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每到一個地方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就是持戒、是守法
摘自凈空法師講《金剛經》第47集 1995年
點擊此處觀看視頻
把「名字相、言說相、境界相」統統放下就「見和同解」了學佛有很多假佛弟子,不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三福」、「六和」沒做到就是假的、就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一定會把它做到,真正去依教奉行。
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我們現代人常講的建立共識,也就是說我們大家對事、對人,看法、想法要接近,愈接近愈好,因為接近就沒有爭執,我們意見就相同。人與人相處這是最重要的一條。
所有一切糾紛,乃至於發展到戰爭,你要問什麼原因?見解不相同,意見不相同。這個非常非常重要!見解、思想不相同,勉強湊合在一起,那個不能長久,那個裡面有問題,戒律再怎麼嚴只是控制一個外表,一旦控制不住就爆炸,問題就發生。所以這一條非常重要!
世尊叫我們怎樣建立「見和同解」?佛說:「你們的看法、想法都錯了,我是正確的,你要放下那個,要跟我學」。行嗎?一定會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你沒有什麼了不起,你那個看法錯誤的,我是正確的,你要跟我學。沒有不打架的!
佛法高明,高明到什麼?教我們把「名字相、言說相、境界相」統統都放下,每一個人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就「見和同解」了,這個高明。佛沒有說你要學我、我要學你,咱們大家都不要學,只要把所有一切看法、想法統統放下,沒事了,天下太平,高明到極處,不能叫人不佩服!所以佛不牽著人鼻子走,不叫人學他,沒有這個道理。
「皈依三寶」不是皈依釋迦牟尼佛,是皈依「自性三寶」所以佛法裡面一入門就要「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不是皈依釋迦牟尼佛,皈依「自性三寶」,高明!沒有說皈依釋迦牟尼佛、皈依哪一個人,沒有!
佛是「自性覺」,這個「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以前都迷惑顛倒,從迷惑顛倒裡面回過頭來,從今而後依覺悟,不迷了,這叫「皈依佛」,是你「自性覺」,不是叫你皈依釋迦牟尼佛。所以他講得叫你沒話說,真的我們心服口服,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皈依法」,「法」也不是經典,佛沒有說「我說的法都是正確的,你們想的都是錯誤的」,佛沒這個說法;佛叫你皈依「自性正」。正知正見是一切眾生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來的。
佛的正知正見透出來了,為什麼透出來?因為他一切障礙放下了。眾生的正知正見為什麼透不出來?因為你們有煩惱、憂慮、牽掛,你放不下,這些東西把你自性裡頭的覺正凈障礙住,沒人障礙你,你把它放下來之後,你就「覺」、就「正」、就「凈」了。佛是教我們皈依這個。
「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個人「皈依僧」,「僧」是清凈的意思。我們常講出家人六根清凈、一塵不染,取這個意思。取我們自己的清凈心,在一切順逆境界裡面都是一塵不染,就是從一切染污裡面回過頭來依清凈心,這叫「皈依僧」。「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個人。多少人皈依:「我拜某個法師,那是我的皈依師。」我聽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可憐!他本來夠迷惑顛倒了,又加了一層迷惑顛倒,糟糕不糟糕?!本來污染已經太多太多,又被一個出家人污染了,又被「佛法僧」污染了,你說糟糕不糟糕?!所以諸佛看到這個樣子都搖頭嘆氣,你們把我的法全錯解了,這個開經偈要改了,「誤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這叫佛都喊冤枉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了事實真相,我們才得佛法真實的受用,佛法裡頭所教給我們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絲毫都不假,你在這上面下一分功夫你就得一分的受用,你下兩分功夫就得兩分受用,非常現實。這是說明「見和同解」,佛法裡頭講得非常高明!
