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批評保障房時說漏嘴,爆驚人數字一組!!

任志強批評保障房時說漏嘴,爆驚人數字一組!!其次,資金從哪裡來。住房建設部只計算了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安成本(即房屋建築成本和房屋設施設備安裝成本)約1.3萬元,每套房平均13萬元,按平均75平方米計算,每平方米1733元。1.3萬億元中,約8000億元由社會籌集,即用賣房的方式收回投資,如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和棚戶區改造的置換等;約5000億元要地方政府支出,如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戶區中的困難戶,其中中央財政補貼1043億元,地方需要支付4000億元。而當土地無法用市場的方式獲取高價時,這4000億元要從地方政府的牙縫中擠出來就十分困難了。 網易原帖標題:任志強:保障房進入大躍進時代原帖地址:http://money.163.com/11/1206/08/7KJ2GCD500253G87.htmlPS:說房價不高,1733說明了什麼?各級政府年底突擊花錢3.5萬億,卻說沒錢搞保障房,6000億就能解決全民醫療免費,連印度阿三這樣的國家都能做到的事情,說政府沒錢!任志強:保障房進入大躍進時代2011-12-06 08:59:33 來源: 中國企業家(北京) 有1051人參與 手機看新聞 轉發到微博(2)

保障房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土地;二是資金;三是生產能力。僅有地有錢未必能完成這樣一個大躍進式的目標,該到了懸崖勒馬的時候。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版12月2日文章報道,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博客)(微博)在談及保障性住房建設時表示,當前的保障房建設無疑是進入了大躍進的時代,應該及時懸崖勒馬。

任志強表示,保障房建設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其一,土地問題是瓶頸。因為這是政府壟斷的資源,難以無限增加;其二,資金來源捉襟見肘,難以合理分配,容易造成涸澤而漁的局面;其三,中國的住房建設生產能力有限,成為制約因素。

因此,任志強認為,保障房建設還需合理規劃、打算,不能急促躍進。

以下是任志強觀點摘選。

任志強:

如今保障性住房的大規模建設又進入了大躍進的時代,再一次重複著中國計劃經濟完全不顧及經濟發展條件、不顧生產能力和不講科學道理的錯誤。

十二五規劃提出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其中今年1000萬套,目標宏偉且力度強大、分級分層下達指標。不但嚴格督查並且約談和問責,用地方官員的烏紗帽做賭注,強迫簽定責任合同,大有不躍進也逼著你躍進的氣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但要完成這些任務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土地;二是資金;三是生產能力。

首先,土地是政府壟斷的資源、是政府的強項,想多就能多、想少就能少,對外是嚴控18億畝紅線,但對內則以民生為由可任意所為。但不管怎樣,保證土地供給成了第一道瓶頸,因為無限的增加幾乎是不可能的。

假如決策者們認為可以擠掉商品房住宅的生產能力,讓開發商承擔更多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任務,那麼政策的預期目標是擠掉市場中的哪部分呢?

限購讓更多的開發商轉入了非住宅開發,政府還要用這些土地去換取柴米油鹽,那麼這部分是擠不掉的。為了保證商品房住宅的供給量,以平衡商品房住宅價格的調控目標,這部分土地還要供給以換取保障房的建設資金,因此這部分住房也要建設,否則就會出現價格的反彈。那麼可增加的土地從哪裡來?難道僅憑一紙命令與合同就能從天上掉下來嗎?

目前,各地的供地計劃中都大量增加了零和遊戲,即總量不變但保障性住房的比重加大,這樣就必然擠壓商品房的用地,那又如何保障商品房的供給和降低商品房房價呢?

另外,說增加土地的供給容易,做到就難了,商品房的供地可用價高者得的方式拍賣,由此可以在徵用時給以較為合理的補償、較為合理的市場投入,再用土地出讓的高價來盈利或彌補支出。但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卻無法用拍賣或價高者得的方式收回投入的成本,於是就壓低征地補償的標準、降低開發的投入、減少財政的支出,於是征地就難了、拆遷中的矛盾就增加了、土地開發的能力就減弱了、土地提供的能力就捉襟見肘了。土地的實際供給並非一帆風順,如果都用商品房用地去充抵就會在經濟上造成巨大損失,沒有哪個地方政府願意或者願意也沒有能力去干,於是,至今土地的大躍進供給尚未實現目標。

其次,資金從哪裡來。住房建設部只計算了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安成本(即房屋建築成本和房屋設施設備安裝成本)約1.3萬億元,每套房平均13萬元,按平均75平方米計算,每平方米1733元。1.3萬億元中,約8000億元由社會籌集,即用賣房的方式收回投資,如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和棚戶區改造的置換等;約5000億元要地方政府支出,如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戶區中的困難戶,其中中央財政補貼1043億元,地方需要支付4000億元。而當土地無法用市場的方式獲取高價時,這4000億元要從地方政府的牙縫中擠出來就十分困難了。

此外,地方政府的實際支出並非只有建安成本,還有土地的開發成本、征地拆遷的成本、市政交通配套的成本以及教育醫療配套的成本等等,至少還要包括園林綠化和能源供給的成本。細算個賬,大約還需要翻一倍的支出。保障房土地可以不算錢,但政府的土地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要花錢徵用的,錢成了一個重要的限制性條件。

如果是漸進的方式每年從土地、公積金增值或財政支出中提供一部分轉移支付建設保障房並不會給地方政府造成巨大的壓力,但如果用大躍進的方式在一兩年內突擊花錢,那就等於是竭澤而漁了。今年過去了,明年還過不過日子了?過了明年,難道後年要餓著肚子幹活?

最後,要增加1000萬套的保障房,有沒有這個生產能力?大躍進時沒有高爐鍊鋼,於是就各村各戶自造小高爐;沒有鐵礦石,於是就砸了各家各戶吃飯的鐵鍋。在無能力時強迫提高生產能力的結果就是鋼沒煉出來反而連吃飯的鍋都沒有了。

中國有多少住房建設能力呢?有多少塔吊、多少工人、多少建築材料、多少生產能力呢?似乎沒人去考慮。

請有關決策部門再科學地算算中國的生產能力吧,僅有地有錢未必能完成這樣一個大躍進式的目標,該到了懸崖勒馬的時候了。

(文章實錄摘自《華爾街日報》中文版,有刪節)

推薦閱讀:

同妻之痛 中國同妻人數或超千萬
放棄綠卡人數再創新高!老移民'有苦說不出',背後原因竟是……
中國投資移民英國人數翻倍    錢江晚報
中國百億富翁人數世界第二
巴西空難遇難者人數減為71人 4人未登機躲過一劫

TAG:批評 | 數字 | 保障房 | 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