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真詮

  原名:對老子《道德經》的全新解釋  (石緣實著。2013年5月5日起草。2013-7-27修訂)  前言:  (一)  老子的《道德經》筆者的手中現在有兩個版本。其斷句有所不同。茲錄如下: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是《諸子集成》內。[清]魏源的《老子本義》所採用的文本。  還有一個版本,是華中理工科大學出版社出版。1990年5月第一版,1990年5月第一次印刷。書名《道德經百喻經俗譯》。署名,劉彥燈范又琪譯著的版本。茲錄如下: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版本第一章的斷句,與古代版本的斷句,具有很大的差異。但其俗譯,卻與古版本的意思,還是比較接近的。其俗譯如下:  「道」,可以說得出它的具體形狀的,那麼,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名」,可以講得出它的具體特徵的,那麼,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  「無」,它是天地的開端,因為有了它,天地才能開始,  「有」,它是萬物的根本,一旦有了它,萬物才能產生。  所以說,經常處於「無」,為的是觀察天地的奧妙;  經常處於「有」,為的是尋找萬物的蹤跡。  「有」和「無」,只不過是同一來源的不同名稱罷了。  它們都是這樣深遠而看不透,但確實是天地萬物和一切奧妙的門戶。  這個版本,作者是用現代的語言進行解釋的。並儘力遵守了古文原意,只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採用意譯。筆者認為,作者是遵守了這個原則的。  不過,筆者在這裡舉出這兩個版本斷句的不同,並不是要批判其對錯。相反,筆者是很贊同這種斷句的。只是筆者近日撰文批判中國的道教,故對道教奉為經典的《道德經》重新進行了閱讀。並從辯證唯物論出發,對《道德經》進行了全新的解釋。筆者認為,這個版本和古文版本,對於《道德經》第一章的解釋,是形而上學的。並且會將讀者帶入『玄之又玄』的『不可知論』。故筆者試著用辯證唯物主義對其進行全新的解釋。  其實,從韓非子解老,喻老以降,對於《道德經》的解釋,可以說是見仁見智。也可以說是莫衷一是。但是它們都沒有脫離形而上學的窠臼。這倒不是古人不智,而是知識的局限性使然。因為,在馬克思確立唯物辯證法以前,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以及其哲學都不可避免的帶有形而上學的片面性。  但時至今日,我們如果還是囿於形而上學的圈圈而不能自撥的話,我們就不再是為知識所局限,而是死抱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老古董不放。是所謂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因為這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老古董,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事實證明它是在打著『保存古文化』的旗號,以阻礙中華民族接受新知識。並且時刻在準備著讓中國某些腐朽的『殭屍』復活。這些『殭屍』就是擾攘了中華民族兩千餘年的儒釋道。  那麼,這些『殭屍』為什麼現在還在蠢蠢欲動呢?那是因為,這些『殭屍』雖然被歷史的車輪給拉倒了,但是它們神秘的光芒還沒有退去。因為它們兩千餘年來植根於中華大地,其培植的香花和毒草一直在蔭庇著它們。一直在暗地裡延續著它們的氣息。並一直在阻擊著正確知識的陽光普照中華大地。因為他們是在為了維護他們賴以生存的舊文化,因此,他們便阻擊新文化。他們才不管什麼知識的正確與否,他們才不管什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呢!只要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便想著法子阻擊。這就是儒釋道的本質。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言詞過於偏激了。但事實上的確就是這樣。大家只要認真去觀察某些社會現象,就可以發現其端跡。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一直是撲朔迷離,備受爭義的「古經文」。現代的楊榮國先生認為。老子一書,是戰國時期的偽作。因為它包含了後世,儒,法,兵,墨,名,雜家的所有思想。這種觀點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正確。  因為筆者認為,老子的《道德經》一書的全部思想都包含在第一章節中。後面的八十章,都是對第一章節的闡釋。或描形述道,或狀物喻德。或追古嘆世,或借物舒懷。其中就包含了後世諸子百家思想的端倪。  故,是先有老子,還是後世偽作,是一個『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爭不清,也道不明的。所以筆者認為,為爭論而爭論,是沒有用的。反不如多方研究,去蕪存精,則這個問題終有水落石出的時候。  筆者正是本著這種初衷,試著對老子的《道德經》進行全新的解釋。以便為《道德經》的研究,增添新的視角。自然,這種視角是否正確。還有待於今後研究的證明。因此,筆者也盼各位愛好者提出批評指正。讓這種研究更上層樓。謝謝!  (二)  不過,我們還是來了解一下老子的生活背景,對於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以及其目的是什麼?還是很有幫助的。  歷史上有記載說:老子是商周交替時期的人物。筆者支持這種觀點。  但有更多的歷史記載認為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並記錄說,孔子就曾拜見過老子。因為『史記』就是這麼說的。筆者當然無法否定這種說法。  不過,筆者另外有一種設想。那就是老子在商末周初可能就寫出了《道德經》。當周武王消滅了商紂之後,便拿去獻給周武王,勸他實行法治。只是由於統治者無法實行,也不願意實行。於是,只好分封一塊地給老子,並讓老子的子孫後代世襲,讓他們祭祀老子。而這個地區大概保存了二百多年,就被別的諸候給吞併了。所以有另外一說,老子活了二百多歲。實際上是這個封地保存了二百多年。因為『死而不亡者壽』。  孔子去拜見老子,應該不是去拜見其人,而是去拜見老子的封土和子孫。並且,孔子也見到了老子的《道德經》。『史記』上說: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從這段話看,筆者認為,孔子所見的老子應該是『老子』的後人,並且也見到了『獨其言在』,也就是《道德經》。  另外,『老子』之所以叫『老子』,可能是在周初被封為了『子爵』。而『老子』之稱,可能是『老子』本是商朝元老,也有可能是周朝的元老。甚至可能是夏朝元老的後裔。或更古老。象屈原就自稱『帝高陽之苗裔兮』。總之,比伯夷,叔齊,比干,箕子,微子可能資歷還要高,還要老。所以才稱他為『老』,而他最後被封為『子爵』,故就稱他為『老子』。  而孔子的弟子,曾子認為:『比干』就是『老子』。因為他說『比干為天下忠臣之始,為道德而作五千言』。這是筆者認為『老子』生於商周之際的依據。  從『史記』:「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來看,孔子應該是看到了《道德經》的。所以孔子才說:「老子,其猶龍乎!」。孔子困於陳蔡,可能就是這段經歷。但這只是筆者的設想。  所以,我們還是按照歷史上公認的去述說吧。歷史上大多數人認為:  老子生活在東周時期的春秋末年。並且是王室藏書的管理員。他當然就看過不少古代帝王將相有關怎樣治理天下的書藉。而中國古典記載中,便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的說法。而『三墳』,據說是『伏犧』,『神農』,『黃帝』時期的典籍。  春秋時期的列子便認為,老子《道德經》第六章的『穀神不死』,便是黃帝的『三墳』典籍之一。從其對『生殖器』的崇拜角度去看,是符合於現代知識對於『母系社會』的認識的。所以,老子的《道德經》應該是總結了遠古以來,帝王將相們治理天下的經驗,而集大成的書籍。並且,是專門從帝王將相的角度去看待和認識世界的。因為老子以前的朝代,不僅有『夏,商,周。』的『三王』。更有『堯,舜,禹。』的前古。還有『伏犧』『神農』『黃帝』的遠古。更早的還有,『盤古,女媧,有巢氏,遂人氏,』的開天劈地,等等。老子作為王室藏書的管理員,自然會看到很多這方面的文字記載。並且,漫長的社會興衰,也有足夠多的歷史事件,支持他去總結『統治經驗』。故對帝王將相的『思想』,『動態』,也會有『一定』的認識。因此,他從帝王將相們的角度去闡述『帝王將相』們的『思想動態』是完全有『可能』的。(後面的章節,可以證明。)  筆者認為,『女媧』的傳說,應該就是『中國母系社會』的縮影。而『穀神不死』一章,對於女性『生殖器』的崇拜,應該可以佐證,中國母系社會的存在。  以上對於遠古『朝代』的排序,是想說明,古書記載的遠古時期的社會狀態說明,古人並不是一開始就陷入了『唯心主義』的學說中的,而是反而證明古人是用『唯物主義』的方法,去認識世界的。  只是,後來由於知識的積累,意識便產生了飛躍。意識形態便進入了探索現實生活以外的『空間』,這種超越現實的領域。可是,由於知識的局限性,對於自然界的某些特殊性的事物無法理解,由此便產生了『神秘的感覺』,認為在人的意識以外,還存在著一種『神秘的,無所不能的外在力量』,這種力量人們也不是確切地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便只能說它是『上帝』,『天』,『冥冥』等等,從而走入了『唯心主義』的岐途。不過,還是有一部分人,始終堅持著『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由此便產生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兩大陣營。於是,幾千年來都圍繞著一個無法解決的『到底是先有物質,還是先有意識』的問題,進行著爭論。這就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爭論。  從中國古典文籍中,被保留了下來的文字上看去。古代的帝王將相們是『唯物主義者』。因為他們總是從萬物的自然規律中去發現和尋找『道』,也就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比如說:倉頡造字,就是仰觀天象,俯察萬物,中觀鳥跡,而創造了『鳥跡字』。這就是『唯物主義者』的見證。但『河出圖,洛出書。』就被蒙上了『神秘感』而走向了『唯心主義』的岐途。  而,歷史上的記載,其時序都非常混亂。因為大家都『引經據典』,各借古人而自抬身價。比如說,黃帝這個人,到底是那個時期的人,就有許多說法。有說與神農同時。有說與蚩尤同時。但蚩尤又與黃帝的後人顓頊同時。等等。這些,這裡暫不討論。  這兩種勢力的對恃,最終導致了顓頊用強制手段任命官員管理『宗教』這個事務。導致了『絕天地通』的『千古絕唱』。這說明,古代的帝王將相們雖然相信『唯物主義』,但是『巫婆』和下層人民卻是相信『唯心論』的。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帝王將相們只好用強制手段去『管理宗教事物』,以維護統治。不過,到最後,又形成了所謂『聖人以神道設教』的局面。這說明,『唯心主義』最終佔了上風。但真正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即聖人。)還是『唯物主義者』。『神道設教』不過是奴隸社會後世,帝王將相們一種麻痹人民的統治手段。  老子是深刻地知道這種鬥爭的『內幕』的。但是,面對意識形態中,某些『不可索解』的自然現象,他也無能為力。只好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去尋找心中的『凈土』。企圖『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卻不料,竟然碰到了關令尹喜,強為辭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著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終。(史記。)  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寫下了他的思想。  《道德經》,是老子『唯物主義』思想的集結。也是中國遠古時期『唯物主義』思想的集結。他站在『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即聖人。)的立場上,用『唯物主義』的思想,對認識論,以及聖人是如何對待世界的人和事,進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只要從這個角度去讀《道德經》,《道德經》就一點也不難讀。可以簡單地說:《道德經》,其實就是一本『古代』的『帝王將相』經。只是,老子的『帝王將相經』與後世儒家的『帝王將相經』是根本不同的。  可惜,後人卻用『唯心主義』的方法去解釋《道德經》。真可謂是『背道而馳』。自韓非子《解老》《喻老》以降,解讀注釋不下百家,而道家的解釋更是不可勝記。但韓非子的解讀注釋也是從『唯心主義』出發,用形而上學的方法去解釋的,而後人也『鸚鵡學舌』,群相仿效,見仁見智,各述已見。於是形成了『一鼙引眾盲』的局面,把個《道德經》越描越黑,遂使《道德經》這篇光輝的『唯物主義』箸作,盡失其原本。  筆者卻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重新對這部箸作,進行了全新的解讀。其實,只要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讀《道德經》,許多繁難,不可思義的問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不過,話說回來,筆者的解釋,雖然新穎,但終究只是一種探索。是否正確,還有待於更進一步的研究證實。筆者也希望,這種視角,能夠被以後的研究證明是正確地。是為說明。  (三)  老子的《道德經》中,有許多話語,在春秋戰國時期,被人作為『智慧』加以運用。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就是一例。看來,在古代很多人都看到過老子的《道德經》。證據就是,戰國時,有馮諼為孟嘗君燒掉借據,為孟嘗君營造『狡免三窟』。但是,為什麼後世對於《道德經》的解釋卻是面目全非呢?筆者認為,看過的人,都是『秘藏自珍』,這是其一。其二,《道德經》的確是太高尚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去實行它。甚至包括『孔夫子』都看過《道德經》,不然,孔夫子就不會說,『老子其猶龍乎。』