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梁山元老,他是第一個主動提出脫離梁山的人!
文/省油的燈
在讀《水滸傳》的時候,梁山從弱變強,人丁越來越興旺,最終湊滿一百單八將,數萬人馬。可是在梁山發展過程中,一部分人主動要求上梁山,一部分人是被逼上梁山(被官府逼迫還是被梁山逼迫就不討論了),無論是怎麼上梁山的,只要上了山,入了伙之後,一直到梁山征討方臘之前,幾乎沒有主動想退出的。
但是有一個人,他是梁山的元老,在梁山發展過程中,他就萌生了退意,不想幹了,最後在征討方臘出征的時候,終於得嘗所願離開了梁山,這個人就是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是一個道士,不好好修道,偏偏想搞一些殺人放火的勾當,所以他夥同晁蓋劫取生辰綱。在搶劫的過程中,晁蓋是大哥,吳用是謀主,劉唐和阮氏三雄是打手,白勝是引子,那麼公孫勝做了什麼呢?他提供了一條重要情報,生辰綱的運送路線。憑此重要信息才能讓吳用設計謀劃,為成功搶劫提供了強大助力。
有了這份功勞,再加上公孫勝法術精湛,江湖聲望較高,他上了梁山之後,排名相當靠前,林沖火併王倫重排座次,公孫勝排名第三,後來宋江和盧俊義先後上山,公孫勝排名第四,他始終處在梁山最高的領導層。而他的職責範圍也相當重要,擔任梁山機密軍師,那管理的可都是梁山見不得人的情報,此外公孫勝還是梁山法術系一哥,所有鬥法的工作都由他上陣。
要資歷有資歷,要地位有地位,要本領有本領,公孫勝在梁山混的絕不算差,可是他卻在梁山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想走,這是為什麼呢?公孫勝提出下山的理由是,看到宋江接來宋太公後思念家中老母和師傅,這是一個晁蓋和宋江都無法決絕的理由,公孫勝也說了三五個月就回來。
公孫勝這一走就沒了蹤影,直到宋江去打高唐州無法破了高廉法術時,宋江和吳用才想起派戴宗和公孫勝。當戴宗和李逵費了好大勁找到公孫勝時候,公孫勝不想回去了,理由是老母需要奉養,師傅不讓下上。為了不讓梁山人找到他,公孫勝甚至改名為清道人。這個理由成不成立呢?其實很站不住腳,當初你劫生辰綱時,不需要奉養老母?羅真人同意你下山搶劫?既然當時這些都不是理由,為什麼現在又提出來了?
戴宗又說宋江等人遭遇危機,只盼公孫勝援手,但是公孫勝仍然以上邊的兩個理由拒絕,兄弟情義也不好用。後來戴宗再次強調,公孫勝才說要同師傅商議。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梁山在公孫勝心中的地位並不是那麼重要,如果真有什麼兄弟情義,公孫勝大可以先救人在回家。
那麼公孫勝在意的是什麼呢?他在意的是自己在梁山上的地位。公孫勝離開梁山的時間點,恰好是宋江集團上山後,這絕不是巧合。宋江一上山,吳用風向漸轉,原有頭領的舊時功勞一筆抹去,排名打亂,雖然公孫勝仍然是山上第四把交椅,但是他清楚的看到晁蓋集團面對宋江集團實力差太多,梁山洗牌肯定會面臨新的權力洗牌,公孫勝沒有迂腐到死保晁蓋的地步,所以宋江一上山,公孫勝就離開了梁山。
如果宋江不在意公孫勝,他大可以繼續修道等待機會,如果宋江遇到危機,這時候公孫勝再回到梁山,他的地位無疑會更加鞏固。這招以退為進,讓公孫勝處在十分有利的地位。
高唐州一役,因為公孫勝的到來扭轉局勢,救出了梁山的前期金主小旋風柴進,公孫勝回到梁山,也不提什麼回家侍奉老母,陪師傅修道的事了。宋江也是從此之後,認識到公孫勝的最重要性,兩邊的默契由此建立起來。後來梁山排座次,那個石碑,以及各種天命論,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和這個掌管機密的軍師脫不了的干係。
公孫勝的第一次從梁山出走,可以說是以退為進,但是到了梁山後期,公孫勝是真的不想幹了,所以在梁山征討方臘前,公孫勝便跟宋江說起,當時他回到梁山時的諾言,師傅有命,讓他回到京師後便要回去修道,奉養母親。宋江之前有過諾言,所以也沒法反悔,就這樣公孫勝這個梁山元老成為第一個主動退出梁山的人。
當然這次離開的理由和第一次理由一樣都是侍奉母親,陪師傅修道。其實這次的理由和第一次的理由一樣站不住腳,真實的理由是公孫勝看明白了,朝廷讓他們狗咬狗,梁山歸順朝廷後,先打遼國,再打田虎,又打王慶,現在又準備打方臘,天下四大寇,沒費朝廷多少力氣,基本收拾的差不多了,即使幹掉了方臘,梁山還能剩下什麼?公孫勝看的清楚,想的明白,所以不跟宋江玩了,江湖太險惡,還是繼續當道士吧。
從打劫生辰綱我們可以看到公孫勝絕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到後來,他上了梁山鞏固位置,施展權謀手段,他也絕不是一般角色。梁山於他而言不過是施展手段的舞台,實現野心的戰場,甚至可以說是他入世修行的平台,但絕不是為了什麼兄弟情義,替天行道。
【省油的燈】閑看風雲 扯淡人生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省油的燈99
本文為作者原創,若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揭秘:這才是《水滸傳》中解珍解寶能夠進天罡星的根本原因
※《水滸傳》中是怎樣描寫武松打虎的?
※水滸傳為什麼叫水滸傳?
※詳解《水滸傳》中108將 上梁山的原因?
※《水滸傳》一百單八將最不忠的兩位是誰?
TAG:水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