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霖:中東反恐——俄羅斯與西方貌合神離?

2015-11-26 10:08載入中點擊:我要評論

聯合空襲,斷絕兵源,阻塞財路都不是徹底和快速打垮「伊斯蘭國」武裝的優先途經,最終勝利取決於有無一定規模的地面攻勢。11月24日,一架俄羅斯蘇24戰機在靠近敘利亞的土耳其領空被導彈擊落,土方指責俄戰機侵入俄領空並無視反覆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京抨擊土耳其「背後捅刀子」,指責其與「伊斯蘭國」武裝相勾結,並警告說兩國關係將受到強烈衝擊。這一突發事件引起各方緊張,料想正謀求緩和與美歐關係的俄羅斯也許暫且隱忍避免擴大。但是,這個意外反映了中東反恐之難,更折射出俄羅斯與其西方合作反恐不會一帆風順。20日,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一致通過 2249號決議,對半年來在突尼西亞、土耳其、埃及、黎巴嫩和法國發生的恐怖襲擊進行譴責,指出「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等使國際和平與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威脅。決議授權有能力的聯合國成員對盤踞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上述組織採取一切必要手段予以打擊,敦促各國阻止相關人員前往敘伊參加恐怖組織,防止和打擊資助恐怖活動,並將公布新的制裁名單。安理會最新「尚方寶劍」的出爐,無疑將極大地便利針對恐怖主義的國際打擊,但是,取得有效結果則完全依賴國際社會特別是俄羅斯與西方大國間的相互信任、密切協調和統一行動。近期國際恐怖主義已呈現新特點:其一,「伊斯蘭國」困獸猶鬥,連續跳到外線反擊和報復其戰場對手,製造黎巴嫩南部連環爆炸、埃及西奈半島俄羅斯民航飛機墜毀以及巴黎多點襲擊。其二,「伊斯蘭國」顯示不容小覷的專業人員全球徵召能力和快速行動力。最新情報稱,該組織已命令其在英國蟄伏待命,隨時就地攻擊。其三,中國和挪威兩名人質被該「伊斯蘭國」撕票表明其無區別殺戮的野蠻與殘忍本質,正嚴重威脅著各國公民的自由旅行。其四,「伊斯蘭國」藉助網路和圖片,炫耀其炸毀飛機的自製炸彈,以「眾包」方式慫恿、暗示其追隨者採取類似行動,加大了各國防恐和反恐的難度。另一方面,兩大恐怖組織之間的競爭關係也在加劇,不甘心被「伊斯蘭國」反超並邊緣化的「基地」組織,繼年初在巴黎製造《沙爾利周刊》血案後,一直伺機出手,並於本月20日製造了馬里首都麗笙酒店襲擊事件,導致27人遇難。為了吸引追隨者,分化競爭者隊伍, 「基地」不僅譴責「伊斯蘭國」武裝殘暴,而且打出「不傷害穆斯林」的旗號,並在多次暴恐襲擊中根據對手是否信仰伊斯蘭教決定其生死,形成某種迷惑性。兩股邪惡勢力的明暗爭奪,將使反恐形勢更加複雜。安理會2249號決議草案由法國起草,吸納了俄羅斯的主張,得到15個安理會理事國一致贊成,充分表達了國際社會的共識和意志,為打擊、削弱「伊斯蘭國」武裝和「基地」組織提供了難得機遇。俄羅斯自9月出兵敘利亞後就反覆呼籲組建國際反恐聯盟;法國也在巴黎事件後積極回應國際反恐聯盟倡議,並推動美國主導的62國既有聯盟發揮真正有效的作用。與醞釀反恐聯盟並行的樂觀跡象是,俄美已就敘利亞政治解決進程求同存異,基本達成一致,並計劃在「支持敘利亞小組」架構下向前推進,爭取明年元旦促成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實現停火,組建過渡聯合政府,起草新憲法,並在此後180天舉行大選。這一新跡象將有助於各方集中火力對付恐怖勢力,加速其衰落的進程。然而,僅有聯合國授權,無法改變現有反恐形勢,因為對俄羅斯和美歐而言,反恐並非當務之急,雙方最關心的是誰未來掌控敘利亞,因此也必然以反恐之名行爭奪敘利亞之實。伊拉克的情況也大致相似,三分天下的什葉派、遜尼派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優先考慮的不是共同對付恐怖主義,而是自己的宗派利益如何最大化,事實上,也正是三派的巨大裂隙才給 「伊斯蘭國」武裝在伊拉克迅速做大做強提供了空間。