這樣的話了。但是,以孔夫子的文化修養竟然沒有對《道德經》進行解說。這可真是很叫人很憤慨的。  也許有人認為筆者太過自以為是了。因為孔子可能根本就沒有看過《道德經》,這一點,筆者到也不好免強。不過,筆者在前面已經說過,歷史有記載,認為老子生於商周交替之際,那麼老子的《道德經》應該是很早就有了的。孔子去拜見老子,應該不是去拜見其人,而是去拜見其『箸作』,那麼,孔夫子應該是見過《道德經》的了。不然,孔夫子就不會說,『老子其猶龍乎』這樣的話了。因為。從理論上說,一次見面,是很難徹底了解一個人的思想的,只有拜讀他的『箸作』才能徹底了解一個人的思想。  筆者說這些話的意思是什麼呢?那就是說:第六十九章中關於:  用兵有言: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  行無行,  攘無臂,  扔無敵,  執無兵。  禍莫大於輕敵,  輕敵幾喪吾寶。  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這一章節的問題是,如果錯過了孔夫子的解釋,後世就有可能會產生『代溝』。而孔夫子竟然沒有對它進行解釋,也沒有將這種解釋方法留傳下來。這就是令人憤慨的地方。這說明,孔夫子是根本就不會去實行《道德經》的方法的。這也罷了。因為孔夫子對《詩經》,《易經》進行了大量的解釋,而對《道德經》卻隻字不提。筆者認為孔夫子是在故意隱瞞。甚至於有故意歪曲的嫌疑。因為,第八十章,有『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句子,兩千多年來,都被曲解為,『小國寡民,不思進取,民至老死,都不會相互交往』。其實,這句話通觀全章,應該是:『人民就算是到老死了,都不會再相互你來我往的進行戰爭,去相互你來我往的爭奪什麼了。』這樣的話,在孔夫子的眼中是絕對不會解釋錯誤的。而『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這樣的句子。在『孔夫子,以及與孔子同時代的人都應該是看得懂的。而後世卻是大錯特錯。這些都只能歸結為『代溝』了。因為,春秋戰國的劇烈改革,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社會意識,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傳統的思想意識和語言表達方式,都產生了變化。這就是『代溝』產生的原因。  也許有人認為筆者是在亂說一氣,『無的放矢』。但筆者認為,孔夫子的『筆削春秋』,是在有意筆削『不同政見』。大家去看看《左傳》,就可以發現。左丘明的《左傳》已經非常精闢,精簡地記載了周朝幾百年的歷史,但孔夫子,卻偏要將其簡化為《經》。而《左傳》中孔夫子寫的《經》,也就是將左丘明寫的幾百字的精簡記載,再精簡到幾十個字,幾個字。然後美其名曰:『為長者諱,為尊者諱。』這樣七諱八諱,諱得後人根本就讀不懂所謂的《經》了。如果不對照《左傳》,許多歷史事件,在所謂的《經》中,根本就沒有體現出來。可見,孔夫子是善於將歷史事件隱藏在簡短的文字記載中的。那麼,同樣地,他也應該善於將簡短的文字記載再恢復過來。象老子的『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這樣的『文字記載』,在孔夫子的眼中不過是『小菜一碟』。但孔夫子卻沒有將它恢復。這些倒是先不去指責孔夫子的對錯。筆者是要說明,孔夫子並不是一個『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而是一個『私心雜念』極重的『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而沽者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儒家』將《左傳》保留了下來。再配上孔夫子寫的《經》,而將其作為儒家經典。這樣,就為後世子孫留下了破譯古文言的『範本』。這樣就可以讓孔夫子的子孫,或是儒家的賢人,世世代代都能成為破譯古文言文的高手。孔夫子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可惜孔夫子的絕頂聰明,並沒有象聖人那樣,用來為天下的人民服務,而是用來為他的儒家小集團服務。  我們來看一個事實。到了宋朝時的歐陽修,有一回與同事看見一匹飛奔的馬,踏死了一隻卧在通街上的狗。歐陽修便要同行的兩個儒家高手,用『春秋』手法記錄下這件事。同行的高手,有的便記錄下情況,有一人說:『有犬卧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另一人說:『有馬逸於街衢,卧犬遭之而斃』。這些都還是有點哆嗦。歐陽修卻是這樣寫的:「逸馬殺人於道。』只有六個字。就將這個事情記錄了。那麼後世的儒家也是不缺乏高手的。這樣的『春秋』手法,後世儒家所在多有。但他們能寫『逸馬殺人於道。』卻不能解老子的『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這樣的古文言。筆者真的覺得很奇怪。這隻能證明,儒家學說,壓根兒就不是『為國為民』,而是用來為個人和儒家小集團服務的。因為,班固在評論道家時就說過:『秉本執要,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可見,後世儒家並不是讀不懂《道德經》,而是故意地去『讀不懂《道德經》』。  儒家學說真的就是象老子所說的那樣:『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儒家學說就是打著『忠君』的幌子,而實行他們的『有以為』,也就是『以權謀私』。  這樣的問題,在這樣的文本中,是一時也說不清的。筆者也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只是記下現在的想法,以為後來者提供不同意見。  在筆者手中的兩個版本中,筆者支持劉彥燈,范又琪先生譯著版的斷句法。但筆者也有一些重新的斷句。故筆者就以這個版本作為藍本。逐句解釋。

《道德經》真詮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詮釋如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能夠說清楚,並且也是能夠把握的。但,它並不是世俗所理解的「道路」,或者是世俗偏見形成的所謂「道理」。「道」,看上去恍恍惚惚,好象抓不到,摸不透。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仔細想來,它就是宇宙間萬事萬物自由生存發展的「內在規律」。這種「內在規律」就是「道」。那麼,這種「內在規律」又是什麼呢?那就是萬事萬物儘管可以千奇百怪,但如果要生存,就必須要遵守的「道」。或者說是「道的法律」。違反了這個「法律」,萬事萬物就不能生存,生存了的也一定會滅亡。這樣的「內在規律」就是「道」。這樣的「內在規律」是普遍地存在於萬事萬物的本質中的。並且約束著萬事萬物的『運動』。故這種「內在規律」,也可以叫做「道法」,也可以稱之為「道之法律」。這樣的解釋可能是驚世駭俗的。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相信。所以才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白,並且也是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的。但它絕不是,可以由世俗觀念隨隨便便叫成「阿貓」,「阿狗」就可以成立的。「名」,必須是,對一事一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才能夠確定的。比如說:「日」,就是因為我們認識了「太陽」總是「日出夜沒」,並且形成了一定的「規律」以後,我們才把它叫做「日」的。「月」,也是我們認識到了「月亮」總是「夜出日沒」的「規律」後,我們才稱它為「月」的。萬事萬物,莫不如此。所以,「名」,必須要與事物的「內在規律」相同。才是正確的,也才能夠成立。因為「名」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代稱』。或者說:『是我們把事物抽象到我們意識中的媒介』。故「名」必須與事物的「內在規律」相同,我們才能正確的認識事物。不然,我們就不可能正確地認識事物。而我們只所以要正確地認識事物,是為了能夠利用事物為人服務。我們為了利用事物為人服務,我們就必須要了解事物的『內在規律』。因為事物的生死存亡,或者說:事物的『運動』,都是自有其「內在規律」的。事物如果不按其『內在規律』『運動』,事物就違反了「道」,違反了「道」,事物就會消亡。事物如果消亡了,我們就不能夠利用它了。因此,我們如果想要利用事物,我們就必須要掌握好「事物的內在規律」。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內在規律」,我們才能利用事物。因為只有讓事物按其「內在規律」運行,才不會違反「道」。所以,我們有時便把,掌握了「事物的內在規律」,稱之為「德」。「德者」「得也」。意思就是「得道」了。所謂有「德」的人,也就是「得道」了的人。也就是掌握了「事物的內在規律」並善加利用的人。這樣的解釋,肯怕也不是一般的世俗所能夠理解的。所以說:「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無」,我們姑且給他定名為天地之始。也就是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也就是物質。「無」的意思,就是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也就是物質。物質是遵循著「道」這個「內在規律」,或者說是:「遵循著「道」的「法律」,自然而然而生存的物質。它不是我們人的頭腦中,或者說是人的意識中固有的。對於人而言,它是外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物質,這個東西,它在我們人的頭腦中,或者說是思想中,它是不存在的。是沒有的,是「無」的。但是,我們為什麼稱它為「無」呢?那是因為,「無」是相對於「有」而言的。故要明白什麼是「無」,就必須同時明白什麼是「有」。下面,我們就解釋什麼是「有」。(有,名萬物之母。)「有」,我們姑且把它看成是萬物之母。也就是指我們人的意識或認識。「有」的意思,就是指我們人的思想意識,當看到我們人的思想意識中原本「無」的,存在於人的外部世界,客觀獨立存在的物質以後,所產生的映像。這種映像很象是『精子』進入了『母體』一樣,經過長久的觀察,反覆地認識,我們人終於認識了這個客觀存在的物質。這就很象是母親「有」了孩子一樣。所以,我們把這個「有」稱為萬物之母。因為萬物就是這樣象母親生孩子一樣,被我們認識的。而這一切都得有賴於「無」這個客觀存在的物質,進入了「有」的這個母體。這樣我們才能認識萬事萬物的。所以,「無」就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始作俑」者。故「無」,就被稱之為『天地萬物之始』,就是這個道理了。以此才有「有無相生」之說。因為,沒有「無」之始,便不會有「有」之母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經常地去接觸「無」這種外部世界的新物質,或者是新事物,就是為了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受孕」,以便我們能認識更多的新事物。了解到更多事物的『內在規律』。(常有,欲以觀其徼。)經常地用「有」,這種我們人的思想器官,去考察,研究我們接觸到的新事物,我們就能認識世界。並且我們要把世界認識得徹頭徹尾。一旦把世界認識得徹頭徹尾了,我們就能改造世界。(注,徼,的意思是『邊界』。我們也可以引伸為『從頭到尾』,也可以引伸為『徹頭徹尾』。)(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無」和「有」是認識的同一來源。是一物的兩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沒有「無」這個物質的「始」,人是不可能憑空想像出一個物質出來的。同理,沒有人的「有」,這個思想意識器官。物質也就不會被認識。所以,物質,是客觀的存在。思想意識是把物質抽象到了人的思想意識中的客觀事物。客觀存在的物質與抽象的客觀事物,其實就是同一個物質。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同謂之玄。)抽象事物如果與物質的『內在規律』是一致的,是相同的。那就是『真理』。(注,玄,這裡引伸為『真理』。)(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如果我們所有抽象的事物與所有被抽象的物質,都是一致的,是相同的。我們就獲得了真理。我們就解開了一切的奧妙。(注,玄之又玄,其實一點都不玄。不過就是『同之又同』而已。因為「同謂之玄」。)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詮釋如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道,是無處不在的。人類社會也同樣受『道』的『法律』支配。比如說:「當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人們便同時也知道了什麼是『丑』了!當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人們也就知道了什麼是『惡』了!因為『道』的法則,就是『對立統一』。任何事物都是有『對立面』的,不然就不成立。比如,『在一個只有光明的地方,我們什麼都看不見。』(黑格爾語。)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對比。只有『光明』,如果沒有『黑暗』來對比,那我們就什麼都看不見。並且,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光明』。因為沒有黑暗,你又怎能辯別它是光明呢?(這是老子思想中的『樸素的辯證法』。)(故)所以,在自然界中,通過我們人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我們基本上可以發現:(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有和無,是相對立的,(注,這一個,『有無相生』,是指『有什麼』和『無什麼』而言的。不是指,『物質和意識』而說的。)難與易,是相茅盾的,長跟短,是相比較的,高和下,是相對照的,音和聲,是因為包含有大小的,前和後,是因為按順序來排列的。(是以,)所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注,指聖人。『聰明絕頂』是『聖人』的本質,『大政治家』是成為『聖人』的條件。因為『聰明絕頂』的人很多,但能成為『大政治家』的條件卻不多。所以,『聖人』是指『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通過對萬物的觀察,發現了『道』。