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投資家 實體產業和金融領域第一新媒體平台 能源大博弈:中東的那些事兒

來源:凱豐研究

撲克導讀:2015年11月13日晚間,法國巴黎遭受多次恐怖襲擊,共造成逾140人死亡和200多人受傷,事件發生後IS(伊斯蘭國)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法國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同時施行禁航和宵禁等一系列措施;歐盟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進一步應對策略以及常態性地區間反恐應急機制,隨後法國宣布與俄羅斯合作加大對IS的打擊力度。然而頗為弔詭的是,就在歐洲對俄態度有所轉變之時,11月24日,俄羅斯一架前往敘利亞執行空襲任務的Su24戰機被土耳其擊落;跳傘的飛行員被敘利亞境內的土庫曼旅射殺,隨後一架尋找飛行員的Mi8直升機再度被擊落。俄羅斯對土耳其強硬表態,一時間中東整體局勢風雲突變;而市場揣測地緣政治將對未來原油供應產生較大影響,油價也連續2次出現快速反彈。

中東和伊斯蘭問題沿革

提及油價和恐怖主義,就無法忽略中東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區和「火藥桶」。狹義上的中東指以伊斯蘭和猶太教為主要信仰,以阿拉伯、波斯、庫爾德和猶太人為主要民族的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西亞地區,主要國家有伊朗、伊拉克、沙特、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廣義的中東北非(MENA)則包含北非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中西亞國家。「中東」與以巴爾幹半島為主體的近東以及以東北亞為主體的遠東相併列,是歐洲中心論的體現。中東是歐亞非的陸地走廊,歷史上曾經的6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都以中東作為核心;在中世紀之前,中東扼守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同時又是東西方文明交匯的前哨戰,具有較高的地緣價值,歷史上圍繞中東的爭奪歷經千年。但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海權論成為國際政治的核心,中東地緣優勢低位有所下降。

近代中東問題除了歷史上遺留的宗教和民族問題之外,本質在於石油成為新興能源後,大國政治過度參與其中帶來的後遺症。2014年中東地區原油儲量和產量分別為8100億桶和2856萬桶/天,佔比分別為48和32%,是中東吸引眾多大國參與其中的最根本原因。美國為平衡中東伊斯蘭勢力,支持猶太人復國直接引發了四次中東戰爭,成為目前一系列問題的本源;而英法殖民時期任意劃分的國界,以及在其撤離後為平衡區域間勢力而進行的政治干預,則造成了中東各國始終缺乏統一的政治訴求,除了導致區域內國家長期處於敵對狀態,還成了恐怖主義的土壤。

全球原油產量分布(百萬桶/天)

此外,阿拉伯社會在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由於「民智未啟」,需要統治階層以強權方式「訓政」,政治和經濟背道而馳,導致階級矛盾凸顯,迎合底層民眾的伊斯蘭教義優勢便脫穎而出;實際上不惟中東,亞太南美也面臨相通的困境,無非在方式上有所差異。伊斯蘭與其它宗教的最大差異在於其體系的完整和封閉性,因宗教出現較晚,已脫離古典時期進入中世紀,故更接近於法典和制度;在低發展區域能夠更具有社會指導作用,使原始居民快速進入初級社會,因而伊斯蘭教能夠更好在偏遠和邊緣地區擴散,但面對現代社會就體現出明顯的桎梏,難以融入現代化的框架之中。

因此,中東問題本質上是石油戰略和大國政治的後遺症,而伊斯蘭教則進一步加大了這種矛盾的激化。目前全球恐怖組織的根源是沙特的國教瓦哈比教義,沙特通過大量石油美元和金元外交去支持伊斯蘭擴散,與恐怖組織難以撇清關係。恐怖組織以最初由沙特支持的穆兄會將瓦哈比教義的理念實踐化,隨後在美國支持基地和塔利班對蘇聯的「聖戰」中逐步成熟,在伊拉克戰爭後短暫遭到壓制;但隨著阿拉伯之春和敘利亞危機,IS快速崛起,在其「建國」後恐怖組織進入了新的階段。

巴黎暴恐襲擊後的影響

應該說,IS能夠快速崛起,歐洲和中東目前的亂局,與石油和能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自上世紀70年代起的2次石油危機一度引發西方國家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其衝擊之下,西方國家,尤其是第一大原油消費和進口國美國將能源安全列為國策,從開源、節流、豐倉三個角度實現美國的戰略安全,其中包括:擴大中東軍事存在以保證原油供應安全、開放天然氣市場、加大可再生和非常規能源供應;禁止原油出口、提高能源效率;建立戰略儲備、以及國際合作組織IEA等。在隨後的30多年時間內,中東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心,而天然氣市場的開放和對非常規能源的支持則促使了頁岩革命的爆發。