因此,針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反恐戰爭,必須建立統一戰線和統一機構。假如美歐和俄羅斯協調各自的小夥伴們,統一划分戰區和分配作戰任務,既可以做到有效銜接不留死角,也可以避免雙方戰機和武器構成誤傷,特別是敘伊兩國空域地域都相當有限。美歐俄軍方對中東地區情況十分熟悉,從技術上說沒有任何懸念,難的是彼此缺乏戰略信任,唯恐在驅逐「伊斯蘭國」武裝後被對方奪取兩國控制權。至今,尚未看到任何類似動議,而這是反恐能否明顯奏效的關鍵機制之一。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一事就表明,各自為戰將存在巨大風險。其次,美國發動反恐戰爭一年多來,「伊斯蘭國」武裝控制的地域面積並沒有明顯減少,這證明其實力尚未嚴重受損,甚至用於防守和機動作戰的力量大致完好,足見其不缺乏兵源。據悉,敘利亞境內還有上千萬難民,如果他們生計無著,極有可能成為「伊斯蘭國」的潛在招募對象。隨著土耳其與「伊斯蘭國」反目,借道進入該組織控制區的外籍人也許在減少,但是,也不能簡單樂觀,同樣需要統一的監控機制。安理會決議不點名的要求,最終還要靠有形和可核查的制度安排來發揮作用。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儘管此前安理會已通過相關決議,敦促聯合國成員切斷與「伊斯蘭國」武裝的金融聯繫,阻斷其外來經費。但是,佔有敘伊兩國各40%土地面積的「伊斯蘭國」武裝似乎一直不差錢,去年底,該組織報出的年度財政預算竟然高達20億美元。據悉,該武裝的財政收入來源大致包括:走私石油、文物、人體器官和毒品;洗劫佔領區銀行存款,向異教徒徵收人頭稅,對管轄區穆斯林收取管理稅費,綁架人質進行勒索,以及入戶搶劫。收取各種稅費畢竟額度有限,高附加值的走私才足以支撐「伊斯蘭國」武裝的日常開銷,因此,周邊國家能否封鎖邊境,阻斷該組織的生財之道也至未關鍵。當然,聯合空襲,斷絕兵源,阻塞財路都不是徹底和快速打垮「伊斯蘭國」武裝的優先途經,最終勝利取決於有無一定規模的地面攻勢。儘管敘伊戰場的「伊斯蘭國」武裝不具備通訊、防空和遠程打擊等優勢,但他們具有化兵為民、混兵於民的便利,更有聚散兩易、攻退自如的機動優勢,使多國部隊的遠、高、慢打擊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反恐聯盟利用情報、制空和精準打擊優勢,組成聯合地面部隊,對戰場進行切割和包圍,形成一個個局部立體兵力和火力優勢,則能癱瘓「伊斯蘭國」武裝任意馳騁的能力,並藉助近距離的目標識別和引導,收到高效戰果,同時避免殃及平民或減少傷亡。一旦壓縮「伊斯蘭國」武裝的地盤,攻克其盤踞的城鎮,擊潰其成建制的兵力,必將取得反恐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為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重建與康復奠定和平基礎和氛圍,也為其他阿拉伯國家實現轉型帶來正能量。屆時,無論是「伊斯蘭國」還是「基地」組織,都將日趨衰敗,失去恣意妄為的空間。所有這些希望與構想,都有賴於國際社會特別是美歐與俄羅斯等大國的決心和意志,它們曾經在抗擊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結盟,如今,更有理由把各自的小算盤放在一邊,重新攜手打擊共同敵人恐怖主義武裝,也承擔起對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大國責任。(本文見刊於2015年11月26日《華夏時報》「馬曉霖專欄」)責任編輯:黃南
推薦閱讀:

順治為愛出家:我本西方一衲子,別叫我皇上,老衲法號「行痴」
從西方非議看中俄德G3
如何評價「外媒:西方的優越感將隨著中印崛起終結」?
一個中國人,怎樣做可以氣炸所有西方主流媒體?
欲生西方,當專稱佛名

TAG:俄羅斯 | 中東 | 西方 | 反恐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