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

三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 作者:慧永 一、緒 言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無論是微觀世界,還是宏觀世界;亦無論是人生現象,還是宇宙的森羅萬象,本來佛性平等。正如《維摩詰經》所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凈即佛土凈,一念迷則成眾生,一念悟則成佛,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為什麼凡夫眾生會流轉生死輪迴不已呢?只因凡夫眾生,無始以來,被無明、妄想、執著,及其貪、嗔、痴等煩惱所蒙昧,失去了妙明真心,性凈明體,故遭輪迴之苦報,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又因眾生根性有頓有漸,受千差萬別的業力所感,故佛說法契機契理,以無量善巧方便,恆順眾生根機而因機施教,對症下藥。假使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就說八萬四千對治法門。佛八年說《阿含經》,重在宣說聲聞法,二十二年佛說般若法,主要在說明如何世世常行菩薩道,闡述了三乘共法的特點,特明空義,著重以弘揚大乘思想為核心。此三論宗的最終目的,在於剖析宇宙人生為什麼具有生、老、病、死苦,宇宙具有成、住、壞,空性,渚法具有生、住、異、滅性,顯示諸法空無自性之真理。   二、此宗的起源及其傳承   眾所周知,佛教雖產生於印度;,但發展於中國。據《三論祖師傳》所載:三論宗起源於釋迦牟尼,稱文殊菩薩為高祖,始創立於龍樹、提婆時期,相傳於羅睺羅、沙車王子等。大約在佛滅後七百年頃,龍樹菩薩以般若大智造《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及《大智度論》,並且有次第、有目的廣宣般若性空法門。此法門在古印度被稱為中觀學派,或名中觀宗,是以弘揚龍樹思想的《中觀論》而得名的。此宗何時傳人到中國的呢?據《三論祖師傳》所載:佛法自東漢永乎十年傳人中國。然而三論宗的傳譯者是姚秦時期的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稱為三論宗的開山祖師。精通於三論宗教義的是羅什弟子僧肇等人,此宗弘通於僧朗、僧詮,大成於法朗、吉藏。繼此之後,隨著諸大德們的辛勤弘揚,逐漸發揚光大,至今流傳到朝鮮、日本,而有系統之研究,卻還是在中國。   三論宗的教義,多依《大品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大般涅架經》為主;依《維摩潔所說經》、《思益梵天所問經》、《佛藏經》、《諸法無行經》為輔;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為宗。所謂宗者宗旨也,就是一個人所主張的學說,或——部經論的思想理論,皆可稱為宗。而三論宗則依《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的理論思想而立宗,故名三論宗。此宗的主要理論思想,是依般若思想的緣起性空理論為宗旨,依真俗二諦為綱要,宣揚空無相、八不中道?佛性、如來藏義、斷證次第等主要理論思想。顯示出無住無得為正宗,明情與無情悉有佛性,皆能成佛。可見不論是諸大菩薩依經造論,還是以論闡揚諸經,皆屬方便之法。教雖有大小之分,理三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具有偏圓之別,最終是會三乘歸一乘.達到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之分。   三、三論宗的主要理論思想  (一)緣起性空   三論宗雖然典籍眾多,但主要可分為經論和章疏兩大類。不論是經論,還是章疏,它們的哲學理論思想,皆以破邪顯正為宗旨,即顯緣起性空之真理。   所謂破邪顯正,是以無所得之正觀,去破斥邪因邪果之外道,以及所執偏見之小乘及實有之大乘。此破邪顯正共有二義:——者約唯破不立來說,這唯破不僅僅意味著一一破邪之外無別可顯,而是破邪即是顯正。二者約就顯無所得正說,需要破除一切邪知邪見,方顯般若大法的宗旨——顯無所得之正觀。何謂無所得之正觀呢?所謂無所得正觀即是空義。正如大乘佛教所說:——切皆空,空也是空,空空如也,最後連自己所說的經論,自己所持的涅槃,自己所證的真如,皆—概空去。可見空義也不可得』—是實相真空。無所得正觀又名中道觀和實相觀,簡稱中觀和正觀;也就是說,觀——切法白性不可得,故名無所得之正規。假若有個無所得之法:存在,那還須要破除,連無所得正觀也不可得,方才是真正的無所得正觀。如三淪宗所說:若有所得則有所不得,若能無所得,便能無所不得。