隨著頁岩革命的爆發,以及美國能源效率的持續提升,2014年美國原油進口比例下降至不足30%;而整體北美的能源自給率達到了95%。這使得美國有能力脫離中東,而將遏制中國作為其首要戰略目標;在此背景之下,美國在2012年提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並積極推進TPP協定。為避免中東在美國離開之後出現權力真空,打破美國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戰略支點,美國選擇了打壓什葉派伊朗和敘利亞作為其脫離中東後的主要手段,一方面攪亂中東政局,另一方面不斷敦促中國承擔更多責任以期分散中國在亞太的精力。此外,為遏制俄羅斯的西擴和南進戰略,美國也通過加大歐洲天然氣供應提升其對俄羅斯談判的籌碼,在烏克蘭危機中美國的推波助瀾也是目前困局的主要來源。

而IS原先只是遊盪於伊拉克境內的小規模恐怖組織,其初始領導人扎卡維由於上了美國通緝榜而聲名鵲起;在美國一系列錯誤政策後,IS吸納了前薩達姆政權的眾多殘餘勢力,美國在2013年又倉促撤離伊拉克,致使其活動空間大增。在敘利亞危機的初期,由於美國和沙特等國為快速推翻巴沙爾政權而大量不加區分對反對武裝組織進行支持和資助,致使IS快速做大並轉向攻擊美國希望扶植的世俗反對派勢力,同時打通了伊拉克西北部至敘利亞東部的走廊,大大改變了目前敘利亞和中東地緣政治形態,美國和沙特此時才意識到IS已尾大不掉,但為時已晚。

向後看,敘利亞危機短期難有緩解可能,IS也難以被快速清除。主要還是因為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所持的不同態度,美國和沙特的首要訴求是清理巴沙爾政權,而這是俄羅斯和伊朗所無法接受的;土耳其則希望敘利亞長期維持動亂,盡量削弱庫爾德組織的有生力量,同時可以獲得更多低價原油的利益;歐洲此前態度曖昧,希望推翻巴沙爾政權和打擊IS,但由於難民問題始終投鼠忌器;中國作為置身事外的大國,雖然中東亂局不利於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但可以較大程度緩解亞太壓力,因此並不參與其中。各方利益訴求的不同,致使敘利亞危機始終難現紓解可能。

但巴黎恐怖襲擊之後,歐洲開始反思敘利亞問題中的外交策略,隨後法國和德國也開始介入敘利亞並與俄羅斯展開合作,這使得敘利亞危機開始有轉折的跡象。但隨后土耳其卻突然擊落俄羅斯戰機,這一瘋狂行為被廣泛認為是美國背後唆使,但並無明確證據,目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土耳其此舉早有預謀。但無論是埃爾多安的世紀豪賭,還是美國授意,可以預期的是,俄土不會因此發生戰爭;但俄羅斯會加大對敘利亞境內包括土庫曼旅和所謂「人道主義救援基金會」等土耳其支持勢力的打擊力度,而歐洲和中國則會更傾向於支持俄羅斯而孤立土耳其,這對美國也將產生較大壓力,有利於形勢朝向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的方面運行。

此外,巴黎恐怖襲擊會加大西方右傾勢力抬頭,長期來看不利於歐洲一體化和其經濟復甦。但考慮到美歐外交政策的轉向,會傾向於減少對什葉派國家的打壓以期削弱目前的恐怖組織影響,伊朗將是最大的受益者,沙特和海灣國家會受到不利影響。土耳其的瘋狂行為會為其帶來極為負面的衝擊,中東的勢力平衡將會發生巨大轉變。

短期來看,ISIS控制區原油產量不到10萬桶,即便法國報復性反擊亦難對供應產生太大影響,而宵禁戒嚴禁航則對成品油產生抑制,消費者信心受挫後亦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因而短期是利空。長期來看,歐美外交政策的轉向會導致中東政局的較大轉變,可能會對供應產生較大影響,即便歐洲經濟復甦進程放緩,對原油也將產生向上提振。

IS控制區內油田分布


推薦閱讀:

要麼瘦要麼死 「3位數」女神范冰冰領銜女星真實體重
星巴克前CEO稱感受到阿里巴巴的威脅,開高端實體店應對
【零售趨勢】實體零售模式迎來「拐點年」
消費升級或半路「夭折」:不悟透這一點,實體零售的轉型可能都是扯淡!
年輕人沒有背叛實體店!以大悅城為例

TAG:金融 | 投資 | 能源 | 媒體 | 中東 | 新媒體 | 領域 | 撲克 | 產業 | 平台 | 實體 | 撲克投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