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隆中對》的一處硬傷,偉大領袖點評一針見血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才幹遠在管仲、樂毅之上,成了與西漢開國三傑蕭何、張良、韓信比肩的大功臣。可謂千古一人、罕有其匹。
羅貫中即便極力貶抑曹魏、力挺劉備,也無法改變歷史,只能拚命描摹諸葛亮,最終把他成功塑造成了「多智而近妖」的人物。當劉備不以諸葛亮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草廬時,諸葛亮感激之餘,在草廬中指點江山侃侃而談,和盤托出了他的千古一策——《隆中對》。提出了:「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長期戰略構思。
諸葛亮認為,想要「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必須落實好八個字——跨有荊、益,結好孫權!
事後劉備蜀漢政權的發展壯大,是堅定地按照諸葛亮《隆中對》既定方針來實施執行的。但蜀漢政權先天不足,覆亡命運不可避免,儘管「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諸葛亮再努力,也無力回天,不能完成「漢室可興」的政治理想,最後抱憾而死。
諸葛亮《隆中對》看上去很完美,其實在戰略構想上存在一個巨大的缺憾。他的構想是先佔據荊州、然後圖謀益州,等到「天下有變」時,兵分兩路北伐中原,完成統一。
且不說荊州、益州、漢中三地天遙地遠,如何協同作戰的問題。單說上述戰略構思的基礎本身就存在不確定性,跨有荊、益的前提是——結好孫權!
漢末的荊州地處江漢平原且河流縱橫交錯,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陸戰不如曹操,水戰不敵孫權的劉備,想要獨佔荊州一開始就是困難重重。當曹操大軍壓境時,劉備與孫權間的利害衝突只好暫時擱置,聯手共同抵禦強敵。劉備與孫權間的合作基礎,是因為有曹操這個共同的敵人。但當赤壁之戰曹操鎩羽而歸後,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漸趨明朗,這種基礎就開始變得鬆散。孫權對荊州的戰略重要性自然心知肚明,與劉備一樣志在必得。赤壁之戰後劉備與孫權分享戰利,憑孫權的實力本來是可以多切一點蛋糕的,沒料到劉備先下手為強,搶得了荊州大部。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出了血本,收穫卻遠不及劉備集團豐厚。由此引發了借荊州、討要荊州的一系列矛盾。
在矛盾沒有得到完全解決時,劉備匆匆揮兵入川。通過一系列動作,最終反客為作,奪了益州。劉備佔了益州,無異是剜了早將益州視為禁臠的孫權心頭肉。如此一來,舊恨未消,更增新仇。如果鎮守荊州的關羽性格隨和一些,極力消弭與東吳政權間的矛盾,事情或者還有緩和餘地。偏偏他肆意凌侮孫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導致了矛盾的迅速升級。隨著劉備勢力的急劇膨脹,孫權要面對的是曹操、劉備兩方的軍事壓迫。這無論如何都不是符合東吳政權利益的,孫權開始暗送和波與曹操,曹操自然樂於坐山觀虎鬥了。
益州地處偏遠,易守難攻,當關羽荊州有警時,劉備在益州愛莫能助,眼睜睜坐視他的敗亡卻不能救。這時候的荊州,對劉備來說等同雞肋,完全是一個甩不脫的包袱。關羽失了荊州,緊接著劉備又遭遇了夷陵之敗,等到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也未建功,最終含恨殞命五丈原。
毛澤東在分析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既要掌控荊州,又想結好孫權,天下哪有「刀切豆腐兩面光」的好事?從一開始,諸葛亮《隆中對》就存有不足之處,事後諸葛亮也未能及時修正,蜀漢政權最終的覆亡也成了歷史必然。
參考書目:《三國志》《三國演義》《後漢書》《資治通鑒》《毛澤東讀史》
推薦閱讀:
※餐領袖丨餐飲服務10大推銷技巧
※唐末起義領袖黃巢沒死?而是成了一代高僧
※屬靈的領袖——保羅
※台灣和韓國政治領袖為何一再出事?
※偉大領袖毛主席與十大元帥經典油畫作品專輯