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六 (1)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一
辛二、品類建立(分二科) 壬一、廣徵
問:於如前所舉所開示出離地中,有幾品類補特伽羅能證出離?云何建立補特伽羅?云何所緣?云何教授?云何學?云何隨順學法?云何瑜伽壞?云何瑜伽?云何作意?云何瑜伽師所作?幾種瑜伽師?云何瑜伽修?云何修果?幾種補特伽羅異門?幾種補特伽羅?幾種建立補特伽羅因緣?有幾種魔?幾種魔事?云何發趣空無有果?
這「聲聞地」裡面一共分三大科。第一科是「種性地」,第二科「趣入地」,第三科是「出離地」。這個「出離地」裡面分兩科,第一科「結前生後」,第二科「略廣宣說」,第二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離欲資糧」,這一大科已經講完了,現在是第二科「品類建立」。這個「品類建立」分兩科,第一科是「廣徵」,就是提出來很多的問題。
「問:於如前所舉所開示中」,像前邊「所舉」出來的世間和出世間這兩種離欲道,這裡邊「所開示」的這有兩種資糧;離欲道也有前方便,出世間的離欲道也有前方便,就是所謂資糧了。這是修學這個資糧道,然後才可以出離,才可以出離這個苦惱的境界。
「有幾品類補特伽羅能證出離?」前面說的這個離欲道、說資糧道這個事情,都是指修行的方法而說的。在修學這樣的方法的人「有幾品類」,有多少不同的人?這「品類」是各式各樣的人。有多少品類不同的人「能證出離」?能夠成就這個「出離地」,能得解脫呢?這是約人來說;這修學這樣的法門的人,有多少不同的人?
「云何建立補特伽羅?云何所緣?云何教授?云何學?云何隨順學法?云何瑜伽壞?云何瑜伽?云何作意?云何瑜伽師所作?幾種瑜伽師?云何瑜伽修?云何修果?幾種補特伽羅異門?幾種補特伽羅?幾種建立補特伽羅因緣?有幾種魔?幾種魔事?云何發趣空無有果?」這一共提出來這麼多的問題。
這是提出來這個問題,下邊就是回答。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是「嗢柁南」頌。
壬二、別答(分二科) 癸一、嗢柁南標
嗢柁南曰:諸補特伽羅、建立所緣教、學隨順學法、壞瑜伽作意,瑜伽師作修、果門數取趣、因魔事無果、是皆當廣說。
這是這個頌,下邊是長行的解釋,分十七科,第一科是補特伽羅的品類差別。前面這個問裡邊,後面這個頌,這個頌也就是說前面的這個問,變成這麼兩個頌。下邊正式的解釋這個問題,一共分十七段,十七科。第一科就是解釋這個補特羅的品類差別,也就是第一個問題,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癸二、長行釋(分十七科) 子一、補特伽羅品類差別(分四科) 丑一、標
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有二十八種。
「補特伽羅品類的差別」一共有二十八種不同,就把這個數目標出來。
這是「標」,下面是「征」。
丑二、征
云何二十八?
這「二十八」是什麼呢?是「征」,下面列出來。
丑三、列
謂鈍根者、利根者、貪增上者、瞋增上者、痴增上者、慢增上者、尋思增上者、得平等者、薄塵性者、行向者、住果者、隨信行者、隨法行者、信勝解者、見至者、身證者、極七返有者、家家者、一間者、中般涅槃者、生般涅槃者、無行盤涅槃者、有行般涅槃者、上流者、時解脫者、不動法者、慧解脫者、俱分解脫者。
這一共標出來這是二十八種。說是有幾種補特伽羅?就是有這麼多。
下邊第四科就解釋這二十八種,第一科先解釋這個「鈍根」,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丑四、釋(分二十八科) 寅一、鈍根(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鈍根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鈍根的補特伽羅」呢?這是「征」,下面就解釋。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成就鈍根;於所知事、遲鈍運轉,微劣運轉、如前已說。
