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有哪些城市被稱為古都?

早期有 四大古都 的說法,四大古都指 西安 、 洛陽 、 南京 、 北京 。 *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 開封 和西安、洛陽、南京、北京一起並稱為 五大古都 。 *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起, 杭州 和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一起並稱為 六大古都 。 鄭州市 於二十一世紀初倡議申報中國八大古都。經過50餘年 夏 商 周 斷代工程正式的 考古 發掘,鄭州正式標列為「商代最早的」的都邑。鄭州商時為湯都、隞都, 東周時期 為 鄭 和 韓 的都城的新鄭。鄭州作為統一王都都城的時間約為170年,建都時間早於八大古都中的其他城市。鄭州作為都城時間在700年以上,古都積年僅次於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陽。 東南西北中國京都 * 西都(西安、長安,另有附近同一地區的古都 咸陽 ) * 東都(洛陽,成周,另有附近同一地區的汴京 開封 ) * 南京(金陵、江寧) * 北京(北平、燕京) 各大古都 由於中原地區是 中華文化 的發祥地,鄭州和西安、洛陽、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八大古都中,有四個位於今 河南 。 安陽 上古 三皇五帝 時代,顓頊、帝嚳兩位帝王在 安陽 境內建都。 殷商時期 為商都殷墟。漢末以後,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先後成為 曹魏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個王朝的都城。 北京 北京 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 春秋 戰國時期 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 薊 。 * 遼代 為陪都,稱 燕京 。 * 金朝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為 中都 。 * 元朝 為 大都 。 * 明朝 自 永樂帝 起為首都,稱為 京師 。 * 清朝 入主中原後亦把北京作國都。 * 中華民國 北洋政府 時期,當時稱 北平 。 * 現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首都。 西安 西安 ,古稱 長安 ,又曾稱 西都 、 西京 、 大興城 、 京兆城 、 奉元城 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的城市。先後有 西周 、 秦 、 西漢 、 新 、 東漢 ( 獻帝 初)、 西晉 (愍帝)、 前趙 、 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 隋 、 唐 等13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1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 李自成 )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因此西安位居中國六大古都之首,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 四大文明古都 之一。 詳見 長安 條目。 杭州 杭州 在 五代十國時期 為吳越之首都。金朝滅 北宋 後,皇族 趙構 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 臨安 的杭州成為 南宋 都城。 開封 開封 是五代十國時期四個中原地區政權——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時稱 大梁 。 趙匡胤 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 宋朝 後,仍以開封為首都。 洛陽 夏 、 商 、 西周 、 東周 、 東漢 、 三國時期 魏 、 西晉 、 北魏 (493年才自 大同 遷都至此)、隋、 唐 、後梁、後晉、後唐均以 洛陽 作國都。是中國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 南京 南京 三國時稱為 建鄴 ,是 吳國 的首都。 西晉 避司馬業諱,改名為 建康 。接續的 東晉 、及 南北朝 的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所以南京亦稱 六朝古都 。 明成祖 遷都北京前南京是明朝國都。 太平天國 時期改為天京,為太平天國都。 中華民國 政府在北伐後至 日本 於 1937年 發動 侵華戰爭 前(期間 重慶 為臨時首都-陪都),以及戰後以 蔣介石 所領導的 國民政府 在 1949年 撤退到 台灣 前的首都均位於南京。(理論上南京至今還是中華民國的正式首都,不過這種說法在中華民國境內被人提起的次數已漸漸減少。) 中國歷史上統一國家或地方政權的首都。又稱都、都城、國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設置應該比較穩定。