每到一個地方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就是持戒、是守法「六和」第二個是「戒和同修」。「六和」講的「戒」跟「六度」講的「戒」都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我們「五戒」、「十戒」,像「比丘戒」、「比丘尼戒」這都是狹義的,它有戒條的。「六度」講的跟「六和」講的「戒」是廣義的,廣義的意思就是「守法」。不但佛給我們講的戒條我們要知道遵守,佛在一切經論裡面的教訓,那都是「戒」、「教誡」,我們都要遵守。
除了佛教導的之外,剛才講了,我們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人群,社會有組織,組織裡面有國家,國家有憲法、有法律,我們也要遵守,那都是「持戒」,在「持戒」的範圍;每一個地方有它單行的法規。像美國這個地方,除了國家有憲法之外,每一州它有州的憲法,每一個州都不一樣;每一個都市有每一個都市的法律,這個都市的城市法律跟那個就不一樣。我們到哪一個地方,哪一個地方的法令規章一定要遵守,這是守法。這是有條文的,還有沒有條文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這沒有文字的,也要遵守。
一個守法的人一定得到當地人的歡迎
一個守法的人,一定得到當地人的歡迎。這樣我們才能跟他共住,我們才能把佛法傳授給他、教導給他。所以不管哪一個地方,人總是喜歡守規矩的人、守法的人。「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這是佛教給我們跟社會大眾相處,一定要做到。
然後「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身同住」,這個裡面也是廣義的,必須要隨和潮流,這樣才「同住」。不能隨和潮流,人家看到奇怪,奇奇怪怪的,於是他就很難接受,這個社會大眾不能夠接納你。佛教到我們中國,那些弘法的大德們懂得。
「身同住」就是「普賢行願」裡面「隨喜功德」,他能夠隨緣。印度人穿的服裝跟我們的服裝不一樣,到了中國,他把印度服裝脫掉,換成中國的服裝,我們中國人一看到很喜歡,他跟我們一樣,跟我們中國他能夠融通。一直到建築、建道場,印度道場那個樣子跟中國不一樣,他沒有建造印度的式樣,他建中國宮殿的式樣,使我們中國人一看特別親切,所以佛法到中國來傳教,絲毫障礙都沒有,朝野普遍的歡迎。為什麼?他做到「身同住」。我跟你們的風俗習慣完全一樣,我隨順你,絕對不叫你隨順我,我隨順你就行了,就成功了。
基督教就不懂這個道理。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在基督教教堂還混過兩年,有一個牧師對我非常好,是美國人,是一位老太太,對我非常好。有一次她很感慨的對我們說,大概我們有五、六個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很感慨的說,她說基督教傳到中國一百年了,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有十億人,他說基督教徒才多少?還不到一百萬。一百年,十億人裡頭,信仰基督教的人還不到一百萬,所以她說起來很感慨,好像很難過的樣子。那個時候我沒有學佛,不曉得什麼原因,到以後學佛才知道,他不能夠隨和,不懂得「身同住」,不懂得「隨喜功德」。建的教堂一定要建外國樣子,我們中國人一看,洋鬼子地方,可別進去。他就不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不懂。佛教一到個地方,「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界限完全沒有了。
同樣我們今天到美國也很感慨,佛教傳到美國大概也有一百年的歷史,最早是日本人傳進去的,一直到今天,佛教在美國還是日本主流,大概百分之九十的道場是日本人的。可是度了幾個美國人?不多。可能還不如基督教在中國。什麼原因?建的道場都是中國宮殿式的,日本人也建的是他們神社式的,叫人一看,外國文化。所以那些外國人看到,外國人看我們也是變成洋鬼子,他也不跟我們往來,也不進我們的道場,這個錯了。
我到美國去之後,我就勸請許多法師,我勸他他不肯聽,我說你們有能力建道場,應該建什麼樣子?建美國白宮那個樣子,叫美國人一看他就歡喜,他自然就進來了,你不請他他也會進來;那個佛像面孔一定要塑成美國人,他一看,美國人成佛了,才行!這都包括在身「同住」裡頭,你才曉得佛經裡頭它這個含義是多麼的深廣。你怎麼跟他「同住」?我們到一個國家去,要跟這個國家的國民「同住」,要跟它這個歷史文化「同住」,佛法才能生根,才能發揚光大,才能夠利益一方眾生。我們講的這些東西,都把圈子講得太小太小,太窄小,所以都不起作用。
「口無諍」。這個好懂,沒有是非,沒有爭論。
