊沉或喪失機動能力,會影響後續戰艦保持隊形。英國人甚至企圖把這種線式戰術以法令形式保存下來,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期間,發布的《海上作戰條令》明確的把縱隊定為海軍作戰時的標準隊形:「各分艦隊的所有戰艦都必須儘力與其分隊長保持一線隊列前進……」。也就是說,如果當時艦長在作戰時,如果擅自離開線形陣列,事後可能會被送上軍事法庭。

1782年4月12日,聖徒島之戰。這幅油畫描繪了胡德的旗艦「巴弗勒」號和德.格拉瑟的

旗艦「巴黎」號交戰過程中一個場景,注意當時戰艦交火的距離。

1797年7月,納爾遜(當時是海軍上校)在英國皇家海軍「特休斯」號戰艦,指揮近海分艦隊封鎖加的斯。

注意其保持的線形隊列。圖中可清楚地看到,由於處在上風的緣故,艦體傾斜,很難打開底層炮門進行射擊。

線式戰術是風帆時代海軍乃至於蒸汽時代海軍炮戰的基本戰術。風帆時代的艦隊的行動完全依靠風力,機動能力有限,在交戰雙方實力量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任何形式的集中兵力都十分困難,海戰變成平行航向的兩支艦隊之間冗長的交火,往往不能出現決定性的戰果。這種情況直19世紀初,英國海軍傳奇名將納爾遜給海軍戰術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實現了在戰列艦隊作戰中集中兵力。實際上納爾遜的辦法很簡單,典型的做法是從上風位置進攻下風位置的敵艦隊,在敵艦隊中間實現切割,然後利用大口徑短炮優勢迫近敵艦發動混戰,集中打擊敵艦隊列中處於相對上風位置的那一部分,這時敵艦隊列中處於相對下風位置的那一部分由於風向的牽制不能很快轉向。要完成這樣的戰術機動至少要兩個條件:一、攻擊前搶佔上風位置;二、被牽制的敵艦掉頭增援之前,利用數量上的優勢消滅敵艦隊的一部分。納爾遜憑藉英國海軍優秀的航海技術和炮術訓練,不止一次的成功的完成了這樣的戰術動作。在1798年尼羅河戰役中,攻擊頂風錨泊的布呂埃斯艦隊前部;在1805年特拉法爾加戰役中,攻擊下風行駛的維爾納夫艦隊後部——這場偉大的戰役所取得的勝利曾使英國保持海上霸權達一個世紀之久。

風帆時代的海上作戰,不得不局限於風向、洋流。比如上風投入戰鬥,可以更好的戰鬥保持隊形發起進攻,在交火後,風會把硝煙吹向下風,遮蔽下風處艦隊的視線難以瞄準。而從下風投入戰鬥,可以便於撤退逃跑,但是不容易保持隊形。由於風力的影響船體會順風傾斜,這樣上風一方就很難打開底層甲板的炮門而不能參戰,三層甲板戰列艦尤其如此,而下風一方可打開全部的甲板進行射擊,但是從下風射出的炮彈容易打高,而打到桅杆和索具上,而從上風發射的炮彈則會打低打到艦殼上甚至是水線附近。在18世紀英國皇家海軍傾向於從上風發動進攻,法國海軍則是一般從下風投入戰鬥,因為英國皇家海軍是以殲滅俘獲法軍艦隊為主要作戰目的,而法軍則是希望打掉英國海軍的桅杆和風帆,這樣就可以隨時退出戰鬥,日後在完成進一步的作戰目標。針對這種狀況,英國皇家海軍迫使法國海軍出港決戰,在戰鬥中,首先搶佔法軍的下風位置,切斷其撤退路線,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法海軍陣列一部。如果法軍陣列能夠繼續維持,則通過動用補充戰艦形成雙列線式隊形,夾擊法軍。只要法軍的陣型崩潰,英國皇家海軍就會發揮近戰優勢進行混戰,納爾遜在特拉爾法拉爾加海戰中就運用了此戰術,攻擊法國西班牙聯軍的結合部,在近戰混戰中擊敗了對手。

英國海軍准將喬治.安森率領的艦隊截獲每年一度從墨西哥開到菲律賓的運寶大帆船。注意風將硝煙吹往下風處,遮蔽了炮手的視線。

無論是艦隊作戰,還是單艦決鬥都受到風向、洋流的極大限制。從示意圖可看出,上風的戰艦很難打開下層炮門射擊,三層戰列艦尤其如此,而下風則可以發揚一側的全部火力,但是下風戰艦火炮卻容易受到風力影響,炮彈容易打高,打到上風艦的桅杆、風帆和索具上。

1805年特拉法爾加戰役示意圖:納爾遜在此戰役設想是:當敵軍在船舶操縱技術和火力都弱於己方的情況下,可集中優勢兵力與其展開混戰。戰前納爾遜準確地預料到海上風暴很快就會來臨,所以抓緊時機將艦隊分成兩列縱隊向敵人艦隊1/3處、2/3處迅速推進,將敵艦隊分割成三部分,處於下風處的法西聯合艦隊由於風向關係很難掉頭參戰,這樣就形成了兵力優勢,從而利用近戰和混戰的優勢,迅速解決對手,在日落前結束戰鬥,納爾遜保持自己的隊形切斷了法西聯軍的線形,切斷了法西聯軍的後2/3兵力,而使科林伍德縱隊的兵力能夠壓過對手。這場戰役幾乎是完全按照納爾遜預想進行的,可惜納爾遜被「敬畏」號後桅杆的狙擊手擊中,在得知他贏得了一場偉大的戰役後光榮的死去。

在這場戰役中,英國皇家海軍體現了其卓越的作戰素質,英國炮手操縱的火炮射速至少是法西聯軍的2 倍。

2007-8-8 10:27發表於知遠論壇


推薦閱讀:

[轉載]六氣從化
[轉載]鬼谷分爻法
【轉載】英國女性小說家簡奧斯汀
[轉載][原創]《天玉經》探討之三——二十四山黃泉分析
轉載:安然:國家應警惕宗教教法的出現

TAG:轉載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