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文化的現代價值
修學太極拳的目的是修養身心,修養身心的主要途徑是太極思維(龍和鳳、河圖和洛書、陰陽中等中華核心思維)、太極內功心法(築基內功、行拳心法、行走坐卧不離這個等,俗稱太極功、太極內功)、太極拳架(學拳架、修拳架、入拳架、練拳架、悟拳架、改架子、出拳架、創架子、無拳架等太極拳套路的進步階梯)等內容的同修同悟,亦可稱之為太極文化修學體系.
這個體系,共有9大修養身心的內涵。
一,舒適為本,愉悅自我
許多練習太極拳的人都強調「刻苦練功」,但越「刻苦」越容易出現動作僵硬、精神緊張、神意獃滯的現象,從而不僅不能取得練太極拳的樂趣和所應有的健身效果,甚至有人還會出現因鍛煉不得法而損傷身體的現象。
太極文化所推崇和傳播的太極拳,講究練拳時「找舒適」,找到舒適「舒適練。」不舒服是練拳不得法的緣故,因此,會越練越舒適,越練越愉悅,越練軀體氣血越通達,越練內心越幸福。當代人生活緊張,因此,普及這種「找舒適,舒適練」的太極拳,對緩解壓力,放鬆身心、促進氣血循環,幫助實現延年益壽很有好處。
二, 自然呼吸,了無痕迹
我們所主張的太極拳,不強調用特殊的呼吸法。太極拳在整個演練過程中,應與大自然的山河日月一樣,不過分地強調什麼,更不去設定特殊的呼吸法,練拳的時如果過分強調呼吸,則違背了太極拳自然無為的本來狀態。
行拳走架的過程中不管呼吸,就如水入沙中,了無痕迹,這樣天長日久,則「深細勻長」的呼吸狀態反而會自然形成,從而在不知不自覺中進入練太極拳的美好意境,這樣,身體反而能自然而然地獲得健康,精神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滋養。
三,借假修真,錘鍊神意
我們所推崇的太極拳,非常講究借假修真——憑藉形象思維,把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景象,通過「摹擬」想像的方式,「製造」出某種、數種、數十種具體的物象,然後通過這些「虛無」的具體物象,來修鍊自身的內在真意——真意就是「有意若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就是「時機與奧妙」出現的瞬間,這個瞬間太極拳稱之為「神意的隱顯」。
太極拳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帶有中華傳統文化的鮮明特徵,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項目所能概括的;甚至,比日本醫學專家春山茂雄所宣導的(著名的《腦內革命》一書的作者)「腦內革命」更有可操作性。春山茂雄認為「製造形象」的右腦鍛煉法,是延緩衰老的最好方法,因為「右腦具有人類睿智的精華」。
太極拳的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來自中國古人「借假修真」的智慧,是最好的右腦鍛煉法。
四,靜動一如,空中妙有
「靜中觸動動猶靜」,「意在先,內氣催姿勢」等身心功夫的內在啟動順序——這些傳統太極拳的真髓,必須予以保留之、傳播之,否則,不僅僅是太極拳、太極文化領域的重大損失,而且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損失。失去了這些「反求諸己」、「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技藝、理念,太極文化的核心內涵就會大打折扣。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技藝,其陰陽變化規律,其動作姿勢的產生,都是因靜而動,因內達外的。舍此就會「本末倒置」,離「道」日遠。
五,祛病延年,和諧身心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拳友之間的交流途徑,依次以推手(亦稱揉手、搭手、獦手)、穿手(川手)、散手的進步階梯來進行訓練的。在此過程中,要遵循「戒、定、慧」三學途徑。
「戒」就是戒用力,避免「角力、蠻推」等;
「定」就是中定安舒,平和流通,捨己從人;
「慧」就是生髮出太極拳的智慧來,身心和諧,常樂我凈。
太極拳功夫體系中的太極拳拳友之間的交流途徑,比如推手(推手是內部師兄弟之間的功夫訓練),不是意氣之爭,不是功夫高低中的輸贏,而是戰勝自己想用力的習慣,讓心態在壓力面前保持輕鬆平衡,讓軀體在交流的過程中,氣血更好的流通——通過這種方式來檢驗神意氣(太極之陰)和形體動作(太極之陽)是否成為整體,太極拳的盤拳走架是否正確等;此外,這也是一種相互之間通過神意氣進行深層次滲透性按摩的有效方式,對促進太極拳愛好者之間的交流和身心修養很有幫助,既文明又有情趣,既高雅又健身效果明顯,符合現代人文明交往的需要,也符合建立和諧社會的需要,更能取得祛病延年、健美身形、和暢氣血,完美身心的效果來。