「謂有補特伽羅、成就鈍根;於所知事、遲鈍運轉,微劣運轉」,這「補特伽羅」是印度話,翻中國話翻個「數取趣」;或者我們就說「人」好了;就是這個人。這個人「成就鈍根」,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我們通常說我們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現在這裡說「根」當然也就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但是裡邊的內容,就是這個人對於佛法裡面所栽培的善根,信、進、念、定、慧,這個善根栽培得不是那麼好,就是特別地遲鈍。就是「於所知事遲鈍而轉」,對於自己所認識的事情,所觀察的事情;譬如說是你靜坐的時候你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就是你所知道的事情、你所認識的事情、你所觀察的事情。
「遲鈍而轉」,這個「遲」就是緩慢,「運轉」就是活動,活動地很緩慢,不是那麼利。「微劣而轉」,那個力量很小、很微,很小的力量,力量不大。譬如說是用刀來砍這個樹,你這個刀很鈍,你用這個刀的力量又小,所以拿這個刀去砍這個樹,砍得很少很少地,類似這樣子。
「如前已說」,像前邊「安住種性」那一段裡面已經說過,就是他對聞思修這一方面,他不會很快地就會得聖道,總是很緩慢地。
這是解釋。下面第三科,就「廣」解釋。
卯三、廣
此復二種,應知其相。一者、本來鈍根種性,二者、未善修習諸根。
「此復二種,應知其相」,這個鈍根這件事又有「兩種」不同,就會明白他鈍根的「相」貌;這鈍根的相貌有兩種不同。「一者本來鈍根種性,二者未善修習諸根」,就是原來這個人他就是「鈍根」的「種性」,他這個人在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面來的時候,他就是根性鈍,就是這個人栽培得不是那麼好。「二者未善修習諸根」,就是這根性鈍並不決定是根性鈍,你若肯努力地修習還會轉變的,他會轉變成利根;但是你若懈怠不肯修習,那麼你就是鈍根,這裡面有這麼一個變數,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八九○頁:
成就鈍根等者: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是名為根。如前安住種性中已說(陵本二十一卷十三頁)。
「成就鈍根等者,謂或信根,或精進根,或復念根,或復定根,或復慧根,是名為根。如前面安住種性中已經說了」。這個「信根」,用信根舉個例子;他對於佛法還是有信心,但是不是那麼樣的深刻,小小的有點信心。說「精進根」,人家一天可以靜坐八個鐘頭,他可以坐半小時可以;你讓他坐一個鐘頭是不行,總是他的力量在時間上說、在心理上說都是小小的、這樣子,不是那麼理想,所以就叫做「鈍根」。
寅二、利根(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利根補特伽羅?
這第二種,先是「征」。
怎麼叫做「利根補特伽羅」呢?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成就利根,於所知事不遲鈍運轉,不微劣運轉,如前已說。
「謂有補特伽羅成就利根,於所知事不遲鈍運轉」,他對於所緣境所觀察的事情,他心裏面的活動不是那麼「遲鈍」,就是很敏捷地,很敏捷。譬如說觀一切法空,他很快就通了、通達一切法空,把這個色受想行識能觀察它空了。「不微劣運轉」,他不是小小的力量、他的力量很大。力量大,你拿這個刀去砍這個樹,刀又利,你又有力量,一下子就砍很多。「如前已說」,像前面安住種性那裡說,就是這個人會很快地會得聖道。這是第二個解釋。
下面第三個是「廣」解釋。
卯三、廣
此亦二種、應知其相。一者、本來利根種性,二者、已善修習諸根。
「此亦二種、應知其相。一者本來利根種性」,就是原來他來到佛法的時候這個人就是「利根」。「利根」就是社會上的事情經驗多,經驗就是智慧;你完全不做事你智慧就差一點。也可能讀書也有關係,讀書也多、社會上經驗也多,這個人的根就利一點。這樣子他來到佛法來,那麼他就根性比較利。這是「本來」就是「利根種性」。
「二者,已善修習諸根」,第二種呢,原來他也不是利根,就是來到佛裡面來肯努力,他慢慢地就轉變成利根了,這是這樣意思。
寅三、貪增上(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貪增上補特伽羅?