正如《金剛經》所說:「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名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從文字表面看,具有矛盾的對立性;而實際上卻是矛盾的對立和統—。如《大品般若經一『—念品》所載:「菩薩修無所得般若行口才,一念中具足行六波羅蜜等—切功德。」以及如《十二門論》所說:「若能通達無所得義,即通大乘,具足六波羅蜜及無所障礙。」由此破邪顯示無所得之正觀,也充分顯示出緣起性空之哲學理論思想。   緣起性空是法性空的最根本哲學理論;它的主要宗旨在於闡述說明——人生宇宙的萬事萬物皆是眾因緣所生,凡是眾緣和合所生之法,皆是仗緣而生,空無自性。唐朝法藏法師在《華嚴經義海百門》中說:「諸法從緣起,無緣不起。」可見萬事萬物皆是眾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和合的緣起法,也就空無自性,本體當空故,這是因果規律的普遍法則。廣泛地說,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草,一樹一木等,無不是緣起。扼要地說,緣起是以有情生生不已之存在為中心。佛說緣起性空的目的,主要顯示諸法中道實相。如《中論·因緣第一品》所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既然如中.淪所說,那麼何謂緣起呢?緣為事物的條件關係,起為決定,生起之義。緣起有依緣生起和依緣滅無,故一切法的存在與生起,是依於因緣和合而存的,這便是佛法的根本義。所以在宇宙人生中,首先要觀察因緣,看它們或他(她、它)們是怎樣的生起……切法,才能更好地了知——萬事萬物皆是從眾緣所牛的,不是單從因緣生的,亦不是什麼也沒有的頑空斷滅。只有這樣才能否定白性有的因緣生,才能深刻通達諸法無自性空。正如《般若經》所說:「欲學四緣,當學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說觀察能生的因緣,如實有淪者所說是不行的;但儼性空者並不否定四緣,認為如幻如化的四緣是有的,從這樣的因緣生起,不僅遮破了自性的緣生,也顯示了一切法本性空寂的不生。故所謂緣起,即如《中淪》所云:「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那麼緣起的內容又46 閩南佛學院學報是什麼呢?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純大苦聚集,是為眾生之所以流轉的生死門。反之,眾生的還滅門,則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皆純大苦聚滅。   緣起定義及內容已了知,那它的種類又如何呢?據《中論·觀因緣品》所說:「緣起種類,共分為三類。」   1、凡夫之人:認為身心活動及事物的一切,無不是緣起。因受緣起法的支配,而不能覺知是緣起,』也就因此得不到解脫。   2、聲聞乘人:由於急求自證,只有從緣起的因果正觀中,通達了諸法無我我所,離卻了系縛生死的煩惱,才能獲得解脫。但不究竟,他們大都不在緣起中深見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是從緣起無常、苦空無我的觀慧中自覺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聲聞乘者雖然從緣起的無常,離開了人我見,證人了渚法空性;然不能深觀緣起無性,更沒有圓滿徹見緣起正法。   3、菩薩乘者:雖能了知緣起法的當體即空,於空性之中能視緣起如夢如幻,洞達緣起性空的無礙思想。如《大品般若經》所言:「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猶如虛空之相不可得,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   所謂性空者無白性也,亦是沒有獨立不變的實在性,它在不礙緣起的假名上,否定了錯誤的執見;而空則是破除自性見,不破因果法。性空與緣起的關係,它們是事物不同的兩個方面,具體則同一。緣起是事物的現象,性空為本質;透過現象,就能—了解其本質。二苦關係,猶如北宋蘇軾題西林壁所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謂緣起是依性空所成,性空則是依緣起所顯。猶如《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緣起與性空,二者相依相待,是同一體的兩個方面。由此能啟發我們面對複雜的人生,不要主觀判斷事物,要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更要以——分為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去解決問題。