並且知道了『道』的『內在規律』是通過『法律』來約束萬物的,只要萬物不違反『道』的『法律』,『道』就並不橫加干涉。任由萬物自由發展。因此,『道』可以很『輕鬆』地管理天地萬物,根本就不需要去多做什麼事,(無為。這是指『道』的『無為』。意即『凡事都按法律辦事。』『以法律為準繩』。所以不需『人為』多事。)因為,天地萬物如果違反了『道』的『法律』,那麼,自有『道』的『法律』可以去『制裁』萬物。對於這樣的事,『道』是根本不需要『多愁善感』,『多管閑事』的。(行不言之教。)「道」對於天地萬物也不頤指氣使,只要天地萬物各司其職,遵守『道』的『法律』,那麼事情就非常簡單了。根本就用不著多嘴多舌的了。(萬物作焉而不辭,)萬物自由地生存發展,『道』是從不加以指責的。(注,辭,措詞,微辭,嚴辭。因為萬物沒有違反『道』的『法律』,即『內在規律』,所以道,它並不指責萬物。)(生而不有,)就是這樣,『道』生育了萬物,但它並不據為已有。(為而不恃,)堅守著『道』的『法律』,但也不恃仗這種『特權』去謀求什麼利益。(成功而弗居。)『道』用其『內在規律』,成功地創造出了宇宙,但它並不居功自傲。(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為『它』不居功自傲,所以『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得了『它』的。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詮釋如下:(不尚賢,使民不爭;)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即聖人。)知道了『道』是用『法律』來管理天地萬物的。所以他們便知道,怎樣來治理天下了。那就是制定出不偏不倚的『人間法律』,象『道』治理天地萬物那樣,來治理天下。這樣,既可以『治大國如烹小鮮』,(少動。)又可以減少自己心血來潮時的錯誤決定,而給天下帶來災難。這正是『清靜無為』的絕妙治國方法。所以,他們便著手制定『法律』。但是,制定『法律』,要用什麼樣的標準,作為指導思想呢?那就是:首先,就是不要去提倡那些怪異的,沒有教養的人和事。那麼,什麼是沒有教養的人和事呢?這個問題首先是要弄明白,什麼是有教養的人和沒有教養的人?有教養的人,是指那些『能夠做別人能做的事,而不表現自己的特異性的人。』(黑格爾〈美學〉中語。大意如此。沒有對照原文。)『而沒有教養的人則相反。』他們總是要表現自己的特異性,以示與眾不同。當然,那些表現得好的,自然就被人稱之為『賢人』,而那些表現得差的,就被稱之為『惡人』。這兩種人都不值得提倡。因為,一提倡這種人和事,百姓就會爭相仿效,暗中競爭。(不貴難之貨,使民不為盜;)其次,就是不要去看重那些稀奇古怪,珍貴難得的『東西』,因為,一重視這種稀奇古怪,珍貴難得的東西,就會埋下禍根。那是因為,這種東西很少,那麼百姓如果很難得到這種東西,便會對已有的東西,產生覬覦之心,繼而產生偷盜之心。那麼,這天下就很難治理了。(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再次,就是記住前面所舉的例子。舉一反三。對於那些會引起百姓貪慾之念,貪婪之心,和那些會誘使百姓犯罪的人和事,一概不予提倡。並且要堅決地予以抑制。這樣百姓就不會胡思亂想。也不敢鋌而走險。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制定『法律』,就能知道什麼是要提倡的健康的生活和行為了。(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所制定的治國『法律』。首先,是要讓百姓認為是公開,公平,公正的。並且是『大公無私』的。只有這樣的『法律』才有尊嚴。(虛其心。)有了這樣的『法律』,百姓才會敬畏『法律』,才不會有僥倖之心。(實其腹。)有了這樣的『法律』,百姓就能安於生產,百姓就能『豐衣足食』。(弱其志。)有了這樣的『法律』,百姓就不敢輕舉妄動,為非作歹。(強其骨。)有了這樣的『法律』,百姓就能『安居樂業』,幸福健康地生活。(常使民無志無欲,)經常地向百姓敲響警鐘,告誡百姓不要觸犯『法律』。這樣,遵紀守法的百姓就不會輕舉妄動,為非作歹。(注,這裡的原文是『無知無欲』,筆者認為應該是『無志無欲』。所以我們這裡作『無志無欲』來解釋。)(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而那些投機取巧的所謂『智者』,也不敢『以身試法』。那麼天下就太平無事了。(為無為,)花大力氣,(為。第一個『為』。)去制定象『道』治理天地那樣『清靜無為』的,任由萬物在遵守『道』的原則下自由發展的『法律』。並讓這種法律,成為人類社會的『內在規律』,那麼,天下就很容易治理了。那怕是一個小小的鄉長,也能將天下治理好的。(則無不治。)有了這樣的『法律』,則沒有治理不好的天下了。(則無不治。)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詮釋如下:(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道」,用『對立統一』的『內在規律』去推動著萬事萬物,不停地運動。單只衝著在治理天下這一方面來看,它就已經顯得是無窮無盡了。(淵兮,似萬物之宗。)其實呢,『道』無處不在,無所不能,飄飄渺渺,深不可測。『它』其實就是萬物的祖宗。(挫其銳。)「道」的力量,真的是無所不能的。比如說,『它』要是在人類社會,遇到那種鋒芒畢露,蠻橫無理的人,『它』能用『法律』的嚴厲打擊,消磨他的銳角,讓他認罪服刑,並且叫他『心服口服』。(解其紛。)要是遇到那種『不共戴天』的仇恨,『它』能用『法律』的公平,證據,說理,排解天下的紛爭。讓天下『求同存異』。(和其光。)對於天下美好的事物,『它』能衷心地給予讚美。(同其塵。)對於『無傷大雅』的過失,也能『苦口婆心』地予以告誡,並不過份地嚴厲打擊。而是允許犯錯誤,但卻一定要改正錯誤。(注,這幾句話,其實也可以從哲學的高度,對其進行抽象的解釋。但筆者認為,還是用人類社會中具體的事物,對其進行解釋比較恰當。)(湛兮,似或存。)「道」,真的是精湛啊。『它』好象就在我的眼前。(吾不知誰之子,)我不知道是誰最先認識了『道』。(象帝之先。)好象在三皇五帝以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認識了『它』。(注,這裡的『子』是指認識事物時的『有』,即『萬物之母』所產生的『子』,即認識了的『事物』,即『道』。請參看第一章的解釋。)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詮釋如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有了『無為而治』的『法律』,就必須要『鐵面無私』地執行。就象天地對於『違反了』『道』的萬物進行懲罰一樣。決不『心慈手軟』。(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對於違反了『法律』的人,也一定會進行嚴厲的懲罰。不管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些『桀驁不馴』的人,可能會蔑視『法律』。他們自以為『牛高馬大』,就可以橫行霸道,甚至覬覦『神器』。「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第二十九章。)這種人『狂妄自大,』根本就不懂得『道』的『內在規律』,也不懂得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所制定的『法律』是『大公無私』的。這種人,只想據天下『神器』為已有,然後作威作福。這種人,是一定會受到『道之法律』的『嚴厲懲罰』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我來打個形而上學的比喻吧,天地之間,不是很象一個由皮革製成的『風箱』嗎?(注,古人認為形而上學是正確的,並且是一種高深的學問。現代知識已經知道了,形而上學是錯誤的)。(虛而不屈,)它不動的時候,裡面是空的,但它並不因為裡面是空的而塌陷下來,(動而愈出。)它動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加進了『空氣』而爆裂,那是因為它有進有出,它動得越快,它便出得越多。(多言數窮。)這就很象是天地的『內在規律』一樣。天地對於違反了『道』的萬物進行懲罰,是很無情的。並且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說『大旱』。『大旱』時,天地可以讓萬物死絕,死絕到天地間好象空的一樣,但天地也沒有塌陷下來。再比如『大風』,『大風』狂風怒號的時候,也可以摧毀萬物,有時天地好象也會被『大風』脹破一樣,但天地被『大風』脹破過嗎?沒有!所以『道』的『內在規律』是不可違反的。違反了『道』的『法律』是一定會受到『懲罰』的。因此,那種想據天下『神器』為已有的人,是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這一點不用懷疑。而那種想據天下『神器』為已有的人,是不會相信我所說的話的。就算多說幾次,他們也不會相信,並且還會產生反感。對他們而言,我的話是『對牛彈琴』。(不如守中。)但是明白了『道』的『內在規律』的人,是會相信的。並且也一定會『中規中距』的,遵守『道』的『法律』。(這是老子思想中『唯心論』的殘餘。頗有幾分佛教『因果報應』的意味。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筆者注。)

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詮釋如下:(穀神不死,是謂玄牝。)以五穀雜糧維繫生命的『人』,就是『穀神』。因為她比其他以五穀雜糧維繫生命的動物都要高明。『人』之所以比其他動物高明,是因為『人』有『大腦』,有『思想意識』。這是『人』能成為『域中四大』的根本原因。因為『人』有了『大腦』,有了『思想意識』,『人』就能認識宇宙萬物,認識『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所以稱『人』為『穀神』是一點也不過份的。可惜,『穀神』的生命在『域中四大』中,是最短暫的。但『穀神』之所以不死,是因為有了『生殖器』這個『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玄牝』這個寶貝,不僅延續著人的生命,也延續著『人』的『大腦』和『思想意識』。這是『人』認識天地萬物的根本。(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人』和人的『大腦』以及其『思想意識』,就是靠『玄牝』這個寶貝,綿綿不斷地繁衍,才得以生存。而『人』如果能夠不斷地努力奮鬥, 『人』就能夠認識宇宙萬物,認識『道』。最終,『人』就能夠和『道』同體,與『道』『並駕齊驅』。這是黃帝『三墳』書中記載的,記錄遠古母系社會對『生殖器』崇拜的話。所以我在第四章中說:「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是有根據的。(注,勤,勤的本義就是努力。)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存其私。詮釋如下:(天長地久。)天與地也和『人』一樣是『域中四大』。但天地的壽命,卻比『人』長久得多了。(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天地之所以比『人』的壽命長久得多,是因為天地沒有『玄牝』。天地如果也有『玄牝』那宇宙就不可想像了。因為,那會生出許多天和地出來。那天地也就不能成其為天地了。而天地只所以沒有『玄牝』,是因為『道』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的。因為天地自身的『內在規律』就是要承載著天地萬物。天地的『內在規律』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而是為了承載萬物而生存。為了承載萬物而生存,其實也就是為了天地自己而生存,所以天地能夠長久地生存。(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發現了這個『內在規律』。因此,他們也象天地一樣,願意為了天下百姓的生存而生活著。這樣,他們就會生活得更好,也生活得更長久。所以,他們有時為了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來,往往『身體力行』,作為表率。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也能『身先士卒』。因為他們知道了,只有不怕危險,才能戰勝危險。只有戰勝危險,才能保存自己。(非以其無私邪,故能存其私。)這難道是他們沒有私心,不怕危險嗎?不是的。而是因為他們明白,為了百姓而生存,這樣,他們就能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有尊嚴。他們也明白了只有不怕危險,才能戰勝危險。只有戰勝危險,才能保存自己的道理啊。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注,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是筆者的重新斷句。)詮釋如下:(上善若水。)最善良的人,其性情有點象水。(水善,)水的性情善良而大度。(利萬物而不爭。)它潤萬物於無聲,卻從不與萬物斤斤計較。它從高高的天上飛下來,滌盪污穢,淋浴萬物。然後總是向萬物不喜歡的低洼地流去。這樣就沒有什麼東西會和它相爭,而它也正是不願相爭的。(夫唯不爭,故無尤。)不僅如此,它還溫柔敦厚。你要是用『圓』的東西擋住它,它就圍繞著『圓』的東西旋轉;你要是用『方』的東西攔阻它,它就沿著『方』的東西折轉;你要是用『四面不透』的東西圍住它,它就停止不動。你要是打開一個『缺口』,它就順從地從『缺口』處流出來。它的性情總個就是不與別人相爭。正因為它就是這樣不與別人相爭,所以別人對它也就沒有怨尤。(處眾人之所惡,)最善良的人,也象水一樣,總是處於別人不喜歡處的地方。省得與別人相爭。(故幾於道。)這樣就已經接近『道』的本質了。(居善地,)他們如果要居下來,便會選擇別人不想要居的地方,而將好的地方留給別人。(心善淵,)他們如果受了委屈,便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別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他們的心胸,平靜得象深淵。(與善仁,)他們如果與別人交往,便會用仁慈的心情去對待任何人。(言善信,)他們如果向別人許下了承諾,他們便會言而有信。(政善治,)他們如果被推舉為首領,他們就一定會大公無私的辦事。(事善能,)他們如果要去做一件事情,也有足夠的能力把事情辦好。(動善時。)他們如果要有所行動,便會多方搜集情報,選擇最佳時機。(夫唯不爭,故無尤。)