這是第三種人,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麼叫做「貪增上補特伽羅」呢?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
說這個人「先餘生中」,就是在這一生之餘、是過去的時候,所以叫做「先」、也叫做「余」。在那生裡邊「於貪煩惱」,對這個貪慾這樣的煩惱,他「已修、已習、已多修習」,有過這樣的熏習。
《披尋記》八九○頁:
已修已習已多修習者:現行成就,是名已修。數數現行,是名已習。長時積集,名多修習。
「已修已習已多修習者:現行成就,是名已修」,就是遇見可愛的境界,他不如理作意,這個貪煩惱就現起來了,這叫做「現行成就」;顯現出來他的行動,這個貪煩惱成就了,如果沒有顯現出來這個煩惱還是沒成就,說他曾經有過這種事情,這是叫做「已修」,「是名已修」。「數數現行是名已習」,不只一次地;一次又一次地,這個貪煩惱在活動出來,這叫做「已習」。什麼叫做「多修習」呢?就是「長時積集」,長時期地,他若是活一萬歲,假如他有五千年常常地有這個貪煩惱,「長時修習」。或者多少生,從無始劫來就是常有煩惱,所以這個煩惱就是重了。
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有猛利貪,有長時貪。
「由是因緣」,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從無始劫來常常地有這麼多的貪煩惱的熏習,你有這麼多的經驗了,所以「今此生中」,我今生這一生中,生來這貪心就大,「於所愛」的事情「有猛利貪」,就是很利害、很大力量的貪心。「有長時貪」,這貪心一現起來時間還是很長的。
卯三、結
是名貪增上補特伽羅。
「是名貪增上的補特伽羅」,這個「增上」,就是有力量的意思,貪的力量很大。
《披尋記》八九○頁:
有猛利貪有長時貪者:謂於微劣所愛事中,尚能生起最極後後上品貪纏,何況中品上品境界?如是說名有猛利貪。又此貪纏住在身中,經久相續長時隨縛,如是說名有長時貪。如貪增上、如是下說瞋痴及慢增上,說此二別,隨應亦爾。
「有猛利貪有長時貪者:謂於微劣所愛」的事情,「尚能生起最極後後上品貪纏」,這形容這個貪心大,從這件事看出來;有「微劣的所愛事」,那個可愛的事情很微劣地,但是他能生起來「最極」大的,「後後」就是逐漸會生起來,後後勝前「上品」的貪煩惱,「何況中品、上品」的可愛境界呢?「如是說名有猛利貪」。「又此貪纏住在身中,經久相續」,經時間很久相續的貪心,「長時」的「隨縛」,貪心一現起來就來困擾你,「長時隨縛」,「如是說名有長時貪」。「如貪增上,如是下說瞋痴及慢增上,說此二別,隨應亦爾」,也是有「猛利」和「長時」的不同,也是這樣子。
寅四、瞋增上(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瞋增上補特伽羅?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瞋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長時瞋。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瞋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也是這樣子,現行成就叫做「已修」,數數現行叫做「已習」,長時的積集叫做「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憎事」,這個瞋心所緣的境界就是可憎惡的事情,你不高興的事情,這個瞋心就現起了。「有猛利」的瞋、「有長時」的瞋。
卯三、結
是名瞋增上補特伽羅。
寅五、痴增上(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痴增上補特伽羅?
這是第五科,第五種人。這是先「問」,下第二科是解釋。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痴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愚事有猛利痴,有長時痴。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痴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也是這樣熏習過。這個人是不決定的,可能是非常聰明的人,他常常做糊塗事,將來他就愚痴。尤其是這個聰明人愚弄這個笨人,看見這個笨人就占他便宜,他將來就會要愚痴。所以這個愚痴人,可能以前是特別聰明的;說這個人很笨,將來可能很有智慧的,就是事在人為,就是這個意思。而佛法裡面說到這個愚痴,我們前面講過,就是不知道世間、出世間都是緣起的道理。說現在他糊塗,你怎麼樣講他都不懂、他聽不懂,所以這就是糊塗、愚痴。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痴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愚事有猛利痴,有長時痴。」
卯三、結
是名痴增上補特伽羅。
這是貪、瞋、痴。
從這兒看出來,這佛教的確是非常的……這佛的大智慧境界說明這個道理;這個人的煩惱大,原來是久遠以來自己熏習的,你才有這麼大的煩惱。
寅六、慢增上(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慢增上補特伽羅?
這是第六科,先是「征」。
怎麼叫做「慢增上補特伽羅」呢?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慢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長時慢。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慢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就是高慢心瞧不起別人,感覺自己勝人一籌,「我很高、我很有成就」。那麼這種煩惱在過去生中也是這樣子熏習過,你生這高慢心,「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長時慢。」
卯三、結
是名慢增上補特伽羅。
這是一種。這個「慢」,因為他有優點、有優越感,他本身的確有一些特別長處,比其他的人好的地方、優越的地方,他就容易有優越、有這高慢心。
寅七、尋思增上(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這是第七種。這個「尋思」就是分別心,分別心特別多。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其尋思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尋思事有猛利尋思,有長時尋思。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其尋思已修已習已多修習」,遇見什麼事情,他就心裏面多分別,去觀察、散亂,曾經有這個熏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尋思」的事情,「有猛利」的尋思,「有長時」的尋思。
這個「尋思」也應該說是一種智慧,他知道怎麼樣分析、怎麼樣觀察,這也是一種智慧。但是你成了習慣的時候,心裏面就亂,遇見什麼事情就會東想西想;但是這樣成了習慣了的時候,若想要修學聖道就有障礙。
卯三、結
是名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下面是第八科「得平等」,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寅八、得平等(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得平等補特伽羅?