一句話,太極拳拳友之間的交流途徑,目的不是為了爭強好勝,不是為了打敗他人,而是為了戰勝自己,讓自己擺脫有限生命和世俗況味的桎梏,去參陰陽造化,享受「延年益壽不老春」之樂趣,從而全方位地優化身心,優化生命。
六,中正安舒 調劑陰陽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並不把動作的是否漂亮,是否有難度當成練拳的標準,而是主張以松穩慢勻、鬆散透空、松空圓滿、松化凈定的內在精神境界的高度和諧為使命。
松穩慢勻:
松,就是從神態到動作都不能緊張;
穩,就是從精神到體態都要保持平衡;
慢,就是動作緩慢;
勻,就是動作、姿勢、呼吸都均勻。
鬆散透空:
散是均勻的散開、混化,意識帶動內外之氣均勻的布滿虛空;
透身體的通透度要好,沒有僵直、凹凸、阻礙之處;空是真正的身心通達。
松空圓滿:
空了之後才能圓、才能流通;
然後,能量才能充滿,生機才能顯現。
松化凈定:
化是混化、混融、交流、融匯之意;
凈是內心裡沒有想不開的問題,寧靜祥和;
定是中正,中定、中空,作用是調濟陰陽使之歸於平和、平衡。
以上四個途徑,是修學太極文化逐一抵達的身心境界——通過內功境界、水性境界、神明境界來一點點實現。不管今生今世是否能達到之,則太極文化的修學者,一定要追求之。
七,底蘊深厚,中華道統
太極文化體系中的太極拳,和目前流行的太極拳沒有更多的關聯,其語彙和術語,內涵和境界,表達的途徑和方式,自成體系,均來自於師傳,並在小範圍內傳承。
由於太極文化的思想脈博和精神氣質,緣自佛之廣大,道之精微,儒之至極,醫之氣化,武之內求,因此其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是真正中華道統文化的結晶。
中華道統,是一脈相傳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內求本具的智慧體系、思想體系。這個體系以「知內而達外」——先認知生命活動,通過「修身」來優化生命,圓滿身心,進而去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過程,主要以通達「理」和「事」來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太極文化的理就是太極思維方式;太極文化的事是太極拳功夫(內功心法、拳架、思維含三為一)的實踐錘鍊。
八,含三為一,次第分明
「一生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華傳統文化的這個宇宙化生規律,埋藏著太極文化的核心秘密和核心機理,掌握了這個核心秘密和核心機理,太極功夫的錘鍊也就水到渠成,摸到了門徑。
「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這些中華傳統文化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語彙,源自中國人對宇宙自然和生命活動的關注。
精,代表著皮肉筋脈骨和體液;
氣,包含著內氣和外氣;
神,一而二地具備神和意兩種物質內涵。
錘鍊和熏修太極功夫的終極目的,是促使人的「精氣神」邁入更細微、更純凈的境界。如何抵達這種境界呢?按照太極文化含三為一的方式同時參研,就會次第分明的獲得提升。
含三為一,次第分明的太極文化體系因緣而生,因存而進,因傳而及。太極文化傳播體系,筆者根據自身所學內容,梳理了自身悟覺太極智慧的有效途徑,以三大拳術、三大老師、三大道統、三大境界的途徑來實現自身的太極功夫和人生境界。
只有次第分明的掌握了太極文化的這些內涵,勤於修持,修持,則太極文化也就能「操之在己」了。
九,十三總勢,階及神明
太極之體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這些內涵必須迭加聯運地融在身心錘鍊中,不可須臾離也;這些內涵必須形成一種自動化——如如不動,如來如去——使自身的性情和智慧,不偏不倚,平衡中正、陰陽中含三為一時時調濟;從而以「中和之性」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步入「階及神明」的境界——實現「明心見性」。
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只要抱著「只求耕耘,不問收穫」的心態,不斷地去「默識揣摩」,則「豁然開朗」的喜悅,就會不斷湧現。「階及神明」的「太極之象」的境界,也許就能在不期然間來臨。或許這一切終究不能實現,但身心的喜悅、健康長壽的幸福,必然能伴隨太極文化愛好者的一生。這樣,所有的努力也就會展示出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