「意同悅」。大家在一起共修歡歡喜喜,即使不是共修,跟整個社會大眾相處一團和睦,才能夠影響這些地方,才能夠潛移默化、移風易俗,這是佛法教化的功德。
「利同均」是說明富貴和貧窮的原因末後「利同均」。「利同均」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財富拉得愈近愈好,平均分配。但是財富決定是不平均的,什麼原因?每個人過去生中造的業因不相同,所以他的果報不相同。佛的教化讓你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勸導富有的人幫助貧窮的人,「利同均」是這個講法,不是勉強的,是要叫富貴人明白道理,你過去修的善因;要叫貧窮人了解事實真相,我們過去世沒有修,使這些貧窮的人也不怨天不尤人,這個社會就安定。貧窮的人積極的修善因,我今世貧窮,來世我就富貴;如果這個善因造得積極,我現在貧窮,過個五年、十年之後我就富貴。善因必定結善果,要懂這個道理,這才是解決問題之道。要不把道理說清楚、說明白事實真相解釋清楚,凡是勉強都產生後遺症,後面都帶了許許多多複雜的事情無法解決的。
佛法能夠徹底解決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複雜的問題尤其是我們看到現代這個社會,整個世界每一個地區,複雜的問題、嚴重的問題,是愈來愈多、愈來愈不容易解決,以世間聰明智慧沒有辦法解決的。為什麼沒辦法?他不知道問題的根源,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他只看到眼前果報,他不知道果報前面什麼原因造成的。了解根源,那個結才能解得開,根源不了解,勉強是做不到的。由此可知,我們能肯定唯有佛法能夠解決問題,對於全世界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複雜的問題,佛法能解決,能夠徹底解決,叫人心服口服。這樣好的教育,可惜沒有人重視,沒有人把它發揚光大,這是真正可惜,佛法確實能救世間,確實能夠挽救劫運。所以我常常勉勵年輕的同修們一定要發心,認真受持讀誦、為人演說。
「三福」、「六和」是基本的戒條,必修的科目。無論你學哪一宗,無論學哪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必修科目,一定要在這個地方紮根基。然後,戒定慧三學,六度,《般若經》上所說的,十願,《華嚴經》上所說的,才能落實,這是我們修行的綱領。科目並不多,很容易記,每一條都要好好的記住,天天要反省我們做到了多少,要認真努力去做。
《金剛經》學明白了,穿衣吃飯、處世待人接物都是「第一波羅蜜」【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也。】
這些都講的事,用清凈心來修這些事,全都變成「波羅蜜」。
【由是可知,法法不離般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
世尊在本經前面表現的著衣持缽,這是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皆是「第一波羅蜜」。釋迦牟尼佛穿衣是「第一波羅蜜」,吃飯也是「第一波羅蜜」。我們每天穿衣吃飯是什麼?學了《金剛經》就應該學會,我們穿衣吃飯、處世待人接物,點點滴滴統統都是「第一波羅蜜」,那你的《金剛經》沒有白學了,你在《金剛經》會上是真正得受用。
教我們「離相」不是「離事相」,是離心裏面的執著相【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
這些言說,緣生的,名相也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統統不要執著。
【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無非空其著相之病,並非壞其相也。】
沒有破壞一切現相。佛教我們「離相」,不是「離事相」;佛教我們「離一切名相」,也不是把這些名詞術語都不要了;佛教給我們「離言說相」,不是叫我們一天到晚不說話,不是的。離的什麼?心裏面的執著相,離這個東西;這些事相擺在面前不礙事。《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妨礙。性不礙相,相也不礙性,這是理事無礙;不但性相無礙,相與相也沒有礙,那叫事事無礙。障礙在哪裡?障礙在你心裡頭的分別執著妄想,從這個地方產生障礙。由此可知,離掉心裏面的妄想分別執著,就天下太平,什麼事也沒有了。諸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人間,剛才講了,跟我們的生活融成一片,跟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打成一片,我們處處有礙,他處處無礙,在生活上完全沒有兩樣,但是在心裡上完全不一樣。人家的心是清凈的,一個妄念都沒有。我們的心不清凈,隨著外面境界打妄想,分別、執著、貪嗔痴慢,患得患失,搞這些東西,憂慮牽掛,自找苦吃。本來你沒苦,都是自己找來的,本來你沒有病,病也是自己找來的,這冤枉!佛教給我們,我們只要把著相的病去掉,外面境界自然就事事無礙;所以不必破壞外面的境界相,用不著。