「云何得平等」的人呢?「補特伽羅」。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舉先因緣。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雖於貪瞋痴慢尋思、不修不習不多修習,而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未善推求。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雖於貪瞋痴慢尋思、不修不習不多修習」,也的確有這種人,他沒有這種「貪瞋痴慢尋思」的「修習多修習」,他沒有這樣做。「而於彼法未見過患」,雖然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是他對於「貪瞋痴慢尋思」這件事,不知道這是有過患的,就是、不認為有什麼不好;有貪心、有瞋心、有愚痴心、有高慢心、有種種的妄想分別,沒什麼不對,不感覺到有過患。「未能厭壞」,所以也並不厭惡這件事。「未善推求」,所以也沒能夠修學佛法,用佛法來觀察這「貪瞋痴慢尋思」的錯誤,來對治它,沒有做這件事。
辰二、釋得平等
由是因緣,於所愛所憎所愚所慢所尋思事,無猛利貪,無長時貪;然如彼事、貪得現行。如貪,瞋、痴、慢、尋思亦爾。
「由是因緣,於所愛、所憎、所愚、所慢、所尋思」的事情,「無猛利貪,無長時貪」,因為你過去生中沒有這樣的熏習,所以今生沒有去修行,也沒有那麼多的貪瞋痴慢尋思,沒有么多的事情。「然如彼事,貪得現行」,但是他因為不知道過患,沒有修行過嘛!所以遇見可愛的事情呢,貪還現行。「如貪」是這樣子「瞋、痴、慢、尋思亦爾」,也是這樣子。
卯三、結
是名得平等補特伽羅。
就是不嚴重,但是也有這種煩惱。就是不重也不輕,就是在平平的這樣子。
寅九、薄塵性(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薄塵性補特伽羅?
這是第九種,先問,怎麼叫做「薄應性補特伽羅?」這個「塵」就是染污,這個染污得很少,這「薄」者少也,少少的染污。
這是問,下邊第二科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於貪」又分兩科,第一科「舉先因緣」。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舉於貪(分二科) 巳一、舉先因緣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不修不習不多修習;已能於彼多見過患,已能厭壞,已善推求。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不修不習不多修習」,他這個人沒有這樣子去貪。「已能於彼多見過患」,這個人可能是遇見佛法了,遇見善知識了,他知道這個貪是有「過患」的,對自己也不好,對他人也不好。「已能厭壞」,他能生厭離心,破壞自己的這個貪心;有貪現前的時候,想辦法破壞這個貪心、叫它不要動。「已善推求」,他已經能遵照佛陀的開示修學五停心觀、修學不凈觀了,觀察這個道理,叫這個貪心不要動,破壞這個貪心了。
巳二、釋薄塵性
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會遇現前眾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貪;於其中品下品境中、貪全不起。
「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會遇現前」,這是第二科,解釋這個「薄塵性」。前面那一段是過去,過去世曾經栽培過,沒有那麼多的煩惱。現在這個「今生」是現在,「於所愛」的事情「會遇現前」,所愛的境界現前的時候,與所愛的事情相遭遇了的時候。「眾多美妙上品」的可愛的境界,「起微劣貪」,小小的有一點貪心。「於其中品下品境中,貪全不起」,貪心不生起。這就叫做「薄塵性補特伽羅」。
辰二、例瞋等
如貪,瞋、痴、慢、尋思、應知亦爾。
「如貪」是這樣子,「瞋、痴、慢、尋思,應知亦爾」也是這樣子。
卯三、結
是名薄塵性補特伽羅。
這個就是,以前曾經在佛法裡面修行過,所以他的煩惱很輕微。
寅十、行向(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行向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科,是先「征」。
怎麼叫做「行向補特伽羅」?
卯二、釋(分三科) 辰一、標
謂行四向補特伽羅。
這是第二科解釋,先「標」。然後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等為四?