不能單一的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整體。由此及彼,推而廣之,就可以了知,不論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皆由條件關係和合而生起,沒有獨立的自體,亦無自性。如《中論·觀四諦品》所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二)真俗二諦   二諦者,真諦俗諦也。諦者真實不虛之意,亦是真理的別名。此二諦是緣起性空的另一種表現,亦是整個佛法的綱宗。何謂真俗二諦呢?俗諦又名世諦,或名世俗諦。俗諦是用來說明宇宙萬象之種種差別,此是佛為一類眾生,執諸法實有而宣說的世間真理。所謂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名勝義諦,謂出世之真理,是說明宇宙萬法之實相。真諦和俗諦之差別,即以俗諦之故,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以真諦之故,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所以說依此二諦說有是空之有,空是有之空,此二諦皆顯無所得正觀,;此二者之關係,俗諦說有,真諦明空,俗諦是對諸法的現象而言,真諦是從渚法的本體而言。從本體上說,不論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諸法,悉皆是空無自性的。在世俗諦中,是依當時的大小經論來說明渚法之世間真理。三淪宗依真諦邊說則佛與眾生不二,無迷無悟。若依俗諦邊說,則諸法緣起,因果歷然,因其根性有利鈍,觀法修行亦有遲速。遲者,須經三大阿僧祗劫,方成佛道;速者一念之下,即入八不正觀而得道果。   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此宗闡述二諦的目的,是以真俗二諦之理,破除眾生執法實有,或執法皆是頑空斷滅的迷執而因機施教。並進一步指出二諦的空有是相對的,亦是相依相待的緣起空有。   正如《中論·觀四諦品》所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如《十二門論·第八觀性門品》所載:「若人不知二諦,則不知自利、他利、共利。」亦如《大般涅架經》所說:「為引導眾生故說兩諦。」然而三論宗根據這些經論主張言教兩諦,究明言教的道理。言教二諦是針對空說有,對有說空,聞有不著,空有圓融,二者相即無礙,故知空有皆無自性,相依相待,假名而已。此宗以空有相待假名為根本思想,建立於具有三論特色的四重二諦觀。   何謂四重二諦呢?謂依俗諦說有,依真諦說空,是名第一重。說空說有為俗諦,非空非有為第一義諦,名為二重二諦;三重二諦者,謂空有為二,非空非有為不二;二與不二為世俗諦,非二非不二才是第——義諦。以上前三重二諦,皆不離言說,故為教門,是名世俗諦。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名無相,才是第一義諦,故名為四重二諦。此宗為什麼要建立這四重二諦呢?是因眾生的根機不同而設立。若是上根人,聽到第一重二諦,便能悟得諸法實相。若下根之人,雖然聽聞了後二重二諦,也未必能悟達諸法實相。此四重二蹄,若按教理分者,可說俗諦為教,真諦為理,輾轉適緣,靈活運用。雖有四重二諦之分,三論宗卻多用第二重二諦闡明諸法實相。正如三論宗所說:「若空若有皆是教門,非空非有即是中道第——義諦,說此二諦教,則是根據第二重二諦說的。」然而建立四重二諦者,是因眾生的根機不同,受悟有引導;亦是為了適應根性的不同,方便善巧使修學者易懂,·所以要建立四重二諦之理論思想。   (三)八不中道觀   八不者,據《中論》所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此八不是龍樹菩薩的主要理論,它是超越有無的空,不是相對的空。此八不主要針對凡大眾生所執著的生與滅、斷與常、一與異、來與去的實有者而說的。八不又是依二諦明中道,即是依二諦解釋八不中道。八不中道就是在《中論》里最先所用的八不來破除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的八迷者,洗凈一切有所得故,摧破八種偏邪,顯示八不是不落兩邊,本身又是中道,故破邪顯正——即是—『個統』一體·。八不中道的理論,主要揭示諸法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之正理,破除有情眾生所執的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偏見和邪見,進而說明宇宙萬事萬物皆無固定不變之自性。此宗是以破而不立來遣除一切偏執情見,以無所得為宗旨,認切諸法本來無相,本自寂滅。故所謂之迷悟及成佛與不成佛皆為假名,唯以覺為本體,染凈諸法本來寂滅,而以無得正觀為至極妙道。