【若於般若義趣未明,雖讀其他圓融經論,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其見地何能徹底。見未徹底,又何能圓融。】
這是說實實在在話。大乘經,像我們中國人特別愛好的《華嚴》、《法華》、《楞嚴》,都是圓融的經論,這些圓融了義的大經,如果沒有般若的基礎,你看不懂、你也聽不懂,當然你更不能做到了。喜歡,只是嚮往而已,實在那個喜歡不是真的喜歡,假的。怎麼說是假的?如果有人告訴你,今天晚上那邊可以賺到一百萬,有一大堆鈔票等著你,什麼《華嚴》、《法華》,丟到腦袋去了,就到那兒去了,這馬上就證明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禁不起考驗的。什麼原因?沒有般若,不能透徹的了解,縱然讀誦這些大經,大經的義趣你不能明了。聽人家說這個經好,你也說好,這迷信,沒有搞清楚就相信,那個信就叫迷信;真正搞清楚了相信,那有理論的依據,我不是隨便相信的,我是有條件的。沒有條件、沒有理論依據的,那就是迷信,人云亦云,這個信心非常薄弱。這些話就是教給我們要在金剛般若這個地方打基礎,然後這些大乘圓融的經論就不難了。《金剛經》的好處是經文短,只有五千八百個字,容易讀誦。無論是理,無論是事,經文雖然短,它講得很透徹,一點都不啰嗦,簡單明了,容易受持。我們中國古來這些大德,不管是哪一個宗派的祖師大德們,可以說多半都是在《金剛經》得受用。所以到以後他選擇的法門,他不難體會,修行能夠有成就,能夠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根基都是在金剛般若上奠定的,這個幾乎是不可否認的。《金剛經》教給我們什麼?看破、放下而已。
【佛所說法,本來法法皆圓。】
「無有一法不圓」。佛門當中也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不要說講這些大乘圓頓的經論,我們拿外教的經典,基督教的《新舊約》,我去講比他們牧師講得好,他講不過我。他講不圓的地方,我講得圓融,我有辦法把它講圓,他沒有辦法。天主教的經典,乃至於伊斯蘭教的《古蘭經》,我都能把它講得很圓融。明白道理就行了,「理」不能不明白,「理」是一個「理」,不要以為佛經這一切經論是一個「理」,其他的還是這一個「理」。不是給你說明了嗎?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理」是什麼?「理」就是「真如本性」,就是一個。如果你能夠「會歸自性」,哪一法不圓融?法法都圓;你會不過來,是樣樣都不圓,說老實話,《大方廣佛華嚴經》也不圓。
由此可知,「看破、放下」是真重要,不能不「放下」。「看破」之後才肯「放下」,真肯「放下」,那真的「看破」了,這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助緣。
【學者必當時時以此圓義,於自心上,於一切法上,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去其偏執之凡情。然後自己之圓解,庶幾可開。】
「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這個境界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名詞不一樣,是一個境界、一樁事情,我們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可不可以做到?可以做到。如果做不到,佛決定不在這個世間說這個法;佛說出這個法,世間人做不到,你想想看,那佛就是拿我們開玩笑、來吊我們胃口,佛就太殘忍了,佛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凡是在我們世間講的,都是我們世間人可以做到的。怎麼做?《金剛經》上告訴你,「放下」就做到。你為什麼做不到?你不肯「放下」。
在經教上講,你要求「大開圓解」,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怎麼樣才通?「放下」就通了。你今天研教,為什麼研得那麼辛苦?因為你有知見、你有煩惱,經上講的,你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那就不相應,你的心不清凈,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上面很多灰塵,骯髒得不得了,照東西怎麼會照得清楚?!
