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張仲景一偏方

原文來源:網路轉載

尿酸平穩、關節不痛、能吃肉喝酒,痛風永不複發,這是痛風患者的迫切希望。但是目前治療上常常陷入「吃藥見效,不吃藥複發」的怪圈。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對付痛風的偏方。

東漢末年,在澳門的路環島居住著很多本土漁民,都有愛喝酒、吃海鮮的習慣,50%的漁民都患有一種特殊的病「痛風」。當地人為了醫治此病,不遠萬里,歷時數月,來到中原求助於「醫聖」張仲景。張仲景在當地居住半年,提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中醫理念,強調了「血行加強腎」的痛風偏方,對患者進行醫治,直到當地患者基本痊癒方才離開。

臨走前,張仲景留下這個驗方,並命名為「二十五味兒茶丸」,還特彆強調要用雲南的兒茶、西藏的稜子芹,訶子、喜馬拉雅的紫茉莉、甘肅的棘豆等名貴藥草,方有奇效。當地居民如獲至寶,該方一直沿用至今。其炮製要點是:兒茶20克、訶子10克、稜子芹15克、紫茉莉10克、棘豆30克等,文火煎半小時,每日飲服三次。此方在《千金方》中也有記載:「取兒茶、訶子, 稜子芹、紫茉莉、棘豆等煎水,日服三次痛風可愈也」。據民間反映:服用二十五味兒茶丸後,腎氣足、精神旺,只需5-6天,關節疼痛立即減輕,輕度患者1個月即可康復,重者2-3月亦可痊癒,痛風不再複發。


推薦閱讀:

我們那裡有一些民間偏方,身邊人親身經歷的,很高效有用,我有點擔心會失傳啊,有人在對民間方子進行開發嗎?
常用濕疹偏方,濕疹康復什麼時候可以停葯!
毒蟲咬傷實用偏方
13個偏方幫你徹底去汗毛

TAG:偏方 | 張仲景 | 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