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書法人的八大旅遊勝地

適合書法人的八大旅遊勝地

  「書法熱」和「旅遊熱」兩種文化現象同時在中國出現,揭示了二者的親密關係。

  二者都具有消遣性,有利於陶冶性情,修身養性,又都出於對美的追求。古往今來,眾多的書法家通過「行萬里路」,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吸取多種文化營養,創造了優秀的書法作品。在中國眾多的名勝古迹中,都留有古今書家的墨寶。

  書法對美化自然環境起著重要作用,許多摩崖刻經諸如泰山經石峪刻經、山東鄒縣四山摩崖刻經已成為獨立的景觀。眾多碑石諸如嶧山刻石、褒斜道刻石都令書法愛好者神往。著名的西安碑林、曲阜碑林不僅是古代碑刻的集中場所,而且已成為旅遊勝地,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外國友人參觀。

  當旅遊者看到秦始皇東巡時所立的泰山刻石時,不僅從文字內容中可以看到秦始皇一掃六合、統一中國的盛大氣勢,而且從李斯書寫的小篆字體中可以看到規整、圓轉的審美追求。

  當旅遊者漫步在曲阜漢碑長廊時,就可以從漢碑書法中體味到漢代博大雄強的時代風尚。

  當旅遊到西安碑林,就可以看到顏真卿、柳公權等唐代名家的著名碑刻。

  杭州西湖的楹聯、北京頤和園的牌匾、房山雲居寺的小楷刻經、蘇州園林里扇面石刻,都能使旅遊者增添審美愉悅。

  近年來,隨著書法和旅遊的同步發展,中國又建立了一些現代碑林,如鄭州黃河碑林等,展示現當代書家的墨寶。

  第一,陝西西安碑林

  陝西省西安市南城牆魁星樓下的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這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它始建於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原為保存唐開元年間鐫刻的《十三經》、《石台孝經》而建,後經歷代收集,規模逐漸擴大,清始稱「碑林」。幾經易名,1992年正式定名為西安碑林博物館。該館是在西安孔廟舊址上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佔地面積31900平方米,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書法四部分組成,設七個陳列室、六條游廊和一個碑亭,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第二,曲阜孔廟碑林

  位於國子監東面的孔廟,矗立著198塊碑刻,記錄著元、明、清三個朝代600年來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和錄取名次。孔廟碑林見證了舊時的科舉制度。

  孔廟碑林中有鄭板橋、紀曉嵐、龔自珍、翁同龢、徐世昌等諸多名人的名字,他們皆在孔廟碑林中留下了他們的名字。

  第三,泰山岱廟碑林

  岱廟又稱東嶽廟、泰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境內,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於秦漢,拓建於唐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是泰山上下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建築群。

  岱廟裡最有價值的文物當屬各種石碑,素有「岱廟碑林」之稱。有歷代皇帝和地方官員封禪泰山時的祭文,也有重修廟宇的紀錄,更有詩人的作品。所以後世亦稱之為石園勝地。其中最有價值的一個為秦朝宰相李斯的石碑,可惜已毀,僅能看出幾字。有充分體現漢代隸書風格的「張遷碑」、「衡方碑」;有晉代三大豐碑之一「孫夫人」碑;有形制特異的唐「雙束碑」,以及宋至清歷代重修岱廟的御制碑等。

  岱廟建築按照帝王宮城形制營造,城堞高築,殿宇巍峨。周辟八門,四角有樓,前殿後寢,廊廡環繞。岱廟主體建築--宋天貺殿,創建於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按照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規格營造,為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天貺殿內繪有大型壁畫--《山神啟蹕迴鑾圖》,是我國現存道教壁畫的上乘之作。

  岱廟內碑碣林立,古木參天。今存歷代碑碣石刻300餘通,素有「岱廟碑林」之稱。有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有充分體現漢代隸書風格的「張遷碑」、「衡方碑」;有晉代三大豐碑之一「孫夫人」碑;有形制特異的唐「雙束碑」,以及宋至清歷代重修岱廟的御制碑等。而歷經幾千年風雨滄桑的「漢柏」、「唐槐」,則為岱廟古樹名木之最。岱廟,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與世界自然遺產清單。 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四,蘭亭

  蘭亭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西南十四公里處的蘭渚山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寄居處,這一帶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是山陰路上的風景佳麗之處。相傳春秋時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現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郡守沈啟重建,幾經反覆,現已於1980年全面修復如初。

  東晉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邀請了42位文人雅士在蘭亭舉行了曲水流觴的盛會,並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王羲之被尊為書聖,蘭亭也因此成為書法聖地。

  蘭亭,融秀美的山水風光,雅緻的園林景觀,獨享的書壇盛名,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於一體,以「景幽、事雅、文妙、書絕」四大特色而享譽海內外,是中國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迹,名列中國四大名亭之一。其內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來概況:「一序」即《蘭亭序》;「三碑」即鵝池碑、蘭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鵝池、小蘭亭、曲水流觴、流觴亭、御碑亭、臨池十八缸、王右軍祠、書法博物館、古驛亭、之鎮、樂池。

  第五,龍門石窟

  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為: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

  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六,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敦煌出土的眾多文物證明,早在2000多年前,敦煌地區已十分普遍地使用各種硬筆書寫,如同普遍使用毛筆一樣。

  敦煌漢字硬筆書體筆畫的特點,基本上保持了甲骨文、大小篆、古隸、秦隸一脈相傳的漢字硬筆書法筆畫的傳統法則,並為近現代漢字硬筆書體、書體筆畫奠定的基本的規範。近現代漢字硬筆書體的筆畫造型,基本上仍未超出敦煌古代硬筆書體筆畫的形制大法,同敦煌古代硬筆書體的筆畫並無二致。

  第七,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窟龕鑿於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因山形酷似農家麥垛之狀,故名。存有窟龕194個,其中東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餘尊,最大的造像東崖大佛高15.8米,壁畫1000餘平方米。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第八,榆林石窟

  榆林石窟壁畫榆林窟始建於北魏,以後的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現存壁畫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榆林窟古代屬於敦煌郡管轄,因此無論從洞窟形制還是壁畫內容、藝術風格,都與莫高窟有著密切關係。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它們同屬敦煌藝術。

  精美的壁畫賦予了榆林窟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在其豐富多彩的壁畫里,你可以看到面貌各異的佛和菩薩畫像,場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畫,種類繁多的花卉禽獸,各個領域的科技史畫,以及精緻至極的裝飾圖案。自唐至元,歷代都留下了不少佳作,而其中二十五窟的盛唐壁畫,則是世間罕見的珍品。

  二十五窟南北壁的兩幅巨幅經變畫,充分體現了盛唐藝術豐腴健康、絢爛富麗的時代特徵,無論是從畫面結構、線條功力,還是敷彩著色、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是美妙絕倫的,堪稱敦煌藝術的代表之作。


推薦閱讀:

中國奇葩驢友:獨行西藏尼泊爾珠峰 如今更瘋狂
海南的旅遊勝地有哪些?
宋慧喬夫婦度蜜月去歐洲 ,雙宋婚禮陣容強大嗎?
大長山教你做海鮮
海島游有什麼推薦的海島嗎?

TAG:旅遊 | 書法 | 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