怎麼叫做「四行向補特伽羅」呢?下邊就是列出來。
辰三、列
一、預流果向,二、一來果向,三、不還果向,四、阿羅漢果向。
這是列出來。第一個是「預流果向」……看《披尋記》好了。
卯三、結
是名行向補特伽羅。
《披尋記》八九一頁:
謂行四向補特伽羅等者:謂如有一純熟相續,超過一切外異生地,入正性離生,若未證得初預流果,終無中夭,是名預流果向。又如有一或世間道,倍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或預流果;為斷欲界上中品惑,修對治行,是名一來果向。又如有一,或世間道,先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或一來果;進斷欲界余煩惱故,修對治行,是名不還果向。又如有一,學已見跡;為斷非想非非想地煩惱故,修對治行,是名阿羅漢果向。義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三卷十頁)
「謂行四向補特伽羅等者:謂如有一純熟相續,超過一切外異生地,入正性離生」,「謂如」有一個人,這個人「純熟相續」,他的信進念定慧栽培得成熟了的人。這「相續」就是這個人,就是補特伽羅成熟了;他這個生命體有成熟的信進念定慧。當然這是要經過一個時期,應該說是長時期的栽培來的。「超過一切外異生地」,這個成熟的程度到了什麼程度呢?「超過一切」的「外異生地」。
這個「外異生地」,這個「外」這個字,就是我們通常說外道,其實這地方不必這麼說;就是「心行理外」,他這個心的活動不和真理相應,在真理的外邊,這就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但是在佛法裡面,學習佛法的人也有內凡和外凡,也是在這個「外異生地」的範圍內,你也沒能與這個真理相應。「諸法無我」這是個真理,你這個心裡的活動和「諸法無我」還沒相應,還在這個範圍以外,還在有我的境界裡面活動,那麼就是「外」。這「異生」就是凡夫,各式各樣的煩惱、各式各樣的業力、各式各樣的果報,這凡夫都是這樣子。到聖人的境界,心離一切相與諸法空相應的時候,都是無差別的境界。
這是說這個人,他的內心裡邊的信進念定慧的栽培,已經達到成熟的境界了,超過了一切的凡夫境界。「入正性離生」,他的心能契入到「諸法無我」,「諸法無我」也就是一切法皆空,契入到這個理性了,叫作「正性」。「離生」,遠離了一切的煩惱那麼這個就是聖人了。
「若未證得」須陀洹果,當然這個有可能是得了須陀洹果,但是有可能還沒得。這是說一切有部,就是《俱舍論》這樣的劃分,這個初果聖人劃分這個範圍;譬如說你靜坐修止觀的時候,一剎那你與諸法無我的理性相應了,你這就叫做「入正性離生」,但是還不是初果,不是須陀洹果;你這個時候是「向須陀洹果」,就是「預流果的向」,對向於預流果去了,還不是預流果,你向預流果去了。但這個人是聖人了,這不是凡夫了。這是一個。
「若未證得初預流果,終無中夭」,說這個人已經一剎那間與聖道相應了,還不是初果,但是他向初果去了;可是沒有得初果之前不會死掉的,一定要到初果,以後或者死、或者沒死,中間不會死的,是這樣。「是名預流果向」,這「預流果向」是這樣意思。這「預流果向」也是聖人、「預流果」當然也是聖人,所以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八個人;四個向和四果都是聖人,都是僧寶,這是聖人。
現在說這個「預流果向」是這麼一個境界。但這個地方,在這個《成實論》他不這麼說,他把這個「預流果向」範圍擴大了,那就是暖、頂、忍、世第一;那就是「預流果向」,這時候還沒有入聖道,但是他也是向初果去了,但這個時候他不是聖人。現在這裡,是按照說一切有部的意思來講的。
「又如有一或世間道,倍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這下面再解釋這個「一來果向」。「又如有一」,又有一個人,又這麼一個人。「或世間道」,或者他不是佛教徒、他是個外道,他也能夠放下世間的塵勞去修行去,他不是用佛法來修行的,他是其他的方法修行的。「倍離欲界欲貪」,這「倍」就是「多」的意思,就是遠離了欲界的欲,欲界的欲心,很多他都遠離了。「已趣入正性離生」,這個時候他忽然間相信佛法了,來到佛教裡邊來修學四念處,也是「入正性離生」。
這個地方和前面不一樣;譬如說這個人是佛教徒,他來到佛法裡面來,他修學四念處,這時候還沒離欲,沒離欲修行得了初果。說這個人是個外道,他已經離欲了,就假使沒有完全離欲,可也離了很多的欲;這《俱舍論》上是說,把欲界的欲分成九品,分成九品他可能已經破除去五品、破除去六品,這個人看上去就是很高尚的一個人了,那麼他來到佛法裡面來,他來修學四念處的時候,他是「趣入正性離生」,也是見到諸法無我的真理了,那麼這個人那就和剛才說的就不同了,因為他在沒修行之前已經離了很多欲,現在也是得「入正性離生」,這有點差別的。
「或預流果,為斷欲界上中品惑」,或者是這個「預流果」,就是佛教徒他現在修四念處得到須陀洹果了。得到須陀洹果,他欲界的欲還沒有斷,他為了斷這欲界的欲,這地方說是「上中品惑」;欲界分三品,一共是九品惑;上品分三品、中品分三品、下品分三品,三三是九品。他為了斷除去欲界的上三品、中三品惑,那麼「修對治行」,繼續地修四念處來對治這個欲的話,「是名一來果向」。這「一來果」就是二果;他已經得初果了嘛!他現在繼續修學四念處的時候,就是「向二果」那兒去了。那麼前面那個人也是向二果去了,他也是向二果去。他原來就是斷了很多的欲,他不是佛教徒,他也沒能夠明白無我的道理,我們佛教的態度來看,他還是生死凡夫。但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的時候,也「入正性離生」了,這個時候他就是向二果去了,他也是得了初果向二果去了,這麼意思。所以這就叫做「一來果向」。