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向外拓張形勢的需要,京都常常從舊都遷往更為合適的新地。在中國歷史上,不僅許多政權在自身發展中經歷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轉移,而且從整體看,歷代京都還呈現出先以東西向遷移為主,後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變換。 京都的遷移還必須考慮各種地理因素:①京都應建立在經濟發達、富饒的地區,以維持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②京都應選擇全國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利政令四達,制內御外;③京都應選擇憑險可守的自然條件,以使其不為外力摧毀,國家長治久安。歷史上任何政權都城位置的選擇都不可能完全符合上述三方面條件,而只能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相對有利的地點,所以都城的選定往往反映該時期總的形勢。反之,都城一旦確定,也對整個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先秦都城 夏代是中國國家形成的標誌,也是中國都城出現的開端。傳說中的夏都有: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東北)、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帝丘(今河南濮陽西南)、原(今河南濟源西北)、老丘(今河南開封東北)、西河(今河南湯陰東北)等地。分布在豫西潁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晉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區,遷移不定。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發現兩個工程量很大的宮殿建築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遺址、作坊遺址、窖穴和墓葬群,與夏文化時代相當,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公元前16世紀商湯(即湯)滅夏,始建都於亳(今山東曹縣東南)。其先,商人都城已有過八次遷徙,此後又有六遷,為囂(今河南滎陽東北)、相(今河南內黃東南)、邢(今河南溫縣東北)、庇(今山東鄆城)、奄(今山東曲阜)、殷(今河南安陽)。盤庚遷殷之後,凡二百七十三年,商都未再遷移,直至晚商帝乙二十年(前1065)移處離宮朝歌(今河南淇縣)。殷是商代鼎盛時期的國都,為研究中國奴隸社會都城提供了最早而且較為完整的實例。 周代的都城也經歷了數次遷移,從黃土高原一步步移到渭河谷地,"作邑於豐" (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武王繼位,以豐京地狹,遷都於灃河東岸的鎬(今西安市斗門鎮),惟留宗廟於豐京,通稱豐鎬,"周王居之,諸侯宗之",故鎬京又稱宗周。西周王朝以鎬京為中心,分封諸侯,發布政令,集各地工匠於此製作,三百年間,是周王朝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都會。武王克商之際,曾"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管、蔡、武庚謀亂,周公東征,為加強對東方諸侯的控制,成王五年營建新邑於洛水北岸,作為東都,稱作"洛邑"(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並於城東營建軍事城堡,監控"頑民",史稱"成周"(今洛陽市東漢魏故城)。洛邑成周因居天下之中,道里均衡,便於四方諸侯入貢。成王自鎬京移居此城,遷九鼎以示國家社稷,使洛邑逐漸成為全國經濟和禮儀祭祀中心,儼然為西周王朝的陪都。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為犬戎所俘,次年,平王東遷,都於洛邑,稱"王城",改原成周為下都,二城交替為都。周代推行二都制是中國歷代建都史上的一大創舉,多為後世所效法。 東周列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帶來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商業的分離,以及人口繁聚,從而促進城市的興起。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爭霸,列國紛紛築城設防,營造都邑,形成一批大大小小諸侯國君居處的列國都城。國都的命運同各諸侯國家的命運緊緊相系,所謂"城破國亡"即此含義。列國都城也有一個選址和遷徙的過程,是各諸侯勢力消長,爭奪更有利於自身發展,欲與外界交往,不安於局促一隅的反映(列國都城見附表)。 早期中國都城大多選擇平原內的崗丘或兩種地貌景觀(山地、平原) 的接觸地帶,而且依附於一條河流。夏、商、周三代相繼,又皆屢次遷都,地望雖難確指,卻未曾脫離黃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區,就是早期都城位置的選擇重視肥沃富庶區域之所致。