他們只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把事情辦好,省得別人抱怨,以減少紛爭。這樣,別人也就少有怨尤了。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一行,恃而盈之,不如其已。(注,古本有作恃的。從古。)第二行,揣而悅之,不可常保。(注,王弼本作『悅』。從王。)詮釋如下:(恃而盈之,不如其已。)恃勢持功而又驕傲自滿的人,不如那些已經功成身退的人。(揣而悅之,不可常保。)懷揣奇寶,滿心歡喜,這是在『慢藏誨盜』啊,這樣的『寶貝』是保不長久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金玉滿堂,誰能夠守住呢?誰又守住了?(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富貴而又驕橫,這是自己在給自己掘墓啊!(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所以,急流勇退,這是人類社會的『內在規律』啊!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至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詮釋如下:(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你能堅持一生一世地為人民服務,決不會『晚節不保』嗎?(專氣至柔,能嬰兒乎?)你能全心全意地愛護人民,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你能滌除偏見,維護法律,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你能奉公守法,愛民治國,決不『巧立名目』去搜括錢財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你能面對欣欣向榮的社會,甘願做一輩子人民的『公僕』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你能明察秋毫,決不用『陰謀詭計』的手段去維護法律的公正嗎?(生之畜之,)你能做到這些,你就是人民的再生父母,你就是人民的衣食父母!(生而不有,)你讓人民獲得新生,但並不認為這就是你的什麼『恩同再造』;(為而不恃,)你讓人民豐衣足食,但並不認為這就是你的什麼『豐功偉績』;(長而不宰。)你讓人民遵紀守法,但並不認為這就是你的什麼『威風凜凜』。(是謂玄德。)你能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掌握了『道』的『內在規律』,並善加利用的『有德』者。你就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說明:筆者認為,前面這十章,是老子闡述認識論和怎樣將認識運用於社會實踐的總論。後面的章節,則是對前面章節的補充說明。而這第十章,是最為玄乎,岐義最大的章節,故有必要加以說明。(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載』,是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解釋。但這裡只能是指人的身體,因為它要承載『營魄』。由此便可以為引伸為人的一生一世。『營魄』,就是中國迷信的所謂『魂魄』。在中國古文的解釋中,基本上是沒有疑義的。『抱一』,就是讓『魂魄』一致,統一。中國人認為。人的身體中,有『三魂七魂』。如果『魂魄』都在,人就健康。如果魂與魄相離,人就會生病,甚至死亡。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能始終將『魂魄』統一起來,不讓他們分離,保特一生一世嗎?』這應該就是這句話的本義了。但是,老子的《道德經》是為了闡述「道」的『奧妙』,並且是為了怎樣將『道』的『奧妙』運用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來。所以,『載營魂抱一』就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是什麼?當然可以『見仁見智』。但筆者認為,既然是運用到『社會治理』上來,就只能是『為人民服務』了。後面的『專氣至柔』等等,都是從這個思路上而來。筆者只所以要說這些,是因為,『道家』認為,老子的《道德經》是用來進行個人修練,最終達到『成仙了道』的境界的。這樣一來,這就回歸到了『方向』問題了。既然是『方向』問題,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因為,其結論肯定是『背道而馳』的。而結論最終只能讓事實證明到底是『誰是誰非』了。這裡就不多辯了。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注,筆者認為,第十一章是對第一章的實用舉例:請參看第一章的解釋。筆者最初也是將第十一章,放在第一章之下進行闡述的。這裡還是按順序解釋一下吧。)詮釋如下:(三十輻,共一轂,)知道了事物是怎樣被我們人所認識的。那我們就來看看車輪這個事物吧!車輪的形狀是,外面是一個圓輪,中間有三十根輻射的直棍,連接在中心一個空心的車轂(頭)上。這個車輪為什麼是這麼一個形狀呢?(當其無,有車之用。)當然是車輪這個事物的「內在規律」決定了只能是這樣的啊。也就是說,車輪這個事物,即「無」,的物理學原理決定了它只能是這樣,車輪才能轉動。(注,這實際上是一種唯心論的先念論。但老子的「道」雖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老子並沒有將它看成是某種不可知的『神秘力量』,而是把它看成了一個可以認識的,普遍存在的「內在規律」。所以不是唯心論,而是唯物論。)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車軸穿進去,車輪才能轉動。當我們人認識到了(即有。)車輪(即無。)的這個事物的「內在規律」以後。我們就可以將車軸穿進去,我們人就能造出車來,為我們所用了。(這就是「玄之又玄」,即「同之又同」。意思是,人的認識和物理學原理相同了。我們就能造出車來。)(埏埴以為器,)再來看看我們人做的器皿,中間為什麼是空的呢?(當其無,有器之用;)當然是器皿的「內在規律」,決定了器皿中間必須有空間,器皿才會有用。我們人認識到了這個真理,我們就能造出器皿,為我們人所用了。(注意,這裡將『內在規律』轉化成了『真理』。這是為了行文的順暢。多變。)(鑿戶牖以為室,)建造房屋,為什麼要開門和窗口呢?(當其無,有室之用。)當然是房屋的「內在規律」,決定了要有門,才方便出進,有窗口,才能方便採光。我們人認識到了這個道理。我們人就能建造房屋,為我們所用了。(注意,這裡將『內在規律』轉化成了『道理』。這也是為了行文的順暢,多變。)(故,有之以為利,)所以,認識事物,是為了利用事物。(注,有,即是「認識』。)(無之以為用。)而事物的「內在規律」,卻可以告訴我們,什麼事物可以做什麼用。(注,無,即事物,即事物的『內在規律』。)

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詮釋如下:(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是美好的。它能令人『目不暇接』,心生喜悅。可是,如果老是沉緬於這種『五彩繽紛』的生活中,你就會看不到民間的真象。你就會『視而不見』,成為一個『光眼瞎子』。(五音,令人耳聾;)五音,是美好的。它的確讓人『悅耳動聽』,心生嚮往。可是,如果老是沉緬於這種『繞樑三日』的美好中,你就會聽不到民間痛苦的呻吟。你就會變成一個『木菩薩一樣的聾子』。(五味,令人口爽;)五味,是美好的。它能令人『饞涎欲滴』,心口俱爽。可是,如果老是沉緬於這種『五味俱全』的享受中,你就會變成一個『沒有飯吃,何不吃肉糜。』的『口爽之徒』。(注,『口爽之徒』,這是筆者自創的『形容詞』。意思是,口不擇言,打亂講,說胡話。爽,的意思有,差錯,差失的本義。如爽失。爽約。)(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馳騁畋獵,當然是『爽心樂事』,叫人心生愉悅。可是,如果老是沉緬於這種『獵有所獲』,『屠殺弱小』的行為中,你就會心生『殘暴』,你就會變成一個『心狠手辣』的『屠夫』。(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當然是奇巧的東西。它讓人『心花怒放』。可是如果老是沉緬於這種『心馳神往』的『虛幻』之中,你就會變成一個行為不正常的人。(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因此,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一定要時時刻刻地關心民間的疾苦,為他們的衣食住行多想想,因為『民以食為天』。決不能老是讓自己『目迷五色』。(故去彼取此。)所以,一定要去掉那些『虛有其表』的東西,而立足於現實社會。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注,筆者認為第二行,應該斷句成『貴大患,若身。若身的意思就是『身體是應該愛護的。』這就象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把本來是名詞的『老』,『幼』兩個名詞,轉化成為了『愛護』的動詞。那麼『身』字,也可以轉化為動詞。就是表示『身體是應該愛護的』。)(注,第四行,在《諸子集成》中,據[清]魏源的『老子本義』中考證,陳景元,李道純的版本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筆者認為這是對的。故從陳,李之說。以後如果有,據魏源說,都是指這個出處。)詮釋如下:(寵辱若驚,)寵辱若驚的人,(貴大患,若身。)與太過怕死的人,都是些只顧自身安危的小人。(注,貴,是看重。而人的大患,就是死亡。)(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做寵辱若驚呢?(寵為上,)得寵的目的,是為了向上爬。(辱為下。)如果受了羞辱,那就表示失寵了。失寵了,就肯定會被降級。所以,受羞辱,不是問題的主旨。受羞辱的主旨在於,會被降級。(得之若驚,)得到了寵幸,他們便驚喜交集,因為他們可以得到好處了。(失之若驚,)失去了寵幸,他們同樣會驚恐萬狀,因為他們擔心會被降級。(何謂貴大患,若身?)為什麼說寵辱若驚的人與太過怕死的人,都是些只顧自身安危的小人呢?(吾所以有大患者,)那是因為,人只所以怕死,(為吾有身,)是因為人有一個承載『大腦機能,這個思想意識的』『身體。』(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如果失去了身體,人的『大腦機能和思想意識』也就會逝去。所以,人怕死是很正常的。但是,太過怕死的人,就會只顧自己的身體,而拋棄他所堅信的『道』。所以說,這兩種人,都是一些只顧自身安危的小人。而那些敢于堅持『道』的原則,有思想的人,都是些不怕死的人。因為他們堅信『道』的原則,是人類能夠生生不息的『內在規律』。『穀神不死』雖然是通過『玄牝』這個寶貝實現的,但它只所以延續生命的真正目的,卻是為了延續『人的大腦機能和思想意識』,不然,人的生存便和其他動物沒有區別。因為人的『大腦機能和思想意識』,是認識『道』的物質基礎。有了這個物質基礎,人就能認識『道』,就能認識『萬物』,人就能改造世界。所以,他們是為了堅持『道』的原則,才不怕死的。『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人如果不怕死亡的話,死亡對人也就無可奈何,便失去了威脅作用。因此,他們如果堅信『道』的原則,他們便什麼都不怕了。(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那些為了『道』的原則,而甘願犧牲生命的人,(若可寄天下;)才是可以將天下交給他去繼承的人;(愛以身為天下,)那些為了愛護百姓,而甘願犧牲生命的人,(若可托天下。)才是可以將天下的事交給他去辦理的人。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繳,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注,筆者認為,『其上不繳,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應該是一句。故『繩繩不可名。』應該是句號。)(注,『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也應該是一句。故『復歸於無物,』應該是逗號。)(注,『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應該是一句。故『以御今之有。』應該是句號。)詮釋如下:(視之不見,名曰夷,)有一樣東東很奇怪。你想認真去看它,它卻一望無邊,一無所有,(注,夷的意思就是平坦。)(聽之不聞,名曰希,)你想認真去聽它,它卻稀稀疏疏,若即若離,(搏之不得,名曰微,)你想認真去抓它,它卻微乎其微,無從下手,(此三者,不可致詰,)這三樣事物,現在都是無法確切解釋的東西,(故混而為一。)但奇怪的是,這個奇怪的東東,竟然能將這三件事物,混而為一。(其上不繳,)要說它有上面,它的上面也不怎麼光亮,(其下不昧,)要說它有下面,它的下面也不怎麼暗昧,(繩繩不可名。)古代的結繩記事,也沒有什麼記載。(復歸於無物,)但是,如果把它用來去觀察宇宙的物質,(是謂無狀之狀,)它竟然能將一望無艮,波瀾壯闊的大海都裝進去。但這東東內,卻又並沒有真的大海。這就叫做無狀之狀,也叫做抽象。我把它稱之為『惚』。(無物之象,)它也能將泰山那樣的大山,絲毫不差的裝進去,但這東東內,也沒有真正的泰山。這就叫做無物之象。也叫映象。(反映)。我把它叫做『恍』。(是謂惚恍。)它竟然能將一望無艮,波瀾壯闊的大海都裝進去。但這東東內,卻又並沒有真的大海。這就叫做無狀之狀,也叫做抽象。我把它稱之為『惚』。它也能將泰山那樣的大山,絲毫不差的裝進去,但這東東內,也沒有真正的泰山。這就叫做無物之象。也叫映象。(反映)。我把它叫做『恍』。這就是惚恍的意思。(迎之不見其首。)這東東,你如果想去探索它是從哪裡來的。那還真不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隨之不見其後。)這東東,你如果想知道它要到哪裡去。以後的結果會怎麼樣。那還真不知道它要到哪裡去。以後的結果也不知道。(執古之道,)這東東還能探索過去的事物。象盤古開天劈地,女媧捏土造人。這些事它都可以知道。(以御今之有。)它也可以駕馭現在的知識。它也可以知道怎麼用現代才有的『拋石器』,去『攻城掠地』,也可以知道怎麼用現代才有的毛筆去寫《道德經》。(能知古始,)它既然能夠知道盤古開天劈地的事情,(是謂道紀。)那我就姑且叫它做『道的開始吧』。(注,『有一樣東東很奇怪。』這裡的『東東』,並不是『東西』的筆誤。而是筆者故意要這樣寫的。筆者認為,我們現在不管是注釋古代的書籍,還是進行創作,不是寫給古人看的,也不是去與古人比高低。而是寫給現代人和後代人看的。