在三論宗里,龍樹菩薩所闡明的中道觀,謂實相觀,亦名無所得正觀,是把中道提高到一般方法論的高度,強調中道觀就是所謂真正把握一切事物現象實相的方法和途徑。而中道的內涵就是綜合真諦和俗諦去觀察世界萬物,從真諦看,萬物皆空,從俗諦看,萬物是有。藉此告誡凡夫眾生,不要執著虛無的空,更不要執著實在的有,而應該把真諦和俗諦統一起來,不偏於俗,也不偏於真,這就是中道觀。   三論宗認為,八不最根本的是不生。為什麼這樣認為呢?因為渚法皆具生、住、異、滅四性,就是說有生必有滅,無生必無滅;只要不生能夠成立起來,不常亦不斷等也就很容易成立起來。正如吉藏大師在他所著的《中論疏·卷一》所言:「以萬法皆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以無自性,故曰不生。」可見三論宗所講的不生與所說「緣生無性」論是緊密相連的,它是緣生無性論的進一步引申。據《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就是要我們了知一切事物,即不是自己而生,也不是由其他事物而生;不是由自己和他物共同而生;更不是無因而生,是故知無生。如《中論·觀因緣品第一》所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這是龍樹菩薩用八不的四對相反詞,來顯示一切諸法現象悉無自性的道理。八不的具體內容如下:   1、不生亦不滅:這是龍樹菩薩從法體上來闡明諸法實相。認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是眾緣和合而生,非白生,亦不是無中生有;更不是從他生,亦就沒有實在的自性的生,所以名不生、或無生。不生是龍樹菩薩相對小乘一切有部所主張的「色法四緣生,心法二緣生」及渚法實有,三世恆有的執著而說不生之法。小乘者又認為,既然不牛,那麼就應滅。針對於此,龍樹菩薩所說的不滅,是相對另一類執諸法皆空,空無所有,頑空斷滅的眾生而說不滅之法。例如從前的麥類種於,經過相續輾轉至今,而原來的種類並沒有消失,亦並不是泯滅一切,而只是條件的離散和轉化,故名不生亦不滅。   2、不常亦不斷:這是龍樹菩薩相對其中…—類眾生執萬事萬物是常恆不變,徹底斷滅者而對機說不常亦不斷之法。不常相對常而說,因常具有常恆不變,具有永久性。不常是從時間上而言,認為所有的事物皆在不停地運動變化,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時刻都在變化不息。如玉米的種子,從發芽、生莖、開花到成熟。此種子的發育過程,皆在剎那剎那不停地變化,不斷在更新,故名不常。不斷者,是論主用來對治頑空斷滅類眾生而宣說的。龍樹菩薩認為從過去到現在,由現在到未來之間,它的前後是連續的,沒有間斷,但具有超越時間的永久性。如玉米一樣,開始由玉米種子到發芽,由芽到莖,進而開花到結果。這前後次第皆在連續緊密相扣,無有間斷,但又互有聯繫,環環相生,故名不斷。   3、不一亦不異:這一組針對性是龍樹菩薩從事物的空間上,去破斥外道所說的事物有一個絕對的一,或異。不一是從空間上相對一而說,不一就是由眾緣構成的萬事萬物,果依因為條件,因依果為最終目的,因與果存在著差別性,故曰不一。比如豆類種子和豆芽就有區別,豆種不是豆芽;豆芽不是豆種,所以說豆類種子和豆芽是不一的。而不異是相對異而言,因萬事萬物,皆在剎那剎那地生、住、異滅等不停變化。例如豆類種子,經過一定的水份、溫度、足夠的養料,才能生長出豆芽、豆莖、豆葉,種類雖屬於豆科類,我們就不能稱為樹芽、樹莖、樹葉等植物類。亦不能與不同屬類的萬事萬物相混雜,故名不異。正如《三世因果文》所說的那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見不——不異具有如是因得如是果這種互為因果關係的理論思想。   4、不來亦不去:這是龍樹菩薩從事物的運動性,去破斥數論派認為的諸法具有第一性,亦就是萬事萬物皆由神我二元論生出來的。而此宗所謂的不來是相對來而言,因諸法皆眾緣和合而生,沒有一個單一獨立存在的事物;萬事萬物總是處在無始無終的因果網路中,始終沒有一個最初的開始,故曰不來。比如在沒有谷種、沒有水土、及適當的季節、氣溫、肥料,那麼請問谷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 49芽會生長出來嗎?缺少任何一個助緣條件,皆不成立。既然沒有一個實在的來,那麼也就沒有一個實在的去;亦就沒有一個最終的接受,故名不去。所謂不去,不是令事物反歸回原,而是事物的離散,事物的瓦解和消失。   (四)情與無情之佛性   此宗不僅主張有情有佛性,並且提倡無情也有佛性說,而且是八大宗派中最早提出。正如龍樹菩薩所說:「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佛性現前。」三論宗之所以提倡佛性說的旨趣,只是為了方便破除眾生的無常之病,故說眾生本來自有,但眾生不識方便善巧,執言佛性,現相常樂,是故如來破現相病故。如《佛說本有經》云:「眾生佛性,譬如暗室瓶盆,力士額珠,貧女寶藏,雪山甜葯,本自有之。」