「又如有一或世間道,先離欲界貪己,趣入正性離生」。「又如有一」個人,或者他不是佛教徒,他原來是個外道,用外道的方法就是「世間道」。「先離欲界貪已」,把「欲界」的九品的貪愛的煩惱完全沒有了,那這個人就是得到色界定了,這個外道得了色界定。這個時候他說是佛法好!變成佛教徒,「趣入正性離生」,他這個時候修四念處、修無我觀,與諸法無我的道理諸法寂滅相相應了,那這個時候這個人他就是「三果向」了,向三果去了。本來這個事情按佛教徒的意思;你若是原來得了二果,然後把欲界的九品煩惱完全斷掉了,就是「三果」。但是現在這個外道,他在以前已經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斷了、得了禪定了,得到色界禪了。現在來到佛教裡面修四念處、修無我觀、得聖道,那不說他是「三果」;說他是「三果向」、向三果,這地方有這麼點差別。「先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這就是、也是向三果。「或一來果,進斷欲界余煩惱故,修對治行,是名不還果向」,這是兩種解釋「不還果向」。
「又如有一,學已見跡,為斷非想非非地煩惱故,修對治行,是名阿羅漢果向」,又是有一個人「學已見跡」,他學習四念處已經見到諸法無我的聖道,巳經是聖人了。但是他現在還沒圓滿,繼續地要斷煩惱,要斷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煩惱,這樣子「修對治行」,修這個四念處的對治行。「是名阿羅漢果向」,就是向阿羅漢去了,就是這樣子。這就是佛教徒也是這樣子;由外道來到佛教裡面得聖道,也是這樣子。「義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三卷十頁)。
這是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這是四向。
寅十一、住果(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住果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一科,第一科是「征」。
怎麼叫做「住果補特伽羅」?就是安住在這個果位這裡不動了。
這是問,下邊就解釋,先是「標」。
卯二、釋(分三科) 辰一、標
謂住四果補特伽羅。
這是「標」,下邊列出來。
辰二、征
何等為四?
辰三、列
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
卯三、結
是名住果補特伽羅。
《披尋記》八九二頁:
謂住四果補特伽羅等者: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最初證得逆流行果,名預流果。進斷欲界上中品惑,極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名一來果。盡斷欲界一切煩惱,永不還來欲界受生,名不還果。永斷三界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盡苦邊際不受後有,是名阿羅漢果。
「謂住四果補特伽羅等者: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最初證得逆流行果,名預流果」。說這個人他來到佛法裡邊來,修這個四念處。「永斷」,不是暫時的斷,永久的斷滅了。「一切」的「見所斷惑」,「見所斷惑」就是見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身見、戒禁取、疑,斷這三種煩惱。這「五下分結」我們前面講過,這三種煩惱;這個「身見」,身見就是我見、我所見。第二個就是「戒取見」,戒禁取就是外道的修行的方法,由外道的修行方法去修行去,認為那個可以得涅槃,這個就是邪知見的境界。第三個就是「疑惑」,對於佛法有疑惑。這個「身見」就是有我的執著,但是佛法主張是無我的,所以這個「身見」和佛法的無我是相衝突的,相衝突所以他就不容易發心修學佛法,這有我論者對於修學佛法有障礙。說這個人肯修行但是又跑到外道裡面去了,第二個煩惱是跑到外道裡邊去。說是沒有跑到外道裡邊去、來到佛法裡面來,對於佛法有疑惑;這樣情形都不能修學佛法,說這三種煩惱;初果聖人把這三種煩惱都斷掉了,就是「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斷掉了。
「最初證得逆流行果」,就是所有的聖道,初果是「最初」得到所得的聖道。前面二果、三果、四果,不一定是一開始就得二果、一開始得三果、得四果這個很少,但是初果若一得一定是初得,在一切聖道他最先得的是初果,所以是「最初證得」這個初果。初果是「逆流行果」,這個「流」就是生死;有生有死、有種種苦惱的境界叫做「流」,現在得了初果以後叫「逆流」,與它相違背、相違反,不順生死流了。這修學這樣的聖行的果報,得到聖人這種果利,「名預流果」,就是把這個身見、戒取、疑都斷掉了,那麼這個時候就叫做「預流果」。