商代後期長期都殷,兩周分別以關中、洛陽盆地為政權中心,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建都史前期以黃河為軸線東西遷擺的格局。 秦至北宋的主要都城 自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直至12世紀初趙宋政權南渡的一千三百多年間,統一政權和統治中國北方較大地區的政權,皆以長安、洛陽、開封或鄴作為都城;建康只在南北分治對立時期作為中國南方政權的都城;而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割據政權的都城存在的相對時間均不長。這一時期國都的遷移,主要是在中原地區的長安、洛陽、開封、鄴間做東西軸向的擺動。這種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區自然環境和全國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8世紀以前中原地區沃野千里,是全國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能為都城提供可靠的經濟倚托。一個政權若能有效地掌握這片地區,就足以控制全國。 長安的建都時間最長,影響也最大。關中盆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阻三面而守,東出足以制內,有扼拊亢背之勢;當來自西北方面的匈奴、突厥和吐蕃先後構成主要威脅時,擇都關中還便於抵禦外侮,向西北開拓疆土,故西漢、隋唐皆定都長安,於制內御外都屢有建樹。關中之不足,在於脫離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黃河下游平原地區,土地有限,物產所出難以滿足京師及西北邊防用度,惟借運河轉漕,勞費不止。唐朝安史之亂以後,河朔聯兵,拒不納賦,京師所需只得取自千里之外的江淮地區,加之長安屢遭兵燹,破敗不堪,作為國都的地位就難維持了。 洛陽,曾為九朝古都。伊洛盆地有關河之固,具備憑險以守的建都條件,土地雖不如關中廣袤,卻靠近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黃河下游平原地區,兼有水陸轉輸之便,少有乏糧之憂。隋唐兩代營建洛陽為東都,以居洛為常,被時人戲作"逐糧天子",正是看重洛陽地理適中,便於集聚貢賦。伊洛盆地的優勢還不止於形勝、居中,更主要的是有利於南進,凡有南窺江漢,欲吞諸夏之勢者(如曹氏、拓跋魏)必都洛陽。但是洛陽偏離西北邊防,難於照應,使東漢、西晉對西北的經略總有鞭長未及之感。 鄴, 地處公元8世紀以前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山東"——太行山以東黃河下游平原地區的中心,雖然無險可守,卻得利於兼備經濟優勢和水陸交通之便,而為那些控制山東地區卻不能掩有整個中國的政權看重,選作首都。自曹操攻滅袁紹、平定北方,離開經營多年的兗州、許昌而都鄴,至公元 580年鄴城被隋文帝楊堅焚毀,鄴作過近一百年北方較大地區政權的首都。若把殷商包括在內,則有三百七十年國都的歷史。鄴亦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權南下的跳板,並與洛都腹背相倚,關係頗為特殊。倚鄴助洛易圖南進,但據鄴也能制洛,以洛制鄴則難矣。魏晉南北朝的歷史多有反映。 開封為都始於五代。中晚唐以來,全國經濟重心逐漸由黃河下游移向江南,東北契丹的興起使中原政權的主要邊患不再來自西北,依靠江南物資支撐而又漕運不濟的關中屢遭戰火摧殘,日趨衰落,已喪失擇都條件。於是,以北控燕趙、南通江淮、舟車輻輳、人庶浩繁為優勢的開封遂取代長安、洛陽,成為五代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首都。如果包括金朝末年躲避蒙古壓力從中都(今北京市)遷都於此,開封建都歷時二百二十一年。開封之興起主要得利於水陸交通之便,城市盛衰與運河通塞息息相關。開封四野平疇萬里,無險可守,除加強城垣防禦性建設之外,只好悉舉天下之兵宿於畿甸。北宋一代,冗費俱增,國家始終處於積貧積弱之勢,與定都開封,不得不依賴"強幹弱枝"、"守內虛外"的政策是分不開的。 這一時期,分據一方的地方政權大多以所在州(郡)的治所為國都。如十六國時成漢立國益州,以成都為都城;前涼據有涼州,以姑臧為都。各割據政權一般只設國都而無陪都之制。 南宋至清的主要都城 公元12世紀,金兵南下,開封失守,趙宋政權倉惶南遷。幾經奔波,落腳於杭州,升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正式以臨安府為南宋都城,但以"行在" 稱之(見北宋四京與南宋行在)。金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自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遷都原遼南京析津府所在地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大興府。宋金南北對峙,開始了中國歷代建都史以都城位置偏於東部近海地區、?
推薦閱讀:

一個城市的行走
如何用全域旅遊復興一座城市?
圖盧茲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中國54個沿海城市,就有29個經濟落後【萬萬沒想到】
Some nite in the city

TAG:城市 | 中國 | 古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