又如《佛說始有經》云:「佛果從妙因生,青草馬值,不責駒直,明當服酥,今已導臭,食中已有不凈,麻中已有油。」然而據吉藏大師所說:「說有五種佛性,最終以不二中道為正因佛性。」又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所云:「十二因緣,非因非果,名為佛性。」而非因非果名為中道,即以中道種子為正因佛性,所以佛經說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種子也。   此宗所主張的無情佛性之說,是據吉藏大師所著《大乘玄論》卷三中,詳細地論證了無情有佛性。此論所說:「或可理外有佛性,理內無佛性;或可理內有佛性,理外無佛性。」所謂理內者,因與真如法性相應故名。若言一切無生滅者,皆是理內,理內心行,名曰內道,故有情與無情皆有佛性。理外者,因與因如佛性不相應。若言一切無生滅者,皆是理外,心行理外,稱作外道。理外本無眾生,猶如火焰中有水否?故理外不但無情無佛性,而且凡夫眾生、乃至聲聞、菩薩、佛等皆無佛性。無情佛性說,在東晉時,就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說了。而真諦法師在《大乘唯識論》中則說:「唯識無境界,以明山河草木,皆是心想;心外無別法,以明理內一切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眾生有佛性,則草木有佛性。」所以說若眾生能成佛,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正如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所說:「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以及禪宗祖師所說:「青青翠竹,本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亦正如《維摩誥經》云:「一切諸法皆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成菩提,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此就說明眾生與彌勒,一如無二故。眾生既爾草木亦然,故欲作無住不得,是故得成大乘無礙。   (五)如來藏義   所謂如來藏,又名真如。真如者如真實不空也,能含藏清凈功德,由此又稱如來藏;亦就是如如不動,乘真實不虛而來,故名如來藏。正如《放光般若經》卷二十所載:「如來者如如,無所起滅,不起者亦不來亦不去……如者一無有二,亦不三,亦無若干之數。」如來藏是佛性的異名,但它卻比佛性的意義要廣泛得多,所以必須談及到如來藏。如來藏之藏是胎藏之意,有如礦中的金,具有真實的原有含藏。眾生所具的無量功德,及本來具有清凈的如來法身,皆名如來藏。實際上就是指佛性,是成佛的根據。正如隋真諦三藏法師所譯的《大乘起信論》所說:「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凈心義故,常樂我凈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悉為如來藏故。」亦如吉藏法師在《勝鬘經·寶窟品》中所說:「如來藏義故,一切顛倒及不顛倒,其義得成。言由如來藏顛倒成者,眾生失佛性,故輪迴苦海……」   此宗所講如來藏,是針對眾生所說的。因眾生雖沒有佛的功德智慧,但眾生若發菩提心,修學菩提行,皆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佛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義是說眾生心有如來,但被無明煩惱隱藏起來而不得顯現,一旦煩惱斷盡,如來藏顯現,名為如來藏。此宗所說如來藏是不認為有自性的實體,是為了引導一類眾生髮心學佛,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而是用真如實相說如來藏義。真如實相就是性空,這樣講如來藏是符合三論宗的宗旨。如來藏具有二義:—者眾生性顛倒,隱覆了如來性,故名如來藏。二:者眾生不堪聞如來之性,故隱而不說,亦名如來藏。這是教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我義,眾生依方等人教,臨度斷除顛倒,則顯如來藏,藏顯名法身。眾生有佛性,則顯眾生是佛性根本,眾生能成佛,故有佛性。正如《勝鬘經寶窟·釋法身章》云:「然如來藏與法身更無有二,只是隱顯之名。隱法身故名如來藏,顯如來藏故名法身,斯則隱於顯故名隱,顯於隱故名顯。」   應當知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於眾生的根性有頓漸之分,故如來契機施教,經教自然有大小之別,隨機說法,便有權實。更不能執實廢權,使眾生無有得度。   