故,我們的創作就一定會留下時代的烙印。『東東』這個詞,便是現代的烙印。)(另注,老子不斷地變換著『惚恍』,『恍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它所表述的東西,基本上是物質與意識的問題。筆者最初把它理解成,映象與抽象。經過仔細思考,發覺它表述的東西還有『大腦』,『思想意識,』『思維能力』,『反映』,『映象』,『抽象』,『認識』。等等。故筆者在解釋這些東西時,有時用的『方式』和『名詞』,可能會不太準確。所以,筆者希望,將來有哲學基礎,特別是有『唯物主義』哲學基礎的愛好者,能夠將它修正。是為注。)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通玄,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涉冬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晦以理之徐明?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注,『古之善為士者,』據[清]魏源說:傅奕本作『古之善為道者,』。其它的都作『古之善為士者,』。見《諸子集成》內,魏源《老子本義》中的解釋。筆者認為,傅說是對的。『古之善為道者,』是對的。『古之善為士者,』是不對的。因為,老子的《道德經》是一本古代的帝王將相經。所謂『士』這個階層的人物,在《道德經》中,根本就是些『投機取巧的智者』。只有那些『愛以身為天下』的人,才能算是「可以托天下的士」。故『古之善為士者,』不過是後世『君權神授』的濫觴。在老子《道德經》中是不成立的。如果一定要用『古之善為士者,』,那就必須要換一種角度,才能讀通。筆者就試著換一種角度來解釋它。因為換一種角度解釋,與『古之善為道者,』,是『大同小異』的。)解釋如下:(古之善為士者,)古代善於駕馭士卒的大政治家,(微妙通玄,)他們都是聰明絕頂,深思熟慮,掌握了事物『內在規律』的人。(深不可識。)他們的行為處事,都是按事物的『內在規律』去行動的。一般人是很難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夫唯不識,)正因為他們『深藏不露』,別人便無法了解他們,(故強為之容。)那我就免強來形容一下他們的行為舉止吧。(豫焉,若涉冬川,)他們凡事都預先謀劃,決不輕舉妄。那怕就象冬天裡要穿過一條冰川這樣的小事,他們也會實地考察,做好充分的準備。(猶兮,若畏四鄰,)他們遇事沉穩,處變不驚。別人以為他們是辦事猶豫,好象是處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中那樣。其實,他們是在搜集正確的情報,以便作出最正確的選擇。因為,他們辦事,從不相信鬼神。也不會用事情去類比。也不會憑經驗去猜測什麼。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正確情報。他們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這就是他們『深不可測』的地方。因為,他們的確就是象在『四面楚歌』中那樣慎之又慎的慎重。(儼兮,其若客,)他們平時道貌儼然,就象作客一樣『溫文爾雅』。(渙兮,若冰之將釋,)他們平時也神采奕奕,就象春天的冰川快要融化了那樣『流光溢彩』。(敦兮,其若朴,)他們為人敦厚,就象是一個平凡的人,(曠兮,其若谷,)他們心胸曠達,就象山谷一樣廣大,(混兮,其若濁。)他們平易近人,就象黃河一樣融納百川。(孰能晦以理之徐明?)誰能夠象他們一樣,用別人不明白的實際行動,去證明真理的正確?並讓人民知道事物的『內在規律』是多麼地重要?並且讓後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誰能夠象他們一樣平易近人,用高尚的道德,去感化那些『肆無忌憚』的污行穢語,讓人民平平靜靜地生活,讓世界變得清靜呢?(孰能安以動之徐生?)誰能夠象他們一樣,讓人民生活安定,去追求那美好的永無止境的藝術創作,讓生活充滿了生機呢?(保此道者不欲盈。)這些,不都是『不言自明』的嗎!但是,明白了這個『內在規律』的人,是永遠不會驕傲自滿的。(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正因為他們永遠不驕傲自滿,他們就能根據事物的『內在規律』,蔽舊成新。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詮釋如下:(致虛極,)不要帶有世俗的任何偏見,(守靜篤。)應該客觀地,全神貫注地觀察事物。(萬物並作,)世上萬事萬物都在運動,(吾以觀復。)人就是要客觀地觀察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夫物芸芸,)宇宙間的事物是數不清的,(復歸其根。)但它們都是有規律地,循環往複地運動著。(歸根曰靜,)完成了一個循環運動,就叫做回歸根本,到達了運動的終點站。回到了原始的清靜,(是曰復命。)清靜就是事物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地『內在規律』。也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命題』。(復命曰常,)事物完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是事物的『內在規律』,也是事物的常態,(知常曰明。)知道了事物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的『內在規律』,就叫做聰明。(不知常,妄作凶。)不懂得事物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的『內在規律』,而『胡作妄為』,就肯定會失敗。(知常容,容乃公。)明白了事物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的『內在規律』,就能寬宏大量地對待所有發生的事物,因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也是公平的。(公乃王,王乃天。)懂得了事物存在的合理性,你就會『一視同仁』;『公事公辦』。你能夠『一視同仁』;『公事公辦』,你就能將事物統籌兼顧。(天乃道,道乃久。)懂得了將事物統籌兼顧,這就是『道』。『道』就是讓事物自己去『相生相剋』,『相反相成』。這樣,『道』就能『清靜無為』,『道』,就能『無為而治』,『道』就能生生不息。(歿生不殆。)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這就是『道』.

十七章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詮釋如下:(太上,下不知有之;)最偉大的大政治家,都是用公平,公正的法律,去治理天下的。並且,他們都是『鐵面無私』地執行『法律』。所以,天下的人,只知道有『法律』,而不知道有『君主』。(其次,親而譽之;)次一等的政治家,也能執行法律。但他們卻喜歡培植親信,於是,他便獲得了親信們的稱譽。(其次,畏之;)再次一等的政治家,卻是越過了『法律』的『界限』,感情用事,對於不合情理的事,過於的『嚴刑峻法』,使百姓感到害怕,畏懼;(其次,侮之。)又次一等的政治家,卻是破壞了『法律』的尊嚴,他們『口含天憲』,『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就是法律』。『法律』的尊嚴,『法律』的『信譽』已經『蕩然無存』,人民便會起來暴動,人民便會起來推翻他。(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以,法律如果沒有尊嚴,法律便沒有信譽。法律如果沒有信譽,人民就不會再相信『法律』。人民就會暴動,就會用血與火去抗爭。(悠兮,其貴言。)牢記啊!這是血與火留下的教訓啊!(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所以,最成功的政治方法,就是大政治家那種『鐵面無私』地執行『法律』。既不培植親信,也不『越過法律』。這就是『無為而治』。這就是『清靜無為』。而百姓也會認為『這樣很自然』。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注,筆者認為,第二行的『智慧出,有大偽;』應該是一句,故應當為句號。)詮釋如下:(大道廢,有仁義。)公平,公正,普惠天下的『法律』制度,如果被廢除了,那些虛偽的,實際上是為少數竊國者服務的『仁,義,禮,智,信。』就會『名正言順』了。(智慧出,有大偽。)這種虛偽的『仁,義,禮,智,信。』如果成功了。就會被當成『智慧』。要是這種『智慧』,再被加以提倡,那麼,世界就會變成一個虛偽的世界。(六親不和,有孝慈;)比如:當六親不和的時候,就會有人虛偽地裝出『孝慈』的樣子,以博取大家的好感。堯舜相禪讓的例子,就是佐證。(國家昏亂,有忠臣。)再比如:國家混亂的時候,就會有人假裝『忠臣』,以博取好處。商湯的『箕子』就是佐證。(注,筆者認為,堯舜禹相禪讓的故事,就是中國『原始社會』解體,『奴隸社會』確立的時期。也就是『大道廢,有仁義。』的時期。)(再注,『信』是為人的根本。是一種『普世』價值。但『仁,義,禮,智,信。』的『信』,卻是必須服從於仁義禮智的。所以,它實際上,已經變成了『指向價值』。是虛偽的。『忠孝不能兩全』,就是最好的說明。)十九章絕學,無憂;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四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詮釋如下:(絕學,無憂。)擯棄那些『勾心鬥角』,『陰謀詭計』的學問,是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擯棄那些『轉彎抹角』,『巧立名目』的『聖智』,人民就會儲蓄著百倍的利益。國家就會強盛。(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擯棄那些『假仁假義』,恢復法律,人民自然就會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擯棄那些『巧取豪奪』,『見利忘義』的行為,盜賊也就不敢『以身試法』了。(此四者,以為文不足,)這四件事情,用簡短的文言文,是一時也說不明白的。(故令有所屬:)所以,必須再加上一個綱領:(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那就是:『心地善良』,『為人敦厚』,『大公無私』,『清心寡欲』。二十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德母。詮釋如下:(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惟命是從』與『阿諛奉承』,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注,唯通惟。甚至就是惟。)(善之與惡,相去若何?)善良與邪惡,到底該用什麼標準去判斷呢?(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言可畏」,是人人都感到畏懼的客觀事實,這的確讓我也不得不畏懼啊!(荒兮,其未央哉!)從古至今,這種『眾口鑠金』的事情當真是說也說不完啊!(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大家都熙熙攘攘地聚會在一起,就象是在享受社稷的牛肉宴一樣歡樂,就象是登上了高台欣賞春花一樣驚喜。(我獨泊兮,其未兆,)我卻還在思考著上面沒有想通的問題。(如嬰兒之未孩,)可是我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兩個問題。就象是『十月懷胎的嬰兒』,還沒有『瓜熟蒂落』變成孩子一樣。(傫傫兮,若無所歸。)我一個人獨自徘徊,好象長途跋涉的遊子無家可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眾人都有伴侶在一起歡笑,而我卻象是被人遺棄了一樣,孤芳自賞地獨出心裁,去想這些沒有答案的東西。(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我這是愚蠢人的心思嗎?為什麼這樣懵懵懂懂呢!(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但是,我才不管別人怎麼看呢!讓那些沒有思想的人去歡笑吧,我還是想我自己喜歡的問題。(俗人察察,我獨悶悶。)那些沒有思想的人在唱歌跳舞,竟然顯得是那麼地聰明伶俐,而我卻獃頭獃腦,好象還在悶悶不樂地思考。(澹兮,其若海,)思想的博大精深,真的是不可想像啊,它應該就象是大海吧。(飂兮,若無止。)思想的精確迅速,就更加不可思議啊,應該是比暴風還要迅速,並且是沒有止境的。(眾人皆有以,)眾人都在盡情的歡呼雀躍,(而我獨頑似鄙。)而我卻象個傻瓜似的在思考。(我獨異於人?)我怎麼能夠這樣與眾不同呢?(而貴德母。)這不是我沒有教養啊,而是我在思考上面的兩個問題。因為我喜歡思想啊!(注,筆者認為,認識了問題是『德』。思想問題是『母』。故說:「而貴『德母』」。『德』也就是第一章所說的『有』。)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詮釋如下:(孔德之容,)仔細地思考,研究了一下『德』的真容到底是什麼?(注,孔,有『管子』的意思。如,『一孔之見』,雖然是指『不能窺全豹』。但它恰恰說明能夠仔細地觀察局部。頗類現代的『顯微鏡』。古文將『孔』解釋為『大』。顯然是不對的。)(惟道是從。)原來,『德』就是『認識』,也就是『道』的抽象物。但是,道的抽象物卻有兩個基本面。即正確的一面和錯誤的一面。錯誤的一面,不是『德』,而是『無德』。只有正確的一面,才叫德。也可以叫作『有德』。只有正確的一面,才是符合道的『內在規律』的主流的。這就叫做『德』。不過,只有認識到事物的兩個基本面,才是最正確的。並且,只有將事物的兩個基本面辯證地加以運用,才是正確的,這就叫做『玄德』。『玄德』與『德』是有區別的。只有『玄德』才是完全符合『事物的內在規律的』。所以才說它是『惟道是從。』(道之為物,)道的內涵非常廣泛。但它的本質,就是如何認識事物,認識萬物,認識世界,認識宇宙。並最終是要改造世界,以為人所用。(惟恍惟惚。)而認識事物,只有一條『顛撲不破』的『定律』。那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循環無端,以至無窮。具體方法就是由『映象』到『抽象』。『映象』是一個概念,也就是物質的表像,『反映』到人的大腦中來。我把它稱為『恍』。『抽象』也是一個概念,也就是人,有意識地將認識到了的事物的基本特徵抽象出來,再反映到人的大腦中,形成抽象物。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惚』。人的認識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由『映象』到『抽象』的過程。(惚兮恍兮,)抽象與映象,(其中有象。)