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奧秘、起源和演變
漢字的奧秘
河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李萬里
「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你要好好地學習,我說的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我們的漢字中究竟蘊藏著什麼樣的奧秘,讓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如此勉勵他的女兒呢?
一、造字方法不相同
漢字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主要的造字方法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1.象形
我們的祖先最初採用象形(描繪事物形狀)的方法創造了象形字。
如「燕」,
再如「鼠」字,底部的「 」,前兩個豎提都有兩點,後一個斜鉤沒有兩點,為什麼呢?鼠,
日、月、牛、馬等漢字都是用象形這種方法創造的,象形字接近畫圖,非常像實物的樣子,是構成漢字的基礎。但是,複雜的事物、抽象的概念無法象形,所以只靠象形這種方法造的字並不多。
2.指事
有些抽象概念難以描繪出來,我們的祖先開始用指事(用象徵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提示符號來表示某個詞)的方法創造出了指事字。
如「刃( )」字,是在「刀( )」上加上「丶」創造出來的。「丶」是指事符號,它的作用是指出「刀刃」在「刀」上所處的位置。其它的指事字還有上、下、本、末、亦、天等等。
用指事方法造的字可以表示某些抽象概念,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用象徵性的符號表示詞義是相當困難的。從古至今,指事字極少,就說明了造指事字不容易這一事實。
3.會意
用象形、指事的方法造出的象形字、指事字非常有限,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又開始採用會意(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的方法創造出了會意字。
如「即」, 、 (甲); 、 (金); (篆)。古文字中左邊的「皀」,
再如「既」,
即(jí)字的右半部分(卩)是兩畫,讀第二聲;既(jì)字右半部分(旡)是四畫,讀第四聲。這純粹是一種巧合,但卻不失為一種識記這兩個字讀音的訣竅。
用會意的方法造出的會意字,如牧、看、休、掰、寇、冠等等,一經分析,就可以明白漢字的意思。我們學習時經常會產生「一語道破,終生不忘」的效果。
4.形聲
後來,我們的祖先又採用了形聲(是由表示字義類屬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的方法創造出了形聲字。
「偏旁部首表義,基本字表音」。這是形聲字的一般規律,如「請晴情清睛」這一組字,它們的讀音大都與基本字「青」字有關,字義大都與它們各自的形旁「訁日忄氵目」有關。再如「粉芬忿吩盼紛汾份」、「菜踩睬彩」等組形聲字,也可以發現同樣的現象。
「形聲」造字法產生後,突破了以往造字方法的局限性,造出了大量的形聲字。目前,在我們使用的漢字中,形聲字佔90%以上。需要強調的是,漢字經過長期演變,有很多形聲字中的基本字已經不能準確地表達讀音了,我們識字時不能犯「秀才識字讀半邊」的錯誤。
二、古今形體有變化
我們的漢字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從產生到現在,形體發生過很大的變化。漢字主要出現過的形體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
1.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指通行於殷商時代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主要特點:筆形是細瘦的線條,拐彎多是方筆,外形參差不齊,大小不一,異體字較多。
2.金文
金文是指古代鑄或刻在青銅器物上的文字。主要特點:筆畫豐滿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勻稱,異體字也較多。
子
3.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整理、推行全國的標準字體。主要特點:字形更勻稱、整齊,筆畫圓轉、簡化,異體字基本廢除了。