這個「預流果」在《俱舍論》上說,觀這個苦集滅道四諦一共是十六剎那,到第十五剎那的時候就是「預流果」了,第一剎那、第二剎那、乃至到第十四剎那都不是預流果,都是向預流果,到第十五剎那的時候就是「預流果」了。若十六剎那的時候,就是向二果去了,那就是「二果向」了。
這是「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最初證得逆流行果」,這個「名預流果」。
「進斷欲界上中品惑,極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名一來果」,得了初果以後,他又能夠向前進步、向前進,斷除去欲界的上品惑和中品惑。那麼上三品惑和中品的三種惑,就是斷除這兩品,這兩品就是六品。斷除這六品惑的時候,「極唯更受」,還剩三品煩惱;還剩三品煩惱會怎樣呢?最多就是他再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就是在天一個生命、再到人間一個生命,就是這兩翻,就是這兩回;這是天有一翻生死,人間一翻生死,這個時候的境界就叫做「一來果」,就是一往天上、一來人間,那麼這個煩惱就沒有了,剩下的三品煩惱就沒有了,「名一來果」。
「盡斷欲界一切煩惱,永不還來欲界受生,名不還果」,他把欲界一切的九品煩惱完全斷掉了以後,他不再回來欲界了。有欲界的煩惱的時候,你就是到了色界天你還得回來,這個煩惱把你拉回來;你若把欲界的煩惱斷掉了呢,你就不需要回來;除非你乘神通來欲界可以,不然欲界不會拉你回來的,所以叫「永不還來欲界受生」,「名不還果」。
「永斷三界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盡苦邊際不受後有,是名阿羅漢果」,得了三果以後,他還要繼續的修行四念處的時候,就把欲界、色界、無色界「見所斷惑」、「修所斷惑」,「一切」的「煩惱」完全斷盡了,就到苦的最後「邊際」了,過了這個邊際就沒有苦了,這時候「不受後有」,這個生命結束了以後不會再有生死果報了,「是名叫阿羅漢果」。
這是「住果」有這麼四種不同。
寅十二、隨信行(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二科,先是「征」。怎麼叫做「隨信行補特伽羅」呢?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標相
謂有補特伽羅,從他求請教授教誡;由此力故,修證果行。
這下邊解釋,先「標相」。
「謂有」這樣的人,「從他求請教授教誡」,從另外一個人,去請求教授他佛法、教誡他戒律。教授是法、教誡是律,法與律;那麼根據這個來修學聖道可以成就。「由此力故,修證果行」,由於那個善知識的「教授教誡」的力量,他才能修學證得聖果的四念處的那個聖行,聖人的戒定慧的功德才成就的。這就叫做隨信行。
這是第一科「標相」,下邊「遮簡」。
辰二、遮簡
非如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唯由隨他補特伽羅、信而修行。
這加以簡別。「非如所聞」,這個修行人,他不能如他「所聞」的佛法,「所領受」的佛法,「所究竟」通達的佛法。這個「所聞」當然就是有所明白、有所了解,這個「受」是忍可其義,這個道理在內心裏面能夠接受;我明白是明白,心裡邊還不接受,那不叫做「受」,只可以說是「聞」。現在這個「受」就是你心裏面對於這樣道理,認為是對,這件事應該是這樣,這地方的確是有點差別。「究竟」就是對於所聞、所接受的佛法,沒有錯的了解,無顛倒的解了叫做「究竟」。
「所思所量所觀察法」,這個「思」;前面還算是「聞」,現在「思」就是內心裏面專精思惟。思惟,暫時的思惟叫做「思」,這個「所量」,思惟了以後還繼續地觀察思惟叫做「量」。「所觀察」就是量以後又繼續不斷的思惟觀察,這就是有這麼多的不同。
說這個修行人他對於「所聞、所思、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的佛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前面那個「非」字貫下來;不是他自己有功能,不是他自己有力量能隨順這個「所思所量所觀察法」去修行的,他自己沒這個力量。
「唯由隨他補特伽羅,信而修行」,他唯獨是由於隨順那個善知識的教誡,他能引起信心,靠這個信力去修行的,這個人。這個人的力量對他的影響力很大,這個人是這樣子。
卯三、結
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寅十三、隨法行(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三科,第一科「征」。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如其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不從他求教授教誡,修證果行。
「謂有補特伽羅,如其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他自己有這個能力。這個「功能」和「勢力」,頭幾天我們解釋過。「隨法修行,不從他求教授教誡」,他自己閱讀經論,他學習這樣佛法他就可以修習得聖道,不必去向人去求請教授教誡,「修證果行」,不需要這樣。
卯三、結
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