就是抽象(惚,)把映象(恍),抽象到大腦中來形成映象。形成抽象。(恍兮惚兮,)映象與抽象,(其中有物。)就是具體的物質形象,反映到大腦中去形成抽象的物質形象。(窈兮冥兮,)如果進一步考察,研究抽象物質形象的『內在規律』。(注,窈,的意思是輕快,美好。也就可以引伸為『考察』的意思。冥,的意思,是『冥思苦想』,也就可以引伸為『研究』了。)(其中有精。)那麼,你就會發現抽象物質的『運動形式』。這便是事物的精髓所在。(其精甚真,)抽象物質的『運動形式』就是物質的本質,也就是事物的『存在形式』。(其中有信。)抽象物質的一個『循環運動』,就是物質的『內在規律』。也就是『真理』。(自古及今,)這就是道,自宇宙存在以來,(其名不去。)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得了它的。(以閱眾甫,)用道去考察宇宙萬物。就能認識萬物,掌握萬物,改造萬物。這就是道的本質。也是道的『內在規律』。(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我為什麼可以知道萬物的形狀和『內在規律』呢?(以此。)就是因為我懂得了道的『內在規律』。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能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況於人乎!(注,筆者將古文言中第二十三章節中的『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能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況於人乎!』移到了第二十二章節。筆者認為,這樣更符合文義。)詮釋如下:(曲則全。)「曲則全」,是古人留下的成語。它的本來是一個寓言。古人在做『車輪』時,要用一根較直的樹木,將它彎曲,才能做成車輪的外輪。而古人是非常單純的,他們認為,本來是較直的樹木,卻要將它彎曲,這樣會讓樹木受到委屈的,這是違反『道』的行為。所以古人決定另想辦法。不料,那樹木卻說:『沒有關係,你們將我彎曲了吧,只要我真的能夠做成車輪,那麼你們人就一定會對我們這種樹木另眼相看。並對我們這種樹木一定會倍加愛護的。那麼,我們這種樹木,也就可以為了人能將我們做成車輪而生活得更好了。這就是『道』的『相反相成』的道理啊。我犧牲我的自我,卻能讓我們這個樹種,生活得更好,那我是值得的了。』古人便將這種樹木做成了車輪。而這種樹木的確是做車輪的好材料。古人便將這種樹木大量種植。這種樹木便長久地生存了下來。而其他的許多樹木,最後都消亡了。這的確就是『道』的『相反相成』的道理啊!古人由此便悟出了『委曲求全』的道理,並把這種『委曲求全』的道理引伸為人的一種『顧全大局』的美好品質。所以,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也把『委曲求全』的品質,作為自我修養的第一要務。因為,他們明白:『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所以,他們在必要的時候總是『顧全大局』,不記個人得失的。(枉則直。)「枉則直」,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古人卻把它概括為『忍辱負重』的美好品質。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他們也是能夠忍受侮辱的。因為他們是在效法天地,為萬物而生存那樣,他們也一切都是以百姓心為心的,為百姓的生存而生存的。所以,他們有時忍受羞辱,是為了百姓的利益這個『重擔』。這就是『忍辱負重』。(窪則盈。)「窪則盈」,則是古人通過對水的認識而總結出來的。並把它概括為『謙受益』。也就是告誡後人『謙虛受益』。(蔽則新。)「蔽則新」,則是古人通過洗澡獲得的感悟。古人在洗澡時,發覺洗去身上的污垢,人便煥然一新。商湯的祖先,便在洗澡的銅盤上,刻下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銘文。這就是告誡後人,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除舊布新。因為人的認識在不斷地增長。如果『固步自封』就會落後。如果『除舊布新』就能日日新。古人便把它概括為『除舊布新』。(少則得。)「少則得」。卻是最原始,又是最正確的行為準則。意思就是:需求少,就容易得到。古人根據這個道理,把它概括為『少私寡慾』。也就是告誡人們,不僅在生活需求上不要『窮奢極欲』,而是但求一飽即可。就是在『思想意識』上,也不要『痴心妄想』,不然,『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古人便把這種品質引伸為「知足常樂」。(多則惑。)「多則惑」,則是『少則得』的反面。比如吃的東西多了,你便不知道該吃哪種食物才好。樣樣都吃,你便無法辯別食品的『滋味』。這反不於少而精的食物吃起來津津有味。再比如喝酒,杯子不大,你如果貪多多斟,那酒便會溢出來,這樣你不但喝不到溢出來的酒,還徒然浪費了下一杯可以再喝到的酒。而人之所以想要多倒酒,故然是人的貪心。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酒太多的原因。引起了人的貪念。古人由此便總結出了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度。並進而引伸出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人不能自滿,人如果自滿,就會象酒杯太小,而酒會溢出來一樣,招受損失。古人便把它概括為「滿招損」。而人之所以會『滿招損』,也是因為有了過多的功勞,或者是有了過多的金錢,從而容易引起思想的混亂。故曰『多則惑』。古人認為『多則惑』,便是讓人產生『驕傲自滿』的原因。故『多則惑』也就被引伸為『滿招損』的代言詞。也就是告誡後人『自滿招損』。(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顧全大局」。(曲則全。)「忍辱負重」。(枉則直。)「謙虛受益」(窪則盈。)「除舊布新」(蔽則新。)「知足常樂」。(少則得。)「自滿招損」。(多則惑。)這些都是個人的修養課題。所以,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聖人。)抱定了『為人民服務』的唯一宗旨,他們便會不斷地進行個人修養,以作為天下的表率。(不自是,故明。)他們當然也會有他們獨到的行為準則。第一,是不以自己的意見為根據,而是廣泛地聽取各方意見,綜合優秀方針,制定行動綱領。這樣,他們所制定的方針,就會是最聰明,最全面,最好的方針。(不自是,故彰。)第二,是不認為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正確的,而是願意『集思廣益』,這樣他們的行為就彰顯了『唯民是保』的氣度。就能叫大家都信服。(不自伐,故有功。)第三,是不自誇其功勞。這樣,大家都會覺得,他們雖然不自誇,但他們的功勞確實是最大的。(不自矜,故長。)第四,是不自高自大,自鳴得意,大家便會覺得他們為人忠厚老實,大公無私,值得信賴。大家才會推舉他們為首領。(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他們的行為準則便是不與人爭高低,爭長短,爭功名,爭富貴。而是擺事實,說道理,讓行動方案達到為人民服務的最好效果。這樣,他們制定的方針便很少再有爭議。正因為他們的方針再也沒有爭議,他們便能制定出最好的方案。他們的方案,便一定能實現。因為,天下也沒有比他們的方案更好的方案了。(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古人總結的六條個人修養方針,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決不是虛情假意的謊言!(誠全而歸之。)再加上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他們的四條行為準則。他們就能成為『十全十美』,超凡撥俗,超越天地的『聖人』。(希言自然,)別以為『聖人』不可能超越天地,不要小看了『聖人』。也不要以為『天地』就有什麼了不起!(故飄風不終朝。)你們想想看,再大的風,也括過一個早上,(驟雨不終日。)再大的雨,也下不了一整天。(孰能為此者?天地。)那麼,是誰能夠興風致雨呢?只能是天地。(天地尚不能久,)天與地都是域中四大中的兩個,天地也必須遵守事物的『內在規律』。所以,天地都不能夠持久的興風致雨,(何況於人乎!)何況是靠「玄牝」延續生命的「聖人」呢!

第二十三章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詮釋如下:(故從事於道者:)凡是研究辯證唯物主義這個「道」的人,有如下幾種。(道者同於道。)第一種人,是懂得對立統一辯證法,並且堅持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人。這種人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懂得了辯證唯物主義的『道者』。因為他的認識與『道的內在規律』是相同的。(德者同於德。)第二種人,是只懂得唯物主義認識論,而不懂得辯證法的人。這種人只能算是認識了事物的一面。而沒有認識到事物還有反面。他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的。不過,他還算是有所得的『德者』。因為他的認識是不全面的。他只認識了事物的好一面,還沒有認識到事物還有壞的一面。因為『道』是將好的壞的對立統一起來的完整事物。比如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寄。』這種人只能算是『二流子』。但他的認識論還是正確的。他還是有所『德』的。因為他的認識與『德的內在規律』是相同的。(失者同於失。)第三種人,是不相信唯物辯證法的人。他們是唯心主義者。他們由於迷信『神秘的上帝』而迷失了自已。這種人稱為『失者』。他們的認識是錯誤的,是迷失了方向的。因為他們的認識與『迷失方向的內在規律』是相同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與『道的內在規律』相同的認識,『道的內在規律』也會很樂意地倍伴他的一生。(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與『德的內在規律』相同的認識,『德的內在規律』也會很樂意地倍伴他的一生。(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與『迷失方向的內在規律』相同的認識,『迷失方向的內在規律』也會很樂意地倍伴他的一生。(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你們如果不相信這種道理,那麼這種道理也不會強行爬進你的腦袋瓜子里去的!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行贅』。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詮釋如下:(企者不立,)踮起腳想站得更高,這是立不了多久的,(跨者不行。)腳步跨得很大,想走得快一點,這是保特不了多久的。(自見者不明,)以為只有自己的意見才是最正確的人,便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種人是不怎麼聰明的。(自是者不彰,)以為只有自己的辦法才是最實際的人,便想不到別人會有更好的辦法。這種人成功的機會是不會很大的。(自伐者不功,)以為只有自己的功勞才是最大的人,便看不到別人的犧牲才是事情成功的基礎。這種人的功勞是不會被別人認可的。(自矜者不長。)以為只有自己才是最優秀,最偉大的人才,便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便形不成『團隊精神』。形不成『團隊精神』,他便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他便不會被別人推舉成首領。(注,這一章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解釋與上面的章節有所不同。那是因為換了角度。從另一方面去看問題。這就是辯證法。)(其在道也,曰『餘食行贅』。)這樣的人和事,如果從辯證法的角度去看問題,根本就是在『畫蛇添足』。不值一曬。(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這樣的人和事,只怕連狗都會覺得『厭惡』,何況於人。俗話說:『做了官,還怕沒有轎子坐嗎?』真是的!所以,懂得了『唯物辯證法』的人,是不會做這種『傻事』的。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詮釋如下:(有物混成,)有一樣東東,是集合了夷,希,微以及其他東西,混合而成。(先天地生。)它是在勞動中,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並不是『天然的』,由天地所生成。(注,先天地生,並不是說它比天地生存的時間還要早,而是說明它不是由天地產生的。)(寂兮寥兮,)它產生的初期,默默無聞,(獨立而不改,)但它卻獨成體系,自有自己的『內在規律』。(周行而不殆。)它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它循環無端地運行,從不間斷。(可以為天下母。)它就是這樣可以認識宇宙萬物。(吾不知其名,)我不知道這個東東具體叫什麼名字,(字之曰道。)只好幫它起了個外號,叫作『道』。(強為之名曰大。)如果一定要幫它起個名字的話,那就勉強把它叫做『大腦』吧!(注,這裡將『大』,解釋成『大腦』,決不是『望文生義』,因為老子在這裡的確是在闡述『大腦』的功能。當然,老子所處的時代,的確還不知道『大腦』。所以老子才說,我不知道它具體叫什麼名字。只好勉強叫它做『大』。)(大曰逝,)大腦這個東東,非常的巧妙,它的容量大得無法形容。它不僅能夠探索過去的事物。(注,逝,就是逝去,也就是過去了的事物。這裡的『曰』,並不是指它叫什麼,而是說它具有什麼功能。古文中有『曰』,『或曰』都是指事物有什麼特徵,功能,等等。如『詩云子曰』。等等。)(逝曰遠,)大腦這個東東,返過來還能探索未來的事物。(注,遠,尚未到達的地方叫『遠』。從物理學上來說,是指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但這裡的『遠』是相對於『逝』的。逝既然是過去,那麼逝就是一個完整的直線。從起點到無窮。也就是說,再也沒有比『過去』,『更過去』的終點了。那麼『逝曰遠』就只能是返過來去探索的意思了。而『遠』,則是指『未來』。因為『逝』既然是『過去』,那麼『遠』相對而言就是『未來』了。下面再討論『現在』的問題。)(遠曰反。)大腦這個東東,不僅可以探索『過去』和『未來』,它也可以立足於『現在』。(注,有的古文版本將『反』寫成『返』。意思雖然相近,但還是有『區別』的。