《金剛經》教什麼?把那骯髒東西統統去掉,都不要它。這一「不要」的時候,那個鏡子就放光明,就樣樣都照清楚了。
你要曉得,所有一切的知見,「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全是垃圾、全是污染,把自己本有的光明全部障礙遮住。諸位要了解這個事實,決定不要再愛惜你那些污染。眾生為什麼不肯「放下」?就是對這些污染成了習慣,非常愛惜!佛勸你把它擦掉,捨不得、捨不得,捨不得去掉,所以才落得今天這麼多的麻煩。看經看不懂,聽經也聽不懂,明明經裡面許許多多的意思好得不得了,就是看不出來,就是體會不到。看都看不出來,體會不到,你怎麼能應用到生活上去?你怎麼會在生活上得自在?
以清凈心讀經、以清凈心聽經會開悟末後這一句話好,非常之好!「去其偏執。」「偏」是偏見,你的見解不圓滿;「執」是執著,錯誤的這些執著。
「凡情。」「凡情」是妄想、是煩惱。「貪嗔痴慢」這是凡情,這個東西去掉之後,大開圓解就很有可能;換句話說,以清凈心讀經,以清凈心聽經,會開悟。
我常常勉勵同修們:我們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清凈心、慈悲心」。只要用這四種心,學佛法、學世法、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不成功的。這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切法從真實心中得」,不能用妄心。
什麼是「妄心」?偏執、凡情就是「妄心」、就是障礙。我們必須要認識它,它是障礙,它是虛妄的,它害得我們很慘,生生世世都被它害了,這一生把它認識清楚了,決定把它去掉。怎麼個去法?前面講過很多遍,後面還會講到。這是世尊在這個經上的慈悲,不斷的給我們說;也就是不斷的提醒。知道我們習氣太深,一遍、兩遍不管用,多次的熏習,長時期的熏習,然後我們才會覺悟、才會記住、才會認真去改。
今天就講到此地。
--------------------------------------------------------------------------------------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者提供幫助很多初入佛門的善男信女對學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很多人認為信佛就是去寺院燒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認為經懺法會就是信佛。這是錯誤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經懺法會。真正的學佛必須學佛經,用佛陀的教誨指導我們的人生,這就是「依教奉行」。學佛能改變命運,進入佛門讀的一本書是《了凡四訓》,這是改善命運的榜樣。
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系統】,給初學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學的修行平台;同時發現、挖掘真正的學佛人,有機會面對面分享和探討學佛體會。
我們的【學佛共修系統】,是按照凈空老法師倡導的教學理念學佛的,是當前正確的學佛方法。現在學佛人很多,學歪、學偏、學邪的佔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確的學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這個修學次第學佛,不會學歪、學偏和學邪。
當代高僧大德——凈空法師,年近九旬,為了世界和平、國家富強和人民的安樂,每日講經不輟。聽凈空老法師講經,力行凈空老法師講經,一定能改變你人生的命運、能提高你人生的質量。
在【學佛共修系統】里一塊跟著凈空老法師學佛,我們就是同參道友;我們不是老師,但我們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練。歡迎有緣人的加入!
打開【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在首頁左上側「點擊加入」,然後一步步跟著提示註冊。首頁右下側有【修學體會分享】,是發布共修系統里同修的學佛體會文章,歡迎您閱讀、參考!
【凈土釋疑網】微信號:amtbedu。
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郵箱:foxdw_01@163.com。
推薦閱讀:
※有代表性的考題,做不做?【執業西藥師《葯事管理與法規》】
※墓碑碑文的寫法規範
※一批法律法規明起實施 傳銷組織者最高罰200萬
※我國公益慈善事業與志願服務法規與政策
※中式逗小孩背後是律法規缺失更是陋習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