4.隸書
隸書是由小篆減省而成的一種應急字體,開始於秦朝,因多為囚徒、奴隸所用,所以叫做「隸書」。
隸書有秦隸、漢隸兩種。秦隸是產生於秦代的隸書,把小篆圓轉弧形的筆畫變成方折平直的筆畫,基本擺脫了古文字象形的特點;漢隸是在秦隸的基礎上演變來的,是漢代通行的字體,字形規整,撇、捺、長橫有波磔(磔zhé:漢字的筆畫,即捺nà),很少有篆書的殘存痕迹。
5.楷書
楷書也稱「真書」、「正書」。「楷」是可作模範榜樣的意思。楷書興於漢末,盛行於魏晉,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筆畫沒有波磔,書寫方便。
三、蘊含知識很豐富
我們使用的漢字中蘊藏著豐厚的知識和無窮的奧秘。
1.「男」、「婦」字記載著古代男女不同的分工
男, (甲); (金); (篆); (隸)。「男」由「田」和「力」兩部分組成。上部的「田」,表示的是耕種的田地;下部的「力」是古代的一種農具,因為使用這種農具耕地要化費很大的力氣,所以就用這種農具的樣子來表示力氣的「力」。在田地里種莊稼,是重體力活,是成年男子的任務,所以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就用「田」和「力」合在一起表示「男」的意思。
婦, (甲); (金); (篆); (楷書)。「婦(婦)」由「女」和「帚」組成。「帚」指的是打掃衛生的笤帚、掃帚等工具。古代的女子一般呆在家裡,多數情況下是干一些打掃衛生之類的家務活,所以,我們的祖先就用女子拿著掃帚掃地的形象表示婦女的「婦」字。
男的主要在田間從事需要化費大力氣的體力勞動,如耕地、種莊稼等;女的則主要在家裡干一些打掃衛生之類的家務活。我國古代男女分工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來歷。
2.「取」字蘊含著古代統計戰功的妙法
古時候,我國部族之間、諸侯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獲勝一方的首領要對士兵論功行賞。如何確定士兵在戰場上殺死敵人的數量呢?讓士兵自己報告,行嗎?不行,因為無法證明士兵說的是真是假呀!讓士兵把敵人的屍體拖回來,行嗎?也不行,如果就殺死一個還好辦,要是殺死十個、八個的,怎麼能拖得動呢?
這可怎麼辦呢?我們的祖先還真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把敵人屍體上的左耳朵割下來,交給首領進行統計,交一隻耳朵就證明殺死了一個敵人!
「取」字就記錄了這一種統計戰功的妙法。取, (甲); (金); (篆); (隸)。「取」字最初是由一隻手拿著一隻耳朵的樣子構成的,表示割取耳朵的意思。後來,「取」字又有了「捕獲、索取、收受、採用」等意思。
3.「冊」字形象展示出古代「書」的樣子
在紙還沒有發明以前,我們的祖先是在龜甲、器皿、木片、竹片等物體上面刻字記事的。用來寫字的竹片叫做「竹簡」,它是怎樣做成的呢?首先,把竹子剖成同樣長短、寬窄、厚薄的細長條;然後,削去竹條外面的薄皮,並在竹條上相同的位置削兩三個小缺口;最後,把加工成統一規格的竹片,放在火上進行烘烤,蒸發掉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蟲蛀和變形,竹簡就造成了。
竹簡質地堅硬,價格便宜,人們多把它作為書寫的材料。竹簡做好以後,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上面寫字了,或者是用刀在上面刻,或者是用毛筆在上面寫。一般情況下,一條竹簡只能從上到下寫一列字,寫一篇文章要用很多條竹簡。文章寫完以後,通過「簡」上的小缺口,按順序用繩子或牛皮條把它們串編在一起,這就成了「冊」,也就是我們祖先的「書」。
我們看來看一下「冊」的古文字: (甲); (金); (篆); (隸)。不正像是用繩子串編起來的竹簡的樣子嗎?
我們的祖先在竹簡上寫字的時候,當然也會出錯。那時候還沒有橡皮,怎麼修改「冊」上的錯別字呢?先用刀把竹簡上的錯字刮掉或者削去,然後重寫呀!你看,「刪(shān )」字不是已經告訴我們了嗎?「冊」後面加一把「刀」,記錄的就是這種修改方法,「刪」字最初表示的就是刪除、去掉的意思。
……
造字方法不相同,古今形體有變化,蘊含知識很豐富。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無價的瑰寶,她不僅承載著中華文明,而且蘊涵著豐富的知識。每個漢字都是一幅圖畫,每個漢字後面都有一個故事!不過,由於年代久遠,有許多故事已經不被人們所知了,如果您感興趣,就讓我們一起探索漢字的奧秘吧!