筆者認為,寫成『反』,是對的。寫成『返』,是不對的。反的本意,是兩面性,正面和反面。『返』的本意是『運動』。為什麼『反』的寫法是正確地呢?因為這裡的『反』,是相對於『逝』與『遠』而成立的。也就是相對於『過去』與『未來』而成立的。『反』的意思就是『現在』。因為只有『有現在』,才能有一個出發點,去探索『過去』。反過來,從現在出發,又可以去探索『未來』。所以,『反』的『兩面性』,『正面和反面』,才能準確代表『現在』。『返』卻不能準確代表『現在』,而只能代表『運動』。)(故,道大,)能夠容納『過去』『現在』『未來』的東西,是很大的東西。『道』就容納了『過去』『現在』『未來』。所以,道是很大的。(天大,)能夠容納『過去』『現在』『未來』的東西,是很大的東西。『天』就容納了『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天也是很大的。(地大,)能夠容納『過去』『現在』『未來』的東西,是很大的東西。『地』就容納了『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地也是很大的。(人亦大。)能夠容納『過去』『現在』『未來』的東西,是很大的東西。『人』也能容納『過去』『現在』『未來』。所以,人也是很大的。(域中有四大,)宇宙中只有這四樣東西,能夠容納『過去』『現在』『未來』。(而人居其一焉。)而人竟然是這『四大』中之一。所以人是用不著自卑的。因為,憑這一點人就可以與道,與天,與地,並駕齊驅地了。(人法地,)但是,人因為必須在大地上生活。所以,人就必須遵守大地的『內在規律』,人才能夠生存。不遵守大地的『內在規律』,人就肯定會消亡。(地法天,)地卻是在天的覆蓋下生存,所以,地也必須遵守天的『內在規律』,地才能夠生存,不遵守天的『內在規律』,地也一定會消亡。(天法道,)天卻是在道的限制下生存,所以,天也必須遵守道的『內在規律』,天才能夠生存,不遵守道的『內在規律』,天也一定會消亡。(道法自然。)道卻是在為了自然萬物自由生存的條件下而生存的,所以,道也必須遵重自然萬物的『內在規律』,道才能夠生存。因為自然萬物如果不存在了,道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道的本質,就是制定公平公正公開的『道之法律』,讓自然萬物自覺遵守。自然萬物,如果不遵守『道之法律』,道就會讓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如果自然萬物遵守了『道之法律』,道就會讓自然萬物『相反相成』。這就是道的『清凈無為』,也是道的『無為而治』。(注,『道』的這種哲學體系,是否正確,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探索,研究。『道』的哲學體系,雖然是完善的,圓滿的。但也不過是哲學體系追求完善,圓滿體系的濫觴。因為,任何哲學體系都是力求完善,圓滿的。關鍵的問題是,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因此,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聖人),發現了道的這個『內在規律』,他們便效法道的『清凈無為』,制定公平公正公開的『人間法律』,讓天下百姓自覺遵守,以達到『無為而治』的政治局面。誰如果違反了『法律』,君主就可以用『法律』去制裁他。如果是君主違反了『法律』,人民就可以推翻他。(其次,侮之。見第十七章的解釋。)(意譯。)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詮釋如下:(重為輕根,)謙虛謹慎,處事穩重,是一切行為活動的根本。(靜為躁君。)心平氣和,遇事冷靜,是一切感情正確表達的主宰。(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所以,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聖人),每天都必須保持『謙虛謹慎,處事穩重,』的行為根本,每天都必須保持『心平氣和,遇事冷靜,』的良好心態。這就象軍隊行軍打仗離不開輜重一樣的重要。(雖有榮觀,)雖然他的身邊每天都會有許多辦事人員圍著他轉,阿諛他,奉承他;(燕處超然。)每天都會有『山珍海味』,『絕色美女』,供他享受,他也應處之泰然,不為其所左右。(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掌握了天下『法律』的執行權,就掌握了天下的『生殺』大權。這樣『權重位高』的百姓之主,絕不能憑個人的『喜怒哀樂』,『輕舉妄動』『心浮氣躁』地去處理天下的『大事』。(輕則失根,)「輕舉妄動」必然會失去『謙虛謹慎,處事穩重』的根本,導致執行『法律』的『偏頗』。(躁則失君。)「心浮氣躁」必然會失去『心平氣和,遇事冷靜』的主宰,導致執行『生殺』的『草率』。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惜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詮釋如下:(善行,無轍跡,)善良的行為,並沒有什麼規定。你如果能搬開一塊擋在路上的石頭,別人就可能不再會被這塊石頭給絆倒了。這就是善良的行為。因為,真正的善良,是不求回報的。所以行善也無轍跡可尋。這全靠人的天性善良。(注,有人把這句解釋為善於駕車。筆者認為是不對的。因為,無論你如何善於駕駛,都不可能不留下車跡。這樣在物理學上是講不通的。何況後面的『善言』等等,最後都歸結為『救人』,『救物』。與善駕駛關係不大。)(善言,無瑕謫,)善良的言語,也沒有什麼破錠。因為它是忠心實意地勸導,並沒有包含什麼『別有用心』。(善數,不用籌策,)善於計數的人,不用籌碼也能計算。(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於做機關的人,你如果找不到他設計的開關,你是無法打開他的機關的。(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善於結繩記事的人,你如果不知道繩結記事時的約定,你便無論如何都不知道這樣的繩結,到底記的是什麼事。(是以聖人常善救人,)同樣,聖人常常善於救人,(故無棄人。)所以,還沒有聖人救不了的人。(常善救物,)聖人常常善於救物,(故無棄物。)所以,還沒有聖人救不了的事物,(是謂襲明。)這些事情,一般人是做不好的,因為這是一種『天性』的聰明。(注,『襲』的意思,就是『因襲』。所以可以引伸為『天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所以,善良的人,是不善良人的榜樣和老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善良人的錯誤行為,是善良人引以為戒的例子和證據。(不貴其師,)如果不知道以善良人為師,(不愛惜其資,)如果不總結不善良人的錯誤行為,(雖智大迷。)雖然有點小聰明,也是愚昧落後的表現。(是謂要妙。)這就是增長知識的要點。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詮釋如下:(知其雄,守其雌,)認識了事物的『內在規律』,卻始終保特著『懷疑一切』的態度。以便『精益求精』地探索更深層次的『內在聯繫』。這是一種『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為天下谿。)這種『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能夠讓我們就象天下的谿流一樣,讓各種『研究信息』都向我們『彙集』。(為天下谿。)能夠讓我們就象天下的谿流一樣,讓各種『研究信息』都向我們『彙集』。(常德不離,)那麼,我們就可以驗證和考察以前的認識,是否正確,是否有差錯,我們就可以修正以前的錯誤,或者是偏離了。(注,常,就是事物的『內在規律』。『復命曰常』。見第十六章。『德』就是認識。『不離』,就是沒有『偏離』,沒有『錯誤』。)(復歸於嬰兒。)有了這些『資料』,我們就可以再一次地去驗證以前的認識。並且可以修正以前認識方法的偏離,或者是『錯誤』。重新認識事物。(注,老子,反覆提到『嬰兒』,『嬰之未孩』,『母』,『德母』,『為天下母』,等等。實際上老子是將認識問題,比喻成『就象母親生孩子一樣』。並沒有別的意思。參看第一章,以及前面章節。)(知其白,守其黑,)認識了事物正確的一面,卻始終不忽視事物錯誤一面的負面影響。並且制定出,發生了錯誤時的『應急方案』。這才是認識事物,並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最正確的『思維方式』。(為天下式。)有了這種制定出,發生了錯誤時的『應急方案』。這才是認識事物,並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最正確的『思維方式』。(為天下式。)有了這種認識事物,並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最正確的『思維方式』。(常德不忒,)我們所認識的事物的『內在規律』,就很少有差錯了。(復歸於無極。)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種事物的『內在規律』,放到更廣泛的範圍內去『驗證』了。(注,無極,就是無限制。也可以引伸為『廣泛』。)(知其榮,守其辱,)知道了什麼是榮耀,卻甘心情願地默默無聞。(為天下谷。)這樣的胸懷,才真的可以稱得上「虛懷若谷」。(為天下谷,)只有這種「虛懷若谷」的胸懷,才能夠認識『真理』,才能夠知道怎樣將認識到了的『真理』,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常德乃足,)在更廣泛的範圍內驗證了,認識了的事物的『內在規律』是正確的,(復歸於朴。)那麼,這種驗證了的,正確的,事物的『內在規律』,就是『相對真理』。(朴散則為器,)「相對真理」就是相對獨立的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我把它叫做『朴』。這種『相對真理』就是萬事萬物『各自的內在規律』。這種『相對真理』散處在萬事萬物之中,(聖人用之。)聖人把這種『相對真理』運用起來,就形成了各種『規章制度』。(則為官長,)各種『規章制度』,就是各級官長必須遵守的『原則』。就是各級官長的行為準則。各級官長可以根據這個行為準則,去處理各種各樣具體的事物。(注,則,就是『原則』。就是『準則』。就是『榜樣』的意思。如:『以身作則』。再如:詩經中的「伐柯伐柯,其則不遠。」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手持斧頭,去砍伐木頭,做成一支斧柄,這榜樣不就是手上的斧柄嗎?這裡的『則』就是榜樣的意思。)(故大制不割。)所以,掌握了天下『法律』和『生殺』大權的百姓之主。只需要掌握『大政方針』就可以了。不必親自去處理那些『零零碎碎』的具體事物。那些『零零碎碎』的具體事物,讓各級官長去處理。讓他們去獲得榮耀吧!聖人只需心甘情願地把握住『大政方針』,就能讓天下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贏,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詮釋如下:(將欲取天下而為之,)有些人不懂得治理天下必須用『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律』,而只想奪取天下以為已有。享受『榮華富貴』。(吾見其不得已。)我可以斷定他是必然會身敗名裂的。(天下神器,不可為也。)因為『天下大權』這個『神器』,決不是私人能夠擁有的。(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想奪取的,大多數都會失敗,奪取了的,也一定會失去。(故物,)因為天下事物的『內在規律』,都是相對立的。(或行或隨,)你如果用武力奪取了天下,別人也可以用武力從你手中將它奪去。(或歔或吹,)你如果用『陰謀詭計』奪取了天下,別人也可以用『陰謀詭計』將它奪去。(或強或贏,)總之,『天下大權這個神器』如果成為了私人可以擁有的『東西』,那麼,各種『巧取豪奪』,各種『陰謀詭計』,各種『六親不認』,各種『殺子弒父』,各種『口蜜腹劍』等等的手段就會層出不窮,(或載或隳。)總之,私人如果擁有了『天下大權這個神器』,那麼,別人就會想辦法將你推翻,然後『取而代之』。(是以聖人去甚,)因此,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總是不沉溺於男歡女愛,(注,甚,的本義就是沉溺於男歡女愛。)(去奢,)總是去掉那些奢侈的排場。(去泰。)總是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總是保持『居安思危』的警惕。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詮釋如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用唯物辯證法思想去輔佐君王治理天下的人,是不會『整軍經武』,以武力去稱霸天下的。(其事好還。)因為,用侵掠的手段去強霸天下,不僅殘忍,並且還會留下禍患。那是因為別人也可以用侵掠的手段,侵掠你的國家。(師之所處,荊棘生焉,)戰爭的過程是非常殘酷無情的。在你殺死了敵人的同時,你的同胞兄弟們也有可能會被敵人殺死。這對雙方的國家和人民都是不利的,痛苦的。戰爭所到之處『滿目瘡痍』,『荊棘遍地』。(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戰爭的破壞是無法估量的。不僅雙方的國家和人民要遭受精神上的痛苦,還要遭受物質上的損失。長久的戰爭更是無法想像。戰爭過後,更是『百廢待興』,『物價騰貴』,人民的痛苦還是遠遠地沒有結束。(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所以,處理任何事情,都不過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戰爭並不是唯一的手段。(果而勿矜,)其實,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同樣是需要用做人的基本方法的。第一是不要『自高自大』。應該平等相待。這樣別人也會心平氣和了。有了公平公正的氣氛,事情就容易處理了。(果而勿伐,)第二是不要『自吹自擂』。以免別人覺得你沒有教養,引起反感。從而產生『蝴蝶效用』。(果而勿驕,)第三是不要『驕橫跋扈』,『目空一切』。因為這樣的行為,連狗都會覺得厭惡,不要說是人了。(果而不得已,)第四就是不要『卑躬屈節』。遇到對方有上述三種行為時,應該堅持原則,決不為對方所嚇倒。但也沒有必要『怒髮衝冠』地『針鋒相對』。這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個人修養的時候。這不僅體現出了你個人面對外國使節時的人品,更重要的是體現出了你對你的國家和人民的愛護和忠誠。這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必須堅持的原則。