這兩個人不同、不一樣。那個人要靠人家去講解,他引起信心才能修行,自己閱讀信心不夠。
寅十四、信勝解(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四科,先是「征」。怎麼叫作「信勝解補特伽羅」呢?下邊解釋。
卯二、釋
謂即隨信行補特伽羅,因他教授教誡,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名信勝解補特伽羅。
這個地方還有點分別,前邊這個「隨信行」、「隨法行」就是已經見道了,已經見道,就是已經入正性離生了,但是還不是初果。
這底下這「信勝解補特伽羅」,「謂即隨信行補特伽羅,因他教授教誡,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就是到了十五剎那這以後了,他「觸證」諸法無我寂滅相的道理了。「名信勝解補特伽羅」,因為有信心而得勝解,這樣的這個勝解就是無漏的智慧了。
寅十五、見至(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見至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五科,先是「征」。
卯二、釋
謂即隨法行補特伽羅,於沙門果得觸證時,說名見至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見至補特伽羅」呢?「謂即隨法行」,就是前面那個「隨法行」,隨順法去修學聖道這個人。「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對於這個初果須陀洹果,這個諸法無我的寂滅性,他有這樣的無我、無分別的智慧,和這個諸法無我性相接觸了,這就叫做「見至補特伽羅」。這個「至」呢,前邊是須陀洹果向,由向到果,所以叫做「至」,這個「至」是這個意思。
寅十六、身證(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身證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六科,分三科,也是「征」、「釋」、「結」。
卯二、釋
謂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順逆入出、身作證、多安住,而未能得諸漏永盡。
「謂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順逆入出」,前邊是初果向和初果;這個「身證補特伽羅」實在就是三果了。「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在前邊那個三摩呬多地,這個八解脫講過。「順逆入出」,譬如說由初解脫入第二解脫、第二解脫入第三解脫,乃至最後入滅受想定解脫,這是「順」著入;還可以「逆」,由滅受想定這個第八解脫入第七解脫、第七解脫入第六解脫、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可以「逆」的次第來入,入出都可以「順、逆」。「身作證」,這個「身」就是指心說,他這個心「證」入到諸法寂滅相,「多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而未能得諸漏永盡」,雖然這個境界很高了,但是還沒能夠「諸漏永盡」,還有一點微細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還沒能完全斷掉。
卯三、結
是名身證補特伽羅。
是名叫做「身證補特伽羅」。
《披尋記》八九三頁:
於八解脫順逆入出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有八解脫,謂有色觀諸色解脫等。又說:無間入諸等至,謂先順次入、乃至有頂,後逆次入、至初靜慮,由是當知順逆及入出相。身者,意身故。作證者,由智斷得作證故。如《顯揚論》說(《顯揚論》四卷三頁)。多安住者,謂於彼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能正安住故。
「於八解脫順逆入出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有八解脫,謂有色觀諸色解脫等。又說:無間入諸等至,謂先順次入」,這「無間」,第一個解脫和第二個解脫中間沒有他的間隔,就直接的就契入了,叫做「無間」。「又說無間入諸等至,謂先順次入、乃至有頂,後逆次入、至初靜慮,由是當知順逆及入出相」。這個「身者」是「意身故」,就是這個第六意識、「意身」。「作證者,由智斷得作證故」,由於他成就了無我的智慧,斷除去有我的煩惱了,他就成就了這個「八解脫」。「如《顯揚論》說(顯揚論四卷三頁)。「多安住者,謂於彼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趣向解脫,然後入於解脫。「隨所欲樂,能正安住故」,所以叫做「多安住」。
推薦閱讀:
※排毒養顏新體式?看來這套瑜伽動作要火
※踏水式瑜伽 塑造修長細腿
※瑜伽套路5—— 流瑜伽1
※瑜伽初級-視頻教程:戰士二式(精準練習指南)
※自由潛水如何練習拉伸橫膈膜?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