基本情況:
李萬里,男,漢族,1968年3月出生,河南省原陽縣人。碩士研究生,小學高級教師,河南省教學標兵,新鄉市教學標兵,新鄉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
《易·繫辭下》說,「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抑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段話即是演繹《易》的易理,也是創造漢字的原理。
1、漢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是「外圓內方」。這法於古人的「天圓地方」的理念。「○」是「[」的簡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圖形。「○」的周長與直徑相比是一個常量(π=3.14159……),「π」是物質世界「變易」中的「不易」,可謂「萬變不離其中」。「○」是在線條長度固定時,可以佔據的最大「宇宙空間」。可見,漢字的「外圓內方」結構是「完美」和「節省」的構造方式。
2、「五」之說「五→二乂」字,《說文解字》說「五,五行也,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可見,「五」字乃指「天地陰陽相交,音同『戊午』。戊,為天干第五;午,也指五月」。在著名的《河圖》、《洛書》中,「五」安排在圖的中間,也有「陰陽相交」之意。「天」是最大的「陽象」,「地」是最大的「陰象」,「天地造化五行」。「五行」是古人認為構成世界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3、五種基本筆畫
筆畫指構成楷書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所有筆畫歸納為五種標準的結構,即:橫(一)、豎(丨)、撇(丿)、捺(丶)、折(乙)。
4、漢字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簡略歸納為五個階段:聲、形、象、數、理。
⑴ 「聲」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必要組成部分。在遙遠漫長的太古時代,人類從本能的「哭聲、笑聲……」或模仿大自然的「鳥鳴、蟲叫、獸吼、風聲、雷聲、雨聲……」中逐漸分化出具有一定意義、代表一定事物的「聲音」,這就是語音的進化。例如:「ma、ba」用於代表「媽、爸」可能是從哭聲「啊……」中分化出來。語音進化到現代,已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漢語中大約有4×400=1600種聲音。語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規律,從現代語言中可以分辯出一些線索。例如:
「鵝、雞、鴨、貓……」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據其叫聲而定其名的。
「哈、喔、噓、哎唷……」等聲音是直接表示人類在不同情緒下的自然發聲。
「五→午」、「苗→渺」、「木→冒」……音相通,意相聯。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語言的第二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遠古時代人類主要面臨的是生存和種族延續問題。在與大自然和猛獸毒蛇等的鬥爭過程中,有時需要用「形」或「畫」來表示事物。例如:遠出狩獵,為了不至於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樹榦上做一些標記。人類在狩獵時,也注意觀察野獸的足跡,以辨別出野獸的特性。另外,人類也可能出於對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畫上「日、月、人、山、木、屮、動物、祖先……」等圖象。
《說文解字》說,「黃帝的史官倉頡看見鳥獸的腳印,明白可以用形來區分事理,開始創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háng 野獸經過後留下的痕迹)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
「審(審)→宀番→宀釆田」,「番」謂田中野獸的腳印。「釆」辨別也,象獸指爪。「審」,悉也。
【原文】釆,辨別也,象獸指爪,分別也。獸足謂之番,從釆、田,象其掌。審,悉也,知審諦也,從宀、從釆。悉,詳盡也,從心、從釆。釋,解也,從釆。釆取其分別物也。
由「圖畫」經過一個簡化過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徵,開始了「文字」的進化過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圖象向表示聲音的字母方向發展,以語音作為主體。漢字由原始圖象向「象、數、理」方向發展,用不同的圖象來表示各種各樣的意思。