(果而勿強。)第五就是不要『得寸進尺』。應該按『既定方針』辦事。任何『恃強凌弱』的行為,都有可能引起『節外生枝』,使事情發生突變,導致『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事物強壯了,就會走向衰退;辦事過頭了,就會走向反面。這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決定了的。不按事物的『內在規律』辦事,是不符合『唯物辯證法』的。(不道早已。)不按『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規律』去辦事,事情是會『胎死腹中』的。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詮釋如下:(夫唯兵者,)戰爭和軍事這個事情,(不祥之器,)是一個殘酷的,痛苦的,不吉祥的事情。(物或惡之。)不僅雙方的人民厭惡它,就是連狗都會厭惡它。(故有道者不處。)所以,懂得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和軍事行動目的的人,是不會欣賞這些行為的。(君子居則貴左,)因此,古代的禮法就規定了,凡是有利於和平事業的人和事,都會尊貴地將他安置在左邊,用貴客的身份對待他。(用兵則貴右。)而那些用於戰爭行為的軍事事物,則將他安置在右邊,用喪禮的態度對待他。(兵者不祥之器,)因為,軍事行為和戰爭,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是一個不吉祥的事情。(非君子之器,)這不是國家和人民所喜歡的事情。(不得已而用之。)這種事情,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國家和人民才會迫不得已地用它去保衛自己。(恬淡為上,)這種事情,還是用平淡的心情去對待它為好。(勝而不美。)因為,戰爭這種事情,即使獲得了勝利,自己的國家也必定千瘡百孔。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知要死亡多少。勝利是無法代替痛苦的。勝利的美利是用死亡和痛苦換來的。它不是美,而是凄美。是痛苦。是殘酷無情的美。(而美之者,)而那些認為戰爭是美利的人,是殺人的魔鬼。(是樂殺人。)他們嗜血,他們樂於殺人。(夫樂殺人者,)而這些樂於殺人的人,(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是不可能獲得人民的尊重和尊敬的。(吉事尚左,)所以:古人將禮法定為,吉祥的事情,放在左邊。(凶事尚右。)不吉祥的事情,放在右邊。(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軍隊的編製也是這樣。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意思就是:不管勝敗,都只能用喪禮對待。(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當我們獲得勝利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悼念我們死難的同胞,也應該為敵人死難的同胞哭泣。因為,他們都是『不貴其師,不惜其資,雖智大迷。』的犧牲品。因此不管勝敗,這些都是不『道德』的勝利和失敗。(戰勝以喪禮處之。)所以,戰爭就算獲得了勝利,也只能以哀喪的禮節對待它。

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天下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詮釋如下:(道常無名,)道的『內在規律』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絕對真理』,它是因時因地,因事因物而相對確立的。所以,你無法用一個『確定』的名稱去概括它。(朴雖小,)朴的『內在規律』,卻是任何一個微小事物『循環運動』的完整規律。也就是事物的『內在規律』,是一個『相對真理』。(天下莫能臣也。)『相對真理』雖然是一個微小事物的『內在規律』,但是卻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改變得了它的。因為它是符合道的『內在規律』的。(候王若能守之,)把『相對真理』化成『規章制度』,是正確的。候王如果能夠堅持按『規章制度』辦事,(天下將自賓。)天下的人都將不得不承認這種辦法是對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看看,當天地相合的時候,雨水就會從天而降。(民莫之令而自均。)人民並沒有得到誰的命令,而他們得到的雨水都是一樣的多。這就是『規章制度』的作用啊!(始制有名。)所以,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他們利用先人創造的文字,名詞,去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名亦既有,)這種『規章制度』,之所以要建立,(夫亦將知止。)就是為了教導人民,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規距,該動的時候就動,該止的時候就止。(知止可以不殆。)因為知道了這種『規章制度』,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亂動,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既可以節約人力,也可以節約物力。人民都覺得方便,管理也非常的『清靜無為』,也就可以少犯錯誤了。(譬道之在天下,)這就象是道的『內在規律』遍佈於天下一樣。人民都會遵守的。(猶川穀之於江海。)如果這個比喻,一時還難於理解的話。那就打個通俗的比喻吧。這不就象是山谷的小溪都會流向江河,最後都會歸之於大海一樣嗎!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詮釋如下:(知人者智,)能夠了解別人的人,是很有智慧的人,因為他能『觸類旁通』啊。(自知者強。)但是,既能了解別人,又能了解自己的人,卻是更加聰明的人。因為這就是『知已知彼』啊!(勝人者有力,)能夠戰勝別人的人,一定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因為他能『因時制宜』啊。(自勝者強。)但是,既能戰勝別人,又能夠戰勝自己錯誤的人,卻是更加強大的人。因為,這種能力是呈幾何增長的啊。(知足者富,)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因為,『廣廈千間,夜眠八尺;良田千傾,日食一升。』超過需求的財富,只是數字。並沒有實際義意啊。(強行者有志。)意志堅強的人,就是有志氣的人。因為他能『認清目的』啊。(不失其所者久,)所以,能夠堅持自己目的人,就能夠長久地奮鬥。(死而不亡者壽。)那些死亡了很久,人民還在懷念他的人,就是與天地同壽的聖人。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服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詮釋如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道的『內在規律』就象是泛濫的河水,不論左右上下,它都能遍布。(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萬物都依靠它的滋養,而它卻從來就沒有怨言。(功成而不名有。)成功的滋養了萬物,卻從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衣服養萬物而不為主。)庇護著萬物的生長而並不橫加干涉。(常無欲,可名於小。)它並沒有改變事物『內在規律』的衝動和慾望,因為事物並沒有違反『道之法律』。從這一點上說:它真的稱得上是『觀察入微』。(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萬物都需要它的滋養,而它卻認為這正是它生存的前提條件。並不認為這些就是它能成為主人的理由。所以,它的胸懷又可以說是十分的寬大。更因為,它本就是為萬物的生存而存在的。所以,它能夠比萬物更長久的生存,並且,它因此而能容納過去,現在,和未來。從這一點來說,它又是『十分廣大』的。(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正因為它是為萬物的生存而生存,所以它並不認為這就是它能『自高自大』的資本。就是因為這種胸懷,它才是真正大得不可想像的。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詮釋如下:(執大象,天下往;)抽象出了『道』的『內在規律』就是公開公平公正的『法律』,天下的人民就都會歸順。(注,古代的時候,由於生活的艱難困苦,人的生育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聰明絕頂的大政治家,希望用『仁慈』的政策,招攬天下的人民都歸順。這樣就能形成大的部落。大的部落,就能抵抗小部落的侵犯。成而形成相對和平的局面。)(往而不害,安平泰。)大家如果都歸順了,就能夠在公平公正的『法律』下平安地生活,而不會受到傷害。這樣的天下,當然就能平安舒泰。(樂與餌,過客止。)歡樂的音樂與美味的食物,都能讓往來的過客停留下來,一起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可是,道的『內在規律』說出來,卻是平淡無味的。(視之不足見,)你如果想像看美食一樣地看『道』,那麼你是看不到的。(聽之不足聞,)你如果想像聽音樂一樣地聽『道』,那麼你是聽不到的。(用之不可既。)但是,如果把它運用到社會治理方面,那麼它的好處卻是無窮無盡的了。三十六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注,這一章在古文版中是第三十七章。筆者將它移至第三十六章。而將原第三十六章移至第三十七章。因為筆者認為,現在的第三十六章。是『道』經的結束。而原來的三十六章卻正是『德』經的開始。需要說明的是,這樣隨意篡改古文章節的做法是不對的。但從文義上來看,筆者認為,老子是將『辯證唯物論』,作為『道』的『內在規律』的。也就是說,老子是將事物具有兩面性來作為治理天下的手段的。而『德』經,卻是只將『唯物主義』認識論,來作為治理天下的手段。因此,『德』經,只注重實用性,而忽視了事物的反面影響。這樣就勢必導致各種『陰謀詭計』可以『名正言順』的應用了。而原第三十六章節,正是開誠明義地舉出了幾種陰謀詭計,來為『德』經的本質張本。至於,古文中為什麼會這樣排序,是否有『錯簡』,這些都暫時無法回答。不過,在[清]魏源的《老子本義》中就指出,有不少版本,就曾將某些章節,進行了掉換。所以,這也有可能是歷史原因。這樣的『掉換』章節,是否正確,還有待大家深入地討論。是為注。)詮釋如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的『內在規律』就是用『法律』去治理宇宙,而不需用『人為』的手段去治理宇宙。這樣,它只需用『相反相成』和『相剋相生』的『規章制度』,就可以治理好宇宙了。根本就不需過多的作為,而宇宙就能在這種『規章制度』下得到很好的治理。(候王若能守之,)治理天下的候王,如果能夠堅持用這種方法去治理天下,(萬物將自化。)天下的百姓和萬物將會『自覺自愿』地歸化和遵照執行。(化而欲作,)如果歸化後,還是有人不滿意這種治理方法,想要有所作為,有所私人不好的慾望的話,(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那麼,候王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動地制定出具體的新的『規章制度』。(注,無名之朴,就是『規章制度』,只是由於不能確定是什麼樣的『規章制度』,而只能根據具體事物和具體人物,制定新的『規章制度』,這種新的規章制度當然是會有名稱的。但在這種事情發生以前,你是無法確定是什麼事,和什麼人的,所以把它叫做『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這種新的『規章制度』,只要是公平公正的,那麼,那些想要有所作為的人和事,也一定會打消他們不好的慾望的。(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大家都沒有不好的『慾望』了,天下就清靜了。因此,天下也就安定了。第三十七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詮釋如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如果自己想要收攏來,就一定要故意地表示象要張開。用以迷惑對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如果想要削弱別人,就一定要先去支持他強盛,以獲得他的信任。然後暗中搗鬼,從中破壞。這樣將『事半功倍』。(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如果想要廢除他,就一定要先表示支持他興起,以獲得他的信任。然後暗中搗鬼,從中破壞。這樣將『事半功倍』。(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如果想要奪取他,就一定要先表示願意送給他好處,以獲得他的信任。然後暗中搗鬼,從中破壞。這樣將『事半功倍』。(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這些事情都是『陰謀詭計』,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必須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種『計謀』是用陰柔的方法達到戰勝剛強的手段。這種『陰謀詭計』,的確是達到目的的最好的,微妙的,聰明的手段。(魚不可脫於淵,)但是,必須注意。魚如果脫離了水,就會死亡。(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那麼,這種『陰謀詭計』就是國家削弱他國的『利器』,也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的。不然,這種『利器』就不靈了。這種『利器』一但告訴了別人,那就會象魚脫離了水一樣,必然死亡。


推薦閱讀:

《老子》的邏輯:天地之間,有神
為何越看《道德經》注釋本越糊塗?有何捷徑能使你更容易懂老子?
初學入道幾件事兒
《道德經》第43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蕭寬漫畫——老子《道德經》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