對此,有人認為龍樹菩薩的性空理論思想,主張—切皆空,不承認有實體的事物存在,而佛性與如來藏則被認為是實有其體的自性清凈心,應屬於真常唯心系思想,它不合符龍樹中觀思想的宗旨,認為三論學者不應該談佛性與如來藏義。有這種思想者,只知道中觀思想是具有真實廣義,而不知道中道思想還有善巧方便的一面。據吉藏大師在《勝鬘寶窟·如來藏章》所說:「破二乘執,自謂究竟,故說如來藏,唯如來藏無有餘乘;又是為破外道,故說如來藏。」此宗說佛性與如來藏,只是隨經作為方便教說,認為是接引外道,對治二乘的方便權巧。正如《楞伽經》云:「大慧,我說如來藏者,為諸外道執著於我,攝取彼故,令彼外道,舍於神我妄想見心執著之處,人三解脫門,得成菩提,故說如來藏。」   (六)斷證次第   所謂斷證者,即斷煩惱證菩提也。亦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架,迷則眾生,悟則成佛;迷時靠師度,悟日寸靠自度;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就隨機契理說八萬四千對治法門,令煩惱眾生轉迷成悟。因煩惱能令眾生心煩意亂,又能迷惑人生,故名惑,或名使。故要證菩提,得解脫,早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應斷除煩惱。怎樣去斷煩惱,才能證菩提呢?大乘菩薩,發四弘願,不與二乘同,從初地到金剛位,及金剛道後,才斷除最後一分無明習氣,一轉而成為妙覺佛果,便得大解脫,方證菩提。但大乘菩薩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是不出三界、不住涅槃、常生佛前供養三寶,常在世間尋聲救苦如倒駕慈航度群迷的觀世音菩薩,及現在賢劫千佛的護法韋馱尊天菩薩,發大願力的地薩王菩薩,以及十大願王的大行普賢菩薩等。 .   修學佛法是要按次第進行,斷煩惱證菩提亦復如是。此宗的斷證次第是從初發心修行直到成佛,中間經過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的級別或層次過程。三論宗依據《華嚴經》、《大般若經》、《仁王般若經》等主要經論,建立了五十二個次第位。它們分別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覺和妙覺。此五十二位次第中,十信是凡夫初發心之修習信心。信什麼呢?就是首先要信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信真如法性的真理,只有經過這十個次位,信心才能成就。次十住者,又名—卜解,謂理解三寶功德,又能理解法性真理而安住其中,故名為住。佛經云:「人理般若名為住。」十行者,行謂修行,就是說既能理解佛法,又能依教修行的十種方法,名為十行。十迴向者,謂迴向眾生,趣向佛道的十種心愿,故名十迴向。具備此前四十位者,就超脫了外道凡夫,名為內凡,被尊稱為賢位菩薩。何謂十地呢?地是具有所依、能生、不動之義。菩薩所具功德,皆從此地所生,且道心堅固不動,故名為地。菩薩從初地修行到十地,是斷盡三界煩惱,了分段生死,證變易生死,卻以慈悲願力,不住涅槃常在世間,修行六度,教化眾生故。等覺者謂級別最高,如彌勒菩薩一樣位居補處位,同佛之地位相差一等,故名等覺。妙覺者謂無明斷盡,智慧圓明,萬德具足,得究竟果位,故名妙覺佛地。此五十二位修行次第法門,若按大乘菩薩的中道無生觀的常修方法,又分為五忍或五位。初十信菩薩,信諸法無生,名為信忍。聖賢菩薩,折伏生心,令不起念,名為伏忍。從初地到六地,無生觀稍微明白,隨順無生,名為順忍。七地至九地,身心動念不再現起,到無生觀前,名無生忍。十地到佛地,身心動念皆畢竟寂滅,無生妙悟,了了分明,名寂滅忍。此五十二位斷證次第,是每一個修行者,從初發心學佛、信佛到成佛的必經次第過程。   四、結 論   從三論宗的理論思想來看,它不僅具套正反雙邊皆否定的理論和方法,更具有樸素的辨證法思想因素。從而亦肯定了一切事物的形成和發展,皆是眾緣和合而生,隨時隨刻都在剎那剎那地不停轉化。深刻地認識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單一孤立的存在,皆是仗緣而生,而無自性。了知到萬事萬物之間不僅存在著普遍聯繫,而且在不停地相互轉變。在事物的普遍相對原則中,主張排除中間媒介。並告誡後學佛弟子,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應該從緣起的現象上,透過緣起現象看到性空之本質——空無自性。再以般若的無漏智慧去斷四句,絕百非;體認諸法空性,方能證得無上菩提。

推薦閱讀:

【江平】會思想的枕木
江怡:哲學「已死」與新的啟蒙之思(精彩演講)
(1 條消息)1掏空了快樂?
吳冠軍|生命、真與虛無主義政治 ——黑格爾「日蝕」下的歐陸思想脈絡新解
亞當·斯密的「私利」與「道德」思想

TAG:思想 | 理論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