⑶ 「象」是創造漢字和《易》說理預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屬於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這些基本部件相互組合,產生各種各樣的「象」,創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組合,產生用於表示各種事物、各種意念的諸多文字。
【原文】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如:「明→日月」、「易→日勿→日月」,「旦→日一」(下邊的「一」表示「地」,與「?」卦三陽爻象「天、人、地」相通),「顯→日業」(「業」,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樹木,「日」已上樹梢,太明「顯」了)。
這些字還可以組成更多的字。如:「盟→明皿」、「踢→易」、「濕→氵顯」、「但→亻旦」……。
造字和易理在這裡完全相通,即所謂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維和「陰陽互動」的二分原理。
⑷ 「數」概念是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人類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無」和「有」。沒水喝會渴,沒東西吃就會餓。「有→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會挨餓。「有」進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多」等數的概念。
「數」向易符方向演變,逐漸從文字中分離,形成八卦,並在歷史上的夏、商、周時期形成《易經》(《連山》、《歸藏》、《周易》)。例如:奇數(一、三、五、七、九)和偶數(二、四、六、八、十)是兩組不同性質的數。若奇數屬陽,偶數則屬陰。在《河圖》和《洛書》中以「黑、白」或「實心、空心」分別表示。《易》中用「陽爻、陰爻」(
研究「數」的加減乘除為算術。研究「數」的「象」,並且以「象」說「理」,這是演繹《易經》了。漢字中,字根重疊現象比比皆是,這是「數理」在造字中的具體表現。例如:
唱→口昌→ckv(「唱」,從口、昌聲)
哭→吅犬→kv(「哭」,從吅、獄省聲)
噪→口喿→口品木→zkv/zkvm(「喿→品木」,表示樹上有許多小鳥在嘰嘰喳喳的叫,「品」三口,評頭品足。)
囂→ 頁→xvy(「囂」,從 、從頁。頁,首也)
土→十一→ti(《說文解字》中,土→二丨,從二,二為陰數,象地。模糊元碼中按直觀分為「十一」,與「士→十一」相同。)
【原文】二,地之數也,從偶。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
壞→土不→ht(壞,一說瓦未燒,毀也。)
【原文】壞,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燒,從土、不聲。
圭(gūi)→土土→gtt(圭,瑞玉也,上圓下方。)
【原文】圭,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從重土。
垚(yáo)→土圭→ytv/ttt(元碼字典)(垚,土高也。如:堯→垚兀,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原文】垚,高也,從三土。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又如:金→鑫,木→林→森,水→淼,火→炎→焱,又→雙,人→從→眾,乂→爻……。通常,字根相重表示「多」,三重表示「眾」。
⑸ 「理」是「象、數」的擴展。漢字外延的演變主要是通過「理」來擴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裡明白、事情變得明顯……」等。
上述漢字演變的五個階段「音、形、象、數、理」,本質上也是創造漢字的五種基本方法。茲舉一例說明:
「貓→犭苗→犭艹田」字,「犭、屮、田」都屬於象形,貓叫聲「miǎo」,所以,「貓」聲定為「māo」,造字時聲部用「苗」字表示。「苗→艹田」,音通「渺」,意為「田中渺小之草」。貓可能是在神農氏農業耕種時期,才被人馴養用於對付損害農作物和糧食的老鼠的。定十二生肖可能要早於這個時期,這也許是貓沒被收錄的原因。漢字造字時,若兩個重疊表示多。「艹→屮屮」表示草多,這是漢字造字中「數」的概念。「苗」本意小苗,「苗」字也延伸為「可培育的人才」,蓋小孩、小苗相象,理則相通。這樣,「苗」字外延就擴大了,這是,「理」的例子。從「貓」字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聲、形、象、數、理」五種基本造字方法,並能看到漢字演變的歷史沿革。
推薦閱讀:
※漢字解密:「姒」│大禹治水十三年功成,被賜姓姒
※漢字的演變500例 18
※漢字偏旁部首解
※龔鵬程談漢字:獨有真文開世界
※漢字教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